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音乐教案)我和小树来比赛
- 格式:docx
- 大小:16.55 KB
- 文档页数:3
2024年幼儿园《我和小树来比赛》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概述1.1 课程目的让幼儿了解树木对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1.2 课程内容通过观察、体验、游戏等活动,让幼儿了解树木的生长过程,学习树木对生态环境的贡献,以及如何爱护树木。
第二章:教学对象2.1 年龄段5-6岁幼儿2.2 认知特点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观察法组织幼儿观察树木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2 游戏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与树木互动的乐趣,提高幼儿的保护树木意识。
3.3 讨论法引导幼儿发表自己对树木的看法,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具树木图片、视频、游戏道具等。
4.2 环境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充足的阳光,适宜的温度。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周围的树木,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对树木的认识。
5.2 主题活动一:了解树木的生长过程观看树木生长视频,让幼儿了解树木的生长过程,感受树木的成长不易。
5.3 主题活动二:树木的作用通过图片和实例,让幼儿了解树木对生态环境的贡献,培养幼儿的爱树意识。
5.4 主题活动三:保护树木的重要性讨论如何保护树木,让幼儿认识到保护树木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5.5 实践活动:我与小树共成长幼儿参与植树活动,亲手为小树浇水、施肥,感受与树木一起成长的快乐。
第六章:季节变化对树木的影响6.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季节变化对树木的影响,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力。
6.2 教学内容通过观察不同季节的树木,让幼儿发现季节变化对树木的生长和外观的影响。
6.3 教学活动组织幼儿在四季更替时观察同一棵树木,记录树木在不同季节的变化。
6.4 教学方法观察法、记录法、讨论法。
第七章:树木的自我保护7.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树木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和环境压力,培养幼儿对树木自我保护能力的认识。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和小树来比赛》一、教学内容1.教学目标通过此次教学活动,使幼儿:•了解小树生长、变化的过程;•理解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幼儿的社交交往能力。
2.教学内容•观察小树的生长变化;•描述小树的特点;•与小树进行比赛。
二、教学过程1.活动准备•准备一颗小树;•准备一些生长记录表;•准备一些离散动词卡片;•准备小游戏奖品。
2.活动介绍•让幼儿们观察小树,并提问大家认为小树从种子到成长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引导幼儿描绘小树的特点,可以使用离散动词卡片帮助幼儿巩固所学单词。
•比赛环节:老师将幼儿们分为两组,每组选出一名队长,比赛的项目是:哪个组的队长能找出小树上生长的“新芽”并用语言描述清楚。
比赛结束后,给胜利队的队员们颁发奖品。
3.观察与记录•让幼儿们自己动手观察小树,记录小树的变化过程。
•让幼儿们猜测并预测小树的未来发展。
4.小结•让幼儿们回顾此次活动的过程,并分享他们对小树的观察和感受。
•老师要和幼儿一起总结,让小朋友们明白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也要让他们明白人类应该如何去爱护大自然。
三、教学反思•教学目标: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们能够对小树生长的过程和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幼儿们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
•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的是活动式教学,让孩子们动手参与,通过自己的观察和记录获取知识。
•教学反思: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将活动办得比较自然,孩子们十分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在观察小树的过程中学到了新的知识,更加热爱大自然,也锻炼了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思维能力。
•可改进的地方:可以改进的地方就是活动结束后,需要对幼儿们进行归纳和总结,更好地将他们学到的知识消化。
2024年幼儿园《我和小树来比赛》教案设计1.1 设计背景:1.1.1 为了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我们选择了《我和小树来比赛》这个教案。
1.1.2 通过这个教案,让幼儿了解树木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1.1.3 教案内容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二、知识点讲解2.1 树的生长过程:2.1.1 树木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土壤等基本条件。
2.1.2 树木从种子发芽,逐渐长大,形成树干、树枝、树叶等。
2.1.3 树木可以通过年轮来判断年龄,还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命活动。
2.2 树木的作用:2.2.1 树木可以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2.2.2 树木可以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
2.2.3 树木可以提供栖息地,为鸟类、昆虫等生物提供家园。
2.3 保护树木的重要性:2.3.1 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砍伐,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2.3.2 保护树木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树木资源。
2.3.3 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幼儿对保护树木的认识和意识。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活动:3.1.1 观察树木:让幼儿观察校园中的树木,了解树木的外貌特征和生长状况。
3.1.2 树木知识竞赛:设计一些关于树木的知识问题,让幼儿参与竞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3.1.3 种植小树:组织幼儿参与种植小树的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树木的生长过程。
3.2 教学资源:3.2.1 图片:准备一些树木的图片,用于展示和观察。
3.2.2 视频:播放树木的生长过程和保护树木的宣传教育视频。
3.2.3 种植工具:准备一些种植工具,如铲子、水桶等,用于种植小树。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目标:4.1.1 让幼儿了解树木的生长过程和作用。
4.1.2 培养幼儿对保护树木的认识和意识。
4.1.3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4.2 技能目标:4.2.1 让幼儿学会观察树木,并能用语言描述树木的特征。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我和小树来比赛(三篇)目录: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我和小树来比赛一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我是片树叶二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我是中班小朋友三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我和小树来比赛一【活动目标】1.理解歌词内容,感受长大的自豪,增强自信心。
2.能用坚定、自豪的情感唱歌。
重点:能用坚定自豪的情感唱准歌曲旋律,并理解歌词内容。
难点:歌曲中附点及音音的跨度掌握。
解决策略:以形象的比拟手法引导幼儿掌握音音的跨度,另反复哼唱重点小节。
【活动准备】挂图、歌曲磁带【活动过程】发声练习:歌曲主旋律一、出示图片,理解歌词内容1、春天到了,小朋友们种下小树苗,小树在成长,小朋友们也在成长。
我们小朋友想不想和小树比一比,看看谁长得高、长得快。
2、导幼儿观察图片内容二、掌握歌词1.教师朗诵歌词,幼儿欣赏。
2.带领幼儿用坚定、自豪的情感跟念歌词。
三、学唱歌曲1.哼唱歌曲旋律,随音乐拍手。
2.带唱的方式,带幼儿学唱歌曲二三遍。
3.幼儿自由结伴歌表演。
环节改革:在开展过程中,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以自学为主。
首先练习节奏,由最基础的节奏到歌曲的节奏,有手击打xx’xx’xx’/xxx’xxx’xx’x—’。
熟悉了节拍后,用发声la哼唱歌曲旋律,强调重点、难点部分。
最后一步就是填歌词,一首歌曲就在这样的发声练习中自然学会了。
观察所得:孩子们非常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氛围好,学习热情高。
自身反思:一贯的教学模式匡住了孩子的思维,同样也匡住了教师的思维,使教学单一化、机械化、老套化,在教学中我们该思考的是:以怎样的心态、方式、思维去教学,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见识,不断地寻找孩子所喜悦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开展每一个活动。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我是片树叶二目标1.丰富幼儿有关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运用到音乐活动中去。
2.能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地用动作表现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准备长的硬纸条、钉书器。
歌曲《秋叶》的录音带。
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教案《我和小树来比赛》及教学反思(五篇)第一篇: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教案《我和小树来比赛》及教学反思中班音乐游戏教案《我和小树来比赛》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用坚定、自豪的情感唱歌,理解歌词内容,感受长大的自豪,增强自信心,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我和小树来比赛》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理解歌词内容,感受长大的自豪,增强自信心。
2.能用坚定、自豪的情感唱歌。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重点:能用坚定自豪的情感唱准歌曲旋律,并理解歌词内容。
难点:歌曲中附点及音音的跨度掌握。
解决策略:以形象的比拟手法引导幼儿掌握音音的跨度,另反复哼唱重点小节。
【活动准备】挂图、歌曲磁带【活动过程】发声练习:歌曲主旋律一、出示图片,理解歌词内容1、春天到了,小朋友们种下小树苗,小树在成长,小朋友们也在成长。
我们小朋友想不想和小树比一比,看看谁长得高、长得快。
2、导幼儿观察图片内容二、掌握歌词1.教师朗诵歌词,幼儿欣赏。
2.带领幼儿用坚定、自豪的情感跟念歌词。
三、学唱歌曲1.哼唱歌曲旋律,随音乐拍手。
2.带唱的方式,带幼儿学唱歌曲二三遍。
3.幼儿自由结伴歌表演。
环节改革:在开展过程中,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以自学为主。
首先练习节奏,由最基础的节奏到歌曲的节奏,有手击打xx’xx’xx’/xxx’xxx’xx’x—’。
熟悉了节拍后,用发声la哼唱歌曲旋律,强调重点、难点部分。
最后一步就是填歌词,一首歌曲就在这样的发声练习中自然学会了。
观察所得:孩子们非常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氛围好,学习热情高。
自身反思:一贯的教学模式匡住了孩子的思维,同样也匡住了教师的思维,使教学单一化、机械化、老套化,在教学中我们该思考的是:以怎样的心态、方式、思维去教学,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见识,不断地寻找孩子所喜悦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开展每一个活动。
中班音乐教案《我和小树来比赛》第一章:教学目标1.1 认知目标:让孩子们了解和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乐趣。
孩子们能够理解歌词的含义,并能用动作表达出来。
1.2 技能目标:孩子们能够跟上音乐的节奏,正确地唱出歌曲。
孩子们能够用简单的舞蹈动作来表现歌曲。
1.3 情感目标: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自信心。
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介绍:歌曲名称:《我和小树来比赛》歌曲节奏:中速,旋律简洁明快歌曲歌词:我和小树来比赛,看谁先长到天上去2.2 动作设计:动作简单,易于孩子们模仿。
例如,伸展手臂表示树枝的生长,弯下腰表示和小树比高。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热身活动:教师带领孩子们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孩子们的热情。
3.2 歌曲教学:教师先唱歌曲,让孩子们听懂歌词的内容。
教师逐句教唱,孩子们跟唱。
3.3 动作教学:教师根据歌词内容,教授相应的动作。
孩子们跟随教师一起做动作。
第四章:实践环节4.1 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棵树,进行比赛。
4.2 教师播放音乐,孩子们开始比赛。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师带领孩子们回顾歌曲和动作,巩固所学内容。
5.2 教师询问孩子们对本次活动的感受,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5.3 教师根据孩子们的反馈,进行教学反思,为下一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教师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唱歌和做动作的准确性、积极性。
6.2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孩子们对歌曲内容和动作的理解程度。
6.3 鼓励孩子们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以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和团队意识。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动作示意图等。
7.2 教学器材:录音机、音响、音乐CD、舞蹈垫等。
7.3 教学道具:树叶、小树等。
第八章:教学拓展8.1 组织孩子们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和体验大自然的美好。
8.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共同参与孩子们的音乐游戏。
《我和小树来比赛》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了解小树的成长过程,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2. 技能目标: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精神。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音乐游戏,体验与小树一起成长的快乐。
2. 教学难点:幼儿在游戏中能够很好地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小树图片、音乐CD、节奏乐器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场地,有利于幼儿自由活动。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教学导入(10分钟):向幼儿介绍小树的成长过程,让幼儿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 音乐游戏(10分钟):a. 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跟着音乐一起摇摆,感受节奏。
b. 幼儿手持节奏乐器,按照指定的节奏进行演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c.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歌曲《我和小树来比赛》,让幼儿在唱歌过程中体验与小树一起成长的快乐。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让幼儿谈谈在游戏中的感受,引导幼儿认识到保护环境、爱护小树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幼儿在音乐游戏中的参与程度。
2. 幼儿对小树成长过程的认识程度。
3. 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如合作精神、自信心等。
六、教学延伸活动(5分钟)1. 组织幼儿进行“小树生长比赛”户外活动,让幼儿亲手种植小树,并观察记录小树生长的过程。
2.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幼儿深入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七、教学反馈与改进(5分钟)1. 课后向幼儿家长了解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收集家长意见和建议。
2. 根据幼儿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内容拓展(5分钟)1. 引导幼儿了解其他植物的生长过程,如花朵、草地等。
2. 教授幼儿关于环保的歌曲和故事,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和小树来比赛》含反思【教学主题】我和小树来比赛【教学目标】1. 了解小树的生长过程,并激发幼儿对自然的酷爱和古怪心。
2. 培育幼儿的察看力和动手本领。
3. 培育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培育幼儿的思维本领和语言表达本领。
【教学重点】1.发觉小树的生长变化,感受自然的魅力。
2.培育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难点】1.引导幼儿感受自然之美。
2.培育幼儿的语言表达本领。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0分钟)1.引导幼儿察看四周的植物,让他们本身发觉身边的小树是否长高了?2.引入故事:《小树成长记》。
3.让幼儿通过故事,感受自然的魅力,了解小树的成长过程。
二、主体环节(35分钟)1.比赛环节: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作为我方,一组作为小树方。
我方要去和小树比赛,看看谁可以长得更高。
2.动手实践:每组幼儿拿到相同材料的种子,让他们一起清理种子,再一起把种子撒到土里,浇上水。
3.比赛结果:在学期结束时,将两组幼儿种下的种子进行比较,看看哪一组的种子长得更高,谁赢了比赛。
4.幼儿自由发言:让幼儿自由发表本身对比赛的看法。
三、画画环节(15分钟)让幼儿画一幅画,画本身和小树比赛的情景,同时让幼儿说一说画里都有什么?四、总结环节(10分钟)1.感受自然之美。
2.培育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培育幼儿的思维本领和语言表达本领。
【教学反思】本堂课是一堂自然主题的教学,通过幼儿与小树的比赛,让幼儿了解小树的生长变化,培育幼儿的察看力和动手本领,同时也培育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幼儿本身动手莳植,激发了幼儿对自然的古怪心,并且让幼儿在体验中感受到了自然之美。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幼儿自由发言和画画环节,让幼儿得以自由表达,提高了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表达本领。
同时,本堂课也是一堂有趣味的教学,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通过互动体验,让幼儿获得更多的欢乐和学问,加强了他们的学习动力。
在教学中还有不足之处,例如本人在导入部分没有很好地引导幼儿发觉小树的生长变化,让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上存在一些偏差。
我和小树来比赛教案教案标题:我和小树来比赛教学目标:1. 通过参与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2. 通过与小树的比赛,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的兴趣和意识。
3.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植物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
2. 植物的生长过程和需求。
3. 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教学准备:1. 小树苗。
2. 相关的图片、视频和教具。
3. 学生笔记本和铅笔。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植物的美丽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并讨论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主体:1. 分发小树苗给每个学生,并告知他们将与小树进行比赛。
2. 学生将小树苗带回家,负责照料和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
3. 学生需要记录每天的观察结果,包括树苗的高度、叶子的颜色等。
4. 在课堂上,学生将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
5.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成长的条件和需求,例如阳光、水分和土壤等。
6. 学生可以团队合作,设计并制作一个小型的植物生长环境,以模拟最适合植物生长的条件。
总结:1.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比赛中的体验和收获。
2.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的行动建议。
3. 结合学生的观察结果和分析,总结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植物园或公园,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2. 邀请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分享植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的知识。
评估方式:1. 学生的观察记录和比较分析。
2. 学生的参与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学生对植物保护意义的理解和行动建议。
教学延伸: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进度,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植物的繁殖方式、不同植物的适应性等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社区植树活动或组织植物保护宣传活动,将课堂学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
《我和小树来比赛》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了解小树的成长过程,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2. 技能目标: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合作精神。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学会歌曲《我和小树来比赛》,并在游戏中运用。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歌词意义,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小树图片、音乐CD、节奏乐器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场地,有利于幼儿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小树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树的成长过程,引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关注。
2. 学习歌曲:教师教唱歌曲《我和小树来比赛》,讲解歌词意义,让幼儿理解歌曲表达的环保主题。
3. 歌曲练习: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歌曲,熟悉歌词和旋律。
4. 音乐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运用节奏乐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歌曲表演,巩固所学内容。
2. 评价: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歌曲掌握情况和游戏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1.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我和小树来比赛》,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2. 教学步骤:a. 教师向幼儿展示小树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树的成长过程。
b. 教师教唱歌曲《我和小树来比赛》,讲解歌词意义,让幼儿理解歌曲表达的环保主题。
c.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歌曲,熟悉歌词和旋律。
d.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运用节奏乐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七、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小树图片,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小树的成长过程。
2. 运用游戏教学法,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学会歌曲,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3. 采用分组合作法,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让幼儿在小组内共同完成歌曲演唱和游戏任务,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我和小树来比赛
幼教音乐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感受长大的自豪,增强自信心。
2.能用坚定、自豪的情感唱歌。
重点:能用坚定自豪的情感唱准歌曲旋律,并理解歌词内容。
难点:歌曲中附点及音音的跨度掌握。
解决策略:以形象的比拟手法引导幼儿掌握音音的跨度,另反复哼唱重点小节。
【活动准备】
挂图、歌曲磁带
【活动过程】
发声练习:歌曲主旋律
一、出示图片,理解歌词内容
1、春天到了,小朋友们种下小树苗,小树在成长,小朋友们也在成长。
我们小朋友想不想和小树比一比,看看谁长得高、长得快。
2、导幼儿观察图片内容
●二、掌握歌词
1.教师朗诵歌词,幼儿欣赏。
2.带领幼儿用坚定、自豪的情感跟念歌词。
●三、学唱歌曲
1.哼唱歌曲旋律,随音乐拍手。
2.带唱的方式,带幼儿学唱歌曲二三遍。
3.幼儿自由结伴歌表演。
环节改革:
在开展过程中,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以自学为主。
首先练习节奏,由最基础的节奏到歌曲的节奏,有手击打xx’xx’xx’/xxx’xxx’xx’x—’。
熟悉了节拍后,用发声la 哼唱歌曲旋律,强调重点、难点部分。
最后一步就是填歌词,一首歌曲就在这样的发声练习中自然学会了。
观察所得:
孩子们非常喜欢这样的教学方式,氛围好,学习热情高。
自身反思:
一贯的教学模式匡住了孩子的思维,同样也匡住了教师的思维,使教学单一化、机械化、老套化,在教学中我们该思考的是:以怎样的心态、方式、思维去教学,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见识,不断地寻找孩子所喜悦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开展每一个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