中考基础知识复习之标点符号的用法
- 格式:docx
- 大小:30.40 KB
- 文档页数:8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在语文写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内容。
然而,中考语文考试中,很多考生在标点符号使用上存在一些错误。
下面是一些中考语文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方法,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一、句号(。
)句号用来表示陈述句或命令句的结束,一般放在句子的最后。
例如:“今天天气很好。
”“请大家遵守校规。
”二、问号(?)问号用来表示疑问句的结束,一般放在句子的最后。
例如:“你们明天要去哪里?”“你会游泳吗?”三、感叹号(!)感叹号用来表示感叹句的结束,一般放在句子的最后。
例如:“太棒了!”“真的吗!”同时,感叹号也可以用在祈使句末,表示强调和加强语气。
例如:“不要打扰我!”“好好听讲!”四、逗号(,)逗号的使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表示句子中的停顿、列举事物、进行表语、状语和插入语等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使用情况:1.表示成分之间的并列关系。
例如:“他喜欢吃苹果,还喜欢吃橙子。
”2.表示句子中的状语、插入语和关系状语从句。
例如:“昨天,我去了图书馆。
”“小明,你在干什么?”3.在列举事物时,逗号用于隔开每个事物。
例如:“他学会了游泳,跳舞,弹吉他。
”五、分号(;)分号的使用情况比较特殊。
它主要用来连接两个意思相近的句子,起到衔接、过渡的作用。
例如:“我喜欢运动;我每天都去操场锻炼。
”六、冒号(:)冒号的使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用于引出或解释前面的内容。
例如:“他有一个习惯:每天都要读书。
”2.用于表示列举的内容或引导下文的开头。
例如:“下列城市有哪些:北京、上海、广州。
”“那个人说:‘我可以帮助你。
’”七、引号(‘’、“”)引号主要用于引用别人的话,用于表示直接引语和引文。
例如:“他对我说:‘你好!’”“他说:“请不要打扰我。
””八、括号(())括号主要用于插入附带的说明或说明的补充。
例如:“他是我最好的朋友(邻居)。
”“我喜欢读书(除了数学)。
”九、破折号(,)破折号用于表示语气的突然转变或句子的中断,常用于对话中的表达。
中考语文标点符号专题复习中考语文标点符号专题复一、知识综述1.标点符号分为标号和点号。
2.点号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
①句末点号:包括句号、问号和感叹号三种,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一个较大的停顿。
②句中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四种,表示句中的停顿和结构关系。
3.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破折号、括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连接号、间隔号和专名号九种。
二、具体用法一)顿号和逗号1.表示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示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例①:他三十六七岁。
他的年龄不确定,所以“六七”中间不能用顿号。
)例②: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做值日的对象是确定的,就是四组和五组,所以“四五”中间要用顿号。
)2.并列词语间用逗号,不是并列词语的不能用顿号。
例:新建小区内的住宅共24幢、396套,绿化率达到45%。
24幢和396套是包容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所以中间的顿号应去掉。
改为:新建小区内的住宅共24幢396套,绿化率达到45%。
)3.较长的并列成分间可以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并列成分不是词而是短语了,一般用逗号。
)4.并列成分间已有问号和叹号,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他点号。
例: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研究!”“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两个并列成分间已用了叹号,所以不应用任何标点符号。
)5.并列成分内部还有并列时,小并列间用顿号,大并列间用逗号。
例:上海的越剧、沪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汇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上海、安徽、河南属于大并列,中间用逗号,越剧和沪剧属于小并列,中间用顿号。
)二)分号分号:表示并列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停顿,停顿比逗号要长。
如果分句内部已经用了逗号,并列分句之间必须用分号。
只有一重关系的复句(非并列关系),分句间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在句中凡用逗号不能很清楚地表达并列分句关系的地方就用分号。
中考语文知识点顿号逗号分号问号的使用顿号、逗号、分号、问号在中文写作中都是标点符号,用于标示句子的停顿、语气、关系等。
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使用规则和作用。
下面将分别介绍它们的使用方法。
一、顿号(、)顿号又叫短顿号,用于表示顿停或短暂的停顿。
它通常用于以下情况:1.表示列举关系例如:我喜欢吃苹果、橙子、葡萄等水果。
2.表示对比或转折关系例如:他是一个聪明、机智的人。
3.表示省略关系例如:我给你带来了新鲜的水果(西瓜、苹果)。
二、逗号(,)逗号是一种常见的标点符号,用途广泛。
它通常用于以下情况:1.表示同位关系例如:母亲,于会见了久别的儿子。
2.表示插入语例如:我们班的语文课,老师讲得非常生动。
3.表示分隔短句例如:他喜欢唱、跳、rap、篮球。
4.表示并列关系例如:他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喜欢旅行。
5.表示对等的意义例如:大自然有时带来惊喜的工作,有时带来春的气息。
6.表示补充说明例如:他手里拿着一本书,捧着一张画。
三、分号(;)分号是一种较长的标点符号,用于表示相对较重的停顿。
它通常用于以下情况:1.表示分句之间的关系例如:她知道自己错了;她主动地向他道歉。
2.表示长句内的分隔例如:明天是星期六;天气晴朗;我们一起去郊游吧!3.表示并列分句,但句内还有逗号例如:他又会弹钢琴,会画画;唱歌,还会跳舞。
四、问号(?)问号是一种表示疑问或反问的标点符号,用于表示句子的语气。
它通常用于以下情况:1.表示问句例如:你是谁?2.表示反问例如:你真的愿意帮助我吗?3.表示疑惑或怀疑例如:他怎么会答应这么快?以上就是顿号、逗号、分号、问号在中文写作中的使用方法和作用。
正确地运用这些标点符号可以增强句子的表达力和流畅性,提高文章的质量和逻辑性。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中考基础知识复习之标点符号的用法1、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2、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3、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4、考试频率最高的知识点有:①问号的使用,②引号与相关点号的位置关系,③用句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显示文章的层次。
5、本考点的命题形式主要有:①判断所给的几句或一段话中标点符号使用的正误,选出正确的一项;②选出几组句子中误用标点符号的一项;③根据表达的需要,为一段话中隐去标点符号的地方添加正确的标点符号;④在原句上修改使用不正确的标点符号;⑤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常用标点符号所起表达作用的正误,做出选择。
应对策略一、了解标点符号的种类和作用。
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和标号。
点号分为句末点号(句号、叹号和问号)和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冒号和分号)两类。
点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停顿的。
标号主要有: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和书名号。
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的。
二、标点符号的判定主要结合语境、语意和语气。
三、把握常用标点标记的基本用法及利用留意事项。
一)、顿号:表示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平息。
顿号一般表并列,考试大多考查层次关系。
留意以下几种情况不消顿号:1.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
例如:他三十六七岁。
距这里二三里。
2.太短的并列成份间(尤其是一些约定俗成的词语),无须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可不用顿号。
例如:中小学生省市领导城乡交流3.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例如: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4.较长的并列成份间可不消顿号而用逗号。
例如: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颂,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5.并列作谓语、作补语时,并列词语之间不消顿号,而用逗号。
例如: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活泼。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6.并列成份间已有问号和叹号,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它点号。
中考专题复习之标点符号教学目标:1、了解冒号、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分号的用法2、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并能辨别正误教学过程:结合学历提升掌握下列标点符号的用法一、分号与逗号1、并列分句的停顿,若分句较单一、简短,中间用逗号,反之用分号。
例:(1)我生平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2)我也算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却从来没见过一座山,这样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没见过一条水,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想象。
(3)这是一家瑶民住着母女二人;男人大概是因为听到过队伍,照着习惯,到什么地方躲起来。
样的手——老手、嫩手,黑手、白手,粗手、细手,但都未留下很深的印象。
二、引号和引文末了的点号的搭配1、若是完整的照录别人的话,末了的标点放在引号之内例: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2、如果得部分引用或虽全部引用,但只把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则原文后面的点号删去,另在引号外应停顿的地方加上适当的点号。
例:(1)“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你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2)惟亭内一副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3)说什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
(4)这又是一个“盒子里还有盒子吗”一类的问题。
3、“说”字后面标点的变化主要原则是:“说”在语言前,用冒号;“说”在语言中,用逗号;“说”在语言后,用句号。
例:(1)孔乙己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2)“不多不多!”孔乙己说,“多乎哉?不多也。
”(3)“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孔乙己说。
注意:要是一个人所说的语言。
三、省略号A、表文中省略的部分;B、表话语的断断续续;C、表话未说完。
省略号与“等”不能同时使用。
例:(1)周团长留下……这点儿炒面,他就……爬进了水塘……(2)一声又一声……卡住了……停止了……直至最后呼吸声也停止了。
四、破折号A、表解释说明;B、表意思的递进;C、表意思的转折;D、表语言的中断、延长。
标点符号一、考点概览复习标点符号,要掌握各个符号的用法,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平时写作时经常注意些,应该很快就会熟练应用的。
1.标点符号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点号主要是表停顿和语气,标号主要是表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2.标点符号用法:(1)顿号、逗号、分号:三者都表示句子内部停顿。
顿号用于并列词语或短语之间;分号用于并列分句之间。
(2)句号、问号、感叹号:三者都用于句末,分别表示陈述、疑问、感叹语气。
(3)冒号:用在提示性话语之后表提示下文,或用在总括性话语之前表总结上文。
(4)引号:表实际引用;表特定称谓;表着重指出或有特定含义,表讽刺反语。
(5)括号:表括号内的文字是对前文的注释或补充说明。
(6)破折号:表对前文的解释或补充说明;表语意的跳跃或转折;表语音的中断或延长。
(7)连接号:表时间、地点、数目等的起止;表人或事物的内在联系。
(8)省略号:表文中省略;表语未说完或语意未尽;表说话断续。
(9)着重号:用来标出要读者注意的主要词语。
(10)间隔号:表文字间的间隔;表外国人的名字和姓氏的音界。
(11)书名号:表书籍、文章、报刊、歌曲、剧作等名称。
3.引号和书名号的单双使用规则:先用双引号或双书名号,若内部仍需使用引用或书名号时,则用单引号或单书名号。
4.破折号与括号都有注释作用,两者的区别在于:括号内的话不是句子的一部分,而破折号引出的话是句子的一部分。
二、题型例举1.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B.生活教我认识了桥——与水形影不离的过河的建筑。
C.无名战士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D.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答案】D解析:上例三个句子都出现了冒号,A、C、D三个句子内部有引号,应从冒号和引号的用法上去思考。
D项中《诫子书》是诸葛亮的一篇文章,应该使用书名号,而不能作用引号。
中考基础知识复习之标点符号的用法考点内容1、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2、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3、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4、考试频率最高的知识点有:①问号的使用,②引号与相关点号的位置关系,③用句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显示文章的层次。
5、本考点的命题形式主要有:①判断所给的几句或一段话中标点符号使用的正误,选出正确的一项;②选出几组句子中误用标点符号的一项;③根据表达的需要,为一段话中隐去标点符号的地方添加正确的标点符号;④在原句上修改使用不正确的标点符号;⑤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常用标点符号所起表达作用的正误,做出选择。
应对策略一、了解标点符号的种类和作用。
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和标号。
点号分为句末点号(句号、叹号和问号)和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冒号和分号)两类。
点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停顿的。
标号主要有: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和书名号。
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的。
二、标点符号的判定主要结合语境、语意和语气。
三、掌握常用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顿号:表示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顿号一般表并列,考试大多考查层次关系。
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用顿号:1. 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
例如:他三十六七岁。
距这里二三里。
2. 太短的并列成份间(尤其是一些约定俗成的词语),无须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可不用顿号。
例如:中小学生省市领导城乡交流3. 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
例如: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4. 较长的并列成份间可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如: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5. 并列作谓语、作补语时,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如:这个故事讲得真实,生动。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6. 并列成份间已有问号和叹号,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它点号。
例如: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7. 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
例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8.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如:八月的大街上摆满了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苹果啊,葡萄啊……9.同一层次的并列,前几个之间点顿号,后两个之间一般用“和”,顺序不能变。
例如:A、B、C和D 这里有桃树、梨树和杏树。
10、并列的短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如:资产阶级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二)、逗号:表一句话中间的停顿,比顿号停顿稍长些。
注意逗号的以下用法:1. 可以用在主谓之间,但一般有一定条件。
(1)主语较长的例如:这世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他击倒了。
(2)强调主语例如: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3)主语后有语气词例如:你啊,还是那个老样子。
2. 主谓短语作宾语,前边可有逗号。
例如:我曾想,蝴蝶会大概是云南所特有的自然环境的产物吧。
3. 用在句首状语后例如:眨眼间,他就把作业做完了。
4. 用在独立语后例如:据说,最美的城市应在山与湖之间。
(注意:据说后面不能用冒号)5、倒装句子成分之间,要用逗号。
如:出来吧,你们!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6、句子中的某些特殊成分,一般要用逗号把他们和别的成分隔开。
如:老李,我们的班长,昨天进京受奖去了。
(同位语)什么样的阶级,更确切地说,站在什么样的阶级立场上,就有什么样的理想。
(插入语)(三)、分号:表示并列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停顿,停顿比逗号要长。
分号在复句中使用时注意以下两点1、在分号与分号之间至少有一个逗号。
例如: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粗壮雄峻。
2、句中已用句号,就不再用分号。
句号是句末点号,分号是句内点号。
既然已经用了句号,表明整个句子已结束,再用分号,便显得不伦不类。
(四)、冒号:用在提示语的后面或前面,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总结上文时相当于破折号)。
1、用在书信、发言稿开头的称呼语后面,有引起他人注意的意思;用在某某说之后,表示下面是引用的话。
2、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有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例如: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破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的纺。
3、用在提示的话的末尾,表示后面有要说的话、所想的内容或所作的分析。
例如: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4、用在解释说明性的话之前。
例如:……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复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5、用在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
例如:三宝走了,三毛走了,小刘走了:是海燕就要去搏击风云。
运用冒号时应注意1、如果后文不是引用原话,人称又未发生变化,前文既可用冒号,也可用逗号(指出、说明、证明和认为,这些谓语后一般用逗号)如: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某某说”、“某某想”后不是直接引用,不用冒号;放在所说话中间不能用冒号;放在所说话的后边用句号。
例如:他说他今天不回家了。
“这个问题,”李明说,“让我好好考虑考虑。
”“落后就要挨打。
”邓小平告诫我们说。
(五)、破折号。
破折号之后不能有点号。
一般用法:1、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
2、表示意思的递进。
如: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3、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如:“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4、表示语音的延长如:“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
5、表示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
如: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我倒问过,可是——(表示说话中断)6、表示总结上文。
如: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输——这是竞赛的辩证法。
7、用在副标题前。
8、破折号前的标点,如果是句号或逗号,可不用。
如果是问号或感叹号,则保留。
如: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9、应注意的问题:破折号与冒号的区别:凡用破折号表示注释的,可以把注释删去,句子的内容与形式仍是完整的;用冒号表示总说分说的句子则不能把分说部分删去,否则句子表意不完整。
(六)、感叹号用于句末表强烈感情。
感叹号的用法:1、如果有成份倒置,感叹号用在句末。
如:多美呀,秋天的北京!2、两个叹词连用,一般后一个用叹号,前一个用逗号。
如:啊,啊!又到春天了。
3、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有时可用感叹号。
4、句子前有叹词,后面是个感叹句,只在末尾用叹号。
如:啊,这赠品是多么丰饶啊!(七)、问号是表示一句问话说完之后的停顿的点号。
注意1、选择问句,在句末用问号,句中用逗号。
如:这是临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2、主谓倒装句,问号放在句末,谓语后用逗号。
如:安排工作了吗,这些新来的同志?你就去吗,小栓的爹?3、有的句子虽使用了疑问词,但整个句子不是疑问句,句末不用问号。
如: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件事究竟应该怎么办。
他家住哪里,我不知道。
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是什么人。
4、反问句连用必须都有问号。
(八)、括号:表示文中的注释部分的标号。
运用括号应注意的问题:括号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两种。
句内括号是指注释或补充说明句子中一部分词语的括号,句外括号是指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内容的括号,句内括号要紧贴被注释被补充的词语后,括号内是词语不用点号,是句子不用句末点号(若是问号、感叹号可保留);如要在被注释被补充的词语后加点号,点号应放在括号后。
句外括号要放在被注释被补充的句子末尾的点号后;括号内若是句子,后括号前应保留句号等点号,若是几个句子则加几处句末点号;后括号外不能再加句末点号。
例1、可以说,除了诗(因为诗是最难解释的),雨果的重要作品(小说和剧本)大都有了中文译本。
(句内括号)例2、各国人民间的和平万岁!(长时间的鼓掌)打倒战争挑拨者!(全场起立。
热烈的经久不息的掌声,转为欢呼。
)(九)、省略号省略号是表明文句中省略内容的标号。
省略号的主要用法是表示省略。
省略的内容主要有四:一是引文;二是重复性词语;三是类似语句;四是列举。
除省略外,省略号还有以下几种用法:1、表语言中断。
2、表语言断断续续。
3、表含糊其辞,欲言又止注意:用了“等”、“等等”就不能再用省略号。
(十)、引号:表示文中引用等的标号。
引号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1、表直接引用,一般引号冒号都用:(引号内的内容必须忠实于原文)例: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引文已成为说话人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分两种情况:(1)引文结束前不需停顿,那么其后不能有任何点号。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
(2)引文结束时刚好需要停顿,那么点号应在引号后。
如:黑格尔曾指出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其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这是很有见解的。
2、表示特殊意义3、表特殊称谓4、表强调突出例:从某种意义上说,“说”就是做。
5、表讽刺、否定例.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6、用于某种特定的名称、简称、节日、纪念日等,如“五一”等。
使用引号应注意:(1)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以此类推。
(2)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例如:我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3)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例如: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十一)、书名号:主要用以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等。
书名号之间可用顿号,也可不用任何点号。
例题指导1、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在播音员的播音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把该读去声的字读成上声。
B.成败与自己的想像有着直接的关联。
悲观的把自己想像成失败者,这足以使你不能取胜;乐观的把自己想像成胜利者,将给你带来无法估量的成功。
C.宋朝的林和靖的咏梅名句不少,最脍炙人口的当然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诗画无不注重绘声绘色,讲究笔力,风韵,意境等……因此,古人曰: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冒号、分号、引号与句号的连用及省略号等标点符号的掌握情况,检测其运用能力。
这是一道正选题,解答这类题,首先要牢固掌握题目要求所涉及到的几种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其次要善于仔细分析每个选项提供的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