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元史观评价历史事件

多元史观评价历史事件

多元史观评价历史事件
多元史观评价历史事件

多元史观评价历史事件

史观问题是认识历史的视角问题,新史观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新史观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历史阐释体系。我们应运用新史观去引领历史知识的复习,让历史学习具有时代活力,适应高考历史试题的变化。

史观题是高考常考体型之一,随着史学研究成果的不断发展,许多新的史观被纳入考题之中。运用不同史观评价同一历史事件,就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如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罗斯福新政、鸦片战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的评价的常考内容。这几年常考的史观有:

1.用多元史观评价新航路的开辟

(1)全球史观: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2)文明史观:新航路的开辟前后是新旧两个世界,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文明的交汇融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进程,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

(3)现代化史观: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到来;客观上促进了世界落后地区政、经、思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走向近代化的起点。

(4)革命史观: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掠夺之路,给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这些地区的人民的反抗具有正义性。

(5)社会史观:新航路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是世界各地经济生活发生了变化,促进了物种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如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类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等)。但是也给非洲黑人、亚洲人民和美洲印第安人带去了殖民灾难。

2.用多元史观认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整体史观: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2)文明史观: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

(3)近(现)代化史观: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的历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和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

(4)社会史观: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等问题。

(5)生态史观:工业革命虽然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工业革命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3. 用多元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

(1)现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2)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3)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4)生态史观:罗斯福新政减少农业种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4.多元史观解读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从唯物史观看,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动剧烈,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于铁农具与牛耕的逐渐普遍使用,人们在井田之外开垦新的田地,这就是私田。私田的收获产品由土地所有者占有。生产力的发展也使统治者可以通过不完全占有劳动者本身而得到比奴隶制下同样多的、甚至更多的劳动产品。劳动者在交出一定量的劳动产品之后,还可以保留一部分产品。这样,一种新的、封建性的生产关系产生。井田制的瓦解,必然加速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分封制、宗法制的瓦解,周王室失去制约各诸侯国的手段和能力,于是礼崩乐坏,纷争不已。当旧的生产方式瓦解之后,旧的(奴隶制)上层建筑也无法维持下去,在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下,改革、变法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最终在战国时期建立了地主阶级专政。在这一过程中,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从文明史观看,是中国古代一次空前绝后的思想大解放,集中释放了自三皇五帝到夏商周三代所积累的思想文化潜力,周礼文化不战而胜,为后世所效仿。后世之学问道理出自百家,后世之治世之论出自百家。尽管二千多年来儒家思想始终处于正统地位,但诸子百家的思想始终没有消亡,正是由于诸子百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才能在许多领域都创造出自己的文明成果。

(3)从社会史观看,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客观反映。正是由于哲学被共同的社会现实所需要,先秦诸子百家的理论出发点基本上都是一致的。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必须面对社会现实。儒家思想表现为对混乱的社会秩序的改造,企图返回到周礼时代,从而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体现出统治阶级的意志;而道家思想则企图逃避这种混乱的社会秩序,指出文明是一切异化的真正根源,体现出被统治地位的弱者意志。另外,墨家学派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法家思想适应了建立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时代需要等等。

5.从多元史观看鸦片战争

(1)革命史观:它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2)现代化史观:它客观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

(3)整体史观:它使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4)社会史观: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

6.用多元史观理解中国近代开放的通商口岸

(1)革命史观: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

(2)近代化史观:它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经济的现代化。

(3)整体史观: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尽管是被动的,却是客观事实),使中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文明史观: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也是中国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转向工业文明的地方。

(5)社会史观:它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

7. 用多元史观评价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主张西用”主张

(1)近代化史观: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近代化、国防和军队近代化、教育近代化和外交近代化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2)整体史观: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国家和地区就制度、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展的表现。

(3)革命史观:洋务派出于地主阶级本能,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

(4)文明史观:反映了封建传统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以及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斥的矛盾心态,但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

8.不同史观下的辛亥革命

(1)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

(2)从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现代化,孙中山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①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时代的结束,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迈出了中国政治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是政治体制现代化的重大突破。②经济上,临时政府的经济法令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短短几年内有了显著增长,实业救国成为历史潮流。③法制上,颁布了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主权在民、国民的自由权利、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责任内阁制等,具有反对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④)思想上,把西方资本主义学说演化为三民主义,并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⑤文化教育上,理性化和科学化有了发展。⑥社会生活上,自由、平等、友爱的风气兴起。

(3)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首先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已紧密地相联。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伟大智者。

(4)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

精神文明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9.不同史观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不同认识

(1)整体史观:“大跃进”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求完成各种各样的高指标。而这些高指标的提出,与毛泽东在莫斯科提出的“十五年赶上并超过英国”的口号有着密切的联系。1957年,在回应“苏联要15年赶超美国”说法时,谈到要让中国在15年内赶超英国。毛泽东的期望是通过群众运动等方式,使中国指标性工农业产品在产量上赶超英美发达国家。(2)唯物史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观愿望是希望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大国家,但是在盲目求快、急于求成思想的影响下,它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3)生态史观:“大跃进”运动中各地用土办法炼铁、炼钢,毁掉不少山林。在生态环境方面造成了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4)社会史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期间,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大肆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

10.认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用革命史观

(1)革命史观: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2)全球史观: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3)近代化史观:十月革命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多元史观解读重大历史现象专练

1.《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作者马汉麟在该书中写道:“姓名、礼俗、宗法——这是‘社会’一系的内容。明星固然耀眼,反映时代真实面貌的却是广大民众。”据此可知作者强调研究( )

A.物质文明B.社会文明C.政治文明D.精神文明

答案 B 解析本题强调社会生活中的广大民众,也就是文明史观的社会视角。

2.以下是四位同学在评价李鸿章及其领导的洋务运动时得出的不同结论,各结论所体现的历史史观依次是( )

①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机器大生产的第一步②李鸿章不但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而且是一个大卖国贼③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也引发了社会风气的新变化④洋务运动使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国不再是“天朝上国”,而是远不如西方国家富强的世界各国中的一员

A.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

B.近代化史观、革命史观、社会史观、全球史观

C.全球史观、革命史观、近代化史观、社会史观

D.革命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近代化史观

答案 B 解析全球史观是站在全球的立场上分析问题的史观;现代化(近代化)史观站在生产力发展的角度,从经济的角度思考为主;文明史观强调文明是多元的,是相互包容学习的。

3.美籍华人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一文中指出:“在所有19世纪的中国政治家中,林则徐的形象和影响都超过了其他人。……比曾国藩、李鸿章早二三代人的时间,林则徐就已提倡和发动了向‘蛮夷’学习的自强运动。”这一评述体现的史学观点是( ) A.革命史观B.社会史观C.全球史观D.近代化史观

答案 D 解析林、曾、李等人都是“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开启了中国的军事、科技、教育和工业近代化历程。

4.有学者说:“20世纪中期到80年代,大陆全盘否定曾国藩,原因是他镇压农民起义,捍卫封建传统。如今,人们又在文化上、精神上、人格学问上肯定曾国藩,并形成热潮。”现在,我们发现“曾国藩身上有许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好东西”,其主要原因是对人物评价中坚持了( )

A.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标准

B.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标准

C.马克思主义的“两点论”原则

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答案 C 解析曾国藩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好东西主要体现在“文化上、精神上、人格学问上”等方面,与A、B、D项所述标准不符。“全盘否定曾国藩”属一点论;如今肯定曾国藩热潮的形成,是由于既认识到其阶级局限性,又认识到其积极方面,这符合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C项符合题意。

5.钱乘旦教授指出“反现代化”并不是反对现代化,而是“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用现代化的形式来抵抗现代化的实质。”下列选项符合这一表述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答案 B 解析通过材料中的“用现代化的手段”来判断。太平天国运动中的《资政新篇》根本就有得以实施,故A项错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为“扶清灭洋”,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是要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不是“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故D项错误。洋务运动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兴办近代企业,其本质是要维护清朝的

统治,故B项正确。

6.“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辛亥革命,下列哪点最贴切( )

A.民主革命第一枪 B.皇帝再也做不成 C.自由尽是新风尚 D.世界风暴新源泉答案 D 解析 A、B两项是革命史观角度;C项是文明史观角度;D项是从整体与局部的角度出发,用全球史观看待辛亥革命。

7.“压迫与反压迫、剥削与反剥削、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以及革命、起义、暴动等等事件的过程,常常被列为重点。实事求是地讲,这些事件中的大部分,多半是属于为争取文明进步而付出的代价。这一切当然是必须讲的。但是如果只讲代价部分,不讲或少讲文明进步本身,不论述文明成果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这能算是完整的历史吗?”上述观点所体现的史观是( )

A.阶级斗争史观 B.文明史观 C.近代化史观 D.全球化史观

答案 B 解析题中材料强调的是在社会进步中,应多讲文明进步本身,少讲为文明进步而付出的代价(阶级斗争史观)。

8.“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不准确的是( )

A.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的交流

B.是为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C.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

D.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历史现象

答案 B 解析本题是文明史观题。不能用革命史观角度的看法去否定文明史观角度的评价。 9.“新大陆的发现和新航路的开辟从根本上改变了东西半球相对隔绝的格局,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东西半球的会合与全球一体化的新进程,因此我们将其定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这一结论反映的史观是( )

A.文明史观 B.革命史观 C.全球史观 D.近代化史观

答案 C 解析根据题干关键词“改变了东西半球相对隔绝的格局”和“东西半球的会合与全球一体化”判断,反映的史观应当是全球史观。

10.“专制、愚昧、黑暗、落后……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的意义是( ) A.否定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

B.促进了俄国社会转型的迅速完成

C.借鉴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

D.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

答案 D 解析由材料中“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可知材料信息旨在强调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材料信息并未否定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排除A项;B、C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D项属于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

11.“欧洲的进步归功于更快的科学技术进步,也归功于对美洲大面积地区的征服和殖民所带来的年收入,以及来自它同亚洲和非洲的贸易所带来的年收入。”所体现的史观是( )

A.唯物史观B.全球史观C.现代化史观D.文明史观

答案 B 解析材料叙述了欧洲的发展离不开美洲、亚洲和非洲。“全球史观”将人类

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世界各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故B项与材料相符。

12.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他对世界历史的解释反映了( )

A.进化史观B.整体史观C.文明史观D.现代化史观

答案 B

作词:方文山作曲:周杰伦

天气冷的让人生闷气

火气我沮丧的很生气

空气太糟需要有氧气

太多假义气一想就气

敲门敲敲门

基本礼貌叩要先问

离开也不随手关灯

生活习惯真有够混

敲门敲敲门

简单动作叩也不等

你看来虽不像坏蛋

但做事做人却很蠢

你像一团沼气

影响我的士气

损我的英气又那么神气

说话的语气

败坏了风气

我不想为你为你白花了力气那么会扯去扯铃

扯多你就会上瘾

扯你最善变的表情

我的解释请你务必要听

那么会扯去扯铃

却扯不出个命运

扯你最善变的表情

嘿你这样说我有一点伤心不停犯错

不停推拖

养了一堆籍口等它成熟前一秒说是朋友

后一秒诬赖我

别再跟我哈啦

我不是个傻瓜

说谎就要付出代价

是应有的惩罚

别再跟我哈啦

你被当成笑话

自己造成的那尴尬

我也没有办法

我也没有办法

多元史观评价历史事件

多元史观评价历史事件 史观问题是认识历史的视角问题,新史观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新史观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历史阐释体系。我们应运用新史观去引领历史知识的复习,让历史学习具有时代活力,适应高考历史试题的变化。 史观题是高考常考体型之一,随着史学研究成果的不断发展,许多新的史观被纳入考题之中。运用不同史观评价同一历史事件,就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如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罗斯福新政、鸦片战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等的评价的常考内容。这几年常考的史观有: 多元史观应用示例: 1.用多元史观评价新航路的开辟 (1)全球史观: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2)文明史观:新航路的开辟前后是新旧两个世界,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文明的交汇融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进程,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 (3)现代化史观: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到来;客观上促进了世界落后地区政、经、思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走向近代化的起点。 (4)革命史观: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掠夺之路,给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这些地区的人民的反抗具有正义性。 (5)社会史观:新航路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是世界各地经济生活发生了变化,促进了物种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如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类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等)。但是也给非洲黑人、亚洲人民和美洲印第安人带去了殖民灾难。 2. 用多元史观认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整体史观: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2)文明史观: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 (3)近(现)代化史观: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的历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和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 (4)社会史观: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等问题。 (5)生态史观:工业革命虽然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工业革命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3. 用多元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 (1)现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2)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3)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4)生态史观:罗斯福新政减少农业种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4.多元史观解读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从唯物史观看,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动剧烈,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于铁农具与牛耕的逐渐普遍使用,人们在井田之外开垦新的田

多元史观

多元史观 最近几年的高考题,多涉及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和社会史观。目前,明确把唯物史观作为核心素养。 一、概念历史观也简称为史观,指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简言之,从什么宏观角度、视角看待历史。 二、分类介绍 (一)全球史观: 1、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发展线索: (1)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初具雏形。 (2)19世纪中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3)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4)当今,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这是整体世界的深入发展。 3、高屋建瓴: (一)树立一种全球意识,构建全球命运共同体。 (二)人类文明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三)提倡宽容精神,承认和容许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 4、常见误谬:欧洲为中心史观;中国天朝上国观念; (二)文明史观 1、概念: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2、内涵: ※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从范围上,分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

※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细分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3、高屋建瓴: ①各国各地区的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②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③文明交往是人类历史发展动力,是人类变革和社会进步的标尺。 (三)近现代化史观 1、概念:现代化也称近代化,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 2、具体内涵: ※政治上: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 ※经济上:工业化、市场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 ※思想文化上:科学化、大众化,即从迷信、愚昧到理性、科学和大众等; ※社会生活:城市化和文明化。 总之,近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主要途径: 原发型,指西欧和北美(德国例外),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 传导型,大多数国家如此,主要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 ◆多种模式: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注意:走什么道路是历史的选择,由国情决定。 3、高屋建瓴 ①现代化不是完全西化。应该是:既要保留民族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 ②现代化是一种动态过程。只要在工业经济时代,现代化就在进行。 ③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现代化并不等于社会进步。现代化也需要人类在探索中纠正失误。 ⑤民族独立是现代化的前提,民族独立是现代化的产物。 (四)、社会史观

用多种史观评价辛亥革命

用多种史观评价辛亥革命 1、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 2、从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现代化。孙中山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 (1)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结束的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时代的结束,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迈出了中国政治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是政治体制现代化的重大突破。 (2)经济上,临时政府的经济法令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短短几年内有了显著增长,实业救国成为历史潮流。 (3)法制上,颁布了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临时约法》,确立主权在民、国民的自由权利、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责任内阁制等,具有反对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4)思想上,把西方资本主义学说中国化为三民主义,并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5)文化教育上,理性化和科学化有了发展。 (6)社会生活上,自由、平等、友爱的风气兴起。 3、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首先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已紧密地相联。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伟大智者。 4、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中表现尤为突出。它结束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物质文明也取得重大成果。总之,辛亥革命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孙中山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多元史观

高考必修的几种史观 (一)近代化史观(现代化史观) (1)近代化史观基本概念 通常情况下,现代化有时候也称近代化。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2)主要线索 ①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等内容。③思想文化现代化主要是指科学化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其它还涉及教育现代化、军队与化、社会福利化等。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化进程是两个主要内容。 (3)现代化模式的类型 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按照不同标准,可划①从现代化的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内源型现代化模式,即现代化起步的原因主要是该然发展的结果。如:英、法等国的现代化。外源型现代化模式,即指现代化起步是在外部因素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 ②从经济体制的特点看,可分为: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 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的现代化; 混合经济模式,其特点是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现代化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如印度等国③从社会经济的性质看, 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4)准确理解现代化 ①现代化有西化内容,但不是完全西化。正确的心态是既要保留民族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 ②现代化是一种历史进程,是动态的。只要在工业经济时代,现代化就在进行、就在变化。 ③现代化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现代化并不等同于社会进步。作为一种历史进程,它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在探索中纠 ⑤建立民族独立国家是现代化的前提,民族独立是现代化的产物。 (二)全球史观 (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2)主要线索

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

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 黄鹏 【摘要】宗教在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是人类文明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本文从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起源、形成及其发展等多个方面,对世界三大宗教的特征进行阐述。 【关键词】宗教;人类文明;起源;宗教发展 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它们能突破民族、国家和地区的限制进行传教布道,并能为世界各民族、国家和各地区的人们所接受,因而成为世界性的宗教。世界宗教影响的范围很大,对人们的思想、文化和政治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影响。近几年来,基督教大约对十亿多人口有着较深的影响,伊斯兰教徒约有六亿多,受佛教影响的约有三亿人口。世界上约有二十亿人口的生活受这三大世界宗教的影响。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宗教,这决不是偶然,是由其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1]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世界宗教发展的趋势往往会形成局部地区的难点、焦点和全球性的热点、重点,对整个世界的格局和发展走向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2] 1 基督教 1.1 基督教的起源 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左右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和小亚细亚一带。在这一地区居住的犹太人,受到罗马统治者残酷的压迫,因此,一部分犹太人便把希望寄托于犹太经典中关于“救世主”拯救人类苦难的传说,这样,一种有别于犹太教的新教派便逐步形成了。这种新教派的传道者在巴勒斯坦各地传教,宣扬“救世主”就是上帝的儿子耶稣,他奉了上帝的旨意降临人世来拯救苦难的人类。“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为“基督”,所以,这种新教派后来就被称为基督教。根据基督教的传说,耶稣是12月25日降生于耶路撒冷的, 后来这一天

各种史观

各种史观专题训练 熟悉各种史观的内涵: 1、现代化(近代化)史观(关键词:工业化、民主化、法制化、城市化) 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②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③文化现代化主要是指科学化、大众化和教育普及化进程。④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进程是的两个主要内容,重要是把握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历程。 2、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关键词:交往、联系、全球化、集团化) 全球史观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因此又称为整体史观。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这一演进的过程: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进入整体发展阶段。19世纪中后期,世界初步成为一个整体。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二战后尤其是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整体化全球化趋势加强。3、文明史观(关键词:传承、交流、融合)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人类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 文明史观的基本观点:①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的,把历史与现实予以结合。②要正确评价各种文明成果,正确认识人类文明成果与代价的关系。人类文明每前进一步,都须付出代价,如战争、浩劫、争权夺利和历史暂时的倒退……这些代价与文明进步所带来的成果相比是次要的。③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既要看到人类社会发展有共同的规律和趋势,又要看到各个文明的独特性,同时还应关注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关系。④把中华文明纳入世界文明中考察,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背景下考察中国文明的演进,同时又从中国文明的角度看待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 4、社会史观(关键词:生活化、大众化) 社会史观认为,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研 究的对象。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息息相关的“小事”。 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之外的所有问题。社会问题的核心就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5、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 革命史观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个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按照这一理论框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以反对帝国主义,争取社会进步以反对封建主义,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并以此作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和参照系。中国近代史学界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理论范式。其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 6、唯物史观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本因素,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运用各种史观解读历史现象: 1.多元史观解读鸦片战争 (1)革命史观: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全球史观: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3)现代化史观:客观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4)社会史观: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 2.开放通商口岸的不同史观认识 (1)革命史观: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进程,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 (2)全球史观: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尽管是被动的),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

西方三大宗教

西方三大宗教,按照出现前后,分别为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几大宗教之间令人眼花缭乱的流血冲突,往往给人造成错觉,那就是他们的信仰互相之间不共戴天。实际情况是,三大宗教的本质信仰是一致的。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起源于古老的犹太教。是犹太教,最先发展了宇宙中间独一真神的信仰,记载于圣经的旧约。在其信仰中,人类犯了悖逆上帝的原罪,上帝最后会派来救世主“以赛亚”拯救人类。几千年来,犹太人在等待这位救世主,至今还没有来临。旧约的意思,是指上帝与人之间的,以摩西戒律为主体的约定。 两千年前,犹太教出现了一个重要分支,其教主是耶稣,30岁开始传教,自称是上帝之子,是预言中的那位救世主。耶稣在旧约的基础上,代表上帝与人们立新约,于是圣经有了后半部分的新约,基督教从而诞生。犹太教其他分支不承认耶稣救世主的身分,他们要继续等待真正的救世主,而对基督徒来说,那是极大的亵渎。但分歧归分歧,犹太教基督教双方都还是以旧约为基础,自然,信仰的是同一个上帝。 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诞生于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他起初是一个商人,但被上帝遴选为最新的信使,根据上帝的启示,录下了古兰经,创立了新的伊斯兰教。古兰经传递了上帝最新的意旨,但它的基本源泉,仍然离不开犹太教的旧约。 于是有了下面的概括:犹太教:继续等待救世主,信奉旧约。基督教:耶稣是那位救世主,因此耶稣是神,信奉旧约与新约,以实践新约为主。伊斯兰教:继续等待救世主,穆罕默德是上帝最后的信使,传递了记载于古兰经中的上帝最后的信息。穆罕默德是先知,但他不是救世主,他是人,不是神。对待基督教,伊斯兰信徒尊重耶稣,但他们同样认为耶稣是人,不是神。古兰经认为耶稣是较早的一位先知,与穆罕默德的地位相同。 耶和华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信徒们对上帝的称呼,安拉则是阿拉伯语对上帝的称呼,但称呼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归根到底,三大宗教信仰的是同一个上帝。他们之间的分歧,只是对上帝后来的安排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因此,看似不共戴天的犹太人阿拉伯人,信仰差异所造成的敌对意识,其实也并不突出。相对来说,反而是基督教的难调和性比较大,因为基督教相信耶稣是那位救世主,是真神,但其他两家不承认。 基督教与犹太教之间的宿怨,部分来自于基督徒指责犹太人杀害了耶稣。这里又出现了我早先举例过的,上帝造了不完美的人之后又惩罚其不完美,同样性质的不近情理。如果耶稣之生之死都是上帝的计划,那么耶稣一开始就注定要被害死,犹太人岂不是成了替罪羊,或者说,又中了上帝的圈套?时代毕竟是在进步,2000年,教皇保罗六世公开为天主教在历史上对犹太人的迫害向犹太人道歉,“基督徒对上帝的另一部分儿女的令人遗憾的行为。” 公元一世纪前期,基督教起源于地中海东部地区。早期的基督徒是清一色犹太人,其信仰基础是古老的犹太教,因此,基督教实际上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从创立初期开始,基督教就被看作是异端邪说,受到了多方面的迫害。执行迫害最甚者,是当时统治巴勒斯坦地区的罗马帝国政府,广泛并且残酷。处死耶稣,罗马政府虽不是始作俑者,但他们还是批准了死刑的执行。耶稣死后,十二门徒中的雅各、彼得,以及基督教早期最重要的领袖保罗等人,也都是在随后的传教活动中被罗马帝国处死。然而,迫害并没有能阻止基督教的发展。到公元四世纪

三大宗教的发展

三大宗教的发展 一.佛教的起源与传入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相传于公元前6世纪到前5世纪在古北印度的迎毗罗卫国,由乔达摩·悉达多创立,大盛于公元前4世纪到前3世纪。后世佛教徒尊称乔达摩·悉达多为“释迎牟尼”即“释迦族的圣人”。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体系。汉传佛教源于印度佛教,于东汉初年传入我国。佛教传入中国内地所走路线有两条:一条是陆路,经由中亚细亚到我国新疆地区,再深入内地;另一条是海路,经由斯里兰卡、爪哇、马来半岛、越南到达广州,即通过南海路线进入中国内地。佛教逐渐传播发展,成为我国的主要宗教之一。 二.汉传佛教建筑的演化 1. 东汉时期 佛教在东汉初年由印度传入中国,并迅速被中国文化吸收同化,其建筑形式自然也不例外。最为明显的改变自是窜堵坡这一佛教建筑制式,刚一进入中国,便在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下,与中国楼阁式建筑结合,演变成中国化的“塔”这一种新的建筑类型。“塔”这种音意形得兼的名称,最早见于晋代葛洪所撰《字苑》一书。“塔”字,蕴涵了梵文Stupa和巴利文thup。的音义,又从“土”旁,表明原为埋葬佛骨的土家之意。最早见于中国史籍的佛教建筑,是东汉明帝时期的洛阳白马寺,其中即建有齐云塔,是中国“塔”之起始。至于白马寺本身形制布局,己未有留存,但据北齐魏收所撰《魏书》记载,“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佛图,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可见其时间寺院布局承接印度形制,以“塔”为中心。 2.两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建筑在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而得以大量涌现,而且这段时期,也是佛教建筑开始中国化,外来的建筑风格与本土的建筑风格开始交错融合的一个时期。“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二十四史·南史》亦曰:“时帝大弘释典,将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条以为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可见盛况。现存中国四大石窟,即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亦均为该时期所始建。就形制而言,佛寺一方面遵循古制的以塔为主的佛寺仍据重要地位,如北魏洛阳的永宁寺,另一方面,以殿堂为主的佛寺开始涌现,这也是当时权贵所谓“舍宅为寺”现象的一种结果。就细节装饰而言,外来的火焰形拱门与中式的外檐柱廊、斗拱等同时出现在石窟寺中,反映了不同建筑风格的交融。 3.隋唐五代时期 隋唐五代时期,中国佛教建筑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风格开始稳定下来,佛教建筑的中国化进程也日呈完备之势。虽因唐武宗和周世宗两次“灭法”,完整寺院群没有留存,但据史料考证,当时佛教建筑大型佛寺多以对称性布局著称,而在中轴线上,殿堂已日渐成为寺院之中心,佛塔则偏居一侧,或退居其后。佛塔的建筑风格也从中国式楼阁建筑中汲取更多元素,更加体现中国化的建筑风格,而建筑材质的发展,也使得楼阁式塔更多以砖石结构出现,虽然这种砖石结构有仿木结构的影子。唐代所遗留之塔,其典型如西安小雁塔,为方形楼阁式塔。 4.宋辽金元时期 直至宋、辽、金、元时期,中国佛教建筑基本已成定制。以佛殿为核心而建

多元史观的分析与运用2

多元史观的分析与运用 历史观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高中新课标下的史观已从单一走向多元,在传统的唯物史观、革命史观(或阶级斗争史观)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五种新史学观点。多元史观对当前中国的学术研究、教材编写和高考试题都有很大的影响。新课程下的中学历史教育要求建立多元史观,站在多元史观的立场上分析历史事件已经成为考生必备的能力。 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与文明史观是高考历史试题设计和命制的主导史观,同时也不排斥传统的革命史观。 会判断具体问题情境中体现的史学观、会运用有关史学观分析问题。 1、多元史观分析“历史人物” 例:对于伟人孙中山,站在不同的史学角度,会有不同的评价: 甲说:“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乙说:“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 丙说:“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丁说:“他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 …… 思考:⑴你如何理解甲、乙、丙、丁对孙中山的评价? ①因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所以甲说…… ②因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心……所以乙说……

③因为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改变礼节等措施,所以丙说…… ④因为孙中山百折不挠的民主革命斗争促进了亚洲的觉醒,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所以丁说…… ⑵甲、乙、丙、丁分别主要是站在哪种史观上对孙中山作出评价的? 2、多元史观分析“历史事件” 例:(07年广东卷) 【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准则。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第(3)问: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6分) ①(从材料一的观点看)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胜利和中国双半社会的结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②(从材料二的观点看)新中国的建立,为现代化开辟了广阔道路。 a.政治: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 b.经济:建立了新的经济制度,为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 c.思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面繁荣提供条件。【材料三】法国著名史学家雅克·勒高夫《新史学》中认为:“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而且还是…习俗史”。 思考:请结合材料三的观点,分析新中国建立的影响。 新中国的建立,带来婚葬礼俗的改革:土葬为火葬,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时尚,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社会风气的转变。 3、多元史观分析“历史时期” (07年广东卷)【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准则。

什么是世界三大宗教体系

什么是世界三大宗教体系 人类存在的特殊性在于其超越性的主动。这个主动首先体现在人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自身以及其间关系的认识。人超脱物质的束缚而对知识和精神的追求构成了人类的灵性。对个人的关照形成人个体行为的动力,而对可预见到的人类最长远的利益的关照就形成了人类的神性。人类的文化却千差万别,而人类的灵性和神性是一致的。固执于某知识体系而以为是天经地义的真理,就会造就特定的文化区域,当神性的光辉照耀到这片土壤的时候,这里就会繁衍出特定的宗教信仰道德和价值体系。由于科学以确定性和可重复性作为必要条件,所以科学是没有文化与宗教隔阂的。哲学的存在条件则宽松得多,其涉及的领域也就广泛得多,同时也造成了不同文化领域对同一自然的认识分歧。政治是人类社会组织形式的缩写,是道德与价值体系的执行者,是人类神性的衍生物。不同宗教间的神性是相通的,所以宣扬宗教的手段只能是沟通与理解,而非征服与对抗。不同知识体系间的灵性是浑一的,所以说科学无国界,哲学家们常相见恨晚。明于神性而志者为圣,乐于灵性而超者为仙。

神性形成了人类活动的目的,灵性的衍生物--知识构建了人类意识赖以站立与行走的基础。源于自然的共性,不同的宗教信仰道德体现了广泛的一致性;因为自然的无穷和视角的差异,不同的宗教信仰道德体现了各自的特点,从而导致了不同宗教文化与治世策略的分别。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宗教可以分成三个体系,同属亚伯拉罕系的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起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教,佛教和印度教,还有中国的儒道教。 三大教系中,人们对儒道教的认识最为模糊。儒道教是中国的主体宗教,他的存在形式异于另外两个宗教体系,而他作为宗教的事实却是与其他宗教具有相同的确定性。哲学认识和人类神性这两个宗教基本元素在儒道教中十分清楚。在中国文化中,道家思想专注于哲学认识方面,而儒家思想专注于神性方面。中国的文化统治阶层在哲学方面信奉老子,而在治世方面皈依孔子。儒道教是一个独立文化圈的必然,也是客观历史事实。儒道教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尧舜时期。在春秋之前,两种思想混沌在一起,春秋之后儒道各自清晰出来。历史上二者统一在中国的统治文化中,也统一在道德与价值体系中,甚至于统一在大部份统治者与社会精英的个人思想之中。道家思想之于中国社会有两个主要的后果,一个

多元史观解读洋务运动

运用多元史观评价洋务运动 河北定州中学崔同雷多元论历史观,也叫历史多元论,这种历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由一些独立的因素,其中任何一种因素都是独立存在的并对社会发展起作用的历史观。美国实用主义者詹姆士、杜威是多元论历史观的主要代表。 近年来,历史高考的学术味日益浓厚,探究性、思辨性很强。我省新课标实施后,教材也凸显出这一历史趋势,用更加理性,更加客观的观点来看待历史事件。高考中亦是涉及一些史学界长期存在争议的问题;例如,2011年41题“西欧崛起”题,我们可从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多个角度评论材料中的观点。这一趋势和特征提示我们,在高考复习中,要依托教材,结合史学研究动态,重视对重大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立体透视和全方位认识,善于深究、质疑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反思探究意识。 现以洋务运动为例,加以分析。 现行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必修教材均是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介绍洋务运动。人教版认为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人民版写道:“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岳麓版更明确:洋务运动“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除了从现代化的视角认识和评价洋务运动外,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该从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和社会史观的视角多方面考察洋务运动。 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洋务运动是中华文明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重要起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加深,事实表明,中华传统文明已落后于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列强侵略的本质,从某种方面来说,是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扩展和传播。洋务派为了御侮图强,大量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采用机器生产,首先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军事工业的发展很快引起了其他民用工业的出现和发展……这些民用企业移植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新式企业一般均采用蒸汽机器,雇佣工人生产,出现了比中国传统的个体手工业生产远为宏大发达的场面。”这样,洋务工业在当时起了一种倡导引领作用,“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 (注: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人类文明从

用多种史观解读辛亥革命

用多种史观解读辛亥革命 1、从近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早期近代化的结果,也是中国近代化的一座丰碑。 (1)辛亥革命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结果: ①早期工业化进程促进辛亥革命:洋务运动、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初步发展促进中国早期代工业化,也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早期政治民主化进程促进辛亥革命:戊戌变法、清末新政促进了早期政治民主化,它们的失败,加剧了社会各阶层对清王朝的失望。 ③早期教育近代化进程促进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革新运动成立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培育了一批具有民主共和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成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 ④早期思想近代化进程促进辛亥革命:林魏新思想开启了向西方学习为主的思想解放,19世纪中后期,西方的社会进化、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传入中国,推动辛亥革命。 (2)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的一座丰碑。 ①临时政府的经济法令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短暂发展,为工业化进程创造条件。 ②推翻了清王朝,结束的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迈出了中国政治从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是政治体制民主化的重大突破。 ③颁布资产阶级《临时约法》,确立主权在民、国民的自由权利、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责任内阁制等,具有反对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是民主化、法制化的丰碑。 ④思想上,把西方资本主义学说中国化为三民主义,并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思想的理性化、科学化。 ⑤教育上,兴办新式学校,改革教育内容,促进教育近代化。 ⑥社会生活上,剪辫易服、废除跪拜礼,自由、平等、友爱的风气兴起,促进社会生活近代化。 2、从文明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西文明碰撞、交融的结果,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 (1)辛亥革命是中西文明碰撞、交融的结果: 鸦片战争以来,中西方文明的数次碰撞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农业文明开始向工业文明缓慢过渡,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加速了中西方文明的交融,促进了代表工业文明生产力的近代机器工业产生并初步发展,创办了一批传播工业文明文化的新式学校,培育了一批接受工业文明下的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思想的知识分子,这些都为辛亥革命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2)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 ①它结束帝制,建立民国(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创新政治体制,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 ②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物质文明也取得重大成果。 ③三民主义融合中西,推动思想解放;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 3、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是全球化的结果,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1)辛亥革命是全球化的结果: ①19世纪中期以来,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火车轮船飞机电报电话等新交通通讯工具广泛应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世界联系日益密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制度文化向世界扩展。 ②两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代表工业文明的大机器生产方式和自由、平等、民主、共和思想从西方传入中国。 ③清王朝在应对全球化过程中的表现令人失望(消极抗拒、主权沦丧、矛盾激化、创新能力消亡等) (2)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①孙中山等辛亥革命的骨干活跃在世界各地,获得了华侨和部分民主国家的同情与支持,加强了世界华侨及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了解。 ②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一战期间,面粉等中国商品大量出口,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 ③辛亥革命在亚洲率先确立共和政体,加强了中国在亚洲乃至世界的影响。辛亥革命是亚洲觉醒组成部分,推动了亚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加强了中国与亚洲国家的联系。 ④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剪辨易服、移风易俗促进了中西观念习俗的认同度,有利于中国与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 4、从社会史观看 剪辫易服、移风易俗,废除跪拜礼和大人老爷等称号使物质生活和风俗习惯、社交礼仪进一步融合中西。国民风尚为之一新 5、从革命史观看, 辛亥革命是是民族危机严重,阶级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但他仍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辛亥革命不敢发动群众,缺乏彻底的土地纲领,得不到最广大的农民的支持,不敢明确反帝,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因而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它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6、从唯物史观来看: 辛亥革命适应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壮大的要求,是民族危机严重,阶级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思想解放、民族觉醒。促进经济、政治、教育、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近代化,密切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但他仍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辛亥革命不敢发动群众,缺乏彻底的土地纲领,得不到最广大的农民的支持,不敢明确反帝,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支持,因而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高考历史 多元史观解读重大历史现象

多元史观解读重大历史现象 一、从多元史观看鸦片战争 1.革命史观:它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现代化史观:它客观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 3.整体史观:它使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 4.社会史观: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 二、从多元史观看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的开放 1.革命史观: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 2.近代化史观:它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经济的现代化。 3.整体史观: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尽管是被动的,却使中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文明史观: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也是中国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转向工业文明的地方。 5 社会史观:它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 三、多元史观解读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主张 1.近代化史观: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工业近代化、国防和军队近代化、教育近代化和外交近代化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整体史观:反映了新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对落后国家和地区旧制度、旧思想的冲击,是西方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展的表现。 3.文明史观:反映了封建传统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的冲突,以及当时中国人对西方文明既欣赏又排斥的矛盾心态,但毕竟承认了中学之不足,西学之所长,客观上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 4.革命史观:洋务派出于地主阶级本能,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

中考历史知识点之世界历史:世界三大宗教

1、背景:古代印度社会中等级森严,形成了种姓制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们的不满,佛教就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 2、产生时间是公元前6世纪,产生的地点是古代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经典:“佛经” 3、教义:(1)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但不反对奴隶制度。(2)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产生于人的欲望,人若想进入极乐世界,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4、佛教的传播:①原因:佛教教义对渴望解除苦难的劳苦大众有很大的吸引力;②其 忍耐服从的说教,适应了统治者的统治需要,被统治者大力扶植。 5、向外传播: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王阿育王时向印度以外传播。(佛教在西汉末年即公元前后传入中国) (二).基督教(P44)<识记> 1、产生原因:中东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在罗马统治下灾难深重,多次反抗失败。 2、产生时间是1世纪时,产生的地点是罗马统治下的中东巴勒斯坦一带。 3、教义:他们宣扬说耶稣就是“救世主”教人忍受苦难,以便死后升入“天堂”;核心 是对人类的博爱。经典是《圣经》; 4、基督教的演变:早期信仰基督教的主要是穷人;4世纪时,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 5、势力膨胀:中世纪教会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及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6、分裂:①11世纪分别以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为中心,正式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②16世 纪从德意志开始,西欧出现反对罗马教皇统治的新教,这样基督教就分为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个教派。 (三)、伊斯兰教(P53):<识记> 1、原因:6、7世纪阿拉伯半岛氏族制度日趋解体,社会矛盾尖锐,贵族和人民渴望统一。 2、产生:时间是7世纪初,产生的地点是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城,创始人是穆罕默德,他宣传宇宙间惟一的神是“真主”安拉,它的经典是《古兰经》。 3、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4、作用: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促进作用。 三大宗教诞生的先后顺序: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三宗教的共同点:宣扬平等,劝人向善、忍耐顺从

洋务运动失败启示

洋务运动的失败所带来的启示 经过短短一个学期的近代史学习,我对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的近代化改革——“洋务运动”产生了兴趣。想借此机会谈一下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和体会。 洋务运动发轫于1861年初。当时留守北京议和的钦差大臣恭亲王奕欣,领衔上奏《统筹全局折》,经过王公大臣会商同意和咸丰批准,正式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从此,洋务运动便正式开场。1894年9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洋务派苦心经营十余载的新式陆军和北洋舰队一败涂地,清政府被迫于次年4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洋务运动从此而宣告失败。这场历时35年的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一直受到许多争论。洋务运动可谓中国近代化的第一炮,可是这第一炮并没有放响,基本上是失败了,没有把中国改变成为独立的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所以对于这场运动一直是褒贬不一的。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洋务运动」。以大学士倭仁为首的顽固派,高唱“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抵御外侮。他们攻击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是“陈甚高,持论甚正”,然而“以礼义为干橹,以忠信为甲胄,无益于自强实际。二三十年来,中外臣僚正由于未得制敌之要,徒以空言塞责,以致酿成庚申之变”。洋力派与顽固派互相攻击,斗争十分激烈。 在中央,恭亲王奕訢成为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势力,而地方上的代表人物中,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都是在洋务运动中又过卓越表现的大臣。 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军械所,任用中国工匠,仿制西式枪炮,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军事工业。从1862年起,用三年时间研制成功的我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 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1888年,北洋舰队正式组成,拥有军舰25艘,官兵4000多人,由淮军将领丁汝昌任海军提督。与此同时,旅顺口和威海卫两个海军基地竣工,整个北洋海防体系的建设宣告完成。李鸿章得意地说:北洋海军“声势已壮……入可以驻守辽渤,出可以援应他处,辅以各炮台陆军驻守,良足拱卫京畿。”(可以想象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