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的性质和特性
- 格式:ppt
- 大小:291.00 KB
- 文档页数:9
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规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固体废物的产生量日益增加。
固体废物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实现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当务之急。
为了促进固体废物的有效利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规范至关重要。
一、固体废物的分类与特点固体废物的种类繁多,包括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固体废物等。
不同类型的固体废物具有不同的成分和特点。
工业固体废物通常来源于工业生产过程,如废渣、废矿石、废金属等,其成分和性质往往与生产工艺和原材料密切相关。
生活垃圾主要由居民日常生活产生,包括厨余垃圾、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等,具有成分复杂、产生量大且分散的特点。
建筑垃圾则主要来自建筑施工和拆除过程,如砖块、混凝土、木材等,通常体积较大且难以处理。
农业固体废物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的特点。
二、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具有多重重要意义。
首先,它可以减少固体废物的填埋和焚烧量,从而节约土地资源和降低环境污染。
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并且可能导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焚烧则可能产生有害气体和灰尘。
其次,通过资源化利用,可以将固体废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和产品,创造经济价值。
例如,将废旧金属回收再利用,可以减少对原生矿产资源的开采;将厨余垃圾制成有机肥料,可以用于农业生产。
此外,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还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三、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技术与方法目前,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和方法多种多样。
在工业固体废物方面,常见的技术包括有价金属的提取、废渣的综合利用等。
例如,通过选矿和冶炼技术,可以从废矿石中提取有用的金属;利用废渣生产建筑材料,如水泥、砖块等。
对于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是关键。
通过分类,可以将可回收物如废纸、塑料、金属等进行回收再利用;厨余垃圾可以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或者进行堆肥处理制成有机肥料。
1.固体废物的性质:固体废物具有鲜明的时空特点;固体废物的终态性;潜在的和长期的危害性;成分复杂2.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
物理方法:压实、破碎、分选、浓缩、脱水。
化学处理:中和、氧化还原、化学沉淀、化学溶出。
生物处理:沼气发酵、堆肥、生物溶出、热处理、固化处理3.风力分选的基本原理。
风力分选简称分选,又称气流分选,以空气为分选介质,在气流作用下使固体废物颗粒按密度进行分选的一种方法,他在城市垃圾、纤维性固体废物、农业稻麦谷类等废物处理和利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三类浮选剂的作用。
捕收剂:使欲浮的废物颗粒表面疏水,增加可浮性,使其易于向气泡附着。
起泡剂:是一种表面活性物质,主要作用于水-气界面上,使其界面张力降低,促使空气在料浆中弥散,形成小气泡,防止气泡兼并,增大分选界面,提高气泡与颗粒的粘附和上浮过程的稳定性,以保证气泡上浮形成泡沫层。
调整剂:调整其他药剂与物质颗粒表面之间的作用。
5.污泥中水分存在的形式。
分为:间隙水(占70%,可用浓缩的方法去除)毛细管结合水(占20%,用离心机和压滤机去除)表面吸附水(占7%,用加热去除)内部水(占3%,用生物法或高温加热法、冷冻法去除)与污泥颗粒的结合强度又大到小是:内部水,表面吸附水,楔形毛细管结合水,裂纹形毛细管结合水,间隙水。
8.对焚烧设施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控制项目。
①烟尘,常将颗粒物、黑度、总碳量作为控制指标②有害气体包括SO2,HCL,HF,CO,NO X③重金属元素单质或化合物,Hg,Cd,Pb,Ni,Cr,As④有机污染物,如二噁英.9.固体废物焚烧的产物。
①有机碳是二氧化碳②有机物中氢是水,有氟或氯存在时氢化物生产③有机硫和有机磷是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五氧化二磷④有机氮化物是气态氮⑤有机氟化物是氟化氢⑥有机氯是氯化氢⑦有机溴化物和碘化物焚烧后生成溴化氢及少量溴气以及元素碘⑧金属在焚烧以后可生成卤化物、硫酸盐、磷酸盐、氢氧化物和氧化物。
10.固体燃烧的三种方式,和三个阶段。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复习资料1、固体废物的定义?我国将固体废物分为几类?固体废物: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被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我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将固体废物分为: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农业固体废物2、固体废物的固有特性?1 )固体废物兼有废物和资源的双重性;2 )富集多种污染成分的终态,污染环境的源头;3 )所含有害物呆滞性大、扩散性小;4 )危害具有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3、如何进行固体废物的污染控制?1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审核;2 )采用清洁的能源;3 )采用精料;4 )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无废或少废技术和设备;5 )加强生产过程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和加强员工环保意识的培养;6 )提高产品质量和寿命;7 )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8 )进行综合利用;9 )进行无害化处理与处置4、简述固体废物污染危害。
1)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中有害物质改变土壤的性质和结构,使土壤丧失腐解能力。
2)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从而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3)对水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随渗滤液渗透到土壤中,进入地下水,使地下水污染。
4)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能源的浪费5)影响环境卫生和危害人体健康5、固体废物的收集类型。
混合收集:统一收集未经任何处理的原生废物的方式。
分类收集:根据废物的种类和组成分别进行收集的方式。
定期收集:按固定的时间周期对特定废物进行收集的方式,适用于危险废物和大型垃圾的收集。
随时收集:对于产生量无规律的固体废物,如采用非连续生产性生产的工厂产生的废物,通常采用随时收集的方式。
6、中转站的作用及功能?中转站如何选址?在规划和设计中转站时,考虑因素?作用:1 )对废物有集中储存作用,集中收贮来源分散的固体废物;2 )具有对废物进行加工处理的部分功能(压缩、破碎、分拣等);3 )能提高运输车辆的装载效率,节约废物运输总成本。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复习题一、名词解释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有害固体废物:又称危险固体废物,由于其量、浓度、物理或化学特性、易传播性,而可能引起或助长死亡率增高;或使严重疾病的发病率增高;或在管理不当时会给人类健康或环境造成重大急性(即时)或潜在危害的固体废物无害化:采用适当的工程技术,对废物进行处理,使其对环境不产生污染,不致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减量化:通过实施适当的技术,一方面减少固体废物的排出量,;另一方面减少固体废物的容量。
资源化:指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加快物质循环,创造经济价值的广发的技术和方法。
固体废物的处理:指通过不同的物化或生化技术,将固体废物转化为便于运输、贮存、利用以及最终处置的另一种形体结构。
固体废物的处置:指对已无回收价值或确属不能再利用的固体废物,采取长期置于与生物圈隔离地带的技术措施。
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压实:用机械方法增加固体废物聚集程度,增大容重和减少固体废物表观体积,提高运输与管理效率的一种操作技术。
空隙比和空隙率:e=Vv:Vs,£=Vv:Vm压缩比和压缩倍数:压缩比:固体废物经压实处理后体积减小的程度。
压缩倍数: 固体废物经压实处理后,体积压实的程度。
固体废物的破碎:利用外力克服固体废物质点间的内聚力而是大块固体废物分裂成小块的过程。
破碎比和破碎段:破碎比:原废物粒度与破碎产物粒度的比值破碎段:固体废物每经过一次破碎机或研磨机称为一个破碎段湿式破碎:利用特制的破碎机将投入机内的含纸垃圾和大量水流一起剧烈搅拌和破碎成浆液的过程。
低温破碎:利用物料在低温变脆的性能对一些在常温下难以破碎的固体进行有效破碎的过程。
分选的回收率和纯度;重力分选:根据固体废物中不同物质颗粒间的密度差异,在运动介质中利用重力、介质动力和机械力的作用,使颗粒群产生松散分层和迁移分离从而得到不同密度产品的分选过程。
固体废物来源、分类及特点固体废物是指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体、半固体废弃物质。
不能排入水体的液态废物和不能排入大气的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由于多具有较大的危害性,一般也归入固体废物管理体系。
(一)固体废物来源固体废物来自人类活动的许多环节,主要包括生产过程和生活过程的一些环节。
表5-3列出从各类发生源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
(二)固体废物种类固体废物种类繁多,按其组成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按其形态可分为固态的废物、半固态废物和液态(气态)废物;按其污染特性可分为有害废物和一表5-3从各类发生源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发生源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矿业废石、尾矿、金属、废木、砖瓦和水泥、砂石等冶金、金属结构、交通、机械等工业金属、渣、砂石、陶瓷、涂料、管道、绝热和绝缘材料、粘结剂、污垢、废木、塑料、橡胶、纸、各种建筑材料、烟尘等建筑材料工业金属、水泥、粘土、陶瓷、石膏、石棉、砂、石、纸、纤维等食品加工业肉、谷物、蔬菜、硬壳果、水果、烟草等橡胶、皮革、塑料等工业橡胶、塑料、皮革、纤维、染料等石油化工工业化学药剂、金属、塑料、橡胶、陶瓷、沥青、油毡、石棉、涂料等电器、仪器仪表等工业金属、玻璃、木、橡胶、塑料、化学药剂、研磨料、陶瓷、绝缘材料等纺织服装工业纤维、金属、橡胶、塑料等造纸、木材、印刷等工业刨花、锯末、碎木、化学药剂、金属、塑料等居民生活食物、纸、木、布、庭院植物修剪物、金属、玻璃、塑料、瓷、燃料灰渣、脏土、碎砖瓦、废器具、粪便等商业、机关同上,另有管道、碎砌体、沥青及其他建筑材料,含有易爆、易燃腐蚀性、放射性废物以及废汽车、废电器、废器具等市政维护、管理部门碎砖瓦、树叶、死禽畜、金属、锅炉灰渣、污泥等农业秸秆、蔬菜、水果、果树枝条、人和禽畜粪便、农药等核工业和放射性医疗单位金属、含放射性废渣、粉尘、污泥、器具和建筑材料等注: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卷.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132。
一绪论1。
危险废物:危险废物是固体废物的一种,亦称有毒废物,包括医疗垃圾、废树脂、药渣、含重金属污泥、酸和碱废物。
2。
固废定义: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3。
固废特点:无主性、分散性、危害性、错位性。
4.三化:a。
无害化:就是将固体废物通过工程处理,达到不危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围自然环境的目的。
b。
减量化: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固体废物的数量和容积.c。
资源化:采取工艺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
二预处理1。
固废的预处理:由于固体废物纷繁复杂,其形状、大小、结构和性质各异,为了使其转变为更适合于运输、贮存、资源化利用以及某一特定的处理处置方式的状态,往往需要预先进行一些前期加工工序,即预处理。
2。
热分解:当温度高于常温,或只有在加热升温情况下才能发生的分解反应叫热分解3。
热解:在无氧或者缺氧的条件下,对固体废物中的有机物进行加热,使其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变化,主要是使高分子的化合物分解为低分子化合物的处理技术。
4.重烧的目的:由于耐火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有进一步烧结和物相的继续变化,从而再次引起体积变化,产生重烧残余收缩或膨胀。
5。
重烧:由于耐火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有进一步烧结和物相的继续变化,从而在此迎其体积变化,产生重烧残余收缩或膨胀.6。
为什么将白云石热分解以后要经过再结晶才能作为耐火材料的原料?答:因为白云石热分解以后如果不经过再结晶过程,这时的白云石结构疏松,气孔率大,密度较低,白云石中的氧化钙和氧化镁晶格缺陷较多,化学活性很高,在空气中极易吸潮水解,不能作为耐火材料,只有通过再结晶过程,使白云石形成稳定的晶体形态,才能耐高温.三矿业固废1。
矿物的电学性质:a。
导电性:导电能力对电流的传导能力;b。
荷电性:外力作用下发生带电现象2.矿物的可溶性是矿物中有价成分浸出的重要依据:可溶性:溶质能够进入溶剂扩散,实质:溶质和溶剂的质点相互吸引或排斥。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参考复习资料1、固体废物的定义: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固体废物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化学性质。
固体废物的特点:无主性、分散性、危害性、错位性。
3、固体废物的分类:按化学成分——有机垃圾、无机垃圾;按热值——高热值垃圾、低热值垃圾;按处理处置方法——可资源化垃圾、可堆肥垃圾、可燃垃圾、无机垃圾;按来源——城市生活垃圾、工农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废弃物;按危害特性——有毒有害固体废物、无毒无害固体废物。
4、三化原则: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三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5、危险废物:又成为“有害废物”、“有毒废渣”等,是指含有一种或一种以上有害物质或其中的各组分相互作用后会产生有害物质的废物,具有毒性、易燃性、反应性、传染性、腐蚀性、放射性等危害。
6、危险废物的环境无害化处理:必须先考减量化,然后是资源化利用。
清洁生产是降低危险废物数量的最佳途径之一,我国危险废物管理的长远目标是建立完善的危险废物法规体系和管理机构,坚持“预防为主、交换互补、以大带小、集中控制”的技术指导原则。
7、生活垃圾收集方式:混合收集、分类收集、定期收集、随时收集。
生活垃圾收集方法:按包装方式——散装收集、封闭化收集;按收集过程——上门收集、定点收集、定时收集。
8、生活垃圾贮存方式:家庭贮存、街道贮存、单位贮存、公共贮存。
9、生活垃圾的收运路线设计原则:a、行驶路线不应重叠,而应紧凑和不零散;b、起点应尽可能靠近汽车库;c、交通量大的街道应避开高峰时间;d、在一条线上不能横穿的单行街道应在街道的上端连成回路;e、一头不通的街道在街道右侧时应予以收集;f、小山上废物应在下坡时收集,便于卡车下滑;g、环绕街区尽可能采用顺时针方向;h、长而笔直的路应在形成顺时针回路之前确定为行驶路线;i、决不要用一条双行街道作为结点唯一的进出通路,这样可以避免180°的大转弯。
固体废物: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固体废物按化学性质分为有机固体废物和无机固体废物;按污染特性可分为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以及放射性固体废物;根据固体废物来源可分为工矿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以及其他固体废物。
危险废物具有毒性、腐蚀性、传染性、反应性、浸出毒性、易燃性、易爆性等独特性质,1998年7月1日实施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规定了47类危险废物。
生活垃圾: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被法律、行政法规视作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城市生活垃圾亦称城市固体废物。
减少工业固废污染的措施:1.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限期淘汰固体废物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2.采用清洁的能源和资源;3.采用精料;4.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无废或少废技术和设备;5.加强生产过程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和加强员工环保意识的培养;6.提高产品质量和寿命;7.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8.进行综合利用;9.进行无害化处理与处置。
控制生活垃圾污染的措施:1.鼓励居民使用耐用环保物质资料,减少对假冒伪劣产品的使用;2.加强宣传教育,积极推进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制度;3.改进城市的燃料结构,提高城市的燃气化率;4.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利用;5.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与处置,通过焚烧处理、卫生填埋等无害化处理处置措施,减轻污染。
我国固体废物处理利用的发展趋势必然是从“无害化”走向“资源化”,“资源化”是以“无害化”为前提,“无害化”和“减量化”应以“资源化”为条件。
减量化:通过适当技术,一方面减少固体废物的排出量,另一方面减少固体废物容量。
无害化:通过采用适当的工程技术对废物进行处理,使其对环境不产生污染,不致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固体废物定义及分类1.固体废物定义人类在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活动中会产生和排出大量无法继续利用的物质,这些排出物质中包括各种形态的物质,其中产生量最大的是废水和废气。
所以人类在对环境污染的最初认识是从对废水和废气开始的。
但是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固体废物的污染问题也成为环境保护的重点问题之一。
所谓固体废物,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固体废物的定义为:“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美国《资源保护与再生法》(RCRA)对固体废物的定义为:“‘固体废物’是指任何垃圾,废料,废物处理厂、给水处理厂、空气污染控制设施产生的污泥以及其他废弃材料,包括产生于工业、商业、采矿业和农业生产以及社会活动的固体、液体、半固体或装在容器内的气体材料,但是不包括市政污水或灌溉水和满足排放要求的点源工业排放废水中的固态或溶解态材料,以及根据原子能法定义的核材料和副产品。
”日本《废弃物处理与清扫法》对废弃物(固体废物)的定义为:“所谓‘废弃物’是指垃圾、粗人垃圾、燃烧灰、污泥、粪便、废油、废酸、废碱、动物尸体以及其他污物和废料,包括固态和液态物质(不包括放射性物质和被放射性污染的物质)。
”在1975年颁布的欧洲共同体理事会《关于废物的指令(75/442/EEC)》对废物(固体废物)的定义为:“‘废物’是指那些被所有者丢弃或者准备丢弃或者被要求丢弃的材料或者物品。
”从这些定义可以看出,所谓固体废物的定义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废”,即这些物质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使用价值,如废汽车、废塑料和绝大部分生活垃圾;或者在其产生的过程中就没有明确的生产日的和使用功能,是某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如粉煤灰、水处理污泥等大部分工业废物;二是“弃”,即这些物质是被其持有人所丢弃,也就是说其持有人已经不能或者不愿利用其原有的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