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7大工具
- 格式:ppt
- 大小:1.95 MB
- 文档页数:70
(品管工具QC七大手法)品管七大工具品管七大工具品质管理七大工具应用概述1.表示事物特征于质量管理活动中收集到的数据大均表现为杂乱无章的,这就需要运用统计方法计算其特征值,以显示出事物的规律性。
如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偏差、方差、极差等。
2.比较俩事物的差异于质量管理活动中,实施质量改进或应用新材料、新工艺,均需要判断所取得的结果同改进前的状态有无显著差异,这就需要用到假设检验、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和水平对比法等。
3.分析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为了对症下药,有效地解决质量问题,于质量管理活动中能够应用各种方法,分析影响事物变化的各种原因。
如因果图、调查表、散布图、排列图、分层法、树图、方差分析等等。
4.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于质量管理活动中,常常遇到俩个甚至俩个之上的变量之间虽然没有确定的函数关系,但往往存于着壹定的关联关系。
运用统计方法确定这种关系的性质和程度,对于质量活动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重要。
这里就可利用散布图、实验设计法、排列图、树图、头脑风暴法等。
5.研究取样和试验方法,确定合理的试验方案用于这方面和统计技术有:抽样方法、抽样检验、实验设计、可靠性试验等。
6.发现质量问题,分析和掌握质量数据的分布情况和动态变化用于这方面的统计技术有:频数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排列图等。
7.描述质量形成过程用于这方面的统计技术有流程图、控制图等。
产品质量波动1、正常波动正常波动是由随机原因引起的产品质量波动。
这些随机因素于生产过程中大量存于,对产品质量经常发生影响,但它所造成的质量特性值波动往往比较小。
壹般情况下这些质量波动于生产过程中是允许存于的,所以称为正常波动。
2、异常波动异常波动是由系统原因引起的产品质量波动。
这些系统因素于生产过程中且不大量存于,对产品质量也不经常发生影响,壹旦存于,它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就比较显著。
壹般说来于生产过程中是不允许存于的。
质量管理的壹项重要工作,就是要找出产品质量波动规律,把正常波动控制于合理范围内,消除系统原因引起的异常波动。
质量管理七种工具是指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常用的七种方法和工具,包括流程图、因果图、直方图、散点图、控制图、检查表和Pareto图。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识别问题、分析数据、改进过程,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流程图:用于显示一个或多个输入转化为一个或多个输出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步骤顺序和可能分支。
流程图有助于了解和估算一个过程的质量成本。
因果图:也称为鱼骨图或石川图,用于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
通过将问题与可能的原因相关联,可以识别出问题的潜在因素。
直方图:一种特殊的条形图,用于描述集中趋势、分散程度和统计分布形状。
直方图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散点图:显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通过散点图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发现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
控制图:用于确定一个过程是否稳定或可预测的绩效。
控制图可以检测到过程的异常波动,从而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检查表:用于收集数据的查对清单。
通过检查表,可以对某一特定事项或问题进行逐项检查,以便记录和分析数据。
Pareto图:一种特殊的垂直条形图,用于识别造成大多数问题的少数重要原因。
Pareto图可以帮助企业优先解决关键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这些工具在质量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综合运用这些工具,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控制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目录8.QC七大工具活用8.1 查检表8.2 层别法8.3 鱼骨图8.4 柏拉图8.5 散布图8.6 直方图8.7 管制图8.8 总结回顾18.1 查检表2定义:为了便于收集数据,使用简单记录表填记并予统计整理,以作进一步分析或作为核对、检查之用而设计的一种表格或图表作法:1.明确目的.2.决定查检项目.3.决定检查方式(抽检、全检).4.决定检验基准、数量、时间、对象等5.设计表格实施检验.类型:计数用查检表:主要用在根据收集之数据以调查不良项目、不良原因、工程分布、缺点位置等情形必要时对收集的数据要予以层别点检用查检表:主要功用是为要确认作业实施、机械设备的实施情形,或为预防发生不良或事故,确保安全时使用.这种点检表可以防止遗漏或疏忽造成缺失的产生把非作不可、非检查不可的工作或项目,按点检顺序列出,逐一点检并记录之8.2 层别法:定义:为区别各种不同原因对结果之影响,而以个别原因为主体,分别作统计分析的方法,称为层别法.分类:1.时间的层别.2.作业员的层别.3.机械、设备层别.4.作业条件的层别.5.原材料的层别.6.地区的层别等.层面要素:• 1.4M机械﹑材料﹑人员﹑方法• 2.环境地区﹑天气﹑工作所处之状况• 3.时间日﹑期﹑上班478.3 鱼骨图定义:对于结果与原因间或所期望之效果与对策间的关系,以箭头连结,详细分析原因或对策的一种图形称为特性要因图,工程鱼骨图或因果图. 它为1952年日本品管权威学者石川馨博士所发明,又称“石川图”.作法:• 1.4M1E法:(人、机、料、法、环境)• 2.5W1H法:(What、Where、When、Who、Why、How)• 3.创造性思考法:希望点例举法、缺点列举法、特性列案法.• 4.脑力激荡法:“Brain Storming”严禁批评、自由奔放.【举例】88.4 柏拉图定义:根据所搜集之数据,按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发生位置等不同区分标准,以寻求占最大比率之原因、状况或位置的一种图形.1897年,意大利学者柏拉撬分析社会经济结构,发现绝大多数财富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称为“柏拉法则”.美国质量专家朱兰博士将其应用到品管上,创出了“Vital Few, Trivial Many”(重要的少数,琐细的多数)的名词,称为“柏拉图原理”.在中国,我们也习惯把“柏拉图”叫做”排列图”或“帕累托图”“八二原则“◆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常占多数,因此只要控制重要的少数,即能控制全局;——80%的销售额来自20%的顾客——80%的业绩来源于20%的销售精英——80%的看电视的时间花在20%的节目上——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80/20原理:“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910•A、将数据进行分类•B、分类好的数据进行汇总,以多到少进行排序,并计算出各类别所占百分比•C、计算出各类之和•D、以总数个为左纵轴,以总数的十分之一为一单格,各个类别为横轴,以每一类别为一单位格,以100%的比例来做右边的纵轴,之间幅度为10%为一单位格,在80%之处画一条横虚线。
第一概述一、起源新旧七种工具都是由日本人总结出来的。
日本人在提出旧七种工具推行并获得成功之后,1979年又提出新七种工具。
之所以称之为“七种工具”,是因为日本古代武士在出阵作战时,经常携带有七种武器,所谓七种工具就是沿用了七种武器。
有用的质量统计管理工具当然不止七种。
除了新旧七种工具以外,常用的工具还有实验设计、分布图、推移图等。
二、旧七种工具QC旧七大手法指的是: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
三、新七种工具QC新七大手法指的是:关系图法、KJ法、系统图法、矩阵图法、矩阵数据分析法、PDPC法、网络图法。
相对而言,新七大手法在世界上的推广应用远不如旧七大手法,也从未成为顾客审核的重要方面。
第二层别法一、定义层别法是所有手法中最基本的概念,亦即将多种多样的资料,因应目的的需要分成不同的类别,使之方便以后的分析。
二、通常的层别方法使用的最多的是空间别:作业员:不同拉、班、组别机器:不同机器别原料、零件:不同供给厂家别作业条件:不同的温度、压力、湿度、作业场所产品:不同的产品别(如同时生产Ni-Cd和Ni-MH电池)时间别:不同批别、不同时间生产的产品其他:如使用不同的工艺方法生产的同种产品别三、应用层别法的应用,主要是一种系统概念,即在于要想把相当复杂的资料进行处理,就得懂得如何把这些资料加以有系统有目的的加以分门别类的归纳及统计。
第三检查表一、概述检查表是QC七大手法中最简单也是使用得最多的手法。
但或许正因为其简单而不受重视,所以检查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少。
不妨看看我们现在正在使用的各种报表,是不是有很多栏目空缺?是不是有很多栏目的内容用笔进行了修改?是不是有很多栏目内容有待修改?二、定义以简单的数据,用容易理解的方式,制成图形或表格,必要时记上检查记号,并加以统计整理,作为进一步分析或核对检查之用。
三、目的记录某种事件发生的频率。
四、时机1.当你必须记下某种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时;2.当你想了解某件事件发生的次数时;3.当你想收集资讯时。
⏹品管七大手法,也叫品管七工具,是目前世界都应用比较广的品质管理工具,它具有简单、实用的特性。
⏹品管七大手法分别是:检查表、层别法、鱼骨图、柏拉图、散布图、管制图和直方图组成。
品管的主管工作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对各来料、生产、出货等环节检验产品及物料,以找出各种出现或潜在出现的问题及原因,甚至解决部分问题,使产品品质问题尽量在内部解决,达到在合理成本的基础上使客户满意,品管七大手法就是在这些环节中用来处理各问题及原因。
⏹ 1.检查表:用来在现场收集数据,尽量让现场作业简单而有效,它是其它六手法的起点。
⏹ 2.层别法:用来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分类,以利于统计分析,找出细部问题,通常需要检查表设定相应栏位,也是其它手法的一个基础。
⏹ 3.鱼骨图:用来对一个现象或结果进行原因深入细致的分析,通常用来找原因及因素,最好同层别法结合起来使用。
⏹ 4.柏拉图:用来对多种问题或原因进行分析,找出最大问题或原因,以利用工具积效的提升,实现花较少成本做好更多的事情。
⏹ 5.散布图:用来对收集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或特性的数据,找出之间可能的相关性。
⏹ 6.管制图:用来了解品质在过程中的变化状态和预测品质下一步可能之状况,有助于提前发现问题,是实现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基本步骤之一。
⏹7.直方图:用来对品质现状了解,找出比较深入的问题。
缺点的判定⏹ 1.主要缺点:系指缺点对产品实质功能上已失去实用性或可能造成可靠度降低、产品破损、功能不良称为主要缺点。
⏹ 2.次要缺点:系指单位缺点之使用性能,实质上并无降低其实用性,且能达到所期望目的,一般为外观或机构组装上之差异。
抽样检验基本概念⏹在品质管理中,一般有来料检验、过程检验、成品检验、出货检验四部曲,每一部曲中都会有抽样计划、允收水准、具体的抽样方式、统计分析等动作。
⏹大量生产的制造业,因受到时间、人力、物力、成本等因素的限制,全检几乎不可能,若遇破坏性检验,更是不可能的。
新QC七大手法(工具)完整版介绍“七大手法”主要是指企业质量管理中常用的质量管理工具,昨天给大家介绍的老七种手法。
“老七种”有分层法、调查表、排列法、因果图、直方图、控制图和相关图,新的QC七种工具分别是系统图、关联图、亲和图、矩阵图、箭条图、PDPC法以及矩阵数据分析法等。
本期带大家了解一下“新七种”1.KJ法(亲和图法)(Affinity Diagram)2.关联图法(Rolation Diagram)3.系统图法(Systematization Diagram)4.矩阵图法(Matrix Diagram)5.过程决策计划图法(Process Dicesion program Chart)6.箭条图法(Arrow Diagram)7.矩阵数据分析法(Factor Analysis)新QC七大手法的使用情形,可归纳如下:亲和图——从杂乱的语言数据中汲取信息;关联图——理清复杂因素间的关系;系统图——系统地寻求实现目标的手段;矩阵图——多角度考察存在的问题,变量关系;PDPC法——预测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和结果;箭条图——合理制定进度计划;矩阵数据解析法—多变量转化少变量数据分析;新QC七大手法概述:新QC七大手法的特点:1.整理语言资料的工具2.将语言情报用图形表示的方法3.引发思考,有效解决凌乱问题;4.充实计划;5.防止遗漏、疏忽;6.使有关人员了解;7.促使有关人员的协助;8.确实表达过程。
9.管理工具,可以应用于QC以外的领域新QC七大手法的五项益处:1.迅速掌握重点--实时掌握问题重心,不似无头苍蝇般地找不到重点。
2.学习重视企划--有效解析问题,透过手法的运用,寻求解决之道。
3.重视解决过程--重视问题解决的过程,不只是要求成果。
4.了解重点目标--拥有正确的方向,不会顾此失彼。
5.全员系统导向--强化全员参与的重要性,进而产生参与感与认同感。
新旧QC七大手法的区别:新七大手法并不能取代旧七大手法,两种品管手法相辅相成。
常用医疗质量管理工具
1.传统7种工具:调查表法、质控图、分类法(分层法)、排列图法(主次因素分析法)、因果分析图法(鱼刺图)、直方图法、散点图(相关图)。
2.PDCA循环(戴明环):P(Plan)-计划,确定方针和目标,活动计划;D(Do)-执行,实地去做,实现计划内容;C(Check)-检查,总结执行结果,注意效果,找出问题;A(Action)-行动,对总结结果进行处理。
未解决的问题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
3.追踪方法学(TraceMethodology,TM)是经由接受过专门培训的专家使用特殊的追查方式去检视和感受病人所接受过的医疗服务质量。
评价专家沿着病人接受过的诊疗与服务的科室进行访查,同时从病人的角度实地了解服务流程和效果,以确定病人的安全、权利及隐私是否真正受到保障。
4.根本原因分析(RootCauseAnalysis,RCA):是一项结构化的问题处理法,用以逐步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加以解决,而不是仅仅关注问题的表征。
根本原因分析是一个系统化问题处理过程,包括确定和分析问题原因,找出问题解决办法,并制定问题预防措施。
5.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6.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品管七大手法(QC手法),来解决工
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