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肌力检查完整版本
- 格式:ppt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21
【评定】徒手肌力检查(MMT)目前,国际上普遍应用的徒手肌力检查方法是1916年美国哈佛大学矫形外科学教授R obert Lov ett提出来的。
Lo vett分级法如下:0级~~~未触及肌肉的收缩。
零1级~~~可触及肌肉的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微弱2级~~~解除重力的影响,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差3级~~~能抗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但不能抗阻力。
可4级~~~能抗重力及轻度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良好5级~~~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正常此检查方法是根据受检肌肉或肌群的功能,让患者处于不同的受检体位,然后嘱患者分别在减重、抗重力和抗阻力的条件下做一定的动作,按照动作的活动范围及抗重力或抗阻力的情况将肌力来进行分级的。
1983年,美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 edica l Res earch Coun cil)在Lovet t肌力分级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如被测的肌力比某级稍强时,可以在此级右上角加“+”,稍差时则在右上角加“-”,以补分级不足,即:M.R.C.肌力分级法。
如下:0级~~~未触及肌肉的收缩。
1 级~~~可触及肌肉有轻微收缩,但无关节运动。
1+级~~~可触及肌肉有强力收缩,但无关节运动。
2-级~~~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活动到最大范围的50%以上,但不能达到最大活动范围。
2级~~~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
2+级~~~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如抗重力可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50%以下。
3-级~~~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50%以上,但不能达最大活动范围。
肩胛骨上提徒手肌力检查受检肌斜方肌,肩胛提肌体位患者取坐位、俯卧位操作两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检查者双手下压患者肩部,施加阻力,患者若能克服较大阻力完成耸肩全关节范围活动,肌力为5级,能克服较小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肌力为4级,不施加阻力,患者能够在全关节活动范围内自主完成耸肩动作,肌力为3级,患者取俯卧位,若患者能主动完成耸肩动作,肌力为2级。
若患者无法完成耸肩动作,检查者可触摸患者颈椎两侧及锁骨上方有无肌肉收缩,肌力为1级,如无肌力收缩,肌力为0级肩关节前屈徒手肌力检查受检肌三角肌,喙肱肌体位患者取坐位操作上肢自然下垂,前臂成旋前位,检查者一手固定患者肩胛骨,另一手于肘关节处施加阻力,令患者上肢向前方举起,若能克服较大阻力,肩关节前屈90°,肌力位5级,能克服较小阻力,肌力为4级。
不施加阻力,令患者屈曲肩关节,若上肢抬举至90°,肌力为3级,不施加阻力,令患者屈曲肩关节,若上肢抬举不能达90°,肌力为2级。
若上肢无法抬举,可触摸三角肌前部有无肌肉收缩,有收缩者为1级,无收缩者为0级肩关节后伸徒手肌力检查受检肌大圆肌,背阔肌体位患者取俯卧位操作患者内旋,靠近体侧,检查者令患者向后方伸展上肢,并于肘关节处施加阻力,若患者能克服较大阻力,后伸上肢至最大范围,肌力为5级,若能克服较小阻力,肌力为4级。
不施加阻力,后伸至最大范围肌力为3级,若后伸上肢不能达到最大范围,肌力为2级。
若患者上肢无法后伸,可触摸肩胛骨下缘的大圆肌及稍下方的背阔肌有无收缩,有肌肉收缩为1级,无收缩为0级。
肩关节外展徒手肌力检查受检肌三角肌中部,岗上肌体位患者取坐位操作上肢自然下垂,检查者一手固定患者肩胛骨,另一手于肘关节处施加阻力,令患者外展上肢,若患者能克服较大阻力,肩胛骨外展达到90°,肌力为5级,能克服较小阻力,肌力为4级。
不施加阻力,令患者外展上肢,若能达到90°,肌力为3级,不施加阻力,令患者外展上肢,若抬举不能达到90°,肌力为2级。
上肢肌肉徒手肌力检查关节功能肌肉名称神经支配触诊体位及被检查部位摆放检查动作阻力施加位置近端固定抗重力体位受重力影响最少的体位肩关节耸肩上斜方肌脊髓副神经,第11对颅神经在肩关节上方和后方触诊上斜方肌,肩胛提肌位于上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坐位,放松双臂。
仰卧或俯卧位,检查者用手支撑受检者的上肢和肩关节。
将肩部尽量向耳方向靠拢。
在肩峰上方施加向下的阻力。
同时施加阻力于双肩即可起到固定作用。
若只施加阻力于一侧肩关节,则肩胛提肌肩胛背侧神经C3,C4,C5的交角深处。
必须在头的后外侧面固定。
内收肩胛骨中斜方肌脊髓副神经脑神经第11对在靠近肩胛冈处,沿着肩胛骨的内侧缘进行触诊。
俯卧位,肘关节置于床缘,自然屈曲。
坐位,上肢平放于桌面,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屈曲90°。
务必使桌面的摩擦力降到最低。
内收两侧肩胛骨,使之相互靠近。
在肩胛骨内侧缘施加向下及使其外展的阻力。
固定对侧胸廓。
内收、下压肩胛骨下斜方肌脊髓副神经脑神经第11对在肩胛冈根部的内侧以及肩胛骨内缘进行触诊,这部分肌肉成三角形。
俯卧位,肩关节外展130°。
坐位,上肢放于较高的桌面,肩关节外展130°,肘关节屈曲90°。
将上肢抬离床面。
在肩胛骨下角处,施加向前及向外侧的阻力。
固定对侧胸廓。
内收、内旋、上提肩胛骨大、小菱形肌肩胛背侧神经C4和C5受检者手放在背后,来放松表层的斜方肌,沿着肩胛骨内缘深层触诊。
俯卧位,将手放在腰背部,手心向上。
坐位,将手放在腰背部,手心向外。
把手抬离腰背部。
在肩胛骨内缘施加阻力,把肩胛骨推向外下。
固定对侧胸廓。
外展、外旋肩胛骨前锯肌胸长神经C6和C7在肩胛骨下角附近,沿腋中线触诊。
仰卧位,肩关节屈曲90°,肘关节完全屈曲。
坐位,将上肢置于桌面,肩关节屈曲90°,肘关节伸展。
上臂前伸。
在手肘处施加阻力,把肩胛骨推向内。
固定对侧胸廓。
外展肩胛骨胸小肌内及外胸神经C6,C7从锁骨外侧端向下触诊。
徒手肌力检查(MMT)是一种不借助任何器材,仅靠检查者徒手进行肌力检查的方法,于1916年由Lovett提出级别名称(标准)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0零(Zero,0)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1微缩(Trace,T)在减重状态下能做关节全范围运动2差(Poor,P)在减重状态下能做关节全范围运动3可(Fair,F)能抗重力做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4良好(Good,G)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全范围运动5正常(Normal,N)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全范围运动若检查时有痉挛加“S”或“SS”(S-spasticity),如有挛缩加“C”或“CC”(C-contracture)1983年,美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R.C)在Lovett肌力分级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即:M.R.C.肌力分级法。
1983年,美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R.C)在Lovett肌力分级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即:M.R.C.肌力分级法。
级别标准0未触及肌肉的收缩1可触及肌肉有轻微收缩,但无关节运动2-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活动到任何活动范围2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2+抗重力可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50%以下3-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50%以上3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但不能抗阻力3+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且能抗轻度阻力通过部分活动范围,然后肌肉突然中断收缩4-能对抗轻度阻力全范围活动。
4能对抗中等度阻力活动全范围活动4+不能对抗最大阻力全范围活动5-不确定的肌肉无力1983年,美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R.C)在Lovett肌力分级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即:M.R.C.肌力分级法。
级别标准0未触及肌肉的收缩1可触及肌肉有轻微收缩,但无关节运动2-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活动到最大范围的50%以上,但不能达到最大活动范围。
徒手肌力检查(MMT)是一种不借助任何器材,仅靠检查者徒手进行肌力检查的方法,于1916年由Lovett提出级别名称(标准)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0零(Zero,0)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1微缩(Trace,T)在减重状态下能做关节全范围运动2差(Poor,P)在减重状态下能做关节全范围运动3可(Fair,F)能抗重力做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阻力4良好(Good,G)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全范围运动5正常(Normal,N)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全范围运动若检查时有痉挛加“S”或“SS”(S-spasticity),如有挛缩加“C”或“CC”(C-contracture)1983年,美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R.C)在Lovett肌力分级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即:M.R.C.肌力分级法。
1983年,美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R.C)在Lovett肌力分级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即:M.R.C.肌力分级法。
级别标准0未触及肌肉的收缩1可触及肌肉有轻微收缩,但无关节运动2-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活动到任何活动范围2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2+抗重力可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50%以下3-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的50%以上3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但不能抗阻力3+抗肢体本身重力,关节能活动到最大活动范围,且能抗轻度阻力通过部分活动范围,然后肌肉突然中断收缩4-能对抗轻度阻力全范围活动。
4能对抗中等度阻力活动全范围活动4+不能对抗最大阻力全范围活动5-不确定的肌肉无力1983年,美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R.C)在Lovett肌力分级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即:M.R.C.肌力分级法。
级别标准0未触及肌肉的收缩1可触及肌肉有轻微收缩,但无关节运动2-解除肢体重力的影响,关节活动到最大范围的50%以上,但不能达到最大活动范围。
下肢肌肉徒手肌力检查关节功能肌肉名称神经支配触诊体位及被检查部位摆放检查动作阻力施加位置近端固定抗重力体位受重力影响最少的体位髋关节屈髋髂腰肌(腰大肌及髂肌)腰大肌:脊神经L1和L2(L3);髂肌:脊神经L2(L3)被测者坐位下上身前倾,检查者在肋骨下方与髂骨嵴上方间的腹部深处触诊腰大肌;髂肌无法触诊。
坐位,膝关节屈曲,骨盆维持后倾。
双手握住治疗床缘。
仰卧位,被测下肢支撑在滑动板上;膝部屈曲90°。
髋关节在矢状面上屈曲。
在大腿远端施加阻力。
固定骨盆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膝关节屈曲缝匠肌股神经L2和L3在髂前上棘下方稍偏中间的位置触诊。
坐位,骨盆后倾,双小腿在床缘自然下垂。
仰卧位,被测侧足跟置于对侧踝关节上。
提起足跟,足掌面沿对侧足上提至膝部。
在小腿远端施加阻力。
固定骨盆伸髋臀大肌臀下神经S1和S2(L5)在髋外旋时,在坐骨与大转子间触诊。
立位,躯干前屈于床面上,膝关节屈曲。
侧卧位,手法支撑非受测侧下肢,受测髋关节屈曲90°,膝关节屈曲。
从髋屈曲位置伸展髋关节。
在大腿远端施加阻力。
固定骨盆髋外展臀中肌与臀小肌臀上神经L5(S1)在髂骨嵴外下侧或大转子附近触诊臀中肌前侧及中间部分;臀小肌无法触诊。
侧卧位,非受测髋关节及膝关节屈曲90°,被测下肢位于非受测边侧下肢后方,髋、膝关节处中立位。
仰卧位,非受测下肢置于中立位,受测下肢置于滑板上。
髋关节外展。
在大腿远端施加阻力。
固定骨盆髋内旋臀中肌与臀小肌(替代检查)臀上神经L5(S1)在髂骨嵴外下侧或大转子附近触诊臀中肌前侧及中间部分;臀小肌无法触诊。
仰卧或坐位,小腿在床缘自然下垂。
仰卧或立位,被测膝关节伸展,髋关节外旋。
髋关节内旋。
在小腿远端施加阻力。
固定骨盆髋外旋,辅助伸膝。
阔筋膜张肌臀上神经L4和L5在髂前上棘下方偏外侧处触诊。
侧卧位,非被测下肢处中立位,被测下肢置于非被测下肢前方,髋关节屈曲45°,膝关节伸展。
徒手肌力检查法评定标准级别英文缩写评定标准5 N(正常)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5- N-(正常-)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关节50~100%全范围内活动4+ G+(好+)能抗重力及接近最大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4 G(好)能抗重力及中等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4- G-(好-)能抗重力及中等阻力完成关节50~100%全范围内活动3+ F+(可+)能抗重力及最小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3 F(可)能抗重力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3- F-(可-)能抗重力完成关节50~100%全范围内活动2+ P+(差+)能抗重力完成关节小于50%全范围内活动,非抗重力可完成关节全范围活动2 P(差)非抗重力可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2- P-(差-)非抗重力可完成关节50~100%全范围内活动1 T(轻微)可扪及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任何关节活动0 0(零)无任何肌肉收缩(2)部分胸腰椎肌群徒手肌力检查时需要应用专用评定标准,见表1-3-5。
表1-3-5 部分躯干肌群徒手肌力检查评定标准动作肌肉名称评定标准仰卧位,上半身在矢状面上屈曲上腹直肌0 级:不能触及任何肌肉收缩;1 级:肌肉有微弱收缩,胸廓无下压;2-级:肌肉能收缩,且胸廓有些微下压;2 级:肌肉能收缩,胸廓完全下压;2+级: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躯干可抗地心引力做出动作;3-级: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肩胛冈能离开床面;3 级: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床面;3+级:双上肢在身体前上方伸直,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床面;4 级:双手环抱于胸前,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床面;4+级:双手手指交叉置于枕后,肘关节朝前,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床面;5 级:双手手指交叉置于枕后,双肘平放于床面,肩胛骨下角能离开床面。
徒手肌力检查第一节肌力一.肌力的定义生理学角度机能的角度二.肌的分类形态学分类运动学分类按肌纤维分类按收缩速度与疲劳分类形态学分类肌肉形态:梭形肌、羽状肌、半羽状肌、锯状肌、环状肌肌肉头数:二头肌、三头肌、四头肌肌腹数:二腹肌、多腹肌关节数:单关节肌、双关节肌、多关节肌肌肉颜色:红色、白色肌肉大小:大肌、小肌运动学分类按功能分:原动机、拮抗肌、协同肌、(副助肌、中和肌)、固定肌、按作用分:提肌、下降肌、括约肌关节运动方向:屈肌、伸肌、内收肌、外展肌、旋前肌、旋后肌、内旋肌、外旋肌、对掌肌按收缩速度分:快肌、慢肌按肌纤维分类组织学:横纹肌(骨骼肌、心肌)、平滑肌按肌红蛋白量:红肌、白肌按染色:¢ñ 型、¢ò 型按代谢与收缩:SO、FG、FOG三.肌肉的功能1.肌肉收缩2.肌力3.肌力测定法4.影响肌力的因素1.收缩机制滑行学学说:细纤维(肌纤蛋白)粗纤维(肌凝蛋白)肌节收缩化学变化看:肌肉内质网放出钙离子肌肉收缩收缩的基础性质(力学)单收缩:强收缩肌收缩特性:张力—长度关系力—速度关系负荷—伸展关系收缩方式基础分类向心性离心性静止性(肌纤维运动)短缩性牵张性等长性(肌长度一样)特殊分类等张性等速性等长性张力一定速度一定长度一定第二节肌力1)定义静态肌力、动态肌力2)肌爆发力:功/时间=力×距离/ 时间= 力× 速度3 )肌耐力:静态耐力、动态耐力决定因素:1 )肌肉中储存的能量2 )向肌肉搬运氧的能力3 )肌肉中氧的利用能力4 )支配肌肉的神经3.肌力测定法静态肌力测定法1)握力2)背肌肌力3)下肢肌力4)屈臂肌肌力5)徒手肌力动态肌力测定法肌爆发力的测定法肌耐力的测定方法4.影响肌力的因素1.肌肉的横断面积与组成,每1cm2截断面积可发挥4.5-6.5kg的力量2.肌肉的收缩方式及收缩速度、关节角度3.肌肉的初长4.性别与年龄5.各部位肌力的关系6.心理的影响第二节检查方法与步骤定义应用徒手肌力检查的一般原则检查方法目的1.作为诊断的辅助手段2.作为运动性疾患的预后判定资料3.作为治疗效果的判定手段优缺点优点:简便施加阻力时易实施缺点:主观性较大徒手肌力检查的顺序实施前,要进行充分说明首先确认关节活动度首先进行被动运动,之后再进行主动运动从抗重力位开始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徒手肌力检查的注意事项被检者体位的选择:尽可能在同一体位下检查完所有运动正确固定,抑制代偿运动与健侧进行比较在全活动范围内施加阻力避免突然施加强大的抵抗制动检查:在运动终末施加抵抗徒手肌力检查的注意事项施加阻力时,要考虑其年龄、性别、职业等不要过度疲劳检查者的位置:尽量靠近被检者设计好施加阻力的方向、位置、时间、大小疼痛的评价:疼痛部位、疼痛时间、疼痛性质(运动痛、负重痛、安静时痛、持续痛、夜间痛)判定标准(Lovett)分级法5级 Normal(N)4级 Good(G)3级 Fair(F)2级 Poor(P)1级 Trace(T)0级 Zero(Z)3+与2–的判定易混淆的运动颈的前屈:向前平移。
第七章徒手肌力检查肌力检查是物理疗法评定的重要内容。
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 MMT)是用来评价由于疾病、外伤、废用所导致的肌力低下的范围与程度的主要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与力学、生物力学、人体解剖与生理相结合,使肌力的计算机化评定得以实现并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但徒手肌力检查法仍以其操作简单、科学、实用而成为临床工作中最广泛应用的评定方法。
第一节肌力一、定义肌力(muscle strength)指在肌肉骨骼系统负荷的情况下,肌肉为维持姿势、启动或控制运动而产生一定张力的能力。
肌肉力量的临床评定是在肌力明显减弱或功能活动受到影响时检查相关肌肉或肌群的最大收缩力量。
肌无力(muscle weakness)指一块肌肉或一组肌群产生张力的能力下降或丧失。
肌力减弱常见于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原发性肌病、神经疾病,引起肌肉废用或长期制动的情况如烧伤、关节炎、截肢等也可以引起肌力下降。
二、肌的分类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一块肌肉,而是通过一组肌群共同作用而完成的。
这些肌群来自关节的不同方位,使关节具有不同方向的运动,根据它们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分别为原动肌、拮抗肌和协同肌等。
(一)原动肌(agonist)又称主动肌,是指发起和完成一个动作的主动作肌或肌群,如股四头肌是伸膝的原动肌。
(二)拮抗肌(antagonist)是指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
例如膝关节伸展时,股二头肌使膝关节屈曲是股四头肌的拮抗肌。
在主动肌收缩时,拮抗肌必须同时等量放松。
(三)协同肌(synergist)是配合原动肌并随原动肌一同收缩的肌或肌群。
根据作用,将协同肌分为三种类型,即产生与原动肌相同功能的肌(联合肌)、限制原动肌产生不必要的运动的肌(中和肌),以及具有固定功能的肌或肌群(固定肌),以保证完成特定运动。
1.联合肌:2~3块肌肉一起收缩产生特定运动。
例如,伸腕时,为了防止出现腕关节桡偏或尺偏,桡侧腕长、短伸肌和尺侧腕伸肌必须同时收缩。
上肢主要肌肉MMT 检查方法与评定肌肉1级2级3、4、5级斜方肌菱形肌坐位,臂外展放桌上,试图使肩胛骨内收时可触及肌收缩同左,使肩胛骨主动内收时可见运动俯卧,两臂稍抬起,使肩胛骨内收,阻力为将肩胛骨向外推斜方肌下部俯卧,一臂前伸内旋,试图使肩胛骨内收及下移时,可触及斜方肌下部收缩同左,可见有肩胛骨内收及下移运动同左,肩胛骨内收及下移,阻力为将肩胛骨上角向上外推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俯卧,试图耸肩时可触及斜方肌上部收缩同左,能主动耸肩坐位,两臂垂于体侧,耸肩,向下压的阻力加于肩锁关节上方,能抗阻力为5、4级,不抗阻力为3级前锯肌坐位,一臂向前放桌上,上臂前伸时在肩胛骨内缘可触及肌收缩同左,上臂前伸时可见肩胛骨活动坐位,上臂前平举屈肘,上臂向前移动,肘不伸,向后推的阻力加于肘部三角肌前部、喙肱肌仰卧,尝试屈曲肩关节时可触及三角肌前部收缩侧卧,受检上肢放于滑板上,肩可主动屈曲坐位,肩内旋,屈肘,掌心向下,肩屈曲,阻力加于上臂远端三角肌后部、大圆肌背阔肌俯卧,尝试后伸肩关节时,可触及大圆肌、背阔肌收缩向对侧侧卧,受检上肢放于滑板上,肩可主动伸展俯卧,肩伸展30~400,阻力加于上臂远端三角肌中部、岗上肌仰卧,尝试肩外展时可触及三角肌收缩仰卧,上肢放于床面上,肩可主动外展坐位,屈肘,肩外展至900,阻力加于上臂远端岗下肌小圆肌俯卧,上肢在床缘外下垂,试图肩外旋时在肩胛骨外缘可触及肌肉收缩俯卧,肩可主动外旋俯卧,肩外展,屈肘,前臂在床缘外下垂,肩外展,阻力加于前臂远端肩胛下肌大圆肌胸大肌背阔肌俯卧,上肢在床缘外下垂,试图肩关节内旋时,在腋窝前、后壁可触及肌肉收缩俯卧,肩可主动内旋俯卧,肩外展、屈肘,前臂在床缘外下垂,肩内旋,阻力加于前臂远端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坐位,肩外展,上臂放于滑板上,试图屈曲肘关节时可触及相应肌肉收缩位置同左,肘关节可主动屈曲坐位,上肢下垂,屈曲肘关节,阻力加于前臂远端。
测肱二头肌旋后位、测肱肌旋前位、测肱桡肌前臂中立位肱三头肌肘肌坐位,肩外展,屈肘,上肢放滑板上,试图伸肘时可触及肱三头肌活动体位同左,肘关节可主动伸展俯卧,肩外展、屈肘,前臂在床缘外下垂,伸肘关节,阻力加于前臂远端旋后肌肱二头肌俯卧或坐位,肩外展,前臂在床缘外下垂,试图前臂旋后时可于前臂上端桡侧触及肌肉收缩俯卧位,前臂可主动旋后坐位,屈肘900,前臂旋前位,做旋后动作,握住腕部施加反方向阻力旋前圆肌旋前方肌俯卧或坐位,肩外展,前臂在床缘外下垂,试图前臂旋前时可在肘关节下、腕上触及肌肉收缩俯卧位,前臂可主动旋前坐位,屈肘900,前臂旋后位,做旋前动作,握住腕部施加反方向阻力尺侧屈腕肌同侧侧卧或坐位,试图做腕掌侧屈及尺侧偏时可触及其肌腱活动体位同左,腕可掌屈及尺侧偏体位同左,屈肘,腕向掌侧屈及尺侧偏,阻力加于小鱼际桡侧屈腕肌坐位,上肢屈肘放于滑板上,试图腕关节屈曲及桡侧偏时可触及其肌腱活动体位同左,腕可掌屈及桡侧偏体位同左,腕向掌侧屈并向桡侧偏,阻力加于大鱼际尺侧伸腕肌坐位,屈肘,上肢放于滑板上,试图腕背伸及尺侧偏时可触及肌腱活动体位同左,腕可背伸及尺侧偏体位同左,去掉滑板,腕背伸并向尺侧偏阻力加于掌背尺侧桡侧腕长、短伸肌坐位,屈肘,上肢放于滑板上,试图腕背伸及桡侧偏时可触及其肌腱活动体位同左,腕可背伸及桡侧偏体位同左,去掉滑板,腕背伸并向桡侧偏指总伸肌试图伸掌指关节时可触及掌背的肌腱活动坐位,前臂中立位,手掌垂直时掌指关节可主动伸展伸掌指关节并维持指间关节屈曲,阻力加于手指近节背侧指浅屈肌屈近端指间关节时可在手指近节掌侧触及肌腱活动坐位,有一定的近端指间关节活动屈曲近端指间关节,阻力加于手指中节掌侧指深屈肌屈远端指间关节时可在手指中节掌侧触及肌腱活动有一定的远端指间关节屈曲活动固定近端指间关节,屈远端指间关节,阻力加于手指末节指腹拇收肌内收拇指时可于1、2掌骨间触及肌肉活动有一定的拇内收动作拇伸直,从外侧位内收,阻力加于拇指尺侧拇长、短展肌外展拇指时可于桡骨茎突远端触及肌腱活动有一定的拇外展动作拇伸直,从内收位外展,阻力加于第一掌骨桡侧拇短屈肌屈拇时于第一掌骨掌侧触及肌肉活动有一定的拇屈曲动作手心向上,拇指掌指关节屈曲,阻力加于拇指近节掌侧拇长屈肌屈拇时于拇指近节掌侧触及肌腱活动有一定的拇屈曲动作手心向上,固定拇指近节,阻力加于拇指远节指腹拇短伸肌伸拇时于第一掌骨背侧触及肌肉活动有一定的拇伸直动作手心向下,拇指掌指关节伸展,阻力加于拇指近节背侧拇长伸肌伸拇时于拇指近节背侧触及肌腱活动有一定的拇指指间关节伸展动作手心向下,固定拇指近节:伸指间关节,阻力加于拇指远节背侧徒手肌力检查 (manual muscle test MMT )上肢1 肩胛骨内收|:斜方肌中部及菱形肌 触诊 检查动作(45-3-2-1级)-扩胸45上举上肢 32 12 肩胛骨外展及外旋:前锯肌 触诊 检查动作(45-3-2-1级)-手臂前伸453213 肩胛骨上提:斜方肌上部及肩胛提肌 触诊 检查动作--耸肩453214 肩胛骨下移及内收:斜方肌下部 触诊 检查动作45321肩胛冈根部与胸椎之间触及肌肉收缩5肩关节前屈:三角肌前部及喙肱肌 触诊 检查动作—手臂上抬3216 肩关节后伸:背阔肌,及三角肌后部 触诊检查动作—后抬手臂321掌心向下自由抬举90 以上=3级三角肌前部内收内旋7 肩关节外展:三角肌中部及冈上肌 触诊 检查动作—侧方抬手臂453218 肩关节外旋:冈下肌及小圆肌 触诊 检查动作453219 肩关节内旋:肩胛下肌,大圆肌,胸大肌及背阔肌 触诊 检查动作-45321掌心向下内旋位外旋位10肘关节屈曲:肱二头肌,肱肌及肱桡肌 触诊 检查动作45 32111 肘关节伸展:肱三头肌 触诊 检查动作-12前臂旋后:旋后肌及肱二头肌 触诊 检查动作--45321452测肱二:旋后 测肱肌:旋前 测肱桡:中立旋前位 肘关节前可触肱二头肌13 前臂旋前:旋前圆肌及旋前方肌 触诊 检查动作--14 腕关节屈曲:桡尺侧屈腕肌 触诊 检查动作---4532115 腕关节伸展:桡侧腕长,短伸肌及尺侧伸腕肌 触诊检查动作45 32 145 32 1旋后位腕 部旋后位桡侧屈腕肌:阻力于大鱼际 尺侧屈腕肌:阻力于小鱼际中立位 桡尺偏向旋前位检查哪侧偏向哪侧中立位上肢主要肌肉的起止点及N支配肌肉起点止点N支配斜方肌(上部)枕外隆凸;枕骨最上顶内侧;颈韧带上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