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的诊断及治疗
- 格式:docx
- 大小:54.67 KB
- 文档页数:7
小儿肺炎治疗总结简介小儿肺炎是指在12岁以下的儿童中发生的肺部感染性疾病。
它可以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通常以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为主要特征。
治疗小儿肺炎的目标是缓解症状,预防并处理并发症,并最终恢复患儿的肺部功能。
本文将总结小儿肺炎治疗的常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常见的小儿肺炎治疗方法1. 细菌性肺炎的治疗细菌性肺炎是小儿肺炎的一种常见类型,常由肺炎链球菌等细菌引起。
治疗细菌性肺炎的首要方法是抗生素治疗。
根据细菌的敏感性,可以选择青霉素、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以充分清除感染,并预防细菌的耐药性。
2. 病毒性肺炎的治疗病毒性肺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如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与细菌性肺炎不同,病毒性肺炎一般没有特定的抗病毒药物来治疗。
治疗的重点是缓解症状和提供支持疗法。
这可能包括使用退热药物、保持患儿的水分摄入和休息,以及使用氧疗等支持性治疗。
3. 喘息型肺炎的治疗喘息型肺炎是小儿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特征是咳嗽伴随呼吸难,且会出现喘鸣音。
对于喘息型肺炎的治疗,常规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和类固醇等药物来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炎症反应。
此外,在治疗过程中还应避免过度活动、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洁和湿度适宜等。
4. 其他治疗方法除了上述常见的治疗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辅助治疗方法可以用于小儿肺炎的治疗。
例如,吸入疗法可以通过雾化器将药物直接送达到肺部,并增加药物的局部疗效。
另外,适当增加饮食中的营养和维生素摄入,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促进康复。
注意事项在治疗小儿肺炎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 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儿童出现肺炎症状,家长应及时就医。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减轻症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2. 合理用药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和要求进行,避免药物滥用和不当使用。
同时,应注意抗生素的剂量和使用时间,避免用药过量或不足。
3. 加强免疫力为提高小儿肺炎的治愈率,除了药物治疗外,家长还应注意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诊断及措施婴儿支气管肺炎是比较严重的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的话,会导致新生儿的健康发生严重的危机,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诊断及措施一、病因但凡是能够引起呼吸道上面的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都是有可能会引起支气管炎的疾病的。
病原为各种的病毒或则是细菌,亦或者是混合的感染。
伴有特异性素质、免疫功能失调、营养不良、副界窦炎以及佝偻病等等的患儿更加会反复的发生支气管炎。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诊断及措施二、临床表现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咳嗽为主要症状,初为干咳,以后有痰。
婴幼儿全身症状较明显,常有发热,可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体征随疾病时期而异,肺部呼吸音粗糙,或有不固定的散在于、湿罗音。
一般无气促和发绀。
婴幼儿可发生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炎。
称为喘息性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asthmatic bron-chitic。
)(参阅本章“支气管哮喘”)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诊断及措施三、治疗原则主要是控制感染和对症治疗。
年幼体弱儿或有发热、痰多而黄,考虑为细菌感染则使用抗生素。
常用口服祛痰剂止咳祛痰,口服氨茶碱止喘,也可行超声雾化吸入。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诊断及措施四、常见护理论断1.舒适的改变、频繁咳嗽、胸痛与支气管炎症有关。
2.体温过高与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
3.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导致气道分泌物堆积有关。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诊断及措施护理措施1.休息与保暖患儿应该需要减少运动量,增加休息的时间,在卧床的时候应该要保持头胸部位稍微的提高一点,为了使呼吸更加的畅通。
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保持室内湿度和温度的适宜,避免对风流。
2.保证充足的水分及营养供给鼓励患儿多饮水,必要时由静脉补充。
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发热期间进食流质或半流质为宜。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与治疗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与治疗。
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2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婴幼儿10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药物,用药1个疗程。
治疗组:同样给予阿奇霉素药物,连续用药3个疗程。
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8.0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两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治疗组复发率为0%,对照组复发率为8%,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讨论:小儿支原体肺炎起病较急,在诊断过程中需通过实验室诊断确诊,进行针对性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286-02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在呼吸道感染的基础上并发肺外多系统器官的疾病,如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皮肤、肌肉和关节等[1]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1月~2012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婴幼儿100例,男婴50例,女婴50例,年龄4个月~5岁,平均年龄15个月,病程20~42天。
随机将所有的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
经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新生儿的基本信息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临床表现:①所有患儿均有发热、畏寒、发热症状,其中体温高达39℃左右的患儿41例,热型不定,常见有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发热等。
发热时间长达1~2周。
②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现象,无痰或带少量粘液非脓性痰。
咳嗽持续时间多为2周左右,14例长达4周左右。
③79例患儿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
④53例患儿表现有喘憋或呼吸困难,21病例有局限性干罗音和水泡音。
小儿肺炎如何诊断?怎样治疗?小儿肺炎是指肺部组织发生炎症的一种常见儿童呼吸道感染,通常由病毒或细菌引起。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确保孩子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儿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小儿肺炎诊断方法(1)观察症状和体征咳嗽是小儿肺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通常是由于肺部炎症刺激引起的,咳嗽可以是干咳或有痰的咳嗽,咳嗽的性质和频率可能因病原体类型和炎症程度而有所不同,一些孩子可能出现剧烈的咳嗽,尤其在夜间或醒来时咳嗽加重,这可能是肺部受到感染刺激的结果。
发热也是小儿肺炎的常见症状之一,通常伴随着咳嗽。
发热是免疫系统对抗感染的一种生理反应,但在小儿肺炎中,高热可能会伴随着寒战和全身不适感。
发热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因感染严重程度而异。
呼吸急促是小儿肺炎的另一个显著症状,孩子可能表现出呼吸频率加快、呼吸表浅等症状。
当肺部受到感染和炎症影响时,呼吸系统需要更多的努力来确保足够的氧气供应到体内。
呼吸急促可能在活动或哭泣时加重,但在休息时也可能持续存在。
喉咙痛和流感样症状也可能是小儿肺炎的表现之一。
喉咙痛可能是因为炎症扩展到喉部引起的,导致吞咽时的不适感。
流感样症状可能包括乏力、头痛、肌肉疼痛等,这些症状与肺炎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关。
(2)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在诊断小儿肺炎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医生通过观察和检查孩子的身体状况来获取重要信息的一种方法。
通过仔细的体格检查,医生可以发现一些潜在的体征和异常,从而帮助确认肺炎的存在以及其可能的类型和程度。
在体格检查中,医生会首先观察孩子的一般状况,包括面色是否苍白、有无明显不适等。
然后,医生会测量孩子的生命体征,如呼吸频率、心跳、体温等。
肺炎通常会导致呼吸急促,这是因为肺部受到感染和炎症的影响,需要更多的呼吸用力来确保足够的氧气供应到体内。
医生会计算呼吸频率,并观察呼吸是否有异常的表现。
其次,医生会用听诊器仔细倾听孩子的胸部,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的呼吸音和杂音。
在肺炎患者中,可能会出现哮鸣音、湿啰音等异常呼吸音,这些都是炎症和分泌物积聚导致的结果。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症状诊断和治疗小儿肺炎是指小儿期间肺部受到感染,并引发了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症。
在小儿肺炎的病原体中,肺炎支原体是一种重要的病菌。
本文将介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症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1. 发热:小儿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往往会出现持续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
2. 咳嗽: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咳嗽一般为阵发性,伴有咳痰,咳嗽声音多为干咳或带有吼样感。
3. 喉咙痛:患儿可能会有喉咙痛的感觉,吞咽时会感到不适。
4. 呼吸困难:感染严重时,小儿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气喘等呼吸困难的症状。
以上症状的出现可能会对患儿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困扰,因此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二、诊断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通常需要经过以下步骤:1. 病史采集:医生会详细询问患儿的病史,包括症状的起始时间、发热情况、咳嗽的特点等。
2. 体格检查:医生会仔细观察患儿的体征,检查咽喉、听诊肺部是否有异常。
3. 实验室检查:通过采集患儿的咽拭子、痰液等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肺炎支原体感染。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包括PCR(聚合酶链式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
这些检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小儿是否感染了肺炎支原体。
三、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生素治疗:选择适当的抗生素是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的关键。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一般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
2. 对症治疗:根据患儿的具体症状,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
比如,对于咳嗽症状较为明显的患儿,可以使用止咳药物缓解症状。
3. 充分休息: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有利于康复。
此外,对于孕妇而言,避免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密切接触,注意个人卫生,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
四、预防措施为了预防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增强自身免疫力:合理饮食、定期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预防感染。
摘要肺炎是小儿常见疾病之一,抗生素治疗是肺炎治疗的重要手段。
本文针对小儿肺炎,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抗生素选择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一、病因小儿肺炎的病因主要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
其中,细菌性肺炎最为常见,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病毒性肺炎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引起。
此外,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也可引起肺炎。
二、临床表现小儿肺炎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以下症状:1. 咳嗽:咳嗽是肺炎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干咳或咳痰。
2. 发热:肺炎患儿常伴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
3. 呼吸困难:肺炎患儿呼吸急促,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鼻翼煽动、三凹征等。
4. 肺部啰音:肺部听诊可闻及粗糙、湿啰音,严重者可闻及哮鸣音。
5. 全身症状:肺炎患儿可伴有乏力、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
三、诊断小儿肺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1. 临床表现:根据咳嗽、发热、呼吸困难、肺部啰音等临床表现,可初步诊断为肺炎。
2.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病原体。
3. 影像学检查:胸部X光或CT检查可明确肺炎的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
四、治疗原则1. 早期治疗:一旦确诊肺炎,应尽早开始抗生素治疗。
2. 确定病原体: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3. 规范治疗:按照疗程、剂量、给药途径规范治疗。
4. 加强支持治疗:包括氧疗、止咳、平喘、退热等。
五、抗生素治疗方案1. 病原学未明确时(1)青霉素类:首选青霉素G或阿莫西林,每日剂量为每千克体重50~100毫克,分3~4次口服。
重症患者可静脉滴注,剂量同口服。
(2)头孢菌素类:首选头孢克洛或头孢噻肟,每日剂量为每千克体重50~100毫克,分2次口服。
重症患者可静脉滴注,剂量同口服。
2. 病原学明确后(1)细菌性肺炎①肺炎链球菌肺炎:首选青霉素类,剂量同上。
小儿肺炎的诊断及治疗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肺炎
肺炎是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肺部炎症。
临床以发热、咳嗽、气促及肺部固定湿罗音为主要表现。
若并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超高热或体温不升、中毒性脑病,或伴较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则为重症肺炎。
本病属中医“肺炎喘嗽”范畴,系外邪客肺,肺气郁闭,痰热内蕴所致。
若正气不支。
尚可出现心阳虚衰、内陷厥阴之变症。
【诊断要求】
临床表现:肺部体征早,可见小片或大片阴影。
1.③支原体肺炎血清冷凝集实验和肺炎支原体抗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并发脓胸时,穿刺液培养或涂片可找到病原菌。
①支气管肺炎:急性发病,发热,咳嗽有痰,可有呼吸困难如鼻翼煽动、
三凹征、
点头呼吸、呻吟及发绀,肺部听诊有中细湿罗音。
②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2岁以内发病的病毒性肺炎,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幼婴。
突然发作性喘憋为其特点。
常先有感冒症状,继之烦躁不安,呼吸、心率增快、有鼻翼煽动,三凹征,发绀明显,体温多不甚高。
听诊两肺有广泛哮鸣音,不喘时可闻及中细湿罗音。
③大叶性肺炎:多见于年长儿,发热或不发热,咳嗽和/或胸痛。
肺局部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语颤增强。
2.实验室检查:
①血常规:细菌性肺炎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可有核左移及中毒颗
粒。
病毒
性肺炎白细胞综述正常或偏低。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200为细菌性肺炎,<100为病毒性肺炎。
四唑氮蓝试验(NBT)>10%提示细菌性肺炎,<10%可能为病毒性肺炎。
②X线检查:常见为斑片状阴影,毛细支气管炎还常有肺透明度增加;大叶性肺炎呈节段或大片阴影;支原体肺炎两肺下部呈云雾状阴影,有时可为游走型浸润;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在短时间内就可出现肺大泡或肺脓肿;腺病毒肺炎的X线改变比
3.主要并发症:
①心力衰竭:突然心率超过180次/分,呼吸超过60次/分,极度烦躁不安,明显发绀,面色发灰,指(趾)甲微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肝脏迅速增大,可有尿少或无尿,颜面眼睑或双下肢水肿。
②心肌炎:面色苍白,心动过速,心音低钝,心律不齐,心电图显示ST段下移和T波低平、倒置。
【鉴别诊断】应与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异物、肺结核等相鉴别。
【中医治疗】
1.辨证论治:
(1)常证:
①风热闭肺:
④支原体肺炎:起病可急可缓,体温可高可低,刺激性频咳,后有黏液痰,呼吸困难与肺部体征可不明显。
⑤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起病急,进展快,驰张高热,中毒症状严重,可伴猩红热样或麻疹样皮疹。
肺部体征出现早,可听到中细湿罗音。
易发生脓胸、脓气胸、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并发症。
可有肺部以外感染灶。
⑥腺病毒肺炎:多见于6个月~2岁婴幼儿。
起病急骤,较长时间的稽留热,中毒症状出现早。
但肺部常于高热后3~5日才有少许湿罗音,随即转为实变体征。
易发生呼吸衰竭、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脑病。
[主证] 发热微汗,鼻流浊涕,咳嗽气急,咯痰黄稠,咽赤口渴,苔薄黄,脉浮数,指纹浮紫。
[治法] 疏风清肺,化痰定喘。
[方药] 麻杏石甘汤加味:
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银花连翘薄荷桑叶牛蒡子
②风寒闭肺
[主证] 发热无汗,恶寒体痛,呛咳气急,痰白而稀,口淡不渴,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而青。
[治法] 辛温开肺,化痰定喘。
[方药] 华盖散加味:
麻黄杏仁甘草桑白皮苏子茯苓陈皮法夏川贝母
③痰热闭肺:
[主证] 高热烦躁,气急鼻煽,咳嗽频频,痰涎上壅,涕泪闭塞,口渴唇青,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 清热宣肺,涤痰定喘。
[方药] 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味:
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细茶葶苈子大枣黄芩鱼腥草桃仁浙贝母
④正虚邪恋(肺炎后期)
[主证] 阴虚肺热症见潮热盗汗,干咳少痰,舌干红,苔光剥,脉细数。
肺脾气虚症见低热自汗,咳嗽无力,喉中痰鸣,神疲纳呆,舌淡红,苔白滑,脉细弱。
[治法] 阴虚肺热宜养阴清肺,肺脾气虚宜益气健脾。
[方药] 养阴清肺用沙参麦冬汤加味:
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桑叶扁豆甘草地骨皮枇杷叶
益气健脾用人参五味子汤加味:
人参茯苓白术五味子炙甘草黄芪紫苑陈皮法夏百部
(2)变证:
①心阳虚衰:
[主证] 突然面白唇青,呼吸浅促,额汗不温,四肢厥冷,虚烦不安,肝大,舌略紫,脉微弱疾数,指纹青紫过气关达命关。
[治法] 温补心阳,救逆固脱。
[方药] 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味:
人参附子龙骨牡蛎白芍甘草丹参红花
②内陷厥阴:
[主证] 壮热抽搐,两目上视,神昏谵语,喉中痰鸣,声如拽锯,舌质红绛,指纹青紫,可达命关,或透关射甲。
[治法] 平肝熄风,清心开窍。
[方药] 羚角钩藤汤加味:
羚羊角钩藤珠茯神白芍甘草生地菖蒲天竺黄黄岑
诸药煎液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牛黄清心丸。
2. 其他疗法:
①中药针剂:一般可选清开灵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并发心力衰竭可选参附注射液、参附青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合并中毒性脑病可选醒脑静注射液。
②针灸疗法:针刺定喘、丰隆、平喘、肺俞、膻中等穴,对控制喘憋有一定疗效。
隔姜炙入中、百会、神厥、气海,有回阳固脱作用。
③敷贴疗法:白芥子末、面粉各30g,加水调和,用纱布包后敷于背部约15分钟,以皮肤白红为度。
每日1次,连用3日。
用于恢复期湿罗音久不消退者。
④拔罐疗法:取病侧肩胛骨下部拔罐,每次5~10分钟,5日1疗程,亦用于后期湿罗音久不消退者。
【西医疗法】:
1. 控制感染:细菌性肺炎一般首选青霉素,或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恶唑(又名复方新诺明)。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选苯唑西林(又名新青霉素Ⅱ)、头孢菌素类,亦可慎用氯霉素。
支原体肺炎首选红霉素,也可用白霉素、螺旋霉素。
病毒性肺炎可用利巴韦林。
2. 对症治疗:包括退热、祛痰、吸氧,必要时用人工呼吸机。
严重喘憋或中毒症状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重症或营养不良患儿可输血浆。
3. 合并症的治疗: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分别参阅有关章节治疗。
合并中毒性脑病时主要是纠正缺氧,同时予脱水、止痉及纠正酸中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