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_T 1645.2-2010.2452能耗分项计量系统
- 格式:pdf
- 大小:231.42 KB
- 文档页数:11
建筑节能与可再⽣能源利⽤通⽤规范建筑节能与可再⽣能源利⽤通⽤规范(征求意见稿)⽬录1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基本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新建建筑节能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3.1⼀般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建筑和围护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暖通空调..........................................................................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给排⽔、电⽓及燃⽓......................................................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诊断、设计与评估.................................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般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序号标准名称1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2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3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4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基础数据标准5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6液压爬升模板工程技术规程7喷涂聚脲防水工程技术规程8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9建筑门窗工程检测技术规程10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11施工企业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化管理规范12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13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4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15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6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17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18快速公共汽车交通系统设计规范19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20生活垃圾焚烧厂评价标准21石膏砌块砌体技术规程22建筑工程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技术规程23刚-柔性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24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链接器应用技术规程25后锚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26装配箱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27轻型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28城镇地热供热工程技术规程29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30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31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32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与服务元数据标准33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34铝合金结构工程施工规范35城市户外广告设施技术规范36生活垃圾渗透液处理技术规范37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38空间网络结构技术规程39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40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41城镇燃气管道非开控修复更新工程技术规程42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43抹灰砂浆技术规程44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45地下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46展览建筑设计规范47预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48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49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50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工程技术规程51混凝土预制拼装塔基基础技术规程5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53城镇燃气加臭技术规程54纤维石膏空心大板复合墙体结构技术规程55城镇燃气标志标准56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修订)57生活垃圾转运站评价标准58大直径扩底灌注桩技术规程59倒置式屋面工程技术规程60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61植物纤维工业灰渣混凝土砌块箭镞技术规程62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技术规程63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64城市三维建模技术规范65城市遥感信息应用技术规范66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67供热工程制图标准编号备案号批准日期实施日期JGJ190-2010J973-20102010.1.82010.7.1 JGJ196-2010J974-20102010.1.82010.7.1 CJJ139-2010J975-20102010.1.82010.7.1 JGJ/T204-2010J976-20102010.1.82010.7.1 JGJ107-2010J986-20102010.2.102010.10.1 JGJ195-2010J987-20102010.2.102010.10.1 JGJ/T200-2010J988-20102010.2.102010.10.1 CJJ/T73-2010J990-20102010.3.152010.10.1 JGJ/T205-2010J991-20102010.3.182010.8.1 JGJ19-2010J992-20102010.3.152010.10.1 JGJ/T198-2010J993-20102010.3.152010.10.1 JGJ/T199-2010J994-20102010.3.152010.10.1 JGJ134-2010J995-20102010.3.182010.8.1 JGJ203-2010J996-20102010.3.152010.8.1 JGJ26-2010J997-20102010.3.182010.8.1 CJJ/T141-2010J998-20102010.3.312010.9.1 JGJ202-2010J999-20102010.3.312010.9.1 CJJ136-2010J1000-20102010.3.312010.9.1 JGJ174-2010J1001-20102010.3.312010.9.1 CJJ/T137-2010J1002-20102010.4.142010.8.1 JGJ/T201-2010J1003-20102010.4.142010.8.1 JGJ/T211-2010J1004-20102010.4.142010.8.1 JGJ/T210-2010J1005-20102010.4.142010.9.1 JGJ85-2010J1006-20102010.4.172010.10.1 JGJ/T208-2010J1007-20102010.4.172010.10.1 JGJ/T207-2010J1008-20102010.4.172010.10.1 JGJ209-2010J1009-20102010.4.172010.10.1 CJJ38-2010J1010-20102010.4.172010.10.1 CJJ140-2010J1011-20102010.4.172010.10.1 CJJ143-2010J1037-20102010.5.182010.12.1 JGJ206-2010J1038-20102010.5.182010.12.1 CJJ/T144-2010J1039-20102010.5.182010.11.1 JGJ215-2010J1067-20102010.6.122010.12.1 JGJ/T216-2010J1068-20102010.7.202011.3.1 CJJ149-2010J1069-20102010.7.202011.2.1CJJ150-2010J1070-20102010.7.232011.1.1 JGJ214-2010J1071-20102010.7.202011.3.1 JGJ7-2010J1072-20102010.7.202011.3.1 JGJ/T213-2010J1073-20102010.7.232011.3.1 CJJ34-2010J1074-20102010.7.232011.1.1 CJJ/T147-2010J1075-20102010.7.232011.1.1 JGJ/T221-2010J1076-20102010.7.232011.3.1 JGJ/T220-2010J1077-20102010.7.232011.3.1 JGJ25-2010J1079-20102010.8.32011.2.1 JGJ/T212-2010J1080-20102010.8.32011.1.1 JGJ218-2010J1081-20102010.8.32011.2.1 JGJ/T223-2010J1082-20102010.8.32011.1.1 JGJ88-2010J1083-20102010.8.32011.2.1 CJJ152J1084-20102010.8.182011.3.1 CJJ145-2010J1085-20102010.8.182011.3.1 JGJ/T197-2010J1086-20102010.8.32011.1.1 JGJ3-2010J186-20102010.10.212011.10.1 CJJ/T148-2010J1091-20102010.10.212011.8.1 JGJ217-2010J1092-20102010.10.212011.8.1 CJJ/T153-2010J1093-20102010.10.212011.8.1 JGJ/T98-2010J65-20102010.11.42011.8.1 CJJ/T156-2010J1121-20102010.11.42011.8.1 JGJ/T225-2010J1122-20102010.11.42011.8.1 JGJ230-2010J1124-20102010.11.172011.10.1 JGJ/T229-2010J1125-20102010.11.172011.10.1 JGJ/T228-2010J1126-20102010.11.172011.10.1 JGJ224-2010J1127-20102010.11.172011.10.1 JGJ231-2010J1128-20102010.11.172011.10.1 CJJ/T157-2010J1129-20102010.11.172011.10.1 CJJ/T151-2010J1130-20102010.11.172011.8.1 CJ/T29J1136-20102010.12.102011.10.1 CJ/T78J1137-20102010.12.102011.8.1。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4部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目次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总则 (3)4 施工质量验收 (4)4.1 质量验收规定 (4)4.2 施工质量验收范围划分及通用表格 (5)4.3 通用标准 (73)4.4 取源部件及敏感元件安装 (74)4.5 就地检测和控制仪表的安装 (96)4.6 控制盘(台、箱、柜)的安装 (108)4.7 电线和电缆敷设及接线 (113)4.8 管路的敷设和连接 (119)4.9 防护与接地 (122)4.10 热工测量仪表和控制装置的调试和验收 (128)5 单项工程施工质量评价 (173)5.1 基本规定 (173)5.2 评价规定 (173)5.3 评价内容 (174)5.4 评价方法 (174)5.5 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施工质量评价 (176)5.6 控制盘(台、箱、柜)的安装施工质量评价 (179)5.7 桥架安装、电线、电缆敷设及接线施工质量评价 (182)5.8 仪表管路敷设连接施工质量评价 (184)5.9 热工测量仪表和控制装置的调试施工质量评价 (186)5.10 单项工程各部位(范围)评价得分汇总 (188)5.11 单项工程质量评价报告 (189)6 单台机组质量评价 (190)7 整体工程质量评价 (192)附录A(规范性附录)工业自动化仪表绝缘电阻 (195)附录B(规范性附录)垫片材质的选用 (196)附录C(规范性附录)孔板、喷嘴和文丘里喷嘴所要求的最短直管段长度 (197)附录D(规范性附录)管路及阀门严密性试验标准 (198)附录E(规范性附录)信号电缆与动力电缆之间的最小距离 (199)附录F(规范性附录)仪表管材及管径的选择 (200)I附录G(资料性附录)取源部件及敏感元件安装工程常用记录表 (201)附录H(资料性附录)就地检测和控制仪表安装工程常用记录表 (206)附录I(资料性附录)控制盘(台、箱、柜)安装工程常用记录表 (212)附录J(资料性附录)电线和电缆敷设及接线工程常用记录表 (213)附录K(资料性附录)管路的敷设和连接工程常用记录表 (215)附录L(资料性附录)防护与接地工程常用记录表 (216)附录M(资料性附录)热工测量仪表和控制装置的调试和验收工程常用记录表 (220)标准用词说明 (229)条文说明 (230)II前言DL/T 5210-2008《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共九个部分:——DL/T 5210.1 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 5210.2 第2部分锅炉机组——DL/T 5210.3 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DL/T 5210.4 第4部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DL/T 5210.5 第5部分管道及系统——DL/T 5210.6 第6部分水处理及制氢设备和系统——DL/T 5210.7 第7部分焊接工程——DL/T 5210.8 第8部分加工配制——DL/T 5161.1~5161.17—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本部分是DL/T 5210《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中的第4部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8年行业标准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 [2008] 1242号)文的要求编制的。
ICS 01.140.30F 01备案号:DB32公共机构节能管理规范第1部分:基础规范Regulation for energy management of public institutionsPart Ⅰ:Basic specification发布目次前言 (II)1范围 (1)2术语和定义 (1)3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组织体系及职责 (2)4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工作 (2)5公共机构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工作 (3)6公共机构节能专项资金管理工作 (3)前言DB32/T1644-2010《公共机构节能管理规范》分为五个部分:——第1部分:基础规范——第2部分:能耗分项计量系统——第3部分:能源统计——第4部分:能效公示——第5部分:能源审计本部分为DB32/T1644-2010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
本部分由江苏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江苏省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东南大学、深圳市海博能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友良、蔡文平、王培红、彭献永、侯春海、周其麟、李兵、殷捷。
公共机构节能管理规范第1部分:基础规范1范围DB32/T1645-2010的本部分规定了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工作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任务和内容、管理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江苏省公共机构的节能管理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DB32/T1645-2010本部分的引用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2589-2008综合能耗计算通则DB32/T1645-2010.2《公共机构节能管理规范》第2部分能耗分项计量系统DB32/T1645-2010.3《公共机构节能管理规范》第3部分能源统计DB32/T1645-2010.4《公共机构节能管理规范》第4部分能效公示DB32/T1645-2010.5《公共机构节能管理规范》第5部分能源审计3术语和定义3.1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部门administration of energy-saving of public institution省、地级市、区县(含县级市)区域内的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的责任者,一般指各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以及教科文卫体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部门。
例析大厦能耗分项计量装置安装项目1. 建筑基本信息表南京旭建大厦共7层,地上6层,地下1層。
主要能源种类为电能、水。
办公楼内有1个低压变电所,共2台低压变压器。
大楼有2路生活总进水,总进水管管径均为DN50。
2. 技术路线本系统的整体方案设计是以建设部有关大型公共建筑能源监管的相关技术导则为指导思想,采用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开发中心先进的分项计量系统技术,该技术获得2012年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华夏科技进步”二等奖。
具有各种建筑能耗实时分类/分项计量、数据远程传输、数据采集与存贮、数据统计与分析、数据发布与远传等基本功能,为大楼的能源利用诊断、能源质量监测、能源账单核对、节能潜力分析、节能效果验证、能源调度、保障健康与舒适环境、提高全民节能意识等提供有效手段,同时为建筑能耗统计、审计、监管与执法部门提供准确能耗数据及决策依据。
2.1 项目概况南京旭建大厦有1个低压变电所,位于地下1层。
每个楼层有1个强电间,每个楼层楼道内有6台配电箱为楼层区域供电。
变电所、楼顶空调主机部分供电回路安装四川省绵阳市维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型号为WB1867B35-1/WB1867B25-1系列电子式电能采集模块,变电所内通过屏蔽双绞线实现通讯连接与采集器相连,楼顶楼顶空调主机部分采用无线模块与采集器相连。
2块水表通过屏蔽双绞线实现通讯连接与采集器相连。
2.2 计量装置配置2.2.1. 电能监测设备配置变电所及楼层供电回路已安装WB1867B35-1/WB1867B25-1系列电子式电能采集模块,具有RS485通讯接口且未被占用,因此,只需将现有电能采集模块接入分项计量系统,即可满足建设部有关大型公共建筑用电设备分项计量的相关技术导则要求,无需另外配置电能监测设备。
根据大楼供电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变电所的低压供电回路进行监测,可实现《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分项能耗数据采集技术导则》中规定的对照明插座用电、空调用电、动力用电和特殊用电分项计量的要求。
附件3: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楼宇分项计量设计安装技术导则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〇八年六月前言为指导各地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有关专家,以我国现行相关标准为依据,在总结吸收国内已有能耗监测系统建设成果和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楼宇分项计量设计安装要求,研究制定了本导则。
本导则分为电能分项计量及冷热量计量两部分,包括总则、术语、分类、设计、计量装置性能参数、安装、验收等部分。
本导则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导则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联系人:王虹电话:0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联系人:杨柳忠电话:0本导则参编单位: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天津大学建筑节能中心楼宇分项计量设计安装技术导则(电能分项计量部分)目录1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术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设计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民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检测<1>墙体节能工程检测<1.1>外墙外保温节能工程检测1、外墙外保温系统性能检测应由系统供应方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同一保温节能系统组成材料复验应委托同一家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2、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系统性能应符合行业现行标准《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JGJ289的规定。
<1.2>墙体热工性能检测1、建筑墙体的传热系数、热工缺陷、热桥内表面温度、隔热性能等检测宜在其干燥状态或施工完成60天后进行,检测方法应符合行业现行标准《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32的要求。
2、外墙平均传热系数计算应符合相应节能设计的规定。
3、外墙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内设计计算温度和湿度所对应的空气露点温度。
空气相对湿度60%条件下。
4、轻质外墙的隔热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夏季外墙内表面的逐时最高温度均不得高于室外逐时空气温度的最高值。
5、分隔供暖与非供暖空间的隔墙、居住建筑的分户墙,其传热系数应小于或等于1.50W/(m²•K),并符合设计要求。
6、墙体填充砌块砌体的热阻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测方法应符合行业国家标准《绝热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GB/T13475的要求。
<2>幕墙节能工程检测<2.1>透明幕墙(采光顶)节能工程检测建筑幕墙的传热系数符合天津市工程建设现行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53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的要求,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4或《建筑幕墙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29043的规定。
<2.2>非透明幕墙节能工程检测非透明幕墙传热系数的检测应符合行业现行标准《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32的要求,计算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3>门窗节能工程检测1、无节能性能标识的外门窗和天窗进入工程现场时,应对其进行下列项目的抽样复验,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1)传热系数、遮阳系数以及气密、水密和抗风压性能;(2)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遮阳系数,Low-E玻璃的膜面辐射率;(3)中空玻璃的密封性能;(4)门窗框扇密封条的加热收缩率,拉伸恢复率;(5)充气玻璃的初始气体含量。
节能管理与计量器具配备标准(定稿)第一篇:节能管理与计量器具配备标准(定稿)节能管理与计量器具配备标准《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2008)《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导则》GB17167-2006《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2009《建筑材料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GB/T24851-20105、《企业节能标准体系编制通则》GB/T22336-2008 通用节能评估标准《能源统计工作手册》中国统计出版社《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企业能量平衡通则》GB/T3484-2009《企业能量平衡表编制方法》GB/T16615-2012《企业能量平衡网络图绘制方法》GB/T28749-2012《用能设备能量平衡通则》GB/T2587-2009《用电设备电能平衡通则》GB/T8222-2008《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GB/T2588-2000《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T13234-2009《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8《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3486-1993《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GB/T7119-2006《陶瓷工业炉窑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GB/T23459-2009 《工业余热术语、分类、等级及余热资源量计算方法》GB/T1028-2000终端用能产品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613-2012 《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761-2005《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2007 《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20052-2006 《工业锅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4500-2009《普通照明用双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043-2003 《单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415-2003 《高压钠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573-2003节能设计标准《建筑卫生陶瓷工程节能设计规范》GB/T50543-2009《工业炉窑保温技术通则》GB/T16618-1996《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1997 专业设计标准规范《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GB/T13462-2008《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199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同行业国内先进水平及国际先进水平指标同行业国内外先进水平对比引自《陶瓷工业节能减排技术》(李来胜江峰等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二篇:1 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及管理情况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及管理情况 2项目实施前用能状况3.项目实施前工艺流程和主要生产装置的规模(用文字和图表说明)4项目实施前消耗的能源种类、数量5 项目实施前能源计量措施(文字、图表说明)6项目实施前产品种类、数量和统计方法7.项目节能量测算、监测方法及资源综合利用情况第三篇:计量检测器具管理计量、检测器具管理制度一、企业计量管理办法和实施原则1、计量工作的任务是执行计量法和有关规定,监督检查各部门、子公司、分公司的执行情况,发动全公司员工搞好计量工作。
上海市质量技监局关于发布《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系统通用要求及技术规范》
等两项地方标准的通知
正文:
---------------------------------------------------------------------------------------------------------------------------------------------------- 上海市质量技监局关于发布《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系统通用要求及技术规范》等两项地方标准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上海市地方标准《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系统通用要求及技术规范》、《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系统通用代码规范》经我局审查批准,现予以发布。
标准编号及名称为:
1.DB31/T786-2014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系统通用要求及技术规范
2.DB31/T787-2014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系统通用代码规范
本标准自2014年7月1日起实施。
特此通知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4年4月24日
——结束——。
ICS 01.140.30F 01备案号:DB32公共机构节能管理规范第2部分:能耗分项计量系统Regulation for energy management of public institutionsPart Ⅱ:Measurement system for detailed classifying energyconsumption发布目次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能耗分项计量系统的技术要求 (4)5能耗分项计量系统的技术方案设计 (5)6能耗分项计量系统技术方案的审核 (6)7能耗分项计量系统的项目施工与监管 (6)8能耗分项计量系统的项目验收 (7)9能耗分项计量系统的运行管理 (7)附录A(资料性附录)能耗分项计量系统技术设计方案的格式 (8)前言DB32/T1645-2010《公共机构节能管理规范》分为五个部分:——第1部分:基础规范——第2部分:能耗分项计量系统——第3部分:能源统计——第4部分:能效公示——第5部分:能源审计本部分为DB32/T1645-2010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
本部分由江苏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江苏省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东南大学、深圳市海博能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友良、蔡文平、王培红、彭献永、侯春海、周其麟、李兵、殷捷。
公共机构节能管理规范第2部分:能耗分项计量系统1范围DB32/T1645-2010的本部分规定了公共机构能耗分项计量系统建设与管理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技术方案设计、技术方案的审核、项目施工与监管、项目验收、运行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公共机构能耗分项计量系统建设的全部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DB32/T1645-2010本部分的引用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DB32/T1645-2010.1公共机构节能管理规范第1部分基础规范GB/T2589-2008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DGJ32/D01-2003江苏省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50311-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2-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分项能耗数据采集技术导则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数据中心建设与维护技术导则3术语和定义DB32/T1645-2010.1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用于本部分。
3.1用能人数number of people using energy办公区实际办公使用的总工作人数(人),包括在岗在编人员和各类编外人员。
3.2车辆数number of vehicles用于公务活动的由政府财政支付其能源消耗费用的车辆数,一般指公务用车和接待用车。
3.3建筑面积construction area of building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上记载的建筑面积数据(平方米)。
房产证、竣工验收备案文件等均属这类文件。
3.4特殊区域special zone在各公共机构中,除办公区域外采用特殊专业设备且终端能耗密度高的区域。
3.5交通能耗transportation energy consumption公务活动中由政府财政支付费用的机动车实际消耗的能量(千克标煤)。
3.6建筑能耗energy consumption of architecture公务活动中由政府财政支付费用的建筑物(或设施)实际消耗的能量(千克标煤)。
3.7特殊建筑能耗energy consumption of special zones in architecture用于特殊区域的建筑能耗(千克标煤)。
3.8常规建筑能耗energy consumption of routine zones in architecture用于常规办公区域的建筑能耗(千克标煤)。
3.9分项常规建筑能耗energy consumption of routine zones in architecture by item常规建筑能耗中,用于空调、采暖、照明、办公、综合服务(如电梯、开水炉、水泵和风机等)需求的建筑能耗量(千克标煤)。
3.10人均总水耗total water consumption per capita公共机构的水耗总量与用能人数的比值(吨/人)。
有游泳池的建筑,应单独注明游泳池水耗量,且游泳池的水耗指标取为游泳池水量与池底面积的比值(吨/平方米)。
3.11人均总能耗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per capita公共机构的总能耗除以用能人数,是公共机构总能耗的人均指标。
反映公共机构的能耗水平(千克标煤/人)。
3.12人均常规建筑能耗energy consumption of routine zones in architecture per capita公共机构的建筑能耗除以用能人数,是公共机构建筑能耗的人均指标,反映公共机构的建筑能耗水平(千克标煤/人)。
3.13面积均常规建筑能耗energy consumption of routine zones in architecture per unit area 公共机构的建筑能耗除以建筑面积,是公共机构建筑能耗的面积均指标,反映公共机构的建筑能效水平(千克标煤/平方米)。
3.14面积均分项常规建筑能耗energy consumption of routine zones in architecture per unit area by item公共机构的分项常规建筑能耗除以建筑面积,反映公共机构的分项建筑能效水平(千克标煤/平方米)。
3.15面积均空调能耗energy consumption of ventilation and air-condition system per unit area 其计算公式为:=∑空调系统设备能耗单位面积空调能耗建筑空调面积空调能耗(千克标煤/平方米)包括分散式空调设备和集中空调系统的冷源、输配系统、末端及末端再热设备、通风换气设备、热回收设备、风幕设备等消耗的能源。
利用新风冷却时的通风设备能耗、提供热舒适服务的电风扇能耗也应计入空调系统能耗。
3.16面积均采暖能耗energy consumption of heating system per unit area其计算公式为:=∑采暖系统设备能耗单位面积采暖能耗建筑采暖面积采暖系统设备能耗(千克标煤/平方米)包括分散式供暖设备和集中供暖系统的热源、输配系统、末端、热回收设备、风幕设备、水处理设备等所有与供暖系统相关的设备消耗的能源。
3.17面积均照明能耗energy consumption of lighting system per unit area照明系统能耗与建筑面积的比值(千克标煤/平方米)。
按不同功能,照明系统可分为以下三类:a)普通照明:用于满足室内照度需求的照明;b)应急照明:建筑物内部用于疏散、安全以及备用的照明;c)景观照明:建筑物外部泛光照明以及外部装饰用照明。
3.18面积均办公能耗indoor equipment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area办公能耗与建筑面积的比值(千克标煤/平方米)。
办公能耗是指满足办公需求的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饮水机、电冰箱、电视机、台灯等)所消耗的能源。
3.19面积均综合服务能耗energy consumption of comprehensive service system per unit area 除空调通风系统、采暖系统、照明系统、办公设备之外的其它常规耗能系统(包括电梯系统、给排水系统、热水加热系统等)能耗量与建筑面积的比值(千克标煤/平方米)。
3.20人均建筑面积construction area per capita公共机构的建筑面积除以用能人数,反映公共机构的建筑资源配置指标(平方米/人)3.21人均交通能耗transportation energy consumption per capita公共机构的交通能耗除以用能人数,是公共机构交通能耗的人均指标,反映公共机构的交通能耗水平(千克标煤/人)。
3.22车均交通能耗transportation energy consumption per vehicle公共机构的交通能耗除以车辆数,是公共机构交通能耗的车均指标,反映公共机构的交通能效水平(千克标煤/车)。
3.23车均百公里能耗average transportation energy consumption per100kilometers per vehicle 某类公务车的年能耗量除以该类车的年行驶里程(标准煤/百公里)。
3.24车均行驶里程vehicle mileage某类公务车的车均年行驶里程,计量单位为百公里/车。
3.25人均车辆数number of vehicles per capita公共机构的车辆数除以用能人数,反映公共机构的交通资源配置指标(车/人)4能耗分项计量系统的技术要求4.1总则4.1.1结合公共机构建筑的建筑特点和用能特点,实现能耗分类、分项、分户计量。
4.1.2满足公共机构能源统计、能源审计以及公共机构节能监管平台的管理要求,具有标准的开放性软硬件接口,并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
4.2能耗分项计量系统基本功能要求1.1.1应满足且不限于以下公共机构能源统计与审计的指标计算要求:a)水及能耗总量(总煤量(千克)、总水量(吨)、总电量(度)、总燃油量(升)、总燃气量(升)等),建筑特殊区域能耗量;b)人均总水量(吨/人)c)人均建筑能耗(千克标煤/人);d)人均交通能耗(千克标煤/人);e)人均总能耗(千克标煤/人);f)面积均常规建筑能耗(千克标煤/平方米);g)面积均分项常规建筑能耗(千克标煤/平方米);h)车均交通能耗(千克标煤/车)。
此类指标以公共机构为主体进行计算,统计周期按月度、季度、半年度和年度进行汇总和指标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