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10章 轴对称、平移与旋转第1节《轴对称的再认识(1)》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37.00 KB
- 文档页数:9
轴对称的再认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索,理解轴对称的基本性质,并学会利用性质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轴对称的性质的过程,并体验探索过程中的成功感受;经历图形欣赏与相关数学思考;经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活动过程。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是:掌握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
难点是:运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画出对称轴。
教学过程:一、观图激趣,设疑导入1、课件演示2、(1)让学生观图后提问:以上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2)师生共同回顾:轴对图形的定义和性质(3)课件演示:定义: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的两部分能完全重合,对称轴是一条直线。
性质: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3、提出问题,导入新课:线段和角分别是轴对称图形吗?我们能否加以验证呢?二.探索新知问题一: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吗?我们能否加以验证呢?(让学生思考后问答,怎样验证?老师提醒:对折可借助于白纸)●做一做:1、画出线段AB及它的中点O.2、再过点O画出与线段AB垂直的直线CD,3、沿直线CD将纸对折。
●思考:1、看看线段OA与OB是否重合?2、线段AB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如图:直线CD垂直于线段AB,又平分线段AB。
把垂直并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称为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直线CD垂直于线段AB且平分线段AB,我们把这样垂直并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称为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或中垂线;(垂直平分线、中垂线加着重线)(强调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一条直线而不是线段或射线)。
想一想:一条线段有几条对称轴?答: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分别为:线段的中垂线,线段本身所在的直线.问题二:角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是什么?能否模仿上述验证方法加以验证呢?(老师可提醒:折叠,让学生模仿上述验证线段的轴对称性的方法)。
课题: 10.1.1生活中的轴对称【学习目标】1.知道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概念2.能够识别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3. 理解轴对称的性质【学习重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学习难点】判断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一、自主学习自学教材p98-100完成下面问题:1.如果对折,对折的两部分是,那么就称这样的图形为;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2.把一个沿着某过去,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这条直线就是,两个图形中的(即两个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点)叫做.3.轴对称图形(或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对应线段(对折后重合的线段),对应角(对折后重合的角)。
二、学习新知新知一:欣赏生活中的图片,观察图形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得到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
三、小组合作、展示提升合作一 -----我是小小设计师: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几张纸,然后剪出以下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线段、角,想一想他们是否对称?对称轴的数量?填以下表格合作二1.6组的同学找数字也可以写成轴对称图形!2.5组的同学找字母也可以写成轴对称图形!3.4组的同学找汉字也可以写成轴对称图形!新知二:观察图10.1.1中的各个图形,(1)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吗?(2)请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否有些图形的对称轴还不止一条呢?新知三:我们再看图10.1.3中的两组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新知四:四边形图形沿着一条直线翻折过去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形的对于线段、角有什么关系?四:课堂小结五、尝试反馈,巩固练习1、在下列图形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锐角三角形B、曲线C、线段D、直角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有()A、一条B、二条C、三条D、一条或三条3、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B、有一角为45°的直角三角形C、有两个角分别为50°与80°的三角形D、有两个角分别为55°与65°的三角形六、课后练习:1观察下列各种图形(P100练习第2题),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2、理科爱好者(P99基础过关),第7.9两题。
10.1 轴对称10.1.2 轴对称的再认识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用“连结对称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验证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能熟练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过程与方法】通过画对称轴,掌握基本的作图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独立观察思考的习惯,感受数学几何图形的美,体验设计轴对称图形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三、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复习前面一节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教学说明: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为本节课的学习作准备。
【讲授新课】探究1:线段请同学思考: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是什么?请学生在半透明纸上画出线段AB和它的中点O,再过O点画与AB垂直的直线CD,沿直线CD 将纸对折,观察线段OA和线段OB是否重合。
在上述试验中,显然线段OA和线段OB互相重合,因此,线段AB是轴对称图形。
探究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如上图:∵直线CD⊥线段AB且AO=BO∴直线CD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直线。
定义:垂直并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称为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小结:线段是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是它的一条对称轴。
探究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如图,在直线CD上面任找一点M,连结线段两端点A、B,思考MA和MB关系?沿直线CD将纸对折,观察线段MA和线段MB互相重合,所以MA=MB。
小结: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探究4: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有时我们感觉一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那么如何来验证呢?这就需要我们去找到它的对称轴,看看沿着对称轴翻折以后两部分是否重合.(1)试一试:如图,方格子内的两图形都是成轴对称的,请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在上图中,由于图形在方格子内,我们可以凭直觉很准确地画出两个图形的对称轴,你能想想是什么原因吗?因为在方格子中我们比较容易看清楚图形的位置,也就比较容易确定图形的中间位置。
10.1.2《轴对称的再认识》【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一、教材分析轴对称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变化,是密切数学与现实联系的重要内容。
《轴对称图形的再认识》既是上一节课《生活中的轴对称》内容的延展和深化,又是后续学习探索等腰三角形性质,进一步学习某些特殊四边形、圆和函数图像等知识的基础,不仅可解决几何中某些计算、作图、证明等问题,而且还可解释其他自然科学中和生产生活实际中的有关现象、解决最短路径问题、设计图案等等。
在轴对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观察—实验—归纳—论证”,体验“具体—抽象—具体”,是典型的“实验几何”到“论证几何”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用轴对称的观点分析复杂图形,提升观察分析图形的能力,培养美学观以及和谐平衡的哲学思想都有着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通过上一节课《生活中的轴对称》的学习中,学生初步认识了轴对称的概念,但对于轴对称这种图形变化中的“变与不变”没有深刻的体会,因此本节课的学习主要通过学生动手实验,通过轴对称图形中的对称轴的画法,直观得出轴对称变换过程中图形的变化情况,并归纳出轴对称的基本性质。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准确叙述轴对称的基本性质;(2)会结合图形用符号语言解释轴对称的基本性质;(3)能利用轴对称的基本性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的探究过程,体会图形变换中“变与不变”的思想,掌握研究图形变换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渗透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增强合作交流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并掌握轴对称的基本性质。
难点:经历“观察—实验—归纳—论证”的图形变换的研究过程。
五、教学策略这节课主要以“观察—实验—归纳—论证”来进行教学双边活动,借助于智慧课堂等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交流互动、归纳验证。
六、教学过程(一)微课引导提出问题在一张对折的长方形纸上用笔尖扎出“4”这个数字,将纸打开后铺平.回答几个问题:(1)图中的两个“4”有什么关系?其中点A的对称点为_______(2)线段AB与线段A′B′有什么数量关系?_____________∠A与∠A′有什么数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3)连接点A与点A′的线段,设折痕所在直线为l,线段AA′与直线l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意图】通过微课的引导,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并且为本节课的学习作准备.(二)自主探究获得新知1、探究1: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吗?师:我们学过的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为什么?你是怎么发现的?生:(引导学生说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师:同学们动手验证一下,在透明的白纸上作出一条6cm长的线段,并把它对折,有没有重合?生:(经过引导)有师:既然是轴对称图形,你说对称轴在哪里?能不能画出来?(学生动手作图)师:(智慧同屏上传学生的作图)你能说出这条对称轴与线段有什么关系?(教师标记线段、直线)生:直线CD与线段AB垂直?直线CD平分线段AB?直线CD与线段AB重合?师:其实线段的对称轴有两条,我们今天研究与线段不重合的对称轴。
轴对称的再认识【学习目标】1、掌握用“连结对称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验证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2、熟练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重难点】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归纳总结画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方法。
【导学流程】一、回顾复习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点、线段、角。
二、了解感知1、在纸上画出线段AB及它的中点O,再过点O画出与AB垂直的线段CD,沿直线CD将纸对折。
思考:线段AB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是什么?总结:线段是轴对称图形,直线CD是它的对称轴;直线CD垂直于线段AB,又平分线段AB,我们把这样垂直并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称为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中垂线)。
线段有2条对称轴:线段的中垂线、线段本身所在的直线。
2、画出∠AOB ,对折,使角的两边完全重合,然后用直尺画出折痕OM。
思考:射线OM与∠AOB 是什么关系?结论:角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3、在方格纸中画出图形的对称轴图形在方格子内,我们可以凭直觉很准确地画出两个图形的对称轴,你能想想是什么原因吗?三、深入学习1、如果没有方格子,而又不能折叠,你还能比较准确地画出图形的对称轴吗?思考:连接对称点的线段与对称轴有什么关系?(垂直平分线)2、点 A 和点 A’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你能画出这条直线吗?总结:复杂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画法1、找任意一组对应点 ,2、连接对应点,得到一条线段 ,3、画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得到图形的对称轴。
三、迁移运用1.下列关于垂直平分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条线段可以有无数条垂直平分线B.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是过线段中点的直线C.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线段的垂线D.不是所有的线段都有垂直平分线2.下列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一条线段B.有公共端点的两条相等线段C.两条相交直线D.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相等线段四、当堂检测课本104页1、2、3五、作业练习册第二课。
【新知探究一】探究线段、角的对称轴
用折叠的方法探究线段、角的轴对称性。
(阅读课本
一做,试一试,动手操作,并回答下列问题)
是_____(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线段本身所在直线及线段的垂直平方线_是线段的对称轴,共条;
角平分线所在直线是角的对称轴,共2条。
用折叠法找出五角星的对称轴,思考回答:连接对称点的线段与对称轴有什么关系?
连接对称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即为对称轴.
如果一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那么连结对应点的线段的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画图形的对称轴,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
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
、思考。
教学由网格图形,到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