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固体废物的特性
- 格式:ppt
- 大小:504.50 KB
- 文档页数:3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笔记第一章:固体废弃物概论一、固体废物的定义与概念1. 定义: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被抛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 概念区分:- 废物:指失去使用价值或不再使用的物品。
- 污染物:指对环境或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
- 固体废物:特指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
二、固体废物的分类1. 按来源分类:- 工业固体废物:来源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料、废渣、废液等。
- 农业固体废物:包括农作物秸秆、动物粪便、农业加工废弃物等。
- 生活固体废物:又称城市生活垃圾,包括居民生活产生的厨余垃圾、塑料、纸张、玻璃等。
- 危险固体废物:具有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等特性,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废物。
2. 按性质分类:- 有机废物:如食物残渣、植物秸秆、纸张等。
- 无机废物:如金属、玻璃、陶瓷等。
- 生物性废物:如医疗废物、动物尸体等。
- 化学性废物:如农药、化工产品废弃物等。
三、固体废物的特性1. 有害性:固体废物中可能含有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病原体等有害成分。
2. 不稳定性:固体废物在储存、运输、处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物理、化学变化。
3. 传染性:部分固体废物,如医疗废物,可能携带病原体,具有传染疾病的风险。
4. 难降解性:固体废物在自然环境中难以分解,可能长期存在于土壤和水体中。
5. 积累性:固体废物在环境中不断积累,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四、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1. 土壤污染:固体废物中的有害成分可通过渗透、淋溶等途径进入土壤,影响土壤结构和肥力。
2. 水体污染:固体废物中的有害成分可通过地表径流、渗滤液等途径污染水体,危害水生生态系统。
3. 大气污染:固体废物在堆放、填埋过程中,可能产生恶臭气体和粉尘,影响空气质量。
4. 城市景观破坏:固体废物的随意堆放和处理,破坏城市环境美观,降低城市居住质量。
第二章固体废物性质分析1、简述调研生活垃圾物理组成数据的技术意义。
答:物理组成对由可之别的不同组分混合构成的固体废物有意义,适用于描述生活垃圾、加工工业废物(工业垃圾)和电子设备类废物的性状,尤其对生活垃圾处理的意义最为显著。
我国习惯按有机垃圾、无机垃圾和废品三大类来描述生活垃圾的物理组成。
其中,有机垃圾组分主要受生活习俗影响,无机垃圾受燃料结构和气候等影响,废品类垃圾则与消费水平关联度较大。
2、简述废物的粒径与含水率对其压缩性能和容积密度的影响。
答:废物的容积密度指的是一定体积空间中所能容纳废物的质量,通常以kg/m³为单位。
废物的容积密度与废物的粒径和含水率有关,粒径小且潮湿的废物容积密度较高。
废物的可压缩性一般定义为一定质量废物在压缩前后的体积变化率。
废物的粒径越大越干燥,可压缩性越好。
3、试分析田间持水量与极限含水率在概念和测试方法上的区别。
答:田间持水量是在不会因重力作用而产生失水的条件下,一定量的样品所能持有的水分量。
其测试方法为:取混合样品按装样要求(压实度)堆积于下部可观察滴水情况的容器中,先用水饱和整个样品,然后进行重力排水(同时应控制会发失水),排水平衡后测定样品的含水率。
极限含水率是当废物颗粒的内部空隙,包括溶胀性的空隙,全部被水所饱和后废物的含水率。
其测试方法为:将废物样品在清水中浸没一段时间后取出,在水分饱和的空气中沥干一段时间,以沥出样品表面的滞留水分,然后将样品按含水率定义方法测定其含水率。
4、试辨别水分、可燃分、不可燃分、挥发分、固定碳和灰分的异同,并简述其测试方法。
答:参考课本25,26页。
5、为什么要测试固体废物的浸出特性?固体废物浸出测试方法如何分类?答:测定固体废物的浸出特性可以用于(1)分析废物中水或其他溶液可溶的污染物量,判断固体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污染物释放潜力;(2)废物中有机污染物的全量分析;(3)提供废物生物监测的样品,保证样品组分的生物可利用性。
固体废物来源、分类及特点固体废物是指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体、半固体废弃物质。
不能排入水体的液态废物和不能排入大气的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由于多具有较大的危害性,一般也归入固体废物管理体系。
(一)固体废物来源固体废物来自人类活动的许多环节,主要包括生产过程和生活过程的一些环节。
表5-3列出从各类发生源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
(二)固体废物种类固体废物种类繁多,按其组成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按其形态可分为固态的废物、半固态废物和液态(气态)废物;按其污染特性可分为有害废物和一表5-3从各类发生源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发生源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矿业废石、尾矿、金属、废木、砖瓦和水泥、砂石等冶金、金属结构、交通、机械等工业金属、渣、砂石、陶瓷、涂料、管道、绝热和绝缘材料、粘结剂、污垢、废木、塑料、橡胶、纸、各种建筑材料、烟尘等建筑材料工业金属、水泥、粘土、陶瓷、石膏、石棉、砂、石、纸、纤维等食品加工业肉、谷物、蔬菜、硬壳果、水果、烟草等橡胶、皮革、塑料等工业橡胶、塑料、皮革、纤维、染料等石油化工工业化学药剂、金属、塑料、橡胶、陶瓷、沥青、油毡、石棉、涂料等电器、仪器仪表等工业金属、玻璃、木、橡胶、塑料、化学药剂、研磨料、陶瓷、绝缘材料等纺织服装工业纤维、金属、橡胶、塑料等造纸、木材、印刷等工业刨花、锯末、碎木、化学药剂、金属、塑料等居民生活食物、纸、木、布、庭院植物修剪物、金属、玻璃、塑料、瓷、燃料灰渣、脏土、碎砖瓦、废器具、粪便等商业、机关同上,另有管道、碎砌体、沥青及其他建筑材料,含有易爆、易燃腐蚀性、放射性废物以及废汽车、废电器、废器具等市政维护、管理部门碎砖瓦、树叶、死禽畜、金属、锅炉灰渣、污泥等农业秸秆、蔬菜、水果、果树枝条、人和禽畜粪便、农药等核工业和放射性医疗单位金属、含放射性废渣、粉尘、污泥、器具和建筑材料等注: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132。
第一章概论1、何谓固体废物?固体废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特点:1.时空性:从时间性来说,随着科技的发展,今天的废物也许会成为明天的资源从空间性来说,一过程的废物可能成为另一过程的原料;2.无主性:固体废物被丢弃后,不再属于某个人,因此很难找到具体的负责人;3. 分散性:多数固体废物并非集中在某一个地方产生,而是散布在各个地方,在进行处理处置、资源化利用之前,首先需要收集起来,这带来了固体废物处理成本的增加;4. 危害性:一些固体废物含有有害物质,污染周围环境。
一些固体废物含有一些病原微生物,可能危害人类健康;2、如何理解固体废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答:固体废物是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一般不再具有原使用价值而被丢弃的,“是否有价值”是个相对的概念,在此处无法发挥价值的东西可能在彼处却能显现出价值。
当前概念中的“固体废物”中含有很多可以直接或者经过一些处理可以有再次利用的价值。
例如废纸、破布、纤维等可以再加工成新型材料,厨余垃圾有很高的有机含量可发酵产沼气,电子垃圾含有大量贵重金属等等。
只要能发现、开发出废物的再利用途径,就可将废物转变为资源。
在当下,人类生活使各种资源使用量急剧增加,利用好所谓的“垃圾”是解决资源匮乏的重要途径。
3、城市废物按其性质可分为几类,有何意义?答:城市生活垃圾的性质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及感观性能。
感观性能是指废物颜色、嗅味、新鲜或者腐败的程度等,往往可通过感观直接判断。
垃圾的分类有助于对其的处理与重新利用,不同性质的物质需要用不同的处理处置方法,将废物合理分类将提高处理效率。
4、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特点有那些?答:增长速度快,产生量不均匀;成分复杂多变,有机成分高;主要成分为碳,其次为氧氢氮硫;处理处置方式目前仍以填埋为主。
第一章绪论固体废物: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固体废物的二重性】:在此生产过程或此方面可能是暂时无使用价值的,但并非在其他生产过程或其他方面无使用价值。
在经济技术落后国家或地区抛弃的废物,在经济技术发达国家或地区可能是宝贵的资源。
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暂时无使用价值的废物,在发展了循环利用技术后可能就是资源。
因此,固体废物常被看作是“放错地点的原料”。
【固体废物管理的目标和控制对策是什么,在固废治理方面我们应该做哪些努力】答; (1) 固体废物管理的目标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了“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作为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的技术政策,并确定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以“无害化”为主。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点:①固体废物“减量化”是指通过实施适当的技术,-方面减少固体废物的排出量:另-方面减少固体废物容量。
通过适当的手段减少和减小固体废物的数量和体积。
②固体废物“无害化”是指通过采用适当的工程技术对废物进行处理,使其对环境不产生污染,不致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③固体废物“资源化"是指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加快物质循环,创造经济价值的广泛的技术和方法。
它包括物质回收,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
(2)固体废物的污染控制对策①从污染源头开始,改革或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少排废物;②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第- -种产品的废物作为第二种产品的原料:③强化对危险废物污染的控制,实行从产生到最终无害化处置全过程的严格管理,即从摇篮到坟墓(Cradle-to-Grave)的全过程管理模式;④把固体废物纳入资源管理范围,制定固体废物资源化方针和鼓励利用固体废物的政策:⑤制定固体废物的管理法规;⑥提高全民认识,做好科学研究和教育。
(3)我们应该做的努力①要增强意识,让全民认识到固废污染控制的重要性;②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我们是学生,掌握好相关知识才°能为固废污染控制献出自己的力量:③建议国家方面完善好相关的法律法规,把措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④呼吁相关行业,从源头减少固废的产生。
第一章绪论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6年4月1日施行,并于2005年4月1日起实施。
2、固废定义: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丢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3、固废特性:时间性、空间性、无主性、分散性、错位性●时间性:固体废物的“废”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在此生产过程或此方面是暂时无使用价值的,但并非在其他生产过程或者其他方面无使用价值。
4、固废分类: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以及放射性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危险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传染性、反应性、浸出毒性、易燃性、易爆性特性。
5、固体废物污染危害:(1)对土壤环境的影响(2)对大气环境的影响(3)对水环境的影响6、三化原则: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7、“全过程”管理原则:对固体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综合利用—处理—贮存—处置实行全过程控制。
第二章固废收集、贮存、清运1、城市生活垃圾收运过程:搬运贮存、清运、转运2、清运操作方法:移动式和固定式3、集装时间phcs =tpc+tuc+tdbc清运时间Thcs =phcs+s+t1-w(卸车时间s、非生产性时间w)第三章固废预处理1、预处理技术:压实、破碎、分选和脱水2、固废压实程度和度量(1)空隙比与空隙率(2)湿密度与干密度(3)体积减少百分比(4)压缩比和压缩倍数3、表示破碎产物的特性(1)粒径和粒度分布(2)破碎比与破碎段(名词解释)破碎比:在破碎过程中,原废物粒度与破碎产物粒度的比值极限破碎比:破碎前最大粒度与破碎后最大粒度之比真实破碎比:破碎前的平均粒度与破碎后的平均粒度之比破碎段:固体废物每经过一次破碎机或磨碎机称为一个破碎段4、破碎方法(1)低温破碎原理:利用低温变脆的性能对一些在常温下难以破碎的固体废物进行有效的过程,也可利用不同废物脆化温度的差异在低温下进行选择性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