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箔分切检验指导书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3
有限公司食品GMP管理文件文件名称铝箔检验操作规程-0900200 共4页文件编号TS-B2制订制订日期年月日审核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颁发部门质管部颁发日期年月日执行部门质管部、生技部生效日期年月日分发部门质管部、生技部、行政部1. 名称:药用包装用铝薄2. 代号或编号3. 引用标准:药用包装用铝薄质量标准4. 操作规程:4.1 外观:取样品适量,在自然光线明亮处,正视目测。
表面应洁净、平整、涂层均匀。
文字、图案印刷应正确、清晰、牢固。
4.2 规格尺寸及允许偏差:用游标卡尺测量铝箔厚度,用量尺测量宽度、长度。
4.3 针孔度4.3.1 仪器与用具:剪刀、尺子、针孔检查后、玻璃板、黑色纸。
4.3.2 操作法:取长400㎜,宽250㎜(当宽小于250㎜时,取卷幅宽)试样十片,逐张置于针孔检查合(800㎜³600㎜³300㎜或适当体积的木箱、木箱内安装30W日光灯,木箱止面放一块玻璃板,玻璃板衬黑纸并留有400㎜³250㎜空间以检查试样的针孔)上,在暗处检查其针孔。
不应有密集的、连续性、周期性的针孔;每一平方米中,直径大于0.3㎜的针孔不允许有;直径为0.1~0.3㎜的针孔数不得过1个。
4.4 阻隔性能:水蒸气透气量:按水蒸气透气量测定法杯式法的规定进行。
试验时热封面向中湿度底的一侧,试验温度(38±2)℃,相对湿度(90±5)%,不得过0.5g/(㎡²24h)。
4.5 粘合层热合强度:4.5.1 仪器与用具:剪刀、尺子、热封仪、标准载切器、试验机。
4.5.2 操作法取100㎜³100㎜的本品二片,另取100㎜³100㎜的标准聚氯乙烯固体药用硬片二片。
将试样的粘合层面,向PVC面进行叠合。
置于热封仪进行热合,热合文件名称铝箔检验操作规程文件编号TS-B2-0800200 序页/总页2/4条件为:温度15万℃±5℃,压力0.2mpa,时间1S,热合后取出放冷,用标准载切器切成15㎜宽的试样,取中间三条供试验,试样应在温度23℃±2℃,相对湿度50%±5%的环境冲,放置4小时以上,并在上述条件下进行试验。
铝箔检验操作规程9039127690281. 目的建立药品包装用铝箔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规范操作。
2. 范围适用于进厂药品包装用铝箔的检验。
3. 依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包装容器(材料)标准YBB001520024. 职责4.1 起草:QC 审核:质量保证部负责人批准人:质量管理负责人。
4.2 QC实施本规程。
4.3 QA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5. 内容5.1 规格尺寸和偏差5.1.1 取1m药品包装用铝箔用精度为0.001mm的千分尺测定两边、中间等各部位的厚度,精度为0.5mm的直尺测定其宽度,共测6处,其结果应符合下表要求。
若有一项不合格,则该卷为不合格。
5.2 外观质量5.2.1 取1m药品包装用铝箔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5.2.2 针孔度检查5.2.2.1 仪器设备(1)针孔检查台:在适当体积的木箱内安装30W日光灯,木箱上面放一块玻璃板,玻璃板衬黑纸并留有400mm×250mm空间以检查试样的针孔。
(2)检查方法:在成品中取长400mm(当宽小于250mm时取卷幅宽)试样10张,逐张放在针孔检查台上,在暗处检查其针孔。
5.2.2.2 结果判断(1)不应有密集的、连续性的、周期性的针孔。
1m2中d>0.3mm不允许;d=0.1~0.3mm 不超过1个。
(2)针孔度检查如有一张不合格,可重复取样检验,如仍为不合格,则该卷为不合格品。
5.2.3 印刷质量5.2.3.1 印刷文字、图案(1)印刷文字、图案应正确、清晰、牢固。
在高温热合后,文字、图案仍清晰,不变色。
(2)印刷错位:用分度值为0.5mm的直尺测量,应在指定位置±1.5mm内。
5.2.3.2 文字内容及图案:与标准样张核对,文字、图案、符号应无错漏。
(1)印刷色泽:色泽均匀,与标准样张核对,同批及不同批之间不允许有明显色差。
备注:凡无文字、图案的铝箔不检查6.1.、6.2.、6.3.项。
5.2.4 微生物限度5.2.4.1 供试品的制备(1)用开口面积为20 cm2的消毒过的金属模板压在试样的内层面上,将无菌棉签用无菌生理盐水稍沾湿,在板孔范围内擦抹5次,换1支棉签再擦抹5次,每个位置用2支棉签共擦抹10次。
文件编号:H-WI-001 版本号:A 修订状态:0 第 1 页共 2 页1.目的:将薄膜、铝箔分切成所需要的尺寸。
2.使用材料:进厂已检合格的薄膜,铝箔。
3.使用设备或工具:切膜机、切箔机、直尺、游标卡尺、套圈、刀片、扳手。
4.作业步骤:4.1 作业前准备:4.1.1 清扫地面,擦拭机台、工具定位;4.1.2 开机准备,检查机器运转情况;4.1.3 按生产部下达的计划通知单,领取待切材料;4.2 作业程序:4.2.1 依据分切指令,进行合理排刀;4.2.2 套环安装根据分切尺寸,选取相同规格的套环;4.2.3 铝箔、薄膜分切时的走向收卷调试,以切刀为基准,调整原料铝箔卷或薄膜卷与切刀的相对位置,并控制切刀的深度;4.3.4 分切开得铝箔、薄膜,用透明胶带固定在前后收卷轴的套环上,压上已加入适量润滑油的羊毛毡,压力不宜过大(切薄膜时不需要压润滑油的羊毛毡)。
4.3.5 分切好的薄膜和铝箔用胶带固定尾头,薄膜和铝箔端面整平后,在靠近套环处打标识,装入塑料袋中待用。
4.3 作业结束:4.3.1 清理机器及工作台面和周边现场;4.3.2 填写流转卡,设备运行记录,关闭电源;5.管制条件:5.1 环境要求:温度:25±5℃,相对湿度:≤85%5.2 参数设定:5.2.1 箔卷直径≤150±5mm,薄膜直径≤155±5mm;5.2.2 薄膜卷和箔卷的宽度允许误差:≤±0.15mm;5.2.3 分切好的薄膜和箔卷,在靠近套环处进行标识,标识要求:A:厚度、宽度、批号;B:机台号、工号、年份、日期。
6.品质要求:文件编号:H-WI-001 版本号:A 修订状态:0 第 2 页共 2 页6.1 分切后的铝箔卷、薄膜卷端面平整,张力均匀,无凹凸形状;6.2 铝箔卷和薄膜卷收卷后套环与铝箔卷和薄膜卷之间无松动现象;6.3 铝箔卷和薄膜卷的标识要清晰。
7.注意事项:7.1 注意在分切机运行过程中安全,切勿用裸手触及切具;7.2 注意工作现场的清洁卫生,防止粉尘进入铝箔卷和薄膜卷中。
铝业版本A化学分析检验作业指导书页码1of 2生效日期制定审核批准一. 目的对生产过程中的铝线进行监测和测量,避免不合格转入下一道工序。
二. 试样准备1. 取样:1)熔炼取样时应在每班抽出的毛丝中或生产时机组上剪2~3cm长的样品,标注所生产的牌号并做好记录。
2)过度丝、成品丝取样时,应在所取样品上做好标记并记录。
2. 试样的准备:1)当某一样品需要化学成份分析时,应小心用台钻钻取一定数量的铝屑于纸上,并在分析天平上称取适当的数量放在烧瓶中并做好标记。
3)在已称取的各样品中,取适量的1:1的稀盐酸溶液小心慢慢加入于烧瓶内摇均匀。
三. 检验方法1. 取上述于准备好的试样烧瓶,置于可调温的电炉上,慢慢加热至沸腾直至试样完全熔化,取下试样烧瓶放于冷水盘中冷却至室温待用。
2. 打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电源开关,开启金属元素灯开关,预热15分钟。
3. 打开无油空气压缩机电源开关,启动压缩机、调整工作压力在0.3Mpa,铝业版本A化学分析检验作业指导书页码2of 2打开高纯乙炔瓶上的阀门并调至所需规定的工作压力,4. 打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的乙炔阀同时用电子点火枪点燃分光光度计火焰燃烧器,调整分光光度计空气、乙炔气流量,使在工作规定的范围内。
5. 调整液晶显示屏所显示的高压、低压、电压,控制在检验所规定的范围内,并左右旋转金属元素灯的角度,使其S、R值在最高数值,然后仪器调零,然后把火焰燃烧器下面的毛细软管插入蒸馏水瓶中数分钟,屏幕显示的数值应在0~1。
注意蒸馏水的质量,瓶内蒸馏水应每天在检验时更换,以防止污染,如遇屏幕数值高于200时,证明蒸馏水不纯应立刻更换。
6. 分光光度计校正好后,应立即依次进行样品分析及标准样品分析,并记下读数值计算出所检样品中金属元素的百分含量。
四. 结束工作1. 当操作结束时,应及时把毛细软管移入蒸馏水瓶中,使仪器充分清洗排除一定的酸气以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寿命及化学分析的精确度。
目的:为检验药品包装用铝箔规定一个标准的程序,以便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
范围:适用于药品包装用铝箔的检验。
职责:检验室主任、检验员。
规程:1.外观:取本品适量,在自然光线明亮处,正视目测。
表面应洁净、平整、涂层均匀。
文字、图案印刷应正确、清晰、牢固。
2.检查2.1 针孔度取长400mm,宽250mm(当宽小于250mm时,取卷幅宽)试样十片,逐张置于针孔检查台(800mm×600mm×300mm或适当体积的木箱,木箱内安装30W日光灯,木箱上面放一张玻璃板,玻璃板衬黑纸并留有400㎜×250㎜空间以检查试样的针孔)上,在暗处检查其针孔。
不应有密集的、连续性的、周期性的针孔;每一平方米中,直径大于0.3mm的针孔不允许有;直径为0.1~0.3mm的针孔数不得过1个为符合规定。
2.2 荧光物质取100mm×100mm试样五片,分别置于紫外灯下,在254nm和365nm波长处观察,其保护层及粘合层的荧光,不得呈片状为符合规定。
2.3 挥发物取100mm×100mm试样二片,精密称定(质量m a),130℃干燥20分钟后,置于干燥器中,放置30分钟,再精密称定(质量m b),干燥前后试样质量之差(m a-m b)不得过4mg为符合规定。
2.4 溶出物试验取本品内表面积300㎝2,切成3㎝×0.3cm的小片,水洗,室温干燥后,置于500ml的锥形瓶中,加水200ml,以适当的方法封口后,置高压蒸汽灭菌器内,(110±2)℃维持30分钟,放冷至室温,作为供试液;另取水同法操作,作为空白液,进行以下试验:2.4.1 易氧化物精密量取水浸液20ml,精密加入高锰酸钾液(0.002mol/L)20ml与稀硫酸1ml,煮沸3分钟,迅速冷却,加入碘化钾0.1g,在暗处放置5分钟,用硫化硫酸钠液(0.01mol/L)滴定,滴定至近终点时,加入淀粉指示液0.25ml,继续滴定至无色,另取水空白液同法操作,二者消耗滴定液之差不得过1.5ml。
分切作业指导书标题:分切作业指导书一、引言分切作业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工艺,能够将大型原材料切割成适合生产所需的小块。
本文将介绍分切作业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完成该项工作。
二、分切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分切作业开始之前,需要对原材料进行检查。
确保原材料的质量良好,无破损和异物。
同时,检查切割设备和工具的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转。
2. 制定切割策略:根据产品要求和生产计划,制定合理的切割策略。
考虑到原材料的尺寸、形状和数量等因素,确定最佳的切割方案。
3. 安全操作:在进行分切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工作服、手套、眼镜等,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4. 调试设备:在正式进行分切作业之前,需要进行设备的调试和测试。
测试设备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切割角度是否准确等。
5. 分切作业:开始进行分切作业时,需要根据切割策略,将原材料定位到切割设备上,并进行切割操作。
操作人员应确保切割质量稳定、精准。
6. 检查质量:分切作业完成后,必须对切割好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查。
检查产品是否符合尺寸、形状和质量要求,以确保产品合格。
三、注意事项1. 熟悉设备:在进行分切作业之前,必须对切割设备进行深入了解。
了解设备的特点、操作规则和维护方法,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2. 提前预案:在分切作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如设备故障、切割质量不佳等。
因此,建议提前制定相应的紧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3. 切割质量监控:在分切作业中,对切割质量的监控至关重要。
要时刻注意切割设备的运行状态,检查切割产品的质量,并及时调整切割参数,以保证切割质量稳定。
4. 设备维护: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包括清洁、润滑、更换易损件等。
确保切割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5. 完善记录:在分切作业过程中,要及时记录有关数据和信息,包括切割参数、产品质量等。
这些记录可以用于事后的分析和改进。
四、结论分切作业是一项关键工艺,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重要影响。
目的:规范药用铝箔、塑料袋检验的操作。
适用范围:药用铝箔、塑料袋的检验。
责任:质管部、化验室、供应部。
内容:一、药用铝箔检验标准操作规程1. 检测工具精度0.02mm的游标卡尺、直尺(分度值0.5mm)。
2. 抽样方法2.1 按照取样要求检验,取样应以距离铝箔外端150cm处剪取。
2.2 将以上剪下的铝箔用于外观及印刷质量、印刷错位、厚度、宽度及微生物限度的检查。
3. 检验方法3.1 外观及印刷质量:在充足的光线下目测应符合以下要求。
3.1.1 表面光洁、平整、无折皱,无划伤,断面整齐,卷曲紧密。
3.1.2 文字、商标、图案印刷必须清晰正确、美观牢固,无墨迹浸润现象。
3.2 印刷错位:在指定位置先用大头钉作记号,再用精度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应在±1.5mm之间。
3.3 厚度、宽度检查:用精度0.02mm的游标卡尺和分度值0.05mm的直尺分别测量铝箔的厚度和宽度,应符合质量标准项下的规定。
3.4 技术要求物理性能及化学性能验收以厂家检验报告书为依据3.5 供试液的制备用开孔面积为20cm2消毒过的金属模板压在试样的内层面上,将无菌棉签用无菌生理盐水稍沾湿,在板孔范围内擦抹5次,换1支棉签再擦抹5次,每个位置用2支棉签共擦抹10次,共擦抹5个位置100cm 2,每支棉签擦抹完毕后立即剪断(或烧断),投入 盛有100ml 无菌生理盐水的三角瓶(或大试管)中,全部擦抹棉签投入瓶(试管)中后,将瓶(或试管)迅速摇晃1分钟,即得供试液。
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检查。
3.6 微生物限度检查(个/100cm 2)二、药用塑料袋检验操作规程 1. 检验工具:放大镜 2.外观2.1 表面清洁、无污痕、杂质和邹折。
2.2 热和严密、牢固、无漏气。
2.3 外观质量2.4 微生物限度: 同药用铝箔法。
3. 检验规划3.1 以同一原料、同一规格为一批,每批最多不超过10000个。
3.2 按取样规则取样。
1.目的:建立一个药用包装用铝箔检验的标准操作程序,使检验操作过程规范化。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进厂药品包装用铝箔的检验。
3.责任:本文件由QC负责起草,质量部经理审核,质量管理负责人批准,QC负责本操作规程的实施。
4.内容:4.1引用标准药品包装用铝箔质量标准(编码:TS-QS-2009-00)。
4.2【规格尺寸及偏差】尺测定其宽度,共测6处,其结果应符合要求。
若有一项不合格,则该卷为不合格。
4.3【外观质量】4.3.1取药品包装用铝箔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4.3.2文字内容文字、字母、符号、图案应正确。
应规定:品名、注册商标、规格等。
其文字、图案与标准样应一致。
4.3.3印刷质量印刷应清晰、端正、排版适中,版面无错位、花斑、,无倒印现象。
套色应与标准样相符。
4.4【针孔度】取长400mm、宽250mm(当宽小于250mm时,取卷幅宽),试样10片,逐张置于针孔检验台(800mm*600mm*300mm或适当体积的木箱,木箱内安装30W日光灯,木箱上面放一块玻璃板,玻璃板衬黑纸并留有400mm*250mm 空间以检查试样的针孔)上,在暗处检查其针孔,不应有密集的、连续性的、周期性的针孔;每一平方米中不得有直径大于0.3mm的针孔,直径为0.1~0.3mm的针孔数不得过1个。
4.5【阻隔性能】水蒸气透过量照水蒸气透过量测定法(YBB00092003-2015)第一法试验条件B或第二法试验条件B 或第四法试验条件2测定,试验时热封面向低湿度侧,不得过0.5g/(m2·24h)。
4.6【黏合层热合强度】取100mm*100mm的本品2片,另取100mm*100mm的聚氯乙烯固体药用硬片(YBB00212005-2015),将试样的黏合层面向PVC面进行叠合,置于热封仪进行热合,热合条件:温度155℃±5℃,压力0.2MPa,时间1秒,热合后取出放冷,裁取成15mm宽的试样,取中间3条试样,照热合强度测定法(YBB00122003-2015)测定,试验速度为200mm/min±20mm/min,将PVC片夹在试验机的上夹,铝箔夹在试验机的下夹,开动拉力试验机进行180°角方向剥离,热合强度平均值≥7.0N/15mm(PVC)、6.0N/15mm(PVDC)。
铝检测作业指导书试剂1.1铬天青S溶液:称取0.1g铬天青S溶于100ml乙醇溶液中,混匀。
1.2乳化剂OP溶液:汲取3.0ml乳化剂OP溶于100ml纯水中。
1.3溴代十六烷基吡啶(3g/l)。
1.4乙二胺-盐酸缓冲液。
1.5氨水。
1.6硝酸溶液。
1.7铝标准贮备溶液:称取8.792g硫酸铝价溶于纯水汇总,定容至500ml,或称取0.500g纯金属铝片,溶于10ml盐酸中,于500ml容量瓶中加纯水定容。
储存于聚四氟乙烯中。
1.8 铝标准使用溶液:临用时用铝标准贮备溶液稀释而成。
1.9对硝基酚乙醇溶液。
剖析步骤2.1取水样25.0ml于50ml具塞比色管中。
2.2另取50ml比色管8支,分别加入铝标准使用溶液0ml,0.20ml,0.50ml,1.00ml,2.00ml,3.00ml,4.00ml和5.00ml,加纯水至25ml。
2.3向各管滴加1滴对硝基酚溶液,混匀,滴加氨水至浅黄色,加硝酸溶液至黄色消逝,再多加2滴。
2.4加3.0ml铬天青S溶液,混匀后加 1.0ml乳化剂OP溶液,2.0mlCPB溶液,3.0ml缓冲液,加纯水稀释至50ml,混匀,搁置30min。
2.5于620nm波优点,用2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丈量吸光度。
2.6绘制标准曲线,从曲线上查出水样管中铝的质量。
计算水样中铝的质量浓度计算见下式:=m/V式中:ρ——水样中铝的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从标准曲线查得水样管中铝的质量,单位为微克;V——水样体积。
包装材料铝箔检验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包装材料铝箔的检验操作规程
范围:适用于包装材料铝箔的质量检验
职责:质量管理部包装材料检查员
执行标准:药品包装用铝箔质量标准
规程:
1 材质
——按标准检查铝箔的质量及品名
2尺寸规格(用具:直尺、千分尺)
——测量铝箔尺寸是否与标准一致
3 外观
3. 1 肉眼观察不得见穿孔、异物、粘连、涂层不均匀、复合层间分离及明显损伤、不得见气泡、皱纹、脏污缺陷,且不得有异狊。
3.2 检查卷筒两端面是否平整。
3.3 仔细检查卷筒是否紧实,卷芯不得自由脱落或松动。
3.4 检查每卷接头数:铝箔长<500m不多于1个,铝箔长≥500m不多于2个。
接头处应牢固、有明显标记。
4 印刷要求
4.1 检查铝箔上印刷的文字、图案、色彩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2 检查铝箔上印刷的文字,图案是否清晰、完整、色彩均匀,无明显色差。
4.3 检查文字线条:清楚完整,不变形。
4.4 检查文字、图案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5 卫生学检查
按微生物限度检查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检查。
铝箔边部显微镜作业指导书铝箔边部显微镜作业指导书1. 引言铝箔是一种常见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电子产品、建筑材料等领域。
然而,铝箔在制造过程中常常会产生边部缺陷,这些缺陷可能会影响其性能和质量。
为了对铝箔的边部进行有效的检测和评估,我们可以使用显微镜来进行观察和分析。
本文将提供一份铝箔边部显微镜作业指导书,帮助你准确、全面地了解和评估铝箔边部的情况。
2. 准备工作在进行铝箔边部显微镜观察之前,你需要准备以下工具和设备:- 显微镜:选择一款适合你需求的显微镜,最好具备高分辨率和放大倍数。
- 散热器:铝箔在制造过程中可能会被加热,所以确保取样时铝箔已经冷却。
- 铝箔样本:选择一块完整的铝箔样本,确保边部完整且没有明显的物理损伤。
3. 观察技巧在观察铝箔边部时,以下几点技巧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 使用合适的放大倍数: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放大倍数来进行观察。
较高的放大倍数可以让你更清晰地观察到铝箔边部的细节。
- 调整对焦:确保显微镜的对焦调节是正确的,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 缓慢移动样本:移动铝箔样本时要缓慢,以确保你可以观察到边部的每一个细节。
- 注意光照和角度:调整灯光和观察角度,以避免反射和阴影的干扰,以获得更清晰的观察结果。
4. 观察边部缺陷铝箔边部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常见的缺陷,你可以使用显微镜来观察和评估:- 剪切痕迹:由于切割过程中的机械作用,铝箔边部可能会出现剪切痕迹。
观察剪切痕迹的深度、形状和分布情况,以判断其可能对铝箔性能的影响。
- 毛边:在铝箔制造过程中,边部可能会出现毛边。
观察毛边的长度、密度和是否有锋利的边缘,以评估其可能对铝箔的包装和加工性能的影响。
- 褶皱:边部的褶皱可能会导致铝箔在包装或加工过程中出现困难。
观察褶皱的形状、频率和长度,以评估其对铝箔性能的潜在影响。
5. 结论与展望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铝箔边部,我们可以准确地评估铝箔的边部缺陷情况。
对于剪切痕迹、毛边和褶皱等缺陷,我们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得到它们的深度、形状和分布情况,并进一步评估其对铝箔的性能和质量的影响。
1.目的:
为了防止不合格铝箔流入生产中影响产品质量。
2.范围:
适用于公司两器生产的铝箔使用。
3.检验量具:
千分尺、游标卡尺、小针筒、刀片、电烘炉、电子放大镜、卷尺。
4.检验方法:
4.1 在所购进的每批铝箔中;在不同的三捆中取200×200mm的样本(不要取第一层;取样时,要平整,不能弄变形)。
4.2 取样后,观察其外观、颜色是否均匀,用嗅觉闻其是否存有强烈的异味(以凉宇产品封样为标准);并记录。
4.3 用千分尺测量其厚度;用卷尺测量其规格,并记录。
4.4 用小针筒、游标卡尺测量其亲水性:先用小针筒吸10mm的水,再将针嘴移至取样铝箔距离1mm并垂直处,然后将所吸的水用手往下挤出小水滴滴在铝箔上,等水珠散开后用游标卡测量水珠的直径,并作记录。
然后再与亲水角度表查对,求出初始亲水角。
干湿亲水角的测量则是:先将铝箔放在水里泡10分钟,然后经150℃烘干20分钟,取出再按求出初始亲水角步骤,求出干湿亲水角,并记录。
4.5涂层、网格试验:用刀片和铜尺在取样的铝箔上均匀用力划约1mm大(越小越好)的网格,但不能划穿,然后把网格放在电与放大镜下观察其涂层是否脱涂,并记录。
4.6 用电烘干将取样铝箔在160℃烘5分钟,看其表面有无变色,并作记录。
4.7 根据相关记录对取样铝箔作出判定,如不合格,则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5 记录
5.1《报检单》
5.2《材料不良反馈单》
6 参考标准
6.1《热交换器生产检验标准》
编制:审核:批准:。
铝箔分切质量分折药品包装用铝箔在专用的铝箔印刷涂布机上进行加工后,需将半成品在分切机上进行裁切,其长度、宽度、重量需按有关标准而定。
目前国外印后分切机的性能技术较国内优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设备技术先进,主要表现在原料采用无轴放卷,光电纠偏气压制动方式,收卷采用独立中心收卷,装有上下二根磨擦收卷轴,收卷轴采用特殊结构,由气囊毡条和许多摩擦环组装而成。
收卷纸芯固定于摩擦环上,磨擦环相互之间没有接触压力,可保证同一轴上收多卷尺寸的铝箔产品。
分切机的控制系统采用目前最新型的DLC和触摸屏,具有惯性和磨擦气压计算工作速度收卷张力特性曲线计算等自动控制功能。
pLC运算收卷张力时,综合考虑了直径、速度、转动惯量等因素,可保证张力控制精确,稳定且具有故障显示功能,操作简便。
其次是分切速度高,分切速度高达300~400m/min,并配有专用卸卷装置,装卸卷方便、省时、生产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
分切机的操作基本在触摸屏上完成,重复性好,消除了操作人员的经验、技能等人为因素的影响。
一台机器有多种用途,机器中存储约2万条收卷张力直径特性曲线以及收卷张力速度特性曲线可供选择。
选定曲张,设定各种参数后,收卷张力就自动控制。
因而机器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除分切铝箔外,还适合分切PE、pp、pvc等塑料薄膜,满足不同行业分切产品的需要。
国产药用铝箔分切机与国外设备比较,总体仍处于较低的技术水平,主要显示在这几个方面:分切速度低,一般国产机标称最大车速为180m/mim,而实际车速小于该速度。
分切收卷质量不稳定,因国产机控制方式落后,控制精度低,稳定性、重复性差,导致分切时收卷质量不稳定,对操作人员的经验、技能依赖性强。
在分切宽窄不同的产品时,不能准确保证收卷长度。
但是经过最近几年的努力,随着我国药品包装的飞速发展以及市场的变化,分切设备的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根据目前梗用的情况,概括各生产厂家在使用时对分切机性能要求,需要在以下方面改选①要提高分切机的生产能力。
铝箔分切检验指导书
文件编号:
版本:
分发号:
编制:
审批:
批准:
1、目的和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箔分切的检验内容与方法,适用于公司内部的分切检验。
2、检验项目
2.1 分切前的铝卷应有质量合格标识,且无明显磕碰伤或影响分切的质量缺陷。
2.2 实物与生产卡片核对,看其是否符合卡片上的各项要求和标准。
2.3 分切后的铝卷应检查其宽度和厚度,其标准见表1。
2.4 铝箔表面应洁净、平整、色调一致,不允许有影响使用的擦划伤、压折、皱纹、腐蚀、亮条、松树枝花纹和黄褐班,不允许有影响使用的印痕、横波、夹边、翘边。
2.5 铝箔整卷长度应易于展开,展开时不应有明显的粘结和撕裂现象。
2.6 卷材应卷紧,边部应切齐,不允许有磕碰伤及脏污,不允许有影响使用的毛刺,错层不大于3mm,塔形不大于5mm,如用户有特别要求应在合同中注明。
2.7 铝箔应缠在洁净的管芯上,管芯宽度应等于或大于箔宽,但不得超过箔宽5mm。
2.8 整卷一般不允许有接头,如有接头采用45°对接,并有明显标识。
3、本规则中如有未尽事宜,应参照公司相关规则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