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学服务模式对患者用药影响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33.24 KB
- 文档页数:2
药学工作中药学服务模式的作用分析发表时间:2019-12-05T15:22:57.927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20期作者:余辉琴[导读] 什么是药学服务模式,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不了解的什么是药学服务模式,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不了解的,很多人连名字都是陌生的,本文主要是分析药学工作中药学服务模式的作用分析,我们首先就来先对药学服务模式进行一个大致的了解,什么是药学服务模式呢?简单来说,药学服务模式是指临床中药学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 基于临床、文献和实验的研究手段,采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以阐明中药的性能、功效及作用机制为核心,研究中药的应用形式及用药方法,指导中药安全、有效、合理的应用于临床的一门学科。
它对保证医护人员对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等各个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临床中药学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一些大型中医院已经探索了一套比较成熟的临床中药学服务模式和临床药师培养机制,具备了一定数目高学历、高素质的临床中药师。
但在承担着常见病、多发病的广大基层中医院,仍然停留在处方调配等传统药学服务模式上,门诊药物咨询、处方点评等临床中药学工作开展缓慢,多数流于形式。
药学服务模式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呢?接下来就来介绍以下具体的层次。
第一层次,包括药品信息的收集整理、处方合理性审核、和提供用药信息,通常由药房中的药师完成。
这是临床药学服务的最基础最广泛的工作,是药学人员与患者直接交流的最主要途径。
第二层次,包括参与临床会诊和病例讨论、制定合理用药方案、不良反应病例收集上报、向医护人员提供药物相关信息,一般由具有较丰富的临床药学知识和用药经验,并具有一定临床医学知识的药师完成。
第三层次,以药物相关研究为主,根据临床反馈的问题,结合药物研究现状进行实验研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直接參考依据。
此外,开展治疗药物监测工作,监测药物体内浓度和相关基因,并对结果进行解读,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我国医疗机构临床药学虽没有明确的标准化服务模式,但基本由上述三个层次构成。
探讨临床药学服务干预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摘要】目的讨论临床药学服务干预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我院服药患者82例,随机分成:对照、观察两组(各41例)。
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临床药学服务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
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通过临床药学服务干预,将提升患者的服用依从性,对疾病再发也有预防作用。
【关键词】临床药学服务干预;常规干预;服药依从性;疾病复发率现阶段,医院每年收治的患者人数越来越多,受老龄化趋势影响,老年慢性疾病的数量也在与之俱增[1]。
然而,某些疾病需长时间用药控制,随着用药时间的增加,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也会逐渐下降,内心十分焦躁,对治疗无信心,使得最终的临床疗效也受到了一定影响[2]。
因此,在患者用药期间,还需增加有效的护理指导,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降低相关的负面影响。
而临床药学服务能够针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指导,对整体的临床疗效有着显著的提升效果。
鉴于此,本文将以临床药学服务为中心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其具体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取我院服药患者82例,随机分成:对照、观察两组。
组间资料对比后,见:P>0.05,符合研究所需。
具体如表1。
表1两组信息资料比较(n, ±s)组别选取时间例数女性男性年龄范围(岁)平均年龄(岁)对照组2021年2月-2022年2月41202123-7949.56±3.52观察组41192223-7849.16±3.27X2/t0.049-0.533P0.825-0.6441.2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干预。
即叮嘱患者正确用药,并注意对相关事项进行讲解,强调遵医用药的重要性。
1.2.2观察组观察组临床药学服务干预。
具体如下:①护患交流:以耐心、温和的态度和患者交谈,注意掌握患者的疾病情况和心理变化,同时了解患者的疾病认知和用药依从性,记录不足和问题所在(未按照医嘱用药药物;用药量过多/过少;用药不规律,常有忘服和漏服,擅自停药、乱增加药物等)。
浅析医院药学服务与合理用药摘要】医院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医院药学服务和合理用药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医院通过开展药学服务,可以及时解答患者用药的疑问,协助医师选择高效合理的药物,及时发现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降低医疗差错的发生概率,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本文针对医院药学服务和合理用药展开一些意见性探讨。
为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关键词:医院药学服务合理用药药学服务是指以患者为核心的药学管理方式,是实施以合理用药作为重点的临床药学工作,为临床疾病的治疗与诊断提供了药学方面的服务技术,提升医疗的服务品质。
医院在药学上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服务,能够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同时也能使患者科学合理地用药,这样既能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也能够切实维护广大患者的切身利益,因此医院药学服务值得所有医院进行推广和使用。
1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意义目前国内这种形势,患者在医院看病的时候通常都处在被动的位置,因为患者通常都无法判断医生使用的药物是否安全,再加上临床医生对于药物知识方面的局限性,无法对于药理学知识理解的面面俱到,对于部分刚刚在临床上投入使用的新药认识不足。
因此,药学服务属于患者与医生的共同需求,其对于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降低部分药品的不良反应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开展药学服务是药师拓展服务内容的必经之路。
国内医院的药剂师大部分都在医院的药房窗口工作,之前他们的工作主要就是针对处方进行对应的配药工作,人们对于药剂师的认识都停留在根据药房配药以及掌握药物调配的品质方面。
然而这种传统的工作模式无法发挥药剂师所具备的专业能力,药剂师无法主动为患者提供药学方面的专业性服务。
所以,药剂师应当走出药房,到临床岗位上去进行思考与观测,从而充分利用自身的药学知识,为患者提供更为良好的药学服务。
2合理用药合理用药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用药是指用现代的、系统的、综合性的医学、药学和管理学知识来指导用药,使临床药物治疗安全有效、符合患者经济要求;同时也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边缘科学,属于临床药学的核心。
医院药剂科工作总结:药学服务创新策略与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医院药剂科工作总结:药学服务创新策略与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引言:2023年,作为医院药剂科的主管部门,我们团队致力于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和创新策略,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本篇文章将对我们2023年的工作进行总结,重点关注药学服务创新的策略和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
一、药学服务创新策略1. 优化药物管理流程:我们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系统,改进了药物采购、存储和配送流程。
自动化系统的使用不仅提高了药物管理的效率,还降低了操作风险,确保了患者用药的安全。
另外,我们还建立了药品信息平台,提供详细的药品信息和药物相互作用查询,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准确和及时的药物知识。
2. 建立药学团队合作机制:我们鼓励药学师与医生、护士之间开展密切的合作与沟通,共同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此外,我们还组织定期的药学讲座和培训,提高药学师的专业水平,保证他们具备最新的药物知识和临床应用能力。
3. 推广个体化药物治疗:我们重视患者的个体差异,开展个体化的药物治疗策略。
通过利用患者基因检测等技术手段,我们能够根据患者的药物代谢能力和遗传特征,调整用药方案,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二、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1. 调查设计:通过匿名的问卷调查方式,我们收集了来自不同科室的患者对我们药学服务的评价,并分析了相关数据,获取了客观的结果。
2. 结果分析:(1)药学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患者对我们的药学服务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
他们认为我们的药学师对药物治疗方面的建议和指导很有帮助,加强了用药安全的意识。
(2)用药信息满意度:患者对我们提供的药物信息平台表示满意。
他们认为这一平台提供了非常全面和及时的药物信息,并能够解答患者的疑问和担忧。
(3)个体化药物治疗满意度:部分患者接受了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并对这一策略表示满意。
他们认为药物的疗效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所降低。
医养结合模式下不同药学服务对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慢性病是指发病缓慢,病程长,治疗难度大的一类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这些慢性病的药物治疗需要长期、持续用药,用药依从性是慢性疾病治疗的重要保证。
而医养结合模式的出现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了更全面、便捷的药学服务,不同的药学服务也对患者用药依从性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一、医养结合模式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必要性慢性病治疗需要长期用药,用药依从性是慢性疾病治疗的重要保证。
用药依从性指患者按照医嘱,合理、按时、持续并正确地使用药物,包括遵守用药时间、剂量、频次、饮食以及运动等控制措施,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用药依从性差,患者的病情难以得到有效控制,病情不断恶化,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医养结合模式下,药学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用药的需求。
针对慢性病患者对药物治疗的局限性和用药依从性差的问题,医养结合模式提供了便捷、全面的药学服务。
二、医养结合模式下不同药学服务对用药依从性的影响2.1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生签约服务是将医生与患者建立长期的医疗服务关系,实现不间断的医疗服务,包括对患者的健康监督、药物管理、病情监测等。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家庭医生作为主要服务提供者,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性化、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包括患者用药依从性的管理。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以解决患者因就医门槛高、时间成本大等问题,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同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以预防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优化患者的健康状况。
研究表明,与传统的门诊医疗相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2 药师服务药师服务是通过专业的药师对患者药物治疗进行管理、指导与咨询,以保障患者上药安全、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药师服务包括以下方面:1)药物的正确使用;2)药物的合理搭配;3)避免药物的滥用和误用;4)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药师服务可以针对患者具体病情,制定药物控制计划,使患者更好地理解用药的需要和效果。
门诊药房实施药学服务对患者用药安全性及依从性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门诊药房开展药学服务在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保障用药安全性方面的价值。
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的90例门诊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5例,两组分别接受药学服务、常规服务。
比较两组的用药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试验组的morisky评分(6.74±0.52)分高于对照组的morisky评分(5.13±0.68)分(P<0.05);试验组的总依从率95.56%高于对照组的总依从率77.78%(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89%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7.78%(P<0.05)。
结论:门诊药房开展药学服务在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保障用药安全性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药学服务;门诊;药房;用药安全性;依从性门诊药房是医院中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也是直接面向患者的一线窗口,其主要职责是为各临床科室门诊提供药品调配服务,同时对临床用药也起着监督、指导的作用[1]。
门诊药房服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医院整体服务质量的高低,因此,门诊药房应积极采用药学服务等先进的服务模式,以提高服务水平。
为探讨门诊药房开展药学服务在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保障用药安全性方面的价值,现对90例门诊患者实施分组实验。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的90例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5例,两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试验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20~65岁,平均(46.25±3.57)岁。
对照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22~66岁,平均(46.32±3.57)岁。
纳入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配合度较好;意识清醒。
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认知障碍;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1.2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服务。
药学服务创新案例随着科技和医疗的不断进步,药学服务也在不断进行创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药学服务领域的创新案例,探讨其对医疗领域的影响和意义。
一、药学服务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药学服务也在向智能化方向迈进。
智能化药学服务能够帮助药师更方便地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提供更个性化的用药建议,并且能够更好地监控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通过大数据分析患者的用药记录和生物信息,帮助药师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并提供个性化的用药建议。
通过智能化药学服务,可以更好地避免患者的用药错误和不良反应,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虚拟药学服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药学服务成为了一种新型的药学服务模式。
通过在线视频咨询和远程监控技术,患者可以在家中就能够得到专业的药学服务。
虚拟药学服务极大地提高了患者就医的便利性和药学服务的覆盖范围。
一个典型的虚拟药学服务案例是一家药学公司开发了一款虚拟药师APP,患者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在线咨询药师,获取用药建议。
这种虚拟药学服务使得患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得专业的药学咨询,极大地提高了药学服务的便利性。
三、移动药学服务移动药学服务是指将药学服务移植到移动设备上,并通过APP等方式提供给患者。
移动药学服务能够帮助患者更便捷地获取药学信息和服务,提高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一个典型的移动药学服务案例是一家医院开发了一款用药提醒APP,患者可以通过APP设置用药提醒时间,记录用药情况,并且可以随时查看药师提供的用药建议。
这种移动药学服务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便捷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疾病。
四、电子健康档案电子健康档案是指将患者的病历、用药记录等信息电子化,并存储到云端,便于患者随时随地查看和分享。
电子健康档案能够帮助药师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提高药师的用药建议的准确性和个性化程度。
一个典型的电子健康档案案例是一家医院开发了一套电子健康档案系统,患者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登录系统,查看自己的病历、用药记录等信息,并且可以与药师进行在线咨询。
中药药学效劳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用药是否准确、合理、科学,患者是否配合用药,关系着患者是否能够尽快痊愈。
药师给予的药学效劳主要包括药物咨询、依照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用药方案以及其他药学信息效劳,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所用药物的了解程度,增加对疾病的认识。
用药依从性主要指的是患者会在多大程度上严格执行医嘱,服药过程中是否出现私自更改用药剂量的问题。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用药是否准确、合理、科学,患者是否配合用药,关系着患者是否能够尽快痊愈[1]。
药学效劳对临床治疗和用药有着重要影响,药师给予的药学效劳主要包括药物咨询、依照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用药方案以及其他药学信息效劳,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所用药物的了解程度,增加对疾病的认识,促进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提高,缩短恢复所需时间[2]。
本研究主要分析中药药学效劳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以下为研究结果。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将xx年8月至xx年9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其中观察组男67例,女33例,平均年龄为(41.5±3.7)岁;对照组男65例,女35例,平均年龄为(41.2±3.5)岁。
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根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药学效劳,主要是对药物的用法以及用量进行简单的交代,同时还包括用药期间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观察组那么采取中药药学效劳,设立专门的门诊咨询药师,有患者来取药时,药师不但要将药物的用法、用量、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交代,还要注重对患者进行用药方面的宣传教育。
主动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告知患者用药的禁忌,也要告知患者科学、合理、按时、按量用药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告知患者用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响以及出现不良反响时的应急处理措施。
除此之外,要对患者反响的效劳信息进行记录和总结分析,加强对患者用药的随访。
1.3用药依从性评价将用药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局部依从、完全不依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 第16卷 第82期285·药事管理·不同药学服务模式对患者用药效果影响饶晓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妇幼保健院,湖北 武汉 430200)摘要:目的给予患者不同药学服务模式对用药效果影响分析。
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医治的106例门诊患者,按药学服务模式不同设对照组(58例)与研究组(48例),前者予常规药学服务,后者予新型药学服务,观察两组药品差错事件、不良反应及用药依从性。
结果研究组药品差错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2.08%、4.17%比对照组低12.07%、18.97%,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依从性93.75%比对照组高75.8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新型药学服务以患者为中心,对相关药物使用进行指导以减少药品差错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使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
关键词:不同药学服务;用药效果;影响中图分类号:R749.05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82.2480 引言正确用药可使患者得到较好治疗效果,且用药依从性与药物治疗达到有效作用存在直接关系[1]。
相关资料研究显示[2],未遵医嘱用药患者有30%~70%,甚至存在中途停止用药情况,上述情况可直接影响治疗效果,严重可延误病情。
为此,提高用药依从性尤为重要,本研究针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医治的106例门诊患者给予不同药学服务模式,分析其对用药效果影响,分析如下所示: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医治的106例门诊患者,按药学服务模式不同设对照组(58例)与研究组(48例)。
前者男女比例30:28,年龄6~58岁,平均(45.02±2.13)岁,文化程度:小学12例,中学21例,大专及以上25例;后者男女比例25:23,年龄6~57岁,平均(45.18±2.19)岁,文化程度:小学11例,中学17例,大专及以上20例;两组临床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药学服务的形式1. 引言药学服务是指在医疗保健体系中,药剂师为患者提供的一系列专业药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
药学服务旨在优化患者用药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并确保患者能够正确、安全地使用药物。
本文将探讨药学服务的形式,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2. 药学咨询药学咨询是最常见且基础的药学服务形式。
当患者需要了解关于特定药物、剂量、途径、不良反应或相互作用等信息时,他们可以寻求药剂师的咨询。
药剂师通过与患者面对面交流或电话/网络沟通,解答患者对于用药方面的疑问,并提供专业建议。
3. 个体化治疗方案随着个体化医疗的兴起,个体化治疗方案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药学服务形式。
根据患者的基因型、临床特征和其他相关因素,药剂师可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药物疗效并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个体化治疗方案通常包括药物选择、剂量调整和监测指导等内容。
4. 药物管理药物管理是指药剂师与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合作,确保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得到适当的监测和支持。
药剂师可以参与制定患者用药计划、提供用药指导、监测患者用药效果以及预防和处理不良反应等。
5. 药品信息与教育药学服务还包括向患者提供关于特定药物的信息和教育。
这些信息可能包括用法、剂量、途径、不良反应、相互作用以及存储要求等。
通过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药剂师可以帮助患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药物,并避免因错误用药而引发的问题。
6. 草药治疗除了西医药物,许多人也寻求传统中医的治疗方法,例如中草药治疗。
药剂师可以为患者提供有关中草药的信息和指导,包括草药的功效、用法、剂量以及潜在的不良反应等。
他们还可以与中医师合作,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中草药治疗方案。
7. 药物安全监测药剂师在医疗保健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监测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面。
他们可以通过检查处方、核实用药途径和剂量、评估可能的相互作用等方式,确保患者在使用药物时不会遇到安全问题。
8. 药学研究与教育除了直接为患者提供服务外,许多药剂师还积极参与药学研究和教育工作。
临床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方式与应用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是指在临床医疗实践中,通过评估患者的疾病情况、药物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等因素,并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和药物剂型特点,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目的。
药学干预是指药师通过提供药物相关信息、解答患者疑问、评估用药方案等方式,与医生、患者和其他医疗工作者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临床合理用药方案的过程。
药学干预的方式包括:1. 提供用药信息:药师通过提供用药指导、药品查询,解答用药疑问等方式,让医生和患者获得准确、全面的用药信息,帮助医生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2. 评估用药方案:药师通过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药物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等进行评估,结合药物的剂型特点和患者的个体差异,为医生提供合理的用药建议或修改方案。
3. 解读药物检测结果:药师通过解读药物检测结果,帮助医生了解药物浓度、药物代谢情况等,为医生调整用药剂量或方案提供依据。
4. 监测用药效果:药师通过对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用药不当、不良反应等问题,优化用药方案。
5. 防止药物相互作用:药师通过了解患者的用药史、过敏史和疾病情况,为医生提供关于药物相互作用的建议,防止用药引起不良反应或减少药物疗效。
6. 优化药物剂型选择:药师根据患者的特殊需求(如儿童、老年人、孕妇等),提供符合其特点和要求的药物剂型选择,使患者更好地使用药物。
7. 教育患者用药知识:药师通过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咨询或教育活动,向患者传授正确的用药知识,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减少用药错误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药学干预的应用分析:药学干预在临床合理用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药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协助医生制定更科学、更合理的用药方案,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药学干预还可以帮助患者合理使用药物,增加对治疗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同药学服务模式对患者用药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3-07-19T11:37:28.7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4期供稿作者:黄媛妃1 黄艺宝2 庞素秋1 [导读] 分析药剂师利用不同的药学服务模式对于患者用药情况的影响程度。
黄媛妃1 黄艺宝2 庞素秋1
(1解放军第180医院药学科福建泉州 362000)
(2泉州市中医院药剂科福建泉州 362000)
【摘要】目的分析药剂师利用不同的药学服务模式对于患者用药情况的影响程度。
方法对自2011年3月到2012年5月到我院门诊部取药的患者中随机选出90例,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组45例。
对其中一组患者采取常规取药的方式,未加以指导,作为对照组;而对另外一组的患者则采取提供药学服务的方式进行指导服药。
随后对患者的服药情况进行随访,主要是分析患者对于药物的依从性,以及所提供的药学服务对于患者药物依从性的干预情况,并将这些情况的数据进行整理,汇总成表格得出结果。
结果经过一阶段的随访之后发现,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学历对于患者药物的依从性影响较小,经过对比后没有发现较大的差异;而药学服务对患者的依从性影响较大。
分析得出,服务组的患者服用依从性明显要高于对照组。
结论经过分析可以看出,药剂师对于患者提供不同的药学服务,对于患者养成服用依从性有着很大的影响,其可以帮助患者正确的服药,增加患者治愈的几率。
【关键词】药学服务用药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4-0260-01 药学服务是在常规的临床治疗工作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其与传统的治疗工作已经有了一定的区别,其主要是采用药剂师对患者的直接服务的方式,目的在于引导患者更加有效的、安全的进行相关治疗工作,以期能够提高患者的恢复几率,增加痊愈的可能性[1]。
1.患者资料
分析对象是从2011年3月到2012年5月到我院门诊部取药的患者中随机选出90例,其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35例。
患者的年龄在二十到七十岁之间,其中二十到四十岁的患者有67例,而四十一岁到七十岁的患者有23例,患者的学历也不相同,其中专科以上学历为32例,高中及以下学历有58例。
除此之外,患者的身高、体重、患病种类以及过敏史等的情况均无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
对其中一组患者采取常规取药的方式,未加以指导,作为对照组;而对另外一组患者则采取药学服务的方式,在此组患者取药时,药剂师要采取主动的方式询问患者对于药物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授,同时还要与患者进行面谈,对患者以往的用药情况进行询问,再向患者推荐最适合他的药物,并且还要叮咛患者药物的服用方式、服用剂量、药物禁忌、副作用应对方法以及按时服药的重要性,强化患者心中对于按医嘱服药的重要性,保证患者可以正确服用药物治疗疾病,将此组作为服务组[2]。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药物服务的同时,还要记录下分析对象的姓名、性别、年纪、学历以及联系方式等的情况,并且要在患者取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患者是否按照医嘱或说明书进行服药,并将相关的数据进行汇总,得出结果。
3.结果
经过一阶段的随访之后发现,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学历对于患者药物的依从性影响较小,经过对比后没有发现较大的差异;而药学服务对患者的依从性影响较大。
分析得出,服务组的患者服用依从性明显要高于对照组。
具体数据分析详见如下几个表格:表一不同性别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对比表[n(%)]
注:服药依从性与服务组比较,P<0.05
4.讨论
4.1提高自身素质
医院应当组织药剂师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更新自身的知识,了解时下各类新药物的使用方式,同时也要了解老药新药的发展状况,尽可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3]。
4.2 加强药物服务
应当充分发挥出药房的便利条件,在患者取药的同时,应及时地为患者讲解相关药物的知识,同时还要注意讲解时的语气,保证在讲解时,患者能够对药剂师产生信任感;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能够使药剂师有效地选择对应患者病症的药物,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4]。
4.3 配合患者家属
在对患者进行讲解的同时,药剂师也要让患者的家属对相关药物有所了解,通过与家属的配合,督促患者进行正确服药,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增加患者的恢复几率,同时也增进了医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江蓓.完善的药学服务对58例学龄期儿童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柳州医学,2009,22(2):104~105.
[2]林玉森.浅谈药剂师在患者用药依从性方面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6):219~220.
[3]吴佳滨,庄淑娴.门诊药房零距离服务模式探讨[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J],2009,6(5):315~316.
[4]毛讯.药师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0,5(7):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