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试样制备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52.73 KB
- 文档页数:6
金相试样的制备步骤一、金相试样的概述金相试样是用于金相显微镜观察和分析材料组织结构的样品。
其制备过程涉及到样品的采集、切割、研磨、腐蚀、清洗等多个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金相试样的制备步骤。
二、样品采集需要选择合适的样品进行金相试样的制备。
样品可以是金属材料、合金、陶瓷、复合材料等。
确保样品的尺寸足够大,以便进行后续的切割和研磨操作。
三、样品切割将采集到的样品切割成适当大小的块状,以便后续的研磨和腐蚀处理。
切割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切割工具和切割方式,以避免对样品结构产生损伤。
四、样品研磨将切割好的样品通过研磨工艺进行表面的光洁度处理。
首先使用粗砂纸或磨料对样品进行粗磨,去除表面的粗糙部分。
然后逐渐使用细砂纸或研磨剂进行细磨,直至得到光洁度较高的样品表面。
五、样品腐蚀经过研磨处理后的样品表面可能存在氧化层或其他污染物,需要通过腐蚀处理来去除这些表面层。
常用的腐蚀剂有酸性腐蚀剂和碱性腐蚀剂。
选择合适的腐蚀剂,根据材料的特性和分析需求,进行适当的腐蚀处理。
六、样品清洗腐蚀处理后的样品需要进行彻底的清洗,以去除腐蚀剂和其他残留物。
清洗时可以使用去离子水或其他合适的清洗剂,将样品浸泡清洗一段时间,然后用纯净水冲洗干净。
确保样品表面干净无杂质。
七、样品干燥将清洗后的样品进行干燥处理,以便后续的金相显微镜观察和分析。
可以使用烘箱、吹风机或自然风干等方式进行样品的干燥。
注意控制干燥温度,避免对样品产生热应力。
八、样品封装对于一些容易氧化或易受湿气影响的样品,可以进行封装处理,以保护样品的表面状态。
常用的封装材料有环氧树脂、石蜡等。
将样品浸泡在封装材料中,待封装材料凝固后,即可得到封装的金相试样。
九、金相试样的观察和分析经过以上步骤制备的金相试样,可以进行金相显微镜的观察和分析。
金相显微镜是一种能够放大样品细微结构的显微镜,通过观察样品的显微组织结构,可以了解材料的晶粒结构、相含量、缺陷等信息。
总结: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包括样品采集、切割、研磨、腐蚀、清洗、干燥和封装等多个步骤。
第二讲金相试样的制备样品制备的基本步骤:取样、镶嵌、磨光、抛光四个步骤。
每项操作都必须严格、细心,因为任何阶段上的失误都可能影响以后的步骤;在极端的情况下,不正确的制样可能造成组织的假像,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样品制备的方式:手工制样、机械制样、自动制样。
一、金相试样的截取选取合适的、具有代表性的试样是金相研究和检验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必须注意取样得部位、数量、尺度、磨面的取向和试样的截取方法。
取样必须恰到好处地给材料提出统计上的可靠描述。
1、取样的原则:取样部位的选取取决于被检验材料或零件的特点、加工工艺过程及热处理过程、使用情况等。
根据检验目的和要求,通常分为两大类:系统取样、指定取样。
⑴系统取样:选取的试样必须能表征被检验材料或零件的特点,即要有代表性。
常规检验所取试样的部位、形状、数量、尺寸等都有明确的规定,详见有关标准:国标(GB)、冶标(YB)、航标(HB)。
例如,标准中规定:棒材、钢锭、钢胚,在材料两端取样;热轧型材则同时取横向、纵向两组试样;航空压气机盘则要从径向、轴向、弦向同时取样。
⑵指定取样:根据所研究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取样。
例如:零件失效分析的试样即属此类,必须根据零件使用部位、受力情况、出现裂纹的部位和形状等具体情况,抓住关键部位分别在材料失效部位和完好部位取样,以便对比分析,找出失效的原因。
比如裂纹源区就是重要的取样部位。
磨面取向:根据生产工艺、产品形状、研究目的而定。
形状尺寸:通常是Φ12×12mm的圆柱体或是12×12×12 mm的正方体;实际工作中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试样太大、太小都不好;太大,则制备样品时费时费力;太小,则操作不便。
试样边缘无特殊要求时要磨制出倒角。
取样数量:实际生产中,某一材料、某一项目的检验,通常不会是单独的一个样品,一般是3~4个,以求统计上的可靠性。
在研究结果和检验报告上所列举的金相照片,必须注明截取部位和检验面的方向,甚至画图说明。
金相试样的制作方法在用金相显微镜来检验和分析材料的显微组织时,需将所分析的材料制备成一定尺寸的试样,并经磨制、抛光与腐蚀工序,才能进行材料的组织观察和研究工作。
一.金相样品的制备过程一般包括如下步骤:取样、镶嵌、粗磨、细磨、抛光和腐蚀。
分别叙述如下:3.1.1取样(1)选取原则应根据研究目的选取有代表性的部位和磨面,例如,在研究铸件组织时,由于偏析现象的存在,必须从表层到中心,同时取样观察,而对于轧制及锻造材料则应同时截取横向和纵向试样,以便分析表层的缺陷和非金属夹杂物的分布情况,对于一般的热处理零件,可取任一截面。
(2)取样尺寸截取的试样尺寸,通常直径为12—15mm,高度和边长为12—15mm的圆柱形和方形,原则以便于手握为宜。
(3)截取方法视材料性质而定,软的可用手锯或锯床切割,硬而脆的可用锤击,极硬的可用砂轮片或电脉冲切割。
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不能使样品的温度过于升高而使组织变化。
3.1.2镶嵌当试样的尺寸太小或形状不规则时,如细小的金属丝、片、小块状或要进行边缘观察时,可将其镶嵌或夹持。
见图9所示。
(1)热镶嵌用热凝树脂(如胶木粉等),在镶嵌机上进行。
适应于在低温及不大的压力下组织不产生变化的材料。
(2)冷镶嵌用树脂加固化剂(如环氧树脂和胺类固化剂等)进行,不需要设备,在模子里浇铸镶嵌。
适应于不能加热及加压的材料。
(3)机械夹持通常用螺丝将样品与钢板固定,样品之间可用金属垫片隔开,也适应于不能加热的材料。
(2)机械磨在预磨机上铺上水砂纸进行磨制与手工湿磨方法相同。
3.1.3粗磨取好样后,为了获得一个平整的表面,同时去掉取样时有组织变化的部分,在不影响观察的前提下,可将棱角磨平,并将观察面磨平,一定要将切割时的变形层磨掉。
一般的钢铁材料常在砂轮机上磨制,压力不要过大,同时用水冷却,操作时要当心,防止手指等损伤。
而较软的材料可用挫刀磨平。
砂轮的选择,磨料粒度为40、46、54、60等号,数值越大越细,材料为白刚玉,棕刚玉、绿碳化硅、黑碳化硅等,代号分别为GB、GZ、GC、TH、或WA、A、TL、C,尺寸一般为外径×厚度×孔径=250×25×32,表面平整后,将样品及手用水冲洗干净。
金相试样制备总结一、前言金相试样制备是金属材料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是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切割、打磨、腐蚀等处理,制备出能够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试样。
本文将从试样制备的步骤、仪器设备及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二、步骤1. 切割切割是制备金相试样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将原始材料切割成规定尺寸和形状的试样。
常用的切割方法有手工锯、电火花线切割机等。
2. 打磨打磨是制备金相试样中最关键的一步,它能够使试样表面平整光滑,便于后续处理。
常用的打磨方法有手工打磨和机械打磨。
3. 研磨研磨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试样表面质量,去除打磨时留下来的微小凸起和坑洼。
常用的研磨方法有手工涂抹法和机械自动涂布法。
4. 腐蚀腐蚀是为了显微组织观察而进行的处理。
常用的腐蚀液有硝酸、盐酸等。
三、仪器设备1. 金相显微镜金相显微镜是观察金相试样的必备仪器,它能够在高倍放大下观察材料的显微组织和晶粒结构。
2. 打磨机打磨机是制备金相试样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它能够将试样表面平整光滑。
3. 研磨机研磨机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试样表面质量而使用的设备。
4. 腐蚀仪腐蚀仪是为了进行腐蚀处理而使用的设备,能够控制腐蚀液的浓度和温度。
四、注意事项1. 切割时要注意安全,避免伤害自己和他人。
2. 打磨时要均匀施力,并且要避免过度打磨导致试样变形。
3. 研磨时要注意涂布均匀,避免出现过多或过少涂布导致试样表面不平整。
4. 腐蚀前需要将试样表面清洁干净,避免腐蚀液中的杂质影响试样质量。
5. 腐蚀后需要将试样彻底清洗干净,避免残留的腐蚀液对下一步处理产生影响。
五、总结金相试样制备是金属材料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通过切割、打磨、研磨和腐蚀等步骤,能够制备出能够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的试样。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和细节,同时使用适当的仪器设备能够提高制备效率和质量。
简述制备金相试样的过程摘要:一、金相试样的制备意义二、金相试样的制备步骤1.取样2.镶嵌3.磨光4.抛光5.腐蚀6.清洗7.观察正文:一、金相试样的制备意义金相试样制备是为了获得清晰的显微组织图像,以便对材料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
这种分析对于了解材料的性能、制定合适的加工工艺和评估材料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金属学、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金相试样的制备和观察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实验手段。
二、金相试样的制备步骤1.取样:首先从材料中切取一定尺寸的试样。
一般情况下,试样的大小为10mm×10mm×10mm。
对于硬质、难加工的材料,可以采用线切割或激光切割方式获取试样。
2.镶嵌:将取好的试样固定在镶嵌剂中,以保证在后续的磨光和抛光过程中试样不会损坏。
镶嵌剂可以选择环氧树脂或其他适合的材料。
3.磨光:将镶嵌好的试样进行初步磨光,逐步去除表面的划痕和瑕疵。
通常采用粗磨、中磨和细磨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使用相应粒度的砂纸或金刚石膏进行磨光。
4.抛光:在磨光的基础上,使用抛光剂进一步去除磨痕,使试样表面光滑。
抛光过程中,可以使用抛光机或手动抛光。
抛光剂可以选择液体抛光剂或固体抛光剂,具体选用取决于试样材质。
5.腐蚀:为了使金相组织更加清晰,需要对试样进行腐蚀。
腐蚀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腐蚀液的浓度、温度和腐蚀时间。
常用的腐蚀剂有硝酸、氢氟酸等。
6.清洗:腐蚀后,需将试样表面残留的腐蚀液清洗干净,以免对金相组织观察产生影响。
7.观察:将清洗干净的试样放入金相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并分析试样的显微组织结构。
观察时,可以选择不同的放大倍数和光源,以获得更全面的组织信息。
通过以上七个步骤,就可以顺利完成金相试样的制备。
在实际操作中,制备过程还需根据材料性质和观察需求进行适当调整。
金相试样的制备及金相组织观察金相试样是金相学中的重要实验手段,用于观察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相组成和组织形态等信息。
下面我们将介绍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及金相组织观察过程。
一、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1.试样的切割:首先需要从金属材料中切割出代表性的试样。
切割试样时应注意保持试样尺寸的标准,确保试样的大小符合实验要求。
2.粗磨:经切割获得的试样通常都有较粗糙的表面。
因此需要进行粗磨,以便进一步处理。
粗磨可以使用粗磨纸或砂轮进行,以去除试样表面粗糙度和切割留下的锋利边缘。
3.嵌埋:经过粗磨后的试样需要进行嵌埋。
嵌埋是将试样固定在一个透明的树脂中,以便进行后续的研磨和观察。
常用的嵌埋材料有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
4.精磨:嵌埋好的试样需要进行精磨,使试样表面更加光滑细腻。
精磨可以使用细磨纸或细磨粉进行,常见的精磨粉有二氧化硅粉和氧化铝粉。
5.抛光:精磨后的试样表面通常仍然存在一些微小的研磨痕迹和表面附带物。
为了进一步减小试样表面的痕迹和提高试样表面的光洁度,可以进行抛光。
抛光可以使用砂轮、刚玉研磨粉或抛光膏进行。
6.腐蚀:一些试样需要进行腐蚀处理,以便观察金相组织。
腐蚀可以通过直接浸泡试样在腐蚀剂中,或者使用腐蚀电解槽进行。
7.清洗:试样制备完成后,需用酒精/丙酮和超声清洗剂进行清洗,以彻底清除试样表面的污染物和残留物。
最后使用纯酒精对试样进行干燥。
二、金相组织观察过程1.试样装入金相显微镜:制备好的金相试样需要装入金相显微镜进行观察。
可以将试样固定在显微镜的试样夹上,并通过显微镜的调节装置使试样位于镜头的焦点上。
2.调焦:通过调节显微镜的焦距,使试样清晰可见。
根据试样的形状和纵深,需要调整显微镜的焦距,以确保试样表面和内部的细节都能清晰显示。
3.选择放大倍率:根据所需观察的试样细节,选择合适的放大倍率进行观察。
通常金相显微镜的放大倍率范围从10倍至1000倍不等。
4.观察金相组织:通过显微镜观察试样中的金相组织。
金相试样的制备第一部分:引言金相试样是金属材料工程中常用的一种试验方法,用于研究金属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制备金相试样是金相分析的基础,能够提供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和晶体结构信息,为后续的金相分析提供依据。
第二部分:金相试样的制备方法1. 切割:首先将金属材料切割成适当的形状和尺寸,常用的切割工具包括锯片、剪刀和切割机等。
切割时要注意避免产生过多的热量,以免影响金属的组织结构。
2. 研磨与打磨:将切割好的金属试样进行研磨和打磨,以去除切割过程中的瑕疵和氧化层。
研磨和打磨时要使用不同粒度的研磨纸和打磨布,逐渐降低粒度,直至获得光滑平整的试样表面。
3. 压制:将研磨后的试样放入金相试样的模具中,然后使用压力机进行压制。
压制的目的是使试样表面平整,避免出现裂纹和变形。
4. 粗磨:经过压制后的试样表面还存在一定的瑕疵和粗糙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粗磨。
粗磨可以使用砂轮、砂带或研磨机进行,直到试样表面光滑。
5. 细磨:细磨是为了获得更高质量的试样表面。
可以使用细磨纸、细磨布和细磨液进行细磨,直到试样表面得到光洁度要求。
6. 腐蚀:对于某些金属材料,为了观察其组织结构,需要进行腐蚀处理。
腐蚀试剂的选择根据材料的不同而不同,可以使用酸性腐蚀剂或碱性腐蚀剂,腐蚀时间和温度也需要控制好。
7. 清洗与干燥:腐蚀后的试样需要进行充分的清洗,以去除腐蚀剂残留和杂质。
清洗时可以使用溶剂或超声波清洗机。
清洗完成后,将试样放在通风处进行自然干燥或使用干燥箱进行烘干。
第三部分:金相试样的注意事项1. 制备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佩戴好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受伤。
2. 切割时要选择合适的切割工具和切割速度,以避免产生过多的热量和变形。
3. 研磨与打磨时要注意连续进行,避免过度研磨和打磨造成形状和尺寸的变化。
4. 压制时要控制好压力和时间,避免过度压制导致试样变形。
5. 粗磨、细磨和腐蚀时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试样表面受损和腐蚀不均匀。
6. 清洗和干燥时要彻底,避免残留物和水分对试样的影响。
金相试样制备步骤一、导言金相试样是金属材料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金相试样制备,可以观察和分析材料的组织结构、晶粒大小、相态等信息,从而评估材料的性能和质量。
二、试样的选择在进行金相试样制备之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试样。
试样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分析目的和要求进行,常见的试样形状有圆片、矩形块和柱形等。
试样的尺寸和形状应符合实验要求,以保证观察到的组织结构能够代表整个材料。
三、试样的切割在进行金相试样制备之前,首先需要将材料切割成适当的形状和尺寸。
切割试样时应注意操作安全,避免对人身和设备造成伤害。
常用的切割工具有金相切割机、剪切机和电火花线切割机等。
切割试样时要保持刀具的锋利,以获得光滑的切割面。
四、试样的修磨试样切割后的表面通常会存在一定的划痕和粗糙度,为了获得清晰的组织结构观察,需要对试样进行修磨。
修磨试样可以使用金相砂纸、砂轮和抛光机等设备。
修磨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试样的平整和光滑,避免过度修磨导致试样形状变化或组织结构的损坏。
五、试样的腐蚀金相试样制备中常常需要去除试样表面的氧化层或其他污染物,以便更好地观察材料的内部组织结构。
试样的腐蚀可以使用酸性或碱性溶液进行。
选择合适的腐蚀剂应根据试样材料的特性和要求进行,常用的腐蚀剂有硝酸、盐酸和氢氧化钠等。
腐蚀试样时应注意操作安全,避免对人身和环境造成伤害。
六、试样的清洗经过腐蚀处理后的试样需要进行清洗,以去除残留的腐蚀剂和杂质。
试样的清洗可以使用酒精、去离子水和超声波清洗机等设备。
清洗试样时应注意保持试样的干净和无污染,避免影响后续的观察和分析。
七、试样的脱脂在金相试样制备过程中,为了获得清晰的组织结构观察,常常需要将试样进行脱脂处理。
试样的脱脂可以使用有机溶剂或碱性溶液进行。
选择合适的脱脂剂应根据试样材料的特性和要求进行,常用的脱脂剂有醇、醚和丙酮等。
脱脂试样时应注意操作安全,避免对人身和环境造成伤害。
八、试样的获得经过以上步骤的处理,金相试样制备完成。
金相制样方法金相制样方法是金相分析中的一种重要实验技术,用于观察和分析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金相制样方法主要包括样品制备、研磨、腐蚀、清洗、脱脂、热处理等步骤,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步骤。
一、样品制备样品制备是金相制样的第一步,是为了获得可以观察和分析的金属材料表面。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样品,通常是从工程材料中切割出代表性的试样。
然后,将试样进行打磨,以去除表面的氧化物、污染物和粗糙度。
打磨可以使用不同粒度的砂纸或者研磨机械进行,直到试样表面光洁。
二、研磨研磨是金相制样中非常重要的步骤,它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试样的光洁度和平整度,以便于后续观察和分析。
研磨可以使用细砂纸、研磨片、研磨液等工具进行。
研磨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试样的平整度,避免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
三、腐蚀腐蚀是为了突出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使其更加清晰可见。
腐蚀通常使用酸性溶液进行,常用的腐蚀剂有酸性氨溶液、硝酸溶液等。
腐蚀时间和温度需要根据试样的材料和要求进行调节,以获得理想的腐蚀效果。
四、清洗清洗是为了去除腐蚀剂和腐蚀产物等杂质,以免对后续观察和分析造成干扰。
清洗可以使用去离子水、乙醇等溶剂进行,需要反复多次进行,直到试样表面干净无杂质。
五、脱脂脱脂是为了去除试样表面的油脂和有机物,以免对后续观察和分析造成干扰。
脱脂可以使用有机溶剂如丙酮、醇类溶剂等进行,需要将试样浸泡在溶剂中一段时间,然后用干净的布擦拭试样表面,直到试样表面干净无油脂。
六、热处理热处理是为了改变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以满足特定的要求。
热处理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的方式进行,常见的方法有淬火、回火、退火等。
热处理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以获得所需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金相制样方法是金属材料分析的重要工具,通过以上步骤可以获得高质量的金相试样。
这些试样可以用于金相显微镜的观察和分析,从而了解材料的组织结构、晶粒大小、相含量、缺陷等信息,为材料的性能和工艺提供依据。
同时,金相制样方法也可以用于金属材料的质量控制和故障分析,帮助解决生产和应用过程中的问题。
金相试样制备步骤一、概述金相试样制备是金相分析中的重要步骤,通过制备金相试样,可以观察和分析材料的组织结构、晶粒尺寸、相含量等信息。
本文将介绍金相试样制备的基本步骤,以及一些常用的制备方法。
二、金相试样制备的基本步骤1. 试样的选择和切割根据需要分析的材料,选择合适的试样。
常见的试样形状有圆柱形、方形和片状等。
然后,使用金相切割机等设备,将试样切割成合适的尺寸,通常要求试样的尺寸符合一定的标准,以保证试样的制备和分析的准确性。
2. 试样的研磨和打磨切割好的试样表面可能存在一些切割痕迹和粗糙度,需要进行研磨和打磨。
首先,使用粗砂纸或金刚砂纸对试样表面进行研磨,去除切割痕迹和粗糙度。
然后,使用细砂纸逐渐过渡到细磨纸,直至试样表面光滑平整。
3. 试样的腐蚀为了观察材料的内部组织结构,需要将试样进行腐蚀处理。
腐蚀是利用酸性或碱性溶液对试样进行腐蚀,去除表面氧化层和其他杂质,暴露出材料的内部结构。
常用的腐蚀液包括酸性腐蚀液和碱性腐蚀液,选择适当的腐蚀液根据材料的性质和要求。
4. 试样的清洗和干燥腐蚀处理后,试样表面可能会残留一些腐蚀液和杂质,需要进行清洗。
首先,将试样浸泡在去离子水中,去除残留的腐蚀液。
然后,使用有机溶剂进行超声清洗,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
最后,用氮气吹干试样,确保试样表面干燥。
5. 试样的蜡埋和研磨为了方便观察和分析试样的组织结构,需要将试样进行蜡埋。
首先,将试样放置在蜡模中,倒入熔化的金相蜡,使试样完全埋入蜡中。
然后,使用金相研磨机等设备,对蜡埋试样进行研磨和打磨,直至试样表面光滑平整。
6. 试样的腰化和抛光为了进一步提高试样的光洁度,需要对试样进行腰化和抛光处理。
首先,使用金相腰化机对试样进行腰化,去除蜡埋试样的边缘部分。
然后,使用金相抛光机对试样进行抛光处理,使试样表面更加光滑细腻。
7. 试样的腐蚀显微镜观察制备好的金相试样可以使用金相显微镜进行观察和分析。
将试样放置在金相显微镜上,调节显微镜的焦距和放大倍数,观察试样的组织结构、晶粒尺寸、相含量等信息。
金相试样制备方法技巧1.样品选择和切割样品的选择应符合要求,通常要求样品的表面平整、无裂纹、无腐蚀和氧化的表层。
对于大尺寸或不易切割的样品,需要采用机械或电火花切割等方法预备试样。
2.粗磨粗磨是为了去除样品表面的腐蚀、氧化和微观杂质等。
一般使用砂轮或金刚石刀,在磨削过程中要保持试样的冷却,避免高温引起样品组织的改变。
3.精磨精磨是将样品表面磨削至光洁平整,一般采用研磨腻子、研磨纸和研磨布等材料。
在精磨过程中要均匀施加压力,避免过高或过低。
同时,需要定期更换研磨材料,以保证磨削效果。
4.精抛精抛是为了去除样品表面的磨削痕迹和疤痕,使样品表面更加平整光滑。
一般采用抛光膏和抛光布进行抛光。
在抛光过程中要注意抛光液的浓度和温度,并保持试样的冷却。
5.清洗和脱脂在制备过程结束后,需要将试样彻底清洗干净,以去除表面的污染物和残留物。
常用的清洗方法包括超声波清洗、酸洗和碱洗等。
清洗完成后,试样要进行脱脂处理,采用有机溶剂进行浸泡或超声波清洗等。
6.酸蚀和腐蚀根据试样的具体要求,可以对试样进行酸蚀或腐蚀处理,以突出试样的显微细节特征。
酸蚀和腐蚀条件要根据试样的特性进行调整,注意腐蚀时间和温度的控制。
7.观察和分析制备好的金相试样可以进行金相显微观察和分析。
常用的观察方法包括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
根据试样的需要,可以进行金相显微分析、晶粒大小测定、显微组织定量分析等。
在进行金相试样制备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1.保持严谨的操作规范,遵循试样制备的标准和流程,不擅自修改或省略步骤。
2.严格控制试样的处理时间和温度,避免过长时间的处理和高温引起试样的变化。
3.使用高质量的试样制备设备和工具,确保试样的制备质量和效果。
4.定期校验和维护试样制备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5.保持试样制备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避免化学试剂的溅溶、研磨材料的飞溅和机械切削的伤害。
总之,金相试样制备是金相显微分析的基础工作,需要严谨的操作和技巧。
金相试样的制备的方法金相试样的制备主要包括取样及磨制,如果取样的部位不具备典型性和代表性,其检查结果将得不到正确的结论,而且会造成错误的判断。
金相试样截取的方向、部位及数量应根据金属制造的方法、检验的目的、技术条件或双方协议的规定选择有代表的部位进行切取。
金相试样的制备,磨抛及侵蚀参照GB/T 13298—1991《金属显微镜组织检验方法》的有关规定进行。
一、金相试样的选取1(纵向取样纵向取样是指沿着钢材的锻轧方向进行取样。
主要检验内容为:非金属夹杂物的变形程度、晶粒畸变程度、塑性变形程度、变形后的各种组织形貌、热处理的全面情况等。
2(横向取样横向取样是只垂直于钢材锻扎方向取样。
主要检验内容为:金属材料从表层到中心的组织、显微组织状态、晶粒度级别、碳化物网、表层缺陷深度、氧化层深度、脱碳层深度、腐蚀层深度、表面化学热处理及镀层厚度等。
3(缺陷或失效分析取样截取缺陷分析的试样,应包括零件的缺陷部分在内。
例如,包括零件断裂时的断口,或者是取裂纹的横截面,以观察裂纹的深度及周围组织变化情况。
取样时应注意不能使缺陷在磨制时被损伤甚至消失。
试样尺寸以磨面面积小于400mm2,高度15,20mm为宜。
试样可用手锯、砂轮切割机、显微切片机、化学切割装置、电火花切割机、剪切、锯、刨、车、铣等截取,必要时也可用气割法截取。
硬而脆的金属可以用锤击法取样。
不论用哪种方法切割,均应注意不能使试样由于变形或过热导致组织发生变化。
对于使用高温切割的试样,必须除去热影响部分。
二、金相试样的镶嵌在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中,有许多试样直接磨抛(研磨、抛光)有困难,所以应进行镶嵌。
经过镶嵌的样品,不但磨抛方便,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及试验结果准确性。
通常进行镶嵌的试样有:形状不规则的试件;线材及板材;细小工件;表面处理及渗层镀层;表面脱碳的材料等。
样品镶嵌的常用方法有:1(机械镶嵌法机械镶嵌法系试样放在钢圈或小钢夹中,然后用螺钉和垫块加以固定。
金相试样的制作过程一、前言金相试样是金属材料组织分析的基础,是评价金属材料性能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制作优质的金相试样对于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金相试样的制作过程。
二、材料准备1. 试样材料:常见的金属材料,如铁、铜、铝等。
2. 切割工具:常用切割工具有手锯、电锯等。
3. 磨削工具:常用磨削工具有手动磨片机、自动磨片机等。
4. 砂纸:常用砂纸有800#、1000#、1200#等。
三、试样制备1. 样品切割将待检测的金属材料进行切割,通常采用手动或电动锯进行切割。
在切割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证切口平整,不得出现裂纹或变形;(2)尽量避免产生过多的热量,以免影响组织结构;(3)为避免污染,应在清洁环境下进行切割。
2. 样品粗磨将切割好的试样进行粗磨,通常采用手动或自动磨片机进行。
在粗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使用适当的砂纸进行粗磨,一般采用800#或1000#的砂纸;(2)保证试样表面平整,不得出现凹凸不平;(3)尽量避免产生过多的热量,以免影响组织结构;(4)为避免污染,应在清洁环境下进行粗磨。
3. 样品细磨将粗磨好的试样进行细磨,通常采用手动或自动磨片机进行。
在细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使用适当的砂纸进行细磨,一般采用1200#或更高级别的砂纸;(2)保证试样表面光滑、平整、无裂纹和变形;(3)尽量避免产生过多的热量,以免影响组织结构;(4)为避免污染,应在清洁环境下进行细磨。
4. 样品抛光将细磨好的试样进行抛光,通常采用手动或自动抛光机进行。
在抛光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使用适当的抛光剂进行抛光,一般采用氧化铝或硅胶等;(2)保证试样表面光滑、平整、无裂纹和变形;(3)尽量避免产生过多的热量,以免影响组织结构;(4)为避免污染,应在清洁环境下进行抛光。
5. 样品腐蚀将抛光好的试样进行腐蚀处理,通常采用酸性或碱性溶液进行。
在腐蚀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适当的腐蚀液进行处理,以达到所需的组织结构;(2)控制腐蚀时间和温度,以避免过度或不足;(3)为避免污染,应在清洁环境下进行处理。
金相试样的制备与技巧一、样品切割1.选择适合的切割工具,如金相切割机、剪切机等。
2.根据需要,将样品切割成适当的大小和形状。
3.确保切割时刀具和样品表面的清洁,以避免切割时产生额外的污染或变形。
二、样品修整1.使用砂轮机或砂带机对切割的样品进行修整。
修整的目的是去除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破损表面、污染物和变形。
2.修整样品时要注意保持切割的样品表面的平整和平行,避免磨削过程中产生额外的变形。
三、样品粗磨1.使用金相砂轮机或砂布机对修整后的样品进行粗磨。
选择合适的砂轮或砂布进行研磨,一般由粗砂开始,逐渐转到细砂。
2.磨削时要均匀施力,保持砂轮与工件表面的接触面积一致。
3.研磨过程中要不断调整角度和方向,以避免表面出现划痕或波纹。
四、样品镜面抛光1.初步抛光:使用金相抛光机,根据样品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固定盘和研磨液进行初步抛光。
研磨液的选择根据样品材料的不同,可以选择氧化铝、氧化亚铁或金刚石等。
2.中间抛光:根据需要,使用更细研磨液进行中间抛光,以提高样品表面的光洁度。
3.最后抛光:使用特别细的研磨液和抛光布进行最后抛光,以获得高质量的镜面。
五、样品腐蚀1.根据需要,使用合适的腐蚀剂对样品进行腐蚀。
腐蚀剂的选择根据样品材料的不同,可以选择酸性或碱性的腐蚀剂。
2.腐蚀时间要根据样品的尺寸和所需观察的细节来确定,一般为几分钟至几小时不等。
3.腐蚀后要用水彻底清洗样品,以去除腐蚀剂的残留物。
六、样品清洗与干燥1.使用流动水或超声波清洗样品,将样品表面的污染物和残留物去除。
2.定期更换清洗液,以避免再次污染样品。
3.将样品放在通风干燥器或其他适当的设备中,使其彻底干燥。
金相试样制备的技巧:1.在制备金相试样前,要对样品进行初步的研究和分析,确定试样形状和尺寸。
2.在切割、修整和磨削样品时,要避免过度加热样品,以免改变其结构和性能。
3.在抛光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适当的研磨时间和压力,以避免由于过度抛光而破坏样品表面的形貌。
金相试样的制备金相试样是金属材料分析中常用的一种试样制备方法。
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包括样品取样、研磨、腐蚀、脱脂、磨光和腊包等步骤,以获得清晰、平整、无损伤的试样表面,以便进行金相显微镜观察和分析。
在进行金相试样制备之前,需要根据具体分析要求选择合适的取样位置。
取样位置应当代表整个试样的特征,并且要避免表面的瑕疵和损伤。
取得样品后,需要进行研磨处理。
研磨的目的是为了去除试样表面的氧化层、污染物和不均匀组织,使试样表面平整。
常用的研磨工具有砂纸、砂轮和研磨液等,根据样品的硬度和粗糙度要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和研磨粒度。
然后,在研磨完成后,需要进行腐蚀处理。
腐蚀的目的是为了显现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和缺陷。
常用的腐蚀剂有酸性腐蚀剂和碱性腐蚀剂等,选择合适的腐蚀剂和腐蚀时间可以使试样表面呈现出清晰的金相显微结构。
接下来,进行脱脂处理。
脱脂的目的是为了去除试样表面的油污和有机杂质,保证试样表面的干净。
常用的脱脂剂有酒精、丙酮和去脂棉等,选择合适的脱脂剂和脱脂时间可以使试样表面无残留物。
然后,进行磨光处理。
磨光的目的是为了使试样表面光洁、平整,便于观察和分析。
常用的磨光工具有研磨纸、研磨膏和研磨机等,根据试样的硬度和粗糙度要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和磨光过程。
进行腊包处理。
腊包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试样表面,防止试样在显微镜观察和分析过程中被氧化或污染。
腊包的制备需要选用合适的腊材和腊包工艺,使试样表面得到保护。
总结起来,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包括样品取样、研磨、腐蚀、脱脂、磨光和腊包等步骤。
这些步骤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清晰、平整、无损伤的试样表面,以便进行金相显微镜观察和分析。
通过合理选择试样制备工艺和工具,可以得到高质量的金相试样,为金属材料的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
金相试样制备总结
金相试样制备是金相分析的重要步骤之一,其目的是为了观察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质。
下面就来总结一下金相试样制备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1.试样的制备
首先需要从金属材料中取出试样,一般情况下试样的形状为圆柱形或方形。
在取出试样之前需要注意保持试样表面的光洁度,避免在制备过程中对试样表面造成损伤。
2.试样的研磨和抛光
试样制备的第二步是对试样进行研磨和抛光。
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去除试样表面的氧化层和其他杂质,使试样表面光洁度达到要求。
研磨和抛光的过程需要使用不同颗粒大小的研磨纸和抛光布,一般需要进行多次研磨和抛光才能达到要求。
3.试样的腐蚀
试样制备的第三步是对试样进行腐蚀。
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使试样表面显微组织清晰可见。
腐蚀液的选择需要根据试样的材料和组织结构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常用的腐蚀液有酸性和碱性两种。
腐蚀的时间需要根据试样的材料和组织结构来确定,一般情况下需要进行
多次腐蚀才能达到要求。
4.试样的清洗和干燥
试样制备的最后一步是对试样进行清洗和干燥。
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去除试样表面的腐蚀液和其他杂质,使试样表面干燥。
清洗的过程需要使用去离子水和酒精等溶剂,干燥的过程需要使用干燥箱或者空气吹干。
金相试样制备是金相分析的重要步骤之一,需要严格按照步骤进行操作,才能得到准确的试样组织结构和性质信息。
金相试样制备方法1次点击::时间:2010-01-08 22:05:48来源:作者金相检验是研究金属及合金内部组织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了在金相显微镜下正确有效地观察到内部显微组织,就需制备能用于微观检验的样品――金相试样,也可称之为磨片。
金相试样制备的主要程序为:取样—嵌样(对于小样品)—磨光—抛光一浸蚀等。
一、取样原则用金相显微镜对金属的一小部分进行金相研究,其成功与否,可以说首先取决所取试样有无代表性。
在一般情况下,研究金属及合金显微组织的金相试样应从材料或零件在使用中最重要的部位截取;或是偏析、夹杂等缺陷最严重的部位截取。
在分析失效原因时,则应在失效的地方与完整的部位分别截取试样,以探究其失效的原因。
对于生长较长裂纹的部件,则应在裂纹发源处、扩展处、裂纹尾部分别取样,以分析裂纹产生的原因。
研究热处理后的零件时,因组织较均匀,可任选一断面试样。
若研究氧化、脱碳、表面处理(如渗碳)的情况,则应在横断面上观察。
有些零部件的“重要部位”的选择要通过对具体服役条件的分析才能确定。
二、试样截取无论采取何种截取方法截取试样,都必须保证不使试样观察面的金相组织发生变化。
软材料可用锯、车、刨等方法切取;硬材料可用水冷砂轮切片机、电火花切割等方法切取;硬而脆的材料(如白口铸铁),也可用锤击法获取。
对于要测量表面处理层深的试样,要注意切割面与渗层面垂直。
研究轧制材料时,如研究夹杂物的形状、类型、材料的变形程度、晶粒拉长的程度、带状组织等,应在平行于轧制方向上截取纵向试样;如研究材料表层的缺陷、非金属夹杂物的分布,应在垂直轧制方向上截取横向试样。
金相试样较理想的形状是圆柱形和正方柱体。
以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可取高为10~15mm,直径Φ1O~15mm;方形试样边长为10~15mm为宜。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被检材料和零件的品种极多,要在材料和零件上截取理想的形状与尺寸有一定的困难,一般可按实际情况决定。
但是以试样的高度为其直径或边长的一半为宜,形状与大小以便于握在手中磨制为原则。
三、试样镶嵌当试样尺寸过小、形状特殊(如金属碎片、丝材、薄片、细管、钢皮等)不易握持,或要保护试样边缘(如表面处理的检验、表面缺陷的检验等)则要对试样进行夹持或镶嵌。
镶嵌可分为冷镶嵌和热镶嵌。
冷镶嵌指在室温下使镶嵌料固化,一般适用于不宜受压的软材1料及组织结构对温度变化敏感或溶点较低的材料。
热镶法是把试样和镶嵌料一起放入钢模内加热加压,冷却后脱模。
后者的使用较为广泛。
实验室使用的上海日用电机厂生产的XQ-2型金相试样镶嵌机,这种镶嵌机操作简单,温度自动控制的范围的选择便利。
主要缺点是模套不能变更,对试样的尺寸适应性较差,其次是不能强制冷却。
嵌料常用的有酚-甲醛树脂、酚-糠醛树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前两种主要为呈热凝性的材料,后两种为热塑性材料,并呈透明和半透明性。
在酚-甲醛树脂内加入木粉,即常用的所谓“电木粉”,它可以染成不同颜色。
常用热镶嵌工艺见表1-1,热镶嵌中会碰到一些缺陷,这些缺陷的成因、补救办法见表1-2。
表1-1常用热镶嵌工艺名称温度(℃)压力(MPS)加热时间(min)保温时间(min)聚氯乙烯175-100 30-40 10 7聚苯乙烯7 35-40 10 140-150酚醛树脂30 138-142 5电木粉100-15030-3515表1-2镶嵌常见缺陷的原因及修正办法材料缺陷原因修正办法选用大直径模子放射状开裂试样截面相对模子过大减小试样尺寸试样四角太尖锐酚降低镶嵌温度试样边缘处收缩塑性收缩过大醛选择低收缩率的树脂树模套冷却后再推出镶嵌试样脂对镶嵌料和模套预热环周性开裂吸收了潮气等镶嵌过程中截留了气体液态时暂时减压类镶嵌过程太短破裂加长镶嵌时间镶压力不足液态向固态转化过程中加足够的压力料压力不足增加适当镶嵌压力未融合增加加热时间加热时间不足有棉花球状物中间介质未达到最高温度透最高温度时增加保温时间最高温度保温时间不足明性镶嵌试样出模后内应力释放冷却到较低温度后再出模龟裂镶把镶嵌试样置于沸水中软化料2四、试样磨光磨光的目的是要能得到一个平整的磨面,这种磨面上还留有极细的磨痕,这将在以后的抛光过程中消除。
磨光工序又可分为粗磨和细磨两步。
1.粗磨对于软材料可用锉刀锉平,一般材料都用砂轮机磨平。
操作时应利用砂轮侧面,以保证试样磨平。
要注意接触压力不宜过大同时要不断用水冷却,防止温度升高造成内部的组织发生变化。
最后倒角时防止细磨时划破砂纸。
但对需要观察脱碳、渗碳等表面层情况的试样不能倒角,有时还要采用电镀敷盖来防止这些试样边缘倒角。
粗磨完成后,凡不作表面层金相检验的棱边都应倒成小圆弧,以免在以后的工序过程中会将砂纸或抛光物拉裂。
甚至还可能会被抛光物钩住而被抛飞出外,造成事故。
1.细磨细磨的方法有手工磨光和机械磨光。
细磨的目的是消除粗磨遗留下来的深而粗的磨痕,为抛光作准备。
细磨本身包括多道操作,即在各号砂纸上从粗到细顺序进行。
细磨操作方式有手工磨光和机械磨光两种。
在磨光过程中如果用水或汽油等润滑冷却液则称之为“湿式磨光”,否则就称之为“干式磨光”。
从磨光效率及质量而言,“湿式磨光”显然要比“干式磨光”好。
从总体趋势来看,“湿式”、“机械磨光”将逐步替代“干式”、“手工磨光”。
细磨的磨削工具是砂纸。
砂纸由纸基、粘结剂、磨料组合而成。
手工磨光主要使用干砂纸,机械磨光要求使用水砂纸。
这两种砂纸的主要区别在纸基和粘结剂上。
水砂纸自然要求纸基=粘结剂都能防水。
它们的磨料基本相同,主要有人造刚玉、碳化硅及氧化铝。
按照磨料颗粒粗细尺寸砂纸分为各种规格,分别编号。
磨料尺寸一般用“粒度”单位。
对用筛选法获得的磨粒来说,粒度号是用1英寸长度上有多少个孔眼的筛网来确定的。
例如10号粒度是指1英寸长度上有10个孔眼的筛网;如果磨粒的粒度以它的实际尺寸来表示,就用“W”单位,这种磨粒也称为微粉。
如28微米的微粉其粒度号为W28。
干、水砂纸的编号、粒度尺寸分别见表1-3、1-4。
表1-3干砂纸编号和粒度尺寸3为了保证试样试面手工磨光法是把使用放在垫有平玻璃板或平铁板的金相砂纸上进行推磨。
同时磨削应循单方磨面与砂纸完全接触。
平整而不产生弧形,在磨面上所施力应力求均衡,)号(W40向进行,向前推行时进行磨削,回程时把试样提离砂纸。
细磨时一般依次从0号砂纸,软材料如铝、镁等合金可开始,逐一换细一号的砂纸推磨,一般钢铁试样磨到04号砂纸。
每换下一号细砂纸时,应将试样和手冲洗干净,并将下面垫的玻璃板擦干磨到05 90°,以便观察上次磨痕是否磨掉。
净,谨防粗砂粒掉入细砂纸上,同时磨面方向应旋转可防止铜等有色金属是应该在砂纸上涂一层润滑剂,在细磨较软的金相试样时,如铝、镁、砂粒嵌入软金属材料内,同时减少表面撕损现象。
常用的润滑剂有机油、石蜡、汽油溶液、汽油、皂化水溶液、甘油水溶液等。
随着技术生产的发展,费时的手工细磨操作正在被便捷的机械细磨逐步代替。
机械磨光法润滑热量及磨粒不断同时由于在磨光过程中有水不断冷却、机械细磨的主要优点是效率高、被带走,因此不易产生变形层,金相试样的质量容易控制。
预磨机主要由一个电动机带动一个或两个转盘及冷却部分组机械细磨的主要设备是预磨机。
冷却水直接可接用自来水,流量可调。
机械细磨要用水砂成,电动机的转速为600r/min细磨时相的水砂纸。
50~180可选用粒度号为纸,其规格分档情况见表1-4机械粗磨时,的水砂纸。
从水600和、240320、400对应于手工推磨的操作过程分别可选用粒度号为安置时要用卡圈把它固定在一种背面光滑的,砂纸的安装方法来分水砂纸可分为两种形式,背面这是较通用的一种。
还有一种是外形和工作盘一致的、转盘上,或用少许的牛油粘合。
涂有压敏胶的水砂纸,使用时可直接粘贴在转盘上,十分方便。
4手工细磨时要求的一些事项同样适用于机械细磨过程。
机械细磨时更应注意勿使金相试样发热。
若使用可调预磨机时,随着水砂纸的粒度号增加,转盘速度应相应减低。
先进的自动磨光机装有计算机,可对磨光过程进行程序控制。
五、试样抛光抛光的目的是除去金相试样磨面上由细磨留下的磨痕,成为平整无疵的镜面。
尽管抛光是金相试样制备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并由此而得光滑的镜面,但金相工作者的经验是:在金相试样磨光过程中要多下功夫,因为抛光的作用仅能去除表层很薄一层金属,所以抛光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几道工序的质量。
有时抛光之前磨面上留有少量几条较深的磨痕,即使增加抛光时间也难以除去,一般必须重新磨光。
故抛光之前应仔细检查磨面,是否留有单一方向均匀的细磨痕否则应重新磨光,以免白费时间。
这是提高金相试样制备效率的重要环节。
抛光后的表面在放大200倍的显微镜下观察应基本上无磨痕和磨坑,抛光方法有机械抛光、电解抛光及化学抛光等。
1.机械抛光这种方法使用最广泛。
是在专用的金相样品抛光机上进行,转速一般在200~600n/min。
粗抛时转速要高些,精抛或抛软材料时转速要低些。
在抛光盘上蒙一层织物,粗抛时常用帆布、粗呢等,精抛时常用绒布、细呢金丝绒与丝绸等。
抛光时应在织物上洒以适量的抛光磨料(又称抛光粉)。
常用的抛光粉。
有以下几种:氧化铝(AL2O3) 硬度仅略低于金刚石及碳化硅。
天然的氧化铝称为“刚玉”,广泛使用的是人工制得的电熔氧化铝砂粒——人造刚玉。
刚玉的纯度越高越接近无(白)色,杂质越多暗红色越深。
金相抛光采用白色细颗粒(0.3~1u)氧化铝微粉它是最能令人满意的抛光磨料,用于粗抛和精抛。
氧化铬(Cr2O3) 原是一种不褪色的绿色染料,具有很高的硬度,常用于抛淬火钢及铸铁等试样。
除氧化铬粉外,现常用块状的氧化铬抛光膏。
以上两种抛光磨料要分别将它们制成水悬溶液后使用,一般为一份抛光磨料加二十份水。
开始操作时浓度可以高一点,以后逐渐浓度降低。
氧化镁(MgO) 一种粒度极细的精抛磨料。
白色,硬度较低,用于精抛有色金属或铸铁夹杂物检验的试样。
极易潮解形成氢氧化镁或碳酸镁(若有足够的CO2存在),磨削性能也随之丧失,因此氧化镁应该用蒸馏水随用随调制,平时氧化镁应密封保藏,切勿受潮。
金刚石粉具有极高硬度和良好的磨削作用。
抛光软、硬材料都有良好的效果。
可用于抛光硬质合金等极硬的材料。
是极理想的抛光磨料。
金刚石研磨膏是由金刚石粉配以油类润滑剂制成它的特点是抛光效率高,抛光后表面质量好。
金刚石研磨膏的分档按金刚石粉粒的实际尺寸(微米)划分,如W3.5的研磨膏其颗粒的最大尺寸为3.5微米。
抛光金相试样用的研磨膏一般选用W7-5作为粗抛,选用W2.5-1.5作为精抛。
抛光时注意事项:5①抛光时将试样的磨面应均匀地、平正地压在旋转的抛光盘上。
压力不宜过大,并从边缘到中心不断地作径向往复移动。
②抛光过程中要不断喷洒适量的抛光液。
若抛光布上地光液太多,会使钢中夹杂物及铸铁中的石墨脱落,抛光面质量不佳;若抛光液太少,将使抛光面变得晦暗而有黑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