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核与染色体
- 格式:ppt
- 大小:7.17 MB
- 文档页数:4
第四章细胞核与染色体细胞核是真核细胞最大、最显而易见的细胞器,是遗传信息贮存、复制和转录的地方,是细胞功能及细胞代谢、生长、增殖、分化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的形状与细胞的形态、性质与及发育阶段有关,大多数细胞的核为圆形或椭圆形,但也可以有盘状、分叶状、分枝状等不规则形状。
通常一个细胞含有一个核,但有些细胞有双核甚至多核。
细胞核的内含成分主要是核酸和蛋白质。
核酸绝大部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是承载遗传信息的物质,常被称为遗传物质。
在间期(两次有丝分裂之间的时期),核酸和蛋白质以染色质和核仁的形式存在,核外周有核被膜,核被膜上间隔存在核孔,内层核膜下有一个由纤维蛋白形成的核纤层,核内还存在一个蛋白质纤维组成的核骨架 (又叫核基质,详见第七章“细胞骨架”),它们共同维持核的形状、核内外物质交换和染色质、染色体的空间位置。
在有丝分裂期,核被膜融解,核骨架解聚,核仁消失,染色质浓聚紧缩形成棒状的染色体,然后每条染色体纵向分裂,此时核消失。
当细胞分裂完成,两个子细胞出现时,核又重新形成。
细胞核早在1674年就被Leeuwenhoek在鱼类的红细胞中发现,到1831年才由Brown 定名 (nucleus),并确认为真核细胞普遍存在的细胞器。
百多年来人们对细胞核结构和功能有了逐步深入的认识,但是细胞核的许多奥秘仍未被揭示,以至于细胞核被说成是“发现最早而了解最少的细胞器”。
第一节核被膜核被膜(nuclear envelope)是将细胞核内物质包围起来的双层膜结构,又叫核膜(nuclear membrane),其组成包括:内、外层核膜,核周间隙,核孔,核纤层(图4-1)。
图4-1 细胞核结构模式图(引自Alberts等,2002)参照前书图12-1一、内、外层核膜和核周间隙12内、外层核膜(inner and outer nuclear membrane ) 构成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分隔。
它们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与其他细胞器的膜(统称为细胞内膜,详见第五、六章)一样。
第九章细胞核与染色体名词:1、核孔复合体:核被膜上沟通核质和细胞质的复杂隧道结构,由多种核孔蛋白构成。
隧道的内、外口和中央有由核糖核蛋白组成的颗粒,对进出核的物质有控制作用。
2、染色质: 是细胞间期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
染色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和减速分裂过程中有染色质聚缩而成的棒状结构3、染色单体:复制时产生的染色体拷贝4、巨染色体;某些生物的细胞中,特别是在发育的某些阶段,可以观察到一些特殊的染色体,它们的特点是体积巨大,细胞核和整个细胞体积也大,所以称为巨大染色体,包括多线染色体和灯刷染色体。
5、基因组:一般的定义是单倍体细胞中的全套染色体为一个基因组,或是单倍体细胞中的全部基因为一个基因组。
6、核小体:核小体是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由DNA和组蛋白(histone)构成,是染色质(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由4种组蛋白H2A、H2B、H3和H4,每一种组蛋白各二个分子,形成一个组蛋白八聚体,约200 bp的DNA分子盘绕在组蛋白八聚体构成的核心结构外面,形成了一个核小体。
7、常染色质:常染色质是指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那些染色质。
8、异染色质: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早期或中、晚期,某些染色体或染色体的某些部分的固缩常较其他的染色质早些或晚些,其染色较深或较浅,具有这种固缩特性的染色体称为异染色质9、着丝粒:染色体中连接连个染色单体、并将染色单体分为短臂和长臂的结构。
10、着丝点:有着丝点结合蛋白在有丝分裂期间特别装配起来的、附着于主缢痕外侧的圆盘状结构,内层与着丝粒结合,外层与动粒微管结合。
11、主缢痕:中期染色体上一个染色较浅而缢缩的部位,主缢痕处有着丝粒,所以亦称着丝粒区,由于这一区域染色线的螺旋化程序低,DNA含量少,所以染色很浅或不着色。
12、次缢痕:是染色体上的一个缢缩部位, 由于此处部分的DNA松懈, 形成核仁组织区, 故此变细。
生物的细胞核与染色体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其中核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脱氧核糖核酸),而染色体则是DNA的组织形式。
本文将深入探讨生物的细胞核与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核的结构和组成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通常位于细胞的中央位置。
它由核膜、核孔、染色体、核仁和核质组成。
1. 核膜核膜是细胞核的外部结构,由内外两层膜组成。
核膜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同时还可以调节细胞核内外物质的交换。
2. 核孔核孔是核膜上的小孔,负责细胞核内外物质的运输。
核孔通过调节通道的开闭来控制物质的进出,从而维持细胞核内外物质的平衡。
3. 染色体染色体是DNA的组织形式,也是细胞核最重要的成分之一。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起到重要的遗传作用,它能够传递和保存生物的遗传信息。
4. 核仁核仁是细胞核内的圆形结构,它主要参与到蛋白质合成过程中。
核仁内富含核糖体,并且能够合成和储存核糖体RNA,从而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5. 核质核质是细胞核内的胶体物质,主要是由水和溶解的物质组成。
核质能够提供细胞核内化学反应所需的环境,并且参与到细胞核的代谢过程中。
二、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复杂结构,常见于有细胞核的生物中。
它在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起到重要的遗传作用。
1. 染色体的结构染色体呈现出线状、X状、圆状等形态,结构上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部分:染色质和着丝粒。
- 染色质:染色质是染色体中最主要的部分,它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而蛋白质则帮助DNA进行包装和组织,使其紧密而有序地存在于细胞核内。
- 着丝粒:着丝粒是染色体上的结构,类似于一个“纽扣”。
它在有丝分裂中起到固定和分离染色体的作用,确保后续的染色体复制过程顺利进行。
2. 染色体的功能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起到重要的遗传功能,并且参与到其他细胞代谢过程中。
- 遗传作用: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它能够传递父代的遗传特征给子代。
细胞核与染色体结构细胞核是细胞中一个重要的细胞器,它包含了细胞的遗传信息,并调控细胞内的生物活动。
而染色体则是细胞核中最直观的结构,是细胞遗传信息的主要携带者。
本文将从细胞核的组成和功能、染色体的结构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细胞核的组成和功能细胞核是由核膜、染色质和核仁三部分组成的。
核膜是由两层膜组成,分别是内核膜和外核膜,两层膜之间形成核腔。
核膜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同时调控物质的进出。
在核膜上还有许多核孔,可以让物质在核内和胞质之间进行交换。
染色质是细胞核内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由DNA、RNA和一些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
DNA是遗传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含有细胞的全部遗传信息。
而RNA则在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染色质能够在细胞分裂时准确地传递遗传信息,同时还能调控基因的表达。
核仁是细胞核内的一个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合成和组装核糖体。
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核仁的数量和大小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中会有所差异,但其作用是相似的。
细胞核除了以上组成部分外,还含有一些其他的细胞器,例如核糖体、核孔、聚合酶和DNA复制酶等。
这些细胞器在细胞核的正常功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染色体的结构染色体是细胞核中的一个重要结构,是DNA和蛋白质的复合物。
染色体的基本结构是由两个姐妹染色单体通过着丝粒相连而成,形成一个X形结构。
在有丝分裂的时候,染色体会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准确地进行复制和分离,确保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
每个染色体由许多不同的区域组成,这些区域被称为基因。
基因是DNA的一部分,携带了细胞遗传信息的编码。
不同的基因可以决定细胞的特征和功能。
染色体的结构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几个层次,从最基本的DNA链开始,逐渐组装为核小体,然后进一步组合成紧凑的染色质纤维,最终形成染色体。
三、细胞核与染色体的关系细胞核和染色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细胞核是染色体存在的场所,它不仅包含了染色体,还含有其他与染色体相关的细胞器。
第十章细胞核与染色体The Cell Nucleus and Chromosome细胞核的概述细胞核是真核细胞内最大、最重要的细胞器,是细胞遗传与代谢的调控信息中心。
原核细胞中,没有核膜,称为拟核。
有无核膜是区分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标志。
成熟红细胞无核无细胞器骨骼肌细胞为多核细胞核进化的意义:● 构成核、质之间的天然选择性屏障●保护DNA,使之免受胞质机械运动的影响。
●使基因表达的两步(转录和翻译)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进行。
● 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有两个方面:①遗传②发育●前者表现为通过DNA的复制和细胞分裂,维持物种的世代连续性。
●后者表现为通过调节基因表达的时空顺序,控制细胞的分化,完成个体发育的使命。
本章内容第一节核被膜(核膜)第二节染色质和染色体第三节核纤层、核基质和核仁间期细胞核的组成1、核被膜(核膜)2、染色质3、核基质(核纤层,核骨架)4、核仁第一节核被膜Nuclear envelope一、核被膜化学成分蛋白质和脂类,浓度有差异。
1、蛋白质内核膜中含有核纤层相关蛋白(LAP)。
2、脂类与内质网相似,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较多。
二、核被膜的结构1、外核膜2、内核膜3、核周间隙4、核孔复合体1、外核膜与ER膜相连胞质面有核糖体附着,是特殊的内质网(ER)分布有细胞骨架,与核在细胞内的定位有关。
2、内核膜有特殊蛋白结合于核纤层。
●核纤层(nuclear lamina):旧称“核周层”、“核衬层”或“核层”,是位于细胞核内染色质与内核膜之间的由中间纤维蛋白构成的网络状结构。
核纤层的功能1.为核膜提供支架2.有助于维持间期染色质高度有序的结构3.是联系胞质中间纤维与核骨架之间的桥梁3、核周间隙内外核膜间的腔隙,与rER腔相通。
4、核孔(nuclearpores)由内外核膜融合形成的小孔,细胞内外物质运输的通道。
核孔的数目随着不同细胞类型以及细胞代谢活性的不同,变化很大。
细胞生物学中的细胞核和染色体分析技术在细胞生物学中,细胞核和染色体是研究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着遗传物质DNA,而染色体则是DNA的载体。
细胞核和染色体的分析技术在研究细胞的发育、分化和疾病治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细胞核和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并探讨目前常用的细胞核和染色体分析技术。
一、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核是真核细胞中一个重要的器官,具有多种功能。
细胞核由核膜、核孔、染色质和核仁组成。
1. 核膜:细胞核外被一个双层薄膜所包围,称为核膜。
核膜具有多个核孔,通过核孔可以实现核质之间和核质与细胞浆之间的物质交换。
2. 核孔:核孔是核膜上的孔道结构,是细胞核与胞质之间物质交换的通道。
通过核孔可以实现RNA从细胞质进入到细胞核内以及蛋白质从细胞核出入到细胞质中。
3. 染色质:染色质是细胞核中的主要成分,也是DNA的载体。
染色质在非分裂情况下存在于细胞核中,由DNA、蛋白质和RNA组成。
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时会更加显著,形成染色体。
4. 核仁:核仁是细胞核中的一个小体结构,由核糖体RNA和蛋白质组成。
核仁在蛋白质合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参与了基因的表达、细胞分裂和生长发育等重要过程。
细胞核通过RNA合成和修饰、染色质的组织和调控以及DNA的复制和修复等过程实现了细胞功能的调控与表达。
二、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染色体是细胞核中的DNA和相关蛋白质组成的结构,可见于细胞分裂时。
染色体具有多种功能,包括遗传信息的传递和稳定性的维护等。
1. 染色体的结构:染色体由两条相同的染色单体连接在一起,成为姐妹染色单体,中间有一个由蛋白质组成的连接部分被称为着丝粒。
染色体的两端则为端粒,起到保护染色体稳定性的作用。
2. 染色体的功能:染色体主要用于遗传信息的传递和稳定性的维护。
染色体携带了细胞的全部遗传信息,包括基因的顺序和组织方式。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会复制并均匀分配给两个子细胞,确保子细胞遗传信息的一致性。
第8章细胞核和染色体(Nucleus and Chromosome)本章内容介绍细胞核是基因复制、RNA转录的中心,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包括核膜、核孔、核质、核仁和染色质。
第一节核被膜与核孔复合体细胞核基本结构细胞核简介:数量:大多数细胞是单核,但也有多核大小:在不同生物有所不同,动物一般5-10nm,植物5-20nm,低等植物1-4nm形态:圆形、椭圆形、多叶形、分枝形细胞核主要由核被膜、染色质、核仁和核骨架组成。
一、核被膜1. 结构:由内外两层单位膜组成,包括:外核膜、内核膜、核纤层、核孔复合体,核膜外附有核糖体,整合蛋白,内附染色质。
2. 功能(1) 区域化作用;(2) 控制核-质间物质和信息的交流;(3) 核膜内的代谢和转化。
二、核孔复合体1. 结构模型核孔复合体镶嵌在内外两层核膜融合形成的核孔上,核孔直径约为80-120nm,而核孔复合体稍大一些,直径约为120-150nm。
①胞质环(cytoplasimic ring):位于核孔边缘的胞质面一侧,又称外环,环上有8条短纤维对称分布向胞质;②核质环(nucleoplasmic ring):位于核膜边缘的核质面一侧,又称内环,环上连有8条细长的纤维向核内伸入50-70nm,在纤维的末端也形成一个直径为60nm的小环,小环由8个颗粒组成,形成一个类似“捕鱼笼”的核篮结构;③辐:由核孔边缘伸向中心,呈辐射状八重对称;④栓:又称中央栓,位于核孔中心,呈颗粒状或者棒状,又称为中央颗粒;2. 核孔复合体的成分主要由至少50条不同的多肽构成,称为nucleoporins,简称nups,总相对分子量为125000×1033. 核孔复合体的功能核质交换的双向选择性亲水通道。
包括主动运输、被动运输,是过去几年研究的热门。
一个蛋白家族作为转运受体,把大分子运入或运出核孔,从胞质入核膜的为improtins,反之为exportins。
核孔复合体蛋白质的运输1.带有NSL(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片段的蛋白质与受体importin a/b结合2.复合体与胞质内的纤丝结合3.复合体被送入核内4.与Ran-GTP相互作用,复合体解散5.importin b被Ran-GTP送回胞质6.Ran-GTP 水解成Ran-GDP, Ran-GDP返回核内, importine回到胞质核孔复合体RNA的运输细胞核内的物质运输到细胞质也是信号介导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