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控制单元的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131.00 KB
- 文档页数:12
第13卷01期2015年2月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s and Water Science&TechnologyVol13No01Feb2015浅谈水利闸门现地控制单元LCU结构设计周围,刘驰,柳斐(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北京,00038)摘要:为设计美观实用的现地控制单元(LCU):方便操作维护且能适应现场的各种环境,介绍了闸门LCU结构的一些设计原则,结合了机柜的各个部分的结构原理及在工程实际中的经验,对结构设计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并提岀了解决办法。
LCU结构设计时需考虑安放位置、温度要求、湿度要求、美观要求、外部电源类型、信号数量、动力设备、通信设备等。
按照文中的设计原则和盘面结构原理能设计岀更加完美的LCU,为实现闸门自动控制带来更多便利。
关键词:闸门LCU;设计;机柜中图分类号:TV73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1683(2015)001-0255-03The talk about the gate LCU designZHOU Wei,LIU Chi,LIU Fei(Conslruci i o n Adm i n i sLra L i on Bureau of Middle Roue Project in Soulh-Lo-North WaLrr Divis i o n,Be i j ing100038,Ch i na) Abstract: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sign a beautiful and practical LCU r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can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 of the scene,t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s of Gate LCU Structure.With the experiences of the cabinet principle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various parts and in real project it analysis in detailed and process the specific problems which appear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projectexecuted.Given the different collection methods。
EZ Series控制器连接说明书(硬件)SYNTECEZ Series控制器连接说明书(硬件)SYNTEC,2009/4版本:V1.0作者:修订日期:98/04/20前言本说明书详细地叙述了将EZ Series控制器的CNC 控制单元连接到机床上所需要的详细的电气和结构的规格。
本说明书给出了SYNTEC CNC通常使用的部件,如第2 章所示的安装尺寸图,并且给出了EZ4-T的接口定义。
相关的其他内容请参阅相应的说明书。
应用的系统型号本说明书适用的系统型号和它们的缩写为说明书的详细内容本说明书包含了从第1到第12章和附录相关的说明书下表列出了与SUPER控制系统相关的说明书。
在该表中,标有*的是本说明书。
注:如果还需要相关的技术支持,请访问新代公司主页有关伺服的说明书有关伺服放大器的说明书请参见各品牌伺服放大器的说明手册目录第一章 EZ Series控制器产品简介 (1)1.1 概述 (1)1.2新一代EZ Series数控系统规格 (3)第二章安装尺寸图以及接口定义图 (4)2.1 EZ 控制器安装尺寸图 (4)2.2 EZ控制器接口定义 (6)第三章安装 (7)3.1 安装环境 (7)3.1.1 电柜外部的环境要求 (7)3.2电源容量 (8)3.2.1 CNC 控制单元的电源容量 (8)3.3机床强电柜的设计和安装条件 (9)3.4电柜的温升设计 (10)3.4.1电柜内部的温升 (10)3.4.2使用热交换器进行散热 (10)3.5防止噪声干扰的方法 (11)3.5.1 信号线的分离 (11)3.5.2 接地 (12)3.5.3 控制单元的信号接地方法 (13)3.5.4 噪音抑制器 (14)第四章电源 (15)4.1本章主要叙述SYNTEC SUPER系列控制单元电源的连接方法。
(15)4.2控制单元的电源的接通与断开 (16)4.2.1控制单元的电源 (16)4.2.2外部24VDC输入电源及电路配置 (16)4.2.3电源的接通顺序 (17)4.2.4电源关断顺序 (18)4.3控制单元的电源连接电缆 (18)4.4 电池 (18)第五章 CNC与外围设备连接 (19)5.1 MDI键的排列 (19)5.2与I/O设备的连接 (20)5.2.1 概述 (20)5.2.2 与I/O设备接口的连接 (20)第六章主轴单元连接 (23)6.1变频主轴 (23)6.1.1 控制器联接埠定义 (23)6.1.2 变频主轴连接事例 (23)6.1.3 配线注意事项 (24)6.2伺服主轴 (25)6.2.1信号规格 (25)6.2.2变频器控制的伺服主轴 (26)6.2.3 伺服单元控制的伺服主轴 (27)第七章伺服单元连接 (28)7.1概述 (28)7.2伺服驱动器连接 (28)7.3输入输出信号规格 (29)7.3.1输入信号规格 (29)7.3.2编码器回授的信号规格 (29)7.4连接插头分布位置和插头定义 (30)7.5 与伺服放大器的连接 (31)7.5.1伺服放大器的连接示意图 (31)7.5.2几种常用伺服单元的连接 (32)第八章机床接口I/O的连接 (37)8.1概述:EMB IO分配简介 (37)8.2注意事项 (37)8.3 EMB的对外联机 (38)8.3.1 EMB的IO接口定义 (38)8.3.2各型号输入和输出端子台介绍 (41)8.3.3各型号输入和输出端子台与CNC连接举例 (48)第九章操作面板连接 (53)9.1概述 (53)9.2手轮连接图 (55)9.3启动停止按钮连接 (56)第十章急停 (57)第十一章以太网通讯 (58)11.1 概述 (58)11.2注意 (58)11.3网线的制作 (59)11.4控制器设置步骤 (60)11.5网络设定 (60)第一章EZ Series控制器产品简介1.1 概述4+1 轴或3+1 轴之最佳性价比控制器新概念CNC系统車床及铣床兩种系列32 bit CPU8 吋全彩液晶显示器前框工业防水设计内建开放式 PLC、MACRO实时断电资料储存最优化操作面板手持式手轮接口国际安规认证EtherNET、可热插入之 CF CARD 读卡机……稳定的产品效能EZ-Series 以全机完全无风扇设计、低发热的思考、以可靠度为设计第一考虑,整机完全模块化、将内部配线最精简化、控制器可靠度大为提升。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设计一、该课程应讲授的内容体系1.基本描述【课程中文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英文名称】:PRINCIPLES OF COMPUTER ORGANIZATION【总学时】:68【讲课学时】:52【实验学时】:16【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安全专业、生物信息技术专业【先修课程】:数字电路设计2.教学定位《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学习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各子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实现技术,建立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概念,对培养学生设计开发计算机系统的能力有重要作用。
该课程为今后学习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容错技术、计算机并行处理、计算机分布式处理技术等课程打好基础。
3.知识点与学时分配( 1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2.5学时)计算机软硬件概念、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硬件框图及工作过程、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和本书结构及学习指南。
( 2 )第二章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0.5学时)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及在各个不同领域的应用。
( 3 )第三章系统总线(3学时)总线的基本概念、总线的分类、总线特性及性能指标、总线结构和总线的判优控制及通信控制。
( 4 )第四章存储器(10学时)存储器分类和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主存储器(包括半导体存储芯片简介、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和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存储器与CPU的连接、存储器的校验、提高访存速度的措施);高速缓冲存储器(包括Cache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Cache--主存地址映像、替换算法);辅助存储器(包括辅助存储器的特点及主要技术指标、磁记录原理和记录方式、磁盘存储器的结构、光盘存储器的存取原理)。
( 5 )第五章输入输出系统(8学时)输入输出系统的发展概况及组成、I/O与主机的编址方式、传送方式、联络方式以及设备寻址;外部设备分类及简介、I/O接口的功能及基本组成;程序查询方式的工作原理及程序查询接口电路;程序中断方式的工作原理及程序中断接口电路、中断服务流程;DMA方式的特点、DMA接口电路的功能、组成、类型及DMA 的工作过程。
复习题:1.1、列出并简要地定义计算机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答:主存储器,存储数据和程序;算术逻辑单元,能处理二进制数据;控制单元,解读存储器中的指令并且使他们得到执行;输入/输出设备,由控制单元管理。
1.2、定义处理器寄存器的两种主要类别。
答:用户可见寄存器:优先使用这些寄存器,可以使机器语言或者汇编语言的程序员减少对主存储器的访问次数。
对高级语言而言,由优化编译器负责决定把哪些变量应该分配给主存储器。
一些高级语言,如C语言,允许程序言建议编译器把哪些变量保存在寄存器中。
控制和状态寄存器:用以控制处理器的操作,且主要被具有特权的操作系统例程使用,以控制程序的执行。
1.3、一般而言,一条机器指令能指定的四种不同操作是什么?答:这些动作分为四类:处理器-寄存器:数据可以从处理器传送到存储器,或者从存储器传送到处理器。
处理器-I/O:通过处理器和I/O模块间的数据传送,数据可以输出到外部设备,或者从外部设备输入数据。
数据处理,处理器可以执行很多关于数据的算术操作或逻辑操作。
控制:某些指令可以改变执行顺序。
1.4、什么是中断?答:中断:其他模块(I/O,存储器)中断处理器正常处理过程的机制。
1.5、多中断的处理方式是什么?答:处理多中断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当正在处理一个中断时,禁止再发生中断。
第二种方法是定义中断优先级,允许高优先级的中断打断低优先级的中断处理器的运行。
1.6、内存层次的各个元素间的特征是什么?答:存储器的三个重要特性是:价格,容量和访问时间。
1.7、什么是高速缓冲存储器?答:高速缓冲存储器是比主存小而快的存储器,用以协调主存跟处理器,作为最近储存地址的缓冲区。
1.8、列出并简要地定义I/O操作的三种技术。
答:可编程I/O:当处理器正在执行程序并遇到与I/O相关的指令时,它给相应的I/O模块发布命令(用以执行这个指令);在进一步的动作之前,处理器处于繁忙的等待中,直到该操作已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