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分项计量导则
- 格式:doc
- 大小:220.50 KB
- 文档页数:19
xx工程职业学院Guangxx能源审计报告Energy Audit Reportxx年12月31日xx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能源审计概况...................................................................... - 1 -1.1 审计目的............................................................................. - 1 -1.2 审计依据............................................................................. - 2 -1.3 审计内容............................................................................. - 3 -1.4 审计团队............................................................................. - 4 -第二章建筑及用能系统概况 ............................................................ - 1 -2.1建筑概况 ............................................................................. - 1 -2.2用能系统情况 ....................................................................... - 1 -2.3主要用能设备清单................................................................. - 1 -2.4用电分项计量监测系统........................................................... - 2 -第三章建筑物能源管理................................................................... - 3 -3.1建筑物能源管理机构.............................................................. - 3 -3.2建筑物能源管理现状.............................................................. - 3 -第四章建筑能耗分析 ....................................................................... - 1 -4.1能耗评价指标的构成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1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建设技术导则二〇〇九年十月前言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财政部的要求,为建立高等学校校园节能工作的长久机制,推进和深化节约型校园的建设,编制组总结和吸收了国内外建筑能耗分项计量、校园节能监管的成果和经验,以我国现行相关标准为依据,结合我国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制定了本导则。
本导则主要内容包括建设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的总则、术语、编制依据、建筑节能监管系统的构架、数据采集、数据转换、数据传输、数据分析及管理、数据中心、工程安装、验收调试内容。
本导则受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与科学技术司、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委托,由同济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共同编写完成。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谭洪卫、胡丞益、陈启军、陆洪、俞东伟、徐钰琳(同济大学)朱能、田喆(天津大学)何强、翟俊(重庆大学)刘俊跃、那威、任中俊(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目录1、总则 (4)2、适用范围 (4)3、术语 (5)4、编制依据 (6)5、系统构架 (6)6、数据采集 (8)7、数据转换 (19)8、数据中转 (21)9、数据传输 (22)10、管理平台 (26)11、数据中心 (28)12、工程安装 (30)13、验收调试 (34)14、附录 (38)1、总则本导则规定了高等学校校园节能监管系统的建设内容及技术性能要求,适用于指导我国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设施能源利用及管理系统的建设。
本导则中所列相关参照标准、规范和导则中的条款通过本导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导则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导则。
但鼓励根据本导则编写组研究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并适当加以应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导则。
涉及保密的内容参考国家相关的保密规定。
本导则不限制系统扩展的内容,但在扩展内容时不得与本导则中所使用或保留的系统结构、设备功能、传输过程和数据格式相冲突。
能源审计报告能源审计报告能源审计是指用能单位自己或委托从事能源审计的机构,根据国家有关节能法规和标准,对能源使用的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检测、核查、分析和评价的活动。
下面公文站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能源审计报告,欢迎大家参考!能源审计报告篇一:(一)企业概况(含能源管理概况、用能管理概况及能源流程);(二)企业的能源计量及能源利用统计状况;(三)主要用能设备运行效率测试与计算分析;(四)企业能源消费指标计算分析;(五)重点工艺能耗指标与单位产品能耗指标计算分析;(六)产值能耗指标与能源成本指标计算分析;(七)节能量计算;(八)节能效果评价与考核指标计算分析;(九)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十)企业合理用能的建议与意见。
能源审计报告篇二:第一章能源审计概况为进一步掌握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高校建筑能源使用情况,挖掘节能的潜力,指导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和节能改造,根据《关于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结合广东省具体情况,开展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源审计工作。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是被确定开展建筑能源审计的对象之一,根据《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导则》(建科[20XX]249号)(以下简称《导则》)有关规定,该建筑满足开展能耗审计的最低条件。
审计组按照内蒙省建筑能源审计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于20XX年12月28 日~12月31日对该建筑进行了能源审计,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1 审计目的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是广东建设厅对此次开展能源审计工作的建筑单位之一。
根据《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导则》(建科[20XX]249号)(以下简称《导则》)有关规定,该建筑具有较完整的能耗账单及各类能耗数据,已具备开展能耗审计的条件。
通过对建筑用能资料的审阅,对节能工作的现场调研和必要测试,以及用能状况分析等工作,实现如下目的:(1) 通过对分析其能源及资源的使用状况,研究建筑物的能源消耗量,确认其能耗水平;(2) 查找在能源消耗及资源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挖掘节能潜力,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和建议;(3) 完成建筑用能公式的基础性工作,为同类建筑的合理用能水平提供依据并指导用能单位提高对建筑的能源管理水平。
同景地产xx工业园项目能效管理系统目录1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系统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 设计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设计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2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数据上传接入规则为方便各楼宇的能耗监测系统的数据接入市级能耗监测平台,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分项能耗数据传输技术导则》的基础上进行细化并根据平台的功能要求制定本规则。
1术语1.1能耗监测系统能耗监测系统是指通过对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安装分类和分项能耗计量装置,采用远程传输等手段及时采集能耗数据,实现建筑能耗的在线监测和动态分析功能的软硬件系统的统称。
1.2分项能耗分项能耗是指根据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消耗的各类能源的主要用途划分进行采集和整理的能耗数据,如:空调用电、动力用电、照明插座用电等。
1.3数据传输网关数据传输网关是在一个楼宇内或一个区域内将电能或其它能耗信息上传的设备。
它通过远程信道与数据中心交换数据。
1.4数据中心数据中心采集并存储其管理区域内监测建筑的能耗数据,并对本区域内的能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展示和发布。
2基本要求2.1楼宇分项能耗包括建筑内照明插座、空调系统、动力设备和特殊用电分项计量。
其中空调系统包括空调冷热源、空调输配系统、空调末端用电;动力设备包括电梯、非空调水泵和通风排烟风机用电;特殊用电包括信息中心、洗衣房、厨房餐厅、游泳池、健身房等特殊功能区域用电。
2.2楼宇在安装分项计量装置时应同步搭建能耗监测管理系统,设置本地数据中心(服务器),配置专属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能耗监测管理系统应具有对监测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运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等功能,为保证数据传输稳定,应采用有线方式传输数据。
2.3能耗计量设备经计量机构校检合格,满足基本功能需求。
其中电能表需配备RS-485标准串行电气接口,具有数据远传功能且精度等级不低于1.0级;数据传输网关具有断点续传功能。
2.4建筑宜采用具有通讯功能的电磁式冷(热)量表计量空调系统冷量。
3通讯方式和传输内容3.1数据传输网关使用基于IP协议承载的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和数据中心连接。
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8年5月目录前言 (4)1总则 (5)2术语 (6)3基本原则 (8)4监管体系 (9)4.1 组织建设 (9)4.2 制度建设 (10)4.2.1 建设项目审查制度 (10)4.2.2 校园设施运行监管制度 (10)4.2.3 统计审计制度 (12)4.2.4 数据公示及共享制度 (14)4.2.5 需求管理制度 (15)4.2.6 资源节约型采购制度 (15)4.2.7 环境管理制度 (16)5节约型校园建设技术要点 (17)5.1 建设阶段 (17)5.1.1 校园规划 (17)5.1.2 设计 (20)5.1.3 施工与工程监理及验收 (26)5.2 运行维护阶段 (28)5.2.1 设备系统节能(节水) (28)5.2.2 行为节能(节水) (30)5.3 各类建筑节约专项措施 (31)5.3.1 教学建筑 (31)5.3.2 办公建筑 (32)5.3.3 科研实验楼 (32)5.3.4 学生宿舍 (32)5.3.5 学生食堂 (33)5.3.6 学生浴室 (33)5.3.7 校园分散设施能耗远程监控系统 (34)6宣传教育 (34)6.1 课程与讲座 (34)6.1.1 课程 (34)6.1.2 讲座 (34)6.2 科研与实践 (34)6.2.1 科研 (34)6.2.2 实践 (35)6.3 宣传与普及 (35)6.3.1 媒体宣传 (35)6.3.2 普及活动 (35)7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考核评价办法 (36)7.1 评价打分标准及各式 (36)7.2 评价办法说明 (38)前言为实现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
“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倡导节约社会风尚,落实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社会的最重要任务之一。
能源管理系统在铁路项目的应用徐凯鸿摘要:我国是能耗大国,针对能源需求日趋紧张的情况,政府高度重视节能与环保,并加以考核。
铁路以何种方式实现节能本文以某铁路能源管理系统设计为例,简要介绍能源管理系统在铁路中的应用及设计注意事项。
关键词:节能能源管理铁路站房设计近年我国高速铁路路网已初具规模,随着中美贸易战加剧,国家提振内需,未来几年内还将有一批长大干线即将建成,作为及基础建设的首要对象,不再只是简单承担接发旅客的任务,更以它出行便捷、准时准点、迅速高效、覆盖面广的服务示之于民。
作为大型基础设施的铁路也是典型的耗(电)能大户,如何准确、精细地分析各类设备的耗能,仅仅依靠传统的人工抄表、人工计算分析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多的人力、物力,同时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管理的需要;能源管理系统则能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
1 何为能源管理系统一般来讲,能源管理系统就是对铁路沿线的变配电、检修设备、照明、电梯、空调、供热、给排水等能源使用状况,实行集中监视、管理和分散控制及管理,是实现沿线多种能耗在线监测和动态分析功能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统称。
它由各计量装置、数据采集器和能耗数据管理软件系统组成。
基本上,通过实时的在线监控和分析管理实现以下效果:1)对设备能耗情况进行监视,提高整体管理水平;2)找出低效率运转的设备;3)找出能源消耗异常;4)降低峰值用电水平。
能源管理系统的最终目的是降低能源消耗,节省费用。
2 能源管理系统的设计标准设计院和设备厂家在进行能源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设计及产品选型时,目前国际上和国内有哪些现行的相关标准可以参考2.1 国际标准1)IEEE Std 739-1995, 《IEEE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Energy Management in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Facilities》由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颁布,给出了工业和商业企业系统中各系统和设备能量消耗监控和管理的指导性建议。
例析大厦能耗分项计量装置安装项目1. 建筑基本信息表南京旭建大厦共7层,地上6层,地下1層。
主要能源种类为电能、水。
办公楼内有1个低压变电所,共2台低压变压器。
大楼有2路生活总进水,总进水管管径均为DN50。
2. 技术路线本系统的整体方案设计是以建设部有关大型公共建筑能源监管的相关技术导则为指导思想,采用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开发中心先进的分项计量系统技术,该技术获得2012年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华夏科技进步”二等奖。
具有各种建筑能耗实时分类/分项计量、数据远程传输、数据采集与存贮、数据统计与分析、数据发布与远传等基本功能,为大楼的能源利用诊断、能源质量监测、能源账单核对、节能潜力分析、节能效果验证、能源调度、保障健康与舒适环境、提高全民节能意识等提供有效手段,同时为建筑能耗统计、审计、监管与执法部门提供准确能耗数据及决策依据。
2.1 项目概况南京旭建大厦有1个低压变电所,位于地下1层。
每个楼层有1个强电间,每个楼层楼道内有6台配电箱为楼层区域供电。
变电所、楼顶空调主机部分供电回路安装四川省绵阳市维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型号为WB1867B35-1/WB1867B25-1系列电子式电能采集模块,变电所内通过屏蔽双绞线实现通讯连接与采集器相连,楼顶楼顶空调主机部分采用无线模块与采集器相连。
2块水表通过屏蔽双绞线实现通讯连接与采集器相连。
2.2 计量装置配置2.2.1. 电能监测设备配置变电所及楼层供电回路已安装WB1867B35-1/WB1867B25-1系列电子式电能采集模块,具有RS485通讯接口且未被占用,因此,只需将现有电能采集模块接入分项计量系统,即可满足建设部有关大型公共建筑用电设备分项计量的相关技术导则要求,无需另外配置电能监测设备。
根据大楼供电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变电所的低压供电回路进行监测,可实现《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分项能耗数据采集技术导则》中规定的对照明插座用电、空调用电、动力用电和特殊用电分项计量的要求。
郑州市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审查要点(2015年版)(一)编制目的为规范郑州市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明确审查内容,统一审查尺度,结合郑州市实际,编制本要点。
(二)适用范围民用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一、二、三星级。
(三)审查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2010《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41/T 109-2015《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国家、省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及郑州市的有关规定(四)基本规定1、本要点中所有控制项应全部满足。
2、绿色建筑每类指标的评分项目“得分Qi”不应小于40分;当“总得分∑Q”分别达到50分、60分、80分时,分别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应填写“附件4”的审查表。
3、本要点评分项中,加☆的条文为达到绿色建筑一星级设计目标的推荐项。
当申报项目为性质单一的绿色居住建筑或绿色公共建筑时,可采用选择推荐项的方法,当五类评价指标全部达到表1.1或表1.2中的最低分值要求时,即符合绿色建筑一星级设计要求,并应填写“附件2”或“附件3”审查表。
4、“居住+公建”类型的绿色建筑不应采用选择推荐项的方法,应填写“附件4”的审查表。
(五)设计文件要求1、施工图设计说明(应有绿色建筑设计专篇):项目基本信息;绿色建筑设计目标的合理确定;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目标的适宜绿色建筑技术措施;与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审查相关的其它说明、表格等;设计自评价及结论,可采用评分统计表(见表 1.1、1.2或表1.3)方法。
注:1、表1.1及表1.2中,各类指标的最低得分和得分,为实际所选推荐项的分值之和,不再与各类指标的适用于参评项目的评分项总分值进行折算。
2、适用总分中不含设计阶段不参评条款的分值,包括6.2.1条(10分)、7.2.8条(10分)、7.2.14条(5分)、7.2.15条(5分)。
注:表1.3中,各类指标的折算得分Qi,为该指标得分之和与适用于参评项目的评分项总分值进行折算后的分值。
大型公建低成本节能改造技术导则前言推广大型公共建筑低成本节能改造技术,对于提高大型公共建筑的能效水平,降低大型公共建筑的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依据国家和本市有关技术政策,总结近几年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分项计量、能源审计、节能诊断、节能改造的经验,制定本导则。
本技术导则的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一般规定,低成本节能改造程序,低成本节能改造推荐技术措施,用能管理及行为节能措施,其它,附录。
本导则是大型公共建筑和其他公共建筑低成本改造技术的通用技术原则,重点对其共性问题和原则问题加以阐述和统一,为公共建筑的低成本节能改造工作提供指南。
主编单位:北京建筑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起草人:黄都育罗淑湘王志冯蕾钟衍蔡波魏庆芃王鑫徐奇鲁东静彭军1... 总则. 42... 术语. 53... 一般规定. 74... 低成本节能改造程序. 85... 低成本节能改造推荐技术措施. 216... 用能管理及行为节能措施. 30附录A 外门窗、透明幕墙贴膜、涂膜技术措施33附录B 既有大型公共建筑参考用能指标. 36附录C 空调系统经济运行评价指标体系. 38附录D 空调系统经济运行参考指标. 39附录E 数据测量及计算公式. 40附录F 建立使用者节能意识和管理水平的动态指标461.0.1 为指导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保证节能改造项目取得较好的节能效果和降低改造成本,并为建立大型公共建筑节能运行制度与节能改造项目投资监管体系提供依据,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项目。
1.0.3 本导则的制定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北京地区)》(DBJ 01-62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公共建筑节能评审标准》(DBJ01-100)《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空气调节系统经济运行》(GB/T 17981)1.0.4本导则参照:《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审计技术导则》(建科[2007]249号)《北京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评估导则》(京建材[2008]440号)《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技术导则(试行)》(建科[2008]126号)《北京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管理办法》(京建材[2008]367号)1.0.5 实施低成本节能改造时,除应符合本导则外,还应符合国家及北京市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国家标准《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标准起草组2012年6月一、任务背景节约能源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公共机构节能是全社会节能的重要领域。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
”推行公共机构节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公共机构加强自身建设、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主要表现。
计量是节约能源资源的基础性工作,是公共机构进行节能、节水管理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二十七条中规定“用能单位应当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按照规定配备和使用经依法检定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
《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中明确规定“公共机构应当实行能源消费计量制度,区分用能种类、用能系统实行能源消费分户、分类、分项计量”。
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发布了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对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等独立核算的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提出了基本要求。
之后,为贯彻落实该通则标准,我国先后制定了冶金、有色、电力、石油、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2010年11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施行了第132号总局令《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为能源计量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法律法规基础。
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作为重要的用能单位,存在着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不完善、缺少相应的分项计量手段、基础数据难于获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公共机构节能节水工作的顺利开展。
因此,十分需要研究编制《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国家标准,对不同类型公共机构的能源计量及计量器具配备状况开展深入调研,分析各类能源资源消耗数据统计和管理需求,提出公共机构能源和水计量器具配备指标等要求,为规范公共机构能源和水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获取准确可靠的能源资源消耗基础数据,实施能源资源监测和节能管理打下基础。
附件3: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 楼宇分项计量设计安装技术导则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〇〇八年六月 前言 为指导各地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有关专家,以我国现行相关标准为依据,在总结吸收国内已有能耗监测系统建设成果和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楼宇分项计量设计安装要求,研究制定了本导则。 本导则分为电能分项计量及冷热量计量两部分,包括总则、术语、分类、设计、计量装置性能参数、安装、验收等部分。 本导则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导则主编单位: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联系人:王虹 电话:01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 联系人:杨柳忠 电话:
本导则参编单位: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天津大学建筑节能中心 楼宇分项计量设计安装技术导则 (电能分项计量部分) 目 录 1 总则 ..................................................................................................................................... 1 2 术语 ..................................................................................................................................... 1 3 分类 ..................................................................................................................................... 3 4 设计规定 ............................................................................................................................. 3 5 计量装置性能参数 ............................................................................................................. 7 6 安装要求 ............................................................................................................................. 8 7 校验和比对 ....................................................................................................................... 10 8 其它 ................................................................................................................................... 11 9 验收 ................................................................................................................................... 11 附录1 电能计量装置常用典型接线图 ................................................................................ 13 附录2 分项用电计量表计设置的加法和减法原则 ............................................................ 14 1 总则 1.1 为了实现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分项能耗数据采集,统一楼宇分项计量方法,依据现行国家相关标准,制定本技术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各级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动态监测系统,不适用于任何用于贸易结算和计费的电能计量系统。 【条文说明】明确本导则的制定依据、适用范围。
1.3 楼宇分项计量设计安装除应符合本导则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其它有关标准。 【条文说明】相关规范主要有《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DL/T 645-1997,
《多功能电能表》DL/T614-1997,《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 448-2000,《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137-2001,《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DL/T 825-2002,《户用计量仪表数据传输技术条件》CJ/T 188-2004,《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电能计量柜基本试验方法》DL/T549-1994、《电能计量柜》GB/T16934-199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2006、《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03-2002)
2 术语 2.1 能耗监测系统 能耗监测系统是指通过对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安装分类和分项能耗计量装置,采用远程传输等手段及时采集能耗数据,实现重点建筑能耗的在线监测和动态分析功能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统称。 2.2 分类能耗 分类能耗是指根据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消耗的主要能源种类划分进行采集和整理的能耗数据,如:电、燃气、水等。 2.3 分项能耗 分项能耗是指根据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消耗的各类能源的主要用途划分进行采集和整理的能耗数据,如:空调用电、动力用电、照明用电等。 2.4 电能表 普通电能表和多功能电能表总称。 2.5 普通电能表 具有计量有功电能和有功功率或电流的电能表。由测量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等组成,并能显示、储存和输出数据,具有标准通讯接口。 2.6 多功能电能表 由测量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等组成,除具有普通电能表的功能外,还具有分时、测量最大需量和谐波总量等其他电能参数的计量监测功能。 2.7 最大需量 在指定时间区间内,需量周期中测得的平均功率最大值。 2.8 数据采集子系统 数据采集子系统包括监测建筑中各计量装置、数据采集器和数据采集软件系统。 2.9 数据采集器 数据采集器是在一个区域内进行电能或其它能耗信息采集的设备。它通过信道对其管辖的各类表计的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存储,并通过远程信道与数据中心交换数据。 2.10 电能计量装置 为计量电能所必须的计量器具和辅助设备的总体(包括电能表、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等)。 3 分类 3.1 电能表可按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分类。 【条文说明】明确电能表分类方法,帮助设计人员合理选型。虽然电能表
分类较多,但用电分项计量系统采用的电能表主要采用电子式、精度等级为1级及以上的有功电能表,不考虑无功电能表。按测量电能类别分类中的三相三线系统,一般用于不接地系统中。目前一般办公建筑的接地大多数采用TN-S系统,电能表采用三相四线,但在医院等特殊区域会采用IT系统,即不接地系统,电能表采用三相三线,这种情况须特别注意。 3.1.1 按接入线路的方式和测量电能量类别分类,电能表分类如表1 所示。 表1 接入线路的方式和测量的电能量类别表
接入线路方式 测量电能量类别 单 相 三相三线 三相四线 直接接入式 有 功 有功及无功 经互感器接入式 有 功 有功及无功
3.1.2 按工作原理可分为机电式和电子式。 3.1.3 按测量电能的准确度等级分为0.2、0.5、1级等。 3.1.4 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分体式和整体式。 3.2 数据采集器 3.2.1 按传输方式可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传输方式。
4 设计规定 4.1 基本原则 4.1.1 分项计量改造不应改动供电部门计量表的二次接线,不应与计费电能表串接。 【条文说明】明确分项计量设计的基本原则,分项计量决不能影响计费系
统的正常工作。 4.1.2 应充分利用现有配电设施和低压配电监测系统,结合现场实际合理设计分项计量系统所需要的表计、计量表箱和数据采集器的数量及安放位置。 【条文说明】:有些既有建筑已经设置了低压配电监测系统,实施时应优先
考虑利用原有系统,当原有配电监测系统设置的表计满足分项计量系统要求时,可利用原有系统,采用合理形式将配电监测系统数据纳入到分项计量系统中。当原有配电监测系统设置的表计无远传功能时,更换或增加符合本导则要求的具有远传功能电能表。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设置表计和数据采集器的数量。 4.1.3 设计图纸应齐全,应能指导施工人员正确施工,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设计说明:计量系统设计的原则、范围、原计量状况、改造前后计量系统状况、表计和设备选用说明; (2)改造前后配电系统原理图; (3)配电设备和计量系统设备布置图; (4)低压配电系统表计安装位置一次线示意图:图中应含有出线开关额定容量、互感器变比、供电回路名称、表计位置及编号等内容; (5)表箱内表计的安装布置、数据采集器传输接线图; (6)表计接线原理图、低压柜端子布置图; (7)电缆清册:包括供给表计的电压、电流回路线缆以及信号传输线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