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护理常规
- 格式:docx
- 大小:21.31 KB
- 文档页数:2
小儿肺炎的护理常规1 / 1 .小儿肺炎的护理常规概念 : 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我国北方地区以冬春季多见,是婴幼儿死亡的常见原因。
肺炎是由不明病原体感染或其它所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啰音等。
护理工程护理内容1.改善呼吸功能〔环境、吸氧、用药〕评估要点2.保持呼吸道通畅〔体位、雾化〕3.维持体温正常4.营养与水分的补充。
保证患儿休息,病室要安静、整洁,根据天气情况每天开窗2次或 3次,每环境要求次 10 min ~ 30 min 室温保持在 18 ℃~ 21 ℃;卧位护理气急、发绀的患儿进食时可取半卧位、坐位或抱起,以减少对呼吸的影响1.母乳喂养婴儿可延长喂哺时间,喂哺过程中可让患儿休息片刻。
2.人工喂养者选用开孔大小适宜的乳头喂养,以防乳汁流速过快造成呛咳。
饮食护理 3.呼吸困难较重者,喂哺同时应给予吸氧;断乳的患儿饮食宜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清淡流质或半流质,应少食多餐,每次进食不宜过饱。
以免膈肌抬高影响呼吸。
1.做好口腔护理根底护理2.保持皮肤清洁。
1.经常使患儿更换体位,一般每 2 小时 1 次。
同时,用手轻拍患儿背部,促使痰液排出2.对痰液粘稠不宜咳出者,可按医嘱给予超声雾化专科护理3.必要时评估后给予吸痰鼓励患儿多饮水,防止痰液粘稠不易咳出,防止呛咳引起窒息4.密切观察病情。
1.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2.注意加强锻炼,可根据年龄选择适当的锻炼方法。
户外活动时,注意适当出院指导增加衣服。
3.有呼吸道病毒流行时,不要带小儿到公共场所去。
4.家里有人患感冒时,不要与儿童接触。
'.。
小儿腹泻的护理常规观察要点:
1.生命体征。
2.精神状态。
3.观察大便、次数、量。
4.观察患儿脱水症状。
5.臀部皮肤护理。
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
1.排泄异常——腹泻:与胃肠道功能紊乱有关。
2.体液不足——与丢失过多或摄入不足有关。
3.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4.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大便次数增多,刺激
5.潜在并发症——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
护理措施: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病室定期开窗通风,取半卧位。
2.指导家属为患儿拍背、排痰。
3.监测体温,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
4.加强病情观察,防治各种并发症。
健康指导:
1、宣教疾病相关知识。
2、指导家属保持呼吸道通畅。
3、指导正确的降温方法。
4、指导合理饮食,正确用药。
5、做好预防工作,合理喂养,加强体质锻炼,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定期体检,按时预防接种。
6、居室内空气清新,不宜放置花草、毛毯等,不养宠物。
小儿肺炎护理常规
肺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病,由病原体感染或吸入羊水及油类和过敏反应等引起的肺部炎症。
【病情观察】
1、有无发热、咳嗽、气促;
2、注意呼吸频率,有无鼻扇、紫绀、三凹征,肺部固定细湿罗音。
有无合并气胸、脓胸;
3、有无并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
4、有无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或嗜睡、躁动、昏迷、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护理措施】
1、按儿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环境安静,室温控制在18℃-22℃,湿度在50%-60%;
3、经常更换体位,每1-2小时翻身一次,呼吸困难给予半卧位;
4、给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
呼吸困难、腹胀患儿喂奶时应适量,婴儿喂奶应抱起或侧卧抬高头部,喂奶时间断拔出奶头稍休息,以免呛咳加重缺氧;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中毒性休克、心衰、中毒性脑病、败血症等合并症的先驱症状,及时报告医生;
6、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氧气吸入,雾化吸入后扣击背部促痰,小婴儿可予以吸痰;
7、根据年龄、病情、药物性质控制输液速度,以防肺水肿或心衰;
8、体温过高者按“高热护理常规”;
9、准备好各种型号不同的气管插管用物,以备急用。
【健康教育】
1、加强体格锻炼,增加抗病能力;
2、随气温变化增减衣服;
3、尽早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肺炎要如何护理肺炎是人们都非常熟悉的一种疾病,很多小孩容易得肺炎,尤其是秋冬两季室内外温差大更加高发,大部分的小儿肺炎都是属于轻症,病情轻微能迅速治愈,无其他器官系统病变,少部分病情严重,可出现多系统的伴随症状,一般只会累及到肺部,但如果炎症严重,会累及全身,比如心脑消化道系统等。
肺炎非常常见,据WHO报道,2019年由于肺炎导致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人数有92万。
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方案较多,那么护理方面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
首先,了解下什么是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属于呼吸道疾病,春夏秋冬四季都可发生,如果是不足三岁的婴幼儿,高发于春冬两季,需治疗彻底,否则易反复,对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
其次,了解下小儿肺炎的临床表现。
第一,症状。
小儿肺炎通常起病非常急,在发病之前通常有上呼吸道感染表现,具体表现为气促、咳嗽、发热等,以不规则发热为主,频繁咳嗽,先以刺激性干咳为主,之后咳嗽有白色痰或黄色痰,如果是早产儿或新生儿,还可能出现口吐白沫的情况,先出现发热咳嗽,再出现气促。
第二,体征。
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或者是只有呼吸音粗糙,之后可闻及中细的湿啰音,如果病灶融合,会有肺实变体征。
再者,了解下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表现。
在循环系统方面,可有心力衰竭和心肌炎表现,如果是重症革兰阴性菌感染,还会出现微循环衰竭。
于神经系统方面,患儿会有嗜睡、烦躁等情绪,甚至是惊厥、昏迷,呼吸无规律性,瞳孔对光的反应迟钝甚至消失。
在消化系统方面,会有腹胀腹泻、呕吐、食欲不佳等情况,甚至是中毒性肠麻痹。
最后,了解下小儿肺炎的护理方法。
第一,需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和呼吸情况,另外定期测量体温,记录结果以分析体温变化;第二,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如果孩子处在太闷太热的环境中,会加重咳嗽,导致痰液变得更加浓稠,呼吸更加困难,另外,室内的湿度也要控制好,安装加湿器,经常洒水,放水盆,等等方法都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第三,得了肺炎的孩子一般都没有什么食欲,不愿吃奶或吃饭,所以要注意补充足够的热量和液体,视情况输注葡萄糖液;第四,呼吸加快、出汗多、发热等等原因都会导致大量水分丧失,所以要多喝水,可以湿润咽喉,稀释痰液,提高呼吸道的通畅程度;第五,吃奶的孩子在吃奶时会出现喘息加重的情况,可以暂时用小勺子来代替奶瓶喂奶;第六,经常检查孩子的鼻腔中是否有干痂,如果有,可以用蘸湿的棉签取出,防止鼻腔因阻塞导致呼吸不畅。
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常规与呼吸道炎症有关。
与呼吸困难、咳嗽无力、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有关。
与痰多、气道内黏液堆积有关。
(四)心输出量减少(合并心衰)与心脏收缩力降低有关。
、护理措施(一)常规护理1保持病室清洁,空气新鲜和流通,保持室内相对温度18度~22度,湿度以 60%为宜。
2体温升高者采用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有高热惊厥史者应及早降 温,同时使用镇静剂。
3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患儿多饮水。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痰液。
缺氧时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痰液粘稠可 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5尽量保持患儿安静休息,调整适当卧位,利于患儿休息。
6遵医嘱给药,严格掌握药物使用时的剂量、时间、浓度,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及液量。
7加强口腔、皮肤护理,预防并发症。
8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监测生命体征,记录 24小时出入量,准备急救物 品及药物。
(二)专科护理1痰多不易咳出时要指导患儿进行有效的咳嗽, 且更换体位,协助翻身、拍背, 遵医嘱给予超声雾化吸入,稀释痰液或使用止咳祛痰剂,必要时用吸痰器吸出痰 液。
2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急促、鼻翼煽动、面色或口周紫绀,甚至出现三凹征等呼 吸困难症状,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病情恶化时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3合并心衰的患儿需要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注意用药及时、准确并观察用药 后的反应。
应用洋地黄药物注意观察用药前后心率的变化,避免使用钙剂。
用利 尿药时记录出入量,观察有无低血钾的发生,注意监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 血压的变化,做好抢救准备。
(三)健康教育(一)环境要清洁 指导家长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减少人员流动,定时通风, 取得配合。
(二)饮食 高热期进食高蛋白,缓解期可给普食,鼓励患儿多饮水,以补充高 热消耗的水分以及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的排出。
(三)活动 患病期间应使患儿卧床休息。
合并心衰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注意及 时去除、主要的护理问题(一) 体温升高 (二) 清理呼吸道无效患儿不适的因素,尽量减少烦躁患儿的哭闹,呼吸困难者给予半卧位或高枕卧位,缓解期适当增加活动量。
小儿肺炎护理常规
1.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执行呼吸道隔离,以防院内感染。
3.卧床休息。
咳嗽严重者,取半卧位。
并注意更换体位,每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出汗多时,应及时更换内衣,避免受凉。
4.给予易消化、富有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病儿多饮水,喂奶喂药时应将头部抬高,少量慢喂,以防呛咳引起窒息。
喂奶时出现呼吸困难,应停止并给氧气吸入,情况好转后用小匙或滴管喂哺。
5.保持呼吸道通畅。
分泌物多时及时清除。
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可给雾化吸入。
呼吸困难者,给氧气吸入。
6.密切观察病情,注意体温、脉搏、呼吸、精神状态及神志的改变。
如出现呼吸衰竭、心衰等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7.高热者,给物理或药物降温。
烦躁不安者按医嘱给镇静剂。
8.腹胀时,给肛管排气,用松节油敷腹或遵医嘱注射新斯的明。
9.应用抗生素治疗时,注意观察疗效及毒副反应,静脉输液时,滴速不宜过快,一般不超过6-8滴/分钟。
10.出院时指导家长细心护理,合理喂养。
加强体育锻炼,多做户外活动,避免受凉,预防感冒。
小儿肺炎的护理常规好嘞,以下是为您创作的关于“小儿肺炎的护理常规”的内容:家有宝贝得了小儿肺炎,这可把家长们急坏啦!不过别慌,咱们一起来瞧瞧小儿肺炎的护理常规,让宝宝尽快好起来。
我记得之前在儿科病房里,遇到过一个特别可爱的小家伙叫明明。
明明一开始只是有点咳嗽、流鼻涕,家长没太在意,以为就是普通的小感冒。
结果没过几天,明明开始发烧,咳嗽也变得越来越厉害,到医院一检查,竟然是小儿肺炎。
看着明明难受的样子,家长心疼得直掉眼泪。
那小儿肺炎到底该怎么护理呢?首先,一定要让孩子多休息。
就像明明生病的时候,我们专门给他准备了一个安静、舒适的房间,拉上窗帘,让光线柔和一些,这样他能睡得更安稳。
再说说体温的事儿。
孩子发烧的时候,咱们得勤给他量体温。
要是体温没超过 385 度,可以先试试物理降温,比如用温湿的毛巾擦擦孩子的额头、脖子、腋窝、腹股沟这些地方。
明明那会儿,我们就经常给他擦身子,他还挺配合的,可能是擦完之后确实感觉舒服多了。
咳嗽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当孩子咳嗽的时候,要帮他拍拍背,从下往上,从外往里,这样能帮助痰液排出。
有一次,明明咳嗽得厉害,怎么都咳不出痰来,小脸憋得通红,可把我们吓坏了。
后来拍了好一会儿背,终于咳出了一口痰,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孩子生病期间,饮食也特别重要。
要给孩子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像粥、面条、蔬菜汤之类的。
明明生病的时候,胃口不太好,我们就变着法儿地给他做吃的,有时候把蔬菜切成可爱的形状,有时候在粥里加点水果丁,尽量让他多吃一点。
还有啊,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每天都要开窗通风,让新鲜的空气进来。
明明住的那个病房,我们每天都会定时通风,空气好了,孩子呼吸也能更顺畅。
另外,要注意孩子的口腔卫生。
孩子咳嗽多了,嘴里可能会有异味,每天用干净的纱布蘸点温水,给孩子擦擦口腔。
最后,一定要按时给孩子吃药。
有的孩子不爱吃药,家长可得想办法哄着。
明明一开始也不愿意吃药,我们就给他讲勇敢小战士的故事,告诉他吃了药就能打败病魔,他这才乖乖地把药吃了。
小儿肺炎的护理常规小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通常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其特点是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
对于小儿肺炎的护理,有以下常规:1.监测生命体征:护士应定期监测儿童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变化。
2.保持呼吸道通畅:小儿肺炎时,儿童容易出现咳嗽和咳痰。
护士可以帮助孩子正确的姿势、咳嗽和痰咳出去。
如果儿童喉咙干燥,可以提供适度的湿化。
3.保持水分和营养:儿童的食欲可能会下降,但仍要确保他们得到足够的水分和营养。
护士可以为儿童提供小而频繁的餐食,避免大量进食。
4.给予适当的药物:护士应根据医嘱及时给予儿童抗生素、退热药和其他相关药物。
在给药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剂量、用法和不良反应。
5.安静的环境:为了帮助儿童更好地休息和康复,护士可以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嘈杂和刺激。
6.隔离措施:小儿肺炎可以通过飞沫传播,所以对于病情较重的儿童,应实施隔离措施,以防止病毒扩散。
7.呼吸治疗:对于一些重症患儿,如严重呼吸困难,可能需要进行氧疗或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
护士应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呼吸治疗。
8.父母教育:护士可以向父母提供关于小儿肺炎的相关知识,包括疾病的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等。
帮助父母正确理解和处理疾病,有助于促进儿童的康复。
9.康复护理:当儿童的病情稳定后,护士可以提供康复护理,包括物理治疗、呼吸康复等。
这些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肺功能和身体恢复能力。
总之,小儿肺炎的护理常规包括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水分和营养、给予适当的药物、提供安静的环境、实施隔离措施、呼吸治疗、父母教育和康复护理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控制疾病的进展,促进儿童的康复。
护士在执行这些护理常规时,需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并与医生及时沟通协作,共同努力保证儿童的安全和康复。
小儿肺炎
肺炎指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导致的肺部炎症。
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湿罗音为共同临床表现。
1.护理问题
1.1清理呼吸道无效。
1.2气体交换受损。
1.3体温过高。
1.4潜在并发症。
2.护理措施
2.1改善呼吸功能
2.1.1保持病室环境舒适,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尽量让患儿保持安静,以减少患儿氧消耗。
2.1.2经常翻身,更换体位,以减少肺部淤血和肺不张。
2.2保持呼吸道通畅
2.2.1及时清除患儿口鼻腔分泌物,并配合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2.2.2给予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利于咳出,必要时吸痰。
2.2.3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影响呼吸;保证液体的摄入量,以湿润呼吸道粘膜,防止分泌物干结,利于痰液排出,同时可以防止发热引起的脱水。
2.2.4根据缺氧程度给予氧气吸入,儿科多采用口罩、头罩法等。
2.3降低体温
监测体温变化,高热者给予降温措施。
密切观察降温后效果,并及时记录。
2.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4.1如患儿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呼吸>60次/分、心率加速
(>160~180次/分)、肝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大等心力衰竭的表现,及时报告医生,给予氧气吸人并减慢输液速度,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药物,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增加心搏出量,减轻体内水钠潴留,从而减轻心脏负荷。
2.4.2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等变化,若患儿出现烦躁或嗜睡、惊厥、昏迷、呼吸不规则等,提示颅内压增高,立即报告医生并共同抢救。
2.4.3患儿出现腹胀,呕吐吐胃咖啡样内容物、黑便等表现,提示有中毒性肠麻痹及胃肠道出血,应禁食、予以胃肠减压,遵医嘱皮下注射新斯的明,以促进肠蠕动,消除腹胀,缓解呼吸困难。
3.健康教育
3.1加强体格锻炼,适当进行户外活动,衣服穿着不宜过厚,要逐渐适应气温的变化,避免过热或过冷,汗湿衣服做到及时更换。
3.2尽量少去公共场所,特别是空气流通不佳的场所,以免传染呼吸道传染病。
3.3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避免上感向下蔓延而致支气管炎、肺炎。
3.4积极防治各种慢性病,如佝偻病、营养不良及贫血,加强营养增加抵抗力。
4.护理评价
4.1患儿能顺利有效的咳痰,呼吸道通畅。
4.2患儿呼吸困难发绀消失,呼吸平稳。
4.3患儿体温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