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工序质量控制点明细表
- 格式:xls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碎石桩施工质量安全控制要点一、碎石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一)、基本质量要求:1、骨料级配要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不合格骨料严禁使用。
2、必须做成桩实验,根据试桩施工情况确定施工工艺参数。
3、必须严格按成桩试验确定的施工工艺参数进行施工。
4、应严格按照设计桩位,桩长,桩数施工。
5、应按照“由里到外”的施工顺序施工,严禁采用“由外到里”的方式制桩。
6、填土施工前应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进行复合地基承载试验,复合地基承载力必须达到250Kpa以上。
7、碎石块(粒径不大于50mm)以及采用石场的石硝,通过试验确定出最佳级配,一般经级配后碎石料干重度γ=18.7KN/m3。
8、保证每孔填料量,并做好填料现场记录。
9、严格控制振动挤密次数及电动机动率。
10、进行必要的成桩检查。
在试打及工程桩每100根抽查1~2根,检查桩体是否成型完整,扩径是否满足要求。
最后进行荷载试验,以便最后确定路基处理效果。
(二)、操作控制要点:1、先进行桩位测放,测量人员测量放出中心线及边线控制桩,并做好控制桩保护,标示桩点里程,根据桩位平面布置图,用钢尺布桩,布桩误差控制在2cm 内。
2、机具定位:将打桩机就位,合拢合瓣桩尖,将管桩向下垂直,使桩尖对准桩位标记,继续向下垂移桩管使桩尖入土。
调整桩机搭架,使沉管与地面基本垂直,一般控制在1%以内。
3、沉管达到设计深度后,进行碎石灌注作业,将碎石由加料口注入桩管内,灌入量按桩身理论方案量值与充盈系数计算。
做好现场施工记录,严格控制每根桩的碎石充盈系数,充盈系数一般控制在 1.02。
避免先期大后期小的不良现象,以增加桩的均匀性。
4、桩身拔管:管内灌入碎石高度需大于1/3管长,方可开始拔管,应有专人负责碎石灌入量,以防超灌或少灌。
拔管时应先振动5~10s后开始拔管,边振边拔,每拔高度0.5~1.0m停振,如此反复直至全管拔出。
拔管速度要均匀,一般为0.8m/min(平均速度)。
质量控制系统、控制环节、控制点一览表名称质量保证体系人力资源控制控制环节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管理职责管理评审培训考核管理控制点名称编审宣贯评审制定落实评审职责权限评审计划评审内容评审输出培训考核聘用调配特种作业控制内容①质量方针的符合性②质量方针的适宜性③程序质量方针贯彻全面性①充分性②适宜性②有效性①质量目标的符合性②质量目标的适宜性③发布程序④质量目标的分解①质量目标的考核①充分性②适宜性②有效性①控制系统②相互关系③权责明确①时机②频次③组织①输入信息②程序①输出信息②纠正和预防措施①基础培训②技能培训③专业培训培训的有效性①规范性②适宜性①规范性②适宜性责任人或者部门总经理、办公室总经理、质保工程师、办公室总经理、办公室总经理、办公室质保工程师、办公室总经理、办公室总经理、质保工程师、办公室总经理、办公室总经理、办公室质保工程师、办公室质保工程师、办公室质保工程师、办公室质保工程师、办公室质保工程师、办公室控制类别RRRRRRRRRERERR控制依据文件、发布记录现场见证管理评审报告文件、发布记录考核记录管理评审报告任命书、文件规定、现场见证评审计划评审记录评审报告、纠正和预防措施培训计划、记录培训成绩、评估劳动合同、档案劳动合同、档案作证工见质量控制系统、控制环节、控制点一览表控制环节文件、记录编审文件、记 录管理控制点名称编制审核文件、记录的 发放、使用文件、记录更 改外来文件、 记 录法规、规范文件、记录借 阅、 复制、 作 废、销毁文件、记录的归档保存控 制 内 容①)准确性 ②完整性 ③)适宜性①所有文件、记录发表前均应得到授权人的 批准 ②所有使用文件、 记录的部门、 场所均为文件、 记录的有效版本 。
③记录的填写符 合要求。
①更改原因、内容 ②审批程序③更改引起的其他更改控制③定期评审程序。
①外来文件、记录的齐全性、有效性②外来文件、记录的识别、分发使用 法规、 安全技术规范及标准的完整、 有效性。
崇启长江公路大桥(江苏段)跨江大桥工程施工项目CQ-A1标关键工序质量控制措施编制单位: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崇启CQ-A1标项目经理部主编人:韩振飞(工程师)参编人员:王华南(助理工程师)林烁(助理工程师)陆宁海(技师)审核人:汤涛(高级工程师)编报日期:2009年3月10日1 结构耐久性的施工控制本工程结构的耐久性保证是一项系统工程,设计作充分的耐久性设计和施工控制严格达到设计耐久性要求是工程耐久性保证的两个支柱。
本工程耐久性设计包括钢筋砼结构和钢管桩等2种结构,钢筋砼结构包括混凝土性能和混凝土保护层等2点,钢管桩采取了涂层防腐和阴极保护相结合的方案。
以往施工实践表明,施工过程对工程耐久性影响主要是施工预埋件的处理。
1.1钢筋砼结构耐久性施工保证(1)混凝土工程本标段混凝土耐久性性能要求为:同时承台和标高10m以下的墩身混凝土添加适量钢筋阻锈剂。
对于混凝土工程我们采取以下措施保证耐久性:○1混凝土正式拌和前,必须先进行试拌,保证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不小于结构设计强度,并至少高于耐久性要求的最低强度一个等级;抗氯离子渗透的性能Cl-扩散系数不大于耐久性最低要求的80%。
对于承台砼和墩身10m标高以下砼,掺加钢筋阻锈剂进行试拌,在结构混凝土中掺加阻锈剂。
○2混凝土拌和时保证原材料的质量满足招标规范要求和我局企业的规范要求,拌和物的和易性满足施工要求。
○3每次混凝土浇注完成,除留出常规抗压强度试块外,还留置抗氯离子渗透试验的试块,及时对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进行检测。
(2)混凝土保护层控制本工程各结构净保护层厚度为:保证保护层厚度的施工措施如下:○1垫块全部采用高强砂浆定制保护层垫块,垫块高于相应部位保护层厚度2~3mm。
高强砂浆垫块在我局有限公司所属崇明航环预制厂采用定制模具进行生产。
该预制厂近年一直在研究垫块预制工艺,已形成系列商品,商品预制垫块形状合理、稳定,强度高,得到上海市港口工程质量监督站的高度评价和广泛推荐,在海洋工程中应用广泛。
工序质量控制点标题:工序质量控制点引言概述:工序质量控制是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生产过程中,确定合适的质量控制点是至关重要的,惟独在关键的环节进行质量控制,才干有效地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工序质量控制点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一、原材料质量控制点1.1 原材料的选择:选择优质原材料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必须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
1.2 原材料的检验:在进入生产流程之前,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全面的检验,确保符合产品要求。
1.3 原材料存储条件:正确的原材料存储条件也是原材料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避免因存储不当导致质量问题。
二、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点2.1 设定工艺参数:在生产过程中,设定正确的工艺参数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需要根据产品特性进行调整。
2.2 监控生产过程: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2.3 完善工艺流程: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设备维护质量控制点3.1 定期保养设备:设备的正常运转对产品质量至关重要,定期保养设备可以减少故障率。
3.2 设备检修记录:建立设备检修记录,及时发现设备问题并进行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3.3 设备运行参数:设备运行参数的设定也是设备维护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需要根据产品要求进行调整。
四、人员技术质量控制点4.1 培训与考核:对生产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4.2 责任分工:明确每一个人员的责任分工,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避免责任含糊。
4.3 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激励人员积极参预工序质量控制,提高产品质量。
五、成品质量控制点5.1 抽检成品:对成品进行抽检,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5.2 产品追溯:建立产品追溯体系,及时发现问题产品并进行处理。
5.3 售后服务: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及时处理客户反馈的质量问题,提高客户满意度。
结论: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定和实施对于产品质量的提升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至关重要。
PM—000—QH-QU-0004 天津石化100万吨/年乙烯及配套项目工序质量控制点检查工作规定文件编号: PM-000-QH-QU-0004天津石化100万吨/年乙烯及配套项目QHSE部2006.10工序质量控制点检查工作规定为切实抓好天津石化100万吨/年乙烯及配套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工程质量,有效控制施工阶段各施工单位的质量行为和实体质量。
根据本项目质量管理程序和工序质量控制点统一规定,针对施工阶段工序质量控制点的检查程序作统一规定。
一、工序质量控制点检查:(1)A1级,应由建设单位、生产单位、监理单位、总承包商、施工承/分包商五方专业技术人员联合检查;(2) A2级,应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总承包商、施工承/分包商四方专业技术人员联合检查;(3) B级,应由监理单位、总承包商、施工承/分包商三方专业人员联合检查;(4) C级,应由施工承/分包商的质量检查部门进行检查,各相关质量管理部门抽查.二、工序质量控制点的实施要点1、要求施工承/分包商的质量控制工程师、技术人员把质量控制点的质量特性及控制措施向施工人员交底,务必使有关人员真正理解,树立以预防为主的思想;2、监理单位和各EPC总承商的专业工程师、质量控制工程师在施工现场要进行重点指导、检查,对关键的质量控制点要进行旁站监督;3、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按施工规程、规范认真操作,保证每道工序的质量;4、按规定做好检查,认真记录检查结果,取得真实的第一手数据;5、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控制要素进行分析,不断地进行改进,直至工序质量控制点验收合格。
三、工序质量控制点的执行程序:1、 A1、A2级工序质量控制点:(1)EPC总承包商的专业工程师接到施工分包商上报的“质量控制点报验单”(附表一、二)后,在确认施工分包商已自检合格、有自检记录且已填报“工序质量控制点检查记录"的情况下,提前24小时通知相关单位和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检查验收;(2) EPC总承包商的专业工程师应在规定时间内会同建设单位、生产单位、监理单位对报验项目进行检查验收,如不合格,检查各方应及时在“质量控制点报验单”上填写不合格项目和检查意见,并责令施工分包商在限定时间内进行整改后重新报验;如合格应在“工序质量控制点检查记录”和“质量控制点报验单”上签字确认,要求签字的时间不超过3天,且签字日期为检查日期。
施工质量控制点
1 说明
1.1质量控制点含义
质量控制点是指对本工程质量的性能、安全、寿命、可靠性等有严重影响的关键部位或对下道工序有严重影响的关键工序,这些点的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工程质量就有了保证。
1.2 质量控制点的确定
将国家颁布的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规定应检查的项目和化工建设项目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规定应检查的项目,作为检查本工程质量的质量控制点;参照上述规定,同时结合以往工程的经验,提出质量控制点及等级划分表,经业主、监理、施工分单位共同商讨后,发布实施。
1.3质量控制点定级
根据各控制点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将质量控制点分为A、B、C三级,其中:
1.3.1 A级为最重要的质量控制点,必须由业主、监理、施工分单位三方质检人员共同检查确认;
1.3.2 B级为重要的质量控制点,由监理、施工单位二方检查人员检查确认;
1.3.3 C级为一般质量控制点,由施工单位质检人员检查确认;
1.3.4在A、B、C三级中需提交检查记录者,在其后加R,如:AR、BR、CR级。
1.4 施工质量控制点及等级划分表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4.1等级划分表应经业主和监理确认后方可执行;
1.4.2等级划分表中的质量控制点,可根据工程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增减;
1.4.3等级划分表中各质量控制点的检查等级,可根据业主和监理具体要求作适当调整。
1.4.4 经各方确认的质量控制点将作为实际施工质量检查依据。
未来
未来
未来
未来
未来
未来
未来18
未来
未来
未来
涂漆、绝热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点及等级划分表
水暖、通风、空调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点及等级划分表。
一、单项工程的划分:1 .单项工程的划分的目的是明确工程建设项目交工技术文件按单项工程汇编。
(SH/T 3503-2022 规定中6.2.1 条)。
2 .单项工程划分的依据:根据GB/T50238 文件和DA/T28-2002 文件的规定精神,单项工程是指建项工程项目中具有独立设计文件,可独立组织施工,建成后可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者工程效益的工程。
3 .单项(单位)工程的具体划分:A.单项工程可划分为:单项可按图纸单元划分;B. 单位工程可按专业划分为:桩基、土建、钢结构、管道(包含给排水)、静设备、动设备、电气、仪表、消防等。
B.分部工程:可按区域、类别划分,防腐、保温工程不划分单独的分部工程,作为主体的一道工序。
二、质量控制点一览表应用的补充说明:1.所有各工序质量报验资料所用报审报验表均选用SH/T 3903-2004 《监理规范》中附录A1~A14 提供的用表格式。
2.报审报验资料具体内容正确选用建造工程执行工程项目建设所在地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如《江苏省工程质监督局》所编发的建造工程验收资料表格。
安装工程执行SH/T 3503-2022 和SH/T 3543-2022 两文件中所给出的表格。
3.有关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等特殊设备安装工程除执行SH/T 3503-2022 的规定外,还应执行项目建设所在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部门的规定。
4.各参建单位,都必须积极主动配合,到了“质控点”应及时办理验证确认手续。
以便顺利进行工程施工资料的采集整理工作。
一、工序质量控制点根据重要程度的不同,划分四个等级:(1) A1 级:对投料试车及生产运行有重大影响的重要质量控制点。
该控制点的工程质量需经项目分部、生产作业部、监理单位、EPC 总承包商、施工承/分包商五方确认;(2) A2 级:为重要质量控制点,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
该控制点的工程质量需经项目分部、监理单位、EPC 总承包商、施工承/分包商四方确认;(3) B 级:较为重要的质量控制点,该控制点的工程质量需经监理单位、EPC 总承包商、施工承/分包商三方确认;(4) C 级:普通质量控控制点,由施工承/分包商的质量检查部门进行检查,各相关质量管理部门抽查。
中文词条名: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和管理英文词条名:1.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原则(1)重要的和关键性的施工环节和部位.(2)质量不稳定、施工质量没有把握的施工工序和环节。
(3)施工技术难度大的、施工条件困难的部位或环节。
(4)质量标准或质量精度要求高的施工内容和项目。
(5)对后续施工或后续工序质量或安全有重要影响的施工工序或部位。
(6)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施工的部位或环节。
2.工序质量控制点的管理(1)质量控制措施的设计选择了控制点,就要针对每个控制点进行控制措施设计。
主要步骤和内容如下:①列出质量控制点明细表;②设计控制点施工流程图;③进行工序分析,找出主导因素;④制定工序质量控制表,对各影响质量特性的主导因素规定出明确的控制范围和控制要求;⑤编制保证质量的作业指导书;⑥编制计量网络图,明确标出各控制因素采用什么计量仪器、编号、精度等,以便进行精确计量;⑦质量控制点审核。
可由设计者的上一级领导进行审核。
(2)质量控制点的实施①交底。
将控制点的“控制措施设计”向操作班组进行认真交底,必须使工人真正了解操作要点。
②质量控制人员在现场进行重点指导、检查、验收。
③工人按作业指导书认真进行操作,保证每个环节的操作质量.④按规定做好检查并认真做好记录,取得第一手数据。
⑤运用数据统计方法,不断进行分析与改进,直至质量控制点验收合格。
⑥质量控制点实施中应明确工人、质量控制人员的职责.3.工序质量控制点设置实例(1)工序质量控制点设置一览表(表31—33)工序质量控制点设置表31—33(2)工序质量控制点的内容、要求(表31—34~表31—36)(一)工序质量控制点的内容要求(基—4) 表31—34技术要求:(1)在垫层上先弹线,经技术员复核验收后,才能绑扎钢筋。
(2)先扎底板及基础梁钢筋,最后扎柱头插铁钢筋。
(3)插筋露面处,固定环箍不少于3个。
(4)基础面与柱交接处,应固定牢中心线并位置正确,控制钢筋位置垂直以及保护层和中距位置.(5)木工施工员、技术员要验收位置及标高。
《工序质量控制标准》与表格模板工序质量控制设置标准模板通过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对工序质量有影响的操作者、设备、原材料及零配件、模具、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产品质量。
在现场工序质量控制过程中,工序质量控制点设置过程中的要求标准如下。
1.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原则(1)将产品性能、精度、安全性能直接影响的关键零项目及关键零部件的工序设置为质量控制点。
(2)将工艺上有特殊要求,对下道工序的加工、装配有重大影响的项目设置为工序质量控制点。
(3)将加工质量不稳定、产生废品较多的易出现质量问题的薄弱环节设置为工序质量控制点。
(4)将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设置为工序质量控制点。
2.工序质量控制点的控制要求(1)用工艺流程图或“工序质量控制点明细表”等文件的形式明确质量控制点,确定需控制的质量特性和主导因素。
(2)编制质量控制点作业指导书和多种技术文件。
工序质量控制点设置中的文件主要有如下几种:作业指导书(工程工艺卡和图纸)、控制点检查记录表、工序质量控制图、设备维护保养规范、年度设备检修计划、工装量检具检查记录表、工艺参数监控记录。
(3)对质量质量控制点所用的设备、工装进行事先评估、鉴定,并做好点检、维护保养工作。
(4)规定对质量控制点进行连续监控的方法和要求。
按规定实施监控,并做好各类监控记录。
3.工序质量控制点的检验方法(1)专职三检制,由专职检验员在正式加工开始时首检,加工过程中进行中间检验或巡回检验,加工结束时进行完工检验或末件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进行工序调节。
(2)工检三检制,在专职三检制的基础上,增加操作者自检、互检操作。
4.工序质量控制点的影响因素要求工序质量控制点的管理主要是控制影响工序的操作者、机器设备、材料、工艺方法、检测、环境六大因素,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各生产工序工艺关键过程和质量控制点检查明细表序号关键过程质量控制点/检查内容检查频次检查人员被检查单位1 炼钢吹炼过程①终点成分是否符合规定;②转炉装入量、废钢比;③转炉渣量的控制。
2次/月质量管理部、技术中心相关人员炼钢厂2 脱氧合金化①合金的加入量、氩后成分;②出钢温度。
3 LF精炼①Si-Ca线喂入量;②软吹时间;③精炼后成分。
4 连铸过程①浇钢温度、过热度控制、中包温度;②拉速(温度与拉速控制表);③结晶器水流量、二冷比水量;5 高线加热过程①均热段温度;②开轧温度;③钢坯入炉记录。
炼钢厂(高线)6 轧制过程①轧制程序表;②料形尺寸;③终轧温度;④成品尺寸。
7 控制冷却过程①冷却水水压、流量;②精轧机入口温度;③减定径入口温度;④吐丝温度;⑤风冷线、入口段辊道速度;⑥风冷线出口段辊道速度;⑦盘条表面抽查。
8 H型钢加热过程①均热段温度;②开轧温度。
2次/月质量管理部、 技术中心 相关人员第二轧钢厂9 轧制过程 ①轧制程序表;②万能轧机开轧温度、终轧温度; ③成品尺寸(红检工)。
10 热锯控制 ①头尾锯切长度; ②取样控制。
11 冷却控制 ①下冷床温度 12 定尺锯切 ①锯切表面 13 表面检查 ①表面质量检查 14 配煤过程 ①入炉煤细度; 机焦厂15炼焦加热 过程 ①炉头温度; ②看火孔压力; ③蓄顶吸力; ④焦炉横排温度。
17 炼焦调火 过程 ①直行温度; ②K 安、K 均。
18 粗苯洗苯 过程 ①塔后煤气含苯; 19 脱苯过程 ①贫油含苯;②塔顶温度、塔底温度; ③二段贫油冷却温度。
20 焦油脱水 过程 ①脱水温度21 硫铵吸收 过程 ①母液酸度; ②包装袋重。
22 烧结过程 ①配料(准确度、料温、水分); ②三点温度。
冶炼厂23炼铁过程①上料; ②出铁; ③喷煤。
24 煅烧过程①温度;②燃烧比。
2次/月质量管理部、技术中心相关人员建材厂25 碾磨过程①料层厚度;②磨机进出口温度;③选粉机转速;④入料粒度、水分;⑤炉膛温度。
工序质量控制点一、引言工序质量控制点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对每个工序进行监控和控制的关键环节。
通过设立工序质量控制点,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确保产品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工序质量控制点的定义、作用、设立原则、常见方法和实施步骤。
二、定义工序质量控制点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根据产品质量要求,选择关键工序进行监控和控制的特定位置或时间点。
通过对工序质量控制点的监测和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和客户需求。
三、作用1. 提前发现问题:通过设立工序质量控制点,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及时监测关键参数和指标,提前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
2. 控制生产过程:工序质量控制点可以对关键工序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生产过程稳定可控。
通过及时调整和优化生产参数,保持工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3.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工序质量控制点的监控和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一致性,降低不良品率,提高客户满意度。
4. 减少生产成本: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可以减少废品和返工的发生,降低生产成本。
四、设立原则1. 关键工序:选择对产品质量影响最大的关键工序作为工序质量控制点,确保能够有效监控和控制产品质量。
2. 明确指标:对每个工序质量控制点,明确监测的指标和要求,确保能够准确衡量产品质量。
3. 可行性:设立工序质量控制点要有可行性,包括监测设备的可用性、监测方法的可行性等。
4. 效益性:设立工序质量控制点应具有一定的效益,即通过监控和控制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不良品率等。
五、常见方法1. 抽样检验:在工序质量控制点进行抽样检验,对样品进行质量检测,判断是否合格。
2. 过程监控:通过监测关键参数和指标,对工序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纠正。
3. 自检互检:工序质量控制点可以设置自检和互检环节,确保每个工序的质量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