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卖油翁部编版
- 格式:ppt
- 大小:2.38 MB
- 文档页数:5
《卖油翁》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12课】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一、文言知识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但手熟尔.:②徐以杓.酌油沥之:③尝.射于家圃:④尔安.敢轻吾骑射:⑤但微颔.之:⑥尔安敢轻吾射.:⑦尔安敢轻.吾射:2、一词多义:之:①但微颔之:②以我酌油知之:③以杓酌油沥之:④笑而遣之:其: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②以钱覆其口:射:①尝射于家圃:②尔安敢轻吾射:以:①以我酌油知之:②以钱覆其口:尔:①但手熟尔:②尔安敢轻吾射:而:①释担而立:②自钱孔入,而钱不湿:③康肃笑而遣之:3、判断文言句式:①尝射于家圃:②自钱孔入:二、重点注释默写:1、【陈康肃公】公,2、【善射】3、【自矜】4、【圃】5、【释担】释,6、【睨】7、【但微颔之】。
但。
颔,。
之,。
8、【无他】9、【但手熟尔】熟,尔,10、【忿然】然,11、【安】12、【轻吾射】轻,13、【以我酌油知之】以,酌,之,14、【覆】15、【徐】16、【杓】17、【沥之】沥之,18、【遣之】遣,三、重点句子翻译:1、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翻译:2、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翻译: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翻译:4、无他,但手熟尔。
翻译:5、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翻译:6、康肃笑而遣之。
翻译:四、简答题:1. 卖油翁和陈尧咨的一番对话是怎样引起的?2. 卖油翁看陈尧咨射箭,“久而不去”是不是有意要教育陈尧咨克服骄傲自满的心理?3.分析康肃公与卖油翁的形象。
4.说说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5.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6.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什么?7.课文中的两个人物,哪一个是主要人物?为什么?8.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卖油翁》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12课】班级:姓名:一、重点注释默写:2、【陈康肃公】公,对男子的尊称。
3、【善射】擅长射箭。
4、【自矜】自夸。
5【圃】园子。
6【释担】放下担子。
释,放下。
7、【睨】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8、【但微颔之】只是对此微微点头(意思是略微表示赞许)。
但,只。
颔,点头。
之,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9、【无他】没有别的(奥妙)。
10、【但手熟尔】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熟,熟练。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11、【忿然】气愤的样子。
然,表示“……的样子”。
12、【安】怎么。
13、【轻吾射】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轻,轻视。
14、【以我酌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以,凭、靠。
酌,舀取,这里指倒入。
之,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15、【覆】盖。
16、【徐】慢慢地。
17、【杓】同“勺”。
18、【沥之】滴入(葫芦)。
沥,下滴。
之,指油。
19、【遣之】让他走。
遣,打发。
二、文言知识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但手熟尔.:通假字,通“耳”,相当于“罢了”。
②徐以杓.酌油沥之:通假字,“杓”通“勺”,舀东西的器具。
③尝.射于家圃:古今异义,古义:曾经今义:吃一点儿试试,辨别滋味。
④尔安.敢轻吾骑射:古今异义,古义:怎么今义:安定。
⑤但微颔.之: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原意为下巴,文中指点头。
⑥尔安敢轻吾射.:词类活用,动词作名词,原意为射箭,文中指射箭的本领。
⑦尔安敢轻.吾射: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动词,原意为重量小,文中指看轻。
2、一词多义:之:①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②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③以杓酌油沥之:代词,指葫芦。
④笑而遣之:代词,指卖油翁。
其: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代陈尧咨②以钱覆其口:代词,代葫芦,译为“它的”射:①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
②尔安敢轻吾射:名词,射术。
以:①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
《卖油翁》语言应用
1.参照下面示例,为“诗意的情趣”创设两种恰当的情境,分别写在下面的横线
上。
要求:形象具体,句子形式不限。
示例:诗意的情趣就是——牵着手赤着脚漫步海边,听涛声,数远帆……
(1)诗意的情趣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意的情趣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本题的要求是围绕“诗意的情趣”这一情境,仿照例句写出形象
具体的句子。
本题并不难,要注意观察句子的特点,这一例句特点是围绕题目创
设的特点选取生活中富有诗意的事情,加以串联,按要求仿写即可。
参考答案:捧着书抿着茶神游书海,思古贤,品历史。
淋着雨哼着歌穿行乡
间,看远山,听松声。
2.参照例句,以“信念”开头仿写三句话。
例句:快乐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是李白“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的陶醉,是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欣喜。
信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围绕“信念”这一主题,仿照例句写出信念的内涵。
例
句结构非常简单,以诗句形式串联(诗人+诗句+内涵),其中有隐含的信息,诗
句必须能够表现信念的内涵,审准这些要求,仿写就简单了。
参考答案:信念是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追求,是范仲淹“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
汗青”的誓言。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课文原文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知识点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修全集》。
二、文言知识积累(一)古今异义1。
尝射于家圃古义:曾经。
今义:吃一点试试;辨别滋味2。
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
今义:平安;安全3。
但手熟尔古义: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二)一词多义1。
射:尝射于家圃射箭,动词尔安敢轻吾射射技,名词2。
尔:尔安敢轻吾射你,人称代词但手熟尔罢了,语气词(三)词类活用1。
但微颔之名词用作动词,原指下巴颏,这里是“点头”的意思2。
吾射不亦精乎动词用作名词,射技3。
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四)文言句式1。
倒装句尝射于家圃。
2。
省略句自钱孔入。
三、翻译课文原文: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
(他)曾在自家的菜园里射箭,有一个卖油老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射箭,久久不离开。
(老翁)看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原文: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译文:康肃公问道:“你也懂得射技吗?我射箭的本领难道不精湛吗?”老翁说:“(这)没有什么别的(奥秘),不过手法熟练罢了。
《卖油翁》教案核心素养:(一)语言构建与运用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2.初步了解并积累“之”、“以”、“而”等文言虚词的用法;(二)思维发展与提升1.品味课文简练生动的语言特点,学习本文用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2.初步体会文言文断句。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本文通过讲故事阐明道理的写法;(四)文化传承与理解1.了解并积累有关欧阳修和“唐宋八大家”的文学常识;2.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
教学建议:1.《卖油翁》是学生进入中学后学习的第三篇古文,难度不大,因此可以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学。
教师可以设计不同形式的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因此,笔者的第一课时设计中,多为学生的自主活动,例如自读正音、自译明意等。
2.学生接触文言知识不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相机释疑,做好课堂的主导者。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上不宜过多强调“熟能生巧”的道理,避免语文课堂政治化。
3.学生初初接触古文,即使文章难度不大,也建议教师能够留足学习时间,让学生充分学习,在这样的思考下,笔者做了两个课时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2.品味课文简练生动的语言特点,学习本文用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3.学习本文通过讲故事阐明道理的写法,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品味课文简练生动的语言特点,学习本文用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2.学习本文通过讲故事阐明道理的写法,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探究法、讨论点拨法。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2.了解并积累有关欧阳修和“唐宋八大家”的文学常识。
教学重难点: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行行出状元!”常用来称赞各行各业中的能工巧匠。
在过去的几千年当中,这类能工巧匠多得无法统计,因缘际会,有些能够名垂千古,如鲁班等,但是,绝大多数却因处在社会的下层,为人所轻,不仅事迹湮没无闻,连姓名也不可考。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2《卖油翁》导学资料北宋.欧阳修一、作者: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写卖油翁自钱孔沥油。
)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很高明吗?”卖油的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陈尧咨听后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就可以懂得这个道理。
”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滴入葫芦里,油从钱孔滴入但是钱却没有湿。
于是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熟练罢了。
”陈尧咨笑着将他打发走了。
三、课文注释:陈康肃公:陈尧咨,谥号康肃,北宋人。
公,旧时对男子的尊称。
善射:擅长射箭。
以:凭借。
自矜(jīn):自夸。
家圃(pǔ):家里(射箭的)场地。
圃,园子,这里指场地。
释担:放下担子。
释,放下。
而:表承接。
睨(nì):斜着眼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去:离开。
发:射,射箭。
但微颔(hàn)之:只是对此微微点头,意思是略微表示赞许。
但,只、不过。
颔之,就是”对之颔”。
颔,点头。
之,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无他:没有别的(奥妙)。
但手熟尔:不过手熟罢了。
但,只,不过。
熟,熟练。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忿(fèn)然:气愤的样子。
然,作形容词或者副词的词尾,相当于”的”或”地”,表示“......的样子”。
安:怎么。
轻吾射:看轻我射箭(的本领)。
轻,作动词,轻视。
以我酌(zhuó)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以,凭、靠。
酌,舀取,这里指倒入。
之,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覆:盖。
徐:慢慢地。
沥之:滴入葫芦。
沥,下滴。
之,指油。
惟:只,不过。
遣之:让他走。
遣,打发。
四、文章中心:本文是北宋欧阳修所著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
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
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
《卖油翁》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12课】班级:姓名:一、文言知识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但手熟尔.:通假字,通“耳”,相当于“罢了”。
②徐以杓.酌油沥之:通假字,“杓”通“勺”,舀东西的器具。
③尝.射于家圃:古今异义,古义:曾经今义:吃一点儿试试,辨别滋味。
④尔安.敢轻吾骑射:古今异义,古义:怎么今义:安定。
⑤但微颔.之: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原意为下巴,文中指点头。
⑥尔安敢轻吾射.:词类活用,动词作名词,原意为射箭,文中指射箭的本领。
⑦尔安敢轻.吾射: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动词,原意为重量小,文中指看轻。
2、一词多义:之:①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代词,指射箭也是凭其: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代陈尧咨②以钱覆其口:代词,代葫芦,译为“它的”射:①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
②尔安敢轻吾射:名词,射术。
以:①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
②以钱覆其口:介词,用。
尔:①但手熟尔:同“耳”,罢了。
②尔安敢轻吾射:代词,你。
而:①释担而立:连词,表顺承。
②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连词,表转折。
③康肃笑而遣之:连词,表修饰。
3、判断文言句式:①尝射于家圃:倒装句,状语后置,“尝于家圃射”。
②自钱孔入:省略句,句首承前省略了主语“油”,译时补出。
二、重点注释默写:2、【陈康肃公】公,对男子的尊称。
3、【善射】擅长射箭。
4、【自矜】自夸。
5【圃】园子。
6【释担】放下担子。
释,放下。
7、【睨】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8、【但微颔之】只是对此微微点头(意思是略微表示赞许)。
但,只。
颔,点头。
之,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9、【无他】没有别的(奥妙)。
10、【但手熟尔】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熟,熟练。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11、【忿然】气愤的样子。
然,表示“……的样子”。
12、【安】怎么。
13、【轻吾射】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轻,轻视。
14、【以我酌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卖油翁》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12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一、重点注释默写:1、【陈康肃公】公,2、【善射】3、【自矜】4、【圃】5、【释担】释,6、【睨】7、【但微颔之】。
但。
颔,。
之,。
8、【无他】9、【但手熟尔】熟,尔,10、【忿然】然,11、【安】12、【轻吾射】轻,13、【以我酌油知之】以,酌,之,14、【覆】15、【徐】16、【杓】17、【沥之】沥之,18、【遣之】遣,二、重点句子翻译:1、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翻译:2、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翻译: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翻译:4、无他,但手熟尔。
翻译:5、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翻译:6、康肃笑而遣之。
翻译:三、课外文言文阅读:重财轻信济阴之贾人①,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②之上,号焉。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
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
能救我,予尔百金。
”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 “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③不可乎。
”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④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⑤,舟迫⑥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
”立而观之,遂没。
郁离子曰:“或称贾人重财而轻命,始吾不信,而今知有之矣。
孟子曰:‘故术不可不慎也。
’信哉!”【注释】①贾人:商人②浮苴:水中浮草③无乃:莫非,岂不是,难道不是。
④情绪低落的样子。
⑤浮吕梁而下:乘船沿吕梁山顺流而下。
⑥迫:迫近,这里是冲撞、触击。
1、下列同例句“渡河而亡.其舟”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暮而果大亡其财B、马无故亡而入胡C、广故说言欲亡D、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2、下列“而”的用法和意义同例句“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中“而”相同的一项是:()A、渔者载而升诸陆B、黯然而退C、立而观之D、是许金而不酬者也3、下列同例句“若渔者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B、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C、马之千里者《马说》D、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说:“所以选择职业不可以不谨慎”相信了啊!”B.”济阴之贾人”的做法从正面告诉了我们诚信对人的重要性.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新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12 卖油翁》教案一. 教材分析《卖油翁》是一篇古代白话文小说,选自《古代小说集成》中的《契诃夫小说选》。
故事讲述了卖油翁智斗恶霸地主的过程,通过卖油翁的机智和勇敢,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坚强不屈的精神。
本文语言朴实,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文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文言文,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有一定的基础。
但本文中的对话和描写较为复杂,学生可能对一些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形象。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学习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体会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坚强不屈的精神,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学习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阅读体验。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卖油翁的智斗过程,引导学生学习卖油翁的聪明才智。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课文译文。
3.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4.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角色和情节。
2.呈现(10分钟)展示课文译文,让学生对照原文理解课文内容。
对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模仿文中人物的动作和语言。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形象和情感。
4.巩固(10分钟)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5.拓展(10分钟)分享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状况。
卖油翁阅读一、阅读回答8、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9.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康肃笑而遣之.大言数主之.失(《强项令》)B.尝射于.家圃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C.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D.睨之,久而不去.去.国怀乡(《岳阳楼记》)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①②11.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截然不同。
那么你呢?请分别谈谈你如何看待自己及别人的长处。
(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甲] 陈康肃公……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
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9、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4分)⑴公亦以此自矜.矜:______ ⑵康肃笑而遣.之遣___________⑶夫没者岂苟.然哉苟_______ ⑷见舟而畏.之畏___________10、翻译下面句子。
(4分)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用原文语句回答,6分)12、[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3分)三、阅读回答。
1、、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拼音。
①自矜.()②睨.之()③忿.然()④酌.油()2、、解释下列加点字。
七年级(下)12 《卖油翁》(欧阳修)课堂练习
③因.曰:“……”:(接着④康肃笑而遣.之:(打发)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译文:有个卖油的老头儿放下担子,站在那儿,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都没有离开。
②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
译文:接着说:“我也没有什么别的(奥秘),只不过是手熟罢了。
”
3.课文主要写哪两个场面表演?
答:主要写的是射箭表演和沥油表演。
4.课文中哪两个字表现卖油翁对陈尧咨的态度?哪些语句表现了陈的傲慢无礼?
答:表现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的两个字:“手熟”。
表现陈尧咨的傲慢无礼的句子:“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永安敢轻吾射!”
5.本文是说理散文,哪个句子最能说明道理?说明什么道理?
答:最能说明道理的句子:“惟手熟耳”。
说明的道理:熟能生巧,任何事情,只要反复练习,就可以达到精妙的地步。
6.本文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写法?
答:寓理于事,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叙写,很自然地
使人从中悟出道理来。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教案及原文《卖油翁》课文原文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或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卖油翁》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学习和积累文言词语,能根据注释理解文章大意,理清故事情节。
2.理清文章脉络,感受两个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并体会本文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3.体会课文中描写的人物的品质,虚心请教,不骄傲不自满。
能联系实际,学会熟能生巧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积累文言词汇,理清故事情节。
2.难点:分析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理解本文揭示的道理,学会熟能生巧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能说出以“百”字开头,形容人箭法非常高明的成语?”明确:百发百中,百步穿杨……接下来教师引导:“射”是古人常说的“六艺”之一,也是古人非常推崇的一种技能。
但有一个人不以为意,甚至不屑一顾,这个人是谁呢?(卖油翁)今天我们就学习《卖油翁》这篇课文,一同来看个究竟。
(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1.知人论世,走近作者。
(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播放PPT补充)明确: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之一。
他是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为文以韩愈为宗,倡导写平实朴素的古文,创立了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为北宋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是一位有着多方面文学才能的作家,在散文、诗、词、史传方面自成一家,留传后世的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文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导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积累掌握重点文言词汇。
2.理解文章内容,明晰人物形象。
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3.感受作品中的文学形象体会“熟能生巧”等道理。
【学习重点】积累掌握重点文言词汇。
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资料助读】1.走近作者: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即藏书一万卷、藏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是北宋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为文以韩愈为宗,倡导写平实朴素的古文,创立了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为北宋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是一位有着多方面文学才能的作家,在散文、诗、词、史传方面自成一家,留传后世的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文集》。
“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
2.资料连接:①陈尧咨,蜀地人,宋真宗时的状元。
陈尧咨善射,以铜钱作靶标,一箭就能射入方孔中。
陈尧咨还特别擅长隶书。
可以说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
②古代的六艺: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算术)。
③这是一篇人物故事,文中描写了陈尧咨善射,卖油翁酌油(入葫芦的言行),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一、语言积累1.自读【资料助读】,掌握作者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卖油翁》的作者,北宋________、________,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晚年又号________(即藏书一万卷、藏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一。
2.自由朗读课文,扫出文字障碍,给加点字注音。
找出你认为需要识记的重点字词(音形)教师推荐咨_____ 矜_____ 圃_____ 睨_____ 矢_____颔_____ 忿_____ 酌_____ 覆_____ 杓_____3.熟练而准确的朗读课文,注意准确把握下列句子的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