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类型分析专题
- 格式:doc
- 大小:81.50 KB
- 文档页数:4
气候类型的判读练习题气候类型的判断练习题气候是地球上气象现象长期统计的结果,是一个地区长期平均的天气情况。
气候类型的判断是气象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气候要素的观测和分析,可以判断出一个地区的气候类型。
下面是一些关于气候类型判断的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气候类型的特征。
题目一:以下哪个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热带雨林气候?A. 北京B. 巴西亚马逊雨林C. 加拿大多伦多D. 沙特阿拉伯利雅得答案:B. 巴西亚马逊雨林解析:热带雨林气候是指年均降水量丰富,温度高,气候湿润的气候类型。
巴西亚马逊雨林位于热带地区,年降水量丰富,温度高,因此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题目二:以下哪个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季风气候?A. 印度孟买B. 澳大利亚悉尼C. 美国纽约D.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答案:C. 美国纽约解析:温带季风气候是指在温带地区,受到季风影响,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少雨的气候类型。
纽约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少雨,因此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题目三:以下哪个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地中海气候?A. 中国北京B. 意大利罗马C. 日本东京D. 巴西圣保罗答案:B. 意大利罗马解析:地中海气候是指夏季干燥炎热,冬季湿润温暖的气候类型。
罗马位于地中海沿岸,夏季干燥炎热,冬季湿润温暖,因此属于地中海气候。
题目四:以下哪个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寒温带气候?A. 印度新德里B. 俄罗斯莫斯科C. 埃及开罗D. 巴西里约热内卢答案:B. 俄罗斯莫斯科解析:寒温带气候是指寒冷多雨的气候类型。
莫斯科位于北半球寒温带地区,冬季寒冷多雨,因此属于寒温带气候。
题目五:以下哪个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高原气候?A. 印度孟买B. 西班牙马德里C. 美国洛杉矶D. 中国拉萨答案:D. 中国拉萨解析:高原气候是指位于高原地区的气候类型,特点是气温低,降水少。
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气温低,降水少,因此属于高原气候。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判断及影响因素分析气候类型判断及影响因素分析一、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及特点第一步,确定南北半球——最冷、最热月第二步,确定热量带——最冷、最热月气温第三步,确定类型——降水情况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北半球南半球热带气候6、7、8月气温高12、1、2月气温高最冷月>15℃降水>2000mm,分配均匀干湿季明显,700-1000mm 雨旱两季,1500mm以上250mm以下,温差大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季风热带沙漠地中海温带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亚热带和温带最冷月>0℃最冷月<0℃冬雨型,300-1000mm 季节分配均匀,700-1000mm 800-1500mm,雨热同期500-600mm(>500mm),雨热同期全年降水少<500mm ,集中夏季,温差大三、常见气候资料图的判读 1.气候柱状图(1)分析下面四幅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指出下列四组中气候类型判断正确且排序和图中顺序相符的是()A、①地中海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季风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B、①地中海气候②温带海洋性气候③热带雨林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C、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热带季风气候③热带雨林气候④地中海气候D、①温带季风气候②温带海洋性气候③热带雨林气候④地中海气候 2.二维直角坐标图(1)关于三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气候类型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B.②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C.③气候类型最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D.①②③气候类型夏季均为高温少雨 3.三维直角坐标图(1)关于图示气候类型分布区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最高是一月B.冬季经常发生森林火灾C.树木秋季纷纷落叶D.夏季农业生产缺水严重 4.气候资料图(1)据下表分析,德班的气候类型是( )5.折线图(1)下面四幅图分别代表一种气候类型,其中代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是()6. 气温和降水点状图...(1) 甲地位于_______半球.(2)甲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乙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
八年级地理中国气候专题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最主要原因是()A 纬度位置B 地形因素C 海陆位置D 冬季风答案:A解析: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的太阳光热少,所以冬季南北温差大,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
2、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是()A 东北平原B 青藏高原C 吐鲁番盆地D 塔里木盆地答案:B解析: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上,海拔高,气温低,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3、下列城市中,雨季最长的是()A 北京B 哈尔滨C 广州D 武汉答案:C解析: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广州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雨季最长。
4、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A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B 从西南向东北递减C 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D 从北向南递减答案:A解析:我国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影响,东南沿海地区距海近,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距海远,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少,所以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5、下列气候类型中,我国没有的是()A 温带季风气候B 温带海洋性气候C 亚热带季风气候D 热带季风气候答案:B解析: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大陆西岸,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岸,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
6、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重要标志是()A 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B 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都影响我国C 地形复杂,使气候多样D 有多种灾害性天气答案:A解析: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地区位于寒带。
同时,我国东西跨经度广,加上地形复杂多样,使得我国气候复杂多样,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重要标志。
7、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主要原因是()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因素D 人类活动答案:B解析: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所以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
总结气候类型知识点一、热带气候热带气候是指在赤道附近的地区,太阳的直射光比较集中,因而温度较高的一类气候。
一般来讲,热带气候的特点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降水量充沛、潮湿多雨、雨季和旱季分明,比如南亚热带气候、东南亚热带气候等。
热带气候适宜于热带农作物的生长,比如水稻、椰子、橡胶等,也适宜热带水果的种植,比如菠萝、香蕉、榴莲等。
二、温带气候温带气候是指在地球赤道以北至北回归线和赤道以南至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季风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交替出现的气候类型。
温带气候区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温暖、冬季寒冷、降水分布比较均匀,适宜于麦类、稻谷、玉米和棉花等作物的种植。
温带气候区也是人类传统的居住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三、寒带气候寒带气候是指在北极圈和南极圈以内的地区,由于受到极地冷爆强烈的影响,气温较低的一类气候。
寒带气候区的特点是寒冷干燥、气温极低、降水量少、植被稀疏。
由于环境恶劣,寒带气候区一般没有农业生产,也没有人类居住,只有极地研究站等科研机构设在该地区。
四、高原气候高原气候是指地处高海拔地区,受地形和气候的双重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气候类型。
例如,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就是典型的高原气候区。
高原气候区的特点是气温低、气压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降水量较少,适宜于牧业和林业的发展。
五、海洋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是指受海洋影响较大的地区,因而气温较为温和,降水量充沛的一种气候类型。
海洋性气候区的特点是温差小、降水分布均匀、潮湿多雨,适宜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区包括英国、日本、北欧等地区。
总之,气候类型是地理学和气象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对于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气候类型有着不同的气候特点,决定了各地区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方向。
因此,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对气候类型的了解和研究,为地球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气候类型一、单项选择题下表是我国北方几个城市气温日较差平均状况。
读表回答1~2题。
1.A.受海洋影响较大B.受夏季风影响较明显C.大陆性较强D.太阳高度日变化在全国最大2.西安与太原相比,日温差≥15 ℃的日数相差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高度的变化B.纬度高低C.离海远近D.雨日数量和下垫面性质解析:1.C 2.D第1题,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最大日温差都比较大,说明大陆性较强。
故选C。
第2题,西安与太原的地理位置相近,太阳高度、纬度高低、离海远近都差不多,故两地日温差≥15 ℃日数相差较大的主要因素是雨日数量和下垫面性质。
故选D。
读大不列颠岛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地形分布图,完成下题。
3.对该岛降水特征及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B.东部降水多,西部降水少C.降水受西风带影响所致D.地形对降水起决定性影响解析:选C读图可知,大不列颠岛位于欧洲西部,常年受西风带控制,降水特征全年温和多雨,季节分配均匀;降水主要受西风带影响所致,降水西部多东部少;地形对降水不起决定性影响。
(2019·盐城中学模拟)如图为2018年5月31日12时部分地区气温分布图(单位℃)。
读图,完成4~5题。
4.杭州与拉萨的气温可能相差()A.18 ℃B.20 ℃C.22 ℃D.24 ℃5.导致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因素B.海陆位置C.洋流性质D.地形起伏解析:4.B 5.D第4题,据图分析可知,杭州的平均气温约为27 ℃,拉萨约为6~9 ℃之间,两地气温差18~21 ℃之间,所以可能相差20 ℃。
第5题,据图分析可知,两地纬度相当,导致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起伏。
(2019·镇江一模)下图为某条东西走向山脉局部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题。
6.关于M坡与N坡叙述正确的是()A.M坡为阳坡、夏季背风坡B.M坡为阴坡、冬季背风坡C.N坡为阴坡、冬季迎风坡D.N坡为阳坡、夏季迎风坡解析:选D据图分析可知,同海拔地区,无论是1月均温还是7月均温,N坡均高于M坡,说明N坡为阳坡;该山脉7月均温高于1月,为夏季,夏季(7月)N坡降水量高于M 坡,为迎风坡。
十一种气候类型及特点十一种气候类型的划分是这样的: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或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极地气候。
扩展资料气候及特点热带雨林气候分布规律:赤道两侧,(南北纬10度左右)成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呈上升气流特点: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分布规律: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南北纬10-20度成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特点:常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闷热多雨,受信风带控制时,干旱少雨热带沙漠气候分布规律:大致在南北回归线附近(20-30度)内陆或大陆西岸成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特点:常年高温少雨,干旱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规律:南亚和东南亚(10-25度大陆东岸)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以及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特点:全年高温,有旱季和雨季地中海气候分布规律:30-40度大陆西岸(地中海最为典型)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特点:夏季干旱炎热.冬季温和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规律:亚热带大陆东岸(25-35度)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特点:雨热同期,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度大陆西岸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特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降水均匀.冬季稍多,气温年变化小.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规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40-60度)成因:远离海洋,受海洋影响小.特点: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大温带季风气候分布规律:亚洲东部(35-60度)成因: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特点:雨热同期,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变化大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规律:北纬50-70度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成因:纬度高特点: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极地气候分布规律:北冰洋沿岸和南极洲成因:纬度高特点:全年皆冬,严寒少雨高原山地气候分布规律:海拔高的高原和山地。
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
读图,回答1~3题。
1.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D.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2.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
该气压带或风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B.东南信风带C.西风带D.东北信风带3.根据温度资料,可以推测三个测站的海拔由高到低依次为()A.甲站—乙站—丙站B.甲站—丙站—乙站C.乙站—甲站—丙站D.乙站—丙站—甲站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
下图为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
完成4~5题。
(沙丘、绿洲)(雪山、冰川)4.下图为北纬30°附近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统计图。
与甲、乙两地相对应的是()A.甲—①,乙—②B.甲—②,乙—④C.甲—③,乙—①D.甲—④,乙—③5.甲、乙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B.距海远近C.洋流性质D.海拔高度下表为世界某大洲A、B两城市的气温(℃)和降水(mm)资料,读表回答6~7题。
6.关于A城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夏季凉爽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湿润C.全年温和湿润,四季分明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低温多雨7.造成A、B两城市气候特征明显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地势B.大气环流C.洋流D.纬度位置读世界两区域简图,完成8~9题。
8.图中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D.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9.①地多年平均气温比②地高10 ℃以上,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B.大气环流C.地形D.洋流读①~⑥地气候资料图,回答10~11题。
10.六地中,气候类型不同但气候成因相同的是()A.①与④B.②与⑤C.③与⑥D.③与④11.六地中,气候类型不同但自然植被相同的是()A.①与③B.②与④C.③与⑤D.③与⑥读甲、乙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12~13题。
气候特征描述和成因分析专题
一、复习策略:
(一)熟记气候类型分布和成因的一般规律,特别是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这是答好气候考题的基础
(二)注意气候分布的特殊性,多积累、记忆非地带性气候类型的分布,如:
1.非赤道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
①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
成因:位于东南(东北)信风带;地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②几内亚湾的北侧(与非洲的刚果盆地紧密相连)
成因:纬度低,终年高温;受赤道低压影响(特别是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北移),盛行上升气流,多雨;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2.热带草原气候:
①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东非高原因地势高,水热状况有所改变。
与其相似的是圭
亚那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②南非高原南部(20°S至30°S):副高和东南信风交替控制。
1月(夏季),暖湿的、掠过暖流上空的东南信风吹向大陆,为南非高原带来较多的降水,形成湿季。
7月(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少雨形成干季。
③古巴岛的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夏季由于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受东北信风的控制,降水多。
冬季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受副高控制,少雨。
与其成因相似的是墨西哥高原的热带草
原气候。
④澳大利亚北部的热带草原气候:西北风和东南风交替控制,干湿季明显。
1月(夏季),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到南半球,转向为西北风,暖湿气流吹向大陆,而此时大陆形成热低压,西北风得到加强,因此多雨形成雨季;
7月(冬季),东南信风北移,大陆形成高压,气流有大陆吹向海洋,少雨形成干季。
⑤澳大利亚中东部的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气流越过山顶之后,便开始下沉,进入雨影区,降水偏少。
成因类似的还有马达加斯加岛的西部、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的西部。
⑥澳大利亚南部(30°S至32°S)
成因:由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1月),该地受南移的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形成干季;冬季(7月),受到北移的湿润西风控制,形成湿季。
3.热带沙漠气候
①索马里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
受离岸寒流(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成为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
②印度河下游的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西南夏季风无法到达这里;历史上对印度河流域的过渡开发导致植被破坏)。
③南美洲西侧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区狭长,向低纬度延伸,可达5°S左右
成因:①安第斯位于南美洲大陆西岸,使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域狭窄。
②西侧有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湿,荒漠随寒流延伸。
③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4.黑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分布的纬度偏高。
成因:夏季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
欧洲南部的地中海气候:最典型,特殊纬度分布可达北纬45º左右。
5.温带海洋性气候
①冰岛南侧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主要是由于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增湿导致该气候分布纬度可达北极圈。
与其相似的北美洲的中高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②澳大利亚东南角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纬度分布低于40º,
主要是因为陆地面积小,海洋影响大。
6.温带大陆性气候
①巴塔哥尼亚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由于安第斯山的阻挡,地处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②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为地中海气候,但中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海拔低,中间为安纳托利亚高原。
由于地势高,离海洋远,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与小亚细亚半岛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相似的是伊比利亚半岛中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别在于伊比利亚离海洋较近)。
7.季风气候:在日本本州岛南部,虽然其属于温带范围,但由于海洋性特征,其仍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三)要注意同一种气候类型的内部差异,如:
1.地中海地区的地中海气候,自西向东降水量减少,冬雨率增加,原因是自西向东与受西风带的影响逐渐减弱;北岸比南岸降水要丰富,原因是北侧受西风带影响的时间长,南侧受副高影响的时间长;大西洋沿岸地区因寒流影响,夏季气温比地中海内海沿岸气温低等。
2.日本的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原因是陆地面积小,四面环海;有日本暖流影响。
而由日本向我国温带季风区,大陆性逐渐增强。
3.大陆性气候特征差别:
①伊朗南部:夏季炎热、冬季温暖,降水量小。
②中亚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较差大,昼夜温差大,降水稀少,显得干旱。
③俄罗斯和加拿大:夏季凉爽短暂,冬季寒冷漫长,降水少,但由于纬度高,蒸发量小,不显得干旱。
(四)熟练应用用气候因子分析区域气候的技巧。
这是答好试题的能力基础。
气候成因分析的一般答题模式:
纬度、大气环流、下垫面(海陆因素、地形、洋流、地表物质等)、人类活动等 然而各因子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侧重不同,因此应该分别进行分析描述:
气温:
降水:
(四)加强对材料中图文信息提取和应用的训练。
这是得到好分数前提。
根据一般的答题思路去阅读、提取对题意有利的图文信息,要多注意阅读图中区域的特殊性、文字描述及图例等,寻找答题的特殊性。
(五)对气候特征的描述用语进行专业性归纳和记忆。
这是得高分的保证。
气温特征的描述:
① 数值特征:
冬季: 寒冷<0℃; 温和0℃—15℃; 全年高温(无冬)>15℃;
夏季: 炎热>20℃; 凉爽15℃—20℃; 全年寒冷(酷寒)<0℃;
②时间的变化:
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决定降水量和季节变化。
下垫面 海陆位置 ---决定年降水量的大小(大陆性和海洋性)。
地形 ---洋流 ---增湿、减湿 地表物质 ---如植被、湿地裸地等,影响局部水汽含量。
水汽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或雨影区)少雨 海拔:随海拔有增有减 人类活动 ---通过影响下垫面来影响局部降水。
纬度位置 ---引起气温差异,决定性因素。
大气环流---主要通过降水影响气温,如副高控制,干热。
海陆位置 ---决定年较差和日较差的大小。
下垫面 地形 --- 海拔:还影响气温的垂直差异 阳坡气温高于阴坡 冷空气的迎风坡气温低;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 阻挡气流的交流等 洋流 ---增温、减温 地表物质 ---如植被、湿地等,影响局部气温 人类活动 ---复杂,影响局部气温,如热岛效应。
天气状况 ---多晴天气温高,阴雨天气可以缓解高温等。
a.不同温度带描述不同:
热带(全年高温) 亚热带(冬温夏热)温带(冬冷夏热)
亚寒带(冬长寒夏短暖) 寒带(长冬无夏)
b.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 :大或小
降水特征的描述:
①总量:年降水量>800mm多雨, <200mm少雨
②时间分配:
a.降水季节变化
年雨型:全年多雨;终年湿润少雨型:终年少雨;夏雨冬干: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冬雨夏干型:地中海气候;干湿季明显: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b.年际变化季风气候变化大
③雨季长短如: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长
注:描述热带气候特征时,一般不分冬夏季,而是冬半年和夏半年。
二、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比较突出,主要体现着各气候要素对农作物的成长、产量、质量等影响,回答问题时应该突出影响农作物最重要的要素,如:光照对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的作用等。
因此,复习时要归纳一些常考农作物对气候条件的特殊要求,如下表:
气候要素对农业的影响
注:如果遇到不熟悉的农作物,要注意图文材料的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