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国内外CFB锅炉发展现状

第一章国内外CFB锅炉发展现状

第一章国内外CFB锅炉发展现状
第一章国内外CFB锅炉发展现状

第一章国内外CFB锅炉的发展现状

1.1 国外CFB锅炉的发展

近年来,循环流化床锅炉以其优越的环保特性、燃料适应性和良好的运行性能受到广泛欢迎,并得到了迅猛发展。尤其是最近十年,机组大型化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代表作就是法国普罗旺斯(Provence)电站250 MWe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成功投运。另外,近几年来,国际上CFB锅炉的发展出现了竞争十分激烈的局面:法国GEC ALSTOM收购了德国EVT公司、法国Stein公司和美国ABB-CE公司;美国FW公司兼并了芬兰的Ahlstrom Pyropower公司,不同流派的CFB燃烧技术在逐渐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在国外逐渐形成了美国FW公司和法国GEC Alstom公司两大CFB锅炉技术集团。

1.1.1 德国鲁奇型(Lurgi)循环流化床锅炉及Alstom公司的扩展

鲁奇型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外置式换热器(EHE)设计,在有利于锅炉受热面布置、有利于炉膛温度及锅炉负荷控制、有利于再热器布置及汽温调节等方面做出了成功的探索,同时也为机组大型化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鲁奇公司将其CFB锅炉技术转让给ALSTOM-Stein(原法国Stein公司)公司、ALSTOM-CE公司(原美国CE公司)后,这项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更广泛的应用。

ALSTOM-Stein公司充分利用外置式换热器的优越性,主要致力于CFB锅炉的大型化工作。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率先在世界上完成了大型化CFB锅炉的开发应用工作,其代表作就是艾米录希电站和Gardanne(Provence)电站。艾米录希电站125 MWe CFB锅炉燃用干煤泥和湿煤泥两种燃料。Gardanne(Provence)电站是世界上第一座250 MWe CFB锅炉电站,1995年顺利投运标志着大型化CFB锅炉技术已经成熟。该锅炉燃用褐煤,锅炉的整体布置型体和主要结构基本上是在艾米录电站125 MWe CFB锅炉基础上的放大,采用单炉膛裤衩腿结构,4个分离器和4个外置式换热器。无疑Gardanne(Provence)电站的成功投运为广大CFB锅炉工作者增添了更多信心,为CFB锅炉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Gardanne电厂位于法国南部的Provence省。该锅炉于1996年正式投入运行,并获得了美

Gardanne电厂250MWe循环流化床锅炉

的主蒸汽流量为194.44kg/s,蒸汽压力为

16.9MPa,主蒸汽温度为567℃,再热蒸

汽温度为566℃,排烟温度为140℃。

该锅炉的设计煤种为当地的高硫煤

和其它煤,也可掺烧50%(热值)的油渣。

其燃料分析见表1-1。该电站外观图见图

1-1。该锅炉采用4个高温旋风分离器,两侧墙相对布置,分离器内衬耐火材料,底部支撑,直径为7.4m。床料循环回路上有外置鼓泡床换热器,共有4个。运行时,炉膛温度由两个布置有中温埋管过热器的外置换热器(每一个腿一个)来调节和控制,再热蒸汽温度由两个布置有高温埋管再热器的外置换热器控制。过热蒸汽温度调节由喷水减温器控制。我国引进的300MWe循环流化床锅炉就是基于Gardenne电厂的技术。

图1-1 Gardenne电厂的锅炉外观图

ALSTOM-CE公司在致力于CFB锅炉大型化的同时,还积极投身于外置式换热器的研究工作,即将外置式换热器与炉膛布置成一个整体(Flextech流化床热交换器),解决了外置式换热器占地面积大、布置困难的问题,简化了锅炉的整体布置。该技术已在美国德州—新墨西哥州(TNP)的150 MW CFB锅炉中应用。随着ALSTOM公司内部的技术融合,该项技术应该有更广阔的前景。

1.1.2 奥斯龙(AHLSTROM)型及Foster Wheeler公司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

芬兰奥斯龙(AHLSTROM)公司也曾是一个重要的CFB锅炉的制造商,它的锅炉型式为Pyroflow型。它不采用带外置式换热器的设计方案。该公司应用蒸汽旁通调节汽温的技术,解决再热蒸汽的调温问题,即一部分再热蒸汽直接进入低温再热器,而另一部分再热蒸汽在两级再热器之间送入,来调节再热汽温,从而避免了喷水调温降低机组效率。1993年投运的加拿大Nova Scotia电站165 MWe机组就是采用这项技术。AHLSTROM公司还为Turow电厂设计

了3台235 MWe CFB锅炉,分别在1998年和2000年投运,该项目证明不采用外置式换热器机组容量也可以达到200 MWe以上。

Turow电厂位于波兰与德国和捷克交界的地区的Bogatynia,有10台容量为200MWe燃烧当地褐煤的老煤粉炉。该厂已有30年的历史,锅炉效率低,污染物排放严重。因此决定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利用原来煤粉炉的位置对该电厂进行改造。改造计划为三台容量为235MWe 旋风分离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和三台容量为260MWe的紧凑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整个改造计划于2004年完成,Turow电厂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总容量将是1485MWe,这将是世界上容量最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电厂。图1-2所示为Turow电厂235MWe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立体图。

图1-2 Turow 235MWe循环流化床锅炉

Foster Wheeler公司是美国三大电站锅炉制造商之一,它提出了汽冷式分离器和一体式返料换热器(INTREX TM)技术。Foster Wheeler供货的美国JEA电厂的2台300MWeCFB锅炉,其设计燃料是要能够100%的燃烧煤和石油焦,或可以任何比例混烧煤和石油焦,分别于2002年5月和7月建成投产,是当前世界上已投入运行的容量最大的CFB锅炉。该锅炉的炉膛高度为35m,炉膛宽度为26m, 炉膛深度为6.7m,每台锅炉采用3个蒸汽冷却旋风筒分离器,分离器的直径为7.3m,如图1-3 所示。JEA电厂燃用高硫燃料,煤和石油焦的含硫量分别为2.8%和6.7%,所以除了采用石灰石脱硫外,还采用了第二级烟气洗涤脱硫,利用飞灰中含有的大量未反应石灰和水反应生成Ca(OH)2,能够迅速将烟气中剩余的低浓度SO2吸收,从而可进一步降低SO2的排放。测试结果表明,锅炉本身的脱硫效率达到98.85%,而洗涤塔喷水加湿活化可以进一步脱除0.3%的SO2。

图1-3 美国JEA电厂2×300MWeCFB锅炉

为解决圆筒绝热旋风分离器给锅炉整体布置带来的困难,奥斯龙公司提出了紧凑式布置的概念,即将圆筒型改为方形,使其形状与方形的炉膛与尾部烟道相匹配,从而简化锅炉的布置,节省钢耗量。1995年Foster Wheeler公司收购了奥斯龙的parepower公司后,两大技术流派合并、融合,将汽冷分离器和INTREX TM技术与紧凑式布置等技术巧妙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更具特色的CFB锅炉技术。在投运的Turow电厂235 MWe机组的基础上,FW公司又为Turow

电厂提供了3台262MWe CFB锅炉,见图1-4。

图1-4 波兰Turow电厂的262MWe紧凑型锅炉

自1994年售出第一台商业化的紧凑型CFB锅炉以来,至今已售出近60台燃烧各种燃料的紧凑型锅炉,已售出的最大的紧凑型CFB锅炉的容量已达4600MWe。2002年12月,FW 为波兰波兰的Bedzin的PKE 电厂(Lagisza,Poland)提供一台460 MWe本生直管炉膛变压超临界CFB直流锅炉(560°C/580°C, 275 bar,计划于2007年建成投产。这将是世界上第一台超临界CFB锅炉,也是容量最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图1-5所示为这台锅炉的立体效果图,它是紧凑型布置的CFB锅炉。

图1-5 将建于波兰PKE 电厂的460MWe超临界直流锅炉

1.1.3 美国Babcock & Wllcox 公司内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

瑞典Studsvik 公司在1978年就开始研究循环流化床锅炉,在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后,在1984年与美国Babcock & Wilcox公司共同生产了内循环循环流化床锅炉。

美国Babcock & wilcox公司内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两级分离系统,一级分离系统采用撞击式槽型分离器,布置在炉膛出口,实现内循环;二级分离循环系统采用多管式旋风分离器布置在省煤器的下部,形成外循环。不采用高温旋风分离器和外置式换热器。

这种炉型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紧凑;由于两级分离器都是金属结构件,不需耐磨材料,缩短了锅炉启动时间;采用了两级分离,对循环物料粒径控制范围较广。

1.1.4 不同煤种在CFB锅炉中的应用

除了积极开展CFB锅炉大型化的研究外,还充分利用CFB锅炉煤种适应性广的特点,努力开发使用不同性质燃料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目前除了各种煤包括烟煤、贫煤、无烟煤外,煤泥、石油焦、矸石等劣质燃料、树皮等生物质燃料也被广泛应用,从而积极推动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发展。表1-1列出了1998年前投运的部分大于100 MWe的CFB锅炉统计数据。

第一章国内外CFB锅炉的发展现状

注:①FWPI为FWEOY(AHLSTROM)美国和加拿大子公司。②Lentjes是与Lurgi合作生产的德国公司。③FAKOP是FWEOY(AHLSTROM)设在波兰的许可证制造厂。

7

第一章国内外CFB锅炉的发展现状

1.2 国内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CFB锅炉装机容量最多的国家,自1995年首台50MWe CFB锅炉投运以来,在短短的10年间,中国完成了从高压、超高压到亚临界300MWe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飞跃。据不完全统计,到现在100MWe以上到200MWe级的CFB已经设计制造了179台;300MWe 的CFB锅炉11台,其中上锅4台,哈锅4台、东锅3台。超临界600MWeCFB锅炉正在高校与制造厂酝酿之中,并已完成了方案设计。

我国CFB锅炉基础研究、工程应用等均稍落后于国外。近年来国内CFB锅炉市场急剧扩大,国内主要锅炉厂从市场需求出发,采用引进国外技术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技术路线,与高校、研究所广泛合作,结合实际工程开展研发工作,总体水平已达到国外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水平。

1.2.1 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94年3月与美国Foster Wheeler公司签定了“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岛范围)许可证技术”转让合同,转让范围为50~100MWe及以上容量等级的CFB锅炉。按照引进技术设计制造的宁波2×220 t/h CFB锅炉于1997年5月和1998年3月相继投运,取得成功;相继在河北石家庄、河北保定完成了100MWe等级的实践,以此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开发了自主知识产权的135MWe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先后在四川宜宾、江苏大屯、山东华盛、河南神火等电厂扩建~135MWe项目提供CFB锅炉,并且出口到国外,都已顺利投运。

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科研成果,东锅还在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200MWe、300MWe CFB锅炉。

国家计委组织四川白马300 MWe CFB锅炉工程示范机组技贸结合的引进工作,法国STEIN公司取得了订货合同,东锅参与工程的分包,现已制造完成,并与哈锅、上锅一起同法国ALSTOM公司签订了关于“200~350 MWe等级循环流化床技术转让合同”,设计制造秦皇岛三期工程300MWe CFB锅炉。

1.2.2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1992年与美国PPC公司(Ahlstrom技术)合作生产国内首台220 t/h Pyroflow型CFB锅炉,1997年,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水冷异型分离器”的220 t/h CFB锅炉;与奥地利AEE公司合作生产241 t/h CFB锅炉。

1999年7月引进Alstom(原德国EVT)公司220~410 t/h级(包括中间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以河南新乡、开封工程440t/h超高压参数一次中间再热机组为依托,经过多个实际工程的设计制造经验,对CFB锅炉的设计进行了优化,设计制造了广东新会双水电厂480t/h CFB 锅炉,至今,已生产近60台100~150MWe的CFB锅炉。

2003年哈锅与东锅、上锅共同与法国Alstom公司签订了“200~350 MWe等级循环流化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