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热稳定性的设计实例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96.09 KB
- 文档页数:5
中央空调改造设计工程方案一、项目概况中央空调是一种集中供冷、供热、通风、净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空调系统。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央空调也逐渐在各类建筑物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中央空调系统的使用寿命较长,新型节能环保的中央空调系统也需逐步取代老旧的设备。
本文所要讨论的中央空调改造设计工程方案,就是通过对现有中央空调系统进行改造和升级,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二、改造设计目标1. 提高系统能效,降低能耗:通过改造,提高中央空调系统冷热载体的传热、传质、传动等能力,提高整个系统的热效率和能源利用率,从而降低系统的能耗。
2. 提高空气质量:通过改造,采用新型的通风、净化设备,减少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的含量,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3. 提高系统可靠性:通过改造,提高中央空调系统各部件的可靠性,减少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寿命,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减少维护成本:通过改造,对老旧设备进行更新,采用易维护、易维修的新型设备,降低系统的维护成本。
5.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通过改造,减少中央空调系统在运行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对环境的保护。
三、改造设计方案1. 节能改造:(1)选择高效能的冷却剂:可以选择低全球变暖潜势、低ODP值并且对温室效应影响较小的环保型冷却剂,如R410A、R32等。
(2)采用高效的蒸发器和冷凝器:可以采用新型的高效蒸发器和冷凝器,提高传热效率,降低系统的能耗。
(3)优化冷却循环系统:通过优化冷却循环系统,如改进管道布局、减小冷却水系统的压降、采用能量回收技术等,提高系统的热效率,降低系统的能耗。
(4)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可以在中央空调系统中引入变频调速技术,根据需要调节设备的风量和冷热负荷,从而提高设备的能效。
2. 空气质量改善:(1)采用高效净化设备:可以在中央空调系统中引入高效的净化设备,如活性炭过滤器、静电除尘器等,减少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的含量,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科技研究农家参谋-189-NONG JIA CAN MOU中央空调暖通设计的问题分析与改善方案崔贵强(辽宁万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00)【摘 要】在建筑工程中,中央暖通空调是整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用户的取暖问题以及建筑物的经济能耗问题。
但是,在中央暖通空调设计环节往往容易出现一些问题,需要相关人员给与重视,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改善。
本文结合中央空调暖通设计中的一些常见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
【关键词】中央空调;暖通设计;问题分析;改善方案中央空调暖通设计是一项结构复杂、工程量相对较大的工程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因素、设备配置等原因都会影响设计方案,进而导致安装施工过程中出现技术方面或者经济方面的问题。
设计人员要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全面分析每个设计环节,对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合理分析解决。
1 中央空调暖通的设计原则1.1 经济性原则中央空调暖通设计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经济性。
工程建设前期,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作出详细的工程预算,同时,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投资、运行费用以及设备的使用寿命等因素,而且对于空调主机、冷热源系统和设备管道等,都要在合理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性价比的对比,以制定最经济的设计方案[1]。
1.2 节能性原则近年来,我国提倡绿色工程建设,其主要要求就是节约能源降低能耗。
因此,中央暖通空调设计在保证工程成本合理的基础上,也要充分考虑整个系统的后期运行和维护费用,降低使用过程中的能耗成本,以保证系统的节能性。
1.3 安全性原则暖通空调的安全性是消费者最关注的问题,其安全性主要体现在易燃易爆环境安全、人员安全、重要物资安全以及设备运行安全这几个方面[2]。
所以,设计人员要根据具体的项目环境如库房、煤矿等特殊场所采取安全性的防爆措施,另外,也要格外注意燃气泄漏和制冷剂氨的泄露等问题。
2 中央空调暖通设计中的常见问题2.1 冷热源系统选择不合理中央空调暖通设计中冷热源系统的选择与当地的水资源、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能源结构具有直接关系,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如果不充分了解这些实际情况,容易造成设计偏差。
空调系统节能改造方案及效果分析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资源紧张,节能减排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点话题。
而在建筑领域中,空调系统是能耗较大的设备之一,因此对空调系统进行节能改造,成为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将介绍空调系统节能改造的方案和效果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二、空调系统节能改造方案1. 提高空调系统效率提高空调系统的效率,是空调系统节能改造的首要任务。
包括对空调设备本身的能效提升,以及对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能效监测和调整。
具体措施包括使用高效空调设备、采用新型耗能控制技术等。
2. 模块化改造对于旧式的中央空调系统来说,通常采用的是集中供冷的方式。
而通过将其改造为模块化的多个小型冷凝机组,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灵活性,从而减少系统负荷,降低能耗。
3. 控制系统升级现代空调系统应用的调节和控制技术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风机盘管和水冷却机组技术。
通过升级控制系统,可以更好地实现能效监测和调整,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效率。
4. 设备维护与清洁经常对空调系统设备进行维护和清洁,常态性地对设备进行保养和清洁工作,可以大大减少设备能耗,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5. 科学调节室内温湿度通过合理调节室内温湿度,可以减少空调系统的负荷,降低能耗。
6. 优化空气流通方式通过优化空气流通方式,可以降低空调系统的风阻,提高空气流通效率,进而降低能耗。
7. 采用新型制冷剂利用环保型、高效的新型制冷剂,可以大大提高空调系统的制冷效率,降低对大气层的影响。
三、改造效果分析1. 节能效果通过上述的空调系统节能改造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根据实际案例分析,节能潜力大约可达到30%-50%。
2. 费用节约随着能耗的减少,相关的能源成本也将会得到明显的降低。
由于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寿命也将得到提升,因此从长期来看,节能改造也将带来更为显著的费用节约。
中央空调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改善措施分析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中央空调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先介绍了中央空调暖通设计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中央空调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接着提出了改善措施,包括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严格执行各项设计规程、使用高精度的设计计算软件、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和吸纳高素质的设计师和工程师等方面,最后以某公司的中央空调暖通设计为例进行案例分析,总结出中央空调暖通设计的优化方案。
关键词:中央空调;暖通设计;存在问题;改善措施引言:中央空调暖通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整个建筑的舒适性和健康性,然而,在实践中,笔者发现中央空调暖通设计存在一些问题,如设计理念不合理、设计流程不严谨、设计计算不精准、设计技术不完善和实施管理不规范等方面。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建筑的使用效果,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笔者将重点探讨中央空调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以期提高中央空调暖通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一、介绍中央空调暖通设计的重要性中央空调暖通设计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舒适性和健康性。
中央空调暖通系统能够为建筑提供室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方面的调节,从而满足人们对于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的需求。
良好的中央空调暖通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果,还能够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因此,中央空调暖通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中央空调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中央空调暖通设计中,有些设计师过于注重节能,而忽略了建筑的舒适性。
这种设计理念不合理,容易导致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适宜的温度、湿度等问题,影响建筑物的使用效果。
其次是设计流程不严谨。
中央空调暖通设计的流程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多个环节。
如果设计流程不严谨,容易导致设计方案不合理、施工图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中央空调暖通系统的使用效果。
与此同时,设计计算不精准。
中央空调暖通系统的设计需要进行复杂的计算,包括热负荷计算、风量计算、水流量计算等。
户式中央空调系统优化技术分析摘要:本文对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的特性进行简单介绍。
对系统的优化设计及运行控制方法进行分析。
结合变频水管户式中央空调系统,对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和运行控制技术进行了讨论。
1.引言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住房面积的改善,人们的居住观点从单一注重居住的实用性、功能性等底水平要求向注重舒适性、室内空气品质等高层次需求转变。
因而户式中央空调得到迅速的发展。
户式中央空调已经被中国空调行业中的大多数人士公认为未来住宅空调的主流产品。
与普通空调器相比较,户式中央空调具有舒适、美观、节能等特点;不仅可以引入新风、改善空气品质,消除“空调病”的烦恼,而且使居住室内空气分布更加均匀、温度波动小,舒适感好。
户式中央空调根据输送介质的情况通常可分为三类,即以空气为介质的风管式空调系统、以水为介质的水管式空调系统和制冷剂直接蒸发的一拖多多联机。
风管式空调系统与集中全空气中央空调系统原理相似。
它具有良好的新风空调系统,且投资较小,但风管占用空间体积大,要求较高的层高是其不足。
水管式空调系统由室外机组产生的冷热水,经水管系统输送到室内各个末端装置。
该系统可以对每个空调室进行单独调节,满足各个空调室的要求,因而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但该系统对新风系统布设有些困难。
制冷剂直接蒸发空调系统一般采用一台室外机通过制冷剂管路向多个室内机输送循环。
基于变频和电子膨胀阀技术的一拖多多联机具有节能、运转平稳等优点,但对引进新风困难、长管路系统低流量的回油问题及现场安装要求是其不足。
由于户式中央空调系统在中国的发展起步较晚,在设计和运行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随着对节约能源、减少运行费用、环境保护及室内空气环境要求的提高,对户式中央空调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而优化设计和运行户式中央空调系统,使其保证运行效率高、减少环境污染及提高居住的舒适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以变频水管式空调系统为例,对系统的设计参数进行分析,并对系统优化设计和运行进行探讨。
家用中央空调水系统热稳定性问题的探讨
朱学锦
【期刊名称】《制冷技术》
【年(卷),期】2003(000)002
【摘要】本文介绍了家用中央空调水系统中存在的热稳定性问题,分析了热稳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止温度大幅波动的措施.
【总页数】3页(P38-40)
【作者】朱学锦
【作者单位】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B65
【相关文献】
1.家用中央空调的制冷系统匹配探讨 [J], 王小花;
2.家用中央空调的制冷系统匹配探讨 [J], 王小花
3.水系统家用中央空调:逆势突围,与氟系统齐头并进 [J], 邓雅静
4.现代住宅家用暖通中央空调的应用探讨 [J], 邢夏明[1]
5.家用变频户式中央空调水系统制热化霜防冻实验研究 [J], 欧阳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改善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稳定性的设计方法陈爱东1段焕林2亢抗3(1、2 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郑州 450007 2. 机械工业部第四设计研究院洛阳)摘要:通过分析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的负荷特性,指出了户式中央空调系统存在的热稳定问题,提出了改善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稳定性的设计措施,给出了系统稳定性的判别方法和计算公式,为合理确定系统水容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户式中央空调系统负荷特性、热稳定性、循环水箱容量、系统蓄冷(热)量1.引言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建筑物需要设置以户为单位且互相独立的中央空气调节系统,此种空调系统空调负荷变化百分比大,基本处于部分负荷下工作,而且对投资控制严格,通常采用单台定速压缩机,管道的管径和路径从小和短出发, 一般不会考虑用同程式布置管路,水系统内全部的水容量便较小;施工方面,为了节省成本,对水系统管道的保温往往厚度有些不足,对防止管外壁结露没有问题,但热损失仍较大,故会在停机后加剧水温的波动,造成压缩机频繁启停,房间内温度波动较大,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认真分析研究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的负荷特性,采取一定的措施,方可使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本文针对改善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稳定性的设计措施进行探讨,给出了系统稳定性的判别方法和计算公式,为合理确定系统水容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2.户式中央空调系统负荷特性及热稳定性分析2.1户式中央空调系统负荷特性:户式中央空调系统主要应用于别墅,高级公寓和单元式写字楼,主要特点为以户为单位,不同用户之间互不干扰,相互独立,应用极为灵活方便。
此种系统服务的建筑面积一般在150-450平方米左右,冷负荷一般在10-40Kw之间。
系统冷(热)源安装于室外阳台或屋顶,室内空气处理部分以风机盘管为主。
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的负荷特点是人均建筑面积大,各房间的同时使用率较低,负荷计算时所选取的同时使用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系统主机的配置容量和系统造价。
中央空调工程设计案例分析(场景版)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建筑、大型商场、办公楼等场所对中央空调的需求日益增加。
中央空调系统以其高效、节能、环保、舒适等优点,逐渐成为现代建筑的主要空调方式。
然而,在实际工程设计过程中,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能效比、系统稳定性、安装与维护等问题。
因此,本文以某大型商场中央空调工程为案例,对其设计过程进行分析,以期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二、案例概述某大型商场位于我国南方某城市,总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地上6层,地下2层。
商场主要功能包括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等,预计日均人流量为5万人次。
商场中央空调系统需满足以下需求:1.舒适性:室内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需满足人体舒适度要求;2.能效比:系统运行过程中,需保证较高的能效比,降低运行成本;3.可靠性:系统运行稳定,故障率低,维修方便;4.环保性:系统运行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满足绿色建筑要求。
三、设计分析1.系统选型根据商场建筑特点和需求,设计团队选用了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
水源热泵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高效节能:水源热泵系统利用地下水源的稳定温度,实现空调制冷和制热,能效比高,节能效果显著;(2)环保:系统运行过程中,无需燃烧燃料,无排放污染物,符合绿色建筑要求;(3)稳定可靠:地下水源温度稳定,系统运行过程中,故障率低,维修方便;(4)适应性强:水源热泵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类型,适应性强。
2.系统设计(1)冷热源设计:商场地下设有水源井,井水温度稳定在18℃左右。
设计团队选用高效节能的水源热泵机组,制冷量满足商场需求。
同时,考虑到商场冬季供暖需求,系统设置了辅助热源(如燃气锅炉),以保证供暖效果;(2)空调水系统设计:商场采用一级泵变流量系统,根据末端负荷需求,自动调节水泵运行频率,实现节能运行。
同时,系统设置旁通管,保证水系统稳定运行;(3)末端设备设计:商场各区域选用风机盘管、新风机组等末端设备,满足室内温湿度、空气质量等需求。
中央空调暖通设计的问题分析与改善方案摘要:中央空调暖通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工作,决定了房屋建筑的使用功能,在中央空调暖通设计中包含了大量的内容,而且在进行中央空调暖通设计的时候,需要对各个方面都要考虑周全,中央空调暖通设计复杂性的特点给设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如何提升中央空调暖通设计的合理性,是所有设计人员都应该考虑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中央空调;暖通设计问题;改善方案引言城市化建设飞速发展,新的施工原料应用程度逐渐普遍,暖通空调已经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其设施的品质和性能也在逐渐提高。
在空调整体体系的计划和实施上,随着技术人员工作能力的逐渐提高,对典型问题的了解和熟练度及其精华的领悟不断加强,这样大大降低了暖通空调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的频率。
但是,在中央空调生产的实际过程中,会有许多问题使施工工作无法进行,比如施工图纸与现实施工条件不符合、管道在安装时存在不能安装的问题;这些都给暖通空调的安装工作带来了非常多的不便。
1中央空调暖通设计的问题分析1.1施工图纸设计问题(1)在没有获取充足工程资料的情况下就对图纸进行设计,这样一来无法保证图纸内容的科学和理性。
(2)图纸设计没有详细的说明内容,导致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安装过程中无法得到正确的指导。
(3)平面图设计得不完善,没有涵盖施工的所有内容,同时还会出现施工材料的要求无法满足实际施工的情况。
1.2散热器问题在暖通空调设计时,空调的散热问题往往被忽视。
针对制冷体系,空调室外机的安装位置一定要讲究,一定不能安置在楼道内、地下室或其他空气流动缓慢的狭小空间,需要安装在良好的通风环境中。
空调的运作环境要求是-7℃—43℃,空调在43℃以上的环境中运行时,空调的制冷系统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效果的,而且还会增加耗电量。
空调室外机的散热越差,空调工作时压缩机的运行效率就越低,由于这个原因,空调若想达到相同效果的制冷作用,其消耗的电量就会增加。
1.3降噪问题一些大功率中央空调在长时间工作情况下会产生较大噪音,尽管解决了能源消耗,供暖等问题,但是在设计时常常忽略了中央空调因工作时间较长产生的噪音和声波,这在中央空调使用的地点,如办公楼,学校等安静的环境内造成很大影响。
关于中央空调自控系统设计及调试的实例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高层的智能化楼宇发展快速。
人们对高层建筑的管理越来越重视,作为中央管理系统核心的中央空调自控系统研究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本文针对上述情景,对中央空调自控系统设计与调试进行了实例分析,首先介绍了中央空调自控系统的现状,然后阐述了中央空调自控系统的设计,最后应用实例分析了中央空调的调试。
[关键字]中央空调自控系统设计及调试中图分类号:tu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7-616-01如今的中央空调自控系统大多采用集成方式实现的,为了确保自控系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常运行,系统的设计和调试同样是重点,好的自控系统设计可以确保系统的性能。
但是在中央空调的安装和调试过程中,如果方法不得当,不仅会影响工期,而且还会造成设备甚至是整个系统的不良运行。
因此本文不仅对自控系统的设计进行了相关分析,还着重对中央空调自控系统的调试进行了具体阐述。
一、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现状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中央空调自动化系统从结构上主要分为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系统)和现场总线系统(fcs系统)两种。
dcs系统主要是由两台以上的pc组成的中央操作管理站进行集中管理,通过plc即进行分散控制,其中操作中心主要是将搜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完成系统的相关操作以及见识、报警、记录、存储等,操作中心和控制站之间主要通过控制网络实现系统的资源共享。
而fcs 系统是以现场总线为基础的一种自动控制系统,现场总线主要是有现场设备和系统之间的数字以及各种网络构成,是一种高速低成本通信,用于设备级控制系统与分散的i/o形式,将传感器和执行机构接到一根总线上,并具有本质安全规范,现场总线具有令牌结构的监控网络、具有实时多主的特征。
profibus现场总线的主要的组成硬件是主设备、从设备、网络网路,其中主设备用以控制总线上的数据的传输,即使没有外部发送的请求信息,仍可对总线进行访问。
中央空调暖通设计的问题分析与改善方案摘要:中央暖通空调是整个建筑工程的重要构成部分,它的质量高低与使用者的取暖效果以及整个建筑物的经济能源消耗有直接的关系。
然而,在设计中央暖通空调的过程中常常容易发生一些问题,需要有关工作人员高度重视,并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地解决。
关键字:中央空调;暖通设计;设计问题分析;改善方案1前言家用中央空调暖通设计是一个相对性复杂且任务量较大的建筑工程设计工作中。
在规划家用中央空调暖通工程的操作过程中,机器设备和设计方案要素等因素均会让家用中央空调暖通设计计划方案造成影响,从而使安装流程中有可能出现技术性或经济发展等诸多问题。
设计方案工作员应当具备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分析、科学研究每个产品开发流程,科学地剖析和处理设计里发生的一些问题。
2家用中央空调暖通设计原则2.1经济原则家用中央空调暖通工程设计必须把宏观因素放在第一位考虑到[1]。
在建设项目初期,应当依据工程项目具体的情况制订详尽的项目计划。
此外,设计方案家用中央空调暖通工程的过程当中,针对空调外机、冷热源系统及其机器设备管路等多个方面,必须在科学规范设计方案的前提下对每个策略的合理性做出比照,以挑选出最社会经济家用中央空调暖通设计计划方案。
2.2节约资源标准近几年来,中国一直在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核心理念,其核心基本要求节约资源、减少能源耗费。
因此,在规划家用中央空调暖通工程时,不但要确保工作的成本有效,还需要仔细斟酌全部新项目的运转与维护、保养成本费,降低运行中的能耗成本费用,以保证全面的环保节能性。
2.3安全原则顾客比较关心的问题莫过中间通风空调安全性,其安全系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易燃易爆物品环境安全管理、使用人安全性、关键原材料安全和设备操作安全性等。
因此,设计方案工作员应当依据实际工程项目自然环境,比如库房、煤矿业等特殊的场地选用一些安全防爆对策。
此外,也应该特别关心天然气泄漏与冷媒氨泄漏问题。
3家用中央空调暖通设计里的疑难问题3.1冷热源系统选择不科学项目所在地的水源、气候等环境标准与能源结构针对家用中央空调暖通设计中冷热源系统的选择拥有直接的危害[2]。
现代物业Modern Property Management– 67 –引言中央空调暖通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工作,决定了房屋建筑的使用功能,在中央空调暖通设计中包含了大量的内容,而且在进行中央空调暖通设计的时候,需要对各个方面都要考虑周全,中央空调暖通设计复杂性的特点给设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如何提升中央空调暖通设计的合理性,是所有设计人员都应该考虑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简要阐述。
1 中央空调暖通设计中存在的不足1.1 排烟设计中存在不足。
中央空调暖通设计中包含了许多的设计内容,其中排烟设计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当前的房屋建筑排烟设计中,通常都采用自然排烟的方式,这种排烟方式可以节省大量的能源,而且省去了设备的安装环节,但是自然排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在排烟的过程中没有合理的防火措施,很有可能引发火灾,这个问题也是当前的排烟设计工作中经常忽略的,设计人员在进行排烟设计的时候,仅仅考虑排烟的经济性,对于其中存在的危险一无所知,给房屋建筑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1.2 图纸设计中存在不足。
在实际的中央空调暖通设计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中央空调暖通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这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许多设计人员在进行中央空调暖通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对建筑工程进行调查,只是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来进行,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没有足够的了解,造成了中央空调暖通设计方案与实际的情况不匹配的现象;另外,许多设计人员在进行中央空调暖通设计的过程中,设计的重心发生了偏离,忽略了一些细节性的东西,这样的情况很容易阻碍后期工序的进行;最后,在中央空调暖通设计图纸中,存在许多明显的不足,设计的方案与其他的工序之间存在严重的冲突,对于中央空调暖通施工的顺利进行会造成严重的阻碍。
2 提升中央空调暖通设计效果的建议2.1 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图纸的设计。
首先,在中央空调暖通设计工作开展之前,设计人员要与业主进行积极的沟通,这样可以了解业主对中央空调暖通设计的具体要求,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中央空调暖通设计工作,而且通过沟通,可以对空调的各项性能有一个更加细致的了解,可以提升中央空调暖通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另外,要对中央空调暖通设计的内容进行反复的比对,对其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当前的中央空调暖通设计队伍有年轻化的趋势,大部分设计人员都是年轻人,虽然他们的设计理念非常的先进,但是由于年龄的关系,他们的设计经验严重的缺乏,为了弥补这种经验的缺失,在开展中央空调暖通设计的时候必须要注重各种资料的收集工作,这些数据包括空调的工作效率和最大运行荷载等等,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把这些数据进行综合性考虑,提升中央空调暖通设计的合理性。
中央空调暖通设计的问题分析与改善方案摘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增多。
建筑工程中比较重要的是中央空调暖通设计,暖通设计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舒适度,完善了建筑室内的运营环境。
中央空调暖通设计施工的过程中存在诸多技术通病,直接影响暖通空调的质量与性能,必须以中央空调暖通设计的实际情况为主有效处理工程中的问题,保障暖通设计施工的质量。
本文就中央空调暖通设计的问题分析与改善方案展开探讨。
关键词:中央空调;暖通设计;问题;分析引言现在中央空调暖通设计不仅在结构上非常复杂,而且还有庞大的工程量。
由于新技术、新设备得到了全面的使用,使暖通空调设计工作得到了质量上的保障。
不过在设计期间,依然存在图纸和施工不符、管道不能够进行有效安装等问题,这给设计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问题。
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就要对暖通空调设计工作进行全面的钻研,并保证暖通空调在设计期间能够遵照有关的设计方案进行工作,从而保证暖通空调的设计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1中央空调暖通设计施工的原则1.1设计准确性原则中央空调暖通设计中的准确性原则是指维护设计图纸的准确性,图纸是设计的主要内容,也是暖通施工的依据,保障图纸设计的准确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中央空调暖通施工的难度。
施工图纸设计完成后由施工人员仔细阅读,掌握中央空调暖通设计的所有内容,重点分析图纸设计中标注的技术内容,促使暖通设计施工能够顺利的实施。
中央空调暖通图纸设计时还要考虑建筑整体的承受能力,以免图纸设计中存有安全隐患,暖通图纸设计应该和建筑内的防火工程相互配合,在暖通设计施工位置协调好防火工程,进而维护暖通施工的安全性。
1.2认真研读各专业图纸在对中央暖通工程进行设计的具体过程中,必须要依靠各专业图纸的相互配合才能够顺利完成。
所以,设计人员应对所有专业的图纸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对技术要求进行全面的分析,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顺利的进行。
比如,专业的暖通设计师应弄清建筑物内的人员数量、使用功能、有无废气要排等;掌握建筑物的防火能力,了解防火分区、防烟分区的划分和防火墙的位置及火灾疏散路线,以便更好地设计防烟排烟系统,合理设置防火阀门;考虑到楼层的承载力和建筑房间使用的时间,合理安排中央空调设备的布置等。
空调改善案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空调作为一种重要的家用电器,已经成为了现代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空调使用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比如能耗高、制冷效果不佳、噪音大等。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寻找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空调的使用体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
首先,我们可以考虑对空调的制冷效果进行改善。
一种方法是增加空调的制冷面积,通过增加散热器的面积或者改进散热器的材质,来提高空调的制冷效果。
另外,我们还可以考虑优化空调的制冷循环系统,提高制冷剂的流速和流量,从而提高空调的制冷效率。
这样一来,空调在制冷的过程中就能够更加高效,降低能耗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制冷效果。
其次,我们可以思考如何降低空调的能耗。
一种方法是通过使用智能控制系统,根据使用环境和用户需求来动态调整空调的工作状态,从而降低能耗。
另外,我们还可以考虑采用高效节能的压缩机和风机,以及优化空调的制冷循环系统,来降低空调的能耗。
通过这些措施,不仅可以降低空调的使用成本,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需要解决空调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问题。
一种方法是采用低噪音设计的空调产品,通过优化空调的结构和材料,减少空调运行时的噪音。
另外,我们还可以考虑在空调周围增加隔音材料,或者通过改变空调的安装位置来减少空调的噪音影响。
这样一来,就能够提高空调的使用舒适度,减少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干扰。
综上所述,空调改善案例需要从提高制冷效果、降低能耗和减少噪音三个方面来进行改善。
通过采用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空调的使用体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
希望这些空调改善案例能够为广大用户带来更加舒适和环保的生活体验。
中央空调暖通设计的问题分析与改善方案发布时间:2022-04-10T02:26:45.564Z 来源:《时代建筑》2022年1月上作者:李阳洋[导读] 在大力开展城市化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建筑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通过有效的建筑工程管理,为人们打造更加舒适安全的生活与工作空间。
而中央空调暖通设计更是关系到建筑功能的发挥。
因此,为实现对于室内温度、湿度的有效控制,就应当明确现阶段中央暖通空调设计存在的问题,通过合理的分析之后提出合理解决措施并优化和改善方案,确保中央空调可以在建筑运营期间真正发挥自身价值。
本文以某高层建筑为案例,立足于实际,主要论述了中央空调暖通的设计原则、中央空调暖通设计的问题、中央空调暖通设计具体的改善方案等内容,意在通过对中央空调的控制实现对于室内环境的合理调节,希望可以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2201821989080****8 李阳洋摘要:在大力开展城市化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建筑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通过有效的建筑工程管理,为人们打造更加舒适安全的生活与工作空间。
而中央空调暖通设计更是关系到建筑功能的发挥。
因此,为实现对于室内温度、湿度的有效控制,就应当明确现阶段中央暖通空调设计存在的问题,通过合理的分析之后提出合理解决措施并优化和改善方案,确保中央空调可以在建筑运营期间真正发挥自身价值。
本文以某高层建筑为案例,立足于实际,主要论述了中央空调暖通的设计原则、中央空调暖通设计的问题、中央空调暖通设计具体的改善方案等内容,意在通过对中央空调的控制实现对于室内环境的合理调节,希望可以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空调、暖通设计、方案分析引言从以往的设计与施工案例中可以发现,中央空调暖通设计具备很强的系统性与复杂性的特点。
具体表现在工程量大、空调内部结构复杂、施工周期长等方面。
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中央空调暖通设计实现了有效的创新,也涉及到了很多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应用,在良好的创新环境中空调在质量方面得到保障,但是在设计与施工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
供热空调水系统的稳定性分析Stability analysis of hydraulic networks in heating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摘要为研究不同网络连接方式和系统调节方式对系统水力稳定性的影响,采用一个通用的水力稳定性定量分析指标对常用的异程系统、同程系统、分布式变频泵系统、混水系统以及环形网的稳定性作了分析比较,得出了可供供热空调水系统设计和运行调节参考的结论。
关键词:稳定性/水系统/集中供热/控制/设计AbstractAdopts a general criterion evaluating the hydraulic stability of several types of networks including direct return, reverse return, distributed-pumps and loop networks in detail, which reveals the stability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networks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tability and reaches a few conclusions helpful to design and regulation in operation. Keywords:stability/ hydraulic networks/ district heating/ control/ design0 引言目前,随着变频技术的发展以及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供热空调水系统的形式在不断发展,各种设计思想层出不穷。
对这些系统性能的评价需要一些通用的指标,水力稳定性就是其中之一。
水系统的功能就是通过水的循环来传输冷量和热量,系统的运行调节也主要表现为对水力参数如流量、压力或压差的调节,一个供热空调水系统往往由许多水力调节回路组成,水力稳定性就是对各回路之间相互影响程度的反映。
收稿日期:2011-06-27作者简介:林火生(1960-),男,柳州市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师,研究方向:制冷与空调系统控制。
改善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热稳定性的设计实例分析林火生(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545006)摘要:在分析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热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给出了改善系统稳定性的设计措施,并结合一个别墅户式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实例,从系统热稳定性的角度进行了设计分析,还指出了改善户式中央空调变频机组系统热稳定性的其他措施,为设计舒适、节能的户式中央空调系统提供参考。
关键词:户式中央空调;负荷特性;热稳定性;水容量中图分类号:O211.6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084(2011)04-0066-05引言与大型中央空调相比,户式中央空调具有系统规模小、系统负荷不平衡系数大等特点,系统存在较突出的热稳定性问题。
当系统出现部分负荷时,频繁的开机与停机调节,使供水温度波动较大,水系统热稳定性变差;冬季压缩机除霜运行时,使供水温度下降较大,也使水系统热稳定性变差。
水系统热稳定性变差的系统,其空调房间内温度容易产生较大的波动,从而影响房间内的舒适性;主机启停频繁,会缩短压缩机的寿命,同时也增加用户运行费用,导致系统运行不节能。
因此,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热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使系统可靠稳定地运行,满足舒适性、节能的要求。
笔者通过一个别墅户式中央空调的工程实践,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的特殊性,采取了相应的改善措施,强化了系统热稳定性,该空调系统经过一年多的使用,运行状况良好,满足了业主的舒适性要求、达到节能的效果。
1影响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热稳定性的因素分析影响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热稳定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系统规模、系统负荷特性、系统负荷调节能力、系统运行方式、设备配置、管路布置、保温施工等因素,其中系统规模、系统负荷特性、系统负荷调节能力与设备配置是空调系统设计时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1.1系统规模户式中央空调系统适用于面积为80~400m 2的公寓、别墅、小型商用场合等独立的、小型化的活动空间,以户为单位、相互独立、应用灵活方便。
水管道式风冷热泵户式中央空调负荷为7~90kW ,一般室外配置主机一台,室内配置风机盘管4~20台,因此空调系统规模小。
空调水系统的干管长度一般为30~60m ,水管管径一般小于80mm ,因此空调系统的水容量很小,一般相当于1~2min 的额定流量,其蓄冷能力很有限,很容易产生水温的波动。
1.2系统负荷特性对于住宅来说,平时多数人使用空调的习惯是人在开机、人离关机,因此住宅的空调同时使用系数较低,一般为0.5~0.7。
住宅空调负荷以维护结构负荷为主,而维护结构的负荷昼夜变化很大。
因此,住宅空[理工农学研究]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LIUZHOU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第11卷第4期2011年8月Vol.11No.4Aug.2011调系统的负荷特点是负荷变化大,房间的同时使用率较低,而且大部分时间空调系统处于部分负荷运行状态。
1.3系统负荷调节能力对于配置一台或二台定频压缩机的机组来说,其负荷调节能力有限。
因这种压缩机一般不配置卸载机构,机组的能量调节只能通过压缩机的开、停来实现。
当空调系统负荷较小时,压缩机短时间运行就能使系统水温达到设计温度,这时压缩机停机;由于系统水容量较小,水系统的温度会在很短时间内偏离温度设定范围,此时压缩机必须开机,从而造成压缩机启停频繁,容易引起空调房间温度波动大。
而对于配置变频压缩机的机组来说,因其能自动与室内空调负荷相匹配,系统负荷调节能力增强,系统热稳定性得到较大的改善。
1.4系统运行方式住宅空调系统一般不会一天24小时连续开机,通常空调系统是间歇运行的,停机时系统的水温会产生波动。
1.5设备配置在设计住宅空调系统时,如果设计人员忽略了住宅空调系统负荷特性,参照大型中央空调的设计经验,往往会造成空调负荷计算值偏大,所选的设备容量过大,会使空调系统的热不稳定性加剧。
目前,户式中央空调变频机组按配置压缩机的不同,有两种类型:一是配置单台变频压缩机的“单系统”机组,二是配置定频压缩机和变频压缩机组合的“双系统”机组。
“双系统”机组的制冷量调节范围更大,其系统负荷的调节能力更强,但是,当空调系统负荷过低,偏离了机组制冷量的调节范围时,系统仍然存在热稳定性问题。
1.6管路布置出于成本的考虑,在设计水系统时,往往从管路短、小的角度出发,一般不会采用同程式布置管路,造成水系统容量过小而带来热稳定性问题。
当然,如果增大管径或增加循环水箱能够解决水容量问题,采用异程式布置管路也不置可否。
1.7保温施工出于节省成本,在施工过程中水系统管道保温厚度往往不足,会带来热量损失,也会加剧停机时的水温波动。
2改善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热稳定性的设计措施尽可能合理确定空调负荷,并以此选择负荷相匹配的主机和末端设备。
在设计定频机组的水系统时,应校核计算系统水容量能否满足系统热稳定性的要求,若实际水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加大系统主管管径或在回水管路上增设一个循环水箱。
循环水箱的容量也不能过大,水容量过大会导致较长时间停机后,再次开机时系统降温速度慢,影响到空调房间预冷或预热的时间。
优先选用变频机组,以确保空调系统具备良好的负荷调节能力。
在机组进出水管处不宜安装压差控制器和旁通管,而应在各支路最远端的风机盘管回水管安装电动三通阀,其余风机盘管回水管安装电动二通阀,以确保系统有足够的水容量。
为风机盘管的进水量易于平衡并增加系统水容量,建议采用同程式布置管路。
当风机盘管数量不多,水容量也满足要求时,也可采用异程式布置管路。
可在供水管路上配置辅助电加热器,以补偿冬季除霜过程中的部分热量损失,使水温保持相对稳定。
3改善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热稳定性的设计实例分析3.1工程项目简介该住宅位于柳州市中心,为一栋三层独体别墅,一层有健身房、佣人房、酒窖,二层有餐厅、林火生:改善户式中央空调系统热稳定性的设计实例分析第11卷第4期67客厅、男孩房、次卧室,三层有主卧室、女孩房、客房和品茶间,层高3.2m ,总建筑面积约为380m 2,总空调面积约为183m 2。
按照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考虑了住宅空调负荷的特点,同时使用系数取0.8,还考虑了间歇负荷附加系数、邻室无空调时温差传热所引起的负荷等因素,计算出夏季冷负荷总量为17.57kW ,冬季热负荷为14.64kW 。
设计水容量为127.48kg 。
考虑到舒适性与节能,选择水管道式风冷热泵变频机组,型号为HSL (R )-17F (D )BE ,标准工况下制冷量为5.25~17.73kW ,制热量为5.90~21.90kW 。
因系统小、管路短,故水系统采用异程式布置管路。
3.2系统水容量的校核计算综合室内环境的舒适度、机组的使用寿命、空调系统造价和工程实施的可能性等因素,户式中央空调系统满足热稳定性的水容量校核条件如下:夏季运行时,机组停机10min 时,供水温度升高不大于5℃;冬季运行时,机组除霜时间为5min 时,系统供水温度降低不大于10℃;夏季制冷、冬季制热压缩机开停次数控制在6次/h 以下;最不利除霜时间长度为5分钟。
3.2.1满足压缩机开停次数要求的水容量计算根据热平衡方程和热稳定性要求,可以推导出夏季或冬季运行时,满足压缩机开停次数控制在6次/h 以下要求的水容量如(1)式:G 叟Tq(Q-q)p (不考虑辅助热源)(1)式中G —满足压缩机启停次数的系统水容量,kg ;Q —机组制冷量或制热量,kW ;q —末端正在使用的冷量或热量,kW ;T —热稳定性时间要求,即压缩机一次启停时间,取值600s ,即10分钟;c p —水的定压比热,取值4.178kJ/kg ·℃;Δt —水温波动要求值,取值5℃。
从(1)式可以看出,当机组制冷量或制热量一定时,系统水容量与末端使用的冷量或热量成抛物线关系,当q=0.5Q 时,水容量存在极大值,则得到最大水容量见(2)式。
Gmax 叟0.25TQc p Δt(2)由(2)式可以计算出本工程夏季制冷运行时满足压缩机启停次数的系统最大水容量为G 夏叟0.25TQ c p Δt =0.25×600×17.734.178×5=127.6kg 而冬季制热运行时满足压缩机启停次数的系统最大水容量为G 叟0.25TQ c p Δt =0.25×600×21.904.178×5=157.3kg 3.2.2满足冬季除霜要求的水容量计算冬季机组除霜时,满足除霜时间为5min 时,系统供水温度降低不大于10℃要求的水容量见(3)式:G 叟T(Q+q)c p Δt(不考虑辅助热源)(3)式中Q —参照机组标准工况下的制冷量,kW ;q —末端设备制热量,kW ;T —机组除霜时间,取值300s ,即5分钟;c p —水的定压比热,取值4.178kJ/kg ·℃;Δt —除霜最大水温波动要求值,取值10℃。
根据实际经验,一般情况下当机组制冷量小于23kW 时,风机盘管的最大开启量为机组满负荷的40%;机组制冷量大于23kW 时,风机盘管的最大开启量为机组满负荷的30%。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682011年8月由(3)式可以计算出,当风机盘管的最大开启量为机组满负荷的40%时,本工程满足冬季除霜要求的最大水容量为G叟T(Q+q)p=300×1.4×17.73=178.2kg从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夏季制冷机组满负荷运行,当末端负荷为机组满负荷的50%时,系统热稳定性要求的最大水容量与设计水容量相当,从理论上说能满足系统热稳定性要求;当冬季制热或除霜时,系统热稳定性要求的最大水容量均大于设计水容量,从理论上说不能满足系统热稳定性要求。
而实际上本工程采用了变频机组,只要末端负荷落在机组制冷量的调节范围,机组具有负荷调节能力,不管是夏季制冷还是冬季制热或除霜,系统肯定能满足热稳定性要求。
3.3夏季制冷时系统热稳定性分析HSL(R)-17F(D)BE型水管道式风冷热泵变频机组配置了制冷量为5.25kW的定频压缩机一台和制冷量为4.38~12.48kW(标准工况下)的变频压缩机一台。
开机时定频压缩机先启动,经一定延时后变频压缩机再以30HZ低频起动,在首次进行10分钟高效运行后转入常规控制方案。
机组制冷量调节范围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组合后的可调制冷量范围变得更宽,基本能满足住宅空调负荷变化大的要求。
在水温满足停机条件时,首先将定颇压缩机关闭,变频压缩机的频率则根据进出水温差及进水温度的变化率进行自动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