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4.12.1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13-北师大版
- 格式:docx
- 大小:17.76 KB
- 文档页数:5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二章作业设计【学习过程】一、神经系统组成1.人体的自我调节包括和。
人体调节过程十分复杂,其中以起着最为主要的作用。
2. 、和组成神经系统。
二、神经元1.神经细胞又叫作,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2.科学家将这种可传导的生物电变化叫作,简称。
3.神经元的基本功能,就是、、。
4.一个神经元由和组成。
是神经元的代谢中心,突起适合沿定方向传导冲动。
5.突起分为和,每个神经元树突可能有,而轴突。
6.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集中出现的部位色泽较灰暗,称为;大量神经元突起成束聚集之处色泽较白亮,称为。
三、反射1.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作。
完成某一反射过程的结构,叫作。
每一反射弧都由个部分组成:、、、和。
参考答案:一、神经调节激素调节神经调节脑脊髓神经二、神经元结构与功能神经冲动冲动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胞体突起胞体树突轴突许多只有一个灰质白质三、反射反射弧五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课堂检测】1.2022年2月14日,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赛中,四届奥运会老将徐梦桃摘金圆梦。
在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比赛中,运动员依靠神经系统及时调整自己的身体姿势以获得最好成绩。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C.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D.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
脑、脊髓和神经组成神经系统。
2.神经元分化程度高,所以一旦神经元受伤修复起来十分的慢,如果受伤严重,还有可能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而且修复神经元的药物的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
所以,一旦有损伤,后果很严重。
下列有关神经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是细胞体,③和④是神经纤维B.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它能接受刺激,并自动有节律地收缩D.兴奋或神经冲动只能由③进行传导【答案】B【解析】①是树突,②是细胞体,③是轴突,④是神经末梢,A错误;如图是神经细胞图,也叫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正确;神经元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但不能收缩,C错误;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树突→细胞体→轴突.可见神经冲动不是只能由③传导的,D错误。
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第1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教学目标: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概述反射和反射条件4、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教学重点: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概述反射和反射条件4、说出人类条件反射的特征教学难点: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2、描述脊髓和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概述反射的类型及其特征4、举例说出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教学用具:挂图、显微镜等教学过程:一、脊髓和脑导入:简单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并由此引入新课。
(先让学生自主预习这部分的内容,同时将本节课的知识先写在黑板上,让同学们围绕知识点来预习)(一)脊髓1、神经系统的组成(结合挂图,学生回答)①、中枢神经系统脊髓位于脊柱椎管内脑位于颅脑内②、周围神经系统(可以让学生用针扎一下手和脚,说明神经遍布全身,从而引出神经元的概念)2、神经细胞(神经元)①概念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②神经元的结构(先用显微镜观看神经元玻片标本,指导学生怎样去识别树突和轴突,并让学生说一下树突和轴突的作用,从而引出神经纤维、神经末稍和神经的概念)细胞体突起树突神经纤维(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归纳出神经元的结构,并引出灰质和白质)3、灰质和白质在脑和脊髓中,神经元的细胞体集中的部分色泽灰暗,称为灰质,神经纤维集中的部分色泽亮白,称为白质。
4、脊髓由灰质和白质组成,中央呈蝴蝶状的是灰质,周围为白质。
(先让学生看挂图,告诉学生其结构,再用显微镜观察其横切面玻片标本,识别白质和灰质,然后让学生回答脊髓的作用及介绍脊神经。
)(二)脑(看挂图,让学生回答其组成及在老师的指导下,介绍大脑皮层的结构和功能,并将大脑的灰质与白质的分布与脊髓的灰质和白质作一个简单的比较。
)1、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2、大脑的功能(老师简单地介绍一下)3、大脑皮层的结构和功能4、小脑和脑干的作用总结巩固布置作业附板书一、脊髓和脑(一)脊髓1、神经系统的组成2、神经元3、灰质和白质4、脊髓(二)脑1、组成和功能2、大脑皮层的结构和功能3、小脑和脑干的作用。
七年级生物下册4.12.1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学案北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生物下册 4.12.1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学案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生物下册4.12.1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学案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第1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学习目标】1.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分布.(重点)2.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层次以及脑、脊髓的位置、结构和主要功能.3.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重点)4.举例说出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难点)【自主预习】预习课本P69一P79,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元又称_______,是神经系统_______和_______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能够接受刺激产生_______,并且能把兴奋传导给其他的神经元。
能够传导的兴奋叫作_______。
2.人体的神经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部分组成。
其中_______和_______是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所发出的神经构成_______。
3.反射是以一定的神经结构进行的,这种结构就是_______._______是反射过程中传导的途径,它包括5个基本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人体在完成一项反射活动时,必须保持_______的完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反射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
4.反射的类型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种。
_______活动是生来就具有的,如膝跳反射、吮吸反射和缩手反射等,是一种比较_______级的神经调节方式._______是在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形成的,如望梅止渴和谈虎色变,是一种比较_______级的神经调节方式。
4.12.1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
(2)描述神经元的形态结构特征
(3)说出神经元的基本功能
(4)分析神经元适应其功能的结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守门员扑点球的视频创设问题情景,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对新课题的学习中来,引导学生对有关扑球的问题加以讨论,建立“调节功能”的概念,并进一步提出“神经系统的调节何以能发挥出最为主要的作用”的问题,由此引到神经系统与结构的学习内容上来。
通过多媒体展示神经系统的组成,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相关问题。
然后提出“神经调节的每一个信息都是以神经细胞为单位来传递和产生的”,从而引入学习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学生的具体生活体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生命奥秘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况和神经元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2、难点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教法与学法】
1、教法:多媒体教学,问题解决法,讲授法等
2、思考、讨论,归纳总结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教学过程】
由踢足球引出问题
播放“守
测守门员此时的心情怎样?
会变得怎样?
的动作怎么样?
和激素调节。
、动作敏捷迅速、认真听教师
脑和脊髓的形态和位置?
、神经系
讲述:神经调节的每一个
在神经元中的传导灰多媒体展示练习题请听下节课
【板书设计】
第一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树突——胞体——轴突
【教学反思】。
12.1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及重难点(一)学习目标1.说出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概况,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总结反射的概念、并说出反射弧的完整结构。
2.提高自己与他人合作交往能力,观察、分析、综合、归纳、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养成,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环境、社会等实际问题相联系、并运用到生活中去。
3.通过实验活动培养不断探究新知识的精神,通过分析活动找出答案,激发自己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二)重难点1.重点:说出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说出反射的概念,描述反射弧的结构---突破方法:动画展示分析,结合膝跳反射举例说明。
2.难点: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突破方法动画展示分析,结合膝跳反射举例说明。
二、智慧加油站(一)吸引上课铃声响后,大家有什么反应?上午最后一节课下课铃声响后大家有什么反应?上课时,老师说“上课!”,同学们有什么反应?大热天,口渴的你看见别人津津有味的吃西瓜,你有什么反应?突然降大雨,在路上行走的你(书包你背着雨伞),有什么反应?上课时候,你的肚子突然痛起来,你会有什反应?上课时候,尿意特别浓,你会有什反应?经过训练,你也可以成为走钢丝的杂技演员,你信吗?即使训练有素的足球守门员面对射来的点球也常常扑空,这是什么原因?人是靠什么系统协调身体各个系统步调一致?人体又是靠什么系统统帅身体各系统与外界环境协调一致呢?(二)探究1.新知讲解理解什么是“人体的自我调节”人体能够协调体内各部分功能而成为统一的整体,能够协调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因而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并维持自身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就是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第1节神经系统和神经调节在这一过程中,怎样的调节方式才能使运动员在如此紧张、短暂的瞬间完成一系列的反应呢?神经系统的调节起着最主要的作用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况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单位(一)什么是神经元:神经细胞,是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单位(二)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神经元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一种生物电变化,这种变化能沿细胞膜按一定方向传导。
第1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第1课时)【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
(2)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
能力目标:(1)学会以解决问题为核心而学习概念的方法。
(2)提高文字阅读和文字信息处理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对人体自身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神经元的基本功能,及其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征。
【教学过程】一、复习:1、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有哪些途径?(1)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体外。
(2)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3)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外。
其中通过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最主要的途径。
代谢废物的排出对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二、导入新课:人体能够协调体内各部分功能而成为统一的整体,能够适应变化的环境是什么原因?下面我们来学习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
三、讲授新课:(一)结合课本,分组讨论三个问题:1、说出神经系统由什么组成。
2、尝试描述脑和脊髓的形态和位置。
3、尝试描述脑神经和脊神经的形态和分布(二)神经系统的组成:1、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包括上部的脑和下部的脊髓。
2、脑神经和脊神经的分布脑神经大部分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
脊神经分布在躯干、四肢和皮肤、肌肉里,起到支配身体活动的作用。
3、脊髓的作用:除了头部的信息,其他信息都必须经过脊髓传到大脑。
(三)神经元:1、神经元的构成:胞体和突起。
2、神经元的基本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3、冲动传导的过程:在神经元内,树突的刺激传到胞体,再从胞体传到轴突,通过轴突传到轴突末梢。
这些冲动的传导都是单向的。
神经元产生的兴奋是它传送信息的形式,是一种生物电现象。
4、包绕在轴突外的髓鞘有什么作用?------与电线相联系,绝缘功能(四)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区别神经节----神经元胞体集中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神经元突起集合成束, 外被结缔组织膜灰质----神经元胞体集中,色泽灰暗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神经元突起集合成束,色泽白亮【本节概念图】(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第1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第2课时)一、教材分析根据生物课程标准:本节内容是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要理解神经调节的功能,必须先建立起“反射”的认识;理解反射过程的实现,必须掌握反射弧的结构组成及其神经元的联系等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因此,上述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即教学重点。
而教材对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及反射弧基本结构的认识,虽有膝跳反射活动的直观内容及反射弧模式结构的简要说明,但具体反射的实例介绍不多,更没有对反射与具体的调节意义之间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
因此能概括地认识到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是较困难的。
如果忽视对概念的正确理解是不能达到最起码的学习目的的。
要强调理解概念,不只是知道定义的表述,更主要的是强调要首先认识有关的具体现象,从而抽象出概念的内涵,还要进一步运用概念对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
突破难点的主要手段应该是教材的直观。
具体地讲,可以通过对反射实例的直观、反射弧构成及神经元联系模型的直观等手段,创立教学的客观认识条件,并注意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只有使学生建立起必要的具体认识,才可能实现有关的教学目标要求。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明反射的概念与反射弧的组成和功能。
(2)指出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别与联系。
2. 过程与方法:(1)提高自己与他人合作交往的能力以及分析、综合、归纳等能力。
(2)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3)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环境、社会等实际问题相联系,并运用到生活中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不断探究新知识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2)鼓励学生通过分析活动自己找出答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1. 理解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的结构与功能。
2. 区别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主要特点,特别是理解建立条件反射的适应意义。
[过渡]:邀请一位学生上台体验一个反射活动用牙签突然地刺该学生手,引出缩手反射[活动]小组讨论该反射活动有哪些结构参与,并且思考每个结构在活动中的作用[讲授]分析缩手反射中每个部分的作用,引出反射弧的5各部分[小组合作]以缩手反射为例,利用桌上现有材料,拼装反射弧模型,并且展示注意观察台上同学的反应讨论分析拼装模型展示模型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
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
“第四名,202,王跳跳。
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
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
她家很好看,很精致。
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
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
“第四名,202,王跳跳。
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
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课堂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教师导航)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学程设计)
三、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1、什么是神经元?
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
单位
2、神经元的基本功能:
就是接受剌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的过程。
3、神经元的结构:
包括胞体和突起,突起又分为轴突和树突
细胞体和树突:接受信息
轴突:传出信息
4.神经元的种类
按功能分:感觉(传入)神经元、中间(联络)神
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
5.神经元的分布
中枢神经系统内:灰质和白质
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节和神经
四、小结: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读书、加强记忆。
(学生看书后,思考回答)
:
学生归纳结论
作业
布置
复习本课所讲内容
板书设计神经系统和神经调节
一、一、问题引入
二、神经系统
三、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四、小结
教学
反思。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教案
授课内容: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授课年级:初一
一、学情分析
本节是本章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以及反射的类型(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本节应从学生常见的或亲身体验过的生活现象入手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这既紧扣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主题,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反射的概念。
2、学会区分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能力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能够分析和判断条件反射及非条件反射。
2、锻炼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科学发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反射的概念。
2、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难点:1、区别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2、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关系。
四、教学设计
五、板书设计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反射
一、认识反射
二、反射的分类
条件反射:后天
非条件反射:先天。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理解神经系统控制器官、组织、细胞和行为的作用•学会如何保护和维护神经系统•掌握神经调节的基本概念和示例2. 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神经系统的作用•神经调节的基本概念和示例2.2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神经系统控制器官、组织、细胞和行为的作用•如何掌握神经调节的基本概念和示例3. 教学过程3.1 导入(10分钟)老师可以让学生看一些趣味性的卡通图片来展示神经系统和神经调节的作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2 讲授(35分钟)1.神经系统的概念和组成(10分钟)老师先给学生介绍什么是神经系统,它的组成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并向学生展示一张神经系统的示意图。
2.神经系统的作用(15分钟)老师引领学生了解神经系统的作用和控制,如通过神经系统来思考、交流、感受和运动等,控制器官、组织、细胞和行为。
3.神经调节的基本概念和示例(10分钟)老师先讲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概念和神经调节的类型,包括内分泌和神经控制。
然后给学生介绍几个常见的神经调节的示例,如对光线和声音的反应、对体温的调节和消化的调节。
3.3 练习和问答(15分钟)老师可以分配一些练习题和问答作业,以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神经系统和神经调节的知识和概念。
这些作业可以让学生想办法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这些概念和例子。
4. 教学反思•导入部分可以更加生动有趣,向学生展示一些视频或者图片,可以更好地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在讲述神经调节的部分,老师可以使用更多的图片和示意图来帮助学生理解。
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
第1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元的基本功能
(2)描述神经元的形态结构特征,分析神经元适应其功能的结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学会分析并解决问题,说明人体各部分协调动作主要依靠神经系统调节来实现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尝试从自己生活经验出发,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体验科学,从而激励自己更有效学习
(2)从学生的具体生活体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生命奥秘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说出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况和神经元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2)说明人体各部分协调动作主要靠神经调节来实现。
2、难点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教法与学法】
1、教法:多媒体教学,问题解决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等
2、思考、讨论,归纳总结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12.1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器官:脑、脊髓和神经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
1、神经元组成:胞体和突起
2、神经元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3、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树突→胞体→轴突
【教学反思】
本节课新知识点繁多,新概念新颖,学生记忆理解较难,从学生体育课出发切入课题,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游戏环节加深学生对神经调节的认识和理解。
选择不同图片、动画帮助学生形成直观印象。
辅以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点目的。
课堂上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游戏环节学生参与度不高,没有达到预想效果。
对于学生的回答,没有很好的评价反馈。
这些需在日后教学中加强练习,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