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概论 教案5
- 格式:doc
- 大小:506.00 KB
- 文档页数:5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doc第一章:城市轨道交通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和挑战。
二、教学内容1. 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和分类2. 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3.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4. 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5. 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和挑战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 讨论法: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的优势和挑战。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城市轨道交通概论》2. 课件:城市轨道交通的图片、图表等3. 案例素材: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案例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提问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完成相关作业的质量。
3. 期末考试:对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知识的考核。
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及设施一、教学目标1.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类型和布局。
2.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设施及其功能。
3.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组织和管理。
二、教学内容1.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类型和布局2. 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设施及其功能3.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组织和管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类型和布局。
2.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设施。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组织和管理。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城市轨道交通概论》2. 课件: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设施的图片、图表等3. 实地考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设施的实地考察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讨论、提问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完成相关作业的质量。
3. 实地考察报告:对学生参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和设施的考察报告的评价。
第三章: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及牵引供电系统一、教学目标1.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类型和特点。
2.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doc第一章:城市轨道交通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历史发展进程;3. 了解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和趋势。
教学内容:1. 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和分类;2. 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3. 城市轨道交通的历史发展进程;4.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5.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3.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前景。
教学资源:1. 教材:《城市轨道交通概论》;2. 图片:展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3. 视频:播放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发展情况。
教学活动: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城市交通的问题,引出城市轨道交通的主题;2. 讲解: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分类和特点;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4.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前景;作业与评估: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基础教学目标:1.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技术参数;2.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3.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原理;4.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保障措施。
教学内容:1. 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技术参数;2. 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3.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原理;4. 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保障措施。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技术参数和运行原理;2.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和车辆段,了解主要设备及其功能;3. 模拟操作法:模拟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过程,让学生亲身参与。
教学资源:1. 教材:《城市轨道交通概论》;2. 图片:展示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设备;3. 视频:播放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原理和安全保障措施。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案.doc教案章节:一、城市轨道交通概述二、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与结构三、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与管理四、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与应急五、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一、城市轨道交通概述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发展历程和作用。
2. 教学内容a. 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与特点b.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c. 城市轨道交通的作用及意义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
4.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城市交通问题b. 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义与特点c. 分享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d. 讨论城市轨道交通的作用及意义二、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与结构1. 教学目标让学生熟悉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及其主要结构组成。
2. 教学内容a. 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b. 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结构组成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图片、模型等辅助教学。
4. 教学活动a.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b. 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的类型c. 展示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结构组成d. 分析各种结构的功能与作用三、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与管理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模式、管理体系及运营指标。
2. 教学内容a.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模式b. 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体系c. 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指标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
4.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与管理的重要性b. 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模式c.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体系d. 讨论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指标及其意义四、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与应急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2. 教学内容a. 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措施b. 城市轨道交通的应急处理方法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
4. 教学活动a. 引入话题: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与应急重要性b. 讲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措施c. 分享城市轨道交通的应急处理方法d. 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参与应急处理过程五、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课题
第三章区间闭塞(1)授课班级授课时数2学时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
1、掌握什么是闭塞。
2、掌握闭塞的分类。
3、掌握半自动闭塞的原理及组成
能力
目标
培养学生对区间闭塞有感性加理性的认识。
情感
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图片展示法
教材分析重点
半自动闭塞的原理及组成
解决
方法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课件演示、图片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难点
半自动闭塞的原理
解决
方法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课件演示、图片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具
投影仪、大屏幕、PPT课件、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教学调控时间分配
复习
引入
闭塞设备是用来保证列车在区间内运行安
全,并提高区间通过能力的区间信号设备。
在单线铁路上,为防止一个区间内同时进
入两列对向运行的列车而发生正面冲突,以及
避免两列同向运行的列车(包括复线区间)发
生追尾事故,铁路上规定区间两端车站值班员
在向区间发车前必须办理的行车联络手续,叫
做行车闭塞(简称闭塞)手续。
用于办理行车
闭塞的设备叫闭塞设备。
闭塞设备必须保证一
个区间内,在同一时间里只能允许一个列车占
用这一基本原则的实现。
讲授
提问+讨论
10分种
5分种
新授课闭塞方法,主要有下列两种:
1 、半自动闭塞:此种闭塞需人工办理闭塞手
续,列车凭出站信号机的进行显示发车,但列
车出发后,出站信号机能自动关闭,所以叫半
自动闭塞。
2 、自动闭塞:通过列车运行及闭塞分区的情
况,通过信号机可以自动变换显示,列车凭信
号机的显示行车,这种闭塞方法完全是自动进
行的,故叫自动闭塞。
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密度的加大,其闭塞方
法则采用列车运行间隔自动调整。
这种制式不
需要将区间划分成固定的若干闭塞分区,而是
通过地面处理机提供的与前面列车的间隔距离
等信息,控制列车速度,达到自动调整运行间
隔,使之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种方式可以提高
区间内的行车密度,大幅度提高区间通过能力,
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讲授+提问+讨论
讲授+案例+讨论
5分钟
20分钟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教学调控时间分配
新授课(一)半自动闭塞设备
1 、闭塞机
采用半自动闭塞的区间两端车站上各设一台闭
塞机,一段轨道电路和出站信号机,它们之间
用通信线路相连接,用来控制出站信号机并实
现相邻车站之间办理闭塞。
半自动闭塞设备的组成框图如下图所示。
半自动闭塞设备组成框图
闭塞机包括电源、继电器、操纵按钮、表示灯
和电铃等。
2 、出站信号机
出站信号机是指示列车能否由车站开往区间的
信号机,它受到闭塞机和车站联锁设备的双重
控制。
3 、轨道电路
轨道电路应设在车站进站信号机内方适当地
点,用以监督列车的出发和到达,并使双方闭
塞机的接发车表示灯有相应的表示。
专用轨道
电路的长度一般不少于25 米。
讲解+
图片展示+
提问
20分钟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教学调控时间分配
新授课(二)工作原理
现在用上图为例,来说明半自动闭塞的基本工
作原理。
现甲乙区间空闲,由甲向乙站发车。
甲站值班员用接在通信线路中的专用电话L
向乙站联系请求发车,乙站值班员接受请求后,
甲站值班员可按下闭塞按钮,此时甲站发车表
示灯亮黄灯,乙站的接车表示灯也亮黄灯。
乙
站值班员按压闭塞按钮,此时乙站接车表示灯
由黄灯变为绿灯,甲站发车表示灯也由黄灯变
为绿灯。
甲站即可办理发车进路,开放出站信
号机,列车从甲站出发。
当列车驶入轨道电路
区段后,甲站发车表示灯由绿灯变为红灯,出
站信号机自动关闭。
乙站接车表示灯也由绿灯
变为红灯。
此时甲站出站信号机不能再次开放,
当然甲站就不能再向乙站发车了,由于区间处
于闭塞,乙站也不能向甲站发车,这也就保证
了该区间只准许有一列列车运行。
乙站为接车站,接到甲站已发车电话后,可将
接车进路办妥并开放进站信号机。
当列车接近
乙站驶入轨道电路区段时,乙站发车表示灯与
接车表示灯均亮红灯,表示列车到达。
乙站值
班员确认列车完整到达停妥后,将接车手柄恢
复定位(进站信号机恢复定位),拔出闭塞按
钮,表示灯即熄灭,乙站闭塞设备复原。
甲站
铃响,闭塞设备复原。
就可以重新再办理发车
了(注:闭塞机类型不同办理略有差异)。
(三)半自动闭塞的主要优缺点
采用半自动闭塞时,由于出站信号机受到对方
站闭塞机的控制,因而在保证行车安全方面有
一定的优越性。
但是,当铁路的运量不断增大,
要求进一步提高区间通过能力时,半自动闭塞
也有它自己的局限性;而且,当区间线路发生
故障,钢轨折断时,半自动闭塞设备也不能作
出反映并由故障导向安全。
因此,在一定条件
下,又必须采用自动闭塞来代替半自动闭塞。
讲解+
图片展示+
提问
20分钟
课后小结1.闭塞的分类
2.半自动闭塞基本原理
引导,提问5分钟
课后作业思考题
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