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仪器管理和校准基础参考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48.50 KB
- 文档页数:69
计量基础知识及计量器具的管理培训教材一、计量基础知识:1、计量的定义: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注:单位是指国际单位制单位、国家统一的计量单位。
)国际单位制单位:长度米 m 质量千克 kg 时间秒 s 电流安 A 热力学温度开尔文 K 物质的量摩尔 mol 发光强度坎德拉 cd量值:一般由一个数乘以测量单位所表示的特定量的大小。
CMC 国家强制的生产计量器具的标识,可以用来识别计量器具。
2、什么是计量器具?定义: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
3、计量器具的分类非常广泛目前我公司主要有:电学、长度、力学、温度、衡器等几大类。
4、计量器具的选用:技术和经济,即技术上先进可行,经济上合理。
技术性评价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a、技术性能:(精度、功能及效率等)满足生产过程要求和达到质量控制要求。
b、可靠性:设备稳定性。
c、可维修性:便于检查、维修,零配件通用化和标准化程度高。
d、灵活性:设备适应性、通用性和配套性,能用于多种检测,易于其它设备配套。
e、安全性:不会对操作者造成伤害,不会或很少产生废气和烟尘,尽量选用环保型。
f、低耗能:节能g、其它:操作方便、交货期、售后等。
设备经济性评价是指不仅要考虑设备的价格,还要关注后续的维修、维护及消耗品。
5、检定和校准检定:为了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准确度、稳定度、灵敏度等),确定其是否符合法定要求所进行的全部工作。
就是按照计量检定规程的检定步骤,确定计量器具是否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出具证书或加盖检定印记等。
校准:是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器具示值误差的一组操作,以便调整仪器或对示值加以修正,校准结果可以给任何标尺上的标记赋值,也可以确定其它计量特征。
两者主要区别:a、检定是对计量器具的计量特性进行全面的评定,而校准主要是确定其示值误差;b、检定要对该器具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具有法制性,而校准并不判断计量器具的合格与否;c、出具的证书不同。
计量仪器培训资料-儀校方法在儀校(计量校准)方法的培训中,我们通常会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 仪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对于正确操作和维护仪器非常重要。
2. 测量参数和精度:学习如何正确地选择仪器的测量范围和精度,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校准方法和程序:了解仪器的校准方法和程序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的关键,这包括校准标准的选择、校准点的确定和校准记录的保存等。
4. 测量误差的评估和修正:学习如何评估测量误差并进行修正是培训的重点之一,这对于提高测量精度非常重要。
5. 仪器维护和保养:了解仪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可以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确保仪器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在培训过程中,通常会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际操作仪器来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员的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此外,培训还会强调安全操作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总之,通过儀校方法的培训,学员可以全面了解仪器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仪器校准的关键技术,从而能够正确地使用和维护仪器,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工程技术实践提供保障。
儀校方法的培训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操作仪器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员对于测量仪器的科学理论和系统性的认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测量现象、评估仪器性能以及提高测量准确性。
因此,培训中还会涉及到一些相关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工程应用实例,以帮助学员更全面地理解测量仪器和儀校方法。
首先,培训内容会涉及到一些基本的物理学知识,比如光学、机械学、电磁学等,这些知识将有助于学员理解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测量原理。
例如,光学知识对于理解光学测量仪器如激光测距仪、光谱仪等非常重要。
而机械学和电磁学知识则有助于理解机械测量仪器和电子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另外,培训中还会介绍一些常见的测量技术和方法,比如温度测量技术、压力测量技术、流量测量技术等,这些技术将帮助学员更深入地了解不同类型的测量仪器如何进行测量,以及如何评估和修正测量误差。
计量仪器校准培训资料前言计量仪器是各个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其精度、可靠性直接影响着生产和测试的结果。
如何对计量仪器进行校准,让其精度达到预期的要求,就成为了每个从事实验、检测等工作的人员必须掌握和了解的基础知识。
本篇文档将从培训资料的角度逐步介绍关于计量仪器校准的基本概念、流程和技能。
一、计量学基础1.1 量和单位•物理量和量的种类•国际单位制及其推广应用•常见的计量单位1.2 误差和精度•误差的概念和分类•精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误差的消除和校正1.3 校准的概念•校准的定义和分类•校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校准的标准和标准器二、计量仪器校准的主要步骤2.1 准备和检查•校准前准备工作•校准前检查的内容和方法•校准环境的要求和控制2.2 校准方案的制定•校准项目和标准器的选择•校准方法和程序的设计•校准方案的审核和批准2.3 校准操作的实施•如何进行校准操作•如何记录和处理校准数据•如何进行实验室质评2.4 校准结果的评价和发布•对校准结果进行分析和判定•对校准过程进行评估和证明•对校准结果进行发布和报告三、常用的计量仪器校准技术和方法3.1 电学量的校准•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量的校准•频率、相位等复杂电学量的校准•常用的电学校准技术和方法3.2 机械量的校准•长度、质量、力等基本量的校准•压力、温度、湿度等复杂机械量的校准•常用的机械校准技术和方法3.3 光学量的校准•光强、波长、色度等基本量的校准•反射率、透过率、分光光度等复杂光学量的校准•常用的光学校准技术和方法四、实践案例和经验分享4.1 电学仪表的校准•示例一:数字多用表的校准•示例二:毫伏表的校准•示例三:电阻箱的校准4.2 机械仪器的校准•示例一:压力计的校准•示例二:热电偶的校准•示例三:坐标测量仪的校准4.3 光学仪器的校准•示例一:分光光度计的校准•示例二:测色仪的校准•示例三:显微镜的校准五、实验室管理和技术创新5.1 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实验室准入和认证的要求•实验室安全和环境的保障•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维护和管理5.2 故障分析和技术创新•仪器故障的分类和处理方法•新型仪器的运用和创新实践•仪器校准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六、计量仪器的精度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对计量仪器的校准要求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