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孔、轴尺寸的极限与配合
- 格式:ppt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4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1-1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专业的主干课程,是技术性和实践性都比拟强的一门技术根底课。
主要容包括:极限与配合、形和位公差、外表粗糙度技术测量。
1-2 所谓互换性是指在制成同一规格的零件中,不需要任何挑选或附加加工就可以直接使用,组装成部件或整机,并能到达设计要求。
遵循互换性原那么,不仅能提高生产率,而且能有效地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本钱,所以互换性是机器和仪表制造中重要的生产原那么。
1-3 互换性可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两种。
完全互换是指零、部件在装配时,不需要任何选择或附加加工。
其通用性强,装配方便,可减少修理时间,利于专门化生产,在制造业中被广泛采用。
如螺栓、圆柱销等标准件的装配大都属于此类情况;而不完全互换是指零部件在装配时允许进展附加加工、选择和调整,以提高装配的精度和解决加工的困难。
如精度要求较高的滚动轴承,常采用不完全互换法。
1-4 装配时通常按零件的实际尺寸大小分成假设干组,使同组零件的相配尺寸相差值很小,再与对应组零件进展装配,这种方法称为分组装配法。
该方法既能保证装配精度与使用要求,又降低了本钱。
此时,仅是组零件可以互换,组与组之间不可互换,因此属不完全互换。
如精度要求较高的滚动轴承,常采用分组装配法。
1-5 由于加工中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能把零件加工成理论上准确的尺寸,总会有误差存在,加工误差可分为以下几类:〔1〕尺寸误差:指加工后零件某处的实际尺寸对理想尺寸之差的偏差值。
如图纸上标注的尺寸为30mm,加工后的尺寸为29.98mm,那么尺寸误差为0.02mm。
〔2〕形状误差:指加工后零件上实际的线或面对理想形状的偏差值。
如轴的横截面为圆形,加工后实际形状为椭圆形,这就是形状误差。
〔3〕位置误差:指实际零件形体上的点、线、面对各自要求的理想方向和理想位置的偏差量。
理想方向和理想位置指几何意义上的绝对平行、垂直、同轴及绝对准确的角度和位置关系。
第2章孔、轴的极限与配合习题参考答案一、简述题1、什么是基孔制配合与基轴制配合?为什么要规定基准制?广泛采用基孔制配合的原因何在?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基轴制配合?答:(1)基孔制配合是指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而基轴制配合是指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
(2)因为国家标准规定的20个公差等级的标准公差和28个基本偏差可组合成543个孔公差带和544个轴公差带。
这么多公差带可相互组成近30万种配合。
为了简化和统一,以利于互换,并尽可能减少定值刀具、量具的品种和规格,无需将孔轴公差带同时变动,只要固定一个,变更另一个,便可满足不同使用性能要求的配合,且获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因此,国家标准对孔与轴公差带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规定了两种基准制,即基孔制和基轴制。
(3)因为采用基孔制可以减少定值刀、量具的规格数目,有利于刀量具的标准化、系列化,因而经济合理,使用方便,能以广泛采用基孔制配合。
(4)选择基轴制配合的情况如下:a、由冷拉棒材制造的零件,其配合表面不经切削加工;b、与标准件相配合的孔或轴;c、同一根轴上(基本尺寸相同)与几个零件孔配合,且有不同的配合性质。
2、选定公差等级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在首先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精度要求,使综合经济效果为最好。
3、基准制的选用原则是什么?答:主要考虑工艺的经济性和结构的合理性,一般情况下,优先采用基孔制,这样可以减少备用的定值孔用刀具、量具的种类,经济效益比较好。
二名词解释1、基本尺寸:设计时给定的尺寸。
2、实际尺寸:通过测量得到的尺寸。
3、尺寸公差:允许尺寸的变动量。
4、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极端。
5、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6、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7、基孔制: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