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如
- 格式:ppt
- 大小:989.50 KB
- 文档页数:1
中国航天之父冯如冯如是我国航空史上第一个飞机设计家、制造家、飞行家,也是第一个飞机制造企业家,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
冯如的一生,虽然只有短短的28年,却带领中国航空事业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步,是中国近代航空事业的探索者和先驱者。
漂泊他乡,立下“航空救国”的奋斗目标!1884年,冯如出生于广东省恩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压迫让他从小就懂得了奋斗报国的道理。
冯如12岁那年,在美国旧金山务工的表舅回乡省亲,见冯家饥寒交迫,便带他出国做工养家,从此踏上漂泊异乡的远途。
初到异国打工的日子历尽艰难,他经常遭遇刁难、打骂和虐待,还多次被无理解雇。
艰难的处境、不公的待遇没有压垮他,反而激发了他顽强的斗志,他决心要为改变中国人被欺压的命运奋发图强。
虽然他当时经常工作时常高达12个小时以上,回家依然挤出后半夜的宝贵时间来学习。
目睹美国先进的机器和技术后,他默默立下志向:“今中国贫弱极矣,非学习机器不足以助工艺之发达。
”为了把西方的先进技术学成报国,他节衣缩食挤出学费,进入夜校攻读机器专业。
经过多年刻苦学习,冯如成为一名优秀的机器发明家,他不仅理论扎实,“三十六种机器无不通晓”,而且于技术领域多有突破。
当时无线电通信技术才刚刚问世,冯如改良的无线电传送机就“能发能收,电码灵敏”。
他设计的小型发电机,不但轻巧便捷,而且效率倍增,许多美国厂商都争相订购。
1903年12月17日,美国飞行家莱特兄弟自制飞机试飞成功,消息传来,冯如顿感振奋不已。
他敏锐地预料到飞机将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大有用途,于是决定将研究方向改投至对国家更有用的飞机制造中去。
“是(指机器研究)岂足以救国者,吾闻军事利器,莫若飞机,誓必身为之倡,成一绝艺以归飨祖国,苟无成,毋宁死。
”当时,飞机技术才刚刚面世,欧美人也只将其视作一种新奇玩意,并未发现其巨大的武器潜力。
冯如却远识于未萌,提出了“航空救国”的主张:“当此竞争时代,飞机为军事上万不可缺之物……倘得千数百只飞机分守中国港口,内地可保无虞,微特足以固吾圉,且足以摄强邻矣!”从此,“航空救国”便成了冯如人生的奋斗目标。
记中国航空第一人——冯如叮咚我发誓要用毕生的精力为国家研制成飞机。
苟无成,毋宁死!——冯如中国航空的起源与发展离不开一个人。
一个被誉为“中国民航第一人,中国航空之父,中国的莱特”等佳称的人。
他就是冯如。
冯如,原名冯九如。
1884年1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恩平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
童年仅读过几年书,便辍学牧牛了。
他从小喜欢制作风筝和车船等玩具。
对神话故事尤其是飞天故事,更是满心向往。
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年仅12岁的冯如,挥泪告别父母,随亲戚远渡重洋,去美国三藩市谋生。
到三藩市后,通过学习英语和科技知识以及目睹日新月异的先进机器,他认识到:国家富强,必有赖于机器,于是更加发愤学习,专攻机器制造。
1903年,得知美国莱特兄弟首创动力载人飞机飞行成功,冯如决心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制造飞机。
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在我国东三省厮杀,我同胞惨遭蹂躏。
进一步激发了冯如的爱国热忱,而且也使他更加明确奋斗方向。
1906年,冯如发誓说:“是(指制造机器)岂足以救国者,吾闻军用利器莫飞机若。
誓必身为之倡,成一绝艺,以归飨祖国。
苟无成,毋宁死”。
他又说:“中国之强,必空中全用飞机,如水路全用轮船。
”冯如不仅是第一个提出航空救国主张并为之奋斗终身的中国人,而且也是我国近代最早的军事航空思想家。
1906年,冯如在纽约学习机器制造之后,重返三藩市,开始招徒制造机器,同时也开始收集有关设计、制造和驾驶飞机的资料。
10年的发愤学习和工作实践,使冯如终于成为一名精通机械和电器技术的专家。
他先后研制了抽水机、打桩机、发电机、有线电话和无线电报机等先进机电设备,在当地颇负盛名。
《三藩市呼声报》称他为:“很有名气的机械师和发明家”《三藩市考察者报》更赞誉冯如为“奥克兰市天才的发明家”。
当时曾有华侨富商集团邀请他主持一项发展祖国电力工业计划,但他认为,兴办飞机制造工业更为迫切,更为重要。
因此,他婉言谢绝邀请,并于1908年5月集资在奥克兰市东九街359号创办了以制造飞机为目标的“广东制造机器厂”。
苟无成毋宁死:中国航空之父冯如殉国一百周年冯如回国后制造的飞机(与助手合影)1912年8月25日,广州燕塘人头攒动,天气晴朗,冯如驾驶中国人本土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凌空而上,在天空中操纵自如,地面掌声不绝于耳。
就在数个月前,冯如驾驶这架飞机进行了第一次航空飞行表演,却由于故障,飞行数丈后即降落,飞机也有所损坏。
此刻的冯如一定十分渴望成功。
为使飞机飞得更高,冯如将两手所持的机关一抽,不料用力过猛,飞机失速坠落至竹林里。
冯如被抛出机外,头、胸、股各部皆受重伤。
事后,因抢救不及时以致失血过多,冯如以身殉国,时年29岁。
弥留之际,冯如仍勉励助手:“勿因吾毙而阻其进取心,须知此为必有之阶级。
”可见,冯如早抱以身殉国之心,为祖国航空事业至死不渝!知耻后勇1904年,日俄战争在中国土地上爆发,日本强占旅顺口、大连和中东铁路。
远在美国的冯如经过10年的实践和学习,这时已是一位出色的机械师和发明家,对祖国的不幸,他感到痛苦不已。
恰当此时,美国人莱特兄弟自制载人动力飞机试飞成功,轰动了全世界。
于是,冯如誓言:“吾闻军用利器,莫飞机若,誓必身为之倡,成一绝艺以归飨祖国,苟无成,毋宁死!”从那以后,这种“苟无成,毋宁死”的决绝精神一直支撑着冯如“航空救国”的理想。
同时,冯如还提出了我国最早的军事航空理论,他言道:“当此竞争时代,飞机为军事上万不可缺之物,与其制一战舰,费数百万之金钱,何不将此款以造数百只飞机,价廉工省。
倘得千数百只飞机分守中国港口,内地可保无虞……中国之强,必空中全用飞机,如水路全用轮船。
”这种主张可说是15年之后意大利人朱里奥·杜黑“制空权”理论的先声。
1909年9月23日首次报道冯如飞行的美国报纸《旧金山观察者》百折不挠1907年9月,冯如和他的助手们租赁了一间厂房,开始了飞机研制工作。
然而,这条发明之路从一开始就充满艰辛。
首先是资金匮乏,冯如变卖了自己所有的金银玉器,到当地华侨中募集资金,仅凑得1000余美元。
浅谈冯如及冯如精神姓名:***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班级:会计11—03浅谈冯如及冯如精神提起飞机的发明者和制造者,许多人都知道美国的莱特兄弟。
为了纪念这两位伟大的科学家,美国政府将最大的空军基地命名为“莱特基地”,并在他们的家乡俄亥俄州的德顿附近修建了一座著名的“莱特大学”。
殊不知,一位与莱特兄弟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利坚的大地上,设计、制造和驾驶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架飞机,他就是——冯如。
(一)冯如生平简介冯如,中国第一位飞机制造家和飞行家,广东恩平人。
12岁随舅父漂洋过海到美国谋生。
他目睹美国先进工艺,认为国家富强必须依靠工艺的发达,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非学习机械、发展工艺不可。
他在研制出一些机械的基础上投入了飞机制造。
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之后,他萌发出制造飞机救国的思想。
1905 年日俄战争在中国爆发,从此开始致力航空事业,发誓:“苟无成,无宁死!”。
在爱国华侨大力资助下,创办飞机制造公司,历经千辛万苦,克服无数困难,终于1909 年试制成功第一架飞机。
次年,又制造出当时世界上性能较先进的“顿异前制”飞机。
10 月,参加国际飞行协会举办的飞行比赛,获得比赛第一名。
1911 年3 月,谢绝美国的重金聘用,毅然带着两架自制飞机投到祖国怀抱。
为了开通民智,宣传航空知识,于1912 年8 月25 日,在广州燕塘为民众作飞行表演时,不幸失事,受重伤牺牲。
弥留之际,勉励他的助手“勿因是而失其进取心”,至死念念不忘祖国的航空事业。
(二)冯如精神内涵中国航空百年,始于冯如先生的那次伟大的飞行。
可以说,是冯如先生开创了这个时代。
冯如先生以其短暂的一生,却做出了不凡的伟业。
尤其是他所展示出的种种品格、精神,至今照耀着中国百年航空史。
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航空之父”,他之于中国航空,如莱特兄弟之于世界航空。
对于今天的航空界,甚至对于当代的每一个国人来说,“冯如精神”都是一种不可忘却的至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课文注释: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及飞行第一人──冯如
冯如是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
1883年生于广东恩平县。
12岁时因生活所迫赴美国旧金山谋生。
1903年,当得知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后,冯如决心要依靠中国人的力量来制造飞机,立志建立中国自己的航空事业。
1907年冯如得到当地华侨的赞助,在旧金山以东的奥克兰设立飞机制造厂,1909年正式成立广东飞行器公司,冯如任总工程师。
公司于当年便投入制造飞机。
9月21日,他驾驶自制飞机翱翔在奥克兰市天空,以2640英尺的航程超过莱特兄弟首次试飞852英尺的成绩。
美国报纸惊呼:“中国人航空技术超过西方。
”1910年7月,冯如根据寇蒂斯“金箭”和莱特兄弟的“飞行者一号”,又制作了第二架飞机,10月至l2月,冯如驾驶它在奥克兰进行飞行表演大获成功,并受到孙中山先生和旅美华侨的赞许,同时获得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的甲等飞行员证书。
1911年2月,冯如谢绝美国多方的聘任,带着助手及两架飞机于1911年3月回国到达广州。
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11月9日,广东光复,冯如立刻参加革命军,被任命为陆军飞机长,准备组织飞机侦察队。
1912年,他在广州一次飞机表演中失事蒙难,年仅29岁。
被追授为陆军少将,遗体安葬在黄花岗,并立碑纪念,被尊为“中国首创飞行大家”。
中国十大航空设计师之冯如2009年11月10日 07:42:20 来源:新华网综合冯如冯如(1884年1月12日—1912年8月25日),原名冯九如,乳名冯珠九,字鼎三,号树垣。
广东恩平人。
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
他是中国从事飞机研制、设计、制造和飞行的第一人。
冯如被美国报纸赞为"东方莱特"。
1911年2月,冯如谢绝美国多方的聘任,带着助手及两架飞机回到中国,提出航空救国主张并为之奋斗。
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燕塘飞行表演中不幸失事殉职,遗体安葬在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今黄花岗公园)。
冯如2号机在准备飞行图为冯如(左1)与3名助手。
历史的时针拨回到100年前的一个黄昏。
1909年9月21日,美国奥克兰市郊匹满高地的伍·吉·典梓农场。
一架升降舵装设在飞机前部的鸭式布局轻型飞机在农场崎岖不平的地面上由慢而快地滑行着升上天空。
地面上观看的人群爆发出欢呼的呐喊:"飞起来了","成功了""上天了"……几个简单的中文词汇惹得白人农场主和太太孩子们急急忙忙地跑出屋子,向飞机起飞的小土山方向眺望。
他看到在一群衣衫简朴的华人疯了一般地蹦跳着朝天空挥动手臂,在他们的头顶上方,一只奇怪的大鸟正在围绕着小土山,作椭圆形航线的绕空飞行。
100年前的那个傍晚,几万万中国人谁也没有听见远隔太平洋的异国土地上这微弱、单薄的呐喊。
今天,这呼喊却穿过100年的电闪雷鸣,越来越响亮地震荡着全体中国人的耳膜--那个驾驶着简陋的飞机在10~15英尺之间的低空飞行了约半英里航程的年轻、挺拔的身影,犹如一道永恒的闪电,把自己的名字镌刻在天空上--冯如。
——中国航空之父,首位驾驶自制飞机上天的中国人。
“冯如二号”等比例模型。
幼年遭遇奠定"国家富强"的远大志向冯如,被美国人誉为"天才的发明家",他走过了一条与那个时代大多数的中国人迥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冯如的爱国故事(1884-1912),原名冯九如,字鼎三,1884年1月12日(清光绪九年农历十二月十五日)出生于恩平牛江杏圃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时曾在乡间私塾就读数年,辍学后居家务农。
1898年,冯如16岁时,父母就为他成婚,妻子是恩平大沙岗坪乡竹林村梁三菊。
名人名言网欢迎您的光临由于生活困难,冯如在1899年辞别了父母和婚后不久的妻子,跟表亲伯母的弟弟吴英兰,远涉重洋到美国三藩市(旧金山)谋生。
天资聪颖多幻想冯如在村中的私塾读书时,非常勤奋,学习成绩在同班同学中名列前茅。
他在写作时常常流露出许多幻想,并提出许多令人思考的问题。
如小鸟为什么会飞上天呀,为什么可以在天空中翱翔自如呀,为什么可以飞快飞慢,甚至有时可以停留在空中呀,等等。
老师看到他的这些作文,称他是“富有幻想的孩子”。
名人名言网欢迎您的光临冯如还经常创造出一些新奇的玩具。
他制作一只像大鸟的风筝,两只翼吊着两个小木桶,当风筝乘风徐徐升上天空后,小木桶变成小风袋,起到平衡飞翔的作用,看得村中大人、小孩连连称奇。
他还用一个火柴盒造一只小船,放在鱼塘中,让风吹着飘来飘去,人们都称赞他有办法。
小学生爱国故事演讲稿范文《爱国将领吉鸿昌》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站在这里,我首先想请问你们一个问题:在你们心中,什么最伟大?我想,答案一定是两个字——祖国。
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抗日将领吉鸿昌的故事。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名将吉鸿昌牺牲前写下的一首就义诗。
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远在欧州的吉鸿昌听说后立刻回国,加入中国共产党。
不久,他变卖家产与冯玉祥等在张家口建立了抗日同盟军。
吉鸿昌率兵北征,多次打败了日军,收复了大片土地,这是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胜利,增强人们战胜敌人的信心。
他还用自己的钱买了印刷工具,并在自家设立了秘密印刷厂,印刷了大量抗日宣传读物,他的夫人变卖财产衣物,为抗日前线筹集军火。
后来,吉鸿昌不幸被国民党抓住,牺牲前,吉鸿昌从容走上刑场,以树枝作笔,以大地为纸,写下了浩然正气的就义诗,然后在刑场上大声说:“我为抗日而死,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给我拿个椅子来,我得坐着死。
中国第一个飞行家冯如读后感读完冯如的故事,我这心里就像煮开了的热水壶,咕噜咕噜直冒想法。
冯如这人啊,那可真是个传奇!在那个好多人还觉得飞机是个遥不可及的怪物的年代,他就像个突然闯进未知领域的超级英雄。
你想啊,那时候中国还处于各种被欺负的境地,科技啥的跟西方比就像小矮人和巨人。
可冯如呢,他眼睛里就没那些害怕和犹豫,心里就想着:“我要造飞机,我要让中国人也能在天空飞!”他的故事就像是一部热血动漫,从一个对飞机充满好奇的小子,一步步成为能够自己制造飞机的大神。
这中间得吃多少苦啊!没有先进的工具,没有足够的资金,全靠他自己的脑子和一双手。
他可能就像个痴迷于玩具的孩子,只不过这个玩具是巨大又复杂的飞机。
他不断地捣鼓、试验,失败了就再来,一点都不气馁。
这毅力,要是放在现在,什么减肥啊、学习外语啊之类的事儿,对他来说那肯定都不在话下。
而且他造飞机可不是为了自己好玩或者出名。
他心里有着满满的爱国情怀,想着飞机造出来了,就能增强中国的实力。
就好比给当时孱弱的中国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当他开着自己制造的飞机在天空翱翔的时候,那下面看着的中国人得多激动啊!就像自己的孩子突然成了超级明星一样。
我从冯如身上看到了一种敢想敢做的精神。
我们现在很多人啊,想法多得像天上的星星,可真正去做的没几个。
总是担心这个不行,那个有问题。
冯如要是知道了,估计得从天上飞下来拍拍我们的肩膀说:“怕啥,干就完了!”他的故事也让我觉得,一个人的力量真的可以很强大。
虽然他只是一个人,但他开启了中国航空事业的大门,就像一颗火种,点燃了后来人探索天空的热情。
总之呢,冯如的故事就像一阵劲风,吹进了我这个有点慵懒的小世界,让我知道只要有梦想,有决心,不管在多么艰难的环境下,都能搞出大事情。
以后要是我遇到啥难事,就想想冯如在那简陋的小屋里捣鼓飞机零件的样子,我就又有动力啦!。
冯如造飞机读后感读完冯如造飞机的故事,我这心里就像烧开的水壶,“呼呼”直冒热气儿呢。
冯如这人可太牛了。
在那个大家都觉得造飞机是超级难、超级遥远的事儿的时候,他就像一个孤胆英雄似的,一头扎进了造飞机的世界。
我就想啊,这就好比是在一个大家都还在玩泥巴的小村子里,他突然说要造个能在天上飞的大铁鸟,周围的人肯定都觉得他脑子有点“不正常”。
可是冯如可不管这些,他心里就像有一团火,烧得旺旺的,这团火就是他对飞机制造的热情。
他造飞机的过程肯定就像唐僧西天取经一样,困难重重。
没有足够的钱,没有先进的工具,没有太多懂行的人帮忙,这些就像路上的妖魔鬼怪,一个接一个地来捣乱。
但是冯如就像孙悟空一样,有七十二变的本事,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克服这些困难。
比如说,材料不够好,他就到处去找、去试,像个执着的寻宝人。
技术不明白,他就不停地研究、琢磨,我仿佛能看到他在小屋子里对着那些图纸愁眉苦脸,然后突然又眼睛一亮的样子。
当他终于把飞机造出来的时候,那场面,我觉得就像过年放最响的鞭炮一样震撼。
那可不是一架普通的飞机,那是冯如的梦想在天空中飞翔啊。
这飞机承载着他的汗水、泪水,还有对国家、对民族满满的希望。
我就在想,当飞机升空的那一刻,冯如的心里肯定是又激动又骄傲,他就像一个得胜归来的将军,只不过他的战场是在蓝天白云之间。
冯如造飞机的故事让我明白,一个人的梦想可以有多大的力量。
他的梦想就像一颗种子,在那个艰难的年代里生根发芽,最后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
我们现在生活在这么好的时代,有各种各样的资源,可有时候还会因为一点小困难就放弃自己的梦想。
和冯如比起来,我们真的有点惭愧啊。
冯如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这些有时候会在黑暗里迷茫的人。
他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只要肯努力,再大的困难都能踩在脚下,再遥远的目标也能实现。
这故事就像一杯烈酒,喝下去之后让我热血沸腾,我也要像冯如一样,勇敢地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哪怕这梦想看起来有点不切实际,也要努力让它成为现实!。
冯如造飞机阅读理解三年级
嘿,小朋友们!今天咱来讲一个超厉害的人的故事,他叫冯如。
你们知道飞机吧,那在天上飞呀飞的大铁家伙。
可你们知道吗,以前可没有飞机呢,那飞机是谁造出来的呀?就是冯如呀!
冯如小时候啊,就对那些新奇的玩意儿特别感兴趣。
他就像你们对玩具一样着迷呢!他整天就想着怎么能做出更厉害的东西来。
后来呀,他听说国外有了飞机,那眼睛一下子就亮啦!他就想,咱中国人也得有自己的飞机呀!于是呢,他就远渡重洋,去国外学习怎么造飞机。
哎呀呀,那可不容易啊!在国外,人生地不熟的,还得努力学习那么难的知识。
但冯如可不怕,他就像一只勇敢的小鹰,努力地向着自己的目标飞翔。
他白天学习,晚上还在琢磨,就跟你们晚上想着明天玩啥一样认真呢!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嘿,他终于造出了属于咱中国人的第一架飞机!
你们想想,那飞机飞起来的时候,冯如得多高兴啊!就好像你们考试考了满分一样开心吧。
这飞机可不光是好玩哦,它的用处可大啦!它能让人们更快地去到远方,能帮我们做很多很多事情呢。
冯如造的飞机,就像是给我们中国人打开了一扇通往天空的大门。
小朋友们,你们说冯如厉不厉害?他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那你们呢,你们也有自己的梦想吧?是不是也想成为像冯如那样厉害的人呀?
所以呀,你们要好好学习,像冯如一样不怕困难,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说不定呀,以后你们也能做出让大家都惊叹的事情来呢!不要觉得这很难哦,冯如一开始不也什么都不懂嘛,但他就是有那股子劲儿,一直努力一直努力。
你们也要加油哦,我相信你们一定可以的!将来呀,你们也能像冯如的飞机一样,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冯如的爱国故事读后感冯如,这个名字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
她是一位杰出的女性,一个坚定的爱国者,她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她的爱国故事让人感动,也让人深思。
冯如的爱国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期,那个时候中国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外国列强侵略,国家内部也陷入了混乱。
冯如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深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她在青年时期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参与了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内部剥削的斗争,为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冯如的爱国故事让人深受感动。
她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不懈地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她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让人敬佩。
她在困难的岁月里,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奋斗,选择了牺牲。
她的爱国故事告诉我们,爱国并不是口头上的说说而已,而是要用实际行动去践行,要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懈地奋斗。
冯如的爱国故事也让人深思。
她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她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给我们树立了榜样。
她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贡献自己的力量,每个人都应该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奋斗到底。
她的爱国故事也告诉我们,只有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实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冯如的爱国故事,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故事。
她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让人敬佩,也让人深思。
她的爱国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才能实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她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爱国的责任和使命。
她的爱国故事,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在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懈奋斗。
学冯如精神,坚强前行作文
《学冯如精神,坚强前行》
嘿,同学们!你们知道冯如这个人吗?他可厉害啦!冯如,那可是我们的英雄呢!
冯如有着超级顽强的精神,就像一只永不放弃的小鹰。
他为了实现自己的飞行梦想,面对了那么多的困难和挑战呀!可他从来都不害怕,一直坚定地向前冲。
我记得老师给我们讲过冯如的故事。
他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自己钻研、自己尝试,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却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站起来。
这是多么了不起啊!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会遇到困难呀,有时候一道数学题就像一座大山一样挡在面前,有时候和小伙伴闹矛盾心里就会很难过。
但是和冯如遇到的困难比起来,我们的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
冯如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他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只要有勇气,就没有什么是克服不了的。
我们难道不应该向他学习吗?
我有时候会想,如果我是冯如,我能做到他那样吗?我能在那么多的质疑和困难面前,还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吗?我想,我也要努力试试!
就像我们跑步比赛,跑累了也不能停下呀,要像冯如一样坚持到底。
学习上遇到难题了,不能轻易放弃,要像冯如一样去钻研。
和小伙伴有矛盾了,要主动去沟通解决,不能退缩,这也是一种坚强呀!
冯如的精神就像一阵春风,吹进我们的心里,让我们充满了力量。
让我们都来学冯如精神,坚强前行吧!不管前面有多少风雨,我们都能勇敢地面对,因为我们有冯如精神在支持着我们!我们一定能成为最棒的自己!。
中国第一个飞行家冯如读后感
读完冯如的故事,我就像是被打了一针超强的热血剂。
你想啊,在那个好多人还觉得飞机是个超级玄幻玩意儿的年代,冯如就像是一个从未来穿越回去的科技大神。
他就像是一个对天空有着无限执着爱恋的“痴汉”,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能让中国人也在天空中潇洒地飞起来。
那时候的条件,那叫一个艰苦啊,不像现在,造飞机有各种高科技设备、大把的资金和一群专业到不能再专业的团队。
冯如就靠着自己的一腔热血,还有那聪明得不像话的脑袋,硬是在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环境下捣鼓飞机。
这就好比在一个破破烂烂的小厨房里,想做出满汉全席一样不可思议。
我特别佩服他的那种毅力。
失败?在他眼里就像是调皮捣蛋的小鬼,一次次地蹦出来捣乱,可他每次都把这些小鬼一脚踢开,拍拍身上的灰继续干。
别人造飞机可能是为了名啊利啊,他可不一样,他心里想的是咱中国人得在航空这块挺起胸膛来,不能让外国人看扁了。
而且他还特别勇敢,当他开着自己造的飞机飞起来的时候,那简直就是在天空中写下了一个大大的“牛”字。
他就像是一只勇敢的雄鹰,向全世界宣告,咱中国人也能翱翔蓝天了。
这不仅是技术上的飞跃,更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腾飞。
他的故事也让我觉得有点小惭愧呢。
我们现在生活在这么好的条件下,有时候遇到一点小困难就想打退堂鼓。
冯如可是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都能坚持到底,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冯如就像一颗超级闪亮的星星,在航空历史的天空中永远璀璨。
他的故事激励着我们,不管做什么,只要有梦想,再加上那股子不放弃的劲儿,就没有干不成的事儿。
我想,要是能穿越回他那个时代,我一定要给他当个小跟班,好好看看他是怎么创造奇迹的。
江门侨乡名人故事作文
《江门侨乡名人故事:冯如》
在江门侨乡,有一位传奇人物,那就是冯如!嘿,你可别小瞧他呀,他可是咱中国航空领域的大功臣呢!
想当年,冯如对飞行那叫一个痴迷啊!就好像咱对好吃的东西馋得不行一样。
别人都觉得那是不可能的事儿,可他偏不信邪。
他整天就琢磨着怎么能让飞机飞起来,那股子执着劲儿,真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自己动手做零件,一次次地尝试,一次次地失败。
身边的人都说:“哎呀,别折腾啦,不可能成功的。
”但冯如哪会听啊,他心里就一个念头:我一定要让飞机飞起来!这像不像咱下定决心要做好一件事的时候?
嘿,你猜怎么着,还真让他给捣鼓出来了!他制造的飞机在天空中翱翔的那一刻,那场面,真是太震撼啦!大家都惊呆了,这小子真行啊!这不就好比咱一直努力追求的梦想突然实现了一样让人激动万分吗?
冯如的成就可不仅仅是让飞机飞起来这么简单,他为咱国家的航空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啊!他就是那颗最闪亮的星星,照亮了后来人的路。
咱江门侨乡因为有了他,那可真是倍感骄傲啊!难道你不想知道更多关于他的故事吗?
咱可得记住这位伟大的人物,记住他为咱国家做出的贡献。
下次再有人提起冯如,咱就能骄傲地说:“那可是咱江门侨乡的英雄!”。
将飞机用于军事的第一人是我国
将飞机用于军事第一人是冯如。
是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制造师和飞行家,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
冯如是汉族广府人,生于广东恩平的一个贫农家庭。
他从小喜欢制作风筝和车船等玩具,对神话故事尤其是飞天故事更是满心向往。
12岁随父漂洋过海到美国谋生。
他目睹美国先进工业,认为国家富强必须依靠工艺的发达,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非学习机械、发展工艺不可。
他在研制出一些机械的基础上投入了飞机制造,第二次制造飞机并试飞获得成功,获得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的甲等飞行员证书,大长中国人的志气。
写冯如的作文
《了不起的冯如》
嘿,咱今天来说说冯如这个人啊。
冯如那可是个超级厉害的人物呢!有一件事儿让我特别印象深刻。
那时候,冯如一心扑在制造飞机上,就跟入了迷似的。
据说啊,他整天待在那个简陋的工作室里,摆弄着各种零件,那认真劲儿,就好像那些零件都是宝贝似的。
他不停地尝试、改进,失败了也不气馁,嘿,就继续干!有一次,他为了找到一个最合适的机翼角度,那是反复试验啊,白天黑夜连轴转,饭都顾不上好好吃。
他就那么蹲在那里,一会儿量量这个,一会儿又比划比划那个,眼睛里透着一股子执着和坚定。
周围的人都觉得他有点“疯魔”了,但他可不在乎别人咋看,一门心思就想把飞机造好。
你说,就凭着这股子劲儿,冯如能不成功吗?他真的太了不起啦,他的这种精神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学学呀。
咱也得有点他那样的劲头,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不管遇到啥困难,都不轻易放弃。
哎呀,冯如,真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呀!这就是我所知道的冯如,一个超级厉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