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傻分不清!!几乎一模一样的汉字
- 格式:docx
- 大小:90.69 KB
- 文档页数:6
汉字也撞脸!100组汉字“双胞胎”,看你能分清多少?小学阶段,一切学习都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在一二年级,家长们每天最好用20-30分钟的时间和自己的孩子进行文字的辅导,将小学课本当中的生字词,一个个都要过关,要让孩子自己学会去记,多写多练,找到孰能生巧的法子,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孩子基础知识的巩固。
我们要区别形近字,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从字音上区别;二是从字形上区别;三是从字义上区别;四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区别。
在语文考试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形近字的考察,但是这些知识却是经常出错的。
鉴于这样的情况,我们今天特地分享一份小学语文常考的100组形近字,希望家长们可以替孩子收藏打印一份,让孩子在考试中不再犯错。
100组极易混淆的音近形近字1.买____还珠连篇累____(A.椟B.牍)2.以逸____劳越俎____庖(A.待B.代)3.腐化____落陨石____落(A.坠B.堕)4.一张一____ 风____电掣(A.弛B.驰)5.____过难关暗____陈仓(A.渡B.度)6.层见____出花样____出(A.叠B.迭)7.因噎____食煞____苦心(A.废B.费)8.____然成章____短流长(A.蜚B.斐)9.要言不____ ____文缛节(A.烦B.繁)10.破____沉舟鬼____神工(A.釜B.斧)11.和____可亲暮____沉沉(A.蔼B.霭)12.万古____青冬夏____青(A.长B.常)13.桀____不逊独占____头(A.骜B.鳌)14.脉____微弱赤____上阵(A.搏B.膊)15.____道而行____道而驰(A.倍B.背)16.良____美景寥若____星(A.辰B.晨)17.____海桑田白云____狗(A.沧B.苍)18.完____归赵作____上观(A.璧B.壁)19.薪火相____ 相辅相____(A.承B.成)20.马到____功计日____功(A.成B.程)21.功亏一____ 能源____缺(A.篑B.匮)22.____占鹊巢饮____止渴(A.鸠B.鸩)23.不____而走大相____庭(A.径B.胫)24.触____生情时过____迁(A.景B.境)25.开源____流大江____流(A.节B.截)26.____揉造作____生惯养(A.矫B.娇)27.李代桃____ 名____利锁(A.僵B.缰)28.唇枪舌____ 明枪暗____(A.剑B.箭)29.____往不咎____往开来(A.继B.既)30.____待解决____需处理(A.亟B.急)31.拾人牙____ 平等互____(A.慧B.惠)32.天网______ 心____意懒(A.恢B.灰)33.惊____失措张____失措(A.慌B.皇)34.马革____尸食不____腹(A.裹B.果)35.____然冰释____然一新(A.涣B.焕)36.____家欢乐____盘托出(A.合B.和)37.引____高歌不卑不____(A.吭B.亢)38.粉身碎____ 悬梁刺____(A.骨B.股)39.事必____亲洗耳____听(A.恭B.躬)40.天翻地____ 山重水____(A.覆B.复)41.风____鹤唳谈笑风____(A.声B.生)42.礼____往来无____光荣(A.上B.尚)43.胜____在握开____有益(A.卷B.券)44.能____能伸委____求全(A.屈B.曲)45.____山绿水山____水秀(A.清B.青)46.出____制胜出____不意(A.奇B.其)47.欢呼____跃声名____起(A.雀B.鹊)48.____心而论____恃天险(A.凭B.平)49.语无____次美____美奂(A.伦B.轮)50.____力同心____穿阴谋(A.戳B.戮)51.凤毛____角____次栉比(A.鳞B.麟)52.黄____美梦偷____换柱(A.粱B.梁)53.妙语____珠珠____璧合(A.连B.联)54.火中取____ 沧海一____(A.栗B.粟)55.鼎____相助三足鼎____(A.力B.立)56.身体____行____行节约(A.力B.厉)57.再接再____ ____精图治(A.励B.厉)58.入情入____ 鞭辟入____(A.理B.里)59.书声______ _____上口(A.朗B.琅)60.____尾工程____竽充数(A.烂B.滥)61.水____不通一____千里(A.泄B.泻)62.____迹可疑____迹无定(A.行B.形)63.发人深____ 如梦初____(A.省B.醒)64.长____短叹____寒问暖(A.嘘B.吁)65.头晕目____ 华丽____目(A.眩B.炫)66.____费心机____自尊大(A.妄B.枉)67.____过饰非____过则喜(A.文B.闻)68.好高____远趋之若____(A.鹜B.骛)69.烟____云散____声匿迹(A.消B.销)70.九____云外通____达旦(A.宵B.霄)71.闪____其词众口____金(A.烁B.铄)72.____人听闻毛骨____然(A.悚B.耸)73.波浪____天惊____骇浪(A.滔B.涛)74.走____无路出人____地(A.头B.投)75.按____索骥老马识____(A.图B.途)76.大____渲染大____挥霍(A.肆B.事)77.无____生非惹____生非(A.事B.是)78.____死不渝____在必行(A.势B.誓)79.以身____法____目以待(A.试B.拭)80.额____相庆疾____蹙额(A.首B.手)81.____耳欲聋____聋发聩(A.震B.振)82.临渊羡____ 竭泽而____(A.鱼B.渔)83.乔____打扮梳____打扮(A.装B.妆)84.____亲带故____轻怕重(A.沾B.拈)85.头昏脑____ 通货膨____(A.胀B.涨)86.____柔寡断神情____郁(A.忧B.优)87.____言不讳仗义____言(A.执B.直)88.桃____结义世外桃____(A.源B.园)89.远见____识真知____见(A.灼B.卓)90.____无虚席____收渔利(A.座B.坐)91.标新立____ 立____新颖(A.异B.意)92.微言大____ 不可思____(A.议B.义)93.绿树成____ 绿草如____(A.荫B.茵)94.唇齿相____ ____老卖老(A.依B.倚)95.____害无穷____臭万年(A.遗B.贻)96.以身____职____情枉法(A.徇B.殉)97.____苗助长____旗息鼓(A.揠B.偃)98.和____悦色察____观色(A.言B.颜)99.心心相____ 相____成趣(A.映B.印)100.蜂____而至风起云____(A.拥B.涌)答案1.买椟还珠连篇累牍2.以逸待劳越俎代庖3.腐化堕落陨石坠落4.一张一弛风驰电掣5.渡过难关暗度陈仓6.层见叠出花样迭出7.因噎废食煞费苦心8.斐然成章蜚短流长9.要言不烦繁文缛节10.鬼斧神工破釜沉舟11.和蔼可亲暮霭沉沉12.万古长青冬夏常青13.桀骜不驯独占鳌头14.脉搏微弱赤膊上阵15.倍道而行背道而驰16.良辰美景寥若晨星17.沧海桑田白云苍狗18.完璧归赵作壁上观19.薪火相承相辅相成20.马到成功计日程功21.功亏一篑能源匮缺22.鸠占鹊巢饮鸩止渴23.不胫而走大相径庭24.触景生情时过境迁25.开源节流大江截流26.矫揉造作娇生惯养27.李代桃僵名缰利锁28.唇枪舌剑明枪暗箭29.既往不咎继往开来30.亟待解决急需处理31.拾人牙慧平等互惠32.天网恢恢心灰意懒33.惊慌失措张皇失措34.马革裹尸食不果腹35.涣然冰释焕然一新36.合家欢乐和盘托出37.引吭高歌不卑不亢38.粉身碎骨悬梁刺股39.事必躬亲洗耳恭听40.天翻地覆山重水复41.风声鹤唳谈笑风生42.礼尚往来无上光荣43.胜券在握开卷有益44.能屈能伸委曲求全45.青山绿水山清水秀46.出奇制胜出其不意47.胜券在握开卷有益48.平心而论凭恃天险49.语无伦次美轮美奂50.戮力同心戳穿阴谋51.凤毛麟角鳞次栉比52.黄粱美梦偷梁换柱53.妙语连珠珠联璧合54.火中取栗沧海一粟55.鼎力相助三足鼎立56.身体力行厉行节约57.再接再厉励精图治58.入情入理鞭辟入里59.书声琅琅朗朗上口60.烂尾工程滥竽充数61.水泄不通一泻千里62.形迹可疑行迹无定63.发人深省如梦初醒64.长吁短叹嘘寒问暖65.头晕目眩华丽炫目66.枉费心机妄自尊大67.文过饰非闻过则喜68.好高骛远趋之若鹜69.烟消云散销声匿迹70.九霄云外通宵达旦71.闪烁其词众口铄金72.耸人听闻毛骨悚然73.波浪滔天惊涛骇浪74.走投无路出人头地75.按图索骥老马识途76.大事渲染大肆挥霍77.无事生非惹是生非78.誓死不渝势在必行79.以身试法拭目以待80.额手相庆疾首蹙额81.震耳欲聋振聋发聩82.临渊羡鱼竭泽而渔83.乔装打扮梳妆打扮84.沾亲带故拈轻怕重85.头昏脑涨通货膨胀86.优柔寡断神情忧郁87.直言不讳仗义执言88.桃园结义世外桃源89.远见卓识真知灼见90.座无虚席坐收渔利91.标新立异立意新颖92.微言大义不可思议93.绿树成荫绿草如茵94.唇齿相依倚老卖老95.贻害无穷遗臭万年96.以身殉职徇情枉法97.揠苗助长偃旗息鼓98.和颜悦色察言观色99.心心相印相映成趣100.蜂拥而至风起云涌。
字形辨认辨别相似汉字的区别字形辨认是汉字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初学者来说,辨别相似汉字的区别常常是一项挑战。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以便正确准确地辨认这些相似的汉字。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相似汉字,并提供一些辨别它们的技巧。
1. 日 vs 曰这两个汉字都表示"日"的意思,但字形略有差别。
在字形上,"日"是一个正方形的形状,而"曰"是一个长方形的形状。
同时,"日"这个字还有一个特殊的变体,就是"旦",它在字形上更加简化。
因此,通过观察字形上的差异,我们可以辨别出这些字的具体含义。
2. 右 vs 左这两个汉字分别表示"右"和"左"的意思,字形非常相似。
可以通过记忆每个字的部首来帮助区分它们。
"右"的右边是"又",它是一个常见的部首,而"左"的左边是"工",也是一个常见的部首。
通过对比部首,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识别这两个字。
3. 目 vs 自这两个汉字在字形上非常相似,造成了很多人的困惑。
"目"表示"眼睛",而"自"表示"自己"。
要区分这两个字,我们可以观察字形的细节。
"目"的上面有两个横线,像是眼睛睁开的样子。
而"自"则没有这两个横线。
通过观察这些细节,我们能够准确地识别和应用这两个字。
4. 彳 vs 行这两个汉字都与"行走"有关,字形非常相似。
要准确辨别它们,我们可以从字形上入手。
"彳"是一个独立的部首,而"行"则是一个完整的汉字。
通过观察这个细节,我们能够更好地辨别它们。
5. 半 vs 入这两个汉字都表示"进入"的意思,字形较为相似。
快速识别形似字快速识别形似字(一)世界第(dì)一,床笫(zǐ)之欢。
鍚(yáng)在马头,錫(xī)钱劣钱。
荼(tú)火荼(tú)白,茶(chá)壶(hú)茶(chá)碗。
茶(chá)兴荼(chá)亡,汉代荼(Yé)恬。
壸(kǔn)是宫路,壶(hú)天住仙。
发苶(nié)疲苶(nié),有点疲倦。
毫(háo)发毫(háo)毛,亳(Bó)州亳(Bó)县。
祆(xiān)教拜火,棉袄(ǎo)御寒。
豆豉(chǐ)下饭,鼓(gǔ)声震天。
油氽(tǔn)馒头,生汆(cuān)肉丸。
戊(Wù)戌(xū)变法,执戉(yuè)戍(shù)边。
戊(wù)空戌(xū)横,戍(shù)中一点。
己(jǐ)不出头,已(yǐ)半巳(sì)满。
义愤填膺(yīng),赝(yàn)品骗钱。
贵胄(zhòu)甲胄(zhòu),胃(wèi)痛胃(wèi)酸。
毒(dú)品真毒(dú),嫪毐(ǎi)假宦。
拔(bá)刀相助,挑拨(bō)离间。
彬(bīn)彬(bīn)有礼,湖南郴(Chēn)县。
钹(bó)似镲子,钅发(pō)似大镰。
《王风·兔爰(yuán)》,有兔爰(yuán)爰(yuán)。
爱(ài)不释手,恋爱(ài)爱(ài)恋。
令嫒(ài)贤淑,媛(yuàn)女婵媛(yuán)。
关系暧(ài)昧,乍暖(nuǎn)还寒。
瑗(yuàn)形似璧,大孔小边。
瑷(Ai)珲爱辉,龙江之县。
昂(áng)首阔步,昴(Mǎo)宿(xiù)在天。
词语辨音区分相似的汉字在汉字中,有很多看起来十分相似的字,但它们的发音却完全不同。
正确地辨音并区分这些相似的汉字,对于提高汉语的准确性和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组常见的相似汉字,帮助读者正确区分它们的发音和用法。
一、"是"和"时":这两个字的发音听起来相近,但意思完全不同。
"是" (shì) 是表示肯定、相同的意思,而"时" (shí) 表示时间、时候的概念。
在口语中,我们常说"这个是我的书"和"现在是几点钟",而不会混淆成"这个时我的书"或"现在时几点钟"。
二、"哪"和"那":"哪" (nǎ) 和 "那" (nà) 都表示疑问或指示的意思,但用法和发音有区别。
"哪" (nǎ) 通常用于问句,表示选择、询问某个事物的具体情况。
例如:"哪个是你的手机?"而"那" (nà) 则用于指示、引导句子的意义。
例如:"那本书很有趣。
"三、"捶"和"槌":这两个字都表示敲打的意思,但发音和用法不同。
"捶" (chuí) 表示用手或器具轻轻敲打,而"槌" (chuí) 则表示用锤子等较重的工具敲打。
例如:"他用拳头捶门"和"匠人用铁槌敲打铁片。
四、"研"和"验":这两个字的发音非常接近,但含义不同。
"研" (yán) 表示磨研、研究的意思,常用于科研等领域。
小学生字形相似字大全(注音版)字形相似字是指在书写时,形状相似但含义不同的汉字。
对于小学生来说,研究这些字形相似字能够帮助他们提高辨析能力和书写准确性。
以下是一份完整版的小学生字形相似字大全,附带注音供学生参考。
一、音相似字1. 声韵相似- 啊(ā)、阿(ā)- 哦(ò)、喔(ò)- 恩(ēn)、奀(ēn)- 尢(wāng)、尤(yóu)- 悠(yōu)、幽(yōu)2. 声调相似- 那(nà)、哪(nǎ)- 哎(āi)、哀(āi)- 我(wǒ)、捞(lāo)- 然(rán)、燃(rán)- 之(zhī)、支(zhī)二、形相似字1. 横画相似- 干(gān)、甘(gān)- 图(tú)、者(zhě)- 广(guǎng)、床(chuáng) - 新(xīn)、斤(jīn)- 云(yún)、四(sì)2. 竖画相同- 人(rén)、入(rù)- 儿(ér)、元(yuán)- 大(dà)、天(tiān)- 子(zǐ)、字(zì)- 小(xiǎo)、少(shǎo)3. 相同部分- 北(běi)、本(běn)- 红(hóng)、纸(zhǐ)- 正(zhèng)、证(zhèng)- 一(yī)、丁(dīng)- 山(shān)、岛(dǎo)以上是一份较为完整的小学生字形相似字大全,希望能够对小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和练习这些字形相似字,提高对字形和音的辨析能力,进而提高书写准确性。
容易看错一模一样的字汉字的历史源远流长,数量众多,有许多汉字的构成十分相似,有的几乎一模一样,许多人常将它们认错。
现精心挑选非常容易混淆的30组汉字,并列出了它们之间的区别,便于大家的理解和记忆。
1.垚、壵垚(yáo),形容山高的样子。
壵(zhuàng),古同“壮”,意思是有力,强盛;增加勇气和力量。
区别:垚由三个“土”组成,壵由三个“士”组成。
2.洞、泂洞(dòng),指洞穴,窟窿;透彻,清楚。
泂(jiǒng),表示远,清澈深邃。
区别:洞字右半部为“同”,“泂”字右半部为“冋”。
3.姫、姬姫(zhěn),谨慎的意思。
姬(jī),一般指古代对妇女的美称,也指旧时以歌舞为业的女子;侍妾;还是上古八大姓之一。
区别:姫的右边是个“臣”字,而姬的右边中间是个“口”字。
4.雎、睢雎(jū),是一个少有的姓氏;又特指鱼鹰。
睢(huī或suī),读huī时,表示仰目,仰视,以及欢乐的样子等。
读suī时,用作姓氏、县名等。
区别:雎的左边是一个“且”,睢的左边是一个“目”。
5.胄、冑“胄”(zhòu),古代战士打仗时戴的保护头部的帽子;帝王或者贵族子孙。
“冑”(zhòu),一般指头盔、战盔。
这个字现在已经基本上不用了。
区别:这两个字不容易区别,放大了才能看清楚,胄的下边为“月”,冑的下边为“冃(mào)”。
6.未、末未(wèi),表示否定;将来;不足,不够;没,没有,还引申指地支的第八位。
末(mò),东西的梢头,尽头;不是根本的、主要的事物;终了,末尾。
区别:“未”字第一笔横比第二笔横短,“末”字第一笔横比第二笔横长。
7.妹、妺妹(mèi),指同父母而年龄比自己小的女子,后引申为少女,女子。
妺(mò),专用字,指的是传说中夏王桀的宠妃妺喜。
区别:妹的右边是“未”,妺的右边是“末”。
8.壶、壸壶(hú),容器名称,一般指陶瓷或金属制成的一种有把有嘴的器具,通常用来盛茶、酒等液体。
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字夶(两个大,读音bǐ),古同“比”。
比(两个匕,读音bǐ),(会意。
从二匕,匕亦声。
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
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
《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
”本义:并列;并排)仌(两个人,读音bīng),古同“冰”。
从(两个人,读音cïng),(会意。
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
本义:随行,跟随)出(两个山,读音chū),(象形。
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
本义:长出)多(两个夕,读音duō),(会意。
甲骨文字形,从二“夕”。
表示数量大。
本义:多,数量大,与“少”、“寡”相对)二(两个一,读音âr),(会意。
古文字二用两横画表示,是原始记数符号)哥(两个可,读音gē),(会意。
从二可。
“可”,有“快乐”、“欢乐”的意思。
《诗•小雅•正月》:“哿矣富人。
”毛传:“哿,可。
”王引之《经义述闻》卷六:“哿与哀对文,哀者忧悲,哿者欢乐也。
……《毛传》训哿为可,可亦快意惬心之称。
”“哥”似即“歌”之本字。
本义:歌)圭(两个土,读音guī),圭,珪,(会意。
“从重土”。
本义:古玉器名。
长条形,上端作三角形,下端正方。
中国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时以为礼器。
依其大小,以别尊卑。
又作珪)赫(两个赤,读音hâ),(会意。
从二赤。
火赤。
本义:泛指赤色)回(两个口,读音huí),(囘huí为回的古字;廻huí为迴huí的俗字。
囬huí、迴同回。
象形。
甲骨文象渊水回旋之形。
本义:回旋;旋转)棘(两个朿,读音jí),(会意。
从二-朿(cì)。
“朿”是“刺”的本字。
两个“朿”字并排立着,表示棘树多刺,是矮小而成丛莽的灌木。
本义:丛生的小枣树)畕(两个田,读音jiāng),古同“疆”。
兢(两个克,读音jīng),(象形。
金文字形,象二人头顶重物形。
头上戴着重物,故常戒惕小心。
本义:小心谨慎的样子)林(两个木,读音lín),(会意。
几乎一模一样的汉字「傻傻分不清楚」第一组【姬】读音为jī,一般指古代对妇女的美称,也指旧时以歌舞为业的女子,还是一个姓,如我们都熟悉的「姬无命」。
【姫】读音为zhěn,谨慎的意思,右边是「臣」字。
这两个字放在一起比较,还是能看出区别的。
但若只出现右边的「姫」字,怕是有许多人要误念成「jī」了。
第二组【采】读音为cǎi,摘取的意思。
【釆】读音为biàn,是「辨」的古字,看起来像兽爪,义为辨别。
这两字不同的地方就是,「釆」字「撇」下面就是「米」,而「采」是由「爫」和「木」组成,放大后很容易区别,而印刷体的区分就较为困难了。
【壸】读音为kǔn,指古代宫中的道路,借指宫内,也有广的意思。
【壶】读音为hú,一般指陶瓷或金属制成的一种有把有嘴的器具,通常用来盛茶、酒等液体。
两字的区别就是一横,「壸」字下是「亚」,「壶」字下是「业」,总体而言区分不算太难。
第四组【垚】读音为yáo,形容山高,多用于人名。
【壵】读音为zhuàng,是「壮」的繁体字。
【区别】这两字的区别就在于是三个「土」堆起的高山,还是三个「士」叠成的壮汉了。
【妹】读音为mèi,多指比自己年纪小的女子。
【妺】读音为mò,一般指妺喜,传说中国夏王桀的妃子,用于人名。
【区别】「妹」字右边是「未」,「妺」字右边是「末」,有多少人曾经读错「妺喜」?请大胆站出来!第六组【夂】读音为zhōng时,同「终」;读音为zhǐ时,表从后至。
【夊】读音为suī,古同「绥绥」,慢慢行走的样子。
这个是个字不是一个偏旁。
第七组【裏】,读音为lǐ,部首是衣,是「里」的繁体字。
【裹】读音为guǒ,包、缠绕的意思。
【区别】「裏」字中间是「里」,「裹」字中间是「果」,两字都属于形声字的范畴,都是从「衣」形,然后各有各的声。
第八组【币】读音为bì,形声字。
从巾,敝声,从巾表示与布帛有关。
本义是古人用作礼物的丝织品,现指钱币,交换各种商品的媒介。
30组相似的字- 01 -已己一个是已经中的[yǐ]。
第二个是自己的[jǐ]- 02 -茶荼第一个读作[chá ],荼是汉语词汇,多音字,可读作tú或者shū- 03 -孑孓孑孓[jié jué]:蚊子的幼虫,是蚊子由卵成长至蛹的中间阶段,俗称跟头虫- 04 -雎睢雎读【jū】,作为一个少有的姓氏睢读作suī。
“隹”指(鸟头)尖锐”。
“目”指目光。
联合起来表示“目光尖锐”- 05 -汩汨左边是“汩”(gǔ),它的右偏旁是“曰”(yuē);右边是“汨”(mì),它的右偏旁是“日”(rì)。
汩(gǔ)比较宽,汨(mì)比较长- 06 -汆氽汆(cuān)的上面部分是“入”,烹调方法,把食物放在开水里稍微一煮氽(tǔn)的上面部分是“人”,指的是油炸的意思。
- 07 -戍戌戊最简单的记忆(口诀):点戍(shù)、横戌(xū)、戊(wù)中空- 08 -祗祇衹袛祇(qí):古时候对地神的称呼,“示字旁”+“氏”。
祗(zhī):敬,恭敬,“示字旁”+“氐”(dī)。
衹(zhǐ):同“只”,“衣字旁”+“氏”。
袛(dī):短衣,“衣字旁”+“氐”。
- 09 -鹜骛鹜:野鸭,“趋之若鹜”(像大群鸭子般奔向某个目标),“落霞与孤鹜齐飞”。
骛:纵横奔驰,“好高骛远”,“心无旁骛”(心中别无他求,专心致志)。
- 10 -垚壵垚读音【yáo】,形容山高,多用于人名。
壵读音为【zhuàng】,古同「壮」。
妹妺妹读音【mèi】,多指比自己年纪小的女子。
妹读音为【mò】,一般指妹喜,传说中国夏王桀的妃子,用于人名。
- 12 -塵麈左边的塵(chén)同“尘”,底部是“土”。
右边的麈(zhǔ),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底部是“主”。
其实这俩是比较容易记住的,带“土”的是塵(chén)嘛,尘土;带“主”的是“麈”(zhǔ)。
有时候我们不免会看到两个很像的字,容易认错的汉字有哪些?有人吐槽现在的网红长得全都像是同一家整容医院出品的蛇精脸,稍微脸盲一点就分不清。
其实汉字里面也有这样像是整容脸的“蛇精病”,甚至有时候连电脑都分不清它们!不信就来看看下面这些字吧。
有的整容汉字就像是去做了一下头。
比如这个茍(读jì)字,它可不是“苟”,因为它头上并不是草字头,而是一对“羊角”。
它其实是一个象形文字,把“口”藏在了羊肚子里,意思是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说话。
/影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有的字却像是一个爱美的女孩子去割了个双眼皮,虽然样子没变,但一下子就有了眉清目秀的感觉。
比如这个“亮晶晶”的“晶”,割完双眼皮就变成了“瞐(读m ò)”字,至于它的涵义嘛,当然就是漂亮的眼睛啦!也有的字就像是被人割掉了小尾巴,一眼看上去就觉得怪怪的。
比如“宁缺毋滥”的“毋”字被割完以后就成了“毌”(guàn)。
这个字很有意思,既像是“母”的两点连在一起,又像是“田”字两边出了头。
事实上它的意思也是“贯穿”,“贯”字的上半部分就是它。
古代人名里面也有它偶尔客串的身影,比如三国时代有一位“毌丘俭”,以后别再喊人家“母丘俭”啦!不过也有汉字是被重新安上了一条“小尾巴”,立即变得猥琐了起来。
比如“毒药”的“毒”,长上尾巴就变成了“毐(读ǎi)”。
为什么说它猥琐呢?因为它是指品行不端正的男子。
战国时代就有一位天赋异禀的奇人,名叫“嫪毐”。
/影视剧中嫪毐/还有更可怕的面部整容,像是把眼睛挖下来,移植上去一只耳朵!“耵”虽然也读dīng,但却跟“盯”的涵义完全不同了。
我们看偏旁就知道,它跟耳朵有关系,“耵聍”就是耳屎的学名。
如果整容的时候把嘴整得太大了,就会从“回”变成“囙”,这个被称为汉字中的“茱莉亚·罗伯茨”的字读yīn,其实是“因为”的“因”另一种写法而已。
/嘴巴大又性感的茱莉亚·罗伯茨/另一个变成了“大嘴美女”的字是“姫”(zhěn),我在看到它的时候才意识到,其实自己这么多年都把“姬妾”的“姬”字给写错了!当然这也跟日本人有关系,没文化的他们总喜欢把“姬”写成“姫”(zhěn),完全不知道人家原本是“谨慎”的意思。
100个常见形近字在我们的汉字世界中,形近字就像是一群调皮的小精灵,它们长得相似,却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有时候稍不注意,就会被它们弄得晕头转向。
下面就来给大家介绍 100 个常见的形近字。
“己、已、巳”这三个可是非常容易混淆的。
“己”读“jǐ”,自己的“己”,竖弯钩不出头;“已”读“yǐ”,已经的“已”,竖弯钩半出头;“巳”读“sì”,地支的第六位,封口。
“戍、戌、戊”也常常让人头疼。
“戍”读“shù”,戍边的“戍”,里面是一点;“戌”读“xū”,戊戌变法的“戌”,里面是一横;“戊”读“wù”,天干的第五位,中空。
“崇、祟”要分清。
“崇”读“chóng”,崇高的“崇”,上面是山字头;“祟”读“suì”,鬼鬼祟祟的“祟”,上面是出字头。
“辩、辨、辫”各不同。
“辩”读“biàn”,辩论的“辩”,中间是言字旁,和说话有关;“辨”读“biàn”,分辨的“辨”,中间是一点一撇,用于区分;“辫”读“biàn”,辫子的“辫”,中间是绞丝旁。
“侯、候”有差别。
“侯”读“hóu”,诸侯的“侯”,右边没有短竖;“候”读“hòu”,时候的“候”,右边有短竖。
“赢、羸”要记牢。
“赢”读“yíng”,输赢的“赢”,下面是“贝”;“羸”读“léi”,羸弱的“羸”,下面是“羊”。
“未、末”别弄混。
“未”读“wèi”,未来的“未”,上面一横短;“末”读“mò”,末尾的“末”,上面一横长。
“拔、拨”要区分。
“拔”读“bá”,拔草的“拔”,右边是“友”多一点;“拨”读“bō”,拨弄的“拨”,右边是“发”。
“睛、晴”看仔细。
“睛”读“jīng”,眼睛的“睛”,左边是目字旁;“晴”读“qíng”,晴天的“晴”,左边是日字旁。
“澡、燥、躁、噪”各有特点。
“澡”读“zǎo”,洗澡的“澡”,左边是三点水;“燥”读“zào”,干燥的“燥”,左边是火字旁;“躁”读“zào”,急躁的“躁”,左边是足字旁;“噪”读“zào”,噪音的“噪”,左边是口字旁。
几乎一模一样的汉字
左边是“汩”(gǔ),它的右偏旁是“曰”(yuē)
右边是“汨”(mì),它的右偏旁是“日”(rì)
汩(gǔ)比较宽,汨(mì)呢,比较长。
再比如“汆”(cuān)和“氽”(tǔn)
汆(cuān)的上面部分是“入”,烹调方法,把食物放在开水里稍微一煮
比较著名的是“汆丸子”
氽(tǔn)的上面部分是“人”,在烹饪里的做法是油炸“人”和“入”这两个字也是傻傻分不清楚啊。
还有这两个:
左边的塵(chén)同“尘”,底部是“土”
右边的麈(zhǔ),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底部是“主”
其实这俩是比较容易记住的,带“土”的是塵(chén)嘛,尘土;带“主”的是“麈”(zhǔ)
但是下面这个就够呛了。
壸(kǔn)指古代宫中的道路,借指宫内,底部是“亚”
壶(hí)是常见字,底部是“业”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
还有更凶残的四胞胎呢,比如这个:
这四个字要长得这么像?
祇(qí):古时候对地神的称呼,“示字旁”+“氏”
祗(zhī):敬,恭敬,“示字旁”+“氐”(dī)
衹(zhǐ):同“只”,“衣字旁”+“氏”
袛(dī):短衣,“衣字旁”+“氐”
ending。
容易混淆错用的形似字江西教师网上传: 华奇更新时间:2012-5-6形似的字,猛一看,形体结构似乎一模一样,但仔细审辨,便会发现差异,通过对差异的辨析,不难找到音义的区别。
1.抔——杯抔,左旁是手,义为“双手捧物”,音póu。
作量词用,表示“一捧”,如“一抔黄土”。
杯,左旁是木,本义木质盛酒器皿,后泛指一切杯盏。
用作量词,表示“一杯”。
2.亢——吭亢是象形字,小篆的写法,像人的项颈之形,本义就是“颈”。
颈是人体仅次于头的高部位,所以含有“高”义,如“高亢”(声高而洪亮)、“亢地”(地势高的地)。
直颈昂首,显出傲气,于是引申出“傲”义,“不卑不亢”中的“不亢”即不傲。
亢,古音gāng,今音kàng。
吭,亢左加口,表示“咽喉”,音háng。
“引吭高歌”的意思是:放开喉咙歌唱。
“高亢”常错作“高吭”,“引吭”常错作“引亢”,是不明亢、吭含义的区别所致。
3.灸——炙灸,火上是久,义为“灼”,音jiǔ。
中医用燃烧艾绒卷熏灼穴位的方法治病,称作“灸疗”。
“灸疗”与“针疗”配合,称作“针灸疗法”。
炙,火上是肉(肉字的变形),会意为“炮肉”(将生肉置于火上烧烤),音zhì。
成语“脍炙人口”,比喻好文章、好诗词受到读者交口赞赏。
常见将“炙”错读作或错写作“灸”。
4.阻——狙阻,左旁是阜(阝,俗称耳,在左,是“阜”的变形,义为土山),本义“险”。
凭险可阻,故引申为“阻止”。
狙,左旁是犬,音jū,本指猕猴,后假借表“伏伺”义。
阻、狙二字,区别明显,一般不易混淆错用;但与“击”组成“阻击”和“狙击”,却常混淆错用。
“阻击”的含义是:以防御手段阻止敌军进攻、增援或逃跑。
如“黑山阻击战”。
“狙击”的含义是:埋伏伺机袭击。
可见“阻击”和“狙击”的含义是完全不同的。
5.旷——犷旷,左旁是日,义为“空而宽阔”,音kuàng。
如“旷野”、“地旷人稀”。
引申为“心境开阔”(旷达,心旷神怡)、“超越”(旷世、旷代)、“遥远”(道旷)、“荒废”(旷工、旷日废时)。
那些大学生也认错的汉字:祇祗衹袛傻傻分不清楚
语文课上,小学生认识了很多汉字。
但在中国汉字史上,数以万计的汉字中,经常被人用到的其实不多。
在闲暇之余,其实可以让中小学生们接触一些有趣的汉字,睿丁君带来了一些不常用却有趣的汉字,一起来看看吧:
一二三亖
“亖”的确是个字,而且读音确实是sì,同“四”,数词量词;不过也作古姓氏,源于鲜卑族。
土圭垚壵
垚:古同“尧”,形容词,山高的样子。
可以用于人名,比如北大的学者马克垚先生。
壵,古同“壮”。
火炎焱燚
水沝淼?
一些看着很像的字:
祆袄
“祆”,祆教,拜火教,波斯人琐罗亚斯特所创立,崇拜火,南北朝时传入中国。
今印度、伊朗还有信徒。
汩汨
“汩”(gǔ),右偏旁是“曰”
“汨”(mì),右偏旁是“日”
汆氽
塵麈
壸壶
口囗
不(抱歉小编打不出来)
右边是一捺,可以指墩子,通常是指制造陶瓷的时候,作为原料的一块一块的陶土。
薜薛
祇祗衹袛
这些都是什么字的繁體字呢?
最后来一个文字益智游戏:
在空白处填一个字,与上下左右的字重新组合成新的字:
填字游戏
睿丁君在第一道填个“山”字,就可以组成:岳、舢、岚、岐。
你见过哪些奇葩的汉字呢?分享一下吧!
了解更多英语学习方法,欢迎关注睿丁订阅号:睿丁少儿英语【reading-china】。
如果你想参与更多睿丁精彩活动,欢迎关注睿丁服务号:睿丁英语【ruidingyingyu】。
这些“双胞胎”汉字,你能认出⼏个?我们经常见到“双胞胎”的孩⼦,那你见过“双胞胎”的汉字吗?⽐如“王”和“⽟”、“于”和“⼲”,“⼑”和“刁”。
虽然长得很像,也还是很好认的。
不过,下⾯这些撞脸的“双胞胎”汉字,你能分辨出来吗?左边是“汩”(gǔ),它的右偏旁是“⽈”,意思是⽔流的样⼦;右边是“汨”(mì),它的右偏旁是“⽇”,如流⼊洞庭湖的汨罗江。
汩(gǔ)⽐较宽,汨(mì)⽐较长。
在汨(mì)罗江畔,听流⽔汩汩(gǔ),懂了吗?汆(cuān)的上⾯部分是“⼊”,烹调⽅法,把⾷物放在开⽔⾥稍微⼀煮,例如“汆丸⼦”;氽(tǔn)的上⾯部分是“⼈”,在烹饪⾥的做法是油炸,例如“油氽馒头”。
薜( bì):薜为桑科榕属,常绿攀缘性灌⽊藤本植物,例如“薜萝”;薛(xuē ):姓⽒之⼀,例如“薛宝钗”。
这两个字,你认出来了没?左边的塵(chén),同“尘”,底部是“⼟”;右边的麈(zhǔ),古书上指⿅⼀类的动物,底部是“主”。
其实这俩是⽐较容易记住的,带“⼟”的是塵(chén)嘛,尘⼟;带“主”的是“麈”(zhǔ),对不对?壸(kǔn)指古代宫中的道路,借指宫内,底部是“亚”;壶(hú)是常见字,底部是“业”。
要细细观察,才能发现不同哦!这两个字⼀不⼩⼼就会写错!昂(áng),有仰,⾼抬的意思;⼜有表现情绪⾼之意;昴(mǎo),为星宿名,⼆⼗⼋宿之⼀。
上⾯都戴了帽⼦,⼤家⼀定要分辨清楚。
蔼(ǎi),和⽓,态度好,笑语蔼然;霭(ǎi),云雾密集的样⼦。
⼀个是⽿朵听,另⼀个是眼睛看哦!耽(dān),指沉溺、迷恋;也有停留、拖延、延误的含义;眈(dān),形容注视的样⼦。
别看只是⽑字少了⼀横,竟然有了天⼤的区别。
亳(bó),地名;毫(háo),细长⽽尖的⽑,指⽑笔。
接下来是个“四胞胎”!祈(qí):古时候对地神的称呼,“⽰字旁” “⽄”;衹(zhī):同“只”,“⾐字旁” “⽒”;祗(zhǐ):敬,恭敬,“⽰字旁” “氐”(dī);袛(dī):短⾐,“⾐字旁” “氐”。
几乎一模一样的汉字
【姬】读音为jī,一般指古代对妇女的美称,也指旧时以歌舞为业的女子,还是一个姓,如我们都熟悉的「姬无命」。
【姫】读音为zhěn,谨慎的意思,右边是「臣」字。
这两个字放在一起比较,还是能看出区别的。
但若只出现右边的「姫」字,怕是有许多人要误念成「jī」了。
【采】读音为cǎi,摘取的意思。
【釆】读音为biàn,是「辨」的古字,看起来像兽爪,义为辨别。
这两字不同的地方就是,「釆」字「撇」下面就是「米」,而「采」是由「爫」和「木」组成,放大后很容易区别,而印刷体的区分就较为困难了。
【壸】读音为kǔn,指古代宫中的道路,借指宫内,也有广的意思。
【壶】读音为hú,一般指陶瓷或金属制成的一种有把有嘴的器具,通常用来盛茶、酒等液体。
两字的区别就是一横,「壸」字下是「亚」,「壶」字下是「业」,总体而言区分不算太难。
【垚】读音为yáo,形容山高,多用于人名。
【壵】读音为zhuàng,是「壮」的繁体字。
这两字的区别就在于是三个「土」堆起的高山,还是三个「士」叠成的壮汉了,基本上还算一般难度。
【妹】读音为mèi,多指比自己年纪小的女子。
【妺】读音为mò,一般指妺喜,传说中国夏王桀的妃子,用于人名。
【夂】读音为zhōng时,同「终」;读音为zhǐ时,表从后至。
【夊】读音为suī,古同「绥绥」,慢慢行走的样子。
【裏】,读音为lǐ,部首是衣,是「里」的繁体字。
【裹】读音为guǒ,包、缠绕的意思。
「裏」字中间是「里」,「裹」字中间是「果」,两字都属于形声字的范畴,都是从「衣」形,然后各有各的声。
【币】读音为bì,形声字。
从巾,敝声,从巾表示与布帛有关。
本义是古人用作礼物的丝织品,现指钱币,交换各种商品的媒介。
【帀】读音为zā,同匝,指环绕一周。
【畲】读音为shē,畲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福建省、浙江省。
「畲」字还有火耕地的意思,指粗放耕种的田地。
【畬】读音也为shē,指刀耕火种。
古同「畲」,也可以作为姓氏。
【汆】读音为cuān,是一种烹饪方法,把食物放到沸水中煮一下,随即取出。
【氽】读音为tǔn,意思是漂浮,一般在用在方言里。
【胄】读音为zhòu,是一个「由」字下加一个「月」字组合而成,指的是帝王或者贵族的后裔。
【冑】的读音也是zhòu,它是一个「由」字下面加一个「冃」(mào)字组合而成,指的是古代兵士作战时所戴的帽子,即头盔。
【口】读音为kǒu,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也指出入通过的地方。
【囗】读wéi的时候,古同「围」;读guó的时候,古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