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进场复验)
- 格式:doc
- 大小:464.50 KB
- 文档页数:22
第1篇一、制度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施工质量、安全等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为加强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工程施工检测检验的制度。
二、制度内容1. 进货检验制度(1)建筑工程中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建筑构配件、器具和设备必须进行现场验收,验收应包括资料核对、外观及数量核查、品质检查、抽样送检等内容,并填写相关记录。
(2)现场材料员应对进场材料进行外观质量及数量的验收。
(3)材料接收后由项目部经理或项目主管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对主要材料进行复验;凡需复检的材料,在使用前必须由实验员进行抽查、复验,证明合格后才能使用,并填写相关记录。
(4)大宗材料、构配件及设备进场验收后,必须工程项目经理及质检员在收货单及入库单上进行签认。
物资入库单上验证人员未签字视为该批材料尚属待检状态,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
(5)质检员对验收合格的材料,填写《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向工程监理工程师进行报验。
(6)涉及安全、功能的有关产品,应按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进行复验,并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
若因材料质量问题而影响工程的质量,将追究采购者及验收人员的经济和法律责任。
2. 施工现场质量检测管理制度(1)建设单位应与具备相应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签订检测委托合同,委托的检测项目、参数和数量应符合相关标准、文件要求。
(2)检测机构不得与所检测工程项目的参建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
(3)施工现场质量检测应从检测委托管理、施工现场检测行为管理、检测报告审核确认、不合格报告处置等环节开展全过程管理。
(4)重点强化检测报告审核确认环节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检测的真实性、准确性。
3. 施工检测试验计划管理规定(1)施工检测试验计划应在工程施工前由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编制,并应报送监理单位进行审查和监督实施。
(2)根据施工检测试验计划,应制订相应的见证取样和送检计划。
建筑工程复验实验方案一、实验目的本实验主要目的是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复验,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提前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保证工程安全和可靠性。
二、实验范围本次复验实验针对建筑工程的结构、材料、施工技术以及工程质量进行全面复验。
1. 结构复验:对建筑结构的受力性能、稳定性能、变形性能等进行复验。
2. 材料复验:对建筑材料的强度、密度、耐久性等性能进行复验。
3. 施工技术复验:对工程施工技术的操作规程、施工作业流程等进行复验。
4. 工程质量复验: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施工现场管理、成品检测等进行复验。
三、实验工作内容1. 结构复验(1)对建筑结构进行静载试验,采集结构受力状态数据,进行受力性能分析;(2)对建筑结构进行动态试验,检测结构的自振频率、阻尼比等参数,进行稳定性能分析;(3)对建筑结构进行变形测试,观察结构变形情况,评估变形性能。
2. 材料复验(1)对建筑材料进行采样,进行强度试验、密度测试等性能测试;(2)对建筑材料进行耐久性测试,通过盐雾试验、冻融试验等方法评估材料的耐久性。
3. 施工技术复验(1)对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复核,确认施工操作规程、施工工艺等符合要求;(2)对施工现场进行现场检查,确认施工作业流程符合规范要求。
4. 工程质量复验(1)进行工程质量抽检,对成品进行抽样检测,确认工程质量符合标准要求;(2)对施工现场进行质量验收,确认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
四、实验方法1. 结构复验(1)静载试验方法:采用静载试验机对建筑结构进行集中荷载、分布荷载试验,采集结构受力状态数据。
(2)动态试验方法:采用振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仪器对建筑结构进行动态试验,获取结构的自振频率、阻尼比等参数。
(3)变形测试方法:采用激光测距仪、应变片等测试设备对建筑结构进行变形测试,获取结构变形情况数据。
2. 材料复验(1)强度试验方法:采用万能试验机对建筑材料进行拉伸试验、压缩试验等,获取材料的强度数据。
新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范1、新版标准规范编制提出“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十六字方针。
2、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订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3、检验批:按同一的生产条件或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
4、主控项目:建筑工程中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共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
5、一般项目: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
6、抽样检查:按照规定的抽样检查,随机地从进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或建筑工程检验项目中,按检验批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所进行的检验。
7、抽样方案:根据检测项目的特性所确定的抽样数量和方法.8、观感质量:通过观测和必要的测量所反映的工程外在质量。
9、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10、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11、工程的观感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测,并应共同确认。
12、检验批的质量检验,应根据检测项目的特点在下列抽样方案中进行选择:对重要的检测项目当(尚)可采用简易快速的检测方法时,可选用全数检验方案。
经实践检测的有效的抽样方案.13、建筑规模较大的单位工程,可将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部分分为一个单位工程。
14、分项工程应按主要工种、材料、施工工艺、设备类别等进行划分。
15、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按楼层、施工段、变形缝等进行划分.16、室外工程可根据专业类别和工程规模划分单位(子单位)工程。
17、检验批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
2、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检查记录。
18、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
2、分项工程所含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19、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1、分部(子分部)所包含的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材料、构配件及设备进场复验制度1.监理部应对所有拟用于工程中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在进场时按规范、规程、验标进行检验。
严格控制不合格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进场及使用,禁止先用后检。
2.专业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按规定对进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质量进行复验,填报拟进场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及其质量证明资料(出厂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等)。
3.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及其质量证明资料进行审核,并对进场的实物材料,按照委托监理合同约定或验收标准规定的比例采取见证取样或平行检验方式进行检验、复验。
4.专业监理工程师对经检验符合要求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及时签认“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批准进场使用。
5.监理工程师有权拒绝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等进场,已进场的不合格材料应坚决清离施工现场。
材料、构配件及设备进场复验制度(2)1.引言材料、构配件及设备进场复验制度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进场的材料、构配件及设备进行复验的管理规定。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进场的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从而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类施工工程的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的进场检验和复验。
3.进场复验的基本要求3.1 进场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的厂家应按照合同要求提供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和合格证书。
3.2 进场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的批次应与原材料或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和合格证书中的批次一致。
3.3 进场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的包装必须完好,无损坏、破损、变形等现象。
3.4 进场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的外观应无锈蚀、裂纹、污染等缺陷。
3.5 进场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的标志和铭牌完整清晰,无误。
3.6 进场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的计量准确,符合规定的技术指标。
3.7 进场材料、构配件及设备按照规定的方式、方法和要求进行包装、运输和保管。
工程检测检验管理制度
工程检测检验管理制度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标准化的程序和方法来保证工程质量,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风险。
制度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
明确设立专门的检测检验部门,负责全面的工程检测工作。
同时,根据项目规模和技术要求,配备相应资质的技术人员和操作工。
二、检测检验计划
制定详细的检测检验计划,包含检测检验的项目、方法、频次和具体实施时间等。
计划应与工程进度同步更新,确保全面覆盖各个施工阶段。
三、设备管理
规定检测检验所用设备的选型、采购、校准和维护管理流程。
所有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定或校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四、作业指导书与操作规程
编制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对检测检验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确保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五、质量控制与保证
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对检测检验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对不合格情况进行及时处理。
六、记录与报告
详细记录每次检测检验的数据和结果,形成书面报告。
这些记录应当真实、完整,便于追溯和分析。
七、培训与考核
定期对检测检验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和考核,提升团队整体素质和能力。
八、应急预案
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提前制定应对措施和预案,减少风险的影响。
九、监督检查与评价
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机制,对检测检验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十、持续改进
鼓励创新思维和方法,对现有管理制度不断进行评审和改进,以适应新的技术和市场需求。
建筑工程材料设备进场复试管理事前控制措施研究发布时间:2022-08-01T09:20:14.492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37卷6期作者:杜发美[导读] 在外观质量、质量证明文件核查满足要求前提下,按照中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施工规范、设计规范等要求,对涉及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重要材料、设备进行入场时应按要求见证抽样,送至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单位进行复验,以确保入场使用材料和设备质量满足质量要求。
杜发美重庆克那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401120摘要:在外观质量、质量证明文件核查满足要求前提下,按照中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施工规范、设计规范等要求,对涉及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重要材料、设备进行入场时应按要求见证抽样,送至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单位进行复验,以确保入场使用材料和设备质量满足质量要求。
然而,在现场工作中因为技术能力不足、操作不规范、协调不充分等因素,时常出现因事前控制不到位的问题,比如资料不正确、抽样不合格、委托不规范、流程不顺畅等,一度中断甚至取消复验。
作为组织和实施项目入场材料设备的复试工作的主责单位[1],施工单位或工程总承包单位有必要优先做好复试管理事前控制,以防止后续复试工作质量和数量的偏差而导致项目成本、工期和其他资源损失无法挽回[2]。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备;材料1 事前控制难点和重点组织监理单位(或项目管理单位、建设单位)和供应商(或分包单位)对材料和设备进行入场复试工作前,施工单位或工程总承包商通常出现以下问题:1.1 检测试验单位资质要求与复试任务不匹配,扰乱复试建筑工程领域内企业试验室、检测机构等检测试验单位资质要求混淆不辨,或者处于节约成本目的考虑采用以低代高,以相似代相同方式复试,致使复验任务和检测试验单位业务范围和能力不符现象时常发生。
事后纠偏工作浪费时间,增加成本。
1.2 复试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不规范,难能指导复试施工单位或工程总承办单位并未提前承担组织协调工作,并未疏通工作流程和划分权责,各方参与单位通常依靠约定俗称的规则和相似工程的经验推动材料设备的工作,不能形成有效的指导制度,导致复试工作推动散漫无序,还会发生各执一词现象,不能保障复试工作的顺序性、及时性和准确性。
建筑工程实验检测工程及频率汇总表
建筑工程实验检测工程及频率汇总表
建筑工程实验检测工程及频率汇总表
建筑工程实验检测工程及频率汇总表
建筑工程实验检测工程及频率汇总表
建筑工程实验检测工程及频率汇总表
建筑工程实验检测工程及频率汇总表
建筑工程实验检测工程及频率汇总表
建筑工程实验检测工程及频率汇总表
建筑工程实验检测工程及频率汇总表
建筑工程实验检测工程及频率汇总表
建筑工程实验检测工程及频率汇总表
建筑工程实验检测工程及频率汇总表
建筑工程实验检测工程及频率汇总表
建筑工程实验检测工程及频率汇总表
建筑工程实验检测工程及频率汇总表。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工程试验、检测是合理使用资源、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是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试验、检测成果是重要的施工依据和基础资料。
为切实加强、规范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发挥试验、检测工作在工程质量监督和检验中的作用,满足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工程试验主要工作制度第二条工程的材料和设备质量及其运行性能,对确保工程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具有决定性意义,必须十分重视,按各有关方面所负责任,层层把关。
(一)订货人员只能按照设计图纸和合同清单上规格、型号进行订货,如有更改、代用,要吃透设计意图,并履行更改手续。
(二)设备、材料的催交保管人员要严格按订货合同办事。
入厂的设备材料应符合订货合同的规格、数量及供货范围,包装应完整,应有出厂合格证、试验记录或材质化验单及必要的技术文件等。
第三条复核设备质量时应着重注意下列要求:(一)设备型号、规格、数量、性能、安装要求与设计图纸相符;(二)设备安装环境及使用条件是否符合本工程具体条件;(三)设备技术性能和工作参数以及控制要求是否满足设计规定的运行方式。
第四条设备开箱验收时验收程序和应注意事项:(一)开箱时包装质量先进行验收;(二)开箱后清点设备及附件并应与装箱单相符合,装箱单应与合同相符合;(三)设备外型及接口应与工艺设计相符合;(四)装箱资料要齐全,一般包括:设备清单和说明书、设备总图、基础外形图和荷载图、性能曲线、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出厂检验和性能试验记录。
第五条设备开箱验收工作,由材料室负责,并提前1天通知工程室、技术室、成本室、制造厂家/供应商、运输单位,必要时请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参加。
第六条验收时由材料室做好记录。
对存在的缺陷问题,应经过共同研究后做出记要,明确责任,落实处理方法、费用和时间要求,由签订订货合同的单位/部门执行。
第七条当有关方(部门)在验收时对设备缺件、缺陷、数量、质量、技术标准、处理方法等意见不一时,要求项目部领导参加,并进行讨论,按合同规定予以解决。
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见证取样和送检范围 (4)四、材料见证取样制度 (4)五、见证取样和送检要求 (4)六、取样规则: (5)七、见证取样和送检人员资质、岗位职责 (15)八、见证取样与送检程序 (16)九、材料见证取样送检计划 (17)十、注意事项 (25)一、编制依据1、编制说明(1)为规范本工程的进场产品见证检验(复验)抽检工作,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工程《进场产品见证检验(复验)抽检计划方案》。
(2)见证取样和送检是指在建设单位或工程监理单位人员的见证下,由施工单位的现场试验人员对工程中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材料在现场取样,并送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资质认可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其计量认证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3)见证人员必须具备见证人员资格;经考核合格,取得《见证人员证书》;有向检测单位递交见证人员的书面授权书。
2、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1)、建筑概况工程名称:广州文化馆施工总承包及施工总承包管理与配合服务工程建设单位:广州市建设工程项目代建局设计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勘察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广州市广州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广州市房屋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工程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滘中路海珠湖东北侧广州文化馆施工总承包及施工总承包管理与配合服务工程总建筑面积共55695.5㎡,主要包含:1、广州市文化馆公共文化中心工程建筑面积为40883㎡,地下一层,地上五层;2、广州市文化馆岭南翰墨园工程建筑面积为2139㎡,局部地下一层,地上二层;3、广州市文化馆广绣风雅园工程建筑面积为1788㎡,地上三层;4、广州市文化馆百果飘香园工程建筑面积为2015㎡,地上二层;5、广州市文化馆广府风情园工程建筑面积为2145㎡,地上二层;6、广州市文化馆岭南曲艺园工程建筑面积为6443㎡,地下二层,地上三层;7、广州市文化馆公建配套工程建筑面积为201.90㎡。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精选文档
精选文档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精选文档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精选文档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精选文档
精选文档
精选文档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精选文档
精选文档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精选文档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精选文档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精选文档
精选文档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精选文档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精选文档
精选文档
精选文档
精选文档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精选文档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精选文档
建筑工程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汇总表
精选文档
精选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