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案第8课收锋撇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3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一课:书写用具【教学目标】:1、了解书法中的文房四宝2、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书法中的文房四宝【教学难点】: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教学准备】:笔墨纸砚【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毛笔书法的教学你知道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写字的吗?用利器刻在甲骨上,用树枝写在沙上,用毛笔写在布帛上。
二、介绍文房四宝的基本常识1、书写用具主要有:笔、墨、纸、砚,即“文房四宝” 。
教学:班班通展示图片,分别指出笔、墨、纸、砚的位置,了解文房四宝的样子。
师简单介绍除文房四宝外的常用书写工用具。
2、如何挑选毛笔:(1)、好的毛笔具备四个优点:圆、尖、齐、健。
圆:指笔头周围丰满;尖:指笔毫聚拢后尖锐不秃;齐:指笔毫捏扁后顶端整齐;健:指笔毫富有弹性,铺开后容易恢复原状。
提示:选择毛笔的大小要根据所写字的大小而定,我们学习时可以选择一支羊毫或兼毫的中楷或大楷来练习。
3、墨的选择与使用:(1)、墨主要油烟、松烟和漆烟三种。
漆烟最黑,油烟次之。
(2)、墨锭(dìng):须在砚台中加水研磨。
研磨时要重按缓推,保持墨锭平正。
所磨墨汁的浓淡根据需要而定。
(3)提示:平时练习时用瓶装墨汁,少倒多添,用完再添,比较方便。
4、纸的选择与使用:(1)、宣纸:常用的有“生宣”、“熟宣”、“半生半熟宣”。
生宣:吸水性强,适宜写行草。
熟宣:经矾水处理后水墨不易渗开,适宜写小楷。
半生半熟宣:吸墨在生宣与熟宣之间,适宜写楷书。
(2)、提示:平时练习可选用手边纸、元书纸、废旧报纸。
5、砚的选择与使用:(1)砚的选择:最好选用有盖的,以免染尘。
(2)提示:如果用瓶装墨汁,可以用小碟子来代替砚台。
四、布置作业1、准备笔、墨、纸、砚2、向家人或朋友介绍“文房四宝”五、收拾整理【板书设计】第1课书写用具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第二课执笔与姿势【教学目的】:执笔姿势教案培养孩子的静、定。
【教学重点】:执笔和姿势执笔的目的是书写,因此要从是否便于灵活书写来看执笔姿势。
第三单元基本笔画——撇、捺第七课出锋撇教学目标:1、学会撇的写法,感知撇的特点和变化。
2、初步学会“牛”、“仁”、“午”几个字的写法。
教学重点:学会出锋撇的写法。
教学难点:学会相关字的写法。
教学准备:笔墨纸砚、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欣赏书画作品欣赏:赏《墨竹》,书法古诗,国画作品这几幅作品中,除了画,还有些什么?二、学习“出锋撇”1.出锋撇的末尾是尖的,类似悬针竖,运笔方向是朝着左下方的。
2学习写法:笔锋向右下斜切入笔略调笔锋后向左下行笔根据粗细特点适时逐渐提笔把笔尖送到笔画末端,提笔出锋3.观察提示:“撇”讲究“曲”和“直”,不同字中“撇”的曲直不同。
“撇”与不同笔画形成映带时,起笔方法略有不同。
三、练习写“牛、午、仁”,老师先示范,学生观察后动笔写。
四、评价小结教学反思:学生对于笔画撇的学习是一个难点,尤其是长撇短撇的写法有时不一样,要多看,多写。
第八课收锋撇教学目标:1.学会收锋撇的写法,感知其特点和变化。
2.学会写“不、是、大”。
教学重点:学会收锋撇的写法。
教学难点:学会相关字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欣赏学生上节课作品二、学习收锋撇1、观察“行”,说区别2、学习写法笔锋向右下斜切入笔笔锋略调整后向左下行笔至笔画末端,提笔向左上回带收笔3.出示图片:观察提示:“撇”与不同笔画映带时,收笔方法也会略有不同。
三、示范写“不、是、大”,学生练习。
四、评价小结教学反思:中国书法博大精深,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就是欠缺实践时间,只有多加练习,才会有进步。
华文版小学三年级书法上册全册教案(精美排版)华文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书法》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第1课书写姿势教学目标:1.掌握毛笔书写的正确姿势。
2.学会毛笔执笔方法。
3.研究书法做到“三定三勤”。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毛笔书写的正确姿势,学会毛笔执笔方法。
难点:研究书法做到“三定三勤”。
教具准备: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视频展台等。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请几位同学上台演示毛笔书法的书写姿势和执笔姿势。
2.学生评议。
3.老师小结并揭题。
二、研究新知1.书写姿势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老师边讲边示范坐姿和站姿的要领。
正确的姿势是: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2.执笔姿势出示执笔图,让学生观察。
交流、评议。
老师小结:执笔的要领是“指实掌虚”,五指分工合作。
3.综合练反复练坐姿与执笔姿势。
参照课本“练一练”部分,试着写写看。
三、拓展延伸三定三勤”三定:定时、定量、定贴。
XXX:眼勤、手勤、脑勤。
四、整理反思1.背诵执笔歌诀。
2.清洁、整理学具。
板书设计:第一课书写姿势姿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执笔歌诀:腕法着腕枕腕摸腕悬腕。
三定三勤”三定:定时、定量、定贴。
XXX:眼勤、手勤、脑勤。
第2课研究方法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临摹的方法和作用;了解临、摹和创造的关系。
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效率。
重点难点:掌握临、摹的方法,了解只有继承才有创新。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二、讲授新课临摹是研究书法的第一步,是字过程的必经阶段。
但从研究的目的来说,却不能以此为止境。
在初学的时候,总是越摹越不对,越临越不像,甚至无意再临摹下去了。
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古代优秀的书法作品,是积累了很多年和无数人的写字经验(直接地研究和间接地研究)而创造出来的。
所谓创造,并不是凭空出现,而是在继承了前人的经验以后,再进一步发挥个人的创造性。
只有通过研究,达到熟能生巧,融会贯通,然后可以自出新意,变化笔法,别具形体,创造出自己的独特风格。
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撇》书法教案第8课撇【教学目的】:1.了解捺有斜撇、平撇之分捺的写法。
2.学习斜撇和平撇的用笔方法,撇的写法体会不同。
3.练习书写带有撇笔的几个字。
【教学重点】:1.了解斜撇、平撇的形态特点。
2.通过练习体会斜撇、平撇运笔的不同撇的写法。
【教学准备】:笔、墨、纸、小黑板【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小结上节课的学习情况,复习竖的写法2.检查学生握笔姿势及坐姿。
3.板书课题:撇捺的写法。
4.学生自学,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撇的写法。
二、了解撇的基本形态,学写“撇”1.出示小黑板,看看这两种撇笔有何不同?2.认识斜撇和平撇,体会各自形态特点。
3.师范写“斜撇”4.生说说运笔特点5.师领生写,边写边说要点:起笔藏锋,行笔中锋由轻到重。
至撇脚处向右渐渐提笔出锋。
6.评议。
有两种病笔:“翘笔”和“长尾”7.同样方法学习平撇的写法8.评议学生作品,注意平撇运笔与斜撇的不同:起笔稍顿,行笔右上很短,接着向右下(教平)行笔由轻到重,出撇脚向右上。
2、学生练习书写撇,师行间巡视辅导。
(三)比一比1、出示3个撇画,哪个写得好,为什么?2、展示优秀学生作品。
(三)完成“写一写”。
1、再写撇“撇”的笔法变化较多,根据行笔方向、笔画长度或弯度不同,有“平撇”、“竖撇”、“短撇”、“长撇”之分。
“平撇”:短而稍平。
“竖撇”:起笔时取“竖”的笔法,然后缓缓向左下方撇出,弯度要自然。
“短撇”:也称“斜撇”,起笔后向左下方出锋,根据不同的字略有长短。
“长撇”:长度和弯度要根据字形结构需要而定。
师边说上面内容边范写各种撇。
出示“开、牛、升、大”,撇用红笔标出,说说分别是什么撇。
“升”字有两撇,这两撇撇出的方向一样吗?2、写“开”(1)、指名说笔顺,生书空,师范写。
(2)、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开中的撇有什么特点,(竖撇)(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
相机评价。
三、巩固1、你能把上面练习过的撇画和“有、左、在”等字默写出来吗?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三年级上册书法教案-《第8课撇的练习》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粤教版课程时长:1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撇的基本写法,提高书写水平。
2.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注意书写姿势和用笔力度。
3. 增加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提高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撇的基本写法2. 撇的练习3. 撇在字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撇的基本写法和练习2. 教学难点:撇的书写技巧和美感培养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一些含有撇的字,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字的共同特点。
1.2 学生回答:这些字都含有撇。
2. 讲解撇的基本写法2.1 教师讲解撇的起笔、行笔和收笔的顺序。
2.2 教师示范撇的写法,边示范边讲解书写要领。
2.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撇的写法。
3. 撇的练习3.1 教师出示一些撇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3.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写法。
3.3 学生互相评价,选出写得最好的撇。
4. 撇在字中的应用4.1 教师出示一些含有撇的字,让学生观察撇在字中的位置和作用。
4.2 学生练习书写这些字,注意撇的书写。
5. 课堂小结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撇的书写要领。
5.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建议。
五、作业布置1. 继续练习撇的写法,提高书写水平。
2. 观察生活中含有撇的字,尝试书写。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写法。
2. 鼓励学生多观察、多练习,提高书法水平。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
七、板书设计1. 撇的基本写法2. 撇的练习3. 撇在字中的应用八、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撇的基本写法,书写规范。
2. 学生能够注意书写姿势和用笔力度,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 学生对书法艺术产生兴趣,审美素养得到提高。
重点关注的细节:撇的基本写法和练习在书法教学中,撇的写法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师需要详细补充和说明撇的基本写法和练习,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技能。
《撇》教学设计
1.课程导入:
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今天的书法课堂。
我们中国的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全新的朋友,撇。
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下吧:撇,播放课件。
2.开动小脑筋,观察分析:
观察撇的书写
学习撇的写法
试着来拿笔写一下
象牙修长优美,又充满力量。
我来和“人”字中的撇比一比。
长长的撇,在字中往往起到支撑的作用。
仔细观察笔画的形状和位置,再用心去写。
撇不管长短,都是逐渐由粗变细,最后出锋。
3.示范书写方法
4.重点难点分析:
观察撇的书写方法,以及执笔方法。
再次分析巩固,铅笔的使用方法以及执笔方法,
撇的写法。
分析不足改正。
(并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展示:鼓励优点,找不足,师示范生再对比。
班级教师时间第一课长点【教学目标】1.了解长点的写法.2.学生学习书写长点及带有“长点”笔的几个字,练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
3.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长点的形态特点及用笔方法。
【教学难点】注意用笔方法及间架结构。
【教学过程】2.今天呀我们就来学习“长点”的写法,看看哪些同学的“长点”写得最漂亮。
3.板书课题。
4.现在我们先来比比谁的“双姿”最正确。
检查学生的执笔姿势和坐姿.二、新授。
〈一〉讲解“长点"书写要领。
1.教师在黑板书写“长点”画,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从上到下)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长点"有什么特点。
(分小组讨论)4.教师分析讲解:⑴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
⑵长点,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按后即收笔,不能重描,一次成画,行笔应慢一些。
写点关键要有行笔过程,万不可笔尖一着纸就收笔。
(教师书写演示)5.指名说一说“长点”怎样书写。
6.师边讲解边示范。
〈二>学生练习书写“点”,师巡视辅导.(播放古典音乐)〈三>学习书写带“长点”的字。
1.课件出示范字。
(课件出示)不令2.指名认读.3.指名说笔顺,书空。
4.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
5.演示书写过程。
6.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三、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二课左行点【教学目标】1.了解左行点的写法。
2.学生学习书写“左行”点及带有“左行点”笔的几个字,练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
3.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比较左行点的形态特点及用笔方法。
【教学难点】注意用笔方法及间架结构.【教学过程】2.今天呀我们就来学习“左行点"的写法,看看哪些同学的“左行点"写得最漂亮。
3.板书课题。
4.现在我们先来比比谁的“双姿”最正确。
三年级上册书法说课稿-《第8课撇的练习》一、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理解撇的定义和书写方法。
2.能够正确掌握撇的结构特点和基本笔画规律。
3.通过撇的书写练习,提高学生的笔画精度和书写规范性。
二、教学重点1.撇的定义和书写方法。
2.撇的结构特点和基本笔画规律。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撇的书写方法和规律。
2.通过撇的练习,提高学生笔画精度和书写规范性。
四、教学准备1.教学用书:粤教版三年级上册书法(下册)。
2.教学课件:撇的书写练习。
3.教学工具:毛笔、宣纸、墨汁、毛巾等。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老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第8课撇的练习》。
2.老师让学生观察一些创意屏幕保护或某些标志等中的各种笔画,让学生了解撇的基本形态和特点。
3.老师讲述撇的定义和书写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撇的基本内容。
2. 课堂学习1.老师将黑板上的字模或同学写的好字给展示在大家面前,论述撇在汉字中的应用及重要性。
2.通过讲解和展示,让学生理解撇的结构特点,帮助学生掌握撇的基本笔画规律。
3.安排撇的书写练习,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练习撇的基本笔画规律。
3. 课堂互动1.老师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和表现,给予实时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撇的基本规律。
2.同学之间互相观摩和评比,提高学生对撇的认识和书写技能,并通过交流分享好的写作方法。
4. 课堂总结1.老师对学生本堂课所学内容进行简要回顾,让学生沉淀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发放撇的练习册,要求学生认真完成相应的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老师通过观察学生的撇的书写情况和表现,进行即时反馈和点评,帮助学生及时纠正不良习惯和提高书写规范性。
2.对学生完成的书写练习进行综合评价,并给予评价意见和建议。
七、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练习,将撇的基本笔画规律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提高写字水平。
2.学生可以在必要的时候使用电子书写板等现代化书写工具,提高书写的规范性和效率。
第八课短撇、平撇教学目标掌握短撇、平撇的写法;练习逆锋起笔和提笔出锋笔法,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短撇、平撇的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掌握短撇、平撇的起笔、行笔、收笔的笔法。
教学用具:干净的毛笔一支,清水一杯,米字格练习簿。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课程导入:我们学过了撇的写法,大家还记得它的书写要领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九成宫》中的“太”字的写法。
我们还学会了哪些有撇的例字?二、探究新知:1、介绍笔画。
本节课我们学习短撇、平撇的写法,短撇、平撇是撇画的变化写法。
2、观察笔画形态。
我们以“生”“重”字为例,来学习短撇、平撇的写法。
请同学们说一说“生”“重”字中的哪个笔画是短撇,哪个是平撇?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帖。
“生”“重”中的短撇、平撇都有哪些特点?短撇、平撇和一般楷书中撇画的写法基本一样,逆锋起笔,出锋收笔。
不同的是短撇相对粗壮、短小,倾斜角度较大;平撇类似于短撇,但倾斜角度较小。
请同学科观察米字格中“生”“重”字,将汉字放入米字格观察和分析,是学习书法的一种有效方法。
三、讲解示范:1、分析笔画形态。
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写短撇、平撇?教师请几位同学回答下列问题。
(1)“生”“重”字短撇、平撇怎样起笔?(2)怎样行笔?(3)如何收笔?(4)需要注意哪些问题?2、教师示范。
示范“生”“重”字的写法,提醒学生注意短撇、平撇的形态,以及起、行、收的运笔方法。
四、书写实践:指导学生打开课本第31页,先观察课本中的“生”“重”“禹”三个例字中短撇、平撇的形态,再分析它们的写法,做到心中有数,最后再拿起毛笔尝试描红。
提醒学生在描红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书写环境的整洁。
指导学生在课本第32页描红,双钩填墨,临写例字。
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在课本第68页继续临摹。
个别辅导,纠错,示范。
五、展示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点评。
鼓励学生有进步的地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改正不好的地方。
第8课收锋撇
教学内容:
收锋撇的写法
教学目标:
1.学会收锋撇的写法和结构。
培养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力,掌握折纸的方法。
2.体验汉字书法的形神美,陶冶情操,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学写收锋撇。
教学难点:
收锋撇的运用
教具准备:
学生:宣纸。
教师:宣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做好课前准备
2.检查书写用具是否到位。
二、教学导入
1.复习出锋撇的写法。
2.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来学习第8课《收锋撇》的写法。
二、指导写法
1.学生自读第21页关于出锋撇写法的介绍.
2.指生说说写法。
3.观察出锋撇和收锋撇的形态,比较写法,说说这两种撇有什么不同的?
4.师进行范写“行”,学生注意观察运笔方法。
5.学生按方法自行练习写收锋撇,师巡视指导。
5.仔细观察24页的三个字,读读观察提示,说说知道了什么?
7.教师范写:大、不
6.打开练习册,提笔练习写:大、不、行,师巡视指导。
7.展示评议:指出优点与不足。
8.师根据反馈情况针对性指导
9.学生再次练习
三、知识介绍
1.学生自学25页“我知道了”
2.说说你了解到哪些知识?
四、学习“我来试试”
1.我能用一张白纸把空心的“撇”双钩出来。
2.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学习“我来找找”
1.学校阅览室的书和报刊可真不少啊。
你找到那一本的书名是毛笔字呢?
2.指名交流,也可以说说自己在别的地方看到的书。
六、总结:回顾一下收锋撇的写法和运用。
1.说说收锋撇的写法。
2.交流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3.用你学到的方法完成《每日一得》。
4.同桌互评,写得好的互相画上红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