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费克第一定律,上式可写成:
C ( x, t ) C D t x x
在低掺杂浓度下,假设扩散系数与掺杂浓度和位置无关,则费克第 二定律可简化为: C 2C D 2 t x
2011-03-15 21
4.4 费克定律的分析解
一、恒定源扩散(预淀积扩散)
如果在整个扩散过程中,晶片表面的杂质浓度始终保持不变, 这种类型的扩散就称为恒定源扩散。 C 2C D 2 初始条件: C ( x,0) 0 t x 边界条件: C (0, t ) Cs , C (, t ) 0
Cs 为表面浓度(x = 0处),与时间无关。
此时,Fick方程的解为:
2011-03-15 3
4
第四章 扩 散
4.1 扩散工艺
把晶片放入精确控制的高温石英管炉中, 通过气相、液相或固相杂质源将杂质扩散进 入晶片而完成。
粒子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运动
1. 选用适当的掩蔽膜; 2. 杂质在硅中的固溶度大 于所需要的表面浓度; 3. 扩散系数适当; 4. 杂质的再分布小。
N-沟道MOSFET
2011-03-15 1
掺杂在微电子器件中的应用
掺入的杂质是电活性的,能提供所需的载流子,使许多微结构和器件 得以实现。掺杂的最高极限约1021 atoms/cm3,最低1013 atoms/cm3。 晶片 器 件 用 隐埋区 隔离区 基区 发射区 电阻 提高开关速度 源、漏、沟道、阱 半绝缘区 源、漏 集电区、发射区 作 杂 质 Sb, As B, Al B, P P, As, P-As, B B:P Au, Pt B:P, As H, O, Cr Zn, Be:S, Si, Sn In-Ga, Al
解:特征扩散长度为:
dC dx Cs Dt
Dt
2 1014 3600 8.48 106 cm
Q (t ) 1.13Cs Dt 1.13 1019 8.48 106 9.5 1013 atoms / cm 2
x 0
1019 23 4 6.7 10 cm 8.48 106
D D0e( Ea / kT )
其中,D0 =a20 为表观扩散 系数,即温度外推到无穷大时的 扩散系数(cm。 阿列尼乌斯(Arrhenius)图
2011-03-15
20
费克(Fick)第二定律
J D
C ( x, t ) x
25
x ,t
2011-03-15
C ( x, t )
2 QT e x /4 Dt Dt
如果硅衬底中原有杂质与扩散的杂质具有不同的导电类型,则 在两种杂质浓度相等处形成 p-n 结,结深由下式给出:
Cb C( x, t ) Cse
x2 j /4 Dt
式中,Cb 是硅衬底中原有杂质浓度,xj 为结深,表达式为:
掺杂原理与技术
掺杂:将所需要的杂质以一定的方式加入到半导体晶片内,并 使其在晶片内的数量和分布符合预定的要求。 目的:改变晶片电学性质,实现器件和电路纵向结构。 方式:扩散(diffusion)、离子注入(ion implantation)、合 金、中子嬗变。
+VG 0V +VD
栅 n型 p型 n型
固态源扩散
开管扩散、箱法扩散、涂源法扩散
4BN 4 3O2 2B2O3 +2N 2 4P3O5 +15O2 6P2O5 10N 2
2011-03-15 8
扩散过程:预淀积、推进和激活
B(CH 3O)3 B2O3 +CO2 +H 2O+C+ 2B2O3 +3Si 4B+3SiO2
2011-03-15 6
液态源扩散
N2、Ar2、O2
液态硼扩散: B(CH 3O)3 B2O3 +CO2 +H 2O+C+
2B2O3 +3Si 4B+3SiO2
液态磷扩散: 4POCl3 3O2 2P2O5 +6Cl 2
2P2O5 +5Si 4P+5SiO2
2011-03-15 7
0
扩散分布的浓度梯度:
C x
x ,t
2 Cs e x /4 Dt Dt
如果扩散杂质与本征杂质导电类型相反,那么在C (x, t)=Cb (本征杂质浓度)处就形成 p-n 结,所以结深为:
Cb A Dt Cs A 与Cs /Cb 有关。结深是工艺中一个重要参数,它与扩散系数 D 和扩散时间 t 的平方根成正比。温度通过 D 对结深的影响比t 更大。 x j 2 Dterfc 1
J D
C ( x, t ) x
P i 0 exp( Wi / kT )
t 时 刻 在 x+a/2 位 置 处 , 单位面积内的间隙杂 质原子数为:
a C( x , t) a 2
a
a C( x , t) a 2
x
设晶格常数为a,取沿 x 方向的一维模型
a a C ( x, t ) J ( x, t ) C ( x , t )aPi C ( x , t )aPi a 2 Pi 2 2 x
Pv -替位杂质的跳跃机率; Wv-形成空位所需要的能量; Ws-替位杂质跳跃时需要克服的势垒;
0-替位杂质在晶格位置上的振动频率。
2011-03-15 17
4.3 扩散系数与扩散方程
描述扩散运动的基本方程是费克(Fick)第一定律:
扩散系数,cm2/s
流密度,个/cm2s
C ( x, t ) J D x
x C ( x, t ) Cs erfc 2 Dt
式中,erfc 为余误差函数,所以恒定源扩散的杂质分布又称为 余误差函数分布。 Dt 为特征扩散长度。
2011-03-15
22
x C ( x, t ) Cserfc 2 Dt
那么,扩散进入单位面积晶片中的杂质原子总数(杂质剂量, 个/cm2)为: 2 Q(t ) C ( x, t )dx Cs Dt 1.13Cs Dt
2011-03-15
14
4.2 扩散机制
杂质在半导体晶体中的扩散虽然比较复杂,但可以归纳为几种 典型的形式。 一、填隙机制(Interstitial)
存在于晶格间隙的杂质称为间隙式杂质。间隙杂质原子从一个 位置运动到另一个位置而并不占据晶格格点,这种机制称为填隙式 扩散。间隙型杂质的扩散很快,但它们对掺杂水平没有直接贡献。
硅的间隙型杂质:O, Au, Fe, Cu, Ni, Zn, Mg, 半径较小,不易与本体材料键合。
2011-03-15
15
二、替位机制(空位机制) 占据晶格位置的外来原子称为替位原子。替位原子从一个晶格 位置运动到另一个晶格位置上称为替位式扩散。 硅的替位型杂质:P, B, As, Al, Ga, Sb, Ge.
杂质再分布
除去杂质氧化物
2011-03-15
9
Dopant Oxide Deposition
Deposited Dopant Oxide SiO2 Si Substrate
10
Oxidation
SiO2 Si Substrate
11
Drive - in
SiO2 Doped junction Si Substrate
当C=1015cm-3时,扩散距离为: 15 1 10 x j 2 Dterfc 19 2 Dt (2.75) 4.66 105 cm 10
那么, dC dx
x 0.466 m
2 Cs e x /4 Dt 3.5 1020 cm 4 Dt
12
Strip and Clean
SiO2 Doped junction Si Substrate
13
完成扩散过程的八个步骤: 进行质量测试,保证扩散器具满足质量要求; 使用批控制系统,验证硅片特性; 下载包含所需扩散参数的工艺菜单; 开启扩散炉,控制温度分布; 清洗硅片并浸泡氢氟酸,去除自然氧化层; 预淀积:把硅片送入扩散炉,扩散杂质; 推进:升高炉温,推进并激活杂质,冷却后取出硅片; 测量、评价,纪录结深和薄层电阻等参数。
J1, J2 分别是单位时间流入流出单位面积 A 的杂质流量,晶体内 不存在杂质粒子的产生源与湮灭源,此时有:
J 2 J 1 J x x
此时,连续性方程可表示为:
Adx
C J A( J 2 J 1 ) Adx , 或 t x
C ( x, t ) J t x
2
双极型晶体管及其IC
硅
开关管及高速IC MOS晶体管及其IC 砷化镓 锗
2011-03-15
MI SIC,结型场效应 晶体管及其IC
pnp管
两种主要掺杂技术比较
扩散
高温,硬掩模 各向同性分布 掺杂浓度和结深 不可控
离子注入
低温,光刻胶掩模 各项异性分布 掺杂浓度和结深 可控
批处理
批处理&单片
基本原理 所遵循的规律 具体工艺实施
0
此时,Fick 方程的解为: C ( x, t ) 表面浓度Cs 为: Cs C (0, t ) 扩散杂质的浓度梯度:
C x
2 QT e x /4 Dt Dt
QT ,与恒定源扩散不同。 Dt
xQT x C ( x, t ) 3/2 2 Dt 2 ( Dt )
2011-03-15 23
Q(t ) C ( x, t )dx
2
计算:
C x
0
Cs Dt 1.13Cs 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