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合材料结构分析总结

复合材料结构分析总结

复合材料结构分析总结
复合材料结构分析总结

复合材料结构分析总结

说明:整理自Simwe论坛,复合材料版块,原创fea_stud,大家要感谢他呀

目录

1# 复合材料结构分析总结(一)——概述篇

5# 复合材料结构分析总结(二)——建模篇

10# 复合材料结构分析总结(三)——分析篇

13# 复合材料结构分析总结(四)——优化篇

做了一年多的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的分析工作,也积累了一些分析经验,到了总结的时候了,回想起来,总最初采用I-deas,到MSC.Patran、Nastran,到最后选定Ansys为自己的分析工具,确实有一些东西值得和大家分享,与从事复合材料结构分析的朋友门共同探讨。

(一)概述篇

复合材料是由一种以上具有不同性质的材料构成,其主要优点是具有优异的材料性能,在工程应用中典型的一种复合材料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这种材料的特性表现为正交各向异性,对于这种材料的模拟,很多的程序都提供了一些处理方法,在I-Deas、Nastran、Ansys中都有相应的处理方法。笔者最初是用I-Deas下建立各项异性材料结合三维实体结构单元来模拟(由于研究对象是厚壁容器,不宜采用壳单元),分析结果还是非常好的,而且I-Deas强大的建模功能,但由于课题要求要进行压力容器的优化分析,而且必须要自己写优化程序,I-Deas的二次开发功能开放性不是很强,所以改为MSC.Patran,Patran 提供了一种非常好的二次开发编程语言PCL(以后在MSC的版中专门给大家贴出这部分内容),采用Patran结合Nastran的分析环境,建立了基于正交各项异性和各项异性两种分析模型,但最终发现,在得到的最后结果中,复合材料层之间的应力结果始终不合理,而模型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I-Deas中,相同的模型结果是合理的),于是最后转向Ansys,刚开始接触Ansys,真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丰富的单元库,开放的二次开发环境(APDL 语言),下面就重点写Ansys的内容。

在ANSYS程序中,可以通过各项异性单元(Solid 64)来模拟,另外还专门提供了一类层合单元(Layer Elements)来模拟层合结构(Shell 99, Shell 91, Shell 181, Solid 46 和Solid 191)的复合材料。

采用ANSYS程序对复合材料结构进行处理的主要问题如下:

(1)选择单元类型

针对不同的结构和输出结果的要求,选用不同的单元类型。

Shell 99 ——线性结构壳单元,用于较小或中等厚度复合材料板或壳结构,一般长度方向和厚度方向的比值大于10;

Shell 91 ——非线性结构壳单元,这种单元支持材料的塑性和大应变行为;

Shell 181——有限应变壳单元,这种单元支持几乎所有的包括大应变在内的材料

的非线性行为;

Solid 46 ——三维实体结构单元,用于厚度较大的复合材料层合壳或实体结构;

Solid 191——三维实体结构单元,高精度单元,不支持材料的非线性和大变形。

(2)定义层属性配置

主要是定义单层的层属性,对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这里可以定义单层厚度、

纤维方向等。

(3)定义失效准则

支持多种失效准则,不过我还是没有用他,而是自己写了通过应力结果采用二

次蔡胡准则程序来判断的。

(4)其他的一些建模技巧和后处理指导

在我的分析工作中,主要采用了三维实体结构单元。

关于Solid 46单元

(1) Solid 46是用于模拟复合材料厚壳或实体的8节点三维层合结构单元,单

元节点有x,y和z方向三个结构自由度,单元允许最多250层不同的材料;

(2)这种单元的定义包括:8个节点、各层厚度、各层材料方向角和正交各项

异性材料属性,其中每层可以为面内两个方向双线性的不等厚层;

(3)在材料定义时,只需定义材料主方向和材料坐标系(单元坐标系)一致的

材料参数,不一致的复合材料层通过定义材料方向角(该层材料主方向和材料坐

标系所成的角度)由程序自动转换;

(4)通过选择不同的层直接在单元坐标下获取单元应力,包括三个方向的应力

和面内剪切应力,而不需要通过应力应变的转换来获取;

论坛问答:

Q:ANSYS如何处理失效后的材料退化呢?

A:ANSYS没有直接提供材料失效后的退化,但可以自己写程序让ANSYS执行。 ANSYS 可以用失效准则判断材料是否失效,之后刚度降低可以通过实验测得。再将实验数据输入到ANSYS中,对失效的单元重新进行分析。

共同讨论!Ansys确实没有直接提供材料失效后的退化的处理方法。我们在进行复合材料结构分析时,通常采用单层模量退化的估算方法,这种估算方法就是将带有裂纹层的横向、剪切模量与泊松系数全部用一组经过DF因子退化的新值替代,为了考虑压缩强度的下降,对单向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也要DF因子退化(详细信息可以参考蔡为仑的《复合材料设计》一书),这样,我们就可以再结合Ansys的APDL来处理了。

建模篇

复合材料是一种各向异性材料,对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又是一种正交各向异性材料,因此,在进行复合材料结构建模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材料的方向性。下面,就我个人的分析经验,对复合材料结构的建模作一个总结。

1.结构坐标系、单元坐标系、材料坐标系和结果坐标系

建立复合材料结构模型,存在一个结构坐标系,用于确定几何元素的位置,这个坐标可以是笛卡尔坐标系、柱坐标系或者是球坐标系;单元坐标系是每个单元的局部坐标系,一般用来描述整个单元;材料坐标系是确定材料属性方向的坐标系,一般没有专门建立的材料坐标系,而是参考其他坐标系,如整体结构坐标系,或单元坐标系,在Ansys程序中,材料坐标是由单元坐标唯一确定的,要确定材料坐标,只要确定单元坐标就行了;结果坐标系是在进行结果输出时所使用的坐标系,也是一般参考其他坐标系。在Ansys程序中,关于坐标系有人做过专门的总结。见后。

2.用于复合材料结构分析的单元

用于复合材料分析的单元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层合单元,如Shell 99, Shell 91, Shell 181, Solid 46 和Solid 191;另一类是各向异性单元,如Solid64;这些材料都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层合单元,在一个单元内可以包含多层信息,包括各层的材料、厚度和方向;各项各向异性单元,在一个单元内,只能包含一种材料信息,而且所得到的计算结果还要进行一些处理,因此有一定的局限性。

3.单元坐标的一致性问题

在进行复合材料结构建模的时候,有些时候结构几何比较复杂,很难用统一的坐标来确定单元坐标系,即使对一些规则的几何(如圆桶),在用旋转方法生成几何时,不同的面法向也会带来单元坐标的不一致,这就使得材料输入的时候存在问题并使计算结果错误,因此,在几何建模时要特别注意这一问题,笔者也没有得到一些复杂几何进行单元划分时保持单元一致的合适方法。

4.一个实例

5.下面的命令流显示了不同的几何生成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单元坐标方向:/PREP7

!******Create Material*******

MPTEMP,,,,,,,,

MPTEMP,1,0

MPDATA,EX,1,,2.068e8

MPDATA,PRXY,1,,0.29

MPTEMP,,,,,,,,

MPTEMP,1,0

MPDATA,DENS,1,,7.82e-6

!*********Create Element Type**********

ET,1,SOLID95

KEYOPT,1,1,1

KEYOPT,1,5,0

KEYOPT,1,6,0

KEYOPT,1,11,0

!***************************

CSYS,1

HS=80

!**create two keypoints along axial

K,101,0,0,0,

K,102,0,0,400,

!**create keypoints

K,1,61,0,0,

K,2,HS,0,0,

K,5,100,0,0,

K,11,61,0,178,

K,12,HS,0,178,

K,15,HS+10,0,178,

K,111,61,0,178,

K,112,HS,0,178,

K,115,HS+10,0,178,

K,21,61,0,2450,

K,22,HS-4,0,2450,

K,25,HS+6,0,2450,

!*************************** !**create areas by keypoints FLST,2,4,3

FITEM,2,21

FITEM,2,111

FITEM,2,112

FITEM,2,22

A,P51X

FLST,2,4,3

FITEM,2,22

FITEM,2,112

FITEM,2,115

FITEM,2,25

A,P51X

!*************************** FLST,2,2,5,ORDE,2

FITEM,2,1

FITEM,2,-2

FLST,8,2,3

FITEM,8,101

FITEM,8,102

VROTAT,P51X, , , , , ,P51X, ,90,1, TYPE, 1

MA T, 1

REAL,

ESYS, 0

SECNUM,

MSHAPE,0,3D

MSHKEY,1

FLST,5,2,6,ORDE,2

FITEM,5,1

FITEM,5,-2

CM,_Y,VOLU

VSEL, , , ,P51X

CM,_Y1,VOLU

CHKMSH,'VOLU'

CMSEL,S,_Y

VMESH,_Y1

CMDELE,_Y

CMDELE,_Y1

CMDELE,_Y2 运行上述命令流,查看一下单元坐标,再把命令流中下列部分

FLST,2,4,3

FITEM,2,21

FITEM,2,111

FITEM,2,112

FITEM,2,22

A,P51X

改为:

FLST,2,4,3

FITEM,2,22

FITEM,2,21

FITEM,2,111

FITEM,2,112

A,P51X

再看一下单元坐标。

ANSYS坐标系总结

工作平面(Working Plane)

工作平面是创建几何模型的参考(X,Y)平面,在前处理器中用来建模(几何和网格)

总体坐标系

在每开始进行一个新的ANSYS分析时,已经有三个坐标系预先定义了。它们位于模型的总体原点。三种类型为:

CS,0: 总体笛卡尔坐标系

CS,1: 总体柱坐标系

CS,2: 总体球坐标系

数据库中节点坐标总是以总体笛卡尔坐标系,无论节点是在什么坐标系中创建的。

局部坐标系

局部坐标系是用户定义的坐标系。局部坐标系可以通过菜单路径Workplane>Local CS>Create LC来创建。

激活的坐标系是分析中特定时间的参考系。缺省为总体笛卡尔坐标系。当创建了一个新的坐标系时,新坐标系变为激活坐标系。这表明后面的激活坐标系的命令。菜单中激活坐标系的路径Workplane>Change active CS to>。

节点坐标系

每一个节点都有一个附着的坐标系。节点坐标系缺省总是笛卡尔坐标系并与总体笛卡尔坐标系平行。节点力和节点边界条件(约束)指的是节点坐标系的方向。时间历程后处理器/POST26 中的结果数据是在节点坐标系下表达的。而通用后处理器/POST1中的结果是按结果坐标系进行表达的。

例如: 模型中任意位置的一个圆,要施加径向约束。首先需要在圆的中心创建一个柱坐标系并分配一个坐标系号码(例如CS,11)。这个局部坐标系现在成为激活的坐标系。然后选择圆上的所有节点。通过使用"Prep7>Move/Modify>Rotate Nodal CS to active CS", 选择节点的节点坐标系的朝向将沿着激活坐标系的方向。未选择节点保持不变。节点坐标系的显示通过菜单路径Pltctrls>Symbols>Nodal CS。这些节点坐标系的X方向现在沿径向。约束这些选择节点的X方向,就是施加的径向约束。

注意:节点坐标系总是笛卡尔坐标系。可以将节点坐标系旋转到一个局部柱坐标下。这种情况下,节点坐标系的X方向指向径向,Y方向是周向(theta)。可是当施加theta方向非零

位移时,ANSYS总是定义它为一个笛卡尔Y位移而不是一个转动(Y位移不是theta位移)。单元坐标系

单元坐标系确定材料属性的方向(例如,复合材料的铺层方向)。对后处理也是很有用的,诸如提取梁和壳单元的膜力。单元坐标系的朝向在单元类型的描述中可以找到。

结果坐标系

/Post1通用后处理器中(位移, 应力,支座反力)在结果坐标系中报告,缺省平行于总体笛卡尔坐标系。这意味着缺省情况位移,应力和支座反力按照总体笛卡尔在坐标系表达。无论节点和单元坐标系如何设定。要恢复径向和环向应力,结果坐标系必须旋转到适当的坐标系下。这可以通过菜单路径Post1>Options for output实现。/POST26时间历程后处理器中的结果总是以节点坐标系表达。

显示坐标系

显示坐标系对列表圆柱和球节点坐标非常有用(例如, 径向,周向坐标)。建议不要激活这个坐标系进行显示。屏幕上的坐标系是笛卡尔坐标系。显示坐标系为柱坐标系,圆弧将显示为直线。这可能引起混乱。因此在以非笛卡尔坐标系列表节点坐标之后将显示坐标系恢复到总体笛卡尔坐标系。

分析篇

下面就我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压力容器分析过程中所做的工作,从复合材料材料参数转化、复合材料强度准则、结构刚强度分析几方面写些我的心得,与大家共同探讨。

1.复合材料材料参数的转化

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也称单向板)是指纤维按照同一方向平行排列的复合材料,是构成层合板和壳的基本元素,可认为是一种正交各向异性材料,也是一种横观各向同性材料(存在一个各向同性面),在进行有限元计算时,必须知道复合材料的弹性特性参数,并由弹性特性参数来计算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的9个参数(在ANSYS程序中定义材料时所需3个弹性模量、3个泊松系数和3个剪切模量),单向复合材料特性的计算有许多种方法,主要的方法有Halpin-Tai的弹性力学方法,这种方法根据弹性理论将复杂的纤维与树脂间的关系用一组方程来表示,通过求解方程组,解得弹性参数,我们使用的9个弹性参数的计算是通过单向复合材料的刚度矩阵转化得到,下面是用APDL语言编写的材料转化程序。

MAT_PAR_COMP

!*****************************************************************

!*this macro is used to calculate material parameters of composite

!*****************************************************************

E1=1.81E8

E2=1.03E7

V21=0.28

V12=E2*V21/E1

V23=0.5

V32=0.5

G12=7.17E6

RM=COS(ARG1)

RN=SIN(ARG1)

RM2=RM*RM

RM4=RM2*RM2

RN2=RN*RN

RN4=RN2*RN2

RMN=RM*RN

RMN2=RMN*RMN

!* caculate stiffness matrice of unidirectional composite material *

VV=(1.0+V23)*(1.0-V23-2.0*V21*V12)

VV=1.0/VV

Q11=(1.0-V23*V32)*VV*E1

Q22=(1.0-V21*V12)*VV*E2

Q33=Q22

Q12=V21*(1.0+V23)*VV*E2

Q13=Q12

Q23=(V23+V21*V12)*VV*E2

Q44=(1.0-V23-2.0*V21*V12)*VV*E2*0.5

Q55=G12

Q66=Q55

!* calculate equivalent stiffness of composite material *

HQ11=Q11*RM4+2.0*(Q12+2.0*Q66)*RMN2+Q22*RN4

HQ12=(Q11+Q22-4.0*Q66)*RMN2+Q12*(RM4+RN4)

HQ13=Q13*RM2+Q23*RN2

HQ23=Q13*RN2+Q23*RM2

HQ16=-RMN*RN2*Q22+RM2*RMN*Q11-RMN*(RM2-RN2)*(Q12+2.0*Q66) HQ22=Q11*RN4+2.0*(Q12+2.0*Q66)*RMN2+Q22*RM4

HQ33=RN2*Q13+RM2*Q23

HQ33=Q33

HQ26=-RMN*RM2*Q22+RMN*RN2*Q11+RMN*(RM2-RN2)*(Q12+2.0*Q66) HQ36=(Q13-Q23)*RMN

HQ44=Q44*RM2+Q55*RN2

HQ45=(Q55-Q44)*RMN

HQ55=Q55*RM2+Q44*RN2

HQ66=(Q11+Q22-2*Q12)*RMN2+Q66*(RM2-RN2)*(RM2-RN2)

QQ11=HQ11

QQ12=HQ12

QQ22=HQ22

QQ13=HQ13

QQ23=HQ23

QQ33=HQ33

QQ44=(HQ44*HQ55-HQ45*HQ45)/HQ55

QQ55=(HQ44*HQ55-HQ45*HQ45)/HQ44

QQ66=HQ66

Q(1)=QQ11

Q(2)=QQ12

Q(3)=QQ13

Q(4)=QQ22

Q(5)=QQ23

Q(6)=QQ33

Q(7)=QQ66

Q(8)=QQ44

Q(9)=QQ55

!*

QQQ=Q(1)*(Q(4)*Q(6)-Q(5)*Q(5))-Q(2)*(Q(2)*Q(6)-Q(3)*Q(5))+Q(3)*(Q(2)*Q(5)-Q(3)*Q(4)) S1=(Q(4)*Q(6)-Q(5)*Q(5))/QQQ

S2=-(Q(2)*Q(6)-Q(3)*Q(5))/QQQ

S3=(Q(2)*Q(5)-Q(3)*Q(4))/QQQ

S4=(Q(1)*Q(6)-Q(3)*Q(3))/QQQ

S5=-(Q(1)*Q(5)-Q(2)*Q(3))/QQQ

S6=(Q(1)*Q(4)-Q(2)*Q(2))/QQQ

S7=1/Q(7)

S8=1/Q(8)

S9=1/Q(9)

EEX=1/S1

EEY=1/S4

EEZ=1/S6

VXY=-S2*EEX

VXZ=-S3*EEX

VYZ=-S5*EEY

GXY=1/S7

GYZ=1/S8

GXZ=1/S9

/EOF

2.复合材料强度准则

复合材料结构的受力及应力应变情况非常复杂,并要考虑各种应力应变的耦合和相互影响,复合材料强度破坏准则基于结构的宏观破坏,一般来说复合材料的二次蔡-吴强度破坏准则较为精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蔡为仑先生的《复合材料设计》这一本书。

3.复合材料结构刚强度分析

一般说来,复合材料结构总是受到空间力的作用,其应力分布是三维的,因此,复合材料结构的刚强度分析一般不宜采用复合材料的板壳理论(这种理论仅考虑板壳面内的应力和横向剪切应力,而忽略法向应力),同时,对于简单的结构(如板、壳),可以得到弹性力学的一般解,而对于大多数结构来说,则必须用数值的方法计算,三维有限元分析是最常用的方法。采用ANSYS程序对复合材料进行刚强度分析的步骤如下:

(1)建立结构的几何模型

由于复合材料分析单元一般都是六面体单元,因此,在建立几何时要特别考虑到网格划分的方便。

(2)建立材料模型

根据复合材料材料参数建立单向复合材料材料模型,我所采用的是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有两种建立方法。

a. 若选择单元为各向异性单元,则根据单向复合材料的刚度矩阵或柔度矩阵建立各向异性材料模型;

b. 若选择层合单元,则可以建立相关的材料模型,如单向复合材料则可以建立正交各向异性材料模型

(3)选择单元类型并设置相关属性

根据结构特征和计算要求,选择不同的单元类型并设置单元属性(各种单元的选择依据请参考概述篇或ANSYS帮助文件)

(4)网格划分

在建立的几何实体上进行网格划分,对于复合材料,选择六面体三维实体单元,定义单元属性,分别指定不同的材料属性,并保证材料坐标一致,运用有限元网格生成器进行网格划分。

(5)定义边界条件

根据实际情况定义边界条件。

(6)分析设定并提交计算

设定分析类型及相关一些参数

(7)结果后处理

复合材料结构的分析结果在进行后处理时,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选择合适的并与计算时所用的坐标一致的结果坐标系,如对于回转体结构选择计算时的柱坐标。另外,对于用各向异性单元(Solid64)来模拟的计算结果在结果处理时必须保证应力应变关系的一致,主要是在不同种复合材料层间或者同一种复合材料不同铺层方向的层之间界面的应力应变情况,ANSYS后处理中所得到的结果不完全是正确的,应该根据法向应力联系,面内应变连续的准则来进行处理。

复合材料结构分析总结(四)——优化篇

与传统材料相比,复合材料具有可设计性,复合材料结构的多层次性为复合材料及其结构设计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都可按照结构的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要求,通过组分材料的选择匹配、铺层设计及界面控制等材料设计手段,最大限度的达到预期目的,以满足工程设备的使用性能,因此,在工程实践中对复合材料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以我所研究的复合材料压力容器为例,将复合材料结构优化以及在ANSYS下的实现过程给大家作一个介绍。

1.问题描述

本文所涉及的复合材料压力容器是带有金属内胆外缠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复合容器,优化问题是:以金属内胆壁厚、复合材料各缠绕层厚度和缠绕角为设计变量,在满足压力容器强度(金属内胆层和复合材料层均满足强度要求)和重量要求的条件下,使压力容器的刚度最大。

2.优化模型

根据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特性,压力容器环向缠绕复合材料有利于提高容器刚度,轴向平铺复合材料有利于提高容器刚度,因此,模型采用3种缠绕角的方案,即靠近金属内胆为环

±缠绕,外部为轴向平铺(0度),以各层的厚度(金属层和三向(90度)缠绕,中间为α

层复合材料)和中间缠绕层的角度为优化参数,在压力容器强度约束的条件下,以压力容器一阶固有频率为优化目标。其数学模型如下:

()1234123123123120

:,(,,,)():

0),090

() 1.2,() 1.5,()αα==++<>≤≤≥≥≤ T T

Maximize f X X x x x x h h h Subject to h h h H h h h s X s X c X c 其中,,,,(,,

其中,f 为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的一阶固有频率,s 1和s 2分别为金属内胆的安全系数和各复合材料层的强度比,通过有限元程序求得,α为中间层复合材料缠绕角,h 1 、h 2 和h 3分别为金属内胆厚度、90度缠绕层厚度和α度缠绕层厚度,H 为h 1 、h 2 和h 3的极限值,当总厚度确定后,0度缠绕层厚度由h 1 、h 2 、h 3及总厚度确定,c 为复合容器重量,c 0为全压力容器重量上限。

3. 优化算法

基于ANSYS 的优化,可以直接使用ANSYS 提供的优化模块,根据上述优化模型,建立优化计算文件,选择合适的优化算法,进行计算。

同时,也可以通过APDL 语言(甚至可以通过外部编程环境,如VC++,FORTRAN 等)来自己编制优化算法,本文就是通过自己编制优化算法来实现的,采用的优化算法是复形调优法。算法描述如下:

复形调优法是求解约束条件下n 维极值问题的重要方法,通过构造复合形,计算各顶点的目标函数值,并进行比较,然后循环迭代,逐步替代最坏点构造新的复合形,经过多次迭代,进行收敛判断,最终得到最优复合形,并求得最优值。其迭代过程如下:

(1) 在n 维空间中确定出初始复合形的n 2个满足常量约束条件和函数约束条件的顶点 ()n j x x x j X T

nj j j 2,,2,1,,,,)(21 ==; (2) 计算复合形的n 2个顶点的目标函数值;n j j X f j f 2,,2,1)),(()( ==

(3) 确定所有顶点中的最坏点和次坏点,即:

)(min ))(()(21i f R X f R f n

i ≤≤== )(min ))(()(21i f G X f G f R

i n i ≠≤≤== 其中)(R X 为最坏点,)(G X 为次坏点;

(4) 计算最坏点的)(R X 的对称点)(T X

)()1()(R X X T X F αα-+=

其中, ∑≠=-=n R i i F i X n X 21)(121 α称为反射系数,一般取1.3左右;

(5) 根据对称点)(T X 确定一个新的顶点替代最坏点)(R X 构成新的复合形,当

))(())((G X f T X f <或)(T X 不满足常量约束条件和函数约束条件,则修改

)

X;

(T

(6)重复(3)至(6),当复合形中的各个顶点距离小于给定精度要求为止。

4.有限元计算模型

有限元计算主要是通过在ANSYS下建立有限元模型,用来计算强度和一阶固有频率,即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其中,强度判断中,金属内胆部分采用第四强度准则,复合材料部分采用二次蔡胡准则。这部分内容在分析篇中已有描述。

5.优化过程

基于建立的优化模型和有限元模型,以ANSYS软件为分析平台,并采用其提供的二次开发语言APDL编制计算程序,程序编制的依据为复形调优算法,其计算过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程序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1 优化过程示意图

图2 程序流程图

复合材料实习报告总结

复合材料实习报告总结 复合材料实习报告总结 ,隔离膜的铺放顺序,应为抽真空的缘故,我们要住辅助材料的边角不能覆盖至制品上,因为受压会使制品表面有压痕影响之间的工艺性能。一般的是隔离膜在制品的表面,然后是吸胶材料,最后是透气毡,而打真空袋是要明确以不能能漏气也就是要保证真空袋通过腻子胶条和模紧密贴合不漏气,另外一个是要是真空袋抽正空后要与模具和制品紧密贴合不能有褶皱。手糊成型的有点很多,如其一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只需要简单的模具,工具,投资少,成本低。其二生产技术易掌控,人员只需经过短期的培训即可生产。其三复合材料产不受尺寸,形状的限制。其四可以与其他材料同时复合制成一体和对于一些不宜运输的大制品等。缺点就是产品质量不够稳定,生产环境差,气味大,加工时粉尘过多。不能用来制造高性能产品,生产效率低下。这是我感受到的,我对于手糊成型的理解。我们不仅要提高制品的工艺性能,更要减少制品的生产成本和提高工做卫生的环境条件。注重团队合作,时间的分配,设计的和理性的。 而手糊成型完了就接着是热压罐成型工艺过程: 一,模具的准备。模具要用软质材料轻轻搽拭干净,并检查时候漏气。然后在模具上涂布脱模剂。 二裁剪和铺叠。按样板裁好带有离型纸的预浸料,剪切时必须注意纤维方向然后将才好的预浸料揭去离型纸按照规定顺序和方向铺叠,每一层要用橡胶辊等工具将预浸料压实,赶出空气。

三组合和装袋,在模具上将预浸料胚料和各种辅助材料组合并装袋,应检查真空袋周边是否良好。 四热压固化,将真空袋系统组合到热压罐中,接好真空管路,关闭热压罐,然后按确定的工艺要求抽真空、加热、固化。最后就是出罐脱模,固化完成后,冷却到室温后,将真空移除热压罐,去除各种辅助材料后进行修整。 典型的热压罐固化工艺过程五个阶段: 1升温阶段; 2吸胶阶段; 3继续升温阶段 4保温热压阶段; 5冷却阶段。 我们小组遇到问题主要有裁剪时不一,就是尺寸不统一。在进行磨具合拢是不能很好的贴合,模具夹合时有缝隙需要要纤维预浸料填补。我们贴挡胶胶条是要注意把要流胶的位置都挡上。 再次,要深化自己的工作任务。熟悉每一件制品的制作方法,细节。做到烂熟于心。学会面对不同的困难,采用不同的操作技巧。力争让每一件制品都能然自己感到称心如意,更力争增加操作经验,提高产品质量。 最后,端正好自己心态。其心态的调整使我更加明白,不论做任何事,务必竭尽全力。这种精神的有无,可以决定一个人日后事业上的成功或失败,而我们的工作中更是如此。如果一个人领悟了通过全力工作来免除工作中的辛劳的秘诀,那么他就掌握了达到成功的原

人员结构分析报告

机务人员结构分析报告 在民航行业中,机务维修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是保证飞行安全的基础。机务维修涉及专业面广,工种复杂,技术难度大,质量要求高,是高风险、高技术、高投入的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机务维修工作,安全生产是起点,安全飞行是目标,机务维修的一切工作都是紧密围绕安全这个主题,机务维修人员每天所从事的每项工作都与安全息息相关。然而,在支线机场普遍都是一支小小的机务维修队伍来全面担负着航空公司飞机在该航站的短停航线维护维修及其他相应的保障工作。他们工作的好坏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机场的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还有关系到航空飞行安全、甚至是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但目前绝大部分支线机场的机务维修队伍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建设和发展的困境,困扰着机务维修人员的思想、行动和生活,亟待各方力量一道去共同破解。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机务维修基层管理的经验,并结合一些兄弟支线机场机务维修的具体情况,就机务维修队伍建设和发展的问题谈一些个人肤浅的看法,请大家多加指正。 一、支线机场机务维修队伍的现状和困境 安全是机务维修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民航工作永恒的主题。由于机务维修行业特有的标准和规范要求极为严格,加上支线机场自身条件的限制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使支线机场机务维修队伍建设和发展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机务维修队伍结构普遍不合理,整机放行人员紧缺。 首先从年龄结构上就呈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在大多数支线机场机务维修队伍里,多为四、五十岁的老同志带着一些二十多和三十刚出头的小伙在干活,老同志多为该机场开航就招进来的那一批、并一直坚守留下来的机务维修,目前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在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岗位上。新的同志则是近年来由于支线机场航班量快速增长,出现了人手极为紧张的情况下,迫不得已才招进来的。 其次是在支线机场存在整机放行人员与一般勤务人员的比例严重不协调的现象,普遍是机务勤务人员相对多点,整机放行人员却极少,甚至有的支线机场就那么一至两个人顶着,连有事要倒班、替班都没办法开展。 再次,即使这么有限的放行人员也未必有工作积极性。由于很多支线机场在薪酬上考虑的仅仅是同岗同酬,也就是说只要我是整机放行人员、我就可以拿到整机放行人员岗位的工资,至于我持有的机型执照多少与自身岗位工资无关。于是,部分放行机务维修人员考虑到多放飞机多担责任的因素,只要有一两种机型执照,就不愿意再去考取更多的机型执照,从而导致有的支线机场有些执飞的机型机场机务维修没人能签字放行,仍需航空公司自带随机机务维修来放行的现象。 第二、机务维修人员普遍觉得人手紧张、工作任务重压力大。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习报告

XXX学校实习报告 专业XXX 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X 实习单位XXX 部门(工程项目部)XXX 指导教师XXX XXX年X月X日

目录 一、目的和要求 (3) 1.1 毕业综合实训目的 (3) 1.2 毕业综合实训要求 (3) 二、实习工程概况 (4) 三、主要实习内容 (4) 四、实习工作总结 (5) 五、对以后实习工作的建议 (7)

一、目的和要求 毕业综合实训包括毕业综合实习和毕业设计两部分,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培养训练学生技能的一项重要措施。旨在通过此部分的训练,达到培养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技能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根据教育部对高职毕业综合实训的要求(以技能综合训练为主,时间不少于半年),这学期我们到生产第一线参加顶岗实训,同时结合岗位工作情况,在学校与企业指导老师指导下,在工地完成毕业综合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成果。 1.1 毕业综合实训目的 (1)通过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巩固和深入理解已掌握的理论知识;了解建筑构造、结构体系及特点及某些新建筑、新结构、新施工工艺、新材料和现代化管理方法等; (2)通过实践,对一般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准备工作和整个施工过程,以及建筑业企业的组织机构及企业经营管理方式有较深刻的了解; (3)通过实践,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单位或分部工程的结构构造、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管理等内容进一步加深理解; (4)通过参加毕业实践,灵活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参加工作打下。 1.2 毕业综合实训要求 参加实训的学生,应在工地实习指导人员的帮助下,具体参加有关的技术工作和生产工作,在工作中参照指导纲要的要求,全面完成毕业综合实训工作,要求做到: a)注意安全,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谨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严格遵守施工企业制度,认真踏实工作,完成岗位工作,按时上下班,不得无故缺勤。若有特殊情况,须写请假条,并经工程负责人同意。请假条要和实训成果一并交回,被作为平时成绩考核依据。 c)认真按时完成指导老师布置的实训任务。 d)写好实习日记,记录施工实训情况、心得体会、革新建议等。 e)毕业综合实训结束时,要及时上交日记、实训报告和毕业论文。 二、实习工程概况 工程位于XXX,工程名称为XXX,总建筑面积为8XX,建筑高度为XXX,建筑结构为排架、框架结构,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相结合。 建筑单位:XXX; 监理单位:XXX; 设计单位:XXX; 施工单位:XXX。 三、主要实习内容

高分子材料认识实习报告范文

高分子材料认识实习报告范文 高分子材料认知实习是教学计划主要部分,但是你知道高分子材料的认识实习报告要怎么写吗?为此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高分子材料认识实习报告范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高分子材料认识实习报告范文篇1 7.4日上午,在所有的科目都考完之后,老师带着我们进行了认知实习。老实讲,在之前我都不知道这认知实习是个什么东西,还以为会被带到什么工厂去转一圈。在老师的讲解下才知道原来是在学校的实验室对我们专业的一些生产或实验仪器进行一定的了解。虽然时间不长,但总归是有了不少的收获。对于理工科的同学来说,专业认识实习是一个很关键的学习内容,也是一个能清楚了解自己所学专业以后将从事什么样工作的机会。对于我们来说,能认自己专业以后从事的工作,清楚的了解自己以后工作的方向,这对我们在自己以后的职业规划上又能增加一笔无形的财富,还能让我们在本专业工作上走得更远,探的更深。以下便是我通过笔记和从网上查资料了解到的一些知识。 1、高分子材料加工实验室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实验室拥有一批功能较齐全的用于塑料、橡胶、涂料和胶粘剂等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和性能测试的仪器设备,主要承担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的本科课程教学、毕业论文及大学生开放创新实验工作,是大学生较为理想的工程训练培训基地;也为教师及研究生提供科研支持。 可承担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实验 (1).橡胶的共混改性及其性能测试 (2).热固型树脂的浇注成型及其性能测试 (3).高抗冲增强热塑性塑料的制备及其性能测试 (4).PVC成型物料的配制、塑炼及模压成型及其性能测试

拥有XLB型平板硫化机、XK-160型开放式塑练机、HBL-1300型注塑机、SHJ-18双杆配混挤出机、捏合机、万能制样机、聚合反应釜。 2、生物医用材料实验室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是生物医学材料和器械研究为主线的、跨越机械、物理、化学、力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的多学科交叉的创新科研平台,主要致力于生物医学金属材料、纳米生物医学材料、介入医学材料、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器械的先进制造技术、生物力学等前沿领域的基础研究。研究中心下设四个实验室(生物医用材料的合成与表征实验室、生物相容性试验和评价实验室、生物医学器械的优化设计与检测实验室及生物医学器械的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室实验室)和一个中心研究室。生物医学材料与工程研究中心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在培养环境、培养方式和研究学科上更加注重学科之间的合作、交叉和渗透。 3、高分子物理实验室

最新某公司人力资源结构分析报告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人力资源状况综述 1.公司的人力资源现状 公司现有员工162人,其中,全职人员71人,劳务工及兼职人员91人;管理人员14人,占8.6%;市场人员9人,占5.6%;技术人员16人,占9.9%;行政辅助人员35人,占21.6%;生产人员88人,占54.3%。根据公司人员结构比例,市场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基本符合公司议定程度,以及相应管理需求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行政辅助人员可适当调减。公司现有人员年龄比例分别是35岁以下人员111人占70%,35—40岁人员18人占9%,40以上人员33人占21%。

(1)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是指包括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和部门经理、车间主任在内的14人。 公司管理队伍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管理人员年富力强,平均年龄38岁,

(3)市场人员

3.上半年度用人成本 公司上半年度合计发放薪资173.4万元,薪资费用率为9.44%,月平均人数164人,人均薪资0.1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薪资发放增加了49万元,增长率39.4%,人员增加24人,增长率16.8%,业绩增加266.9万元,增长率20.27%,其中因管理人员增加所占的比重比较大,这与公司的人才结构调整有关。详细见附表 第二部分工作总结 上半年度工作主要围绕公司年度经营目标及考核目标展开,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管 理,强化优胜劣汰,建立“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竞争机制,并以劳动合 同续签为契机,完善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用人环境,促进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1.人事管理工作 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争取效益,获得利益最大化,而不合格人员留用将会阻 碍企业的发展,前期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及有效的考核方案,对8人进行劝退工作,让他们走的高高兴兴;同时成功引进12名大学生,其中有5人已作为重点培养对

专业技能实训总结报告

实训总结报告 实训名称:专业技能实训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6年02月10日

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专业技能实训总结报告 1 概述 实习是一种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和巩固所学专业知识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培养我们能力和技能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大三这年的期末考试之后,我们便在校内,进行了为期10天的实习,我们要做的是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控制台实现贪吃蛇小游戏的运行;二是在一的基础上,用老师给定的模拟环境(单片机模拟环境)实现控制台能实现的贪吃蛇游戏的功能,并完成老师规定的操作。我要做的是控制台部分的开机关机界面的设计、蛇死亡方式的设计以及食物才创建,并在实现仿真的时候也实现这部分功能。由于这个项目的第二部分我们之前并没有接触过,所以在弄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也是小组内的成员互相探讨,然后互相帮忙,才能按时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在项目验收阶段我们顺利地通过了答辩,圆满完成了预期目标,虽然和优秀的小组开发的系统还有一些差距,但是我们发挥了每个人的能力,结果也令我们满意。 2感受与体会 在为期10天的实习过程中,我每天都感觉很充实,从基础知识的巩固,项目整个的开发过程,我都认真学习,勤于思考,并且不断动手实践,我感到收获很大。 我是C语言开发方向的,前一周时间主要是老师给我们讲解C语言的基础知识,常用函数、指针、结构体的构成以及使用方法。对于像我这样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C语言是我们的立身之本,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基础并不是那么好的,所以这就需要我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下更多的工夫。 之后我们4个人一组开始了项目开发。我们要做的是把之前在控制台实现的贪吃蛇小游戏,通过模拟,在规定的环境中运行,并完成老师指定的操作。在开发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问题,由于小组4个人实践能力不同,大家的进度就很难统一。还有一个就是对于单片机的相关知识,我们在以往的学习中并没有接触过,这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通过自学,来掌握相关知识,这对我们的这个项目也是最大一个考验。 两周的实训时间过得很快,在这段时间内,我的C语言知识得到了温习,编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觉得这次实习很重要,而且是恰逢其时,当然通过自己编程的过 1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实习报告

南京林业大学 认知实习报告 学院:理学院 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姓名:陈凯 学号:101102203 指导老师:陈泳 实习时间:2012年10月22日——2012年10月28日 实习地点:南京林业大学校内 一、目录 二、实习目的和意义 三、实习内容 “聚氨酯材料”讲座 “玻璃钢复合材料”讲座 “玻璃钢复合材料”讲座

参观实验室 三、认知实习总结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通过认识实习,使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的一些典型成型方法,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通过认识实习,学生应该将正在学习的聚合物加工基础、塑料橡胶成型原材料、塑料橡胶成型工艺与设备等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进一步理解和深化过去学到的知识为即将要学习塑料橡胶模具设计等课程积累生产实践经验。 二、实习内容 “聚氨酯材料”讲座 聚氨酯全称为聚氨基甲酸酯,英文名称是polyurethane,CASNo.:51852-81-4分子式:(C10H8N2O2·C6H14O3)x,它是一种高分子材料。聚氨酯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誉为“第五大塑料”是主链上含有重复氨基甲酸酯基团(NHCOO)的大分子化合物的统称。它是由有机二异氰酸酯或多异氰酸酯与二羟基或多羟基化合物加聚而成。反应式如下:-N=C=O+HO-→-NH-COO-,聚氨酯大分子中除了氨基甲酸酯外,还可含有醚、酯、脲、缩二脲,脲基甲酸酯等基团。(氰酸说明:H—O—C≡N(正)氰酸H—N=C=O(异氰酸)有(正)氰

酸和异氰酸两种。游离酸是二者混合物,未曾分离开业,但其酯类则有两种形式。氰酸是有挥发性和腐蚀性的液体。有强烈的乙酸气味。密度1.14。沸点23.6℃。在水溶液中显示极强酸性。性不稳定,容易聚合。水解时生成氨和二氧化碳。与醇类作用时生成氨基甲酸酯。(正)氰酸酯R—O—C≡N易聚合,并易水解,很难得到纯态物。异氰酸酯R—N=C=O或O=C=N—R—N=C=O,一般是带有不愉快气味的液体。氰酸可由氰尿酸经加热分解而制得。) 聚氨酯制品形态有软质、半硬质及硬质泡沫塑料、弹性体、油漆涂料、胶粘剂、密封胶、合成革涂层树脂、弹性纤维等,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冰箱制造、交通运输、土木建筑、鞋类、合成革、织物、机电、石油化工、矿山机械、航空、医疗、农业等许多领域。 根据所用原料的不同,可有不同性质的产品,一般为聚酯型和聚醚型两类。聚醚型聚氨酯主要是针对制备聚氨酯材料中的多元醇定义的,即制备聚氨酯的多元醇完全由聚醚型多元醇或者是在该体系中占有绝大部分。 聚醚多元醇分子结构中,醚键内聚能低,并易旋转,故有它制备的聚氨酯材料低温柔顺性能好,耐水解性能优良,虽然机械性能不如聚酯型聚氨酯,但原料体系粘度低,易与异氰酸酯、助剂等组份互溶,加工性能优良。 聚酯多元醇一般所指的是由二元羧酸与二元醇等通过缩聚反应得到的聚酯多元醇。广义上是含有酯基(COO)或是碳酸酯基

复合材料结构分析总结

复合材料结构分析总结 说明:整理自Simwe论坛,复合材料版块,原创fea_stud,大家要感谢他呀 目录 1# 复合材料结构分析总结(一)——概述篇 5# 复合材料结构分析总结(二)——建模篇 10# 复合材料结构分析总结(三)——分析篇 13# 复合材料结构分析总结(四)——优化篇 做了一年多的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的分析工作,也积累了一些分析经验,到了总结的时候了,回想起来,总最初采用I-deas,到MSC.Patran、Nastran,到最后选定Ansys为自己的分析工具,确实有一些东西值得和大家分享,与从事复合材料结构分析的朋友门共同探讨。 (一)概述篇 复合材料是由一种以上具有不同性质的材料构成,其主要优点是具有优异的材料性能,在工程应用中典型的一种复合材料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这种材料的特性表现为正交各向异性,对于这种材料的模拟,很多的程序都提供了一些处理方法,在I-Deas、Nastran、Ansys中都有相应的处理方法。笔者最初是用I-Deas下建立各项异性材料结合三维实体结构单元来模拟(由于研究对象是厚壁容器,不宜采用壳单元),分析结果还是非常好的,而且I-Deas强大的建模功能,但由于课题要求要进行压力容器的优化分析,而且必须要自己写优化程序,I-Deas的二次开发功能开放性不是很强,所以改为MSC.Patran,Patran 提供了一种非常好的二次开发编程语言PCL(以后在MSC的版中专门给大家贴出这部分内容),采用Patran结合Nastran的分析环境,建立了基于正交各项异性和各项异性两种分析模型,但最终发现,在得到的最后结果中,复合材料层之间的应力结果始终不合理,而模型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I-Deas中,相同的模型结果是合理的),于是最后转向Ansys,刚开始接触Ansys,真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丰富的单元库,开放的二次开发环境(APDL 语言),下面就重点写Ansys的内容。 在ANSYS程序中,可以通过各项异性单元(Solid 64)来模拟,另外还专门提供了一类层合单元(Layer Elements)来模拟层合结构(Shell 99, Shell 91, Shell 181, Solid 46 和Solid 191)的复合材料。 采用ANSYS程序对复合材料结构进行处理的主要问题如下: (1)选择单元类型 针对不同的结构和输出结果的要求,选用不同的单元类型。 Shell 99 ——线性结构壳单元,用于较小或中等厚度复合材料板或壳结构,一般长度方向和厚度方向的比值大于10; Shell 91 ——非线性结构壳单元,这种单元支持材料的塑性和大应变行为; Shell 181——有限应变壳单元,这种单元支持几乎所有的包括大应变在内的材料 的非线性行为; Solid 46 ——三维实体结构单元,用于厚度较大的复合材料层合壳或实体结构;

ANSYS结构分析指 复合材料

ANSYS结构分析指南第五章复合材料 5.1 复合材料的相关概念 复合材料作为结构应用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在现代,复合材料构件已被大量应用于飞行器结构、汽车、体育器材及许多消费产品中。 复合材料由一种以上具有不同结构性质的材料构成,它的主要优点是具有很高的比刚度(刚度与重量之比)。在工程应用中,典型复合材料有纤维和叠层型材料,如玻璃纤维、玻璃环氧树脂、石墨环氧树脂、硼环氧树脂等。 ANSYS程序中提供一种特殊单元--层单元来模拟复合材料。利用这些单元就可以作任意的结构分析了(包括非线性如大挠度和应力刚化等问题)。对于热、磁、电场分析,目前尚未提供层单元。 5.2 建立复合材料模型 与铁或钢等各向同性材料相比,建立复合材料的模型要复杂一些。由于各层材料性能为任意正交各向异性,材料性能与材料主轴取向有关,在定义各层材料的材料性能和方向时要特别注意。本节主要探讨如下问题: 选择合适的单元类型; 定义材料层; 确定失效准则; 应遵循的建模和后处理规则。 5.2.1 选择合适的单元类型 用于建立复合材料模型的单元类型有SHELL99、SHELL91、SHELL181、SOLID46和SOLID191 五种单元。但 ANSYS/Professional 只能使用 SHELL99 和 SHELL46 单元。具体应选择哪一类单元要根据具体应用和所需计算结果类型等来确定。所有的层单元允许失效准则计算。 1、SHELL99--线性层状结构壳单元 SHELL99 是一种八节点三维壳单元,每个节点有六个自由度。该单元主要适用于薄到中等厚度的板和壳结构,一般要求宽厚比应大于10。对于宽厚比小于10的结构,则应考虑选用 SOLID46 来建立模型。SHELL99 允许有多达 250 层的等厚材料层,或者 125 层厚度在单元面内呈现双线性变化的不等材料层。如果材料层大于 250,用户可通过输入自己的材料矩阵形式来建立模型。还可以通过一个选项将单元节点偏置到结构的表层或底层。 2、SHELL91--非线性层状结构壳单元 SHELL91 与 SHELL99 有些类似,只是它允许复合材料最多只有 100 层,而且用户不能输入自己的材料性能矩阵。但是,SHELL91 支持塑性、大应变行为

人员结构分析总结

2017年1-8月人力资源工作总结 1.公司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截至2017年8月31日,公司员工总人数为134人,其中公司领导为2人,行政人事部为14人;销售公司为21人;生产部71人;质检部9人;仓库9人;财务4人;供应部2人;技术部2人。人数最多的部门是生产部,占公司总人数的53%其次是销售公司,占公司总 人数的16% 生产部人员基本情况:管理人员 4人,机修人员5人,复合工段15人,大分切工段12 人,小 分切工段6人,印刷工段7人,制袋 工段9人,包装工段12人,保洁1人。 □公司领导■行政人事部HfflW 16% 公词口生产韶■仓库 ■頂检部■财务 处 口供应、技术 我公司各部门现有人员百分比 1.1性别结构 从整体来看,公司以女性员工居多,占公司员工总人数的 60%其中,公司生产部女性员工占部门总人数的66%销售公司目前以女性居多,占部门总人数的57%主要是因为销售公司内勤人员均为女性;质检部员工皆为女性。仓库从岗位的要求,以男性员工居多。 公司管理层共14人,男性员工居多,为11人,占管理层总人数的78.6%。 1.2学历结构 公司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有20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4.9%,大专学历的人员有21人, 占公司总人数的15.7%,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人员有 3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6.9%,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有57,占公司总人数的42.5%。其中,管理层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有12人,占管理层总人数的85.7%;销售公司: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占销售公司总人数的81%生产部:高中、中专、技校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占生产部总人数的41%

综上,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员仍集中在管理层及销售公司,相对于实现公司的集团化、_____ 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仍显管理人才储备不足。我行政人事部在下一阶段工作中须结合公司发展战略,重新审视公司现阶段及未来五年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并努力招聘到高素质人才。 本科及以上 ■大专 技校 ■初中及以下 26-乃 上图为我公司各学历层次的人数占公司总人数的百分比 1.3年龄结构 我公司员工年龄在18-32岁的人员有87人,占总公司人数的65% 43岁以上的人员18 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3%其中,生产部年龄划分:16-22岁的有9人,23-27岁的有12人, 28-32岁的有27人,33-37岁的有12人,38-42岁的有7人,42岁以上的有4人,年龄在 38岁以上的员工主要集中在制袋和包装工段,这两个工段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聘用年纪稍大的员工对公司的正常运营影响不是很大,但对于提拔技术骨干及班长有一定的难度,不利于公司的持续发展,在以后的招聘中会注意这个问题。 从整体上看,我公司人员处于年轻化状态,但是从各部门实际情况来看,有个别部门年龄结构偏大,如仓库装卸工,行政人事部门卫、食堂人员,主要是基于工作性质的要求,,年纪都在43岁以上,基本能满足现在工作的需要。

专业技能英语实训报告

专业技能英语实训报告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班级:131 姓名:成玲 学号:2013035102

Study on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polysaccharide from Chinese Rice Wine in vitro Abstract: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he polysaccharide from Chinese Rice Wine by alcohol precipitation was contras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total antioxidant activity,DPPH radical,hydroxyl radical and superoxide anion free radical were selected as the antioxidant indicators in vitro and ascorbic acid(VC)as the positive contro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rude polysaccharide and refined polysaccharide from Chinese Rice Wine had antioxidant activity,and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was related to concentration. The antioxidant ability of refined polysaccharide in total antioxidant activity,removing the DPPH radical and hydroxyl radical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crude polysaccharide. However,the antioxidant ability of crude polysaccharide in removing superoxide anion free radical was stronger than that of refined polysaccharide. Key words:Chinese Rice Wine;polysaccharide;alcohol precipitation;antioxidant ; Chinese rice wine is the oldest traditional brewing wine, and it is one of the world's three largest ancient wine full bodied, Yellow Wine the mellow, soft wine. Chinese rice wine with its wonderful color and its name, with its unique taste, rich nutrition and its health care function and known to the world. Research shows that Chinese Wine has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substances containing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the Yellow Wine, such as polyphenols and peptide etc.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have indicated that polysaccharide has antioxidant activity. The yellow rice wine contains polysaccharides, whether or not it has antioxidant activity, the research on this aspect has not been reported in any report. Therefore, Shaoxing yellow rice wine was used as raw material, and the polysaccharide was extracted from the raw materials, and the DPPH free radical, hydroxyl free radical and superoxide dismutase were extracted by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rude polysaccharide and the refined yellow rice wine .Anion and its 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vitro, which provides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and utilization of yellow rice wine. 1 Materials and methods 1.1 Materials and Experimental equipment Yellow Wine (brewing in the winter of 2010, Zhejiang Guyue Longshan, Shaoxing wine Limited by Share Ltd), 1, 1 -2-3phenyl 4-dinitrophenylhydrazine (1, 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 America Sigma, bovine serum albumin, glucose, ascorbic acid, 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G-250, adjacent benzene three phenol and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salicylic acid, three chloroacetic acid, potassium ferricyanide, chloroform, positive butanol and other reagents, 722s (spectrophotometer Shanghai Precision Scientific Instrument Co. Ltd), IKA Bei RV10 rotary evaporator (Germany IKA group) , freeze dryer ( America LABCONCO), high speed (centrifuge Mizue Analysis Instrument Co Ltd), UV-2450 UV spectrometer( Shimadzu Corporation).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 毕 业 实 习 报 姓名:杜宗飞 学号:2011090118 专业:复合材料与工程 班级:复合材料与工程01班 指导教师:赵建明 实习时间:XXXX-X-X—XXXX-X-X 20XX年1月9日

目录 目录 (2) 前言 (3)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3) 1.1实习目的 (3) 1.2实习任务要求 (4)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4) 2.1实习单位简介 (4) 2.2实习岗位简介(概况) (5) 三、实习内容(过程) (5) 3.1举行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岗位上岗培训。 (5) 3.2适应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岗位工作。 (5) 3.3学习岗位所需的知识。 (6) 四、实习心得体会 (6) 4.1人生角色的转变 (6) 4.2虚心请教,不断学习。 (7) 4.3摆着心态,快乐工作 (7) 五、实习总结 (8) 5.1打好基础是关键 (8) 5.2实习中积累经验 (8) 5.3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 (8) 5.4专业实践阅历远不够丰富。 (8) 本文共计5000字,是一篇各专业通用的毕业实习报告范文,属于作者原创,绝非简单复制粘贴。欢迎同学们下载,助你毕业一臂之力。

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在校生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毕业实习能够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认识到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工作中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实习期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进而生存发展。 刚进入实习单位的时候我有些担心,在大学学习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知识与实习岗位所需的知识有些脱节,但在经历了几天的适应过程之后,我慢慢调整观念,正确认识了实习单位和个人的岗位以及发展方向。我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于现实,改变和调整看问题的角度,锐意进取,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有朝一日,那些成才的机遇就会纷至沓来,促使我们成为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公认的人才。我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因此,我作为一名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有幸参加了为期近三个月的毕业实习。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经过了大学四年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理论进修,使我们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了根本掌握。我们即将离开大学校园,作为大学毕业生,心中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去做好自己专业发展、如何更好的去完成以后工作中每一个任务。本次实习的目的及任务要求: 1.1实习目的 ①为了将自己所学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知识运用在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反过来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复合材料与工程的专业实习,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并且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岗位实习,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

2018年度人力资源状况分析报告

2018年度人力资源状况分析报告 为了更好地完善公司的人力资源制度改革,帮助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走向规范化、标准化、职业化,通过有效管理,更大程度提升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本次人力资源分析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员工行为观察、员工代表沟通交流、整理汇总历史资料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基本清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并对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形成了以下报告: 第一部分 公司的人力资源现状 一、 集团总部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一) 集团总部现有员工119 人,其中,高层管理人员11人,占9.24%,中层人员 24人,占20.2%,基层84 人,占 70.6% (二) 不包括基层后勤辅助类岗位的总部员工现有107人,其中男、女比例如下 (三) 高层队伍结构分析 ◆ 高层队伍的年龄结构良好,平均年龄44岁,年富力强,学历结构较合理,全日制第一学历均在大专及以上,资质上有6人(占55%)持一级建造师证,职称上36%为高工,18%为中级,18%为助工,28%没有任何职称。 ◆ 高层队伍的结构缺陷主要是 ● 73%的高层是从事项目施工和项目管理出身,司龄10年以上,缺乏专业的企业管理方面的训练,在11名高层中只有2名是在2012年通过社会招聘引进的,有一定现代化企业管理经历。 ● 高层人员的职称和资质匹配度不足以应对企业发展需求 (四) 中层队伍结构分析 ◆ 中层队伍的平均年龄是38.7岁,年龄结构如下:

◆ 中层队伍的工龄结构分析:现有人员中54%是在2010年改制后通过社会招聘引进的,优势在于这批人即拥有一定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又有较好的工作经验,同时劣势是缺乏对建筑行业的认知。其余在改制前入职人员,其在中恒工作时间均超过10年,企业忠诚度较高,同时缺乏的是专业的职业化训练和素养。 ◆ 中层队伍的第一学历结构分析:本科占29%,大专占 46%,中专以及下占25%。通过函授或其它在职教育形式,90%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员工有提升,获得大专及上学历,同时还有二名中层获取MBA 硕士学历。 ◆ 中层队伍的职称和资质结构分析:职称上8%为高工,13%为中级,17%为助工,62%还未获得任何职称。资质上有8位(33% )中层获得一级建造师。缺陷是:职称和资质持有率太低,有待提升。 (五) 基层队伍结构分析 ◆ 基层队伍的平均年龄是30.6岁,具体占比如下: ◆ 基层队伍的第一学历结构如下: ◆ 基层队伍工龄结构分析

物流专业技能实训总结报告

物流专业技能实训总结报告模板 物流实习基地是促进物流管理专业教育发展,培养物流高等实用性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关键。下面是物流专业技能实训总结报告模板,欢迎参考阅读! 物流专业技能实训总结报告模板1 一、实训时间: xx年xx月xx日 二、实训地点: 苏宁南京配送中心 三、实训目的: 本次苏宁实训是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也是理论联系实际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旨在增强学生对物流活动、物流的流程和物流的发展现状有感性认识;并通过实训,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把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能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找出自己学习的差距,锻炼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将来的工作打好的基础。 四、公司简介: 南京苏宁物流基地位于雨花现代综合物流园,集苏宁电器服务总部、物流配送中心、售后服务中心,客服呼叫中心、培训中心及全国性数据中心于一体,是苏宁电器第三代综合性物流基地,占地面积350亩。 五、实训具体内容: 在苏宁中心库里工作,主要从事货物拣配工作。在工作之前,仓库主管带领我们参观了中心库,并讲解其布置的原理。苏宁大库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规模大,家电种类和数量多,这充分显示了苏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后,主管向我们介绍了仓库工作的流程,苏宁的大库主要有收货,存货,盘货,发货四项功能,每一项工作都要很好的链接才能保证整个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做的具体的工作是将高层货架的货物用工具运到集货位,虽然是一个普通的工作,但也要认真对待。第一天做这个工作的时候,使用液压叉车去搬运货物,可能是刚从学校里出来适应不了,第一天感觉很累,回去洗完澡就早早的睡了。第二天我开始学习使用电动车去搬运货物,才开始我经常会撞来撞去,可是我并不气馁,坚持认真的学着,学了一段时间后,我终于可以独立的送货了,用电瓶车以后搬货就相对轻松许多了,做的效率也很高,但是货物还是要从电瓶车上搬到集货位的,经常搬手上的皮都磨掉了,有时候不小心撞到腿会很疼,可是

材料专业实习报告范文6篇

材料专业实习报告范文6篇 材料专业实习报告范文6篇 常用检测设备和仪器的使用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并了解本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协作关系,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走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生产实习是专业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力手段,是进行现场教学,补充理论教学的最好场所,每个学生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通过生产实习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扩大知识面,为学习专业打好基础。生产实习中根据工厂实际情况和教学安排,有条件时可参加一些生产和力所能及的调查研究,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生产实习,了解工厂生产规模、生产方法、产品品种及应用;了解生产工艺过程、工艺条件条件、控制因素和产品质量检测方法;了解生产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操作条件及设备的维修、保养及使用注意事项。 实习过程中应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实习工厂的生产特点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尽可能提出建议、意见及改进措施。 了解各车间所用设备、生产能力、原料消耗指示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了解生产中曾出现过的故障及其原因,采用的措施及今后的打算。了解生产中所用的控制仪表、操作规程及生产技术管理情况、工厂的生产经验、合理化建议及技术改造概况、生产实习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3.生产实习是高等工科院校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有效方式,对于同学们接触工人、了解工厂、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未来工作、扩大视野,并为后续课程学习增加感性认识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生产实习目的是: 1.通过观察和分析机械制造装备和电子元器件的生产过程,学到本专业的生产实践知识和了解测控系统和自动化系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对后续课程的理解; 理论联系实际。用已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实习场所看到的实际生产技术,使理论知识得到充实、印证、巩固、深化,既体会学习书本知识的必要性,又提高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3.得到一次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二、实习的时间分配 实习工作安排一览表 三、实习地点选择 1. 贵州省工程复合材料中心: 了解挤出型材的生产过程,塑料制品的注塑成型。 国家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凯科特材料有限公司: 了解聚合物改性材料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过程,生产线的布置,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分析检测。 四、实习内容安排与要求 xx. 9.12 北京莱比德模具有限责任公司

XX公司人员结构分析汇报.

公司人员结构分析汇报 一、人员现状: 公司共有岗位 36个,定编 88人,其中兼职 2人,现有员工 83人。全公司员工平均年龄31岁,其中 45岁以上老员工 12人, 占 14.5%, 35-45岁的 20人,占 24%, 35岁以下青年员工51人, 占 61.5%。从文化结构上来看,大学本科学历 2人,占 2.4%,大专学历 13人,占 15.7%,高中、中专学历 38人,占 45.8%,初中以下学历 30人,占 36.1%。员工构成中以近几年高中、中专毕业生以及 初中学历的中青年员工为主要成份。具体岗位情况详见附表 二、存在问题: 1、人员素质程度不高、个人观念意识太重,缺乏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事例 :女生换宿舍问题及引起的连锁问题、宿舍内丢失物品问题。 通过分析公司大部分员工学历层次较低,人员素质程度不高,个 人观念意识太重,缺乏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才出现了上面的问题。 建议:通过素质培训、知识培训、各层面人员的面谈沟通 , 正确引 导员工思想发展方向,以加强员工的素质 ; 积极组织一些集体活动, 以提高员工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2、中层管理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较低 ; 体现在:所辖员工不服从工作安排和管理;对非所辖员工随意指示安排工作。 麦肯锡公司的一项调查表明:有的公司能保持持续发展和改革, 达到更高的业绩,关键的因素不在于高级管理者,而在于一批具有高 素质和管理才能的中层管理者和专业人才。可见中层管理人员在企业 中起中流砥柱的作用,他们不同于一般员工,他们的素质高低,在很 大程度上影响一般员工的职业行为。甚至关系企业发展的成败,因此 对中层管理者的素质,要有更高层次的特殊的要求。虽然不同规模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