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方法的临床意义
- 格式:doc
- 大小:125.00 KB
- 文档页数:4
基于CJFH分型的股骨头坏死三维分型及塌陷预测周思佳;姜文学【摘要】背景:研究报道股骨头坏死分型与坏死预后密切相关,基于三柱结构的中日友好医院(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CJFH)分型对股骨头塌陷的预测准确性高,但其仅局限于二维层面,目前缺少基于此分型建立相应三维分型的研究.目的:通过建立股骨头坏死三柱结构的三维分型,探讨该分型的优势及在股骨头塌陷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确诊为股骨头坏死的68例106髋的髋关节MRI和CT资料,基于CJFH分型方法,在三维层面上将股骨头划分为内侧、中央和外侧的三柱结构,并根据坏死区的大小及位置,建立3D-CJFH(Three-dimensional CJFH,3D-CJFH)分型方法.利用这2种分型方法对上述106髋进行分型,得到不同分型的转归.比较3D-CJFH分型和CJFH分型的股骨头坏死塌陷率.结果与结论:①3D-CJFH分型分为A 型(内侧型),B型(中央型)和C型(外侧型),其中C型包括C1型(次外侧型),C2型(极外侧型)和C3型(全股骨头型);②3D-CJFH分型的A、B和C型塌陷率分别为5.6%,8.0%,58.7%;C1、C2和C3的塌陷率分别为25.0%,75.0%,96.3%;CJFH分型的A、B和C型塌陷率分别为5.3%,13.8%,59.3%;C1、C2和C3的塌陷率分别为32.3%,75.0%,95.7%;③3D-CJFH分型的A型和C3塌陷率大于CJFH分型,CJFH分型的B型和C1型塌陷率大于3D-CJFH分型,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3D-CJFH分型的C2型塌陷率与CJFH分型相同.3D-CJFH分型的C型塌陷率小于CJFH分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④该研究结果表明,3D-CJFH分型对于股骨头塌陷的预测结果与CJFH分型相似,但3D-CJFH分型更符合股骨头的三维生物力学特性,为股骨头坏死的三维诊断和塌陷精准预测提供了理想的基础.【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18(022)019【总页数】6页(P3033-3038)【关键词】股骨头坏死;中日友好医院分型;3D-CJFH分型;塌陷;三维分型;骨科植入物【作者】周思佳;姜文学【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一中心临床学院,天津市 300192;天津医科大学一中心临床学院,天津市 3001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18文章快速阅读:文题释义:股骨头坏死的三柱结构三维分型:根据李子荣等基于股骨头三柱结构建立的关于股骨头坏死的中日友好医院(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CJFH)分型,建立股骨头坏死三柱结构的三维分型(Three-dimensional CJFH,3D-CJFH),分为A型(内侧型),B型(中央型)和C型(外侧型),其中C型包括C1型(次外侧型),C2型(极外侧型)和C3型(全股骨头型)。
股骨头坏死早期应做哪些检查一、股骨头坏死早期应做哪些检查1. 怀疑股骨头坏死早期应做哪些影像学检查?如何科学的进行影像学检查?当患者出现髋关节疼痛及存在骨坏死易感因素,怀疑股骨头坏死时,应科学地选择影像学检查,核磁共振及同位素骨扫描它可以使骨坏死得到最早期的诊断。
同位素骨扫描可用于股骨头坏死的筛选;磁共振检查是早期发现骨坏死的最佳手段;从发生骨坏死到X线片或CT扫描显现,约需6月~1年,此时骨坏死至少已经进展到Ⅱ期。
2. 磁共振在骨坏死诊治中的应用磁共振检查(MRI)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的金标准。
骨坏死的MRI影像有其特定改变。
在T1加权上为匐行状、界限清晰的低信号带包绕各种信号改变区,骨坏死的诊断可确立。
此低信号带即代表硬化边缘,修复过程继续进行,在硬化边缘的内侧形成纤维肉芽组织带,在T2加权相上其表现为高信号,此“双线征”为MRI骨坏死的特征性表现。
对诊断可疑者可加用T2抑脂相,此在低信号的股骨头内出现点状或片状高信号改变。
3. CT检查在骨坏死中诊治的应用CT检查可用于了解骨坏死的病情进展,根据其影像表现帮助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为坏死区域骨小梁消失、硬化、囊变及塌陷等,坏死区周围出现硬化带,“星芒征”为骨小梁结构中骨质片状修复的表现。
它对III期早期骨坏死的诊断敏感。
4. 普通X片在骨坏死诊治中的应用与CT检查一样,普通X线片用于了解骨坏死的病情进展。
一旦在X线片上出现表现,说明坏死已经进展到Ⅱ期。
如出现“新月征”,则是软骨下骨板骨折的表现,股骨头发生早期塌陷,说明已进展到Ⅲ期。
摄X线片时,应包括骨盆正位相及双髋蛙式位相,因为只有蛙式位相才能发现股骨头坏死前方病变或塌陷。
5. 何时需要做X和CT检查MRI检查确诊股骨头坏死后,应做X线片和CT检查。
在病情随访时,有条件者2年内应每3个月复查1次X线片和CT检查。
6. 骨扫描检查在骨坏死诊治中的应用骨扫描对早期发现骨坏死高度敏感,但缺乏特异性。
股骨头坏死百题问答1、什么是股骨头坏死缺血性坏死?2、何谓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3、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与哪些因素有关?4、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机理如何?5、当前国内外对股骨头坏死的研究有什么新的发展?6、股骨头坏死为什么会出现跛行?7、为什么骨坏死容易发生在股骨头?8、股骨头坏死为什么大多发生在头的前外侧?9、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表现如何?10、如何确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1、有哪几种放射影像学可供评估?12、X线评估首先要掌握哪几个基本要求,为什么?13、股骨头坏死的病理变化与血供的关系如何?14、股骨头坏死如何从影像学进行病理分型?15、股骨头坏死发生塌陷与否,对预后有何关系?16、股骨头坏死的骨质修复过程是怎样的?17、关节软骨的修复过程是怎样的?18、早期(Ⅰ°、Ⅱ°)股骨头坏死药物治疗后X线评估应注意哪些变化?治疗应注意哪些方面?19、中期( III °、 IV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后X 线的评估应注意哪些变化?治疗应注意哪些方面?20、晚期(Ⅴ°、Ⅵ°)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后X线的评估应注意哪些变化?治疗应注意哪些方面?21、股骨头坏死能换不锈钢的头吗?22、保守治疗股骨头坏死有效吗?23、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如何评价?24、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除了要了解分级,还有别的要注意的吗?25、股骨颈骨折为何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6、股骨颈骨折后如何预防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7、股骨颈骨折后是否会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有何方法能作早期诊断?28、股骨颈骨折愈合后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否要立即取出金属钉?29、对青少年的股骨颈骨折,成人头下型和鸟嘴形的股骨颈骨折,坏死率很高,有何预防措施?30、股骨颈骨折治愈后,如何注意头坏死的讯号。
31、激素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制是什么?32、激素的使用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何关系?33、酒精中毒如何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4、饮酒多久会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5、保守治疗的指征如何?36、患者在选择保守治疗时应有哪些心理准备?37、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保守治疗包括哪些内容?38、行走方便的患者为何也要用拐杖?39、为何要使用小腿牵引套?40、治疗过程中为何有些患者疼痛减轻,而有些患者加重?41、股骨头坏死为什么会出现膝部疼痛?42、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天气变化时如何保护自已?43、股骨头坏死患者是否应卧床休息?44、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愈后能进行剧烈体育运动吗?45、小儿股骨头坏死与扁平髋是指同一疾病吗?46、小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有何临床表现?47、小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选择何种治疗方法?48、小儿股骨头坏死治愈后股骨颈为什么会比正常变宽并缩短?49、采用外展支架或外展石膏固定治疗小儿股骨头坏死的原理是什么?50、小儿股骨头坏死行保守治疗有何优越性?51、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能引起股骨头坏死吗?52、股骨头骨?滑脱症如何引起股骨头坏死?如何预防?53、减压病如何引起股骨头坏死?54、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近来为何越来越多?55、部分患者为何出现患肢长的情况?56、股骨头坏死发生塌陷与否,对预后有何关系?57、为什么小儿会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8、治疗过程中为何有些患者疼痛减轻,而有些患者加重?59、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治愈标准如何?60、如何判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愈标准(经五年以上观察)?61、康复治疗的目的和意义?62、术后大腿外侧为何出现麻痹、肿胀?如何处理?63、术后患者如何进行床上锻炼?64、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与物理治疗有何区别?65、股骨头坏死术后修复期的(术后一个月)康复要求有哪些?66、髋关节功能重建期(疤痕挛缩期)的治疗目的是什么?67、髋关节功能在康复期(疤痕软化期)注意什么?68、术后功能达不到要求怎么办?69、康复治疗的手段有哪些?70、术后患者为何容易烫伤?71、术后何时能下床活动?72、运动疗法时需注意些什么问题?73、术后什么时候是塌陷危险期?此阶段的注意事项有哪些?74、按摩手法在术后的应用是否一成不变?75、术后牵引的目的及注意要点?76、整个康复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什么?77、术后病人在中药浴及中药熏蒸过程中需注意些什么?78、何时可以不用拐杖?79、中药外治法的治疗原理有哪些?80、药物外治法的优点有哪些?81、中药外敷需要分期分型吗?82、术后的功能锻炼为什么要求在6个月以内实现基本要求?83、为什么要采用运动疗法?84、中药浴在术后康复中有哪些作用?85、何谓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饮食调护(药食疗法)?86、术前病人如何饮食调护?87、术后病人如何饮食调护?88、有人将股骨头坏死宣传为“第二骨癌”对吗?89、为什么有人把股骨头坏死称为“髋冠病”呢?90、长期大量饮酒再使用激素类药物为什么更加促使股骨头坏死的发生?91、为什么不能把髋臼发育不良导致的骨关节病当作股骨头坏死?92、股骨头坏死时,经保守治疗后能恢复原正常球状吗?93、为什么股骨头坏死塌陷时,有的仍可维持相当好的髋关节功能?94、股骨头坏死时,如何预测股骨头即将塌陷和预防?95、为什么说中西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是标本兼治的疗法?96、引起股骨头坏死手术后髋关节功能不良的原因是什么?97、减压手术的效果究竟怎样?98、闭孔神经切断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有效吗?99、假体置换手术的疗效如何呢?100、为什么有的病人在髋关节活动时,有“咔吧”响声?101、为什么在药物治疗中使用扶他林效果最为明显?102、为什么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妇女,可能发生股骨头坏死?103、年青人患股骨头坏死时治疗的最佳选择是什么?104、保守治疗中哪些股骨头坏死比较难治?105、如何正确使用拐杖?106、为什么中医治疗时欲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医患之间密切配合?107、髋关节有时会出现问题,问题最多的可能就是股骨头坏死,怎么考虑到用关节镜来治疗股骨头坏死呢?108、关节镜治疗之后可以达到什么效果呢?109、什么样的股骨头坏死,通过关节镜都可以治疗吗?110、核磁不能代替CT?1、什么是股骨头坏死缺血性坏死?股骨头坏死是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无菌性坏死,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股骨头血运障碍导致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和脂肪细胞死亡的病理过程。
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方法的临床意义作者:王健波彭吾训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18年第01期【摘要】目的:探究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方法的临床意义。
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接受37髋未予系统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60例,对患者采用五种医疗方法进行定量化塌陷预测,采用坏死区表面积百分比、坏死区体积百分比、改良Kerboul角度、坏死区形态还有正位分型五种评估方法进行预测。
根据对比结果,分析几种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方法的临床意义,探究最佳预测法预测塌陷的临床疗效。
结果:坏死区体积百分比测量法预测塌陷准确率较高,为83.8%, Youden's指数较高,为0.65。
其中中心性坏死未发现塌陷,正位分型法预测中的B型没有塌陷。
在C1、C2型预测中,C2准确率较高,为94.4%,Youden's指数为0.94。
结论:C2型正位分型与体积百分比>40%的C1型正位分型塌陷风险高,中心性坏死,则塌陷风险低。
临床诊治过程中要围绕正位分型预测法进行综合分析,早期诊断,降低风险。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临床意义中图分类号:R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1-063-02股骨头坏死是骨科临床常见疾病,危害患者的身心,通过防止股骨头坏死塌陷,可保存患髋功能,帮助患者进一步治疗,具有极大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接受37髋未予系统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60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56.7±6.5岁,最长病史为15年,最短病史为1年。
患者中双髋患病15例、激素性患病41例、酒精性患病4例。
患者性别、年龄、患病时间、治疗经历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探究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患者采用五种医疗方法进行定量化塌陷预测,用坏死区表面积百分比、坏死区体积百分比、改良Kerboul角度、坏死区形态还有正位分型五种评估方法进行预测。
作者:康斌,唐诗添,杨衡,王军【摘要】目的研究股骨头松质骨弹性模量、骨密度及骨小梁形态及结构的相关性,以期用体外测定骨密度早期预测股骨头坏死后塌陷。
方法取股骨头承重区松质骨,测量其弹性模量、骨密度值,应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组织形态学分析指标,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分析骨密度与弹性模量及组织形态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相关关系。
结果松质骨骨密度与弹性模量之间呈二次曲线相关关系;骨密度与组织形态学分析指标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
结论应用骨密度能较好的反映股骨头生物力学性能及松质骨细微结构,理论上可以应用于股骨头坏死后塌陷的预测。
【关键词】骨密度;弹性模量;组织形态学;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成人缺血性股骨头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是骨科常见疾病。
股骨头坏死后塌陷是导致髋关节功能受限或丧失从而致残的主要原因[1]。
如能早期预测股骨头坏死后塌陷并予以适当处理,则有可能预防股骨头塌陷的发生[2,3]。
本实验测量股骨头松质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弹性模量及组织形态学参数,研究bmd与骨弹性模量及组织形态学分析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相关系数,以bmd反映股骨头的生物力学性质及骨小梁形态。
通过体外动态测定股骨头松质骨bmd,间接反映股骨头的生物力学性质及骨小梁形态及结构的变化趋势,为临床早期预测股骨头坏死后塌陷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一般资料28 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骨关节病或新鲜股骨颈骨折,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7 例,女11 例;年龄32~76 岁,平均(63.1±8.3) 岁。
无甲状腺或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或减退、肝肾疾病等。
2 实验方法2.1 取材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取出股骨头后,立即用环钻在股骨头承重区沿力线方向经股骨头中心钻取松质骨,以锋利手术刀将两端切成平行并与纵轴垂直,标本长度约为(25±0.5) mm,再用细砂纸将两端仔细打磨平整。
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方法研究进展目录一、内容简述 (2)1. 股骨头坏死的定义与危害 (2)2. 股骨头坏死塌陷的严重性 (3)3. 预测方法的研究意义 (4)二、股骨头坏死塌陷的生物学基础 (6)1. 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机制 (7)2. 股骨头坏死的病理生理过程 (8)3. 股骨头坏死塌陷的风险因素 (8)三、股骨头坏死塌陷的影像学评估 (10)四、股骨头坏死塌陷的临床评估 (12)1. 疼痛评分 (13)2. 关节功能评估 (13)3. 股骨头外形变化 (14)五、股骨头坏死塌陷的生物力学评估 (17)1. 关节应力分析 (18)2. 股骨头骨密度测量 (19)3. 生物力学性能评估 (21)4. 生物力学评估的准确性 (22)六、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23)1. 单因素分析模型 (25)2. 多因素综合分析模型 (26)3. 机器学习在塌陷预测中的应用 (28)4. 模型的验证与评价 (29)七、展望与挑战 (30)1. 研究方法的创新 (31)2. 数据来源的拓展 (33)3. 预测模型的普适性 (33)八、结论 (35)1. 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36)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7)3. 未来发展方向 (38)一、内容简述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骨折疾病发病率的上升,股骨头坏死塌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股骨头坏死塌陷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其发病原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股骨头坏死塌陷的预测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针对股骨头坏死塌陷的预测方法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包括基于影像学特征的诊断方法、基于临床症状的诊断方法以及基于生物力学特性的预测方法等。
影像学特征的诊断方法主要通过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手段对股骨头坏死塌陷进行诊断;基于临床症状的诊断方法主要通过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分析,如疼痛、活动受限等,以辅助医生进行诊断;而基于生物力学特性的预测方法则主要通过对患者的生物力学参数进行测量,如骨密度、肌力等,以预测股骨头坏死塌陷的发生风险。
磁共振成像对股骨头坏死后塌陷的预测[摘要] 目的:探讨一种临床上实用的磁共振成像(MRI)检测手段来预测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的塌陷。
方法:选择37例ARCO 分期为Ⅰ期和Ⅱ期的ONFH患者,在MRI的中部冠状位和矢状位图像上分别测量坏死角度,根据公式计算坏死范围指数,比较塌陷组和未塌陷组该指数的差异,并根据该指数对患者发生股骨头塌陷的危险程度进行分级。
平均随访期为25个月。
结果:塌陷组和未塌陷组的坏死范围指数分别为56.13±17.65和18.34±1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随访中无一例股骨头发生塌陷的低危组,其股骨头坏死范围指数均小于30;股骨头均发生塌陷的高危组,其股骨头坏死范围指数均大于40;而中危组的坏死范围指数介于30~40,股骨头塌陷发生率为45%。
结论:利用MRI测量和计算ONFH的坏死范围指数是预测ONFH患者是否发生股骨头塌陷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Key words]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collapse; prediction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是骨科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
约80%未经治疗的ONFH患者会在1~3年内发生股骨头塌陷[1-2],股骨头一旦发生塌陷,预后极差。
因此,评价ONFH的疾病严重程度并预测股骨头塌陷的风险,对临床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磁共振成像(magna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对骨髓病变具有很高的敏感性,是目前公认的诊断ONFH 的最敏感的影像学方法[3]。
本研究旨在探讨一种临床上实用的MRI检测手段来预测股骨头坏死的塌陷。
影像学预测股骨头坏死塌陷的研究进展于潼;谢利民;张振南【期刊名称】《实用骨科杂志》【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4页(P430-433)【作者】于潼;谢利民;张振南【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骨科,北京 100053;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骨科,北京 100053;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骨科,北京 10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8股骨头坏死塌陷的发生主要为坏死股骨头机械及生物力学性能下降所致。
坏死的早期髓腔造血细胞开始死亡,骨母细胞、骨细胞及破骨细胞发生坏死,骨陷窝中的骨细胞消失。
此时,骨小梁的结构仍维持原态,密度及骨的坚韧度还未受到影响。
其后逐步开始产生修复反应,坏死区域的一侧破骨细胞、骨质发生吸收,而另一侧出现成骨细胞形成新骨,由正常区向坏死区伸展,但修复过程不完全平衡,处在死骨与活骨交界处即修复带的坏死骨小梁已进入修复期,但位于坏死中心部位的骨小梁未行修复,此时即出现因修复不全而致的骨结构损害及力学性能降低,最终发生股骨头塌陷。
目前大量研究结果提示,坏死的位置、范围及修复情况影响着股骨头坏死的预后,通过影像学的表现及变化可以定位坏死的区域、定量坏死的范围、显示疾病的进程及修复情况,对股骨头坏死是否发生塌陷起到良好的预测作用[1,2]。
1.1 坏死灶与负重区的关系Ohzono等[3]根据坏死的位置将股骨头坏死分为三型。
Ⅰ型:硬化线清晰,股骨头的坏死区达关节面并与髋臼相接触,根据硬化带外侧带与负重区的位置关系进一步分为3个亚型。
ⅠA型:指硬化线外侧端不超出股骨头负重区内侧1/3;ⅠB型:指硬化线外侧端在股骨头负重区中1/3处;ⅠC型:指硬化线外侧端达股骨头负重区外1/3处。
Ⅱ型:坏死区硬化线边缘模糊不清,股骨头的负重区轻度变平。
Ⅲ型:坏死区内可见囊变,并根据囊变位置分为2个亚型。
ⅢA型:囊变在股骨头前或内侧,有关节软骨下骨包绕,离负重面远;ⅢB 型:囊变区紧靠负重区的外侧2/3部分。
三维CT重建股骨头坏死体积、分布、形状的测定及塌陷预测研究陆建【摘要】目的探讨三维CT重建股骨头坏死模型,测定坏死病灶的体积、分布、形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53例(87髋)行MRI检查确诊为ARCOⅡ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所有患者双髋均行三维CT扫描,获得髋关节三维CT图像数据.并采用股骨头坏死测量软件提取股骨头坏死区域,读取股骨头坏死体积、分布,同时提取股骨头坏死的立体形状.结果三维CT重建股骨头坏死模型可见股骨头坏死区域多位于股骨头的外上方,测得整个股骨头的体积为(50260.3±5622.5)m3,与实际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计算机测量塌陷的54髋中股骨头坏死病灶占整个股骨头的体积为42.17%,无塌陷的33髋中股骨头坏死病灶占整个股骨头的体积为21.58%.结论三维CT重建股骨头坏死模型,能够清晰、直观的测量病灶的体积、形状、分布,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参考依据.【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7(036)010【总页数】3页(P193-195)【关键词】三维CT;股骨头坏死;体积;塌陷预测【作者】陆建【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第四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苏如皋 2265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3股骨头坏死是一种骨科常见的髋关节疾病,是指由于各种骨内、外致病因素引起骨组织营养血流减少、骨内血管网受压或流出静脉阻塞,造成局部供血障碍,最终可引起骨组织缺血性坏死[1]。
股骨头坏死类型包括创伤性坏死和非创伤性坏死,这两种类型有相似的病理改变和修复过程。
临床研究表明,大多数股骨头坏死患者在长期未接受治疗后会发生股骨头关节面的塌陷,而股骨头一旦塌陷,会对髋关节功能造成严重影响,预后较差[2]。
然而,早期科学干预能够预防股骨头坏死发展到塌陷的程度,从而大大减少了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数量。
这个关节“塌陷”的话会致命!两招自测,给你的关节“把把脉”她是《骆驼祥子》中惟妙惟肖的虎妞。
她演活了《大宅门》里的二奶奶。
她在《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中深刻诠释了退休女性悲喜人生。
她是中国最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之一,她就是斯琴高娃。
其实,为艺术奉献大半生的斯琴高娃老师,中年以后却始终被关节“塌陷”困扰着。
一般来说,我们人体主要关节的关节面(或关节头)都是圆润光滑的。
像这样:但是一旦关节发生“塌陷”之后的,关节面(或关节头)就会变成这样:通过前后两幅图的对比,您看出来了吗?塌陷的关节明显缺损了一大块。
可以想见,关节圆润光滑的时候,我们做各种动作都是顺畅自如的。
而发生“塌陷”后,关节的活动就犹如坏掉的齿轮相互磨损。
关节疼痛是“标配”,长此以往,关节对侧或周围组织都会发生磨损和病变。
塌陷初期也许是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塌陷中期也许是活动受限和长期卧床;发展到塌陷晚期,就是一系列的由于长期卧床产生的并发症,最终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到底是哪个关节发生了塌陷呢?相信这是很多人的疑问。
人体有这么多关节,发生塌陷的关节其实是承重量很大的一对关节。
在我们的人体中,承重最大的关节非髋关节莫属,而髋关节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发生了“塌陷”的关节。
这就是我们的髋关节,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胯”。
它在我们的身体中有多重要呢?它有三大作用:第一,连接作用。
它是我们身体上半身(躯干部分)和下肢的连接点。
第二,支撑作用。
我们直立行动过程中,整个上半身的重量都压在这对髋关节上。
第三,运动作用。
我们可以想一想,我们能够完成行走/奔跑/攀爬/蹲起等动作,是不是都离不开髋关节?我们再通过一组数据来解释一下髋关节所承受的压力:当站立的时候,两个髋关节平均分担我们的体重。
当行走的时候,两个髋关节就开始交替承受压力。
单侧髋关节成熟压力有多大呢?是我们自身体重的2-2.5倍。
当奔跑的时候,我们的两个髋关节不仅要继续承受相当于体重2-2.5倍的压力,还要应对跑步过程中,脚着地时,与地面产生的冲击力。
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塌陷预测的临床研究的开
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TRA)是一种逐渐发展的高度破坏性疾病,主要由于股骨头的微循环障碍导致的,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退行性病变,致使股骨头塌陷。
NONTRA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这种疾病的预测和诊断非常困难。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预测NONTRA的方法和诊断标准。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预测成人NONTRA股骨头塌陷的临床研究方法,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诊断手段和治疗方法,以及降低患者的病情进展和术后风险。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招募100例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患者,过去5年内被确诊为NONTRA,包括40例股骨头轻度坏死,30例中度坏死和30例严重坏死,均经过了相应的治疗。
本研究将应用退役军人病史填表法(MSCT)和MRI扫描研究方法,来预测和诊断患者股骨头塌陷的程度和预后。
四、研究预期结果
随着MSCT和MRI在医学影像学中的不断进步,这种技术的应用给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了希望。
本研究将为NONTRA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提高疾病的早期检测能力和治疗质量,为患者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希望和美好。
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方法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方法的临床意义。
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接受37髋未予系统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60例,对患者采用五种医疗方法进行定量化塌陷预测,采用坏死区表面积百分比、坏死区体积百分比、改良Kerboul角度、坏死区形态还有正位分型五种评估方法进行预测。
根据对比结果,分析几种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方法的临床意义,探究最佳预测法预测塌陷的临床疗效。
结果:坏死区体积百分比测量法预测塌陷准确率较高,为83.8%,Youden’s指数较高,为0.65。
其中中心性坏死未发现塌陷,正位分型法预测中的B型没有塌陷。
在C1、C2型预测中,C2准确率较高,为94.4%,Youden’s 指数为0.94。
结论:C2型正位分型与体积百分比>40%的C1型正位分型塌陷风险高,中心性坏死,则塌陷风险低。
临床诊治过程中要围绕正位分型预测法进行综合分析,早期诊断,降低风险。
标签: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临床意义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临床常见疾病,危害患者的身心,通过防止股骨头坏死塌陷,可保存患髋功能,帮助患者进一步治疗,具有极大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接受37髋未予系统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60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56.7±6.5岁,最长病史为15年,最短病史为1年。
患者中双髋患病15例、激素性患病41例、酒精性患病4例。
患者性别、年龄、患病时间、治疗经历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探究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患者采用五种医疗方法进行定量化塌陷预测,用坏死区表面积百分比、坏死区体积百分比、改良Kerboul角度、坏死区形态还有正位分型五种评估方法进行预测。
根据对比结果,分析几种股骨头坏死塌陷预测方法的临床意义,探究最佳预测法预测塌陷的临床疗效。
1.2.1 壞死区表面积百分比
首先,应用Mimics 14.1建立股骨头坏死三维模型,并导入Pro/E 5.0中;接着,采用拉伸功能与移除材料功能将已坏死部分外轮廓直投至股骨头表面区域,测出股骨头半径长度与投影区表面积;再根据数据求得上半球表面积,获得投影面积比值。
当坏死病灶表面积百分比超过25%时,即到了塌陷临界值。
1.2.2 坏死区体积百分比
应用Mimics 14.1中的坏死区子3D模型,获取股骨头半径数值与坏死区模型体积值,根据股骨头体积进而得出坏死体积比。
当坏死病灶体积超过30%时,塌陷率约80%。
1.2.3 改良Kerboul角度
如图1所示,角A、角B分别为MBI T1加权正中冠状面和矢状面上病灶累及的坏死区角,改良Kerboul角度=A角度+B角度。
当坏死弧度和小于190°时为低风险,塌陷率为0,当坏死弧度和处于190°与240°之间时为中风险,塌陷率为50%,当坏死弧度和超过240°时为高风险,塌陷率为100%。
1.2.4 坏死区形态
中心性坏死的区域限制在中间。
开放性坏死在坏死区外围则无正常骨质,股骨头塌陷发生率较高。
1.2.5 正位分型
如图2所示,D处即C2型塌陷率占比最高,约为96%;A处即A型塌陷率最低,为0。
1.3 统计学方法
Youden’s指数的取值范围为0~1,负数计为0,越接近1,预测技术的真实性越高。
2 结果
坏死区表面积百分比测量法对股骨头坏死塌陷的预测结果见表1,体积百分比测量法对股骨头坏死塌陷的预测结果见表2,改良Kerboul角度测量法对股骨头坏死塌陷的预测结果见表3,正位分型法对股骨头坏死塌陷的预测结果见表4。
通过探究可知,坏死区体积百分比测量法预测塌陷准确率较高,为83.8%,Youden’s指数较高,为0.65。
其中中心性坏死未发现塌陷,正位分型法预测中的B型没有塌陷。
在C1、C2型预测中,C2准确率较高,为94.4%,Youden’s 指数为0.94。
3 结论
通过本次探究可知,采用坏死区表面积百分比测量法预测塌陷准确率为56.8%,坏死区体积百分比测量法对股骨头坏死塌陷的预测结果则达到了83.8%,改良Kerboul角度测量法对股骨头坏死塌陷的预测为62.2%,正位分型法C1型预测准确率44.4%,C2型预测准确率94.4%,C2型正位分型与体积百分比>40%
的C1型正位分型塌陷风险高,中心性坏死(包括坏死形态与B型坏死),则塌陷风险低。
不同的预测方法有不同的效果,要根据患者股骨头坏死的基本情况进行妥善选择。
其中股骨头坏死的范围是决定塌陷风险的主要因素,坏死的部位是导致塌陷的重要因素,坏死区的形态是引起塌陷的内在因素,不同塌陷预测方法各有利弊,不能单独使用,应围绕正位分型法进行综合分析,早期诊断,切实提高中医药保髋疗效。
参考文献:
[1]早期股骨头坏死的(Ficat Ⅰ、Ⅱ期,塌陷前)治疗[J].康鹏德,裴福兴.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01).
[2]股骨头坏死增强力学结构和防止塌陷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J].孙永强,王上增,张国永,王义生.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