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第二版余成波-第四章 04-2015.12
- 格式:ppt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25
第四章:傅立叶变换和系统的频域一、信号分解为正交函数 (一)、完备正交函数 1正交函数:实正交函数:设φ1(t) φ2(t)是定义在(t 1,t 2)内的两个实函数,若∫φ1(t ),t 2t 1φ2(t)dt =0,则称是函数的正交条件。
若∫φ1(t),t 2t 1φ2*dt =∫φ1*(t),t 2t 1φ2dt =0满足实函数的正交条件,则称φ1(t) φ2(t)在(t1,t 2)内正交。
复函数正交::设φ1(t) φ2(t)是定义在(t 1,t 2)内的两个复函数,若,则称是复函数的共轭条件。
则称φ1(t) φ2(t)在(t 1,t 2)内正交。
2、正交函数集若n 个实函数{φi (t )}(i=1,2,3,…….)在区间(t 1,t 2)内满足实函数正交条件∫φi (t ),t 2t 1φj(t)dt ={0,i ≠jK i ,i =j,则{φi (t )}(i=1,2,3,…….)在(t 1,t 2)内是正交实函数。
≈复正交函数集:若n 个复函数{φi (t )}(i=1,2,3,…….)在区间(t 1,t 2)内满足复函数正交条件∫φi (t ),t 2t 1φj*(t)dt ={0,i ≠jK i ,i =j,则{φi (t )}(i=1,2,3,…….)在(t 1,t 2)内是复正交函数集。
3、完备正交函数集:若正交函数集{φi (t )}(i=1,2,3,…….)之外不存在g t (t )与φi (t )正交,则{φi (t )}(i=1,2,3,…….)是完备正交函数集。
4、完备正交函数集举例: a、三角函数集 b 、复指数函数集 c 、沃尔什函数(二)信号正交分解f (t )≈C 1φ1(t )+ C 2φ2(t )+……..+ C n φn (t )=∑C j n j=1φj (t),求系数C j 1、 求误差的均方值最小:2ε= Cj1t 1−t 2∫f (t )−∑C j n j=1φj (t)t 2t 1二、三角傅里叶级数(周期信号在一个周期内展开)1、满足狄利克雷条件f(t)=a0+∑(a n cos nΩt+b n sin nΩt)∞n=1a0 2=1T∫f(t)dt=f(t)π2−π2(f(t)在一个周期内方均值;直流分量)a n=2T∫f(t)cos nΩt dt,n=0,1,2,…T2−T2b n=2T∫f(t)sin nΩt dt,n=0,1,2,…T2−T22、三角傅里叶级数第二种表示方法:3、f(t)=A02+∑(A n cos(nΩt+φn)∞n=1A n=√a n2+b n2(A0=a)φn=tan−1b na nA02直流分量;(A n cos(nΩt+φn)n次谐波分量三角傅里叶级数的特点:A n和a n是nΩ的偶函数;b n和φn是nΩ的奇函数。
第一章1.3 解:(a). 2401lim(),04Tt T TE x t dt e dt P ∞-∞∞→∞-====⎰⎰(b) dt t x TP T TT ⎰-∞→∞=2)(21lim121lim ==⎰-∞→dt T TTT∞===⎰⎰∞∞--∞→∞dt t x dt t x E TTT 22)()(lim(c).222lim()cos (),111cos(2)1lim()lim2222TT TTTT T TTE x t dt t dt t P x t dt dt TT∞∞→∞--∞∞→∞→∞--===∞+===⎰⎰⎰⎰(d) 034121lim )21(121lim ][121lim 022=⋅+=+=+=∞→=∞→-=∞→∞∑∑N N n x N P N Nn n N N N n N 34)21()(lim202===∑∑-∞=∞→∞nNNn N n x E (e). 2()1,x n E ∞==∞211lim []lim 112121N NN N n N n NP x n N N ∞→∞→∞=-=-===++∑∑ (f) ∑-=∞→∞=+=NNn N n x N P 21)(121lim 2∑-=∞→∞∞===NNn N n x E 2)(lim1.9. a). 00210,105T ππω===; b) 非周期的; c) 00007,,22mN N ωωππ=== d). 010;N = e). 非周期的; 1.12 解:∑∞=--3)1(k k n δ对于4n ≥时,为1即4≥n 时,x(n)为0,其余n 值时,x(n)为1易有:)3()(+-=n u n x , 01,3;M n =-=- 1.15 解:(a)]3[21]2[][][222-+-==n x n x n y n y , 又2111()()2()4(1)x n y n x n x n ==+-, 1111()2[2]4[3][3]2[4]y n x n x n x n x n ∴=-+-+-+-,1()()x n x n = ()2[2]5[3]2[4]y n x n x n x n =-+-+- 其中][n x 为系统输入。
第二版前言第一版前言第1章信号概述1.1 信号的定义和分类1.2 典型连续时间信号1.3 典型离散时间信号1.4 信号的基本运算1.5 因果信号的算子表示1.6 信号的卷积运算1.7 信号的分解习题一第2章系统概述2.1 系统的定义2.2 系统的分类及性质2.3 系统的分析方法2.4 LTI连续时间系统的输入输出方程2.5 LTI离散时间系统的输入输出方程2.6 LTI系统的模拟2.7 信号流图2.8 梅森公式习题二第3章LTI系统的时域分析3.1 引言3.2 时域经典法求解LTI系统3.3 冲激平衡法求连续系统的响应3.4 零输入响应的计算3.5 零状态响应的计算3.6 时域分析法举例习题三第4章连续时间信号和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4.1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4.2 周期信号的频谱4.3 傅里叶变换4.4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4.5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4.6 频域系统函数4.7 周期信号对LTI系统的响应4.8 非周期信号对LTI系统的响应4.9 信号的无失真传输4.10 理想滤波器4.11 幅度调制与解调4.12 信号的抽样与恢复习题四第5章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5.1 拉普拉斯变换5.2 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5.3 拉普拉斯反变换5.4 拉普拉斯变换求解微分方程5.5 拉普拉斯变换分析电路5.6 系统函数5.7 系统的频率响应习题五第6章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6.1 z变换6.2 z变换的性质6.3 z反变换6.4 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6.5 系统函数6.6 离散系统频率响应特性习题六第7章状态变量分析法7.1 状态变量分析法的有关概念7.2 LTI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7.3 LTI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7.4 状态转移矩阵7.5 LTI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7.6 LTI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7.7 状态矢量的线性变换7.8 系统的可控性和可观性习题七第8章MA TIAB在信号与系统中的应用8.1 信号的时域分析8.2 LTI系统的时域分析8.3 连续信号及系统的频域分析8.4 连续信号及系统的s域分析8.5 离散信号及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8.6 LTI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习颢八习题答案附录附录A 部分分式展开附录B 常用的数学公式附录C 劳斯判据。
信号与系统基础知识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第1章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引言系统是一个广泛使用的概念,指由多个元件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整体。
我们学习过“电路分析原理”的课程,电路是典型的系统,由电阻、电容、电感和电源等元件组成。
我们还熟悉汽车在路面运动的过程,汽车、路面、空气组成一个力学系统。
更为复杂一些的系统如电力系统,它包括若干发电厂、变电站、输电网和电力用户等,大的电网可以跨越数千公里。
我们在观察、分析和描述一个系统时,总要借助于对系统中一些元件状态的观测和分析。
例如,在分析一个电路时,会计算或测量电路中一些位置的电压和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在分析一个汽车的运动时,会计算或观测驱动力、阻力、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状态变量随时间的变化。
系统状态变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称为信号,包含了系统变化的信息。
很多实际系统的状态变量是非电的,我们经常使用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把非电的状态变量转换为电的变量,得到便于测量的电信号。
隐去不同信号所代表的具体物理意义,信号就可以抽象为函数,即变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信号用函数表示,可以是数学表达式,或是波形,或是数据列表。
在本课程中,信号和函数的表述经常不加区分。
信号和系统分析的最基本的任务是获得信号的特点和系统的特性。
系统的分析和描述借助于建立系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关系,因此信号分析和系统分析是密切相关的。
系统的特性千变万化,其中最重要的区别是线性和非线性、时不变和时变。
这些区别导致分析方法的重要差别。
本课程的内容限于线性时不变系统。
我们最熟悉的信号和系统分析方法是时域分析,即分析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波形。
例如,对于一个电压测量系统,要判断测量的准确度,可以直接分析比较被测的电压波形)(in t v (测量系统输入信号)和测量得到的波形)(out t v (测量系统输出信号),观察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