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次英语教学》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66.01 KB
- 文档页数:10
英语分层教学教案教案标题:英语分层教学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
2. 促进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发展。
3. 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进行分层教学,以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内容:本教案将以“家庭”为主题,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学习与家庭相关的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
教学步骤:第一层:初级水平学生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家庭的概念,并提问学生对家庭的理解。
2. 听力训练:播放一段关于家庭的对话,要求学生听并回答相关问题。
3. 词汇学习:介绍与家庭成员相关的词汇,如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等,并进行图片配对练习。
4. 句型练习:教授基本的家庭成员介绍句型,如"This is my father.",并进行口头练习。
5. 读写训练:分发练习册,让学生进行家庭成员的读写练习。
第二层:中级水平学生1. 导入:通过展示家庭照片或家庭成员的简介,引发学生对家庭的讨论,要求使用更复杂的句子进行表达。
2. 听力训练:播放一段关于家庭活动的对话,要求学生听并回答相关问题。
3. 词汇学习:介绍与家庭活动相关的词汇,如cook, clean, play等,并进行词汇拼写和填空练习。
4. 句型练习:教授描述家庭活动的句型,如"My father is cooking in the kitchen.",并进行口头练习。
5. 读写训练:分发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第三层:高级水平学生1. 导入:通过展示一份家庭成员的时间表,引发学生对家庭成员日常活动的讨论。
2. 听力训练:播放一段关于家庭成员日常活动的短文,要求学生听并填写相关信息。
3. 词汇学习:介绍与家庭成员日常活动相关的词汇,如work, study, exercise等,并进行词汇运用练习。
4. 句型练习:教授描述家庭成员日常活动的句型,如"My mother usually works from 9am to 5pm.",并进行口头练习。
一、教学背景1. 教学年级:XX年级XX班2. 教学科目:英语3. 教学内容:XX单元XX课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本节课的核心词汇和句型。
-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
-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对象分析1. 学情分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英语水平、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 A层:基础扎实,英语成绩优秀,学习积极性高。
- B层:英语成绩中等,学习态度较好,但存在一定的学习困难。
- C层:英语成绩较差,学习态度一般,对英语学习缺乏信心。
2. 教学难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教学难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视频、歌曲等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导入方式。
2. 课堂活动- A层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展示自己的英语水平。
- B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 C层学生:通过教师个别辅导,解决学习中的困难,逐步提高英语水平。
3. 课堂练习- 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 A层学生:完成高难度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B层学生:完成中等难度的练习题,提高英语水平。
- C层学生:完成基础练习题,逐步提高英语能力。
4. 总结与拓展-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 设计拓展练习,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表达能力等。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定期测试:通过测试,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分层教学提供依据。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分析教学效果。
2.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摘要:分层次教学是在“因材施教”教育思想下对高职院英语教学的一种改革与尝试。
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在我校经历了几年实践后,积累了一些基本经验,逐渐建立“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基本模式。
本文根据高职院的现状结合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的实际,对分层次教学的教学效果与不足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教学效果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1一、可行性分析分层次教学是指同一年级学生不受专业班级的限制按一定的标准讲他们分成不同的层级在同一时间段安排他们进行同一门课程的学习。
这打破了以往按系别和自然班级上课的传统模式。
但是其实施有着其理论基础和政策渊源。
分层次教学的理论依据来自于中国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00年10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在全国颁布实施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指出,“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分为a、b两级,实行分级指导。
a级是标准要求,b级是过渡要求。
入学水平较高的学生应达到a级要求,入学水平较低的学生至少应达到b 级要求。
随着入学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均应达到a级要求。
”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及个性差异,学习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着的。
高职院的学生整体起点不高,但英语基础差异较大。
因此,要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基本教育方针,在高职院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来分成不同的班级,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这样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的能力,凸显高职院毕业生的特色。
思维导图构建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导语: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图形的方式将信息组织起来的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维,构建知识的框架。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思维导图构建初中英语分层教学。
一、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目标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英语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分层教学,将学生的英语学习进程分为不同的层次,逐步引导学生从基础到应用,从容易到难,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究。
二、构建思维导图确定分层教学的内容。
根据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和教材,将英语学习内容划分为听、说、读、写、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和写作等几个方面。
接下来,从每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入手,构建一级分支。
在听力方面,可以包括听单词、听句子、听对话和听短文等。
在写作方面,可以包括句子写作、段落写作和作文写作等。
进一步细化每个二级分支的内容,构建三级分支。
在听音标写句子方面,可以包括单词间的连读、语音语调和句子的完整性等。
三、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分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分层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听力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听力水平,分别进行初级、中级和高级的听力训练。
教师还可以根据思维导图,将教学内容进行组合和重组。
在教学写作时,可以将句子结构和句型转换进行结合,让学生在写作中更加自如地运用不同的句式。
教师还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通过给学生展示思维导图,让他们了解学习的全貌和内在逻辑,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主动性。
四、总结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英语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使用思维导图构建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可以帮助教师理清思维,构建知识的框架,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希望本文能够对初中英语教师在分层教学中的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分层次教学: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新思路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原有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高职院校生源组成复杂,学生入学英语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分层次教学方法立足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兼顾学生个体差异性,能在高职院校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较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应用能力,以更加灵活的方式,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适应社会对英语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分层次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1)03-0036-021 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逐年滑坡,学生的教育经历多种多样,既有普通高中毕业生又有来自于中专、技校、职高的三校生,英语基础差异很大。
由于英语在高职高专院校各专业中都是必修课,在绝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中都存在英语大班授课的现状。
经常是几个不同专业的学生一起上英语课,人数达到一百多人多。
班大人多,就一个教学班级来说,学生之间存在程度不齐、分化严重的问题,导致教学要求难以统一。
另外,多个专业共同授课的方式不利于教师深入讲解专业知识,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由此可以看出,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学习者之间表现了很大的差异。
英语学习基础,专业等等方面。
学生在学习大学英语课程时认知的能力参差不齐,基础参差。
这种情况给高职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难度。
如果采用同一套教材和教学方法,学生的接受能力却不能达到一致,常常是优等生“吃不饱”,而后进生却“吃不了”。
因此,笔者认为,根据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次教学乃是一种比较科学合理的解决思路。
2 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基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欠缺,而是由于没有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