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膨胀与制冷循环——化工热力学课件-华东理工大学-习题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569.14 KB
- 文档页数:24
第五、六章习题解答一、填空1 .稳流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为△/z+gAz + f △/ =g+w$ 2. 流体经节流膨胀过程时,恰变AH = 0, AP < 0, AS > 0;流体经做外功的 绝热可逆膨胀过程时,焙变< 0, AP < 0, AS 二0o4. 流体流经压缩机或膨胀机时,忽略动、位能变化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简化为= Q + 流体流经换热器设备吋,忽略动、位能变化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简化为△H = Q 。
5. 在所有的热机屮, 卡诺 热机的效率最大。
6. 等爛效率是指:膨胀作功过程,不可逆绝热过程的作功量与可逆绝热过程 的作功量Z 比.7•可以采用回热 循环和 再热循环对Rankine 循环进行改进.8. Joule-Thomson 效应系数“丿> 0,说明节流后温度降低 ・9. 相同条件下,做外功的绝热膨胀比节流膨胀的降温程度 大 ・。
(大、小 或相等)10. 吸收式制冷是消耗热能 的制冷循环。
11. 在0.0080MPa 吋,干度为0.7的水蒸气的悄值是一 5.9385 KJ/Kg ・K 。
(已知饱和水的爛值是0.5925KJ/Kg. K,饱和蒸汽的爛值是8.2296 KJ/Kg. K ) 二、判断1. 理想功就是可逆功。
(X )2. 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热不能自发的全部转化为功。
(V )3. 理想气体的Joule-Thomson 效应系数"丿>0. ( X )4. 等爛膨胀效应系数总是大于零.(V )5. 气体进行等爛膨胀时,对外作功,膨胀后气体的温度总是下降,产生冷效应.3.稳流体系爛平衡方程式为 j out (加心)-AS r6.蒸汽动力循环的热效率越高,做功越大。
(V )7.制冷循环来的制冷效能系数越大,耗功越少。
(V )8.爛产生永远不会小于零。
(V )三、1.在T-S图上用带箭头的线表示物质从几Pi经过仃)绝热可逆膨胀(2)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到P2的过程。
第8章蒸汽动力循环与制冷循环内容概要
将热能变为机械能必须通过循环才能完成,而组成循环的热力过程主要是在热力原动机中进行的。
根据所采用工质的不同,热力原动机循环分为两类:以蒸汽为工质的称为蒸汽动力循环,而以气体为工质的则称为气体循环。
其中以蒸汽动力循环最为主要,其研究对象不是原动机的结构与构件,而是工质所经历的状态及其变化过程。
制冷循环是一种逆向循环。
逆向循环的目的
在于把低温物体(热源)的热量转移到高温物体(热源)去。
根据Clausius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描
等效循环的平均吸热温度
点的压力高低
1-α1
Jetta柴油车
内燃机是一个敞开系统
每一个循环都要从外界吸入工质,循环结束时将废气排于外界
与蒸汽动力循环
适合使用汽油
不同
依靠压缩后的高温空气使燃料着火燃烧,使现代高速柴油机既有定压加热又有定容加热
高温环境
水、
低温环境
图8-16 制冷机与热泵。
第五章 蒸汽动力循环和制冷循环5-3设有一台锅炉,每小时产生压力为2.5MPa ,温度为350C 的水蒸汽4.5吨,锅炉的给水温度为30C,给水压力2.5MPa 。
已知锅炉效率为70%,锅炉效率: 如果该锅炉耗用的燃料为煤,每公斤煤的发热量为 29260J • kg -1,求该锅炉每小时的耗煤量。
2.5MPa 40 C H 2OH 169.77kJ kg内插得到 2.5MPa 30C H 2O H 169.7:86.3l28.04kJ kg查水蒸汽表2.0MPa 320 C H 2O H 3069.5kJ kg 1锅炉在等压情况下每小时从锅炉吸收的热量:出口压力P 1 0.008MPa 。
如果忽略所有过程的不可逆损失,试求: (1 )汽轮机出口乏气 的干度与汽轮机的作功量;(2)水泵消耗的功量;(3)循环所作出的净功;(4)循环热效率。
解:朗肯循环在 T —S 图上表示如下:1点(过热蒸汽)性质:p 1 6MPa , t 1 540 C ,解:查水蒸汽表2.5MPa 20 C H 2O H 86.3kJ kg 锅炉每小时耗煤量:mcoal13490235658.6kg h 10.7 292601(3125.87 128.04) 31490235kJ hQ m H 2O H(H 2 H 1)4.5 1035- 4某朗肯循环的蒸汽参数为:进汽轮机的压力5 6MPa ,温度t 1 540 C ,汽轮机蒸汽吸收的热量 染料可提供的热量内插得到2.0MPa 查水蒸汽表内插得到3.0MPa 内插得到2.5MPa2.0MPa 360 C H 2O350 C H 2OH3.0MPa 320 C H 2O 3.0MPa 360 C H 2O350 C H 2O H 350 C H 2OHH 3159.3kJ 3159.3 3069.540 H 3043.4kJ H 3138.7kJ 3138.7 3043.4kg30 kg kg403114.88 3136.8530 3069.5 3043.4 3125.87kJ 3136.85kJ 3114.88kJkg 1kg 1 kg 12点(湿蒸汽)性质:S g 8.2287kJ kg 1V l 1.0084 cm 3g 11-2过程在膨胀机内完成,忽略过程的不可逆性,则该过程为等熵过程,S 2 S 1 6.9999kJ kg 1 K 12点汽液混合物熵值:循环热效率旦 1326・9 6.°420.3958H 4 3517.0 179.922(2)乏气的干度;(3)循环的气耗率;(4 )循环的热效率; (5)分析以上计算的结果。
化工热力学课后习题答案化工热力学课后习题答案解析与实践化工热力学是化学工程专业中的重要课程,它涉及到热力学原理在化工过程中的应用。
课后习题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针对化工热力学课后习题答案进行解析,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讨论。
第一题:某化工过程中,液体从100°C冷却至30°C,求其冷却前后的焓变化。
解析:根据热力学知识,焓变化可以通过温度变化和相变潜热来计算。
在这个过程中,液体从100°C冷却至30°C,因此焓变化可以表示为:ΔH = mcΔT + mL其中,m为液体的质量,c为液体的比热容,ΔT为温度变化,L为相变潜热。
实际案例:在化工生产中,液体冷却过程常常会伴随着热量的释放。
比如在冷却塔中,热水经过冷却塔顶部的喷淋装置,通过与空气的接触,将热量传递给空气,使水的温度降低。
这个过程中,热水的焓发生了变化,而释放的热量则被转化为冷却塔底部的冷却水。
第二题:某反应器中,气体从1MPa膨胀至0.1MPa,求其膨胀过程中的焓变化。
解析:气体的膨胀过程可以看作是绝热膨胀,根据绝热过程的热力学关系,焓变化可以表示为:ΔH = C_pΔT其中,C_p为气体的定压比热容,ΔT为温度变化。
实际案例:在化工生产中,气体的膨胀过程常常会伴随着功的输出。
比如在天然气输送管道中,高压天然气经过减压阀膨胀至低压,释放出的能量可以用来驱动压缩机或者发电机,实现能量的转换和利用。
通过以上两个习题的解析和实际案例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化工热力学的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重要性。
掌握热力学原理和应用是化学工程师必备的基本能力,通过课后习题的答案解析和实践案例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化工热力学答案—课后总习题答案详解第二章习题解答一.问答题:2-1为什么要研究流体的"VT关系?【参考答案】:流体P-V-T关系是化工热力学的基石,是化工过程开发和设讣、安全操作和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基础数据。
(I)流体的PVT关系可以直接用于设汁。
(2)利用可测的热力学性质(T, P, V等)计算不可测的热力学性质(H, S, G.等)。
只要有了旷/T关系加上理想气体的C;;, 可以解决化工热力学的大多数问题匚以及该区域的特征:同时指岀其它重要的点、2- 2 ⅛ P-V图上指出超临界萃取技术所处的区域,而以及它们的特征。
【参考答案】:1)超临界流体区的特征是:环、P>Pco2)临界点C的数学特征:(^PM Z)/ =° (在C点)($2p/刃2)・0 (在C点)3)饱和液相线是不同压力下产生第一个气泡的那个点的连线:4)饱和汽相线是不同压力下产生第一个液滴点(或露点)那个点的连线。
5)过冷液体区的特征:给左压力下液体的温度低于该压力下的泡点温度。
6)过热蒸气区的特征:给左压力下蒸气的温度髙于该压力下的露点温度。
7)汽液共存区:在此区域温度压力保持不变,只有体积在变化。
2-3要满足什么条件,气体才能液化?【参考答案】:气体只有在低于7;条件下才能被液化。
2-4不同气体在相同温度压力下,偏离理想气体的程度是否相同?你认为哪些是决左偏离理想气体程度的最本质因素?【参考答案】:不同。
真实气体偏离理想气体程度不仅与7∖ P有关,而且与每个气体的临界特性有关,即最本质的因素是对比温度、对比压力以及偏心因子7;, /和Q。
2-5偏心因子的概念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槪念?它可以直接测呈:吗?【参考答案】:偏心因子。
为两个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偏离分子中心之间的作用力的程度。
其物理意义为:一般流体与球形非极性简单流体(氮,氟、毎)在形状和极性方而的偏心度。
为了提高计算复杂分子压缩因子的准确度。
习题:2-1.为什么要研究流体的pVT 关系?答:在化工过程的分析、研究与设计中,流体的压力p 、体积V 和温度T 是流体最基本的性质之一,并且是可以通过实验直接测量的。
而许多其它的热力学性质如内能U 、熵S 、Gibbs 自由能G 等都不方便直接测量,它们需要利用流体的p –V –T 数据和热力学基本关系式进行推算;此外,还有一些概念如逸度等也通过p –V –T 数据和热力学基本关系式进行计算。
因此,流体的p –V –T 关系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2-2.理想气体的特征是什么?答:假定分子的大小如同几何点一样,分子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由这样的分子组成的气体叫做理想气体。
严格地说,理想气体是不存在的,在极低的压力下,真实气体是非常接近理想气体的,可以当作理想气体处理,以便简化问题。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最简单的状态方程:RT pV =2-3.偏心因子的概念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概念?它可以直接测量吗?答:纯物质的偏心因子ω是根据物质的蒸气压来定义的。
实验发现,纯态流体对比饱和蒸气压的对数与对比温度的倒数呈近似直线关系,即符合:⎪⎪⎭⎫ ⎝⎛-=r sr Tp 11log α 其中,cs s r p p p = 对于不同的流体,α具有不同的值。
但Pitzer 发现,简单流体(氩、氪、氙)的所有蒸气压数据落在了同一条直线上,而且该直线通过r T =0.7,1log -=sr p 这一点。
对于给定流体对比蒸气压曲线的位置,能够用在r T =0.7的流体与氩、氪、氙(简单球形分子)的sr p log 值之差来表征。
Pitzer 把这一差值定义为偏心因子ω,即)7.0(00.1log =--=r s r T p ω任何流体的ω值都不是直接测量的,均由该流体的临界温度c T 、临界压力c p 值及r T =0.7时的饱和蒸气压s p 来确定。
2-4.纯物质的饱和液体的摩尔体积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饱和蒸气的摩尔体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吗?答:正确。
习题第1章绪言一、是否题1. 孤立体系的热力学能和熵都是一定值。
(错。
和,如一体积等于2V的绝热刚性容器,被一理想的隔板一分为二,左侧状态是T,P的理想气体,右侧是T温度的真空。
当隔板抽去后,由于Q=W=0,,,,故体系将在T,2V,0.5P状态下达到平衡,,,)2. 封闭体系的体积为一常数。
(错)3. 封闭体系中有两个相。
在尚未达到平衡时,两个相都是均相敞开体系;达到平衡时,则两个相都等价于均相封闭体系。
(对)4. 理想气体的焓和热容仅是温度的函数。
(对)5. 理想气体的熵和吉氏函数仅是温度的函数。
(错。
还与压力或摩尔体积有关。
)6. 要确定物质在单相区的状态需要指定两个强度性质,但是状态方程P=P(T,V)的自变量中只有一个强度性质,所以,这与相律有矛盾。
(错。
V也是强度性质)7. 封闭体系的1mol气体进行了某一过程,其体积总是变化着的,但是初态和终态的体积相等,初态和终态的温度分别为T1和T2,则该过程的;同样,对于初、终态压力相等的过程有。
(对。
状态函数的变化仅决定于初、终态与途径无关。
)8. 描述封闭体系中理想气体绝热可逆途径的方程是(其中),而一位学生认为这是状态函数间的关系,与途径无关,所以不需要可逆的条件。
(错。
)9. 自变量与独立变量是一致的,从属变量与函数是一致的。
(错。
有时可能不一致)10. 自变量与独立变量是不可能相同的。
(错。
有时可以一致)三、填空题1. 状态函数的特点是:状态函数的变化与途径无关,仅决定于初、终态。
2. 单相区的纯物质和定组成混合物的自由度数目分别是 2 和 2 。
3. 封闭体系中,温度是T的1mol理想气体从(P ,V )等温可逆地膨胀到(P ,V ),则所做的功为i i f f(以V表示)或(以P表示)。
4. 封闭体系中的1mol理想气体(已知),按下列途径由T1、P1和V1可逆地变化至P ,则第 1 页A 等容过程的 W = 0 ,Q = ,U = ,H = 。
3-1 试推导方程物、CdVJr=7(虫)—p 式中7\ V 为独立变量。
2- 1使用下述三种方法计算ikmol 的甲烷贮存在容积为().124611?、温度为5()°C 的容器中所产生的压 力是多少?(1) 理想气体方程: (2) Redlich-Kwong 方程; (3) 普遍化关系式。
2- 2欲将25kg, 289K 的乙烯装入O.ln?的刚性容器中,试问需加多大压力?2- 3分别使用理想气体方程和Pitzer 普遍化方法,计算510K, 2.5MPa 下正丁烷的摩尔体积。
已知实验值为 1480.7cm 3 • moF 1.2- 4试用下列方法求算473K, IMPa 时甲醇蒸气的Z 值和V 值:(1) 三项截尾维里方程式(2-6),式中第二、第三维里系数的实验值为:B= -219cm 3 ・ mol -1 C= -17300 cm 6 • mol -2(2)Redlich-Kwong 方程; (3) 普遍化维里系数法。
2- 5某气体的pvT 行为可用下述在状态方程式来描述:Q pV = RT + b-2- 6试计算含有3()% (摩尔)氮气(1)和70% (摩尔)正丁烷(2)的气体混合物7g,在188°C 和 6.888MPa条件下的体积。
已知:8〃=14 cm 3 • mol",位2= -265 cm 3 • mol -1, B/2= -9.5 cm 3 • m ol"。
2- 7分别使用下述方法计算171°C, 13.78MPa 下二氧化碳和丙烷的等分子混合物的摩尔体积。
已知 实验值为 0.199m 3 - kmol -1(1) 普遍化压缩因子关系式; (2) Redlich-Kwong 方程。
2- 8有一气体的状态方程式。
及人是不为零的常数,则此气体是否有临界点呢?如果有,用。
、b 表示。
如果没有,解释为什么没有。
2- 9在体积为58.75ml 的容器中,装有组成为66.9% (摩尔比)田和33.1%CH 4混合气lmoL 若气 体温度为273K,试求混合气体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