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流力学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53.50 KB
- 文档页数:6
《渗流力学》练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渗流力学:研究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2.采油指数:单位压差下的产油量。
3.舌进现象:当液体质点从注水井沿x 方向己达到生产井时,沿其他流线运动的质点还未达到生产井,这就形成了舌进现象。
4.稳定渗流:运动要素(如速度、压力等)都是常数的渗流。
5.绝对无阻流量:气井井底压力为一个大气压时的气井产量。
6.渗流速度:流体通过单位渗流面积的体积流量。
7.多井干扰:多井同时工作时,地层各点的压降等于各井单独工作时的压力降的代数和。
8.稳定试井:通过认为地改变井的工作制度,并在各个工作制度稳定的条件下测量其压力及对应的产量等有关资料,以确定井的生产能力和合理的工作制度,以及推算地层的有关参数等。
二、填空1.符合(流量和压差成正比)的渗流叫(线性渗流)。
2.油气储集层的特点(储容性)、(渗透性)、(比表面大)和(结构复杂)。
3.渗流的三种基本几何形式有(平面单向流)、(平面径向流)、(球形径向流)。
4.流体渗流中受到的力主要有(粘滞力)、(弹性力)和(毛细管压力)。
5.单相液体稳定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是(02=∇p ),为(拉普拉斯型方程)。
6.单相液体不稳定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是(21pp t η∂∇=∂),为(热传导方程型方程)。
7.油井不完善类型有(打开程度不完善)、(打开性质不完善)和(双重不完善)。
8.等产量两汇流场中等势线方程为(r 1r 2=C 0),y 轴是一条(分流线),平衡点是指(流场中流速为零的点)。
9.气井稳定试井时,按二项式处理试井资料时,其流动方程为(2sc sc 2wf 2e Bq Aq p p +=-),绝对无阻流量表达式(Bp p B A A q 2)(42a 2e 2AOF -++-=)。
三、简答题1.试绘图说明有界地层中开井生产后井底压力传播可分为哪几个时期?2.渗流速度和真实渗流速度定义。
给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渗流速度:流体通过单位渗流面积的体积流量,A q v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渗流力学期末复习题一、概念题(可由文字或公式表示,本类型题目也可以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1、压力梯度曲线2、非线性渗流的二项式3、采油指数4、不完善井折算半径5、势的叠加6、平面径向稳定流的渗流阻力7、稳定试井8、折算压力9、活塞式水驱油10、渗流速度11、达西定律12、汇点反映13、综合弹性压缩系数14、导压系数15、等饱和度面移动方程二、简答及概念题(本类型题目有的可以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16、按照储集层的空间形态,油藏可以分成为哪两种类型?17、简述油藏开发中的几种天然能量对应驱油方式。
18、简述油藏流体渗流时流体质点真实平均速度的概念,及其与渗流速度的关系。
19、简述多口生产井同时生产时存在死油区的原因,并给出2种以上动用死油区的方法。
20、写出不稳定试井的概念。
21、写出单相不可压缩流体单向渗流时的产量表达式。
22、根据镜像原理,作出图中两条断层相夹油井的“镜像”:备注:此题可以扩展为两条平行断层、两条断层呈直角、两条断层呈120°等等类型,复习的时候应该要注意。
23、什么是压力的叠加原理?(可由公式或文字表达)24、简述油水两相渗流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其中哪一个更重要?25、作出单相液体封闭边界,油井定产时地层的压力波传播示意图,并说明压力传播的阶段及其特点。
(此题还需要注意和它相似的另外三种情况:封边外边界、油井定压;定压外边界、油井定产;定压外边界、油井定压)26、什么是汇源反映法?汇点反映?27、可压缩流体在弹性介质中油水两相的连续性方程的一般形式。
三、在由一条断层和一条直线供给边界构成的水平、均质、等厚油藏中有一口生产井,如图所示,供给边界的压力为pe ,井到水平边界距离为a ,到垂直边界的距离为b ,地层渗透率K ,原油粘度μ,孔隙度φ,油层厚度h ,油井半径Rw ,在稳定渗流的情况下,试写出该井井底流压的表达式。
(本题15分)考虑:如果是不稳定渗流时井底流压的表达式又是什么四、推导考虑重力与毛管力作用下的含水率公式。
硕士研究生课程渗流力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简答题1.什么是多孔介质?.什么是多孔介质?多孔介质指的是这样的一个体积;可以把它分成很多微小的体积,在每个小体积中,都包含有固体和流体;其中固体部分称为“骨架”,而充满流体(液体及气体)的部分称为“孔隙”。
所有连通的孔隙所占的体积称为“有效孔隙”。
在有效孔隙中,流体可以从一点连续运动到任意另外一点。
在一般情况下,常认为孔隙都是连通的。
在自然界,多孔介质指的是松散土层,含裂隙或溶隙的坚硬岩石,而含有溶洞或地下暗河的岩溶介质不属于这个范围。
河的岩溶介质不属于这个范围。
多孔介质具有孔隙性、多孔介质具有孔隙性、多孔介质具有孔隙性、压缩性和贮水或释放出水的一些性质。
压缩性和贮水或释放出水的一些性质。
2.比贮水系数.比贮水系数比贮水系数S s 定义为水头下降一个单位时,从表征体元中释出的水所占的体积,即 h U U S ws D D =0其中D U w 表示[U 0]中由于多孔介质骨架的变形和水的膨胀而释出的水的体积;D h 表示水头的下降值。
下降值。
3.Darcy 定律定律1856年,法国的H .Darcy 在装满砂的圆管中进行实验。
得到如下关系式: lH H KA Q 21-= 式中Q 是渗流量;H 1和H 2是通过砂样前后的水头;l 是砂样沿水流方向的长度;A 是试验圆筒的横截面积,包括砂粒和孔隙两部分面积在内;K 是比例系数,称为渗透系数,也称水力传导系数。
上式中l H H 21-的即水力梯度J ,故可改写为KJ AQ V == 上述两个关系式称为Darcy 定律。
它表示渗流速度V 与水力梯度成正比关系。
与水力梯度成正比关系。
4.建立双重介质渗流方程时的基本假设(1)岩层中孔隙和裂隙的分布彼此都是连续的,即所谓的“二重性”假定。
双重介质的名称即由此而来。
根据这一假定,在渗流区中每个点上都有两个水头,一个是孔隙水头H ,另一个是裂隙水头H f 。
(2)孔隙以贮水为主,裂隙以导水为主,水自孔隙经裂隙流向别处,这样总的渗透性就决定于裂隙的渗透性。
《渗流力学》练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渗流力学:研究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2.采油指数:单位压差下的产油量。
3.舌进现象:当液体质点从注水井沿x 方向己达到生产井时,沿其他流线运动的质点还未达到生产井,这就形成了舌进现象。
4.稳定渗流:运动要素(如速度、压力等)都是常数的渗流。
5.绝对无阻流量:气井井底压力为一个大气压时的气井产量。
6.渗流速度:流体通过单位渗流面积的体积流量。
7.多井干扰:多井同时工作时,地层内各点的压降等于各井单独工作时的压力降的代数和。
8.稳定试井:通过认为地改变井的工作制度,并在各个工作制度稳定的条件下测量其压力及对应的产量等有关资料,以确定井的生产能力和合理的工作制度,以及推算地层的有关参数等。
二、填空1.符合(流量和压差成正比)的渗流叫(线性渗流)。
2.油气储集层的特点(储容性)、(渗透性)、(比表面大)和(结构复杂)。
3.渗流的三种基本几何形式有(平面单向流)、(平面径向流)、(球形径向流)。
4.流体渗流中受到的力主要有(粘滞力)、(弹性力)和(毛细管压力)。
5.单相液体稳定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是(02=∇p ),为(拉普拉斯型方程)。
6.单相液体不稳定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是(21pp t η∂∇=∂),为(热传导方程型方程)。
7.油井不完善类型有(打开程度不完善)、(打开性质不完善)和(双重不完善)。
8.等产量两汇流场中等势线方程为(r 1r 2=C 0),y 轴是一条(分流线),平衡点是指(流场中流速为零的点)。
9.气井稳定试井时,按二项式处理试井资料时,其流动方程为(2sc sc 2wf 2e Bq Aq p p +=-),绝对无阻流量表达式(Bp p B A A q 2)(42a 2e 2AOF -++-=)。
三、简答题1.试绘图说明有界地层中开井生产后井底压力传播可分为哪几个时期?2.渗流速度和真实渗流速度定义。
给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渗流速度:流体通过单位渗流面积的体积流量,A q v /=。
《渗流力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圆形封闭地层中心一口井生产时的拟稳态是指。
2.油藏的驱动方式包括几种方式。
3.在油气层中相互连通的油气水构成一个。
4.综合压缩系数的物理意义是。
5.流体在地下渗流过程中,受到这几种力的作用和影响。
6.渗流数学模型必须包括的内容有。
7.影响水驱油非活塞性的主要因素是。
8.达西定律是渗流的基本定律,它表明和成正比关系,与成反比关系。
9.地层导压系数的表达式为:,其物理意义为:。
10.折算半径是指:。
11.把油气层中流动的液体、气体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统称为,把构成油气层的固体结构称为。
12.流体在油气层中的流动称为。
13.完整的渗流数学模型包括两部分。
14.分流量方程的推导是在忽略了力的情况下得到的一个简化式。
15.油气两相渗流的产量与成正比关系。
二、简述题1.油井的不完善类型有哪几种?并说明它们对产量的影响。
2.简述油井不稳定试井的基本原理及能解决的问题。
3.绘图说明非活塞式水驱油时含水饱和度变化规律。
4.镜像反映法的作用是什么?在复杂边界油藏中应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5.试绘制Horner曲线,并说明利用它来求原始地层压力的方法。
6.简述油井的不完善类型及其引起产量变化的原因,并说明描述不完善性的方法。
7.写出非活塞式水驱油见水前的两相区平均含水饱和度公式,并图示其确定方法。
8.画出平面径向渗流的渗流场图,并说明其特点。
9.油井的不完善类型有哪几种?通常描述不完善性的方法有哪几种?10.叠加原理是解决多井问题的基本原理,说明其实质及在具体应用时应注意什么条件?11.如何确定一维水驱油在油井见水前两相区平均含水饱和度及前缘含水饱和度?三、计算题1、距离直线断层a处有一口生产井,其单位地层厚度的产量为q。
要求:1. 写出该平面渗流场的复势、势函数和流函数。
2. 求渗流场中任意一点的渗流速度。
2、刚性水压驱动油藏中,某油井的油层厚度10m,渗透率为1μm2,地下原油粘度10mPa.s,原油体积系数1.2,地面原油密度0.8g/cm3,地层压力10MPa,井底压力7.5MPa,油井半径10cm,油井供油面积0.3km2,求该井日产原油为多少吨?3、距离直线不渗透边界附近a处有一口生产井,其单位地层厚度的产量为q,已知井半径为r w,油层厚度为h,渗透率为k,井底势为Фw,供给区半径为Re(Re>>a),其上的势为Фe,试推导油井的产量公式。
《渗流力学》习题集第1章渗流基本规律及渗流模型【练1-1】油气层中多孔介质的类型有几种?【练1-2】渗流的基本概念?油气渗流的基本概念?【练1-3】折算压力的概念?【练1-4】压力梯度曲线和地层压力系数的概念?【练1-5】油气藏中的驱动能量有哪些?【练1-6】四口油井测压资料如表,已知原油比重0.8,油水界面的海拔为-950m,分析哪个井为低压区?【练1-7】油藏中两点,高差10m,高点压力9.35MPa,低点压力为9.5MPa,原油重率0.85,问原油流动方向?【练1-8】边长5cm正方形截面岩心,长100cm,倾斜放置,倾斜高差50cm,入口端(上部)压力P1=0.2MPa,出口端(下部)压力P2=0.1MPa,液体重率0.85,渗流段长度100cm,液体粘度2mPa·s,岩心渗透率1µm2,求流量?50cm【练1-9】测定圆柱形岩心渗透率,岩心半径为1cm,长度为5cm,在岩心两端建立压差,使粘度为1mPa·s的液体通过岩心,在2分钟内测量出通过的液量为15cm3,两端的压差为157mmHg,计算岩心渗透率?【练1-10】高速非达西的机理?其渗流速度表达式?【练1-11】已知地层的渗透率4µm 2,液体粘度4mPa·s ,地层孔隙度0.2,液体密度850kg/m 3,井产量50m 3/d ,地层厚度10m ,井半径10cm ,射孔井段每m 射10孔,孔半径为10mm ,试确定井壁处的流动是否服从达西定律?【练1-12】一口裸眼完成井,打开油层厚度为10m ,地下日产油量100m 3,井半径10cm ,地层渗透率1µm 2,孔隙度0.2,流体粘度4mPa·s 、重度850kg/m 3,液体单向流动,试问此时液体由地层流至井底是否服从达西定律?【练1-13】由一直线断层与一直线供给边界构成的水平均质等厚油藏中有一口生产井,供给边界上的压力为P e ,井底压力为P w ,地层渗透率为K ,原油粘度µ,孔隙度Ф,油层厚度h ,油井半径r w ,不考虑岩石和流体的弹性,以油井为直角坐标原点写出稳定渗流数学模型?【练1-14】如图所示的边界条件物理问题,以油井为极坐标原点写出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Γ2【练1-15】试根据球向渗流达西定律基本形式推导出半球形流动的定产量内边界条件表达式?第2章 单相不可压缩液体稳定渗流规律【练2-1】已知供给边界r e 处压力为P e ,油井产量为Q ,根据达西定律微分形式推导平面径向渗流压力分布? RP e2r we P wr e【练2-2】等压线、流线概念?渗流场概念及绘制原则?【练2-3】已知K=1µm 2,µ=2mPa·s ,压差为 1.5MPa ,R e =10Km ,R w =0.1m ,R 1=10Km ,R 2=1m ,Ф=0.2,求液体质点从R 1移动到R 2需用多长时间?(平面径向流)。
渗流力学复习题渗流力学是研究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的科学,它在石油工程、地下水研究、环境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渗流力学的复习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学科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1. 定义解释- 请解释什么是达西定律,并说明其适用范围。
2. 达西定律的应用- 给定一个多孔介质的渗透率和流体的粘度,如何使用达西定律计算流体的流速?3. 渗透率- 描述渗透率的物理意义,并解释如何测量一个多孔介质的渗透率。
4. 流体类型- 区分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并说明它们在渗流力学中的重要性。
5. 多孔介质的分类- 描述多孔介质的几种类型,并解释它们在渗流过程中可能表现出的不同特性。
6. 有效应力原理- 解释有效应力原理,并讨论它在多孔介质中的重要性。
7. 相对渗透率- 定义相对渗透率,并解释它如何影响多孔介质中的流体流动。
8. 毛管压力曲线- 描述毛管压力曲线,并解释它如何与多孔介质的饱和度相关。
9. 多相流动- 讨论在多孔介质中发生的多相流动现象,并解释它们对渗流力学的影响。
10. 井筒流动问题- 解释井筒流动问题,并给出一个计算井筒流动速率的公式。
11.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描述在解决渗流问题时需要考虑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12. 数值方法- 简述数值方法在解决复杂渗流问题中的应用,例如有限差分法或有限元法。
13. 环境影响- 讨论渗流力学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评估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
14. 案例研究- 提供一个实际案例,分析渗流力学在该案例中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15. 未来趋势- 讨论渗流力学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新的理论、技术和应用。
渗流力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理论的提出,其应用范围和深度也在不断扩展。
通过复习这些题目,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渗流力学的基本原理,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1.2.3.含有大量任意分布的彼此连通的且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孔隙的固体介质叫做多孔介质。
流体通过多孔介质的流动称为渗流或渗滤2.油气藏是油气储集的场所和流动的空间按圈闭形成条件不同,可划分为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描述方法折算半径法附加阻力法3,在实际情况下,有的井不一定钻穿全部油层厚度,且一般都采用下套管射孔完井,这样的井称为水动力学不完善井类型打开程度不完善打开性质不完善双重不完善井底附近油层性质变化的特殊不完善井5.考虑到不完善性的共同特点是渗流面积改变,而且可以近似用井径变化导致渗流面积的改变来代替,这样就把实际的不完善井化为半径较小的假想完善井。
这一假想完善井的半径称为折算半径,它的产量和压差与实际的完善井相等6.稳定试井又称系统试井,是通过人为地改变井的工作制度,并在各个工作制度稳定的条件下测量其压力及对应产量等有关资料,以确定井的生产能力和合理工作制度及反求地层的有关参数的方法7.井增产又两个途径一是增加压差二是提高地层流动系数的值8.压降叠加原理:多井同时工作时,地层中任意一点的压降应等于各井单独工作时在该点所造成的压降的代数和9.势的叠加原理:当渗流服从线性定律,在无限平面地层中同时存在若干源汇时,合成流动的势就等于每个源汇单独处在所引起的势的代数和10.在油田开发初期,地层压力一般高于饱和压力,主要依靠原油及岩石的弹性能开采,这种开采方式称为弹性驱动方式11.假定在水驱油过程中地层含水区和含油区之间存在着一个明显的油水分界面,这个油水分界面将垂直于液流流线向井排移动,当它到达井排处时井排就见水,这样的水驱油方式称为活塞式驱油12.油水两项渗流时造成非活塞式驱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水渗入到含油驱后,不能将全部原油置换出去,而是出现一个油和水同时混合流动的油水混合区,这种驱油方式称为非活塞式水驱油。
影响水驱油非活塞性的因素毛管力的影响重率差的影响粘度差的影响13.油藏的驱动方式:重力水压驱动弹性驱动气压驱动溶解气驱动重力驱动原始地层压力pi是指油藏开发前流体所受的压力目前地层压力pr 井底流压供给压力pe是指当油藏中存在液源供给区时,在供给边缘上的压力井底压力pw是指油井正常生产时,在生产井井底所测得的压力折算压力pz表示油层中各点流体所具有的总能量,即油藏中某点折算到某一基准面的压力15.镜像反映法主要用来研究等势边界与不渗透边界的影响问题,反映时要求保持边界上渗流条件不变16.封闭弹性驱动方式下,压力传导的第二阶段达到拟稳态时的主要特征是,地层个点的压力下降稳定,任意一点压力下降速度相等,18.综合压缩系数的物理意义是:单位岩石体积在降低单位压力时,由于空隙收缩和液体膨胀共排挤出来的液体体积19.在油气层中相互连通的油气水构成一个统一的水动力学系统流体在地下渗流过程中,受到重力、惯性力、粘滞力、演示及流体的弹性力、毛细管压力这几种力的作用和影响分流量方程的推导是在忽略了重力和毛管力的情况下得到的一个简化式20.折算半径是指:把实际的不完善井化为半径较小的假象完善井的半径21.渗流速度是指:渗流量与渗流截面积之比22.镜像反应法的原则:对称性原则(等产量、距离相等)、边界渗流性质不变的原则(不渗透边界“同号”、供给边界“异号”)23.画渗流场图的原则:各相邻两条等压线之间的压力差应相等,各相邻两条流线之间所通过的流量也相等一、填充题1.我们把油气层中流动的液体、气体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统称为(地下流体),把油气层这样的固体结构称为(多孔介质)。
《渗流力学》复习题及答案.doc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渗流力学期末复习题一、概念题(可由文字或公式表示,本类型题目也可以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1、压力梯度曲线2、非线性渗流的二项式3、采油指数4、不完善井折算半径5、势的叠加6、平面径向稳定流的渗流阻力7、稳定试井8、折算压力9、活塞式水驱油10、渗流速度11、达西定律12、汇点反映13、综合弹性压缩系数14、导压系数15、等饱和度面移动方程二、简答及概念题(本类型题目有的可以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16、按照储集层的空间形态,油藏可以分成为哪两种类型?17、简述油藏开发中的几种天然能量对应驱油方式。
18、简述油藏流体渗流时流体质点真实平均速度的概念,及其与渗流速度的关系。
19、简述多口生产井同时生产时存在死油区的原因,并给出2种以上动用死油区的方法。
20、写出不稳定试井的概念。
21、写出单相不可压缩流体单向渗流时的产量表达式。
22、根据镜像原理,作出图中两条断层相夹油井的“镜像”:备注:此题可以扩展为两条平行断层、两条断层呈直角、两条断层呈120°等等类型,复习的时候应该要注意。
23、什么是压力的叠加原理?(可由公式或文字表达)24、简述油水两相渗流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其中哪一个更重要?25、作出单相液体封闭边界,油井定产时地层的压力波传播示意图,并说明压力传播的阶段及其特点。
(此题还需要注意和它相似的另外三种情况:封边外边界、油井定压;定压外边界、油井定产;定压外边界、油井定压) 26、什么是汇源反映法?汇点反映?三、在由一条断层和一条直线供给边界构成的水平、均质、等厚油藏中有一口生产井,如图所示,供给边界的压力为pe ,井到水平边界距离为a ,到垂直边界的距离为b ,地层渗透率K ,原油粘度μ,孔隙度φ,油层厚度h ,油井半径Rw ,在稳定渗流的情况下,试写出该井井底流压的表达式。
(本题15分)考虑:如果是不稳定渗流时井底流压的表达式又是什么四、推导考虑重力与毛管力作用下的含水率公式。
1. 地下水动力学:是研究地下水在孔隙岩石、裂隙岩石、和喀斯特岩石中运动规律的科学。
它是模拟地下水流基本状态和地下水中溶质运移过程,对地下水从数量和质量上进行定量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以及兴利除害的理论基础。
2.流量:单位时间通过过水断面的水量称为通过该断面的渗流量。
3. 渗流:逸度假设水流通过整个岩层断面(骨架+空隙)时所具有的虚拟平均流速,定义为通过单位过水断面面积的流量。
4.渗流场:发生渗流的区域称为渗流场。
是由固体骨架和岩石空隙中的水两部分组成。
5.层次:水质点作有联序,互不混杂的施动。
6.素流:水质点作无秩序、互相混杂的流动。
7.稳定流与非稳定流:若流场中所有空间点上-切运动要素都不随时间改变时.称力稳定流。
否则称为非稳定流。
8.雷诺数:表征运动流体质点所曼惯性力和粘性力的比值。
9.雷诺数的物理意义:水流的惯性力与黏滞力之比。
10.渗透系数:在各项同性介质(均质)中,用单位水力梯度下单位面职上的流量表示流体通过孔隙骨架的难易程度,称之为渗透系数。
11.流网:在渗流场中.由流线和等水头线组成的网络称力流网。
12.折射现象:地下水在非均质岩层中运动,当水流通过渗透系数突变的分界面时.出现流线改变方向的现象。
13.裘布依假设:绝大多数地下水具有缓变流的特点。
14.完墓井:贯穿整个含水层,在全部含水层厚度上都安装有过滤器并能全断面进水的并。
15.非完整井:未揭穿整个含水层.只有井底和含水层的部分厚度上能进水或迸水部分仅揭穿部分含水层的井。
16.水位降溧:抽水井及其周围某时刻的水头比初始水头的降低值。
17.水位降落漏斗:抽水井周国由抽水(排水)而形成的漏斗状水头(水位)下降区,称为降落后斗。
18.影响半铿:是从抽水井到实际观测不到水位降深处的径向距离。
19.有效井半镘:迪井轴到井管外壁某-点的水平距离。
在该点。
按稳定流计算的理论降深正好等于过滤器外壁的实际降深。
20.井损水流经过滤器的水头损失和在井内向上运动至水泵吸水口时的水头损失,统称为井21.水跃:在实验室砂槽中进行并流模拟实验时发现,只有当井中水位降低非常小时.抽水井中的水位与井壁外的水位才基本-致.当井中水位降低较大时,抽水井中的水位与井壁外的水位之间存在差值的现象。
《渗流力学》综合复习资料一、简述题1.油井的不完善类型有哪几种?并说明它们对产量的影响。
答:(一)实际不完善井的境地结构很多,但归纳起来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打开程度不完善。
油层未全部打开,但打开部分是裸眼完成的。
这种井底结构多半用于有底水且岩层比较坚固的油层。
(2)打开性质不完善。
油层全部被钻开,但为下套管射孔完成。
这种井底结构是目前我国油田上最常见的情形。
这类不完善性主要取决于射孔弹的孔数、射孔弹的直径及射孔弹射入地层的深度。
(3)双重不完善。
油层没有全部被钻开,而且打开部分又是下套管射孔完成的。
(P73,第二节)(二)在一般情况下,不完善井的产量比完善井的要低,其主要原因是不完善井在井底附近渗流面积变小,流线发生弯曲和密集,渗流阻力增加。
但有些不完善井的情况恰好相反,随着各种增产技术的发展及射孔方法的改善,井底附近渗透率得到改善,这种经过处理的特殊不完善井的产量比完善井的产量还要大些。
(P74,第二节)2.油井的不完善类型有几种?描述不完善性的方法有哪些?答:(一)油井的不完善类型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打开程度不完善。
油层未全部打开,但打开部分是裸眼完成的。
这种井底结构多半用于有底水且岩层比较坚固的油层。
(2)打开性质不完善。
油层全部被钻开,但为下套管射孔完成。
这种井底结构是目前我国油田上最常见的情形。
这类不完善性主要取决于射孔弹的孔数、射孔弹的直径及射孔弹射入地层的深度。
(3)双重不完善。
油层没有全部被钻开,而且打开部分又是下套管射孔完成的。
(P73,第二节)。
(二)描述不完善性的方法:R (1)井的折算半径:所有按完善井研究的成果都可以用来求解不完善井,只需将井的半径w R代替。
用折算半径wr(2)附加阻力法:油井的不完善性还可以用增加一个附加阻力的方法表示。
(P74-75,第二节)3.镜像反映法的作用是什么?在复杂边界油藏中应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1)镜像反映法的目的:将边界反映掉,变成无限大地层中多口井的情况,再根据势的叠加原理求出其产量。
《渗流力学》综合复习资料一、 填空题1.完整的渗流数学模型必须包括基本微分方程式(组)与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2. 地层导压系数的表达式为t c μφηk=;物理意义是单位时间内地层压力传播的地层面积。
3. 渗流速度v 是指流体通过单位渗流面积的体积流量,流体质点的真实平均速度u 是指流体通过单位孔隙渗流面积的体积流量 ,两者的关系为u v φ=。
4. 综合压缩系数(C t )的物理意义是单位地层体积当压力下降单位压力时,由于液体膨胀和岩石孔隙体积的收缩依靠特性能量所驱动的液体体积。
若地层中饱和油水两相流体时C t 的表达式为Ct = Cf + CL φ。
5. 等值渗流阻力法是根据水电相似原理建立的,主要解决多井同时工作的问题。
6. 镜像反映法主要用来研究等势边界和不渗透边界的影响。
反映后要求边界性质不变。
7. 在非活塞式水驱油中油水前缘含水饱和度主要取决于岩层的微观结构 和地下油水粘度比值;对同一岩层来说,水驱油时油水粘度比越大,前缘含水饱和度越小;油井见水越早。
8. 综合压缩系数的物理意义是单位地层体积当压力下降单位压力时,由于液体膨胀和岩石孔隙体积的收缩依靠特性能量所驱动的液体体积。
9.地层导压系数的表达式为tc μφηk=;物理意义是单位时间内地层压力传播的地层面积。
10. 流体在地下渗流过程中,受到重力、粘滞力、惯性力、弹性力、毛管力这几种力的作用和影响。
11. 拟稳态是指封闭边界定产量生产时,压力波传播的第二阶段,当地层各点压降速度相等的状态。
12. 油藏中可能存在的天然驱动方式包括弹性驱动、水压驱动、气压驱动、溶解气驱与重力驱动。
13. 平面上任一点A 处有一点汇,则任意点复势可表述为。
14. 油井的不完善性主要有:打开程度不完善、打开性质不完善、双重不完善。
15. 达西定律描述的是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渗流时,流量与折算压差成正比关系,与渗流阻力成反比关系。
16. 封闭弹性驱动方式下,压力传导的第二阶段达到拟稳态时的主要特征是地层各点压降速度相等 。
渗流力学复习题渗流力学复习题渗流力学是地下水流动的研究领域,涉及到地下水的渗透、渗流速度、渗透率等问题。
在地质工程、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中,渗流力学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渗流力学的复习题,希望能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相关知识。
1. 什么是渗透性?如何计算渗透性?渗透性是描述岩石或土壤介质对水流动的能力的物理量。
渗透性的计算可以通过达西定律进行,即K = Q/(A*t),其中K为渗透性,Q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水量,A为介质的横截面积,t为单位时间。
2. 渗透率和渗透性有什么区别?渗透率是指单位厚度介质上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水量,而渗透性是指单位面积介质上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水量。
渗透率是渗透性的一种特殊情况,当介质的横截面积为单位面积时,渗透率等于渗透性。
3. 什么是渗流速度?如何计算渗流速度?渗流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岩石或土壤介质的水流量。
渗流速度可以通过渗透性和水头差计算,即v = K*(h1-h2)/L,其中v为渗流速度,K为渗透性,h1和h2为两个不同位置的水头,L为两个位置之间的距离。
4. 什么是渗透率曲线?如何绘制渗透率曲线?渗透率曲线是描述介质渗透性与渗流速度关系的曲线。
绘制渗透率曲线需要进行实验测定,首先确定不同水头下的渗透性值,然后将这些数据绘制在坐标系中,横坐标为渗流速度,纵坐标为渗透性,连接所有数据点即可得到渗透率曲线。
5. 什么是渗流方向?如何确定渗流方向?渗流方向是指地下水在地下介质中流动的方向。
渗流方向可以通过地下水位的分布情况来确定,通常地下水会沿着水位下降的方向流动,即从高水头到低水头的方向。
6. 什么是渗流线?如何绘制渗流线?渗流线是描述地下水流动路径的线条。
绘制渗流线需要根据地下水位的分布情况,确定不同位置的水头,并连接所有相同水头的点,即可得到渗流线。
7. 什么是渗透系数?如何计算渗透系数?渗透系数是描述介质对水流动能力的量化指标。
渗透系数可以通过达西定律计算,即k = K/μ,其中k为渗透系数,K为渗透性,μ为介质的动力粘度。
《渗流力学》练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渗流力学:研究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2.采油指数:单位压差下的产油量。
3.舌进现象:当液体质点从注水井沿x 方向己达到生产井时,沿其他流线运动的质点还未达到生产井,这就形成了舌进现象。
4.稳定渗流:运动要素(如速度、压力等)都是常数的渗流。
5.绝对无阻流量:气井井底压力为一个大气压时的气井产量。
6.渗流速度:流体通过单位渗流面积的体积流量。
7.多井干扰:多井同时工作时,地层内各点的压降等于各井单独工作时的压力降的代数和。
8.稳定试井:通过认为地改变井的工作制度,并在各个工作制度稳定的条件下测量其压力及对应的产量等有关资料,以确定井的生产能力和合理的工作制度,以及推算地层的有关参数等。
二、填空1.符合(流量和压差成正比)的渗流叫(线性渗流)。
2.油气储集层的特点(储容性)、(渗透性)、(比表面大)和(结构复杂)。
3.渗流的三种基本几何形式有(平面单向流)、(平面径向流)、(球形径向流)。
4.流体渗流中受到的力主要有(粘滞力)、(弹性力)和(毛细管压力)。
5.单相液体稳定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是(02=∇p ),为(拉普拉斯型方程)。
6.单相液体不稳定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是(21pp t η∂∇=∂),为(热传导方程型方程)。
7.油井不完善类型有(打开程度不完善)、(打开性质不完善)和(双重不完善)。
8.等产量两汇流场中等势线方程为(r 1r 2=C 0),y 轴是一条(分流线),平衡点是指(流场中流速为零的点)。
9.气井稳定试井时,按二项式处理试井资料时,其流动方程为(2sc sc 2wf 2e Bq Aq p p +=-),绝对无阻流量表达式(Bp p B A A q 2)(42a 2e 2AOF -++-=)。
三、简答题1.试绘图说明有界地层中开井生产后井底压力传播可分为哪几个时期?2.渗流速度和真实渗流速度定义。
给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渗流速度:流体通过单位渗流面积的体积流量,A q v /=。
一、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1.若油层中M 点标高为z ,实测压力值为P ,液体密度为ρ,则M 点折算压力可表示为gz P P r ρ+= 。
2.导压系数可定义为tC K μη=,其物理意义是单位时间内压力波传播的地层面积 。
3.压降叠加原理定义为多井同时工作时,地层中任一点的压力降等于各井单独工作时在该点所造成的压降的代数和 。
4.如图所示,A 和B 分别是无穷大地层中等产量一源一汇和等产量两汇生产, A 中Y 轴为等势线,B 中Y 轴为分流线,图B 中会产生死油区,图A 中会产生舌进现象。
5.确定油井合理工作制度时,采油指数K可利用产量Q 和压差ΔP 的关系表示为PQK ∆=,其物理意义为每消耗单位压差时可采出的产量。
二、判断题(判断正确在括号中打“√”,否则打“×”。
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XaaA XYbbB(× )1.由气体稳定渗流的压力平方分布表达式x LP P P P w e e 2222--=可知,气体渗流不符合线性渗流规律;(√ )2.平面径向稳定渗流中,若地层孔隙度为φ,渗透率为K ,流体粘度为μ,油井半径为r w ,供给半径为r e ,井底压力为p w ,边缘供给压力为p e ,则地层中任一点r 处流体真实速度可表示为φμ11ln )(r r r p p K v we w e -=。
(× )3.设井径为w R ,油井的不完善性可用折算半径rw R 和表皮因子S 来表示,若已知两者关系为S w rwe R R -=,则不完善井产量公式可写为()⎪⎪⎭⎫⎝⎛+-=S R R P P Kh Q rw e w e ln 2μπ。
(× )4.活塞式水驱油是稳定渗流过程,非活塞式水驱油是不稳定渗流过程。
(√ )5.非活塞式水驱油,当油水两相区不断扩大时,两相区前缘含水饱和度不变,两相区平均含水饱和度不变。
三、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1.应用达西定律建立油水两相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时,不考虑 B 的作用。
《渗流力学》课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油水两相渗流时,相渗透率k o、k w与绝对渗透率k之间的关系是()。
A.k o+k w=kB.k o+k w>kC.k o+k w<kD.k o=k w=k答案:C2.渗流服从线性规律时,渗流速度为(),其微分形式为()。
A.k pvLμ∆=∆,ddk pvxμ=-B.k pvLμ∆=-∆,ddk pvxμ=C.kA pvxμ∆=∆,ddkA pvxμ=-D.kA pvxμ∆=-∆,ddkA pvxμ=答案:A3.单相均质可压缩流体在弹性孔隙介质中的质量守恒方程为()。
A.()div()0vtρφρ∂+=∂B.()div()v tρφρ∂=∂C.()tρφ∂=∂D.div()0vρ=答案:A4.地层流动系数指的是()。
A.khB.kh/μC.k/μD.k/(ϕμC*)答案:B5.平面上存在一个点源时,该点源在距其r 处产生的势为()。
A .=ln 2πq r C Φ+B .4πqC r Φ=+ C .ln 2πq r C Φ=-+D .4πq C r Φ=-+ 答案:C6.由图所示含水饱和度S w 与距离x 关系可知,油水粘度比的关系为()。
A .<< B .<< C .<< D .<<答案:A7.如图实线所示为含水饱和度S w 与距离x 关系,a 、b 、c 分别为()。
A.残余油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前缘含水饱和度B.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前缘含水饱和度C.束缚水饱和度、前缘含水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D.残余油饱和度、前缘含水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答案:D8.在非活塞水驱油过程中,含水率f w和含水饱和度S w关系如图实线所示,则前缘含水饱和度对应图中()。
A.aB.bC.cD.d答案:B9.在非活塞水驱油中,含水率f w和含水饱和度S w关系如图实线所示,则见水前两相区平均含水饱和度对应图中()。
油气渗流力学复习资料(成教高起专)一、名词解释1. 渗流力学:研究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2. 多孔介质:含有大量任意分布的彼此连通且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孔隙的固体介质。
渗流——流体通过多孔介质的流动。
3. 连续流体:把流体中的质点抽象为一个很小体积中包含着很多分子的集合体,质点中流体的性质与周围质点中的流体性质成连续函数关系。
4. 连续多孔介质:把多孔介质中的质点抽象为一个很小体积单元,该体积单元的介质性质与周围体积单元中的介质性质成连续函数关系。
5. 连续介质场:理想的连续多孔介质及其所包含的连续流体的整体系统。
6.“点源”:向四周发散流线的点。
“点汇”:汇集流线的点。
7. 汇源反映法:对于直线供给边缘以镜像等产量“异号像井”的作用来代替直线供给边缘的作用的解题方法。
8. 汇点反映法:以等产量,对称“同号镜像井”的作用代替封闭断层作用的解题方法。
9. 拟稳定流:油井以定产量生产,当压力波传播到封闭边缘以后,供给边缘压力下降速度与井底及地层内各点的压力下降速度相等,且为一常数的一种流动状态。
10. 活塞式水驱油:就是假定水驱油过程中存在一个明显的油水分界面,前油后水,中间不存在油水过渡(或混相)区油水分界面像活塞端面一样向前移动。
11. 非活塞式水驱油:实际水驱油过程,不存在明显的油水分界面,而是一个“两相区”;同时水区有残余油,油区有束缚水。
12. 溶解气驱:当井底压力或平均地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油流入井主要是依靠地下油分离出的天然气的弹性作用的一种开采方式。
13. 原始溶解油气比(Rsi):单位体积(重量)的地面标准状态下的原油在原始地层压力下,所溶解的天然气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
14. 生产油气比(R):油井生产时,在地面标准状态下,每采出1吨(m3)原油时,伴随采出的天然气量。
15.采油指数:单位压差下的产油量。
16.舌进现象:当液体质点从注水井沿x方向(主流线)己达到生产井时,沿其他流线运动的质点还未达到生产井,这就形成了舌进现象。
17. 稳定渗流:运动要素(如速度、压力等)都是常数的渗流。
18. 渗流速度:流体通过单位渗流面积的体积流量。
19. 多井干扰:多井同时工作时,地层内各点的压降等于各井单独工作时的压力降的代数和。
20. 稳定试井:通过人为地改变井的工作制度,并在各个工作制度稳定的条件下测量其压力及对应的产量等有关资料,以确定井的生产能力和合理的工作制度,以及推算地层的有关参数等的方法。
21. 折算压力:假想油藏为静止状态,油藏内任意一点的实测压力与该点相对于选定海拔平面的液柱压力之和。
22. 质量守恒定律:在地层中任取一微小的单元体,在单元体内若没有源和汇存在,则包含在微元体封闭表面内的液体质量变化应等于同一时间间隔内液体的流入质量与流出质量之差。
二、填空题。
1.我们把油气层中流动的液体、气体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统称为(地下流体),把油气层这样的固体结构称为(多孔介质)。
2.在同一油藏构造的油气层中的油气水构成一个(统一的水动力学)系统。
3.根据主要依靠哪一种(驱动能量)来驱油而区分油藏的不同驱动方法。
4.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称作(渗流)或(渗滤)。
5.流体在孔道中的流动速度称为(流体的真实速度),如假设液流通过整个地层横断面积而流动,此时液流的平均速度称为(流体的渗流速度)。
6.当产量与压差关系用指数式表示Q=c(Δp/Δc)n时,若n=1,说明渗流服从(达西线性渗流)定律,n 在1~1/2之间,说明渗流服从(非线性渗流)定律。
7.渗流力学中把由等压线和流线构成的网格图叫做(渗流场图或水动力场图)。
8.平面径向渗流时,压力分布曲线是一对数曲线,此曲线绕井轴旋转所构成的曲面,表示地层各点压力值的大小,称为(压降漏斗)。
9.产量与实际不完善井相同的假想完善井的半径称为(油井的折算半径)。
10.多井同时工作时,地层中任一点的压降值等于各井单独工作时在此点造成的压降值的(代数和)。
11.当生产井位于直线供给边界附近时,对这种半无限大地层可用反映法演化成无限大地层,即以直线供给边界为镜面,在另一侧对称位置上反映出一个假象的(注入井),当生产井位于断层附近时,以直线断层为镜面,反映出一个假想的(生产井)。
12.达西定律描述的是流体渗流时(流量)与(生产压差)成正比关系与(渗流阻力)成反比关系。
13.镜像反映法主要用来研究(定压边界)与(不渗透边界)对渗流场的影响,反映时要求保持(边界性质)不变。
14.溶解气驱油田中一般采用(均匀几何)井网,原因是(驱油能量为均匀溶解在原油中的溶解气的弹性能)。
15.油井关井后井底压力在理论上与关井时间t 的对数成(直线)关系。
16.在直线断层附近一口井的实测压力恢复曲线会出现两个直线段,两直线段有(第二直线段斜率为第一直线斜率的2倍)关系。
17.油藏的驱动方式有哪几种(重力水压驱动、弹性驱动、气压驱动、溶解气驱动、重力驱动)。
18.影响非活塞式水驱油的主要因素是(毛管力、重率差、粘度差)。
19.分流量方程是在忽略了(重力和毛管力)因素影响得到的一个简化式。
20.综合压缩系数的物理意义是(单位地层体积当压力下降单位压力时,由于液体膨胀和岩石孔隙体积的收缩依靠特性能量所驱动的液体体积)。
21. 圆形封闭地层中心一口井生产时的拟稳态是指(压力随时间变化趋于一致) 。
22. 在油气层中相互连通的油气水构成一个(渗流系统 ) 。
23. 流体在地下渗流过程中,受到(流体的重力、惯性力、粘滞力、岩石及流体的弹性力、毛细管压力)这几种力的作用和影响。
24. 渗流数学模型必须包括的内容有 ( 基本微分方程式和定解条件)。
25. 地层导压系数的表达式为:tC K φμη=其物理意义为:(单位时间压力波传播的地层面积)。
26. 完整的渗流数学模型包括(运动方程、质量守恒方程)两部分。
27. 分流量方程的推导是在忽略了(毛细管压力和重力)的情况下得到的一个简化式。
28.按照圈闭形成的条件不同,油气藏可划分为(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三个基本类型。
29.油气藏根据流体在其中流动的空间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即(层状油藏)和(块状油藏)。
30.从渗流力学的角度,油气层孔隙介质可以分为:(单纯介质)、(双重介质)和(三重介质)三种。
31.渗流基本方式有三种典型情况,即(单向流)、(平面径向流)和(球面向心流)。
32.两相渗流的基本特点是助力规律中(毛管力)不可忽略。
33.实际不完善井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打开程度不完善)、(打开性质不完善)和(双重不完善)。
34.不稳定试井常用的两种方法分别为(压力降落试井法)和(压力恢复试井法)。
三、简答论述题1.造成油井不完善性的原因有哪些,通常描述不完善性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主要是由于井身结构、完井方式及近井地带渗透率发生变化引起流线及渗流面积的变化等因素导致渗流阻力变化,油井不完善根据完井方式可分为打开程度不完善、打开性质不完善和双重不完善。
描述不完善的方法有:折算半径法、附加阻力法及完善指数法。
2.渗流数学模型的一般结构是什么,一个完整的数学模型应包括那些内容。
答:一般结构包括:运动方程、状态方程,连续性方程和其他特性方程与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一个完整的数学模型应包括基本微分方程式(组)与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3.水驱油藏影响驱油效率的因素有哪些,若改善其效果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和方法。
答:主要有毛管力、重力和油水粘度差。
改善水驱效果的主要措施是通过一定措施改变岩石湿润性和缩小油水粘度差,来达到提高水驱油效果。
4. 叠加原理是解决多井干扰问题的基本原理,说明其实质及在具体应用时应注意什么条件。
答:其实质是多井同时工作在地层任意点造成的压力差等于各井单独工作在该点造成压力差的代数和。
但叠加原理适用于无限大地层,若不满足该条件,则应结合镜像反映使之转化为无限地层再进行叠加。
5. 油水两相渗流时,造成非活塞式驱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它们的影响机理又是什么?答:水渗入到含油区后,不能将全部原油置换出去,而是出现一个油和水同时混合流动的油水混合区,这种驱油方式称为非活塞式驱油。
主要因素有毛管力、油水密度差、油水粘度差。
影响机理是:(1)毛管力:岩石亲油,Pc为水驱阻力,外来压差下,水先进入大孔道;亲水,则水靠Pc可进入小孔道,这样造成了两相区的形成。
(2)油水密度差的影响:厚油层中形成上油下水,形成油水两相区。
(3)油水粘度差:油水粘度一般差别较大,外来压差下,大孔道阻力小,水先进入大孔道,而水的粘度比油的低,使其中阻力越来越小,水窜越来越快,严重指近。
年度查阅大,非活塞性就越严重。
宏观上讲,影响非活塞式水驱油的主要作用是油水粘度差。
6. 简述稳定试井与不稳定试井的区别与联系。
答:稳定试井是通过人为地改变油井的工作制度,在稳定情况下,测量出各个工作制度下的压力及产量等资料,以便弄清油井的生产能力,确定油井的合理工作制度以及反求地层的有关参数,如地层渗透率等。
不稳定试井方法是在生产过程中研究储层静态和动态的一种方法,它是利用油井以某一产量进行生产(或生产一定时间后关井)测得的井底压力随时间变化的资料来反求各种地层参数。
联系是二者均是通过测得的资料来反求各种地层参数。
7. 简述不稳定试井的基本原理及能够解决的问题。
答:不稳定试井方法是在生产过程中研究储层静态和动态的一种方法,它是利用油井以某一产量进行生产(或生产一定时间后关井)测得的井底压力随时间变化的资料来反求各种地层参数。
解决的问题:(1)确定井底附近或两井之间的地层参数,如导压系数、流动系数等(2)推算地层压力(3)判断油井完善程度,估算油井增产措施的效果(4)发现油层中可能存在的各类边界(如断层、尖灭、油水界面等)(5)估算泄油区内的原油储量。
8. 简述复杂断层的镜像反映法的基本要求和步骤。
答:镜像反映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取消边界后,真实井与虚拟井同时工作时,仍保证原渗流边界不变。
对多个边界问题,要求(1)对井有影响的边界都必须进行映射(2)对其中一个边界映射时,必须把井和其他边界一同映射到边界的另一侧(3)有时需要多次映射才能取消边界,甚至需要无穷多次。
以两个相互垂直的断层为例说明镜像反映法的原则和步骤:(1)镜像反映法的对称性原则:以断层Ⅰ为镜面,在生产井A1的对称位置映射出一口等强度的虚拟井A2,同时断层Ⅱ也被Ⅰ映射过来成为一个虚拟断层;以断层和虚拟断层Ⅱ为镜面,在A1的对称位置映射出虚拟的A3,在虚拟井A2的对称位置映射出虚拟的A4,因Ⅰ、Ⅱ都为断层,所以A1、A2、A3、A4同号,且产液强度相同。
(2)边界性质不变原则:断层具有分流线性质,在断层附近的井通过镜像反映取消边界后,在真实井与虚拟井的共同作用下,若在原边界处仍具有分流线的性质,则说明反映正确,反之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