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恶性肿瘤超声特征
- 格式:pdf
- 大小:2.37 MB
- 文档页数:13
乳腺肿物良恶性的超声鉴别诊断【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肿物良恶性的声像图特征,进行鉴别。
方法对66例乳腺肿物声像图回顾性分析,分析内容包括肿物的边缘、包膜、内部回声、后壁回声、肿物纵横比,肿物周边及内部血供情况,双腋下有无肿大淋巴结。
结果良性肿物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内部回声均匀,无后方衰减,肿物纵横比小于1;彩色多普勒示肿物周边及内部为少血供或无血供;双腋下无肿大淋巴结。
恶性肿物边界不清晰,无包膜,内部回声不均匀,多伴钙化,肿物纵横比接近1或大于1;彩色多普勒示肿物周边及内部见棒状血流信号,血供丰富;部分伴有腋下淋巴结肿大。
结论乳腺肿物的高频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有助于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关键词】乳腺肿物良恶性;高频超声;鉴别诊断本文对66例乳腺肿物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分析,旨在探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显像在乳腺肿物良恶性鉴别的超声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均来源于2005年10月-2009年8月间由我院门诊收住院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4~70岁,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
良性肿物30例,恶性肿物36例。
仪器采用东芝Nemio3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11MHz;患者取仰卧位、侧卧位,充分暴露双乳房及腋下。
先扫查乳头及其周围,然后是外上、外下、内上及内下四个象限依次进行纵切、横切及斜切,最后做双腋下探查。
发现肿物后,确定位置,测量大小,估测肿物纵横比,观察包膜情况,边缘是否清晰,形态是否规整,内部回声情况,有无后方声衰减,肿物内部及周边血供情况;双腋下淋巴结有无肿大。
然后将获得的资料收集整理存盘。
2 结果66例乳腺肿物中,良性肿物30例,其中纤维瘤28例(图1),脂肪瘤1例,乳腺增生病1例;1例纤维瘤及乳腺增生病被误诊为恶性肿瘤,诊断符合率93.33%。
恶性肿物36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9例,髓样癌13例,乳头状导管癌3例,乳腺间质肉瘤1例(图2);1例硬癌误诊为纤维瘤,诊断符合率97.22%。
乳腺肿物良恶性的超声鉴别诊断乳腺肿物良恶性的超声鉴别诊断乳腺肿物良恶性的超声鉴别诊断【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肿物良恶性的声像图特征, 进行鉴别。
方法对66例乳腺肿物声像图回顾性分析, 分析内容包括肿物的边缘、包膜、内部回声、后壁回声、肿物纵横比, 肿物周边及内部血供情况, 双腋下有无肿大淋巴结。
结果良性肿物边界清晰, 包膜完整, 内部回声均匀, 无后方衰减, 肿物纵横比小于1; 彩色多普勒示肿物周边及内部为少血供或无血供; 双腋下无肿大淋巴结。
恶性肿物边界不清晰, 无包膜, 内部回声不均匀, 多伴钙化, 肿物纵横比接近1或大于1; 彩色多普勒示肿物周边及内部见棒状血流信号,血供丰富; 部分伴有腋下淋巴结肿大。
结论乳腺肿物的高频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 有助于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关键词】乳腺肿物良恶性; 高频超声; 鉴别诊断本文对66例乳腺肿物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分析, 旨在探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显像在乳腺肿物良恶性鉴别的超声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均来源于2021年10月-2021年8月间由我院门诊收住院患者, 均为女性,年龄34~70岁, 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
良性肿物30例, 恶性肿物36例。
仪器采用东芝Nemio3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7~11MHz;患者取仰卧位、侧卧位, 充分暴露双乳房及腋下。
先扫查乳头及其周围, 然后是外上、外下、内上及内下四个象限依次进行纵切、横切及斜切, 最后做双腋下探查。
发现肿物后, 确定位置, 测量大小, 估测肿物纵横比, 观察包膜情况, 边缘是否清晰, 形态是否规整, 内部回声情况,有无后方声衰减, 肿物内部及周边血供情况; 双腋下淋巴结有无肿大。
然后将获得的资料收集整理存盘。
66例乳腺肿物中, 良性肿物30例, 其中纤维瘤28例(图1), 脂肪瘤1例, 乳腺增生病1例;1例纤维瘤及乳腺增生病被误诊为恶性肿瘤, 诊断符合率93.33%。
恶性肿物36例, 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9例, 髓样癌13例, 乳头状导管癌3例, 乳腺间质肉。
乳腺癌超声特征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超声检查是乳腺癌筛查与诊断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对乳腺组织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乳腺癌的超声特征,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乳腺癌。
本文将为您介绍乳腺癌的超声特征及其意义。
1. 肿块形态特征乳腺癌在超声图像上常表现为界限不清的肿块,形态多种多样。
常见的形态包括圆形、卵圆形、不规则形等。
圆形肿块多见于恶性肿瘤,而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肿块往往提示良性病变。
此外,乳腺癌肿块的边缘也很重要,毛糙、不规则的边缘提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更高。
2. 内部回声特征乳腺癌的内部回声特征是判断其良恶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乳腺癌的回声可以分为低回声、等回声和高回声三种类型。
低回声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多与肿瘤内部的细胞密度增高有关。
而等回声或高回声往往提示良性病变的可能性更大。
3. 强化特征乳腺癌的强化特征通过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动态增强情况进行观察,可以有助于鉴别乳腺癌。
一般来说,乳腺癌在超声动态增强图像上表现为早期强化、中期强化或持续强化。
较理想的情况是早期强化与中期强化结合,表现为“快速入、快速出”的动态增强曲线。
但需要注意的是,少数乳腺癌也可能呈现不同的强化模式,所以结合其他超声特征进行综合判断是重要的。
4. 淋巴结侵犯特征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是其恶化和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发现淋巴结的肿大和形态变化。
恶性淋巴结往往表现为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并且伴有血流信号,而良性淋巴结多表现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且无血流信号。
因此,对淋巴结的超声特征的判断有助于评估乳腺癌的转移情况。
总结:乳腺癌超声特征包括肿块形态特征、内部回声特征、强化特征和淋巴结侵犯特征。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观察和分析,可以辅助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然而,需要提醒的是,乳腺癌的超声特征并非绝对,还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和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判断。
因此,及早进行乳腺癌超声检查,并请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诊疗,以便尽早发现和治疗乳腺癌,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乳腺叶状肿瘤良恶性的超声图像特点分析
一、乳腺叶状肿瘤的基本特点
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主要发生在乳腺腺体和腺体周围组织中的良性或恶性肿瘤,其特
点是肿块的形态呈现出叶状生长的特征。
在超声成像中,乳腺叶状肿瘤通常呈现为光滑的
边界、均匀的内部回声,并且常常伴随有一定程度的血流信号。
良性和恶性乳腺叶状肿瘤
在超声图像上有着明显的差异,需要结合多种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1. 形态特征
良性乳腺叶状肿瘤通常呈现为扁平形或丘状结节,边界清晰、规则,表面光滑。
在超
声成像中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肿块与周围组织的边界,且边界呈现为等声带或增厚的回声带。
肿块的形态规整,没有凹凸不平的表面。
2. 内部回声特征
良性乳腺叶状肿瘤的内部回声通常均匀,呈现为等回声或低回声,少数病例中可能会
有局部强回声或弹性回声。
在多普勒超声中,血流信号呈现为分布均匀、连续性好的细小
血管。
3. 血流信号特征
良性乳腺叶状肿瘤的血流信号通常为细小、分布均匀的血管,呈现为低速、低阻力的
血流谱。
根据上述分析,良性乳腺叶状肿瘤和恶性乳腺叶状肿瘤在超声图像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临床医生可以通过超声成像初步判断肿块的良恶性。
超声诊断仅是初步筛查手段,仍
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病史、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活检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最终确
定病变的性质。
乳腺癌是女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和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医生在进行乳腺超声检查时,应该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加强对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
图像特点的认识和分析,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乳腺叶状肿瘤良恶性的超声图像特点分析乳腺叶状肿瘤是乳腺肿物的一种,它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
超声检测是一种常用的乳腺肿瘤筛查方法,能够帮助医生评估肿瘤的性质。
本文将从超声图像特点的角度,对乳腺叶状肿瘤的良恶性进行分析。
我们来看一下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图像特点。
良性乳腺叶状肿瘤在超声图像上通常呈现为边界清晰、轮廓规整的类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肿块,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有明显分界,呈均匀密集的鱼子酱样或者无回声。
而恶性乳腺叶状肿瘤则常常呈现为边界不清、轮廓不规则的高回声肿块,肿块内部可能有均匀或不均匀的低回声区域,或者呈现为融合成片状低回声区。
恶性乳腺叶状肿瘤还有可能在超声图像上显示出血流信号,而良性肿瘤则通常没有明显血流信号。
乳腺叶状肿瘤的形态特点也能够帮助医生鉴别其良恶性。
良性乳腺叶状肿瘤多为单发、边界清晰、无血流信号的结节状肿块。
而恶性乳腺叶状肿瘤则可能呈现为多发、边界模糊的不规则形肿块,伴有血流信号和周围组织浸润的特点。
在超声图像上,医生还可以通过观察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缘特点等来进行初步判断,配合临床病史及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确定肿块的性质。
乳腺叶状肿瘤的内部回声特点也是影响良恶性鉴别的重要因素。
良性肿瘤通常呈现为均匀的低回声或等回声,而恶性肿瘤的内部回声可能不均匀,甚至有片状低回声区。
恶性肿瘤的内部回声还有可能伴有异常回声或增强回声,这些特点也有助于医生对肿瘤的良恶性进行初步判断。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elastography)在乳腺叶状肿瘤鉴别诊断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良性乳腺叶状肿瘤在超声弹性成像中通常呈现为均匀的“软”或者“均匀硬化”图像,而恶性乳腺叶状肿瘤则可能呈现为不均匀的“硬化”图像,伴有颜色的频闪或混合颜色的现象。
这种特殊的图像表现有助于医生对肿瘤的性质进行更准确的判断。
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图像特点对于鉴别其良恶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医生应该综合考虑肿瘤的外形特点、内部回声特点以及弹性成像特点等多方面信息,配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病史资料,制定合理的诊断方案,确保尽早对乳腺叶状肿瘤进行准确鉴别诊断,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乳腺叶状肿瘤良恶性的超声图像特点分析
乳腺叶状肿瘤是胸部最常见的固定性肿瘤,它属于乳腺系统中最常见的肉瘤,并可按其致病生理机制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在早期发现对患者的治疗有很大帮助,是乳腺癌抗回治疗的关键。
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检查是诊断乳腺叶状肿瘤的最重要的检查方式之一,它被广泛用于乳腺癌的早期筛查。
由于超声检查的成本低,安全性高和可%&rh;护性,应用超声检查越来越多。
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图像特点是乳腺形成的,由静脉支架的肿瘤形成单回声,同时产生囊性变化。
从检查结果看,良性肿瘤的边界较清晰,肿瘤壁厚度约为3—8mm,呈“山脊负压”和“自发前后传射流”,可见轻度血流现象。
恶性肿瘤的边界不明显,有条状、曲线状和马蹄形,壁厚度较良性肿瘤厚,全腔内形成杂乱的多回声;可能见到强血流,可见增强流星状血流。
乳腺叶状肿瘤超声图像检查还可以鉴别原发结节性硬化症和乳腺炎,由于炎结节病变可形成非多回声,形成不明显的边界,壁厚较薄,大小不等,血流现象不明显,可观察弱血流及定向自发前后传射流。
总之,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图像检查有助于确定肿瘤的良恶性,为乳腺外科医生在治疗乳腺叶状肿瘤的过程中提供有力指导作用。
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1.超声检查可以发现小的肿瘤乳腺超声检查可以探测小于2mm的肿块,比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更敏感。
超声可以帮助患者早期识别潜在的肿瘤。
2.超声可以显示良恶性肿瘤的特征乳腺超声可以显示肿瘤的大小、形状、边缘、内部回声、分布等特征,这些特征有助于确定肿瘤的良恶性。
通常来说,良性肿瘤均匀、边界清晰,恶性肿瘤不规则、边缘不清、内部结构不均。
3.超声可以指导穿刺活检在肿瘤诊断中,超声可以在肿瘤区域进行定位,并指导穿刺活检,提高肿瘤诊断的准确性。
超声引导下行针穿刺活检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3%、98.5%、96.4%和96.4%。
1.肿块的大小通常来说,恶性肿瘤更倾向于较大肿块。
在乳腺超声中,肿瘤的大小与良恶性存在相关性。
比如,乳腺癌通常是直径大于2cm的肿块。
此外,乳腺癌肿瘤可在肿瘤边缘形成核分裂像,而良性肿瘤则通常结构简单,未形成核分裂像。
2.形状恶性肿瘤常常有不规则、分叶或者呈现多中心性的形态,而良性肿瘤则多呈现球形或椭圆形。
3.边界恶性肿瘤的边缘常常比较模糊或不清晰,常常伴有紧密连接、分叶或分岔;而良性肿瘤的边缘则常常清晰有力,即便有分支也不会紧密贴在周围的结构上。
4.内部回声和分布乳腺腺体的结构和组织会影响成像质量甚至检查结果。
一般良性肿瘤通常有均匀内部回声的特点,恶性肿瘤内部结构不均质,回声特点多样。
良性肿瘤通常表现为单个块状,而恶性肿瘤则表现为多中心病变、分叶或分岔的病变。
三、结论乳腺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发现小肿瘤、显示肿瘤的特征和指导穿刺活检。
此外,乳腺超声结合其优越的成像特点,能够帮助医生判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乳腺叶状肿瘤良恶性的超声图像特点分析
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其具有一定的超声图像特点。
下面将从不同方面对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图像特点进行分析。
乳腺叶状肿瘤在超声图像上呈现为边界清晰的结节状或条带状肿块。
它一般为单发,形状规则,边界光整,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
这是乳腺叶状肿瘤与恶性肿瘤相比的一个重要区别。
乳腺叶状肿瘤的内部结构多为等回声或低回声。
良性叶状肿瘤的内部结构一般均匀一致,回声均匀分布,与周围乳腺组织相似。
如果内部回声不均匀或出现分叶状回声增强,可能需要考虑恶性病变的可能。
乳腺叶状肿瘤一般不具有血流信号。
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上,良性叶状肿瘤通常不显示明显的血流信号,这是其与恶性肿瘤的另一个区别。
乳腺叶状肿瘤的大小一般较小。
乳腺叶状肿瘤的直径通常在1-3厘米之间,较小的肿瘤可能在超声图像上呈现为针头大小的点状高回声。
乳腺叶状肿瘤的位置多在乳腺内部,较为常见的是乳腺上外象限。
乳腺叶状肿瘤一般不累及乳头区或乳晕区,这是与乳腺癌的另一个区别。
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图像特点包括边界清晰、结节状或条带状肿块、内部结构等回声或低回声、无血流信号、大小较小、多位于乳腺内部。
需要注意的是,超声图像特点并不能完全确定肿瘤的良恶性,临床医生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和病理结果综合判断。
乳腺叶状肿瘤良恶性的超声图像特点分析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其中一些可能是良性,而另一些可能是恶性。
超声检查是一种常见的筛查乳腺疾病的方法,它可以通过显示图像来帮助医生诊断病变的性质。
本文将分析乳腺叶状肿瘤良恶性的超声图像特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1.形态学特点良性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图像表现通常为边界清晰的椭圆形或圆形结节,表面光滑,内部呈低回声或等回声,与周围乳腺组织有清晰的分界。
而恶性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图像表现往往呈现不规则形状,边界模糊,内部呈现不规则的回声分布,常有毛刺状或高回声点,与周围组织有模糊的分界。
2.血流灌注特点超声弹性成像(SWE)在乳腺叶状肿瘤的良恶性鉴别中有着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其中观察血流灌注情况也是一种重要的鉴别特征。
良性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彩色多普勒图像显示血流分布较均匀,血流信号较弱;而恶性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彩色多普勒图像显示血流分布不均匀,内部常有丰富的血流信号,呈现为异常丰富或不规则分布的血流信号。
3.钙化特点良性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图像中很少观察到钙化灶,即使有也往往为细小点状钙化,对整体影响不大。
而恶性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图像中常见到大片状、颗粒状或斑点状的钙化,甚至伴有强回声伴随。
4.肿瘤内部回声特点对于乳腺叶状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而言,其内部的回声特点也是重要的判断标准之一。
良性乳腺叶状肿瘤常见低回声、等回声,较少出现高回声或混合回声,且内部呈均匀一致的回声分布。
而恶性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图像内部呈现不规则的回声分布,呈现为不均匀的高回声或混合回声。
5.形态学动态变化良性乳腺叶状肿瘤一般形态呈稳定,不易发生改变。
而恶性乳腺叶状肿瘤常常会出现形态学上的动态变化,如大小、形状的改变,边界的模糊化等。
通过对上述超声图像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乳腺叶状肿瘤的良恶性在超声图像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临床上,医生可以通过对乳腺叶状肿瘤超声图像的观察和分析来快速、准确地判断其良恶性,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乳腺癌二维超声表现(1) 肿块内部回声与乳腺腺体、脂肪组织相比,多呈明显的低回声。
小乳腺癌常是均匀低回声,而较大癌肿可能因为内部出血、坏死而出现内部囊性成分。
乳腺癌病灶可伴有肿块后方回声衰减。
(2)肿块形态不规则:形态不规则是乳腺癌最为常见的表现,是诊断乳腺癌敏感性最高的超声征多部分小乳腺癌中可仅仅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而缺乏其他典型恶性征象。
(3) 边界不清与毛刺:乳腺恶性肿瘤的边缘常呈毛刺状,或肿块周围形成薄厚不规则的强回声毫周边毛刺征及强回声晕是乳腺癌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的典型特征。
当肿块周围的强回声晕与邻近腺体织回声相近时,通过探头加压一放松,可动态观察到强回声晕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之间有相对移动。
回声晕不明显不被压制,对正确识别强回声晕有很大价值。
(4)肿块纵横化比>1。
指肿块生长不平行或垂直于乳腺腺体轴向,即“高大于宽”。
该征象尤其常见于小乳腺癌。
(5)微小钙化。
乳腺癌肿块内部伴有微小钙化,是在组织坏死的基础上产生的该盐沉积。
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低回声肿块中的微小钙化,多为簇状分布、直径范围0.2 -0.5mm 的点状强回声,其后方无声影。
超声对微小钙化的显示不如乳腺X 线摄影术。
(6) 间接征象:包括库柏韧带连续性中断、皮肤水肿增厚和腋窝淋巴结肿大形态失常。
2.彩色多普勒大多数乳腺癌均表现为血流丰富,肿瘤越大、分化越差,血流越丰富。
且肿瘤周边可见粗大的穿入型动脉血流,血流形态不规则,失去了正常的树状分支结构,呈盲端囊状扩张,常提示肿块恶性可能性大。
3.频谱多普勒肿病灶内的新生血管及动静脉痿形成,乳腺癌多表现为高速、高阻的频谱特点。
乳腺叶状肿瘤良恶性的超声图像特点分析
乳腺叶状肿瘤是乳腺常见的一种病变,其包括良性和恶性两种类型。
超声检查是诊断乳腺病变常用的影像学技术之一,因其非侵入性、无放射性和成本低廉等特点,成为临床首选的无创检查方法。
良性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图像特点主要表现为肿物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结构均匀柔软,并且可以再次确定纤维腺瘤的声学特征,常呈椭圆形或者圆形。
其中,纤维腺瘤通常呈椭圆形或者圆形,边缘规则,质地柔软,弹性良好,在超声图像上表现为低回声,有较强的后方回声。
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中,良性乳腺叶状肿瘤血流速度较慢,呈环状血流分布。
而恶性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图像特点则不同于良性乳腺叶状肿瘤。
恶性肿瘤的边界通常较模糊,形态也常常不规则且大小变化不定,肿瘤周围常常存在低回声影;肿瘤内部的结构通常不规则,有时出现背景散在强回声,或者内部存在坏死、钙化、透明液体等不同的成分。
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上,恶性乳腺叶状肿瘤常常表现为混杂血流或者强回声信号,而且血流速度也常常较快。
总之,根据超声图像的特点,良性和恶性乳腺叶状肿瘤可以区分开来。
虽然超声图像不能完全确定病变的性质,但是通过观察肿瘤的形态、边界、内部结构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等多种特征,结合患者的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可以对该病进行初步识别和判断,并提供重要的依据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帮助。
乳腺癌超声诊断标准
一、形态学标准
1. 肿块边界:乳腺癌肿块的边界一般不清晰,边缘不光滑,呈“蟹足状”或“毛刺状”。
2. 内部回声:乳腺癌内部回声多不均匀,可伴有点状、斑片状、条索状或囊状无回声区。
3. 纵横比值:乳腺癌肿块的纵横比值一般大于1。
4. 钙化灶:乳腺癌可出现微小钙化灶,表现为针尖样、簇状分布的强回声光点。
二、血流动力学标准
1. 血流信号:乳腺癌可表现为丰富的血流信号,呈“火海征”。
2. 血流速度:乳腺癌的血流速度一般较快,可伴有湍急的血流频谱。
3. 阻力指数:乳腺癌的阻力指数多大于0.70。
三、超声弹性成像标准
1. 硬度分级:乳腺癌组织的硬度一般较高,可表现为5级硬度。
2. 弹性图表现:乳腺癌组织的弹性图可表现为蓝色为主,也可呈“网格状”。
四、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标准
1. 彩色血流分布:乳腺癌肿块的彩色血流分布多不均匀,可呈“斑驳状”。
2. 血流形态:乳腺癌肿块的血流形态多不规则,可见较多分支状血流。
五、超声造影标准
1. 增强模式:乳腺癌肿块的造影增强模式多不均匀,可呈“快进快出”型。
2. 灌注强度:乳腺癌肿块的灌注强度一般较强,表现为高增强。
六、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标准
1. 穿刺技术:在超声引导下,采用细针穿刺活检技术,获取肿块组织样本。
2. 病理诊断:经过病理检查,如发现癌细胞,则可确诊为乳腺癌。
良恶性乳腺肿块超声如何鉴别作者:郑路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24期我们知道,乳腺肿块作为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妇科疾病,许多妇女朋友在发现自己存在乳腺肿块后,容易产生不安心理,苦恼其严重程度。
我们通常说恶性乳腺肿块变大,发病年龄一般是在30到40岁,而良性乳腺肿块也就是纤维腺瘤,大部分在20岁左右,但是妇女朋友们一定不要完全一刀切的进行判断,生活中的其他因素都会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产生影响,最保险的办法当然是去医院做超声检查,下面我们来具体介绍下超声是如何鉴别良恶性乳腺肿块的。
做乳腺超声BI-RADS的时候,主要检查的内容有病变部位、数目、形狀是椭圆形圆形还是分叶状、大小、纵横比、边缘轮廓是规则或是不规则、边界是清晰还是模糊、内部回声类型是强弱均匀还是不均匀以及边界回声是前后后方以及强度怎样。
单个参数是不能用来对所有病变进行鉴别的,因此需要对多标准进行考量。
我们可以从超声五类状况来分析:1.第一类小叶增生、乳腺囊性增生、腺病依照BI-RADS都是被归在这一类中。
乳内淋巴结、腋前份淋巴结显示低密度的淋巴门、中央低密度都可以被归类为正常淋巴结,也就是一类。
2.第二类是良性的,其主要是单纯性囊肿,且在随访后纤维瘤并没有发生变化。
3.第三类是可能性比较大的良性,以下有八条特征:①形状是椭圆形还是圆形;②是和皮肤呈平行状态还是宽>高的状态;③边界清楚分明;④周缘呈现窄且锐利的状态;⑤后方回声增强或者是没有变化;⑥周围组织没有变化;⑦钙化较大大约为≥0.5mm,或者是后方声影的两顿边缘是锐利或者是规整的;⑧内部没有出现流血反应。
总而言之,在这八条特征中,符合了1、2条的,加上另外三条或者是三条以上的都被归类为三类。
4.第四类主要分为4A类和、4B类以及4c类,其中,4A类就是低度可疑恶性,其表现为有可触及局部界限清楚的实质性肿块,超声特征提示是纤维腺瘤,可扪及复杂囊肿或者是可能的脓肿。
妇女朋友如果是这类,也不能放松警惕,这类的病理报告通常是非恶性的,在经过良性活检亦或是细胞学检查得出结果后,要进行六个月的随访或者是常规性随访,之后根据医生的判断,妇女朋友们才能作进一步的治疗或者是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