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50S-50双吸离心泵水力及结构设计毕业论文

150S-50双吸离心泵水力及结构设计毕业论文

150S-50双吸离心泵水力及结构设计毕业论文
150S-50双吸离心泵水力及结构设计毕业论文

150S-50双吸离心泵水力及结构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4)

1 前言 (5)

1.1 毕业设计主要容 (5)

1.2 毕业设计预期目标 (5)

1.3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5)

1.4 设计的主要任务 (5)

2 叶轮的水力设计 (6)

2.1 泵在设计点的运行参数 (6)

2.2泵主要设计参数和结构方案的确定 (6)

2.3叶轮主要参数的选择和计算 (9)

2.4 叶轮的绘型 (13)

2.5叶片绘型 (20)

2.6绘制叶片木模图 (24)

2.7作叶片进、出口速度三角形 (25)

3压水室的水力设计 (26)

3.1压水室的作用及螺旋型压水室作用的原理 (26)

3.2涡室的设计和计算 (28)

4 吸入室的水力设计 (33)

4.1吸入室的介绍及作用 (33)

4.2半螺旋吸水室的计算 (33)

5 结构设计 (37)

5.1技术设计总图初定 (37)

5.2主要零件的选择 (37)

6泵轴的强度校核 (38)

6.1近似计算转子部件的质量 (38)

6.2计算叶轮径向力 (40)

6.3计算轴套的质量 (40)

6.4计算在各种载荷下轴所受到的力 (41)

6.5计算叶轮不平衡质量所产生的离心力Fc (41)

6.6强度校核 (42)

7 结论 (43)

总结与体会 (44)

谢辞 (45)

参考文献 (46)

1.1 毕业设计主要容

本次毕业设计为根据给定设计参数完成双吸离心泵150S-50水力及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叶轮、压水室、吸水室的水力设计计算),并完成双吸泵总装图的绘制。

该双吸泵在设计点运行参数如下:扬程50H m =,流量

3160/Q m h =,转速min /2950r n =,效率79%η=。必需空蚀余量() 5.5r NPSH m =;抽送介质为温度小于80°C 的清水或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水的其他液体。

1.2 毕业设计预期目标

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书要求的容,达到毕业设计的要求。说明书不少于10000字,应包括目录、中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完成叶轮、压水室水力设计图、

吸水室水力设计图各一,泵装配图一。完成3000字专业文献英译汉。

1.3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毕业设计是本科四年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为我们在将来做好工作奠定基础。我们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将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培养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这一过程不仅锻炼我们的创新能力,也要求我们了解并及时掌握本行业发展新动态、新方法和新理论。

1.4 设计的主要任务

(1)叶轮水力设计,进行叶片绘型;

(2)压水室水力设计,进行压水室绘型;

(3)吸水室水力设计,进行吸水室绘型;

(4)完成总装图的绘制;

(5)轴的强度计算;

(6)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设计说明书及3000字专业文献英译汉。

2 叶轮的水力设计

叶轮是离心泵的重要过流部件,水流在进入叶轮之前,其流动方向大体平行于叶轮轴心线,水流在叶轮中能量增加后,以大体垂直于叶轮轴心线的方向离开叶轮。离心式叶轮通常由前盖板、后盖板,以及它们之间的叶片组成。两相邻叶片和前后盖板的表面形成了若干个叶片流道,也就是水流流经叶轮的通道。

在给定了叶轮的设计参数及设计点的流量、扬程、转速之后,在设计叶轮时,首先要确定叶轮全部几何参数,它们指叶片数Z,叶轮半径2R ,出口宽度2b ,叶片出口安放角2β,叶片出口的排挤系数2ψ,以及叶轮吸入口直径0D 。在确定这些

几何参数时,常用的办法有三个:

(1)相似换算法:选一个性能符合要求,比转速与待设计叶轮比转速相等的叶轮,将其放大或缩小。

(2)速度系数法:已有专家在大量统计基础上将优秀叶轮的上述几何参数写成泵的比转速函数,这些函数一般以曲线形式给出,设计时可以根据待设计泵的比转速,通过查曲线,确定待设计叶轮的几何参数。这一方法的关键在于所用速度系数资料是否先进,如所用速度系数资料确能反映优秀叶轮的几何参数与比转速的关系,就能较快的设计出性能良好的叶轮。此方法实质是一种广义相似计算。

(3)解析计算法:此方法创新性明显,所用数学理论基础较深,因此工作量大,设计周期较长,有时有风险。目前,这一方法的发展趋势为确定一设计目标,如降低泵的某种损失或使得拖动电机功率最小等等,然后通过编程计算优化全部叶轮几何参数。

此次设计以第二种速度系数法来确定离心泵叶轮的全部几何参数,然后绘制并检查叶轮轴面投影图,再以方格网保角变换法绘型扭曲形叶片。

2.1 泵在设计点的运行参数

双吸离心泵

流量3160/Q m h =, 转速min /2950r n =,

扬程50H m =, 效率79%η=,

必需空蚀余量() 5.5r NPSH m =

输送介质为温度小于80°C 的清水或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水的其他液体。

2.2泵主要设计参数和结构方案的确定

2.2.1确定泵的进出口直径

(1)泵的吸入口直径:泵的吸入口直径由合理的进口流量确定,泵吸入口的流速一般为3m/s 左右,从制造方面考虑,大型泵的流速取大些,以减小泵的体积,提高过流能力;而为提高泵的抗汽蚀性能,应减小吸入流速。综合考虑:初定s m v s /3=

则吸入口径0.137s D m === 考虑到泵进口法兰直径,圆整150s D mm = 反算进口流速2

4 2.51/s s Q v m s D π==与初选流速相差不大。 (2)泵排除口直径:对于低扬程泵,可取与吸入口径相同;对于高扬程泵,为减小泵的体积和排除管直径,可使排除口径小于吸入口径。这次设计扬程H=50m ,故初选出口直径比吸入口直径小的标准值100d D mm =。

2.2.2泵转速的确定及电动机型号

确定泵转速应考虑下面因素:

(1)泵的转速越高,体积越小,重量越轻。因此,应尽量选择高的转速。

(2)转速与比转速有关,而比转速与效率有关。因此, 转速与比转速、效率综合起来考虑。

(3)确定转速应考虑原动机种类和转动装置。通常优先选取电动机直接连接传动,由参考书[2]及泵给定转速min /2950r n =, 选取极对数P=2,同步转速为3000r/min 的异步电动机。电动机带负载后的转速应小于同步转速,通常按2%的转差率确定电动机额定转速。因为电动机的转速比额定转速低,所以电动机需要配一个增速装置,可选用变频调速器。

电动机传动方式:通过联轴器直接与泵轴连接传动。

(4)提高泵转速受汽蚀性能条件的限制。

2.2.3计算泵的比转速

ns

85s n ===

计算得: s n =85

2.2.4汽蚀验算

必需空蚀余量() 5.5r NPSH m =

由[1]P 90表3—2查得C=780

所以:

汽蚀允许转速:33445.5n ===3345min)/(r 选定的转速min /2950r n =低于汽蚀允许转速3345/min n r =,满足要求。

2.2.5估算泵的效率、功率

由于水力效率h η很难精确计算,以及给出了设计的总效率79%η=,所以先分别计算或估算机械效率m η,容积效率v η,最后由总效率η计算出水力效率。

(1) 机械效率

(2)容积效率

(3)水力效率

考虑到采用提高泵的表面光洁度来减小圆盘摩擦损失以提高效率,因此可以在制造过程中对泵的表面质量进行控制。

(4)轴功率

计算功率'

1.227.5733.084N KN kw ==?=

(工况变化系数K=1.1~1.2)

由此确定选用Y200L2-2电动机,功率37KW,转速2950转/分,工作电压380V,工作电流69.8A,功率因数0.89。

7611007100%92%()100

m s n η=-?=.2/31100%97%10.68v s n η-=?=+1609.8100050360027.57100010000.79QH N kw γη???===?h m v 100%88.5%ηηηη=?=

2.3叶轮主要参数的选择和计算

2.3.1泵的直径应按强度和刚度及临界转速条件确定

因为扭矩是泵最主要的载荷。开始设计时首先按扭矩确定泵轴的最小直径。同时根据所设计泵的具体情况,考虑影响和临界转速的大概的因素。可做粗略修改,并圆整取为标准值。

'

33N

33.084n 29509.55109.5510107.1N M N m =?=??=? 按钮矩计算轴径的公式为:

0.025d m === 取联轴器处0.03d m =

轮毂处轴径0.042b d m =

(注:泵轴材料选用普通优质碳钢。选[]5234310/N m τ=?)。

2.3.2叶轮进口直径0D 的确定

叶轮进口直径0D 与进口速度有关,从前限制进口速度0v 一般不超过3~4m/s.认为进一步提高叶轮进口流速会降低泵的抗汽蚀性能和水力效率。实践证明:泵在相应增加进口0v 很广的围运转时,能保持水力效率不变,所以如果所设计的泵对抗汽蚀性能要求不变,可以选较小的0D 以减小叶轮密封环的泄露量,以提高容积效率。

决定叶轮水力损失的是相对速度的大小和变化,所以应该考虑泵进口相对速度的影响,通常在叶轮流道中相对速度扩散的,即21w w >。这样从减小进口相对撞击损失的流道中的扩散损失考虑。都希望减小1w ,若假定1w 最小,可推出计算叶轮进口直径的公式 进口当量直径:

4.40.086e D k m === (0k =4.0~

5.0兼顾效率与汽蚀)

轮毂直径:(1.2~1.4)0.042 1.40.0588h b d d m ==?=

取60mm h d =

所以叶轮进口直径:

00.1048D m ===

取0104D mm =

双吸离心泵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双吸离心泵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陈乐东学号:20121698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热能动力工程 设计(论文)题目:800S26型双吸泵的设计 指导教师:杨辉 2016年2月15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按照如“2002年4月26日”方式填写。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15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包括研究进展,选题依据、目的、意义) 文献综述 800S26型双吸泵的型号意义是,入口直径为800mm,设计点扬程为26m的单极双吸水平中开式离心清水泵。要想了解此泵,首先要了解双吸离心泵。 双吸离心泵是从叶轮两面进水的双吸离心泵,因泵盖和泵体是采用水平接缝进行装配的,又称为水平中开式离心泵。与单级单吸离心泵相比,效率高、流量大、扬程较高。但体积大,比较笨重,一般用于固定作业。适用于丘陵、高原中等面积的灌区,也适用于工厂、矿山、城市给排水等方面。 S型单极双吸离心泵也被称为为中开式离心泵,供抽送清水或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水的其他液体之用。S系列单级双吸离心泵主要适用于自来水厂、空调循环用水、建筑供水、灌溉、排水泵站、电站、工业供水系统、消防系统、船舶工业等输送液体的场合。 S型中开泵与其他同类型泵相比较具有寿命长、效率高、结构合理,运行成本低、安装及维修方便等特点,是消防、空调、化工、水处理及其他行业的理想用泵。泵体设计压力为1.6MPa和2.0MPa。泵体的进出口法兰均位于下泵体,这样可以在不拆卸系统管路的情况下取出转子,维修方便。部分泵体采用双流道设计,以减少径向力,从而延长机封和轴承的寿命。叶轮叶轮的水力设计采用了最先进的 CFD 技术,因此提高了S泵的水力效率。对叶轮进行动平衡, 确保S泵的运行平稳。轴轴径较粗,轴承间距较短,从而减小了轴的挠度,延长了机械密封和轴承的寿命。轴套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材料,以防止轴被腐蚀和磨损,轴套可更换。磨损环泵体与叶轮间采用可更换的磨损环,防止泵体和叶轮的磨损,更换方便,维修费用低,同时保证运行间隙和较高的工作效率。既可以使用填料也可以使用机械密封,可以在不拆卸泵盖的情况下更换密封装置。轴承独特的轴承体设计使轴承可采用油脂或稀油润滑,轴承的设计寿命10万小时以上,也可使用双列推力轴承和封闭轴承。材料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S型中开泵的材料可为铜、铸铁、球铁、316不锈钢、416;7锈钢、双向钢、哈氏合金、蒙耐合金,钛合金及20号合金等材料。 我国水泵技术的现状 1、我国泵产品图样的来源可分为联合设计、引进、自行开发等几种,引进的这些

离心式水泵设计毕业设计

离心式水泵设计毕业设计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绪论 . (1) 1.1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1.2USB简介 (1) 1.2.1 USB优点 (1) 1.2.2 国内外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2) 1.3离心泵测试 (3) 1.4虚拟仪器技术及相关知识 (4) 1.4.1 虚拟仪器简述 (4) 1.4.2 虚拟仪器的优势 (4) 1.4.3 虚拟仪器系统的构成 (5) 1.5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6) 1.6课题意义 (7) 第二章基于USB数据采集系统整体设计 (8) 2.1USB数据采集系统的性能指标 (8) 2.2USB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构成 (8) 2.3USB数据采集系统的软件设计 (8) 第三章数据采集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10) 3.1USB2.0协议 (10) 3.1.1 USB系统组成 (10) 3.1.2 USB设备组成 (10) 3.1.3 USB2.0数据帧 (12) 3.1.4 USB2.0端点缓冲区 (13) 3.1.5 USB插头插座 (14) 3.2主要芯片介绍 (14) 3.2.1为何选择CY7C68013 (15)

3.2.2 CY7C68013 芯片简介 (16) 3.1.3 ADS7825P简介 (22) 3.2USB采集系统原理电路设计 (24) 3.2.1主芯片外围电路设计 (24) 3.2.2 A/D转换电路设计 (25) 3.2.3 传感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27) 3.2.4 电源电路设计 (30) 3.2.5 EEPROM电路设计 (32) 第四章 USB数据采集系统软件设计 (34) 4.1固件程序开发 (34) 4.1.1 固件功能及编程 (34) 4.1.2 列举和重列举 (36) 4.1.3 USB 描述符 (38) 4.2驱动程序开发 (40) 4.2.1 使用Driver Development Wizard创建INF 文档 (40) 4.2.2 安装INF文档和USB设备 (43) 4.2.3 使用VISA Interactive Control测试通讯情况 (44) 4.3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46) 4.4上位机程序开发 (47)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49) 参考文献 (50) 致谢 (51)

长江大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离心泵的设计)

长江大学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离心泵设计及基于solidworks 三维设计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装备11001 学生姓名胡强 指导教师门朝威 辅导教师门朝威 开题报告日期2014.04.10

离心泵设计及基于solidworks 三维设计 学生:胡强机械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门朝威机械工程学院 一、题目来源: 生产实际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泵是一种通用的工业机械,特别是离心泵,可以说在是在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工业生产中,研究泵往往是为了更加高效的液体介质输送水力和结构,能适合更多(甚至是苛刻)的工况条件,泵的生命周期成本更低,环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1] 关醒凡.现代泵技术手册[M].北京:宇航出版社,1995 [2] 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西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柴立平.泵选用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4] 侯作富,胡述龙,张新红.材料力学[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5] 张锋,古乐.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 李世煌,吴桐林.水泵设计教程[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7] 于慧力,冯新敏.轴系零部件设计与实用数据查询[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8] 王朝晖.泵与风机[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 [9] 钱锡俊,陈弘.泵与压缩机[M]. 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1994 [10] 李云,姜培正.过程流体机械[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11] 汪云英,张湘亚.泵与压缩机[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5 [12] 袁恩熙.工程流体力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 [13] 查森.叶片泵原理及水力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14] Mario ?avar.Improving centrifugal pump efficiency by impeller trimming .[D].Desalination 249(2009)654-659

离心泵设计论文解析

XXXXX 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学生姓名 年级专业 学号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20 年月日

XXXXX学院 毕业设计 (论文)任务书机电工程系班级()姓名学号

北海职业学院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鉴定表

综述离心泵的完好标准 泵与风机、压缩机是流体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制冷与空调专业人士学习的基本科目。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泵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 离心泵就是根据设计高速旋转的叶轮叶片带动水转动,将水甩出,从而达到输送的目的. 离心泵有好多种.从使用上可以分为民用与工业用泵,从输送介质上可以分为清水泵、杂质泵、耐腐蚀泵等。 一离心泵的分类方式类型特点一览表

二、离心泵基本构造 离心泵的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填料函。 1、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分,它转速高输出力大,叶轮上的叶片又起到主要作用,叶轮在装配前要通过静平衡实验。叶轮上的内外表面要求光滑,以减少水流的摩擦损失。 2、泵体也称泵壳,它是水泵的主体。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并与安装轴承的托架相连接。 3、泵轴的作用是借联轴器和电动机相连接,将电动机的转距传给叶轮,所以它是传递机械能的主要部件。 4、轴承是套在泵轴上支撑泵轴的构件,有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种。滚动轴承使用牛油作为润滑剂加油要适当一般为2/3~3/4的体积太多会发热,太少又有响声并发热!滑动轴承使用的是透明油作润滑剂的,加油到油位线。太多油要沿泵轴渗出并且漂*,太少轴承又要过热烧坏造成事故!在水泵运行过程中轴承的温度最高在85度一般运行在60度左右,如果高了就要查找原因(是否有杂质,油质是否发黑,是否进水)并及时处理! 5、密封环又称减漏环。叶轮进口与泵壳间的间隙过大会造成泵内高压区的水经此间隙流向低压区,影响泵的出水量,效率降低!间隙过小会造成叶轮与泵壳摩擦产生磨损。为了增加回流阻力减少内漏,延缓叶轮和泵壳的所使用寿命,在泵壳内缘和叶轮外援结合处装有密封环,密封的间隙保持在0.25~1.10mm之间为宜。 6、填料函主要由填料,水封环,填料筒,填料压盖,水封管组成。填料函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封闭泵壳与泵轴之间的空隙,不让泵内的水流不流到外面来也不让外面的空气进入到泵内。始终保持水泵内的真空!当泵轴与填料摩擦产生热量就要靠水封管住水到水封圈内使填料冷却!保持水泵的正常运行。所以在水泵的运行巡回检查过程中对填料函的检查是特别要注意!在运行600个小时左右就要对填料进行更换。 三、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是:离心泵所以能把水送出去是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水泵在工作前,泵体和进水管必须罐满水行成真空状态,当叶轮快速转动时,叶片促使水很快旋转,旋转着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飞去,泵内的水被抛出后,叶轮的中心部分形成真空区域。水在大气压力(或水压)的作用下通过管网压到了进水管内。这样循环不已,就可以实现连续抽水。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离心泵启动前一定要向泵壳内充满水以后,方可启动,否则将造成泵体发热,震动,出水量减少,对水泵造成损坏(简称“气蚀”)造成设备事故! 四、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一)流量Q(m3/h或m3/s)离心泵的流量即为离心泵的送液能力,是指单位时间内泵所输送的流体体积。 (二)扬程H(m) 扬程又称为泵的压头,是指单体重量流体经泵所获得的能量。 (三)转速叶轮每分钟的旋转周数叫转数,单位为r/min . (四)效率η泵的效率为有效功率和轴功率之比。效率的表达式为:η=P e/P*100% (五)轴功率N (W或kW)泵的轴功率即泵轴所需功率,其值可依泵的有效功率Ne和效率η 计算,即 五、离心泵的性能曲线

离心泵毕业设计论文

离心泵毕业设计论文 第一章绪论 ?1.1 泵的概述 1(1(1水泵的功用随着各式各样的汽车类型层出不穷,什么轻快敏捷的轿车、环城的公交车以及载货跑长途的重型卡车等等。所有的车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都必须有一个完整的冷却系统。因为发动机转动提供功率的同时,一定产生相当大的热量,使机体升温,当温度过高时就会影响机器的性能。必须将温度降下来。一般采用的方法都是通过发动机带动水泵进行水循环进行冷却的。那么水泵的功用就是对冷却液加压,保证其在冷却循环中循环流动。 1(1(2水泵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汽车发动机广泛采用离心式水泵如下图。其基本结构由水泵壳体、水泵轴及轴承、水泵叶轮和水封装置等零件构成。发动机通过皮带轮带动水泵轴转动,水泵轴带动叶轮转动,水泵中的冷却液被叶轮带动一起旋转,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水泵壳体的边缘,同时产生一定的压力,然后从出水管流出。再叶轮的中心处由于冷却液被甩出而压力降低,散热器中的冷却液在水泵进口与叶轮中心的压差作用下经水管流入叶轮中,实现冷却液的往复循环如图(1-1)。支撑水泵轴的轴承用润滑脂润滑,因此要防止冷却液泄漏到润滑脂造成润滑脂乳化,同时还要防止冷却液的泄漏。如上图水泵防止泄漏的密封措施。密封圈与轴通过过盈配合装在叶轮与轴承之间使密封座紧紧的靠在水泵的壳体上已达到密封冷却液的目的。水泵壳体上还有泄水孔,位于水封之前。一旦有冷却液漏过水封,可从泄水孔泄出,已防止冷却液进入轴承破坏轴承润滑。如果发动机停止后仍有仍有冷却液漏出,则表明水封已经损坏。水泵的驱动,一般由曲轴通过V带驱动。传动带环绕在曲轴带轮和水泵带轮之间,曲轴一转水泵也就跟着转。叶轮由铸铁或塑料制造,叶轮上通常有6~8个径向直叶片或后弯叶片。水泵的壳体由铸铁或铸铝制成,进、出水管与水泵壳体铸成一体。因为汽车发动机上的水泵是采用离心式的,所以设计时完全可以按照离心泵的设计方法来设计。 ?1.2 离心泵

离心泵在化工生产的应用 毕业论文

目录 第一章离心泵的概论 (1) 1. 1 离心泵的基本构造 (1) 1. 2 离心泵的过流部件 (2) 1. 3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2) 1. 4 离心泵的性能曲线 (3) 第二章离心泵的应用 (5) 2. 1 离心泵在工业工程的应用 (5) 2. 2 离心泵在给水排水及农业工程中用 (6) 2. 3 离心泵在航空航天和航海工程中的应用 (7) 2. 4 离心泵在能源工程中的应用 (9) 第三章离心泵的拆装 (11) 3. 1 离心泵的结构图 (11) 3. 2 离心泵一般拆卸步骤 (11) 3. 3 离心泵的拆卸顺序 (11) 3. 4 离心泵泵拆卸注意的事项 (12) 3. 5 离心泵的装配 (12) 第四章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 (13) 4. 1 离心泵启动负荷 (13) 4.2 泵不排液 (13) 4.3 泵排液后中断 (13) 4. 4 流量不足 (13) 4. 5 扬程不够 (13) 4. 6 运行中功耗大 (14) 4. 7 泵振动或异常声响 (14) 4. 8 轴承发热 (14) 4. 9 轴封发热 (15) 4. 10 转子窜动大 (15) 4. 11 发生水击 (15) 4. 12 机械密封的损坏 (15) 4. 13 故障预防措施 (18) 小结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第五章英文翻译 (22)

第一章离心泵概论 1.1离心泵的基本构造 离心泵的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填料函。 图1.1 离心泵 (1)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分,它转速高出力大,叶轮上的叶片又起到主要作用,叶轮在装配前要通过静平衡实验。叶轮上的内外表面要求光滑,以减少水流的摩擦损失。 (2)泵体也称泵壳,它是水泵的主体。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并与安装轴承的托架相连接。 (3)泵轴的作用是借联轴器和电动机相连接,将电动机的转距传给叶轮,所以它是传递机械能的主要部件。 (4)轴承是套在泵轴上支撑泵轴的构件,有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种。滚动轴承使用牛油作为润滑剂加油要适当一般为2/3~3/4的体积太多会发热,太少又有响声并发热!滑动轴承使用的是透明油作润滑剂的,加油到油位线。太多油要沿泵轴渗出并且漂贱,太少轴承又要过热烧坏造成事故!在水泵运行过程中轴承的温度最高在85度一般运行在60度左右,如果高了就要查找原因(是否有杂质,油质是否发黑,是否进水)并及时处理。 (5)密封环又称减漏环。叶轮进口与泵壳间的间隙过大会造成泵内高压区的水经此间隙流向低压区,影响泵的出水量,效率降低!间隙过小会造成叶轮与泵壳摩擦产生磨损。为了增加回流阻力减少内漏,延缓叶轮和泵壳的所使用寿命,在泵壳内缘和叶轮外援结合处装有密封环,密封的间隙保持在0.25~1.10mm之间为宜。 (6)填料函主要由填料,水封环,填料筒,填料压盖,水封管组成。填料函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封闭泵壳与泵轴之间的空隙,不让泵内的水流不流到外面来也不让外面的空气

离心泵开题报告

离心泵开题报告 篇一:长江大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离心泵的设计) 长江大学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院(系)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辅导教师开题报告日期 离心泵设计及基于solidworks三维设计 学生:胡强机械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门朝威机械工程学院 一、题目来源: 生产实际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泵是一种通用的工业机械,特别是离心泵,可以说在是在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工业生产中,研究泵往往是为了更加高效的液体介质输送水力和结构,能适合更多(甚至是苛刻)的工况条件,泵的生命周期成本更低,环保等等。 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1] 关醒凡.现代泵技术手册[M].北京:宇航出版社,1995 [2] 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西安:高等教育出版社,XX

[3] 柴立平.泵选用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XX [4] 侯作富,胡述龙,张新红.材料力学[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XX [5] 张锋,古乐.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XX [6] 李世煌,吴桐林.水泵设计教程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7] 于慧力,冯新敏.轴系零部件设计与实用数据查询[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XX [8] 王朝晖.泵与风机[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XX [9] 钱锡俊,陈弘.泵与压缩机[M].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1994 [10] 李云,姜培正.过程流体机械[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XX [11] 汪云英,张湘亚.泵与压缩机[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5 [12] 袁恩熙.工程流体力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XX [13] 查森.叶片泵原理及水力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14]Mario ?avar.Improving centrifugal pump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