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自动变速器图解讲课教案
- 格式:ppt
- 大小:3.68 MB
- 文档页数:1
汽车自动变速器多媒体教学课件目录CONTENCT •自动变速器概述•自动变速器结构与工作原理•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系统•自动变速器的维护与故障诊断•自动变速器的性能评价与试验•汽车自动变速器新技术与发展趋势01自动变速器概述定义自动变速器是一种能够根据车速、发动机转速以及驾驶员操作等因素,自动调整传动比,实现车辆自动换挡的变速装置。
发展历程从早期的液力自动变速器到现代的电控自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的技术不断革新,提高了汽车的驾驶便利性和燃油经济性。
类型常见的自动变速器类型包括液力自动变速器(AT)、机械无级自动变速器(CVT)、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等。
特点不同类型的自动变速器具有各自的特点,如AT换挡平顺、CVT无级变速、DCT 传动效率高等。
自动变速器的应用领域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在乘用车领域应用广泛,提高了驾驶的舒适性和便捷性。
商用车部分商用车也开始采用自动变速器,以提高运输效率和驾驶员的工作舒适度。
特殊车辆如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特殊车辆也开始应用自动变速器技术。
02自动变速器结构与工作原理01020304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机构控制系统冷却系统包括液压控制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控制变速器的换挡和锁止等操作。
由太阳轮、行星轮、齿圈和行星架组成,实现不同传动比的变换。
包括泵轮、涡轮、导轮等,实现发动机动力传递和扭矩放大。
对变速器进行冷却,保证变速器正常工作。
液力传递齿轮变速控制逻辑锁止功能发动机动力通过液力变矩器传递给变速器,实现动力的平稳传递。
通过行星齿轮机构实现不同传动比的变换,满足车辆不同行驶需求。
根据车速、油门踏板开度等信号,控制系统判断并执行相应的换挡操作。
在特定条件下,控制系统会锁止液力变矩器,提高传动效率。
发动机动力通过液力变矩器输入到变速器。
通过行星齿轮机构实现不同传动比的变换,将动力传递给输出轴。
变速器的输出轴将动力传递给驱动轮,驱动车辆行驶。
控制系统根据车速、油门踏板开度等信号,控制变速器的换挡和锁止等操作。
汽车应用技术《自动变速器》教案第一章:自动变速器概述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让学生掌握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1.2 教学内容自动变速器的定义和作用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组、控制阀等)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采用直观演示法,展示自动变速器的组成部分和结构。
1.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自动变速器基本概念的理解。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自动变速器的组成部分示意图。
第二章:液力变矩器2.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液力变矩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让学生掌握液力变矩器的工作过程及其控制。
2.2 教学内容液力变矩器的定义和作用液力变矩器的基本结构(如涡轮、泵轮、导轮等)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液力变矩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采用直观演示法,展示液力变矩器的工作过程。
2.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液力变矩器的基本原理的理解。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液力变矩器的结构示意图。
第三章:行星齿轮组3.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行星齿轮组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让学生掌握行星齿轮组的工作过程及其控制。
3.2 教学内容行星齿轮组的定义和作用行星齿轮组的基本结构(如太阳轮、行星轮、内齿轮等)行星齿轮组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行星齿轮组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采用直观演示法,展示行星齿轮组的工作过程。
3.4 教学评估进行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行星齿轮组的基本原理的理解。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行星齿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第四章:控制阀4.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控制阀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让学生掌握控制阀的工作过程及其控制。
4.2 教学内容控制阀的定义和作用控制阀的基本结构(如阀体、阀门、弹簧等)控制阀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控制阀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01目的02背景培养学员对汽车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原理、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全面了解与掌握。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变速器已成为现代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其相关知识对于汽车维修技术人员至关重要。
目的和背景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系统与电子控制单元典型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课程内容概述01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实物展示等手段,使学员全面了解自动变速器的相关知识。
02实践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实车操作等方式,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03互动教学鼓励学员提问、讨论,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和手段自动变速器的定义和分类定义自动变速器是一种能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自动改变传动比,从而适应不同行驶条件和要求的变速器。
分类根据传动方式的不同,自动变速器可分为液力自动变速器(AT)、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无级自动变速器(CVT)和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等类型。
03通过液体传递动力,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变速器,同时实现扭矩的放大和转速的降低。
液力变矩器通过多个行星齿轮的组合和变换,实现不同的传动比和换挡操作。
行星齿轮机构根据车速、油门开度、驾驶模式等信号,自动选择适当的传动比和换挡时机,实现自动换挡。
控制系统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组成液力变矩器01包括泵轮、涡轮和导轮等部件,是实现动力传递和扭矩放大的关键部件。
行星齿轮机构02由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和齿圈等部件组成,是实现不同传动比和换挡操作的核心部件。
控制系统03包括传感器、控制单元和执行器等部件,是实现自动换挡和智能控制的关键部件。
此外,自动变速器还包括油泵、滤清器、冷却器等辅助部件,以确保变速器的正常工作和可靠性。
自动适应行驶阻力变化自动变速器能够根据行驶阻力的变化,自动调整传动比,使发动机保持在最佳动力输出状态。
提高加速性能自动变速器在加速时能够自动降低传动比,从而获得更大的驱动力,提高加速性能。
汽修授导型教案变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变速器的作用和分类2. 掌握变速器的结构组成3. 理解变速器的工作原理4. 能够分析常见变速器故障并制定维修方案二、教学内容1. 变速器的作用和分类1.1 作用:调节发动机输出的扭矩和速度,以适应不同的行驶条件1.2 分类: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CVT 变速器等2. 变速器的结构组成2.1 输入轴:接收发动机传来的动力2.2 输出轴:将动力传递给驱动轮2.3 齿轮:实现不同速比的转换2.4 同步器:实现齿轮的平稳换挡2.5 油泵:提供变速器工作所需的油液2.6 控制单元:控制变速器的换挡逻辑和操作3. 变速器的工作原理3.1 液力变矩器:利用油液传递动力,实现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的连接3.2 齿轮换挡:通过不同齿轮的组合,实现不同的速比和扭矩输出3.3 同步器作用:消除齿轮间的转速差,实现平稳换挡3.4 控制单元作用:根据行驶条件,自动选择合适的挡位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演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2. 使用教学模型或实物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变速器结构3. 安排实操环节,让学生亲手操作变速器,加深对工作原理的理解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变速器作用和分类的掌握情况2. 实操考试:评估学生对变速器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程度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五、教学资源1. 教学模型或实物变速器2. PPT 课件3. 教学视频或纪录片4. 维修手册或教材5. 实操车辆和工具六、教学活动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变速器实物或图片,引发学生对变速器的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讲解变速器的作用和分类:详细讲解变速器的作用和各种类型的特点,结合实际车辆进行分析。
3. 分析变速器的结构组成:利用模型或实物,逐个讲解变速器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4. 讲解变速器的工作原理:结合示意图和实际操作,讲解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换挡过程。
汽车应用技术《自动变速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2. 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3. 学会诊断和排除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
二、教学内容1. 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2. 自动变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3. 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2. 采用演示法,展示自动变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并解决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
四、教学准备1. 准备自动变速器的实物或模型,用于讲解和演示。
2. 准备自动变速器的相关资料和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汽车维修实际案例,引起学生对自动变速器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演示:展示自动变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过程。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自动变速器的模拟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 案例分析:分析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诊断和排除故障。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采用课堂问答方式,评估学生对自动变速器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的掌握情况。
2. 通过实操演练,评估学生对自动变速器维护和保养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布置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自动变速器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介绍自动变速器在不同车型中的应用案例,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2. 探讨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趋势,如双离合器变速器、混合动力变速器等。
八、教学互动1. 设置疑问:在讲解自动变速器基本工作原理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何需要自动变速器。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动变速器的维护和保养方法,分享彼此的见解。
3. 问题解答:鼓励学生提出关于自动变速器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九、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自动变速器知识的掌握情况。
自动变速器教案3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分类;(2)掌握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学会分析自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及控制策略;(4)能够进行自动变速器的简单故障诊断与维修。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及图片,认识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自动变速器的拆装与调整方法;(3)通过案例分析,学会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汽车技术的兴趣和热情;(2)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1)液力变矩器(2)行星齿轮机构(3)液压控制系统(4)电子控制系统2.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及分类(1)工作原理(2)分类:AT、CVT、DCT、AMT3.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1)液力变矩器:传递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动力,实现平稳起步;(2)行星齿轮机构:实现不同的传动比,以满足车辆行驶需求;(3)液压控制系统:控制离合器、制动器及变速器油路,实现换挡;(4)电子控制系统:接收传感器信号,控制变速器工作状态。
4.自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及控制策略(1)起步过程(2)加速过程(3)减速过程(4)换挡过程(5)停车过程5.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与维修(1)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2)故障诊断方法:利用诊断仪器、数据流分析、故障代码查询等;(3)故障维修方法:更换损坏零部件、调整控制参数、清洗油路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分类;2.观察法:观察实物、模型及图片,认识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3.实践法:实际操作,掌握自动变速器的拆装与调整方法;4.案例分析法:分析自动变速器故障案例,学会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四、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实际操作等;2.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自动变速器知识的掌握程度;3.诊断性评价: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汽车自动变速器多媒体教学课件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自动变速器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对于汽车维修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汽车维修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水平,我们开发了一套汽车自动变速器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动变速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课件内容1.自动变速器概述自动变速器是一种能够自动根据车速和发动机负荷选择合适挡位的变速器。
它主要由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组、液压控制系统等组成。
通过自动变速器,驾驶员可以更加轻松地驾驶汽车,提高驾驶舒适性和安全性。
2.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涉及到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组和液压控制系统等多个部分。
液力变矩器负责连接发动机和变速器,通过液体的流动传递动力。
行星齿轮组则是变速器的核心部分,通过不同的齿轮组合实现不同的挡位。
液压控制系统则负责控制行星齿轮组的切换和挡位的升降。
3.自动变速器的维修方法自动变速器的维修方法包括故障诊断、零件更换和调整等。
故障诊断是通过对自动变速器的各项参数进行检测和分析,确定故障原因和位置。
零件更换则是根据故障诊断结果,更换损坏或磨损的零件。
调整则是通过调整液压控制系统的工作参数,使自动变速器恢复正常工作。
4.实践操作除了理论知识,实践操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者可以通过模拟器或者实车操作,熟悉自动变速器的维修流程和技巧。
实践操作不仅可以巩固理论知识,还可以提高学习者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课件特点1.图文并茂课件采用了大量的图片和图表,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原理。
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学习者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生动形象课件采用了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元素,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展示。
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学习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
3.互动性强课件提供了多种互动环节,如选择题、填空题和模拟操作等。
一、导入:多排单级行星齿轮机构与前面单排单双级行星齿轮机构有何不同,我们这节课学习
二、正式上课
1.双排单极行星齿轮机构特点组成(前后排行星齿轮、离合器、制动器、单向离合器)
2.双排单极行星齿轮机构的运动规律分析
3.辛普森行星齿轮变速器分析
1)理论3档辛普森行星齿轮变速器
特点:前后两排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为一体,前排行星架与后排齿圈连为一体
2)结构简图如下:
3)执行元件工作情况
4)传动比计算
(1)1档传动比计算(2)2档传动比计算(3)3档传动比计算(4)倒档传动比计算
三、作业布置
见上页作业布置。
教学设计:自动变速器教案第一章:自动变速器概述1.1 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程1.2 自动变速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1.3 自动变速器的主要优点与缺点1.4 自动变速器在现代汽车中的应用第二章: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结构2.1 液力变矩器2.2 行星齿轮组2.3 控制机构2.4 离合器与制动器第三章:自动变速器的控制原理3.1 液力控制自动变速器(AT)3.2 机械控制自动变速器(AMT)3.3 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ECT)3.4 CVT无级变速器第四章:自动变速器的维护与故障诊断4.1 自动变速器的维护方法与周期4.2 自动变速器故障的常见原因与表现4.3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维修流程4.4 自动变速器维修工具与设备第五章:自动变速器故障案例分析5.1 液力变矩器故障案例5.2 行星齿轮组故障案例5.3 控制机构故障案例5.4 离合器与制动器故障案例第六章:液力变矩器维修与更换6.1 液力变矩器的检查与维护6.2 液力变矩器内部零件的更换6.3 液力变矩器油液的更换与添加6.4 液力变矩器故障案例分析第七章:行星齿轮组的维修与调整7.1 行星齿轮组的检查与维护7.2 行星齿轮组内部零件的更换7.3 行星齿轮组齿轮间隙的调整7.4 行星齿轮组故障案例分析第八章:控制机构的维修与故障诊断8.1 控制机构的检查与维护8.2 控制机构内部零件的更换8.3 控制机构故障的诊断与排除8.4 控制机构故障案例分析第九章:离合器与制动器的维修与更换9.1 离合器与制动器的检查与维护9.2 离合器与制动器内部零件的更换9.3 离合器与制动器间隙的调整9.4 离合器与制动器故障案例分析第十章:自动变速器综合故障诊断与案例分析10.1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流程与方法10.2 自动变速器综合故障的诊断与排除10.3 自动变速器维修经验与技巧分享10.4 自动变速器故障案例分析与总结第十一章:自动变速器性能测试与评估11.1 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性能测试方法11.2 动态测试与静态测试的实施步骤11.3 自动变速器性能指标的评估与优化11.4 自动变速器测试设备与工具的使用第十二章:自动变速器在欧洲的排放标准与法规12.1 欧洲排放标准的发展历程12.2 自动变速器在欧洲的排放法规要求12.3 自动变速器排放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12.4 排放测试方法的实施与监督第十三章:自动变速器在新能源车辆中的应用13.1 新能源车辆自动变速器的设计与挑战13.2 电动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与特点13.3 混合动力汽车自动变速器的技术发展13.4 新能源车辆自动变速器的未来趋势第十四章:自动变速器在赛车领域的应用14.1 赛车自动变速器的设计与要求14.2 赛车自动变速器的调校与优化14.3 赛车自动变速器故障的诊断与排除14.4 赛车自动变速器的发展趋势与创新第十五章:自动变速器的未来技术发展15.1 自动变速器技术的创新与突破15.2 自动驾驶技术对自动变速器的影响15.3 新材料与新工艺在自动变速器中的应用15.4 自动变速器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结构、控制原理、维护与故障诊断,以及自动变速器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汽车自动变速器实训教案.doc第一章:汽车自动变速器概述1.1 实训目的1.了解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结构。
2.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基本维护与检修方法。
1.2 实训内容1.介绍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程。
2.解析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
3.分析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1.3 实训步骤1.观看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工作视频,了解其工作原理。
2.通过实物或模型,认识自动变速器的各个组成部分。
3.分析典型案例,探讨自动变速器故障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第二章:自动变速器油液2.1 实训目的1.了解自动变速器油液的种类及性能要求。
2.掌握自动变速器油液的检查与更换方法。
2.2 实训内容1.介绍自动变速器油液的种类及性能。
2.解析自动变速器油液的作用。
3.学习自动变速器油液的检查与更换方法。
2.3 实训步骤1.了解自动变速器油液的种类及性能要求。
2.学习使用油液检查仪器,掌握油液的检查方法。
3.实操自动变速器油液的更换过程。
第三章: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3.1 实训目的1.了解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的种类及结构。
2.掌握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的检修方法。
3.2 实训内容1.介绍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的种类及结构。
2.解析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
3.学习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的检修方法。
3.3 实训步骤1.认识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的种类及结构。
2.通过实物或模型,了解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
3.实操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的检修过程。
第四章: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4.1 实训目的1.了解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的组成及功能。
2.掌握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的检测与维修方法。
4.2 实训内容1.介绍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的组成及功能。
2.解析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的工作原理。
3.学习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的检测与维修方法。
4.3 实训步骤1.认识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的组成及功能。
2.通过实物或模型,了解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的工作原理。
3.实操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的检测与维修过程。
自动变速器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了解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 掌握自动变速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熟悉自动变速器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自动变速器的概述自动变速器的定义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历程自动变速器与手动变速器的区别2. 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行星齿轮组的工作原理控制阀的工作原理3. 自动变速器的组成部分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组控制阀离合器和制动器4. 自动变速器的工作流程起步阶段加速阶段减速阶段制动阶段5. 自动变速器的操作方法档位操作行驶模式选择节能驾驶技巧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
2. 利用实物模型或图解,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
3. 进行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熟悉自动变速器的操作方法。
4.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自动变速器在实际驾驶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环节,学生能回答出自动变速器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2. 实物演示环节,学生能正确识别自动变速器的各个组成部分。
3. 操作演示环节,学生能熟练掌握自动变速器的操作方法。
4. 课后作业环节,学生能完成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教学课件2. 自动变速器实物模型或图解3. 自动变速器操作演示车辆4. 课后习题及答案自动变速器教案第二部分1. 掌握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了解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
3. 熟悉自动变速器在不同行驶条件下的使用技巧。
二、教学内容:1. 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原理液力变矩器的原理行星齿轮组的原理控制阀的原理2. 自动变速器的操作方法档位操作行驶模式选择节能驾驶技巧3. 自动变速器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故障现象的识别故障原因的分析维修方法的介绍4. 自动变速器在不同行驶条件下的使用技巧起步阶段的技巧加速阶段的技巧减速阶段的技巧制动阶段的技巧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