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水文地质图
- 格式:doc
- 大小:1.84 MB
- 文档页数:1
收稿日期:1999205216;修订日期:2000205210 基金项目:四川省科委重点项目(19982137)[Foundation Ite m :T he Key P ro ject of the comm ittee of Science andT echnoL ogy ,Sichuan P rovince .N o :19982137] 作者简介:尹观(19422),男,江西永新人,教授,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
主要著作有《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同位素水文地质概论》等,发表论文30多篇。
E 2m ail :Yg @cdit 1edu 1cn 文章编号:037525444(2000)0420487208四川九寨沟水循环系统的同位素示踪尹 观1,范 晓2,郭建强2,杨俊义2(11成都理工学院,四川成都 610059;21四川区域地质调查队,四川成都 610213)摘要:运用天然水的同位素示踪技术追溯四川九寨沟水的来源及运移过程,研究九寨沟水循环系统,即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动态转换关系。
揭示不同水体的补排关系和不同水文地质单元之间的水力联系,可用于保护及合理开发这里的自然景观资源。
关 键 词:九寨沟;同位素示踪;水循环系统中图分类号:P 342;P 345 文献标识码:A1 研究区概况九寨沟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岷山山脉的高山峡谷区,位于32°53′~33°20′N ,103°46′~103°55′E 。
流域面积650158km 2。
为了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九寨沟的宝贵天然风景资源,自20世纪80年代,就有人开始对其自然景观及资源进行了研究[1,2]。
区内主要地层为泥盆纪至三叠纪的灰岩、白云质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第四纪地层以钙华、崩积、冲积、洪积、冰碛、坡积、残积等形式覆盖于基岩之上,且主要分布于河谷及河谷口。
区内构造运动复杂,断裂发育。
对现代地貌具有重要影响的主要为晚新生代以来强烈活动的NW 和N E 向断裂。
泸州气候泸州市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南部山区立体气候明显。
气温较高,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其长,温、光、水同季,季风气候明显,春秋季暖和,夏季炎热,冬季不太冷。
由于青藏高原、秦巴山岭、云贵高原的屏障作用,全市形成了不同的小气候区。
大气环流影响:主要受北方大陆干冷季风与南方海洋暖湿季风交替活动的影响。
冬半年主要受苏联西北利亚和蒙古到新疆一带东南下的大陆干冷空气团的控制。
夏半年主要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青藏高原高压控制。
ﻫ年平均气温17.5─18.0℃,年际之间的变化为16.8─18.6℃高低年间相差值为1.8℃,最冷月(一月) 年平均气温7℃左右,最热月(七月) 平均温度27.5℃,年较差(最热月与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 约为20.5℃,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0℃,极端最低气温可达零下1℃左右。
全市7、8月份气温变化最小,冬季(12─2月) 气温变化也不大,春季气温上升急剧,秋季气温下降迅速。
ﻫﻫ气温日较差(一日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全年气温日较差为6℃左右, 最大月是8月,平均日较差达8℃以上,最小月12月平均日较差4℃左右。
ﻫﻫ泸州市无霜期长在300天以上,降雪甚少,个别年份终年无霜雪,适宜作物生长期长。
ﻫ泸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瞬间风速≥17米/秒,称为灾害大风,1、10─12月出现大风的概率小,春秋季多为寒潮大风,风向偏北,风力大,持续时间长,范围较广,夏季多为雷雨大风,这种雷雨引起的局部大风,常伴有冰雹,一般出现在下午和晚上,影响范围小,持续时间短,风力大。
根据(61─96)年气象资料分析,对泸州市农业生产威协最大的是(7、8月)高温伏旱和(5、6月)连晴夏旱,其次是3、5、9月低温阴雨天气,以及洪涝、冰雹、大风。
它们发生的次数多,危害范围广,后果严重,近年发生的强度变化大,是泸州市的主要气象灾害,也是制约泸州市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4─5月是季节交替,也是冷暖空气交替影响泸州市的时期,多强对流天气,易产生大风,冰雹天气,出现频率为42%,此时正值小春作物灌浆、成熟、收割,因此,大风冰雹对小春作物危害最大。
北京市水文地质图.
柴达木自流盆地水文地质图
长江三角洲水文地质图.
福建省水文地质图.
甘肃东部黄土区农田灌溉水文地质图.
关中盆地水文地质图.
广东省水文地质图.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文地质图.
贵州省水文地质图.
河北省水文地质图.
河南省水文地质图.
河套平原盐碱土改良水文地质图.
黑龙江省水文地质图.
湖北省水文地质图.
湖北省水文地质图辅图.
湖南省水文地质图.
黄河中游黄土地区水文地质图.
黄淮海平原浅层淡水水文地质图.
吉林省水文地质图.
江汉平原水文地质辅图.
江汉平原水文地质图.
江苏省水文地质图.
江西省水文地质图.
雷琼自流盆地水文地质图
辽宁省水文地质图.
内蒙古自治区水文地质图.
南方岩溶地区水文地质图.。
J└J└J └J └J └J└J└J└J└J└J└J└J└J└J└J └J└J└J └J └J└J └J └J └J└J └J └J └J└J └J └J└J└J └J └J └J └J└J└J └J└J└J└J └J└J └J └J└J └J└J └J └J└J└J└J└J└J └J └J └J└J└J└J └J└J └J └J └J └J└J └J└J└J └J └J└J └J└J └J└J └J└J └J└J └J └J └J └J└J└J└J └J└J└J └J└J└J └J└J└J└J └J└J └J └J └J└J└J└J└J└J └J└J└J└J└J └J└J └J └J└J └J └J└J └J└J └J└J└J └J └J └J└J└J └J └J └J└J└J└J└J└J └J└J└J└J└J └J└J └J└J└J └J└J └J └J└J└J└J└J└J└J└J└J└J└J└J└J└J└J└J└J└J└J└J└J └J└J└J└J└J └J └J└J└J└J └J└J└J └J └J └J└J └J └J └J └J└J └J └J └J └J└J └J└J└J └J └J └J└J └J└J└J └J└J└J└J └J └J└J └J└J└J└J└J└J └J └J└J└J └J └J └J└J └J └J └J └J └J └J└J └J└J└J └J └J └J└J └J└J└J└J └J └J└J└J└J└J└J└J └J └J└J └J└J└J └J└J└J └J└J └J └J└J └J └J└J└J└J└J└J└J└J└J└J└J └J└J└J └J └J └J└J└J└J└J└J └J└J └J└J└J └J └J └J └J└J └J └J └J└J└J └J└J└J └J └J└J└J └J └J└J└J└J└J └J └J└J └J └J└J└J └J └J└J └J └J └J └J └J └J └J └J └J└J └J└J└J └J└J└J └J└J└J└J└J└J└J └J└J└J └J └J └J └J└J └J└J └J └J└J└J └J └J└J └J └J└J└J└J└J└J└J └J└J└J └J└J└J └J └J └J └J└J └J └J└J└J └J└J└J └J └J └J └J └J└J └J └J└J└J└J└J └J└J └J └J└J └J └J └J └J └J └J└J└J└J└J└J└J └J└J└J └J └J └J└J└J└J└J └J └J └J└J└J └J └J└J└J └J └≤¥≤¥≤¥≤¥≤¥≤¥≤¥≤¥≤¥≤¥≤¥≤¥≤¥≤¥≤¥≤¥≤¥≤¥≤¥≤¥≤¥≤¥≤¥≤¥≤¥≤¥≤¥≤¥≤¥≤¥≤¥≤¥≤¥≤¥≤¥≤¥≤¥≤¥≤¥≤¥≤¥≤¥≤¥≤¥≤¥≤¥≤¥≤¥≤¥Í⌠Í⌠Í⌠Í⌠达川区河后白水江西河河曲广元市贡雅安市成泸州市德市巴中市内江市宜宾市达南充市广安市遂资绵乐山市攀枝花市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阳市州市宁市阳市阳市龙山县璧山区黔江区来凤县大足区渝北区河量河溪河关河河抚磨河阿曲稻城曲河尔曲姑河谷河脑湖南省青海省陕西省青海省甘肃省无云市湖北省湖北省湖北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重庆都市量市自青海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湖南省青海省湖南省省南眉山丽江市攀枝花市昭通市六盘水市曲靖市桂林市德阳市绵阳市达州市巴中市沅陵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花垣县古丈县保靖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綦江区泸县永顺县南川区江津区永定区隆昌市永川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武隆区巴南区荣昌区大渡口区九龙坡区武陵源区桑植县尔河盖玛木考沙金眉山市资阳市南充市遂宁市广安市雅安市乐山市自贡市宜宾市泸州市广元市安顺市怀化市遵义市张家界市内江市安康市十堰市汉中市商洛市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天水市渭南市毕节市铜仁市陇南市成都市贵阳市重庆市西安市大理市西昌市宣威市什邡市绵竹市江油市阆中市邛崃市简阳市崇州市广汉市彭州市都江堰市华蓥市峨眉山市威远县赤水市都匀市清镇市凯里市福泉市洪江市仁怀市吉首市利川市恩施市万源市兴平市灵宝市华阴市合作市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香格里拉市宁蒗彝族自治县盐源县木里藏族自治县福贡县洱源县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剑川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鹤庆县永仁县仁和区西区华坪县永胜县盐边县泸水县永平县云龙县漾濞彝族自治县祥云县姚安县元谋县大姚县宾川县宁南县金阳县普格县德昌县布拖县赫章县鲁甸县镇雄县彝良县大关县东川区会泽县会东县会理县米易县巧家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水城县武定县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沾益县富源县盘县普安县从江县榕江县灵川县叠彩区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昌都市类乌齐县白玉县江达县德格县甘孜县炉霍县八宿县察雅县贡觉县巴塘县新龙县康定市雅江县丹巴县道孚县左贡县芒康县稻城县理塘县九龙县察隅县德钦县得荣县乡城县小金县理县金川县马尔康市中江县罗江区汶川县安州区北川羌族自治县茂县蓬安县苍溪县三台县盐亭县仪陇县南部县梓潼县营山县开江县恩阳区宣汉县通江县平昌县名山区天全县芦山县宝兴县仁寿县彭山区蒲江县双流区温江区丹棱县龙泉驿区新津县大邑县金堂县青白江区郫都区安岳县潼南区乐至县蓬溪县嘉陵区武胜县安居区射洪县西充县大英县岳池县前锋区渠县大竹县梁平区峨边彝族自治县石棉县金口河区汉源县泸定县荥经县洪雅县井研县富顺县犍为县沿滩区资中县五通桥区沙湾区夹江县贡井区青神县昭觉县越西县冕宁县喜德县甘洛县美姑县盐津县筠连县永善县雷波县长宁县高县珙县南溪区绥江县水富市屏山县叙州区马边彝族自治县沐川县习水县江安县纳溪区合江县龙马潭区古蔺县叙永县兴文县石渠县色达县壤塘县阿坝县班玛县若尔盖县玛曲县黑水县红原县文县平武县松潘县旺苍县剑阁县朝天区昭化区宁强县青川县荔波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晴隆县独山县平塘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长顺县三都水族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惠水县六枝特区丹寨县普定县通道侗族自治县黎平县平坝区花溪区雷山县龙里县城步苗族自治县麻江县南明区贵定县乌当区织金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台江县绥宁县纳雍县锦屏县剑河县修文县黄平县会同县天柱县黔西县三穗县开阳县施秉县瓮安县息烽县镇远县大方县余庆县岑巩县玉屏侗族自治县金沙县新晃侗族自治县播州区中方县芷江侗族自治县石阡县万山区鹤城区江口县湄潭县威信县绥阳县思南县麻阳苗族自治县凤冈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凤凰县桐梓县辰溪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德江县泸溪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正安县涪陵区咸丰县北碚区铜梁区长寿区丰都县合川区鹤峰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宣恩县忠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建始县万州区云阳县奉节县巴东县巫山县开州区巫溪县兴山县神农架林区镇坪县城口县房县囊谦县南江县竹山县岚皋县竹溪县平利县镇巴县紫阳县茅箭区张湾区旬阳县白河县汉阴县郧县南郑区西乡县石泉县郧西县勉县城固县九寨沟县洋县康县略阳县宁陕县久治县玉树市镇安县佛坪县留坝县山阳县商南县成县达日县舟曲县徽县柞水县丹凤县两当县凤县甘德县西和县商州区宕昌县迭部县太白县礼县鄠邑区周至县洛南县卢氏县蓝田县眉县武功县灞桥区未央区陈仓区渭滨区岷县金台区扶风县秦都区渭城区玛沁县临潼区岐山县礼泉县碌曲县卓尼县凤翔县麦积区(道北)秦州区乾县泾阳县临渭区高陵县华县临潭县千阳县潼关县武山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三原县甘谷县麟游县清水县永寿县阎良区漳县秦安县富平县芮城县淳化县陕县陇县大荔县荣县称多县新都区邻水县江曲布贡日嘎曲那涌洋涌溪俄曲昌河热俄鸭池河江长江南河阳恩西汉水曲麦三岔河日曲巴麦曲藏曲江长江河黄长河黄江怒江怒岷江江嘉金沙雅江沧雅江雅江江沙江沙金江岷嘉陵江陵金江江砻砻砻澜江澜沧乌乌水汉江通河大大江江汉水青衣渡河渡河天渠扎曲酉江江渠沱江龙河小金河泸沽湖河杜清赤六理江水涪涪江江沱江涪白江宁安鲜水金川大川河柯塘江水水河赤水河冲河白曲曲任河巴潼河锦綦郁恒岚州东梓湔色曲热硕曲立东麦达定白河邛海巴曲曲玉达泥色阿克黑程海威清桐芙清高燕大小永马黑流黑无玉灵边梭色河河定麻美红枫湖长寿湖升钟水库杂毛大桥水库黑龙滩水库三岔水库曲热查河关河江黑江江江河河河河江江曲玉曲河霍曲河曲曲曲河黑曲偶赠曲俄曲曲曲曲曲河远河水江梓河蓉江流河滩河子河通江通江宁河边河水河沙河水垫江县汉源湖河通江渭河高坪区游仙区东兴区卡若区图 例省级行政中心地级行政中心县级行政中心省级界地级界县级界河流、湖泊干渠支渠沼泽27275481108km±ÈÀý³ß 1¡Ã2 700 000四川省地图审图号:图川审(2017)093号2018年12月 四川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制四川省标准地图·水系版。
成都沙河地区地质水文情况4 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4.1 自然环境概况4。
1.1 地理位置成都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于东经102º54’~104º53’和北纬30º05’~31º26'之间,全市东西长192 公里,南北宽166 公里,总面积12390 平方公里.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地区毗邻,南面与眉山地区相连,西南与雅安地区、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4.1.2 气象成都市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少严寒。
多年平均气温16。
2°C,极端最高气温38.3°C,极端最低气温-5。
9°C;多年平均降雨量947.0mm,年降雨日104 天,最大日降雨量195.2mm,降雨主要集中在5~9 月,占全年的84。
1%;多年平均蒸发量1020.5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2%;多年平均日照时间1228。
3h,只有28%的白天有太阳;多年平均风速1.35m/s,最大风速14。
8m/s,极大风速27。
4m/s(1961 年6 月21 日),主导风向NNE.4.1.3 地形地貌成都市位于岷江冲洪积扇的东南边缘.成都地铁3 号线一期工程将穿越川西平原岷江水系Ⅰ、II 级阶地和成都东郊台地等3 个地貌单元,其中设计起点~1 号桥站为Ⅰ级阶地,1 号桥站~动物园站为II 级阶地,动物园站~一期终点属成都东郊台地,均为侵蚀~堆积地貌,地形开阔、平坦,地面高程约497~524m,地势总体呈东北高西南低。
4。
1。
4 地质构造及地震成都平原处于我国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之川西褶带的西南缘,界于龙门山隆褶带山前江油~灌县区域性断裂和龙泉山褶皱带之间,为一断陷盆地.该断陷盆地内,西部的大邑~彭县~什邡和东部的蒲江~新津~成都~广汉两条隐伏断裂将断陷盆地分为西部边缘构造带、中央凹陷和东部边缘构造带三部分,成都地铁3 号线一期工程线路主要位于中央凹陷和东部边缘构造带.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国家标准第1 号修改单和《四川、甘肃、陕西部分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及《四川、甘肃、陕西部分地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5.12 大地震后,成都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
娄山关组湘黔交界处的中寒武统一下奥陶统地层。
为均一性极强的厚层白云岩,可分性极差。
蒸发相白云岩,生物化石稀少,沉积时代归属不清。
层型贵州金沙岩孔中文名娄山关组地层名称:LoushanguanFm 地层单位编码:06-52-0308 地层地质年代:∈2—O1层型:选层型贵州金沙岩孔寒武系娄山关组实测剖面。
贵州地质局一?八队,1976,1∶20万遵义幅区调报告。
特征:为一套灰、浅灰色薄层—块状微—细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夹角砾状白云岩,局部含燧石团块.下与陡坡寺组(或石冷水组、平井组或比条组)、上与桐梓组均为整合接触。
分布:黔、滇、川、陕、湘、鄂。
备注:本组又曾称为娄山关灰岩、娄山关群。
同物异名:同物异名耿家店组、耗子沱组、雾渡河组、新坪组、二道水组、洗象池组(群)、三游洞组、耗子沱群、三游洞群、铜仁白云岩、追屯组。
宝塔组广泛发育于中、上扬子地区的宝塔组是中奥陶顶部地层,代号O2b。
由李四光(1924)在长江三峡建立。
层型剖面在湖北省宜昌县乡镇北普溪河桥南端。
为一套灰色厚层泥质龟裂纹灰岩。
富含头足类化石。
中文名宝塔组外文名 baotaformationg 地层分区扬子区时代奥陶代号O2b命名李四光宝塔组:原称“宝塔石灰岩”。
中奥陶世大湾阶。
因含形似宝塔的巨大直壳的头足类震旦角石而得名。
分布于中国鄂西及四川一带。
为厚层灰白及灰褐色龟裂纹石灰岩,瘤状灰岩,夹薄层泥质灰岩。
产中国震旦角石,厚约20—25米。
与下伏庙坡组呈整合接触。
上部为浅灰色,中下部位紫红色含白云质泥质灰岩,中上部龟裂纹构造发育。
含大量头足类Orthoceras sp.(直角石),腕足类Othis(正形贝),介形类化石.龙马溪组编辑龙马溪组原称“龙马溪页岩”,后曾称“龙马溪群”。
原代表下志留统,后经厘定和限制,认为应属下志留统下部。
最初命名地点在湖北秭归县新滩龙马溪,故名。
中文名龙马溪组原称龙马溪页岩地理位置华中和川、鄂、贵、湘等省厚度 488米龙马溪组下部为黑色笔石页岩,上部为蓝灰色、黄绿色泥质或粉砂质页岩,含少量笔石(如雕刻雕笔石带、赛氏单笔石带的笔石群),与下伏观音桥组呈整合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