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活动
痴迷热爱 ——沉默执拗 ——发呆害怕 ——热衷绘画,不怨恨
作者很善于以简练传神的描写来表现复杂 的心理活动。结合上下文,体味下列句 子描写的传神之处,并根据其中的一句 写一段话来表现清兵卫此时的心理活动。
• 1、于是这个清兵卫的葫芦终于被当 场没收。清兵卫连哭也没哭一声。
• 2、他脸无人色的回到家里,靠火炉 边发呆。
• 由此分析后,我们可以看到清兵卫的痛苦的内 心:如3句:父亲啊,这可是我经过千辛万苦 才挑选出来的葫芦啊,它耗费了我多少心血啊, 你就这样给我砸碎了,我该怎么办呢?你让太 伤心了,我恨你,恨死你了!
探讨交流
1、清兵卫对别人的葫芦不以为然,说 明了什么?“0.1元=50元=600元”, 这个 结果与前文的哪些内容构成对比,有什么作 用?
比较阅读
阅读课后附文《画家和他的孙女》,对比 课文,说说清兵卫和婷婷的长辈对他们的个性 化的行为采取了怎样不同的态度。对此你有什 么感想?
清兵卫的父亲:不尊重,反对、压制, 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婷婷的爷爷:能够支持并给予关心帮助, 但教育方法上欠妥当,思想观念迂腐老化, 因循守旧。
两位主人公的不同遭遇 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两个孩子的不同遭遇,再一次真实地反 映出清兵卫所处的令人窒息的环境,家庭里 的父母,学校里的教师的强制扭曲造成了他 可悲的人性的毁灭。作者用这样的对比照应 的写法,猛烈的抨击了旧的教育制度扼杀人 的正常天性的罪恶,也批评了家长教师简单 粗暴的教育方法。为我们今天的教育提供了 很好的借鉴,值得我们深思。
• 3、清兵卫只是脸色发青,不敢作声。
• “连哭也没哭一声”形象真切的表现了清兵卫 的葫芦被没收后伤心、欲哭无泪的之状。
• “脸无人色”“发呆”,表现了他痛失葫芦后 的痛苦无奈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