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释尿素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204.97 KB
- 文档页数:3
新型尿素对高产冬小麦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作者:刘盛林董晓霞王学君孙泽强杨光来源:《山东农业科学》2020年第11期摘要:氮肥对于作物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有重要作用,将普通尿素改良为控释尿素和含微量元素尿素等新型尿素可能有助于提高氮肥生物有效性,促进作物生长和降低环境污染。
本研究在田间条件下,施用等量氮素的控释尿素(CLU)、聚能网尿素(SNU)、腐植酸尿素(HAU)、含锌尿素(Zn-U)和含锰尿素(Mn-U)与普通尿素(CU),比较其对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和提高冬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施氮量相同时,CLU、SNU、HAU、Zn-U、Mn-U与CU相比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无显著促进作用,增施锰肥(Mn-U和U+Mn)增产效果优于增施锌肥(Zn-U和U+Zn);CLU、Zn-U和Mn-U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冬小麦品质均无显著促进作用,新型尿素Mn-U能够促进作物对氮素的吸收,其氮肥利用率相对较高。
因此,受土壤条件、作物品种、新型尿素种类、施用量和施用时期等多因素共同影响,石灰性土壤中施加不同新型尿素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均无显著促进作用,如何通过尿素种类进一步提高冬小麦产量和品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新型尿素;微量元素;冬小麦产量;籽粒品质;氮肥利用率中图分类号:S152.1+10.1:S143.1+4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20)11-0025-06Effects of Novel Types of Urea on Growth, Yield andQuality of High-Yielding Winter WheatLiu Shenglin, Dong Xiaoxia, Wang Xuejun, Sun Zeqiang, Yang Guang(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Scientific Observing and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Arable Land Conservation (Shandong),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Jinan 250100, China)Abstract As one of the soil essential elements, nitroge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crop yield and improve grain quality. The research of novel types of urea, such as loss-controlled urea and urea with microelements,might increase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enhance crop growth and reduce environment pollution.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s of loss-control urea (CLU), shaped-net urea (SNU), humic acid urea (HAU), Zn-urea (Zn-U) and Mn-urea (Mn-U) with equal nitrogen rate on improving soil nutrient content and promoting winter wheat yield and grain quality were studied with traditional urea (CU) as control in fiel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LU,SNU, HAU, Zn-U and Mn-U with same amount of nitrogen had no significant enhancement on growth and grain yield of winter wheat. The increment of grain yield with Mn-U was greater than that with Zn-U. CLU, Zn-U and Mn-U had no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n soil nutrient content and grain quality of winter wheat. Compared with other novel types of urea, Mn-U could enhance nitrogen uptake with higher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Novel types of urea application had no significant promoting effect on winter wheat yield and grain quality as fertilizer efficiency was restricted by soil condition, crop species, types and amounts of urea and application time simultaneously. Further studies would be needed to enhance crop yield continuously and improve grain quality.Keywords Novel type of urea; Microelements; Winter wheat yield; Grain quality; Nitrogen use efficiency集约化条件下,氮肥在冬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中起关键作用,合理施用氮肥是获得较高目标产量的关键措施[1]。
玉米、大豆应用控释尿素试验总结作者:唐潘成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6期摘要:试验表明在玉米底肥比常规施肥多施5kg控释尿素的情况下,生育期间不再追肥(常规追尿素12kg),公顷产量与常规接近,减产1.5%,公顷效益减少8.8元。
大豆在底肥比常规多施2kg控释尿素的情况下,公顷产量比常规增产2.8%,公顷增效280.2元。
关键词:玉米;大豆;肥料;产量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设在农场旱田科技园区,土质为白浆土,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肥力中等,秋翻,秋耙,秋起垄,玉米前茬为大豆,大豆前茬为玉米。
2、供试材料肥料:控释尿素、普通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品种:玉米品种为哈丰2号、大豆品种为垦农333、试验处理玉米处理1:底肥与常规相同加施5kg控释肥,生育期间不追肥。
处理2:常规施肥,拔节期追12kg尿素大豆处理1:底肥与常规相同加施2kg控释肥处理2:常规施肥4、试验设计与方法采用中区试验,不设重复,每处理面积208m2(8行区、行距0.65m、行长40m)人工垄上开沟施肥播种,玉米亩施肥纯量20kg,N:P:K为2:1:0.7,亩保苗5千株。
大豆亩施肥纯量14kg,N:P:K为1:1。
8:015,亩保苗2万株。
播后苗前采用乙·嗪·滴丁酯封闭除草,生育期间,机械中耕三遍。
二、试验结果分析1、产量结果分析先看玉米,从田间调查看,两处理生育期一致,整个生育期观察,施控释尿素的处理没有发现缺肥早衰现象,与常规施肥基本相同。
在从表1上看,株高两处理基本相同,穗粒数控释肥处理略多,但百粒重比常规少0.79,公顷产量降低149.9kg,减产1.5%。
再看大豆,从生育期调查表看,两处理没有差别,从表2上看,控释肥处理株高、株粒数、百粒重略高,公顷产量增加87kg,增产2.8%。
2、经济效益分析先看玉米,从表3上看控释肥处理比常规处理公顷少收入8.8元。
再看大豆,从表4上看,控释肥处理比常规处理公顷增收280.2元。
大豆是我国东北的三大作物之一,随着化肥的不断使用,其用量也在不断增大,但化肥的利用率却有所下降,进而对土地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降低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对此,通过控释有机肥和控释肥料,可以有效的提升大豆品质。
本文针对不同种类肥料对大豆生理特性和品质的影响进行分析,并采用了具体的试验方法来进行验证。
为了具体探讨不同种类肥料对大豆生理特性和品质所具有的影响,本次研究以不施肥作为对照组,与不同种类肥料进行了具体的对比研究,从而总结不同肥料对大豆某些生理特性和品质所产生的影响规律,希望能够为肥料的使用起到一些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本次研究主要以大豆品种九农26作为供试材料,种植区的土壤为耕型坡洪积潮棕壤,而氮肥主要选择控释复合肥、控释尿素以及普通尿素等,磷肥主要为过磷酸钙,钾肥则选择氯化钾。
2、方法本次研究在辽宁省某试验地进行,分别设立5组不同的处理小组,对其分别进行不施肥、常规施肥、有机肥、控释尿素以及控释复合肥等处理。
对施肥量分别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并按照随机区组排列的方式,共划分为5个试验区,每个试验种植区的行长为6米,垄距为0.7米,采用人工点播种植方式,株距为12厘米。
3、测定项目与方法在本次研究当中主要在春季取土样,对土壤的基础肥力进行测定。
并对大豆在不同生育时期的株高、叶绿素含量以及地上部生物量进行有效的调查。
而在秋季收获后,则需要对不同处理籽粒进行测定,主要检测其蛋白质和脂肪含量。
对于株高和叶绿素采用连续测定20株的方式,地上部生物量则取大豆连续5株,最终结果取平均值。
对于土壤基础肥力的测定,试验人员可以采用常规分析方法,叶绿素则使用叶绿素仪来进行测定,并采用烘干法来测定地上部生物量,最后使用红外谷物分析仪来测定蛋白质和脂肪含量。
对本次试验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相关数据统计软件来进行处理和分析。
二、结果和分析本次试验在大田条件下以大豆品种九农26作为本次试验的材料,并分别对大豆进行5种不同类型的处理,分别为常规施肥、控释尿素、有机肥、不施肥以及控释复合肥,并研究了大豆叶绿素、地上生物产量、株高以及品质等方面的影响。
不同施肥措施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评价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对于国内农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而施肥措施对于大豆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对不同施肥措施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评价,并提出一些建议措施。
一、有机肥施用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有机肥施用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施肥方式,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有机肥施用能够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提高土壤肥力。
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微量元素,这些物质能够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活动,增加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为大豆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其次,有机肥施用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
有机肥的施用能够促进土壤颗粒的结合,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有利于根系的伸展和水分的渗透,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并且减少土壤中的盐分和重金属含量,有利于大豆的生长发育。
最后,有机肥施用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有机质可以增强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减少水分的蒸发损失,保持土壤湿度恒定,为大豆的生长提供了较为稳定的水分环境。
二、化肥施用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化肥施用是大豆生产中常见的施肥方式,其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化肥中的氮、磷、钾等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
适量施用化肥能够为大豆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提高植株对病虫害的抵抗力,进而提高大豆的产量。
其次,化肥施用可以快速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
化肥中的养分经过化学反应后,会转化为植物可直接吸收利用的形态,因此化肥施用能够迅速满足大豆对养分的需求,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
然而,过量施用化肥会导致一系列问题。
一方面,过量的氮肥施用会导致土壤酸化,抑制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的生长,产生大量的硝酸盐,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
另一方面,过量的磷、钾肥施用会导致这些元素在土壤中累积,降低土壤肥力,对大豆的品质产生负面影响。
硫包衣尿素简介包膜控释尿素即硫包衣尿素,是通过在大颗粒尿素的外层包裹一层硫磺及石蜡达到控制尿素分期释放的目的,是传统肥料的更新换代产品。
该产品与普通尿素对比有如下点:1、可“智能化”调整养分的释放速度,达到长效、持续的养分供给,养分释放期可控制在80—120天,从而保证了作物生长期内的养分需求.2、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一倍以上,传统肥料尿素中氮养分的利用率仅在30%左右,70%左右的氮养分释放后挥发掉或从土壤中流失,不能被作物吸收。
尿素通过硫包衣后氮养分的有效利用率可提高到60%-80%,实现一次施肥到收获。
肥料养分供给时间长、利用率高、均衡可有效促进作物成熟、籽粒饱满,提高产量20%左右增加收益。
3、膜壳中的硫素可补充作物生长过程中必须的第四大养分硫,同时硫元素的特殊气味可驱赶大部分地下害虫,减少作物的病虫害,同时尿素释放后剩余的膜壳可有效储存水分,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
4、本产品即可单独使用也可作为掺混肥料的原料使用,适合于各种土壤和多种作物。
建议亩(667m2)使用量在30公斤左右,具体数量可根据当地土壤特性、种植作物、气候条件进行调整。
施肥选明泉—省时、省力、省钱又增产多肽尿素简介在明水大化集团建厂50周年暨2009年来临之际,由集团明泉化工股份公司与北京瑞利源高科技公司合作生产出填补国内空白的最新产品----多肽大颗粒尿素,有明化控释肥料公司与加拿大汉枫公司合作生产的硫包膜控释肥料,并即将生产多肽小颗粒及多肽碳酸氢铵,近日将全面投放市场。
现在集团已由生产大颗粒尿素、小颗粒尿素、碳酸氢铵为主,发展成为大、小颗粒尿素系列产品:多肽大颗粒、包膜控释大颗粒、多元素控释肥、多肽小颗粒、多肽碳铵、多肽多元素碳铵等多种农用肥料。
我们将以更快的发展,更好的服务,更新的产品,更大的实惠面向广大农民朋友。
5、多肽尿素是在尿素生产过程中加入金属蛋白酶而形成的,他对作物所需养分具有极强的催化作用。
在提高肥效、改良土壤、促进成长改善品质等方面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