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内角和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3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探索与发现(一)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分类、角的度量等知识。
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可以在比较抽象的水平上进一步认识三角形,探索新知。
本节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为后面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三角形相关知识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意在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活动,推理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力图遵循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以学生的学位立足点的理念。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我为本课设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直观操作的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能灵活的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魅力,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加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说教法和学法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此课标指导下,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我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和启发探究等教法。
数学的课堂应该是生动充满活力的、所以我还将采用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交流的学法。
让知识的获得渗透于过程中;让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活动的参与中。
五、说教学过程第一个环节:激发兴趣点导入课题(教师播放电脑课件)通过课件演示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认识这些三角形吗?每个三角形有几个角?然后引出三角形的“内角”及“内角和”的概念,为学生进一步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做基础。
北师大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和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剪拼、折拼等活动让学生全面经历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的过程。
2.会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这个结论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和推理。
3.体会数学学习的魅力,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通过测量、剪拼、折拼等活动让学生全面经历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的过程。
教学难点: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副三角板、量角器、三角形纸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又继续走进图形的王国里,三角形三兄弟吵得不可开交,咱们去看看吧。
直角三角形说:我个头最高,我的内角和最大!锐角三角形说:我的面积最大,所以我的内角和最大!钝角三角形说:我有一个钝角,比你们每个角都大,我的内角和才是最大的!师:同学们,听了三兄弟的争吵,你认为到底谁的内角和大呢?师:带着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三角形家族来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奥秘。
(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二、探究新课1.理解:“内角”与“内角和”。
2.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180°。
(1)算一算:三角尺内角和。
(2)量一量:三角形内角和生:55°+45°+80°=180°。
生:67°+40°+74°=181°。
生:33°+116°+30°=179°。
师:这是怎么回事呢?生:测量时量角器没放好或者不是整度数时取值有误差。
师:看来“量一量”的方法说服力不够强,还有更好的办法吗?3.验证:操作探究,用不同方法进行验证。
(小组合作)师:同学们熟悉180°吗?是什么角的度数?请大家沿着这样的思路,再想一想,有什么方法可以将三个不在一起的角聚到一块儿呢?(板书:验证)方法一:撕一撕。
1三角形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组成三角形的两个条件: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三角形分类 按角来分顶点 角角边顶点边边角 底高CBA三角形ABC:2锐角(0°<A<90°) 直角(90°) 钝角(90°<A<180°)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其他两个角一定都是锐角)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其他两个角一定都是锐角)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虚线) 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一条虚线加两条直角边)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三条虚线)底直角边CBA直角边 斜边CBACBA3按边分※已知三角形两条边各长a 、b (a>=b ),求第三边长度c 的范围方法:a-b<c<a+b例:已知一个三角形两边分别长5cm 和9cm ,第三边的长度范围是多少? 解:9-5<c<9+5(没有等号) 4<c<14如果第三边长度是整数,那么第三边可能是5、6、7、8、9、10、11、12、13cm例:已知一个三角形两边分别长5cm 和5cm ,第三边的长度范围是多少? 解:5-5<c<5+5(没有等号) 0<c<10如果第三边长度是整数,那么第三边可能是1、2、3、4、5、6、7、8、9cm顶角腰底 腰底角 底角边边边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每个角都是60°)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两个底角相等)※已知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能不能组成三角形方法:将最短的两条线段长度相加,如果比最长的那条线段长,那么能组成三角形例:已知三条线段分别是7cm、4cm、2cm,它们能不能组成三角形?2+4<7 不能例:已知三条线段分别是5cm、5cm、5cm,它们能不能组成三角形?5+5>5 能(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例:已知三条线段分别是10cm、10cm、20cm,它们能不能组成三角形?10+10=20 不能※多边形内角和问题三角形:180°四边形:360°在四边形内部画一条线,将其4分成两个三角形,内角和=180°×2=360°五边形:540°在五边形内部画两条线,将其分成三个三角形,内角和=180°×3=540°六边形:720°在六边形内部画三条线,将其分成四个三角形,内角和=180°×4=720°5【三角形】1、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或重合),叫三角形。
二、新知探究1.出示回题1:猜一猜,可能是什么三角形?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师:谁来说说图意?生:图中有一个三角形,已知其中的两个角分别是60°和40°,让我们猜猜是什么三角形,要根据三个角的情况来判断。
师:请同学们自由猜一猜,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教师巡视指导,收集学生的想法。
师:只知道两个角的度数,能不能判断是什么三角形?学生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必须知道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什么角。
师:已知这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60°和40°,求第三个角的度数如何计算?预设生:180°-60°-40=80°。
(板书)师:这是个什么三角形?你是怎么判断的?生:这个三角形中的最大的角是80,是锐角,这是一个锐角三角形。
(板书)2.出示问题2:你还能猜出是什么三角形吗?师:你能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猜出是什么三角形吗?说说你的想法。
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预设:180°-60°=120°可能是钝角三角形,也有可能是锐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还有可能是等边三角形。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展示研究结果,和其他学生形成成果共享,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最终形成数学结论,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通过交流数学知识藴藏的规律,用到的数学思想,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巩固练习1.出示随堂练习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说。
2.出示填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看谁算得准,全班交流思考过程。
3.挑战自我:探索四边形内角和。
四、课堂总结师: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四边形、五边形内角和》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四边形和五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四边形和五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2. 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四边形和五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推导过程。
2. 解决实际问题时的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四边形和五边形的图形。
2. 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四边形和五边形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四边形和五边形有几个角吗?它们的内角和是多少呢?二、探究四边形内角和(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
2. 教师引导学生用公式表示四边形的内角和,即四边形的内角和=(4-2)×180度。
3. 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四边形内角和公式的运用。
三、探究五边形内角和(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五边形的内角和是540度。
2. 教师引导学生用公式表示五边形的内角和,即五边形的内角和=(5-2)×180度。
3. 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五边形内角和公式的运用。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四边形和五边形内角和的特点和规律。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所有多边形的内角和都可以用公式(n-2)×180度来表示呢?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四边形和五边形内角和的理解。
2. 教师强调四边形和五边形内角和公式的运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操作,使学生掌握了四边形和五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并能熟练运用。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公式推导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5篇)《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篇一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手记教学目标1、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证实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会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学生在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究活动,向学生渗透“转化”数学思想。
3、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过程。
难点:探索、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过程。
过程资源体验目标“学”与“教”创设问题情境课件出示:两个三角板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进行探究,引发学生的猜想后,引导学生探讨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也是180°。
这是同学们熟悉的三角尺,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两个三角尺的三个内角分别是多少度?生: 45°、90°、45°。
生: 30°、90°、60°。
师:仔细观察,算一算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生:90°+45°+45°=180°。
生:90°+60°+30°=180°。
师:通过刚才的算一算,我们得到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由此你想到了什么?生: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内角和也是180°。
师:这只是我们的一种猜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真的等于180°,还需要我们去验证。
构建模型每个组准备六个三角形(锐角三角形2个、直角三角形2个、钝角三角形2个)课件学生自己剪的一个任意三角形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有层次的自主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究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不同方法。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3课时-探索与发现:三角形内角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推理,探索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1. 探索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 能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 能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索发现(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三角形模型,观察三角形的内角,并试着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
(2)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代表汇报计算结果和发现。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3. 实践应用(1)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提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教师及时点评并总结。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和推理,让学生自主探索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在实践应用环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对三角形的内角和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重点关注的细节:探索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新课的补充说明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与三角形相关的生活实例,例如:“我们常见的三角形的标志、图形有哪些?”、“三角形的特性有哪些?”等问题,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定义和特性。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探索与发现--三角形内角和》同步检测3(附答案)一、填一填。
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度。
2.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一个角是85°,这是一个( )三角形。
3.在一个等边三角形中,三个角都是( )度,它是( )三角形。
4.在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 ),( )和( )。
5.在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分别是25°和65°,这是一个( )三角形。
二、火眼金睛。
1.一个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一定小于90°。
( )2.任何一个三角形都不可能有两个钝角。
( )3.在一个三角形中,两个角的度数和可能大于第三个角的度数。
( )4.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0°。
( )5.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可能是36°和64°。
( )三、选一选。
1.在一个三角形中,∠l=62°,∠2=45°,另一个角是( )。
A.73° B.83° C.63°2.在三角形中,∠l=50°,∠2=40°,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3.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内角是40°,另外两个内角( )。
A.一定都是70° B.一个是40°,另一个是l00°C.都是70°或者一个是40°,另一个是l00°4.把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
A.90° B.180° C.360°四、看图求出下列各角的度数。
1.2∠B=180°- ( )-( )=( )或∠B=180°-( + ) =( )2.∠B=90°-( )=( )3.3∠C=180°-( )-( )=( )五、根据所给条件求出各角的度数。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北师大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内角和“””
【教材分析】
《三角形内角和》属于空间与图形的范畴,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相关知识后对三角形的进一步研究,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教材中安排了学生对不同形状的、大小的三角形进行度量,再运用拼、折、剪等方法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三角形的又一特性,更加深入的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分析】
在四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概念、角的分类和角的度量等知识。
在本课之前,学生又掌握了三角形的稳定性研究了三角形的分类。
这些都为进一步研究三角形内角和作了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为本课内容的教学作了铺垫。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
它有助于理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是进一步学习、研究几何问题的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量、拼、折、剪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掌握并会应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的问题。
2、通过讨论、争辩、操作、推理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思辨方法和先猜想后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能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合情的推理。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各种各样的直角三角形、长方形、剪刀、量角器、数学纸
【教学过程】
一、学具三角板,引入新课
1、(出示两个直角三角板),问:这是咱们同学非常熟悉的一种学习工具,是什么呀?(三角板)它们的外形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课件:抽象出三角形)
2、顾名思义一个三角形都有几个角呀?(三个)
3、认识内角
(1)在三角形的内部相临两条边之间所夹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课件闪烁∠1)(板书:三角形内角)∠1就叫做三角形的什么?这两条边夹的角∠2呢?∠3呢?
(2)这个三角形内有几个内角?(三个)这个呢?(三个)
(设计意图:由学生最熟悉的三角板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一)直角三角形内角和
Ⅰ、特殊直角三角形内角和
1、根据我们以往对三角板的了解,你还记得每个三角形上每个内角各是多少度吗?(生说度数,师课件上在相应角出示度数:①90°、60°、30°,②90°、45°、45°)。
2、观察这两个三角形的度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1:都有一个直角,师:那我们就可以说他们是什么三角形?(板书:直角三角形)
生2:我还发现他们内角加起来是180度。
师:他真会观察,你发现了吗?快算一算是不是他说的那样?
(课件):(1)90°+60°+30°=180°)
(2)在我们三角形的世界中,是只有直角三角形吗?还有什么?(板书: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二)、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1、请你们任意画一个钝角三角形,一个锐角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度呢?你能利用我们刚才学到的知识来研究你所画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快试试,可以同桌讨论。
(学生操作,汇报,课件演示)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研究的?
3、学生模仿老师操作说理
4、由此我们得到了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呢?我们就可以说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师:这也是三角形的一个特性,现在你对三角形的这一特性有疑问吗?如果没有的话请你用自信、肯定的语气读一读(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来推导出锐角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使学生初步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思辨方法。
)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我们就用三角形的这一特性来解决一些问题
1、两个三角形拼成大三角形
(1)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少度?
(2)(课件把两个三角形拼在一起)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这时学生答案又出现了180°和360°两种。
)师:究竟谁对呢
2、一个三角形去掉一部分
(1)这是一个三角形,他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我从中剪去一个三角形他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再剪去一个三角形呢?(课件演示)
你们看这两个三角形他们的大小、形状都怎么样?但内角和都是180度,看来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度数和他的大小形状都无关。
(2)我再把这个三角形剪去一部分,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课件:剪成四边形)
你能利用我们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来研究这个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
(3)如果五边形,你还能求出他的度数吗?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新的知识,能够灵活的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在此基础上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和“分割”思想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和推理等各方面的能力。
)
四、总结评价、延伸知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研究你掌握了哪些知识?我们是怎样研究的呢?
师:先研究的是特殊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接着通过量、拼等方法得到了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再利用直角三角形通过推理研究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