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兔大肠杆菌和球虫混合感染的防治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家兔大肠杆菌病的防治病原学简介家兔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感染家兔的肠道,常见于幼仔兔。
病原菌主要通过粪便、饮水、粗饲料等途径传播,易引起家养兔群体性疾病。
大肠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具有强大的生存力和适应性。
在家兔肠道内可产生不同的病毒毒株,对家兔的健康和免疫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家兔感染大肠杆菌后,会出现腹泻、腹痛、发热、呕吐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加强卫生管理家兔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是非常关键的。
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可减少细菌的滋生和传播,有效防止家兔感染大肠杆菌。
家兔的饲养地应该保持干燥、通风和清洁。
每天清理宠物笼子的饲料残渣、粪便和其他污秽物,洗涤消毒饮水杯、食盘、窝垫等常用物品。
宠物主人应经常洗手,以防传播感染。
控制环境因素家兔感染大肠杆菌病与环境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空气湿度太大或太小,养兔密度过大等,都会增加家兔感染病菌的风险。
因此,为了预防家兔大肠杆菌病,必须控制好家兔饲养环境,让家兔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保持健康状态。
合理饮食合理的饮食管理对于家兔的健康至关重要。
科学合理地配置家兔饲料,能够有效增强家兔的免疫力,预防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应该根据家兔年龄和体重,合理调配蛋白质、糖类、脂肪等营养成分,营养均衡,不要喂养过贫或过浓的饲料。
同时,更换清洁的饮水和饲料,避免家兔摄入受污染的饮食,也是预防家兔大肠杆菌病的重要策略。
注重防治措施家兔感染大肠杆菌后,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隔离患病家兔、维持环境卫生等,做到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病菌的进一步传播。
在疫情的高发期和季节交替期,则需要提高警惕,常规性对家兔进行各项疫苗注射等防治措施,保障家兔的健康。
家兔大肠杆菌病的治疗家兔一旦感染了大肠杆菌,应及时就诊。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以下几点:给家兔进行适当营养补充家兔受到大肠杆菌感染后,由于腹泻等症状严重,容易导致体内水、电解质、营养物质等的流失,因此需要给家兔进行适当的补充。
兔子大肚子病的原因症状特点及防治方法兔子出现大肚子的原因有:1 大肠杆菌和球虫混合感染型2 病毒性腹泻,3 营养不均衡4、如果草粉里含土或饲料原料霉变可诱发兔子大肚子病。
这种病的特点如下1 病初发生轻微的肚子发胀,食欲降低,不爱活动,感觉是大便排不出来的状态2 拉稀的概率在30%以下,最高在30%3 一般以1.1-1.2公斤体重到1.5-1.6公斤体重发病率最高4 一般发病到死亡时间为20-30小时之间,个别会推迟到48个小时北京英美尔是一家专业化从事草食动物饲料营养研究的高新技术企业,根据兔的消化生理特点,设计开发出符合兔营养需求的兔专用除霉防霉型复合预混料,解决了兔子因营养不均衡、各种应激以及草粉霉变等因素引起的大肚子病。
兔专用型复合预混料(含药物饲料添加剂)B2C 843产品特点:1.选用优质原料,先进配方,采用全新工艺流程,使得产品性能优越,质量稳定。
2.采用中药超微工艺结合微生态制剂,降低对消化系统疾病和外部病原体的敏感度,保证兔群健康,避免拉稀、胀气等疾病的发生。
3.对饲料分解彻底、吸收完全、节省草料,缩短饲养周期,提前出栏。
4.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大料配方,长毛兔肉兔獭兔都可使用。
原料组成:维生素、微量元素、益生菌、未知促生长因子、纤维素酶、氯化胆碱、蛋氨酸、赖氨酸、抗氧化剂、磷酸氢钙、碳酸钙、食盐等。
载体:次粉、麦饭石。
药物含量:杆菌肽锌1500mg/kg配伍禁忌:不能与土霉素等同时使用。
停药期:无注意事项:1、配料时应混合均匀;2、包装袋打开后要尽快用完。
保质期:6个月净重:21kg注:每吨全价饲料中多加2k g预混料为增效物质。
一例兔大肠杆菌和球虫混合感染的防治
摘要总结了一例大肠杆菌和球虫混合感染的诊治情况,经用庆大毒素注射结合球必清拌料,连用3d,病情可得到有效控制;并就其预防及诊治体会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兔;大肠杆菌;球虫;混合感染;预防;治疗
2007年10月,寿宁县南阳镇某养兔专业户饲养的623只体重2.0~2.5kg的家兔,发病156只,死亡23只。
经观察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兔大肠杆菌和球虫混合感染。
经用庆大霉素注射结合球必清拌料,连用3d,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现将诊疗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症状
病兔初期食欲降低,后废绝。
精神不好,时常伏卧,虚弱消瘦。
眼鼻分泌物增多,耳、鼻及腹下皮肤发青,唾液分泌增多。
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尿频或常呈排尿姿势,肛门周围常被粪便玷污,腹围增大,肝区触诊疼痛。
结膜苍白,黄染。
体温正常或降低,四肢冰凉,磨牙,贫血,下痢。
7d左右死亡,死前尖叫,角弓反张,多因极度衰竭或脱水死亡。
2剖检病变
心脏、肺正常,胃膨大,胃内充满食物,肠壁血管、肠系膜普遍呈树枝状充血,并有出血点,十二指肠扩张,肠壁肥厚,黏膜发生卡他性炎症,肠黏膜呈淡灰色,肠黏膜上有许多小而硬的白色结节,回肠、盲肠和结肠内充满黏液胶样粪便。
大肠前段内充满大量糊状粪便和气体,后段被干软的粪便阻塞,肝脏微肿、淤血,胆囊黏膜发炎,胆管扩张肿胀且充满浓稠胆汁。
多数兔有腹水,膀胱充盈。
3实验室检查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结合实验室检验,初步诊断为大肠杆菌和球虫混合感染。
大肠杆菌经分离培养、生化试验而确诊,球虫诊断采用粪便漂浮法。
4治疗
全群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1万单位/kg体重,2次/d,连用3d;结合0.1%球必清(地克珠丽)拌料,连用3d。
除8只病情特别严重的死亡外,其余都恢复正常。
5预防
5.1加强饲养管理
人员进入兔舍要更衣换鞋、洗手消毒;对外地引进的兔应隔离观察3~4周,多次检查没有球虫卵、无拉稀表现,方可转入兔场合养。
做好兔舍和笼具消毒;产箱、垫草、食槽要及时清洗、消毒、曝晒;转群前后和出售后要及时对空笼进行火焰消毒;及时清扫,打扫的兔粪须堆积发酵,防止病源扩散。
兔舍应加强空气流通。
保持舍内干燥、卫生,严防鼠、蝇、蚊及其他动物进兔舍。
避免带虫母兔感染仔兔,实行早期断奶,哺乳前应用酒精擦净母兔乳房。
青绿饲料要洗净再喂,对断奶前后仔兔的饲料必须逐步更换,不能骤然改变。
5.2对球虫病的预防
可在1~3月龄幼兔的饲料中添加药物,如球必清、磺胺二甲嘧啶、克球粉、复方敌菌净等抗球虫药,制定科学的用药计划,合理交替使用以防产生耐药性。
5.3对大肠杆菌的预防
可用庆大霉素、痢菌净等进行预防。
庆大霉素按1次25 mg/kg体重内服,1次/d,连用5d。
痢菌净按15mg/kg体重内服,1次/d,连用3~4d。
6体会
(1)兔大肠杆菌和球虫混合感染发病快,死亡率高。
仔兔主要是通过吃入
母兔乳房上玷污的卵囊、大肠杆菌而感染;幼兔主要是通过饲料和饮水而感染,尤以2~3月龄内幼兔多发,2月龄最重。
耐过的病兔长期不能康复,体重可减少12%~40%,个别生长停滞。
温暖潮湿季节多发,在华东地区一年四季均可发生,6~8月最为严重。
晴雨交替、饲料骤变或单一可促进本病暴发。
此外饲养人员、工具、鼠和蝇类昆虫均可机械地传播本病。
成年兔多为带虫者,时常下痢,粪便检查无虫卵。
(2)对兔大肠杆菌和球虫混合感染应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治疗本病时应联合用药进行治疗,同时还应注意抗球虫药的合理应用:一是合理选用不同作用峰期的药物。
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第3~4天的药物,其抗球虫作用较强,多作为治疗药应用(尼卡巴嗪、妥曲珠利、磺胺氯吡嗪钠)。
二是为减少球虫产生耐药性,应采用轮换用药、穿梭用药或联合用药方法。
在同一个饲养期内合用2种以上抗球虫药,通过药物间的协同作用,既可延缓耐虫株的产生,又可增强药效和减少用量。
如氯羟吡啶与苯甲氧喹啉合用。
三是选择适当的给药方法。
患兔通常食欲减退,甚至废绝,但是饮欲正常,因而通过饮水给药可使患兔获得足够的药物剂量,而且混饮给药比混料更方便。
四是选择合理的剂量和疗程。
应了解饲料中已添加的抗球虫药物添加剂品种,以免治疗用药时重复使用同一品种药物,造成药物中毒。
五是注意配伍禁忌。
如莫能霉素、盐霉素禁止与泰妙菌素、竹桃霉素并用;否则会造成兔生长发育受阻,甚至中毒死亡。
六是为保障动物性食品消费者健康,应严格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认真监控抗球虫药残留,并遵守关于抗球虫药休药期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