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三点冲击治疗网球肘42例
- 格式:docx
- 大小:9.26 KB
- 文档页数:4
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的疗效观察本次观察共选取了100例患有网球肘的患者,男性60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为45岁。
所有患者均没有接受过其他治疗,且患病时间在6个月至1年之间。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中、重度,分别为30例、40例和30例。
观察期为12周,每周进行一次体外冲击波治疗,共计12次。
治疗后的第12周,根据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估。
治疗过程中,所有的患者都接受了相同的体外冲击波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被要求保持放松,治疗师会用体外冲击波设备在肘部施加冲击波。
每次治疗的时间约为15分钟,治疗强度逐渐增加,以达到患者能够接受的最大疼痛感为止。
观察结果显示,在治疗结束的第12周,所有患者的疼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轻度组中有70%的患者完全缓解了疼痛症状,30%的患者疼痛程度减轻。
中度组中,60%的患者完全缓解了疼痛症状,25%的患者疼痛程度减轻,15%的患者疼痛程度无变化。
重度组中,50%的患者完全缓解了疼痛症状,30%的患者疼痛程度减轻,20%的患者疼痛程度无变化。
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网球肘的疗效良好,有66%的患者完全缓解了疼痛症状。
观察发现在治疗后的第6周开始,患者的握力有所恢复。
轻度组中握力恢复了80%,中度组中握力恢复了70%,重度组中握力恢复了60%。
总结而言,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网球肘的疗效观察显示了积极的结果。
通过12周的治疗,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且握力随着治疗的进行也有所恢复。
由于本次观察的样本量较小,无法排除其他因素对疗效的影响,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这一观察结果。
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的疗效观察1. 研究对象及方法本研究招募了100名患有网球肘的患者,其中男性60人,女性40人,年龄在25-50岁之间。
这些患者均符合网球肘的临床诊断标准,包括持续肘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所有患者均为初发或复发病例,未接受过其他形式的体外冲击波治疗。
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10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
观察组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物理治疗。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疼痛程度等基本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每周接受3次体外冲击波治疗,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每周接受3次传统物理治疗,包括理疗、推拿、按摩等,连续治疗4周。
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
2. 观察指标本研究主要观察两组患者的以下指标:①疼痛程度: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分值范围0-10,分值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重。
②肘关节功能:使用Mayo肘关节评分系统评估肘关节的功能状态,包括疼痛、活动度、力量等方面的评估。
③生活质量:使用SF-36生活质量问卷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包括生理功能、身体疼痛、精神健康等方面的评估。
3. 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减轻,VAS评分从治疗前的(6.8±1.2)降至治疗后的(2.3±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也有所减轻,但减轻程度较观察组为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明显改善,Mayo评分从治疗前的(60.5±5.4)增至治疗后的(82.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改善较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较小。
4. 讨论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的疗效观察结果显示,该治疗方法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肘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体外冲击波三点式冲击治疗网球肘对比研究作者:沈浩来源:《人人健康》2019年第03期【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三点式冲击治疗网球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72例网球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42例)。
观察组采用三点式冲击波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冲击波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网球肘治疗总有效率( 97.62%,41/42)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22/30),组间差异p>0.05。
结论:体外冲击波三点式冲击治疗网球肘疗效可靠。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网球肘;治疗效果;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即肱骨外上髁炎,为现代人高发疾病,是慢性劳损所致的肌肉劳损,极易反复发作,需尽早治疗。
网球肘既往治疗以止痛、松解粘连为主,但疗效不佳,近年来体外发散式冲击波治疗应用增多,本院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了三点式冲击波疗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为进一步明确三点式冲击波治疗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72例网球肘患者,对比分析了新疗法与常规冲击波治疗的具体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72例网球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42例)。
两组患者经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确诊为肱骨外上髁炎,均为单侧肢体患病。
观察组,男28例,女14例,年龄20~65岁,平均32 51±12.67岁,病程1周-0.5年,平均0.25±0.24年。
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2~65岁,平均33 52±11 57岁,病程1周~0.5年,平均0.25±0.24年。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瑞士STOR_Z公司MP100型气动弹道式体外冲击波治疗仪治疗(波源形式属于发散式)观察组采用三点式冲击波治疗:取舒适体位,先用手指粗略按压以确定尺骨冠突附近压痛点一肱骨小结节一肱骨外上髁周围压痛点,保持体位不变,用标记笔标记作为三处冲击点,局部涂抹耦合剂;选用15 mm传导子,治疗压1.4-1.7 Bar,逐渐适应后改为1.7-2.0 Bar,频率在8-9 Hz,手柄压力轻到中度,冲击波传导子对准三处压痛最明显点,按标记顺序依次冲击,各1000次;压痛点周围软组织各滑动冲击500次,共冲击4500次;视患者疼痛耐受程度可适度调整冲击力度;间隔5-7d治疗1次,2次为一个疗程。
观察推拿手法加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的康复疗效摘要:目的针对网球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按照体外冲击波以及推拿手法共同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按照对比治疗的方式展开本次研究,所纳入患者为88例,均在本院2019年1月至12月所接诊患者中随机抽选,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取组中44例,以常规模式治疗外加推拿手法治疗,作为对照组,余下44例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体外冲击波治疗,即观察组。
分析治疗效果。
结果结合对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关节活动改善用时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
结论针对网球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按照体外冲击波与推拿手法相协同的方式进行治疗,可有效提升对该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进行恢复。
关键词:推拿;体外冲击波;网球肘在临床常见的骨科软组织损伤类病症中,网球肘属于较为常见的类型,多因患者肘部用力过度或者髋关节受损等因素导致,将直接影响到患者正常生活。
针对该部分患者展开局部封闭治疗为当前最为常见的治疗方案,且以体外冲击波以及推拿手术治疗的实施率居高[1]。
本研究就针对上述两种治疗方案的协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按照对比治疗的方式展开本次研究,所纳入患者为88例,均在本院2019年1月至12月所接诊患者中随机抽选,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取组中44例,以常规模式治疗外加推拿手法治疗,作为对照组,余下44例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体外冲击波治疗,即观察组。
对照组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在34—58岁间,均值为(47.12±1.38)。
而观察组中男21例,女23例,年龄在31—59岁间,均值为(48.88±1.09)。
对比以上数据,P>0.05。
1.2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立即给予镇痛处理,同时需合理选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消炎等治疗。
对照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推拿按摩治疗,先按照一指禅推拿的方式对患处展开预热处理,随后顺着肌肉的走向展开按摩,反复进行3次推拿,所涉及穴位主要包括少海、三里、曲池等,持续进行10分钟。
温针灸配合冲击波治疗网球肘网球肘俗称“肘劳”,多见于从事旋转前臂,屈伸肘关节和肘部长期受震荡的劳动者,如网球运动员、木工、钳工和长期从事电脑工作的人员,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痛苦和不便,笔者采用温针灸配合冲击波治疗本病82例,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2例患者中,年龄在40~60岁,平均年龄55岁,病程1~3年,病发前未服用过任何药物,临床症状,肘关节外侧出现疼痛,握物无力,拧毛巾、提物时疼痛加剧,向前臂或肩臂部放射,无红肿现象。
2.治疗方法2.1 针灸操作患者取正坐位,手臂放在床边上比较舒适的位置,常规消毒局部皮肤。
取穴:以阿是穴、手三里、曲池、合谷为主,下臂向后旋转受限者加尺泽,肘内侧疼痛加少海,肘尖疼痛加天井。
用华佗牌一次性无菌毫针,先消毒处理,然后选取阿是穴、手三里、曲池、合谷、尺泽为温灸之穴,把2.0cm长的艾条套挂在针柄上行温和灸,针刺提插捻转泻法,根据皮肤厚度刺入深度,将热量导入深层肌肉组织,以出现酸麻胀感为宜,温针灸2段,以局部红晕为度,时间每次4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针灸完后用三棱针在阿是穴点刺3下,再用小火罐拔5分钟左右,使之出血少许,将淤血排出,一般不超过3次。
2.2 冲击波治疗仪操作患者取正常坐位,把肘部放在床边上,找到压痛点涂上凡士林,把治疗头对准压痛点,调好治疗参数,打开开关,向四周旋转性移动,治疗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承受能力调整适当频率的脉冲声波和输出压力,等脉冲声波停止治疗完成,每周1次,3~4次即可。
当天不能冲热水澡,避免出现水肿现象。
3.治疗效果3.1 痊愈症状和体征消失,恢复正常工作或生活自理。
显效: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活动功能明显改善。
好转:症状和体征减轻,活动功能部分改善。
无效:症状、体征及肘关节功能无改善或加重。
3.2 治疗结果痊愈:54例,显效:17例,好转: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3%。
4.典型病例王某某,女,45岁,患者是办公室工作人员,经常在电脑上处理公务,肘关节疼痛加剧1月多,到我院就诊,拍片骨质结构正常,就是疼痛加剧,不能正常工作,通过温针灸配合冲击波治疗1个疗程后疼痛消失,活动自如。
网球肘治疗新策略:体外冲击波疗法研究作为一名热爱网球运动的我,曾多次遭受网球肘的困扰。
过去,每当肘部出现疼痛,我都会尝试传统的治疗方式,如休息、冷敷、抗炎药物等,但效果总是有限的。
然而,近年来,我了解了一种新的治疗网球肘的方法——体外冲击波疗法,这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体外冲击波疗法可以有效地减轻网球肘的疼痛。
冲击波能够刺激局部神经末梢,产生镇痛效果,从而缓解肘部的疼痛症状。
同时,冲击波还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进一步减轻疼痛。
体外冲击波疗法有助于促进肘部的康复。
冲击波可以刺激关节软骨的生长,促进关节液的循环,增加关节的稳定性。
通过治疗,我可以明显感受到肘部的关节活动范围增大,力量得到提升。
这使得我能够在网球场上更加自如地发挥,提高了运动表现。
体外冲击波疗法具有较低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体外冲击波疗法不需要开刀,避免了手术风险。
同时,它也不会产生明显的副作用,如药物治疗的肝肾损害等。
因此,体外冲击波疗法成为了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网球肘的方法。
在了解体外冲击波疗法后,我决定尝试这种治疗手段。
经过几周的治疗,我的网球肘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关节活动范围和力量也得到了恢复。
现在,我可以在网球场上尽情地奔跑、挥拍,不再受到网球肘的困扰。
体外冲击波疗法为网球肘的治疗带来了一种新的策略。
对我而言,这种疗法不仅减轻了疼痛,还促进了肘部的康复,使我能够重新投入到我所热爱的网球运动中。
我相信,体外冲击波疗法在未来将会成为治疗网球肘的主流方法,为更多网球爱好者带来福祉。
手把手零基础学习体外冲击波疗法(二)体外冲击波治疗“网
球肘”、“高尔夫肘”
欧洲讲师“手把手”教学,通过8次系列课程,从零基础开始系统学习体外冲击波疗法。
继上周跟随讲师了解了什么是体外冲击波的理论知识,本周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体外冲击波疗法来治疗常见的“网球肘”和“高尔夫肘”。
体外冲击波针对“网球肘”,“高尔夫球肘”的治疗(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内上髁炎:
“网球肘”和“高尔夫球肘”
名词解释:
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是肱骨外上髁部伸肌总腱处的慢性损伤性肌筋膜炎,是一种前臂伸肌起点特别是桡侧屈腕短肌的慢性撕拉伤,这些肌肉反复收缩牵拉肌肉起点,造成累积性损伤,是骨科慢性软组织损伤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35-50岁男性以及中老年人。
肱骨内上髁炎,俗称高尔夫球肘,由于止于肱骨内上髁的前臂屈肌同一段时间过度收缩,所产生的肱骨内上髁总腱处的慢性退行性变。
高尔夫球肘是由于挥杆姿势不正确,发高速旋转球,投掷棒球、标枪及提携重物时发生。
病因:
网球肘和高尔夫球肘的发病与职业有关,家庭妇女、砖瓦工、木工、网球、高尔夫和羽毛球运动员等需长期、反复、手和腕用力的劳动或工作易得此类病。
治疗方式:
患者采用坐位,一般采用发射式冲击波治疗机,按冲击能量由低到高微调,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度,能流密度0.10~0.18 mJ/mm2, 每次冲击2,000~3,000次,每次治疗间隔一周为宜,治疗3~5次为一个疗程。
在冲击波治疗以后,一定要注意休息,适当配合冰敷,治疗以后疼痛得到缓解方能再次做治疗。
治疗步骤:
1.疼痛点定位
2.标记痛点
3.涂抹耦合剂
4.冲击波治疗。
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的疗效观察作者:杜晓红来源:《健康护理》2019年第03期摘要: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的网球肘患者24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12例和观察组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中频、高频、中药热敷等物理治疗,观察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治愈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网球肘;冲击波网球肘又称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由于肘关节外侧前臂伸肌重复用力,引起前臂伸肌起点处肌腱发炎导致疼痛。
前臂伸肌群长期的过度负荷导致肌肉紧张僵硬(使局部神经束和微血管卡压,出现组织代谢功能紊乱和缺血性改变)、弹性下降,缓冲作用降低,使肌纤维或韧带在肱骨外上髁附着点承受的直接牵拉应力增强,出现局部撕裂、黏连、瘢痕愈合和腱止点的缺血性改变。
网球、羽毛球运动员比较常见,家庭主妇、砖瓦工、木工等长期反复用力做肘腕部伸屈活动者,也容易发生此种损伤。
常规治疗用时较长,费用较大,且效果欠佳,体外冲击波是一种近几年在骨科、运动医学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的较为新型的非侵入性的物理治疗方法,安全、微创,在疼痛领域疗效确切[1],其治疗肱骨内/外上髁炎早已得到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核准[2]。
本文就常规治疗方法与体外冲击波治疗方法对网球肘的疗效进行研究比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的网球肘患者24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12例和观察组12例,其中对照组男4例,女8例,年龄38~62岁,平均48.2岁;病程1~10个月,平均3.6个月,左侧5例,右侧7例;观察组男5例,女7例,年龄40~57岁,平均46.7岁,病程1~9个月,平均4.2个月,左侧3例,右侧9例。
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的疗效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是一种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式,通过高能量冲击波的作用,对患部进行治疗,从而缓解疼痛、促进愈合和恢复功能。
网球肘(Tennis Elbow)是一种常见的肘部疾病,它的发生与过度使用肘部肌肉导致的肌腱炎有关。
体外冲击波治疗在治疗网球肘方面取得了不错的疗效,本文将就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的疗效进行观察和总结。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在网球肘患者中的疗效,评估其对疼痛缓解、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对象:选取符合网球肘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男女不限,年龄范围25-55岁。
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50例患者为观察组,接受8周的体外冲击波治疗;50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传统的理疗、口服止痛药治疗。
观察组治疗方案为每周1次,连续8周的体外冲击波治疗。
研究指标:1. 疼痛评分:采用VAS评分法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分为0-10分,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剧痛;2. 功能评估:采用DASH问卷评估患者的肘部功能情况,包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功能;3. 生活质量评估:采用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身体功能、疼痛、精神健康、社交功能等方面。
研究结果:经过8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VAS评分从治疗前的7.2分降至治疗后的2.5分,对照组的VAS评分从治疗前的7.5分降至治疗后的4.5分。
观察组的DASH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DASH评分从治疗前的42分降至治疗后的20分,对照组的DASH评分从治疗前的40分降至治疗后的30分。
观察组的SF-36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SF-36评分从治疗前的65分升至治疗后的80分,对照组的SF-36评分从治疗前的68分升至治疗后的72分。
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的疗效观察一、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的原理及机制体外冲击波治疗是一种利用高能量波通过皮肤作用于患部组织,产生机械和生物效应的疗法。
在治疗网球肘中,体外冲击波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机制发挥作用:1. 生物效应:体外冲击波对受损组织产生机械作用,促进炎症细胞的清除和修复细胞的增殖,从而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2. 疼痛控制:体外冲击波通过激活机械感受器和改变神经传导,有助于减轻疼痛和改善局部的神经功能,从而缓解网球肘疼痛。
3. 血管生成:体外冲击波能够促进新血管的生成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受损组织的供血供氧能力,加速愈合过程。
体外冲击波治疗通过上述机制可以有效改善网球肘症状,缓解疼痛,促进组织修复,恢复肘部功能。
1. 患者选择及分组在本次观察研究中,我们选取了100例确诊为网球肘的患者进行观察。
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年龄在18-60岁之间,患有明显的网球肘症状,经过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无明显的并发症和禁忌症。
根据患者的意愿,我们将其分为体外冲击波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2. 治疗方法体外冲击波治疗组患者接受了连续6周的体外冲击波治疗,每周3次,每次治疗20分钟。
对照组患者继续进行传统的物理治疗,如局部热敷、理疗和运动康复等。
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疼痛程度评分、肘部功能评估、生活质量评定等。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和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评估。
4. 结果观察经过6周的治疗,体外冲击波治疗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肘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而对照组患者的症状变化较小。
治疗结束后3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体外冲击波治疗组的疗效依然保持,而对照组的症状有所反弹。
1. 临床优势(1)非侵入性:体外冲击波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手段,能够避免手术的风险,减少术后恢复时间。
(2)疗效持久:体外冲击波治疗在治疗结束后疗效仍然持续,有助于避免疾病的复发。
(3)安全性高:体外冲击波治疗相对安全,副作用少,能够广泛应用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
收稿日期:2019-03-07作者简介:王清芳(1982-),女,汉族,河南林州人,大专,主管护师㊂研究方向:筋伤科理疗护理㊂ 文章编号:1004-4337(2020)07-1086-02 中图分类号:R 473.6 文献标识码:A㊃成果应用㊃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总结分析王清芳 熊 露(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 深圳517000)摘 要: 目的:观察在网球肘患者的治疗中采取体外冲击波治疗的护理总结分析㊂方法:将在某院筋伤科近期(2018年8月~2019年2月时期)收治以网球肘为诊断的患者总计540例,采取体外冲击波治疗㊂对照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㊁后疼痛V A S 评分㊁肘关节M a y o 功能,并对护理进行总结㊂结果:治疗后,显效331例,显效率为61.30%;有效137例,有效率为25.37%;好转48例,好转率为8.89%;无效24例,无效率为4.44%;总有效516例,总有效率为95.56%㊂治疗前V A S 评分较高,且M a yo 评分较低,治疗后患者疼痛V A S 评分明显降低,且M a y o 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㊂结论:在网球肘的治疗中,采取体外冲击波治疗,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治疗后疼痛,提高治疗后肘关节功能,效果理想㊂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网球肘; 临床治疗疗效; 护理分析d o i :10.3969/j .i s s n .1004-4337.2020.07.064肱骨外上髁炎或肌腱炎,因慢性积累性劳损导致肱骨外上髁腕伸肌腱附着处纤维组织变性㊁粘连所致,常见于需反复用力活动腕关节及旋转使用前臂劳作者及网球运动者,在因此称为网球肘,肘外侧疼痛,肘腕关节不能胜任手工类劳动[1]㊂保守治疗包括局部理疗㊁药物㊁封闭㊁针灸㊁小针刀等,但缺点为疗效不稳定,症状易复发[2]㊂体外冲击波治疗(e x -t r a c o r p o r e a l s h o c kw a v e t h e r a p y ,E S WT )是近年来骨科热门课题,对四肢骨关节慢性疼痛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尤为显著,但是临床少见对其相关报道[3]㊂本研究采取体外冲击波治疗针对于网球肘患者,并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旨在为临床此类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中,提供相关资料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标准[4]:肘部肱骨外上髁部位及周围疼痛,提或端物时加重;肱骨外上髁压痛明显,抗阻或伸肌牵拉(M i l l s 征)阳性;经肘部X 线及B 超检查后确诊;临床资料完整㊂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妊娠㊁感染或肿瘤;正在接受或常规服用抗凝药物;近两周接受镇痛药物㊁物理治疗;局部皮肤溃疡;神经系统疾病;局部骨质疏松;未控制的糖尿病者㊂将在我院筋伤科近期(2018年8月~2019年2月时期)收治以网球肘为诊断的患者总计540例,其中男203例,女337例,平均年龄(41.68ʃ4.72)岁,右侧356例㊁左侧184例,病程3.6个月~7.6年,平均(3.2ʃ0.4)年㊂264例曾行局部封闭治疗,103例曾行小针刀治疗㊂本试验所有患者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㊂1.2 方法1.2.1 治疗方法冲击波治疗仪用H K.E S WO -A J I I 型(深圳慧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频率为90次/m i n ,工作电压为8~12k V ,能量密度为0.18~0.22m J /mm 2㊂调节反射体第2焦点至治疗部位,分别从横㊁纵方向进行震波治疗以肘部压痛点为中心,调节工作电压及冲击剂量,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及患者耐受力,1600~2000次冲击/次,每5d 治疗1次,共3次为1疗程㊂1.2.2 护理方法(1)治疗前:介绍工作原理及安全性,疏导紧张取得配合㊂饮食不要过饱或空腹,协助摆放好体位,在关节处垫好软垫;(2)治疗时:以感觉冲击在痛点及伴有胀痛感时为最佳,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3)治疗后:仔细检查周边皮肤,及时给予护理措施,完善血压监测,注意手肘休息,饮食忌生冷㊂1.3 评价标准临床治疗效果判断:主要症状㊁体征基本消失,无明显不适为显效;主要症状改善,阳性体征大部分减少为有效;主要症状缓解,阳性体征减少为好转;除外以上情况为无效㊂治疗前㊁后疼痛V A S 评分(分值分布0~10分,分数越高,患者疼痛感越强烈)㊁肘关节M a yo 功能(由日常生活能力㊁稳定性㊁主动屈伸活动度及肘关节疼痛等4方面组成,差为低于60分,中为60~74分左右,良为75~89分左右,优为90分及其以上,得分越高代表肘关节功能越强)㊂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 P S S 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x ʃs )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校验㊂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临床疗效对照治疗后,显效331例,显效率为61.30%;有效137例,有效率为25.37%;好转48例,好转率为8.89%;无效24例,无效率为4.44%;总有效516例,总有效率为95.56%㊂2.2 两组患者治疗前㊁后V A S 及M a yo 评分对照治疗前V A S 评分较高,且M a y o 评分较低;治疗后患者疼痛V A S 评分明显降低,且M a yo 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见表1㊂3 讨论网球肘多因桡侧腕短伸肌肌腱与腕长伸肌肌腱过度牵拉损伤及与肱骨外上髁之间反复挤压摩擦所致,体外冲击波治㊃6801㊃J o u r n a l o fM a t h e m a t i c a lM e d i c i n eV o l .33 N o .7 2020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㊁后V A S及M a y o评分对照(n=540,xʃs)组别V A S M a y o治疗前6.89ʃ0.5152.06ʃ4.86治疗后1.03ʃ0.0687.98ʃ8.63t13.23524.154P0.0000.000疗效果显著㊂配合积极科学针对性护理,从治疗前的健康指导缓解治疗前紧张情绪,治疗中的密切配合减轻病人疼痛程度,治疗后的密切关注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信心,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㊂本研究中,治疗后,显效331例,显效率为61.30%;有效137例,有效率为25.37%;好转48例,好转率为8.89%;无效24例,无效率为4.44%;总有效516例,总有效率为95.56%㊂治疗前V A S评分较高且M a y o评分较低,治疗后患者疼痛V A S评分明显降低,且M a y o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㊂笔者认为在体外冲击波治疗后,可采取相应的康复护理,以改善肘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提高肘关节功能恢复,更好地恢复正常生活㊂本组研究结果与刘剑虹等[5]研究结果相近㊂综上所述在网球肘的治疗中,采取体外冲击波治疗,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治疗后疼痛,提高治疗后肘关节功能,效果理想㊂参考文献1黄晶焕,李晓林.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骨不连研究进展.国际骨科学杂志,2018,39(1):17~20.2寇文丽.体外冲击波治疗应用进展.中国医学创新,2017,14(34): 139~142.3骨肌疾病体外冲击波疗法中国专家共识(第2版).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7,9(2):25~33.4李晓梅.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1):146~148.5刘剑虹,陈宝旋,李之琛,等.发散型体外冲击波治疗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冈上肌肌腱病的前瞻对照研究.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12(2):153~157.C l i n i c a l E f f i c a c y a n dN u r s i n g o fE x t r a c o r p o r e a l S h o c k W a v eT h e r a p y i n t h eT r e a t m e n to f T e n n i sE l b o wW a n g Q i n g f a n g,X i o n g L u(S h e n z h e nP i n g l eO r t h o p e d i cH o s p i t a l(S h e n z h e nP i n g s h a nT r a d i t i o n a lC h i n e s eM e d i c i n eH o s p i t a l),S h e n z h e n517000)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T oo b s e r v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o f e x t r a c o r p o r e a l s h o c kw a v e t h e r a p y i n t e n n i s e l b o w p a t i e n t s a n d s u mm a r i z en u r s i n g a n a l y s i s.M e t h o d s:At o t a l o f540p a t i e n t sd i a g n o s e da s t e n n i se l b o wi nt h e s o f t i n j u r y d e p a r t m e n t i n a h o s p i t a l r e c e n t l y(f r o m A u g u s t2018t oF e b r u a r y2019)w e r e t r e a t e db y e x t r a c o r-p o r e a l s h o c kw a v e t h e r a p y.T h e c l i n i c a l t h e r a p e u t i c e f f e c t,V A Ss c o r e a n d M a y o f u n c t i o no f e l b o w j o i n t b e-f o r e a n d a f t e r t r e a t m e n tw e r e c o m p a r e d,a n d t h e n u r s i n g w a s s u mm a r i z e d.R e s u l t s:A f t e r t r e a t m e n t,331c a-s e sw e r em a r k e d l y e f f e c t i v e,t h em a r k e d e f f i c i e n c y w a s61.30%;137c a s e sw e r e e f f e c t i v e,t h e e f f e c t i v e r a t e w a s25.37%;48c a s e sw e r e i m p r o v e d,t h e i m p r o v e m e n t r a t ew a s8.89%;24c a s e sw e r e i n e f f e c t i v e,t h e i n e f-f e c t i v e r a t ew a s4.44%;516c a s e sw e r e e f f e c t i v e,t h e t o t a l e f f e c t i v e r a t ew a s95.56%.B e f o r e t r e a t m e n t,t h e V A Ss c o r ew a s h i g h e r a n d t h eM a y o s c o r ew a s l o w e r.A f t e r t r e a t m e n t,t h e p a i nV A S s c o r e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l o w e r,a n d t h eM a y o s c o r e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w a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P<0.001).C o n c l u s i o n:I nt h et r e a t m e n to ft e n n i se l b o w,e x t r a c o r p o r e a ls h o c k w a v et h e r a p y c o m b i n e d w i t ht a r g e t e d n u r s i n g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c a no b t a i nb e t t e r c l i n i c a l t h e r a p e u t i c e f f e c t,i m p r o v e t h e p a i na f t e r t r e a t m e n t,i m p r o v e t h e e l b o w j o i n t f u n c t i o na f t e r t r e a t m e n t,t h e e f f e c t i s i d e a l.K e y w o r d s e x t r a c o r p o r e a l s h o c kw a v e;t e n n i s e l b o w;c l i n i c a l t h e r a p e u t i c e f f e c t;n u r s i n g a n a l y s i s㊃7801㊃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年第33卷第7期。
跟腱炎、网球肘的患者不妨试试冲击波治疗跟腱炎、网球肘的患者不妨试试冲击波治疗北京友谊医院吴静 2017-02-24 20:37王先生半年前走路时开始出现右脚后跟疼痛,没引起太多注意,以为小伤小痛忍忍就没事了,仍然坚持走路。
但近一个月来疼痛加重,走路稍快点,脚后跟就会痛,后来发现脚后跟长出一个包,按压很痛,随来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跟腱炎。
王先生开始制动休息、吃药,几次封闭打下来,效果不错,脚后跟肿起的包已经消掉不少。
可每天起床站起来,脚后跟总还有点不舒服。
几次封闭针之后,脚后跟肿起的包又开始痛了,于是愁眉苦脸的王先生来到康复理疗科就诊。
谢瑛主任在了解王先生的病情之后,建议他使用冲击波治疗。
经过短短的五次治疗,王先生半年的脚肿消退了,疼痛也消失了,脸上露出了微笑。
据李谷峰治疗师介绍,冲击波应用于痛症治疗,如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以及其他慢性肌腱末端伤病疗效显著,其原理为,改善骨及其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毛细血管再生,有利于组织的修复和炎症的消退;破坏相应骨组织,有助于松解组织粘连;诱导骨组织生成,促进骨折愈合;诱导细胞周围自由基发生变化而释放抑制疼痛性物质。
冲击波治疗的主要适应症为:1、骨组织疾病:主要有骨折延迟愈合、骨折不连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Ficat I期、II期及III期)等。
2、软组织慢性损伤性疾病:主要有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腱炎、肱骨内、外上髁炎,弹响髋、胫骨结节骨骺软骨炎、跟腱炎、足底筋膜炎等。
3、软组织钙化性疾病:骨赘、骨化性肌炎、钙化性肌腱炎等。
冲击波具有:为非侵入性治疗,方法简单,效果显著,风险低,治疗周期短,并发症少,费用相对低廉等优点。
患者在门诊可完成治疗,治疗过程中有些疼痛但无需麻药,每次数分钟即可。
由于冲击波将原病灶粘连、疤痕等病变组织松解,修复破损细胞,治疗后有些病人可能在1-3天内有轻微疼痛,可行局部冷敷减轻症状。
体外冲击波三点冲击治疗网球肘42 例
在骨科、疼痛科、康复科门诊中,肱骨外上髁炎,是常见的运动损伤性疾病,别称网球肘。
通常主张病灶部位始于前臂伸肌总肌腱,小的撕裂产生于肱骨外上髁附着点之上,大部分情况是前臂向前旋转时,同时腕关节掌屈用力导致扭伤,而桡侧伸腕肌也长期受到损伤。
此病症本质上为肘外侧疼痛综合症,致病因系慢性劳损,也就是说,肌肉反复收缩过度劳累受到损伤,肱桡关节多次超过正常范围运动,导致肱骨外上骨处末端的肌纤维或韧带受到损伤,即:部分纤维被撕裂,骨膜受损出血或出现下血肿,产生机化骨化增生的现象[ 1] 。
然而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发现很多网球肘的疼痛并不仅仅局限于肱骨外上髁,同时仅仅针对肱骨外上髁治疗后,部分人效果并不理想,结合功能解剖,及肌肉链理论,目前考虑引起网球肘的原因包括三块肌肉的损伤,即肱二头肌损伤、桡侧腕伸肌损伤及冈下肌损伤。
在临床工作中,很难分清具体是由于哪块肌肉的损伤引起的症状,通常采用合并治疗手段。
传统治疗方式包括物理疗法、局部封闭法、手术等,旨在起到止痛、松解粘连的目的。
近些年来,伴随科技的发展,运用体外冲击波的治疗手段得到普及应用[ 2 ] 。
现就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近一年来运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手段进行治疗的成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共治疗网球肘患者42例。
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20〜65岁,平均40.5岁其中左侧16 例,右侧26例病程1周〜半年,全部符合肱骨外上髁炎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患者肘关节后外侧痛,在肱骨外上髁处及其周围有局限性压痛在用力握拳伸腕时加重以致不能持重物、拧毛巾痛。
治疗开始前,选择视觉模拟评分方式对所有病人的疼痛强度加以评定,所有病人的得分都在6 分以上。
1.2方法
选择气动弹道式体外冲击波治疗仪作为本次实验的仪器,波源形式为发散式。
设定仪器参数:传导子设定15mm压强先设定为1.4-1.7
Bar,待慢慢适应后把压强调至1.7- 2.0 Bar;频率设定为8-9 Hz。
治疗步骤:叮嘱病人选择合适体位,检查人员通过初步按压以明确病人尺骨冠突附近压痛点、肱骨小结节及肱骨外上髁周围压痛点,接着标记冲击点,涂抹耦合剂,再把冲击波传导子压向上述三处最明显的压痛点位置。
仪器手柄的力度要从轻慢慢到中度,首先冲击尺骨冠突压痛点,其次是肱骨小结节的压痛点,再者是肱骨外上髁附近压痛点,每个压痛点冲击1000次,最后滑动冲击压痛点四周软组织500次,共计冲击4500次。
治疗时间间隔为5-7 天,治疗开始之前,告诉病人治疗过程中会出现轻度疼痛,在治疗当中,根据病人对疼痛耐受能力,对冲击力度进行适时调整。
1.3疗效评定
疗效评定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4 个等级。
得分为28 分-30 分间,疼痛消退,肘关节可以正常活动,定为治愈;得分这24 分-28 分间,疼痛有所改善,肘关节可以基本正常活动,定为显效;得分不到24 分,疼痛有所缓解,肘关节可以适当活动,定为有效;对比治疗前,无明显改善,或出现疼痛加重现象,定为无效。
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2结果
42例病人中,4 例病人只接受一次治疗后,未再接受治疗,同时未能随访,
跟踪随访其它38 例病人,随访率为90.5%。
治疗效果详见表1。
3讨论
导致肱骨外上髁炎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3] :(1)肌建的超负荷超限度的反复运动或出现劳损,是致病的主因,肌腱组织被轻微撕裂,其自身无法修复,降低其生物力学性能;(2)局部
供血不充分导致受损肌腱细胞出现营养不够的情况,同时肌腱损伤的细胞外基质也难以合成修复与重建;(3)诱发疼痛的原因是硫酸软骨素物质的反应,而硫酸软骨素物质属于受损伤肌腱四周组织无菌性炎症物质。
体外冲击波会对人体组织产生较强作用力,其能量会直接作用于治疗位置的深层组织中,即伸肌总腱附着点上方,以起到缓解镇痛的功效,局部高强度的冲击波会强烈刺激神经末梢组织,尤其是高度刺激痛觉神经感受器,会降低神经敏感性,阻碍神经传导功能,从而对疼痛起到缓解作用。
此外,体外冲击波还可以对受累肌腱韧带及其四周组
织的愈合过程起到刺激与重启的作用,改变局部的病变组织,增加病变组织的供血,促成新的生?L 因子,诱导干细胞转变成正常组织结构。
目前结合功能解剖学及肌肉链理论认为,网球肘患者中肌腱局部组织发生病理性改变的基础与之前认识是一致的,但其损伤的部位往往不局限于肱骨外上髁一点,主要还是包括了肱二头肌、冈下肌、桡侧腕伸肌这三块肌肉的损伤。
虽然体外冲击波治疗是针对肌肉、肌腱等软组织损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由于我们治疗时将治疗点局限于肱骨外上髁,使有些患者的治疗效果不甚满意。
针对三块可能损伤肌肉的附着点(肱骨外上髁、尺骨冠突、肱骨大结节)使用体外冲击波冲击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对患者后续的恢复情况我们还将继续随访,在冲击波的治疗领域,还需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