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象 想象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3
第八章表象与想象[内容提要]1、表象的定义、分类及其主要特征2、想象的概念、作用及形式一、表象(image)(一)什么是表象?表象(representation)是指在头脑中保存的关于事物的形象,是对事物的一种知识表征。
人的思维不仅要借助于概念来进行,也要借助于表象来进行。
表象不同于知觉形象。
表象是在知觉形象基础上产生的,两者之间有相似之处,如都比较直观、具体。
但是表象和知觉的形象又有所不同。
表象比知觉形象更概括一些。
知觉的形象鲜明生动,而表象的形象却比较暗淡模糊;知觉的形象完整,表象的形象不完整;知觉的形象持久稳定,表象的形象不稳定。
例如,一棵树的表征不如具体某一棵树的知觉形象鲜明,它的形状、颜色和大小都不很清楚,而且表象的复现常常不很完整,我们一会儿想到树干,一会儿想到树枝等。
表象的种类:1、根据表象产生的通道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嗅觉表象,味觉表象,触觉表象,动觉表象如体育活动的动作,等等。
2、根据表象创造性程度不同可分为:知觉表象,感知事物时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记忆表象是指在记忆中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想象表象是指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后形成的新形象,这些形象可能是人们从未感知过的,或者是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
3、根据表象的概括程度,可分为:个别表象,或单一表象:是反映某一具体客体的形象。
一般表象:反映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的表象。
(二)表象的特征1、直观性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构成表象的材料均来自过去知觉过的内容,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岀现的。
2、概括性表象是人们多次感知的结果,它不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它是关于某个事物或某类事物的概括形象。
例如,马”的表象,头脑中岀现的不是某一匹具体的马,而是马的大体形象:高高的头,长长的尾巴,四条腿,颜色可能是白色的,也可能是红色的,可能是奔跑的,也可能是站立不动的。
(三)表象的作用1、表象与词在心理活动中的双重编码最早提出双重编码说是佩威奥(Paivio,1974 ),他认为长时记忆的信息是以视觉表象和言语表征两种形式存储的。
表象和想象表象表象(representation)是客观对象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在观念中所保持的客观对象的形象和客体形象在观念中复现的过程。
表象有如下特征:直观性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构成表象的材料均来自过去知觉过的内容。
因此表象是直观的感性反映。
但表象又与知觉不同,它只是知觉的概略再现。
与知觉比较,表象有下列特点:(1)表象不如知觉完整,不能反映客体的详尽特征,它甚至是残缺的、片断的;(2)表象不如知觉稳定,是变换的、流动的;(3)表象不如知觉鲜明,是比较模糊的、暗淡的,这反映的仅是客体的大体轮廓和一些主要特征。
然而在某些条件下,表象也可以呈现知觉的细节,它的基本特征是直觉性。
例如,在儿童中可发生一种“遗觉象”(eidetic image)现象。
向儿童呈现一张内容复杂的画片,几十秒钟后把画片移开,使其目光投向一灰色屏幕上,他就会“看见”同样一张清晰的图画。
这些儿童根据当时产生的映像可准确地描述图画中的细节,同时他们也清楚地觉得画片并不在眼前。
在实验中被试报告说,他“看见”一条“卷尾鳄鱼”,一个“看得出嘴、眼的小孩”,“右边有一棵大树”,“后面有一棵小棕榈树”,“小孩和鳄鱼最清楚”。
数出鳄鱼下颌有18棵牙齿。
“我完全看不见鳄鱼的脚,它们都没在水里,我看见它的两条前腿和一条后腿,后面的两棵树有同一树干”。
(还谈到别的细节)(HKluver,1926)。
遗觉象是部分学龄儿童特有的映现象,一般到青年期就消失了。
在表象的分类上,反映某一具体客体的形象,称为个别表象或单一表象,上述遗觉象就属于个别表象。
反映关于一类对象共同的特征称为一般表象。
一般表象更具上述与知觉相区别的那些特点。
概括性一般来说,表象是多次知觉概括的结果,它有感知的原型,却不限于某个原型。
因此表象具有概括性,是对某一类对象的表面感性形象的概括性反映,这种概括常常表征为对象的轮廓而不是细节。
表象的概括性有一定的限度。
对于复杂的事物和关系,表象是难以囊括的。
表象和想象一、名词解释1、想象: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幻想:幻想是与个人生活愿望相联系的,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二、填空1、想象的基本材料是已有表象2、根据想象的目的性可分为有意表象和无意表象。
根据创造性程度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可分为理想和空想两种。
3、看小说时产生的想象活动是再造想象,作者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活动是创造想象。
4、科学发明,技术创造,文艺创作等都是通过创造想象实现的。
三选择题1、下面有关想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B、根据想象的创造性程度,想象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C、想象的内容不可以超前于现实D、想象的内容可以解释超前于现实2、( B )是完全现实生活发展规律,并且毫无实现可能的想象。
A、幻想B、空想C、理想D、再造想象3、根据言语的描述和图样的示意,在人脑海中产生相应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叫( C )A、想象B、表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E幻想4、独立地在脑中形成新事物形象的心理过程叫( D )A、想象B、表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E、幻想5、在正确的世界观指导下,按照客观发展规律发展,并且可能实现的幻想叫( C )A、创造想象B、幻想C、理想D、空想6、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形式是( B )A幻想B、梦C、表象D空想四、辨别现实正误1、幻想是对未来的设想,往往使人想入非非,因此应避免学生产生任何幻想。
( × )2、梦是在睡眠时产生的,不是一种心理现象。
( × )五、简答题1、创造想象产生和发展依赖哪些条件?2、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⑴丰富表象和提高言语水平⑵掌握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⑶对想象力进行训练⑷正确引导和控制幻想。
表象/想象
单项选择题:
1、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叫做()。
A、表象
B、想象
C、再造想象
D、意象
2、人在头脑中创造形象的基本材料()。
A、表象
B、感知
C、记忆
D、想象
3、在人脑中重视过去所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叫()。
A、想象
B、知觉
C、记忆表象
D、再造想象
4、想象是否和其它心理过程一样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A、是
B、否
C、不知可能是否
D、都不是
5、通过想象在头脑中产生的新形象,不是记忆表象的简单重现,而是对()的重新改组和重建。
A、知觉
B、遗觉象
C、表象
D、再现
6、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产生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称为()。
A、想象
B、表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7、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叫做()。
A、创造想象
B、再造想象
C、表想
D、想象
8、在创造性活动中,新形象的出现常常带有突然性,这种心理状态称为()。
A、思维敏捷性
B、再造想象
C、幻想
D、灵感
9、粘合、强调、夸张、典型化是()所具有的特点。
A、再造想象
B、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10、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叫(),它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A、表象
B、再造想象
C、梦
D、幻想
11、在正确的世界观指导下,符合自然、社会发展规律,并目是可能实现的幻想叫做()。
A、创造想象
B、理想
C、幻想
D、空想
12、无意想象一种极端形式是()。
A、幻想
B、表象
C、梦
D、空想
13、幻想是一种()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
A、凭空的
B、与生活愿望相结合的
C、突然产生的
D、与客观现实相结合的
14、看小说时产生的想象活动主要是()。
A、表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
15、再造想象和创造性想象都是有意想象,它们主要是在想象的()上存在着差异。
A、表象储备
B、知识经验
C、实践要求
D、独创性和新颖性
16、幻想与一般创造想象不同,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幻想总是和个人愿望相联系,并体现个人所祈求或期望的事物;二是幻想()。
A、与创造想象的特点一样
B、与目前创造行动直接联系
C、与目前创造行动无直接联系
D、与再造想象的特点一样
答案
1-5BACAC 6-10CADBD 11-15BCBBD 16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