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RRORHR傻傻分不清楚——带你区分临床研究中的“3R”
- 格式:doc
- 大小:20.15 KB
- 文档页数:3
医学上hr代表的是什么意思hr除了有人力资源的意思,在医学上也有它代表的定义。
为此店铺为大家带来hr在医学上的所代表的意思。
hr在医学上的意思1. HR (hemorheology)在医学上是血液流变学的意思。
1920年,Binhan首先提出流变的概念,即在应力的作用下,物体可产生流动与变形。
至1948年Copley提出生物流变的概念,即血液、淋巴液其他体液、玻璃体,软组织如血管、肌肉、晶体、甚至骨骼,细胞质等均可发生流变。
到1951年,提出研究血液及其有形成分的流动性与形变规律的流变叫血液流变学(hemorheology)。
这是生物、数学、化学及物理等学科交叉发展的边缘科学,目前研究全血在各切变率下的表现粘度称为宏观流变学,而研究血液有形成分的流变学特性,如红细胞的变形、聚集、表面电荷等,称为血细胞流变学(cellular hemorheology)。
近年来,发展到从分子水平研究血液成分的流变特性,如红细胞膜中骨架蛋白、膜磷脂对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血浆分子成分对血浆粘度的影响等,这些属于分子血液流变学(molecullar hemorheology)。
血液流变学是一门新兴的生物力学及生物流变学分支,是研究血液宏观流动性质,人和动物体内血液流动和细胞变形,以及血液与血管、心脏之间相互作用,血细胞流动性质及生物化学成分的.一门科学。
它是近二十年来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的边缘学科。
血液流变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其范围极为广泛。
如血管的流变性、血液的流动性、粘滞性、变形性及凝固性等等。
至于专门研究血液的流动性、血液的有形成分、血管和心脏的粘弹性在各种疾病时的变化,了解这些变化的病理生理意义,以利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血液流变学,又称为临床血液流变学或医学血液流变学。
2. HR(Heart Rate)用来表示心率。
心率是用来描述心动周期的专业术语,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以第一声音为准。
心率,现代汉语将心率解释为“心脏跳动的频率”。
临床研究的各个类型你分得清么临床研究是指通过观察和分析患者的疾病信息、治疗措施和效果,从而改进医疗实践和促进患者健康的科学研究方法。
在临床研究领域中,有多种不同的研究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研究目的和方法。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常见的临床研究类型,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首先,最常见的临床研究类型是横断面研究。
横断面研究也被称为调查研究或预val研究。
它通常通过收集患者群体的数据来研究某种特定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这种类型的研究不涉及干预措施,仅仅是通过收集现有的数据来分析。
横断面研究在了解疾病的流行状况和调查风险因素方面非常有用。
其次,纵向研究被广泛应用于研究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
在纵向研究中,研究者会选择一个患者群体并跟踪他们的疾病发展情况一段时间。
通过纵向研究,我们可以观察到疾病的自然历史以及治疗措施对疾病发展的影响。
这种类型的研究对于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疾病进展的风险非常重要。
另一种常见的临床研究类型是随机对照试验。
随机对照试验通常被认为是评估治疗方法的黄金标准。
在随机对照试验中,研究者将患者随机分配到不同的治疗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标准治疗,而治疗组接受新的治疗方法。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我们可以评估新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除了上述常见的临床研究类型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研究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例如,队列研究是通过对一组健康人群进行长期的观察来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风险因素。
队列研究能够提供丰富的数据和长期追踪,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展规律。
在现代医学领域中,越来越多的研究采用荟萃分析的方法。
荟萃分析是将多个独立研究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出更为可靠的结论。
荟萃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个别研究样本小和研究结果不一致等问题,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最后,组织和细胞培养试验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
在这种类型的研究中,研究者使用动物或人类组织或细胞进行实验,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评估某些药物的效果。
hazard ratio的意义
风险比(hazard ratio,HR)是临床研究中用于评估治疗措施或暴
露因素对疾病风险影响的常用指标。
HR 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比较不同组之间的疾病风险。
HR
大于 1 表示暴露组的疾病风险高于非暴露组,HR 小于 1 表示暴露组的疾病风险低于非暴露组,而 HR 等于 1 表示两组的疾病风险没有显著
差异。
在临床研究中,HR 常用于评估治疗干预措施的效果。
例如,在一
项药物治疗与安慰剂治疗的临床试验中,如果药物治疗组的 HR 小于 1,说明药物治疗可以降低疾病风险,具有保护作用。
科研设计名词解释(3)科研设计名词解释汇总质量调整寿命年(QALY)质量调整寿命年是评价生存质量的一种指标,由于若干慢性疾患或伤残者对健康的损害,使得生存寿命年的质量都有不同的降低,即病残者活一年的质量比完全健康者的质量要低,因此,常以健康水平的权重值加予调整,调整后寿命年称为质量调整寿命年。
伤残寿命调整年(DALY)是国际上对生命质量和卫生经济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将因伤、病对病人所造成的伤残结果(如其伤残后活着的寿命年),用公认的对伤残分类、伤残水平和伤残损害的权重值,进行相应地调整,调整后的患者的寿命年则称为伤残寿命调整年。
随机误差:由机遇因素所造成的,也称之为抽样误差,这种误差是不能避免的,通常以限制I型和II型错误的最低容许水平,控制设计中的随机(抽样)误差范围于最低程度。
系统误差:对于任何临床试验或观察性研究,为其测试最终效果设计各种试验或观测性指标和方法,对于这些指标的观测与记录,也会涉及有关一起设备和人为的操作,其准确与否,也可能出现差误,如果发生了差误也必然会影响研究的真实性,这种差误统称之为系统误差。
偏倚:当临床研究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使最终观察的结果一致向真实结果的某一方向偏离的现象,即称为偏倚。
观察结果向真值大或小的方向偏倚,直接与受影响的因素相关。
选择性偏倚:不正确的选择了研究对象,使研究开始时,两组研究对象就存在除了研究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因而导致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之间的差异。
包括组成成员偏倚和信息诊断偏倚。
测量性偏倚:在资料收集阶段,由于观察和测量方法有缺陷,组间不一致,使各组所获得的信息产生系统误差。
包括疑诊偏倚和沾染性偏倚。
混杂偏倚:研究暴露于某因素与某疾病之间的关系时,由于一个或多个既与疾病有关,又与暴露因素相关的外部因素影响,掩盖或夸大了研究的暴露因素与该疾病的联系,这种情况带来的误差成为混杂偏倚。
机遇:对于一个假定完全避免了偏倚的样本作观察时,所得的结果仍会与真实情况有一定差异。
《EHRA/HRS/APHRS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解读(全文)室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问题,疾病谱广,预后差异大,严重的可导致致命的后果。
欧洲心律协会(EHRA)、美国心律学会(HRS)和亚太心律学会(APHRS)共同发布了“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对临床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翻译、解读如下。
引言为了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指导,欧洲心律协会(EHRA)、美国心律学会(HRS)和亚太心律学会(APHRS)对室性心律失常相关医学文献进行了进行了复习并发布了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
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可以是良性、无症状的,也可导致包括心脏猝死在内的严重症状。
另外,许多患者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可出现多种形式的室性心律失常。
因此,临床医师在处理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时面临一些重要的问题,包括哪些需要诊断性和哪些需要治疗等。
专家委员会认识到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表现形式差异很大,室性心律失常可能是心脏异常的最早和唯一的表现,也可能是基础心脏疾患伴随的表现。
因此,室性心律失常本身的特点和之前是否存在基础心脏疾病,对预后判断和治疗决策均有重要的意义。
该共识阐述了各种室性心律失常进行诊断性检查的指征、危险分层的现状和已被证明有效的治疗策略,推荐转诊病人至专业的心律失常诊疗中心,同时也建议读者在需要时参考其他心律失常诊疗的相关文献,如埋藏式复律除颤器(ICD)植入1,2、导管消融3、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4,4a,5、先天性心脏病6、胺碘酮的使用7、如何处理ICD放电患者8、晕厥9和临终患者的诊疗10。
该共识的推荐级别和证据级别与其他指南和专家共识相同。
大部分预防猝死和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干预措施都是在以往完成的,那时入选患者数量较少,有效性标准较低。
许多终止或控制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干预从此被运用于许多患者,并且随着时间的变迁,在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治疗模式。
专家委员会依据专家的意见并充分考虑上述情况形成该共识中所提出的建议。
正确理解临床试验中的风险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所得的时间一事件曲线常常用于药物的疗效评估。
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所获得的信息,包括无法完成临床试验的病人。
诸如在癌症患者化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疾病的抗病毒治疗等临床试验中。
在这类研究中,目的可能是筛选危险因素、阻止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延缓复发等,并描述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时终点事件(end event)发生的相对可能性大小即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o风险比(hazard ratio,HR)就是用于描述相对危险度的指标,它是基于事件发生率之间的比较而得来的。
当HR用于描述临床治疗试验结果,此时研究者通常关心的是治疗方法能在多大程度上缩短患病时间。
然而HR并不能直接地描绘出疾病改善的程度及获益时间,从而导致解释上的困难。
事实上,为显示出病人的获益程度,可以用中位生存时间比(the ratio of the median times,the median ratio,MR)进行描述。
该指标可以从时间一事件(time.to.event)曲线上得到。
它是一种基于时间的参数.如用药组与安慰剂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之比。
基于风险的度量指标(hazard.based measures,如HR)和基于时间的度量指标(time-based measures。
如MR)之间的差别类似于赢得比赛的可能性与胜出程度之间的差别。
HR反映了用药组病人先于安慰剂组病人康复的可能性之优势。
但其无法传递有关康复有多快的任何信息。
本文将主要参考Spruanee的报道,对HR和MR的区别以及如何适当地应用HR和MR向病人解释临床试验结果进行介绍。
1.COX比例风险模型1.1时间一事件曲线分析在临床试验研究中。
通常记录了治疗组和对照组从纳入研究开始到终点事件发生所经历的时间。
这类资料我们常用Kaplan.Meier方法做曲线进行描述。
从曲线中我们可得到中位生存时间和平均生存时间。
RR/OR/HR傻傻分不清楚——助你区分临床研究中的“3R”
在临床研究结果中,常常会看到OR值、RR值、HR值这3个统计学指标,它们究竟代表什么意义?又有什么区别?今天,Linklab就为你解释一下这三个概念。
在临床研究中,为评估致病因素的影响效应,常用一些危险度指标来衡量因素与发病之间的关联程度或因素对人群发病的作用大小,RR、OR、HR均为此类指标,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RR与OR,因为这两个指标可以从四格表中衍生出来。
1.相对危险度(RR)——队列研究中分析暴露因素与发病的关联程度
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也叫危险比(risk ratio)或率比(rate ratio),是指2个人群发病率的比值,通常为暴露人群的发病率和非暴露人群(或指定的参照人群)的发病率之比。
RR的计算公式是:
RR=暴露组的发病或死亡率/非暴露组的发病或死亡率
2.比值比(OR)——病例对照研究中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
比值比(odds ratio, OR):也称优势比、比数比,用于反映病例与对照在暴露上的差异,从而建立疾病与暴露因素之间的联系。
OR的计算公式是:
OR=(病例组暴露人数/非暴露人数)/(对照组暴露人数/非暴露人数)
从公式即可看出,OR或RR值越大,表明暴露的效应越大,暴露与结局关联的强度也就越大。
两者均为比值,因此以1为界限,若RR或OR:=1,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无关联;
>1,说明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正相关),认为暴露与疾病呈"正"关联,即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
<1,说明暴露因素是疾病的保护因素(负相关),认为暴露与疾病呈"负"关联,即暴露因素是保护因素。
说到这里,很多朋友会提出疑问,既然两者都是衡量暴露与疾病的相关性,RR 已经足够,为何还需要OR?这是因为RR的计算需要使用发病率,因此队列研究、随机对照试验等前瞻性研究均可使用RR;但若是开展回顾性研究(如病例-对照研究),只能根据研究对象状态分组,无法直接计算暴露人群和非暴露人群的发病率,这种情况则需要使用OR。
以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为例,两组患者发生肺癌的数量如四格表所示:
RR=[A/(A+B)] ÷[C/(C+D)]=A(C+D) /C(A+B)
*A/(A+B) 即吸烟组肺癌的发生率,C/(C+D) 为不吸烟组肺癌的发生率。
OR=(A/B)÷(C/D)=AD/BC
*A/B 指吸烟人群中发生肺癌的比例,C/D指非吸烟人群中肺癌的比例。
从以上公式不难看出,两者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分母,即A/(A+B)和A/B的区别,因此,若A数值较小,则A/(A+B)≈A/B。
也就是说,当该疾病发生率较低时(罕见病),其RR值和OR值的大小是近似的。
因此这类疾病,若无法实施队列研究,则可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中的OR值替代RR值。
3. 风险比(hazard ratio,HR)
HR即风险函数比,是生存分析资料中用于估计因为某种因素的存在而使死亡/缓解/复发等风险改变的倍数。
其计算公式为:
HR=暴露组的风险函数h1(t)/非暴露组的风险函数h2(t)
t指在相同的时间点上
风险函数指危险率函数、条件死亡率、瞬时死亡率
HR主要通过COX回归分析得出,其计算较为复杂,需要用软件计算,在此不详细说明。
HR可用于临床治疗性研究,也可用于流行病学的队列研究。
HR与RR:
1)两者均用于前瞻性研究,多数认为HR与RR意思一样,但从计算公式可看出,HR还考虑了时间因素,换言之,包含了时间效应的RR就是HR;
2)从终点时间的角度来看,也可以这样理解,RR考虑了终点事件的差异,而HR不仅考虑了终点事件的有无,还考虑了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及截尾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