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湖生态城个案解读
- 格式:pptx
- 大小:22.64 MB
- 文档页数:20
“一生之城”理念引发的新城规划思考——以成都麓湖生态城为例庄晓敏 徐显 杜波摘要:以美国里斯顿的新城开发为蓝本的成都麓湖生态城为中国未来的新城开发、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了一份成功的且不可复制的蓝本。
作为两座新城共同的规划设计理念“一生之城”为当下中国产业新城开发、特色小镇建设中所出现的系列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设计之道。
从传统的瓶颈与新兴的必然为切入点,以麓湖生态城的规划设计为例,思考“一生之城”理念下的新城规划设计策略,旨在将麓湖生态城的成功分享给更多人,也希望能够为未来的居住区规划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一生之城;新城开发;麓湖生态城;规划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138-(2019)09-0040-46收稿日期:2019-07-30作者简介:庄晓敏,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讲师。
徐显,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助教。
杜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助教。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T170842)。
DOI:10.13562/j.china.real.estate.2019.25.011CHINA REAL ESTATE城镇化浪潮卷来的“千城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已逐步被新时代的“特色小镇”所取代。
根据国际经验可发现,当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时,人们的消费结构将会发生重大转变,住房郊区化与别墅化、私人购车、旅游、电子通信等将成为消费热点。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超过47%,人均GDP 达到4382美元。
近些年,旅游、电子通讯及特色小镇等消费项目出现爆发性增长。
同时,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提升,使得景观不再是某些人群的独立需要,而呈现大众化的趋势。
房地产商的角逐也日渐激烈,花样层出不穷,除了建造具有多样化的、良好的户型主体建筑外,更加致力于主体建筑之外的环境营造,景观不再是建筑的衍生品,而是出其制胜的高招。
在人工智能盛行、交互设计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对于居住活动空间有了更高的要求,将其延伸为抒发情感的归属地。
麓湖生态城策划书3篇篇一《麓湖生态城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麓湖生态城位于[具体位置],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资源。
旨在打造一个集居住、休闲、商业、文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社区。
二、项目目标1. 打造高品质的生态居住环境,吸引高端人群入住。
2. 建设具有特色的商业配套,提升区域活力。
3. 营造丰富的文化氛围,增强社区凝聚力。
4. 成为城市生态发展的典范。
三、项目优势1. 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如湖泊、绿地等。
2. 先进的规划设计理念,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 便捷的交通条件,与城市核心区紧密相连。
四、项目规划1. 居住板块设计多样化的住宅产品,满足不同需求。
打造优美的社区景观和公共空间。
2. 商业板块引入知名品牌商家,打造特色商业街。
建设大型购物中心,提供丰富的购物体验。
3. 文化板块建设艺术中心、博物馆等文化设施。
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展览。
4. 休闲板块规划公园、运动场所等,满足居民休闲需求。
五、营销策略1. 举办各类推广活动,提高项目知名度。
2. 利用线上线下渠道进行宣传。
3. 与旅行社等合作,吸引游客。
六、运营管理1. 建立专业的物业管理团队,提供优质服务。
2. 加强社区安全管理。
3. 定期维护和升级社区设施。
七、经济效益预测八、社会效益分析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九、风险评估与应对1. 市场风险: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策略。
2. 环境风险:加强环境保护措施。
麓湖生态城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精心策划和运营,将成为一个令人向往的生态之城,为城市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篇二《麓湖生态城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麓湖生态城位于[具体位置],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态资源。
旨在打造一个集居住、休闲、商业、文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社区。
二、项目目标1. 打造高品质的生态居住环境,满足人们对舒适生活的追求。
2. 营造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空间,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3. 促进商业和文化的繁荣发展,形成独特的社区氛围。
“神盘”麓湖,到底神在哪里?走/进/麓/湖让我们走进“神盘”麓湖Design“神盘”是如何炼成的什么样的项目,接待同行参观学习不下几万人次!什么样的项目,动员了近50家世界级设计公司,100多位全球顶尖设计大师参与!什么样的项目,首个登上美国《福布斯》杂志的国内豪宅!如果说选一个时下最“in”网红兼具实力和颜值的项目,如果说选一个极具建筑哲学的艺术展厅,如果说选一个自然与设计完美融合的项目,如果说选一个有灵动的线条之美的公共空间,如果说景观也可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那么只有它了!它就是被业内誉为“中国四大神盘”之一的,成都的麓湖生态城。
(预警!!小编在此提示:文末有彩蛋哦!)01麓湖 · 艺展中心建筑设计:Antoine Predock在大地建筑之父安托内·普雷多克(Antoine Predock)的建筑哲学里,建筑应当成为当地文化的永恒载体。
而艺展的设计也寄托着安托内对四川文化的好感与尊重。
麓湖·艺展中心依傍湖湾的原生浅丘地貌,挺拔的碉楼表达了对四川羌寨的致敬,外立面的主要材料则使用本地的红砂岩手工穿凿而成。
建筑师本人将它形容为——“巨石定格在炸裂的0.001秒”麓湖·艺展中心不只是麓湖的入口,更是一座服务于城市文化艺术、时尚创意展示的城市活性博物馆。
02G1艺展公园项目设计:GVL怡境国际设计集团设计团队在原本空无一物的场地上,创造了一个带状、完整的公共空间。
这个空间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更为丰富的生活场景,使其成为城市与人的连接。
项目通过地形重塑和立体交通植入,将原本单一的滨水坡地变得立体生动,让人的进入、通过、停留、聚集等行为各得其所。
03示范湖区麓湖规划水域面积约2400亩 ,目前已经形成水约1000亩,是目前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由陆生生态系统转变为清水型生态系统的成功案例,亦是内陆第一个利用水生生态系统自净的大型人工湖泊。
漂浮总部、鸥鹭桥、水上会所、龙骨桥、黑珍珠、麒麟荟,每一个景观节点都值得一观。
麓湖案例解析一、案件背景介绍麓湖案件是中国著名的环保案例之一,发生在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麓湖。
麓湖是该市最大的湖泊之一,因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美丽的自然景观而备受游客喜爱。
然而,在过去的几年里,麓湖的水质却逐渐恶化,水中出现了大量的蓝藻和其他污染物,严重影响了湖水的清澈度和生态平衡,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二、案件原因分析麓湖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活动对湖泊生态环境的破坏。
长沙市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工业化、城市排水和农业污染等因素,对麓湖周边的水体产生了严重影响。
此外,湖泊管理不善、缺乏有效的环保措施以及游客不文明行为也是导致麓湖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
三、案件影响分析麓湖水质恶化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湖水中的蓝藻和其他污染物会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水中生物大量死亡,破坏湖泊生态平衡。
其次,麓湖是长沙市的重要水源地之一,水质恶化会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
此外,麓湖的景区形象也受到了极大的损害,游客数量骤减。
四、案件处理过程麓湖案件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湖泊的水质。
首先,加强了湖泊周边的环境保护工作,加大了对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的治理力度。
其次,加强了湖泊管理,完善了湖泊保护的法规和制度。
同时,加强了对游客的宣传教育,提倡文明游览,减少对湖泊的破坏。
五、案件处理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麓湖的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
湖水中的蓝藻和其他污染物大幅减少,水质逐渐恢复清澈,生态平衡逐渐恢复。
游客数量也有所回升,湖泊的景区形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然而,麓湖的水质问题仍然存在,需要长期的管理和治理。
六、案件启示麓湖案件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
其次,湖泊管理应加强,加大对湖泊周边环境的保护力度。
同时,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宣传,提倡文明游览,减少对湖泊的破坏。
最后,建立健全的法规和制度,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
研究与探讨□长春张爱研杨凡立--以成都麓湖红石公园为例魏析掀市社区公园夏合开发模式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人们对美好人居环境的需要也逐 渐提高。
人们需要在居住区周围拥有 享用环境优美,可供运动、休闲、娱乐且可达性高的社区公园。
然而,现 今城市社区公园建设现状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 来的城市中,将有数量众多且分布广 泛的的社区公园以提高人们的居住生活质量。
对于怎样在城市中规划建设 大量优质社区公园是目前值得探讨的问题。
公园绿地是现代城市绿地系统 建设的骨干内容,直接影响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与居民游憩生活水平。
现 如今,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紧张,斑块型的绿地在城市中占地面积小、分布广泛、辐射范围大,便成为城市绿地 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各个城市的 绿地系统规划中,也倾向于开发更多的社区公园。
一、城市社区公园建设现状及 问题城市社区公园在居民生活中起到着重要的作用,它为一定居住范围的居民提供了可以开展各项休闲活动的 绿色空间。
然而,在我国各地大小城 市中,环境优美,设施完备且可达性高的社区公园却并不丰富。
究其原 因,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缺乏社会合作。
在我国,几乎 所有的公共设施产品及服务都是由政府统一管控,社区公园的建设同样是 一种“自上而下”的模式,即政府作 为社区公园的建设执行主体执行所有 操作,社会资本与人民群众很少涉足于建设中的任何环节。
这种缺乏社会合作的建设模式造成了两大矛盾:一 是建设大量高品质的社区公园可能会 导致政府财政紧缺,二是居民长久生活在缺乏绿地资源的城市环境下会降低生活质量。
2.建设理论偏差。
当前我国的社 区公园大多建成于上个世纪或本世纪初,由于当时缺乏现代景观建造的理 论与技术支撑,国内大多数社区公园 都相对简陋,主要表现为活动场地分散、功能单一、设施条件简单、后期 维护与管理粗放等。
简单的桌椅布置 再搭配一些植物就成为供当地居民享用的“社区公园”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还有更多的居住社区没有配套的 社区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