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技术实验报告打印样本
- 格式:doc
- 大小:30.00 MB
- 文档页数:11
先进制造实习报告篇一:生产实习报告范文IE生产实习报告院系:管理工程学院姓名:方宗炼专业:工业工程班级: 081班学号:01指导老师:费志敏、曹邦平、梁艳叶逊、王志国、刘从虎、唐娟完成时间:XX年5月10日XX工业工程生产实习报告第一章:绪论实习目的和意义:本次实习以生产实习为主,生产实习是学习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旨在开拓我们的视野,增强专业意识,巩固和理解专业课程。
实习方式主要是请参观的企业技术管理和企业管理人员以讲座形式介绍有关内容; 同学们下生产车间参观,向企业的现场管理,技术生产工作人员学习请教相关知识;由带队老师组织同学们分组讨论、发言,通过交流实习体会方式,加深和巩固实习和专题讲座内容。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并对生产管理有了更深的认识。
实习任务:通过实习,着重了解基础工业工程、工效学、生产管理等知识在企业中的应用。
要求进行以下专题分析: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和装配工艺过程分析;生产线的布局分析;计算机在控制、加工和生产管理方面的应用效果及前景分析;生产现场管理的改进、合理化建议;动作分析、作业测定等基础工业工程技术在生产现场的应用分析;人在各种操作环境中的工作成效分析以及对某一人-机-环境系统进行评价;生产物流、采购物流、仓储规划、生产计划与控制、生产组织、质量管理的应用现状分析。
第二章:实习历程实习安排时间三个星期(4月18日—5月6日),具体安排如下:4月19日动员沙盘模拟与模拟企业讲座4月20日去芜湖卷烟厂4月21日沙盘模拟实验4月22日沙盘模拟实验4月26 日芜湖造船厂参观实习4月27日模拟企业实验4月28日模拟企业实验4月29日模拟企业实验5月4日芜湖杰诺瑞参观实习实习单位和实验室介绍及心得(一)、芜湖造船厂简介:芜湖造船厂属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重点造船企业之一,始建于1949年11月8日,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工程项目之一。
题目: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学院:工学部_____学号:__姓名:_____班级: 13机工__ 指导教师:李庆梅_____日期: 2016年5月28日实验一三坐标机测量一、实验目的通过三坐标测量机的演示性实验,了解三坐标测量机在先进制造工艺技术中所起的作用。
二、实验要求(1)了解三坐标测量机的组成;(2)了解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原理;(3)了解反求工程的概念。
三、实验原理及设备图1为Discovery Ⅱ D-8 型桥式三坐标测量机外形图,三坐标测量机的三组导轨相互垂直,形成了 X,Y,Z 三个运动轴,各方向的行程分别由高分辨率精密光栅尺测量,从而组成了机器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统,原点位于测量机左前上方。
测量工件时,探头(测头)相对坐标系运动,用它来探测处于坐标系内的任何待测工件表面,即可确定该测点的空间坐标值, 经计算机采集得到测点数据,按程序规定的要求探测若干点后, 计算机即可对采样数据进行处理,从中计算出被测几何要素的尺寸、形状误差和图1 D-8 型桥式三坐标测量机外形在坐标系中的位置, 在对若干要素探测后, 计算机可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计算出这些几何要素间的位置尺寸和位置误差。
Discovery Ⅱ D-8 型三坐标测量机配有MeasureMax+(Version 6.4)测量软件,该软件功能强大,内容丰富,整个测量操作过程可由计算机控制自动完成,也可以由操纵杆(见图2.)配合计算机完成部分手动操作。
图2 操作杆四、实验步骤系统启动安装被测工件启动MeasureMax+测头校正建立工件坐标系进行测量结果输出退出MeasureMax+关闭系统图3 测量操作流程实验二快速原型制造一、实验目的目前快速原形制造技术已成为各国制造科学研究的前沿学科和研究焦点。
通过快速成型机演示性实验,了解快速原型制造在先进制造工艺技术中所起的作用。
二、实验要求(1)了解快速成型机的组成;(2)了解快速成型机的实体成型原理;(3)通过参观实验室现有快速成型零件,了解快速原型制造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让学生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以及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掌握以下内容:1. 熟悉先进制造技术的定义、分类和发展趋势。
2. 掌握典型先进制造工艺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3. 理解先进制造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4.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实验内容1. 激光加工技术(1)实验原理:激光加工技术是利用高能激光束对材料进行加工的一种方法。
激光束具有高能量密度、高方向性和高单色性等特点,能够实现对材料的高精度加工。
(2)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涉及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打标等工艺。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了解激光加工设备的操作流程、加工参数的调整以及加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 数控加工技术(1)实验原理:数控加工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数控机床进行控制,实现对工件的高精度、高效率加工。
(2)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涉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等设备的操作。
学生需要学习编程、刀具选择、加工参数设置等知识,并实际操作完成工件加工。
3. 机器人技术(1)实验原理:机器人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实现对机械臂等执行机构的控制,完成各种复杂任务。
(2)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涉及机器人编程、运动控制、传感器应用等知识。
学生需要学习机器人编程软件的使用,完成简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和运动控制。
4. 3D打印技术(1)实验原理:3D打印技术是利用材料逐层堆积的方式,实现复杂形状的制造。
(2)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涉及3D打印设备的操作、材料选择、打印参数设置等知识。
学生可以学习使用3D建模软件进行设计,并实际操作完成3D打印。
三、实验步骤1. 准备阶段:了解实验目的、内容、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2. 操作阶段: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3. 分析阶段: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实验结果。
4. 总结阶段: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心得体会。
制造技术实验报告制造技术实验报告引言制造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涵盖了从产品设计到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
本次实验旨在探索制造技术的实际应用,并通过实验结果来评估其效果和可行性。
实验一:数控加工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控制机床进行精密加工的技术。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数控铣床来加工一件复杂的零件。
首先,我们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了零件的三维模型,并生成了相应的加工程序。
然后,将程序加载到数控铣床的控制系统中,通过控制系统的指令来实现对零件的加工。
实验结果显示,数控加工技术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重复性好的特点,适用于生产高精度零部件。
实验二:激光切割技术激光切割技术是利用高能激光束对材料进行切割的一种先进技术。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激光切割机对不同材料进行了切割。
通过调整激光的功率、频率和聚焦度,我们可以实现对不同材料的切割。
实验结果表明,激光切割技术具有切割速度快、切割质量高和切割形状灵活等优点,适用于各种材料的切割加工。
实验三: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是一种通过逐层堆积材料来制造物体的技术。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3D打印机来制造一个小型模型。
首先,我们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了模型的三维模型,并将其转换为3D打印机可以识别的文件格式。
然后,将文件加载到3D打印机中,通过控制打印机的喷头来逐层堆积材料,最终制造出完整的模型。
实验结果显示,3D打印技术具有制造周期短、制造成本低和制造复杂形状的能力,适用于小批量生产和个性化定制。
实验四:自动化装配技术自动化装配技术是一种通过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来实现产品组装的技术。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套自动化装配线来进行产品组装。
通过编写程序和设置传感器,我们可以实现机器人对零部件的自动抓取、定位和装配。
实验结果表明,自动化装配技术具有高效率、高一致性和高可靠性的特点,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和高速装配。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制造技术的实际应用,并通过实验结果对各种技术进行了评估。
实验一材料成形技术机械工程材料种类很多, 主要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
金属材料又包括钢铁材料和非铁金属材料。
由于金属材料来源丰富, 性能优良, 在现代工业、农业、国防以及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所以是最重要的机械工程材料, 约占各种机械产品所用材料的90%以上。
金属的力学性能是指金属材料抵抗各种外加载荷的能力,其中包括:弹性和刚度、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度、断裂韧度及疲劳强度等,它们是衡量材料性能极其重要的指标。
金属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1、物理性能:密度、外观、导热性能、光学性能、磁性能、电性能、超导性能、形状记忆性能等,如电镀金利用金的外观、飞机用铝合金利用密度、电热器用铜制作利用导热导电、永磁材料利用磁性能等等2、化学性能:耐热性、耐蚀性、耐晒性、催化特性、感光特性等,不锈钢利用耐蚀性、高温合金利用耐热性等等。
金属成形的原理利用金属的熔融/延展/可塑性使其形成我们需要的各种不同的现状。
金属材料成形的方式有:铸造锻压焊接铸造指熔炼金属、制造铸型并将熔融金属浇入铸型凝固后, 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金属零件或毛坯的成形方法。
到进入20世纪之后,铸造的发展速度特别快,它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产品技术的进步,要求铸件各种机械物理性能就更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另一个原因是机械工业本身和其他工业就如化工、仪表等的发展,给铸造业创造了有利的物质条件。
就如检测手段的发展,保证了铸件质量的提高和稳定,也给铸造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电子显微镜等的发明,还可以帮助人们深入到金属的微观世界,探查金属结晶的奥秘,研究金属凝固的理论,指导铸造生产。
①铸型(让液态金属成为固态铸件的容器)准备,铸型按所用材料可以分为砂型、金属型、陶瓷型、泥型、石墨型等,按使用次数可以分为一次性型、半永久型和永久型,铸型准备的优劣是影响着铸件质量的主要因素;②铸造金属的熔化和浇注,铸造金属(铸造合金)主要是有各类铸铁、铸钢和铸造有色金属及合金;③铸件处理和检验,铸件处理包括清除型芯和铸件表面异物、切除浇冒口、铲磨毛刺和披缝等凸出物以及热处理、整形、防锈处理和粗加工等。
先进制造技术实验报告
题目:高效激光切割技术的应用
摘要
激光切割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材料分析和切割的新技术,它采用激
光来进行切割,通过聚焦激光束和材料的物理反应,在材料表面形成溶液
能够精确切割材料的表面。
本实验试图利用激光切割技术对碳素钢进行切割,分析激光切割技术在高效切割应用中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改进切割质量。
1.实验介绍
本实验使用了一台激光切割机,采用的激光器的波长为10.6μM,能
量为50W,这台激光切割机采用最新的激光切割技术,具有快速切割,切
割深度高的特点。
本实验使用带有碳素钢层的孔板材料,厚度为3mm,进
行实验。
实验在激光切割机的控制台上设置了激光功率,焦距,焦点位置,切割速度等参数。
2.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设置的参数,采用激光切割机,设置激光功率50W,焦距
37mm,焦点位置20m,切割速度50mm/min,切割时间1min,在1min的时
间内可以切割出一个碳素钢正方形板,其边长为50mm,切割边缘没有明
显的折叠和拉伸,切割精度在0.2mm以下,切口光滑,没有熔毛现象,切
口平整,将碳素钢层完全切断。
3.实验分析
激光切割机在本次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切割效果。
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报告院系:航空制造工程系专业:数控技术班级: 1 0 9 3 1导师:姓名:学号:时间: -12-15先进制造技术(AMT)概念源于20世纪80年代。
它是指在制造过程和制造系统中融合电子、信息和管理技术以及新工艺、新材料、等当代科学技术,使材料转换为产品过程更有效、成本更低、更及时满足市场需求先进工程技术总称。
随着人类工业文明不断进步,制造也已成为国家经济和综合国力基本,制造业发达与先进成都是国家工业化重要表征。
人类社会在步入新世纪同步也逐渐由工业经济时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经济正处在一种动态变革时期,制造业面临更为严峻挑战。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被以为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驱动器。
因而,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制造公司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求迅速发展核心因素,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和满足人类日益增长需要重要支撑,成为加速高新技术发展和实现国防当代化助推器。
本课程是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方式下进行,在三个具备实际代表性当代工厂进行了参观学习,对某些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了进一步理解,然后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对比举证,强化了专业知识。
先进制造技术不是普通单指加工过程工艺办法,而是横跨各种学科、包括了从产品设计、加工制造、到产品销售、顾客服务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所有有关技术,涉及到设计、工艺、加工自动化、管理以及特种加工等各种领域,并逐渐融合与集成。
可基本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1.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2.先进工程设计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
3.制造自动化技术。
4.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制造哲理与生产模式。
一、先进制造工艺技术(1)高效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涉及精密、超精密磨削、车削,细微加工技术,纳米加工技术。
超高速切削。
精密加工普通指加工精度在10~0.1μm(相称于IT5级精度和IT5级以上精度),表面粗糙度Ra值在0.1μm如下加工办法,如金刚车、金刚镗、研磨、珩磨、超精研、砂带磨、镜面磨削和冷压加工等。
先进制造技术综合实训报告先进制造技术综合实训报告一、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概况1.国外发展概况目前,在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并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融合的今天,人类迎来了以知识和信息为核心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近几十年来,特别是最近10多年间,制造业中智能设计、仿真制造、虚拟制造等高级阶段性成果日益丰富,有效地支撑着现代工业由大变强。
在欧美发达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兴信息技术正在引起一场全球范围内以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工业新革命,它将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使“机器换人”成为可能;同时还将给经济增长带来巨大动力。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掌握新的发展主动权的重要标志之一。
当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在新一轮的世界经济竞争中,谁拥有知识和技术优势,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经济舞台上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因此,抢抓先进制造技术,是提升产品档次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因而,重视制造系统集成技术及其应用开发也就显得尤为必要。
2.国内发展概况我国对这项技术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当时属空白状态。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国内开始对其进行探索和试验,1979年国防工办把机械加工专业与数控技术联合列入全军普通高校统招计划后,便开始了试点,在加工过程中采用数字控制和加工中心。
1985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率先建立“液压传动”本科专业,1991年又率先创建了全国唯一一所“机电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机械工程专业博士点,从而为该项技术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90年代中期,各院校纷纷开展研究与开发工作,逐渐形成了包括材料、热处理、精密机床、测量仪表、刀具、夹具、量具等配套齐全的制造技术体系,使这项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
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我国制造业总体水平的提高,部分制造业如纺织服装、电子电气、船舶、汽车等领域己接近或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实习报告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加了先进制造技术的认知实习。
这次实习让我对先进制造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在我心中种下了追求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种子。
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参观了学校的制造实验室。
实验室里有各种各样的先进制造设备,如3D打印机、数控机床、机器人等。
我对这些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如何操作这些设备,并且亲自动手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制造任务。
通过这个过程,我深刻体会到了先进制造技术带来的高效和精确。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制造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和工艺。
我了解到,制造一个产品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包括设计、材料选择、加工、装配等。
每个环节都需要精确的控制和调整,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我亲自参与了产品的制造过程,体验了从设计到最终产品的全过程。
这让我明白了制造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除了实验室的实践操作,我们还听了老师关于先进制造技术的讲座。
老师详细介绍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我了解到,先进制造技术在航空、汽车、电子等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我深感先进制造技术对制造业的重要性,并且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在实习的最后一天,我们进行了一次小组讨论。
我们分享了在实习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并且讨论了先进制造技术对未来的影响。
我们一致认为,先进制造技术将会改变传统的制造业模式,带来更多的创新和机遇。
我们也认识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制造工程师,需要不断学习和跟进科技的发展。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先进制造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明白了制造过程中的各种工艺和参数的重要性,也体验到了先进制造技术带来的高效和精确。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追求科技创新,为制造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相信,在先进制造技术的引领下,制造业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先进制造技术生产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在现代工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适应这一趋势,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学校安排了为期两周的先进制造技术生产实习。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旨在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和实际操作过程,巩固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实习内容1. 先进制造技术概述: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学习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先进制造技术是一种集成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的制造技术,它涉及到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机器人技术等多个领域。
2. 先进制造技术应用领域:我们了解到先进制造技术在汽车、电子、航空、模具等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些行业利用先进制造技术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竞争力。
3. 实际操作训练: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学校的先进制造实验室,并进行了实际操作训练。
我们学习了使用数控机床、机器人、3D打印等先进制造设备,并了解了它们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深入了解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
三、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们将所学的先进制造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了对先进制造技术的理解。
我们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提高了我们的应用能力。
2. 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亲自操作了数控机床、机器人等先进制造设备,提高了我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设备,掌握了操作方法和技巧。
3. 培养了创新意识: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参与了创新项目的实践。
这激发了我们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意识,为将来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先进制造技术生产实习,我们对先进制造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
为了深入了解先进制造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动手能力,我于2023年XX月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先进制造技术应用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应用领域。
二、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 数控加工技术在数控加工技术实习环节,我们学习了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编程方法和操作技巧。
通过实际操作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掌握了数控加工的基本流程,包括工件装夹、刀具选择、切削参数设置等。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CAD/CAM软件的应用,通过软件进行零件的建模、加工路径规划和仿真,提高了数控加工的效率和质量。
2. 机器人技术在机器人技术实习环节,我们学习了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通过实际操作机器人进行搬运、焊接、喷涂等作业,了解了机器人编程、路径规划和仿真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机器视觉技术在机器人中的应用,通过视觉识别技术实现机器人的智能控制。
3. 3D打印技术在3D打印技术实习环节,我们学习了3D打印的基本原理、设备操作和材料选择。
通过实际操作3D打印机,掌握了3D打印的工艺流程,包括模型设计、切片处理、打印参数设置等。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3D打印技术在模具制造、个性化定制等领域的应用。
4. 智能制造系统在智能制造系统实习环节,我们学习了智能制造的基本概念、体系架构和应用案例。
通过参观智能工厂,了解了智能制造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线自动化、数据采集与分析、智能决策与控制等。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三、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收获颇丰:1.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际操作,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加深了对先进制造技术的理解。
2. 动手能力提升在实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掌握了多种先进制造技术的操作方法。
先进制造工艺开发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先进制造工艺的研发成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本次实验旨在探索和开发一种新的先进制造工艺,以满足特定产品的生产需求,并对其性能和可行性进行评估。
二、实验背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传统制造工艺在生产效率、产品精度和质量稳定性等方面逐渐显露出局限性。
为了适应市场对高品质、高性能产品的需求,开发先进制造工艺成为制造业企业的当务之急。
本次实验所针对的产品是一种复杂的机械零部件,其对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和力学性能有着较高的要求。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一)实验材料本次实验选用了高强度合金钢作为主要材料,其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经过严格检测和筛选,以确保符合产品的设计要求。
(二)实验设备1、高精度数控加工中心:用于零部件的切削加工,具备多轴联动和高速切削功能。
2、激光加工设备:用于对零部件进行表面处理和精细加工。
3、三坐标测量机:用于对加工后的零部件进行尺寸和形位精度检测。
4、材料性能测试设备:包括拉伸试验机、硬度计等,用于检测材料的力学性能。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一)工艺设计1、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材料特性,制定了详细的加工工艺流程,包括毛坯制备、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和表面处理等环节。
2、运用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软件对工艺过程进行模拟和优化,以确保工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毛坯制备采用锻造工艺制备毛坯,通过控制锻造温度、变形量和冷却速度等参数,获得了具有良好组织和性能的毛坯。
(三)加工过程1、粗加工:在数控加工中心上,采用较大的切削用量去除大部分余量,保证加工效率。
2、半精加工:适当减小切削用量,提高加工精度,为精加工做好准备。
3、精加工:采用高速切削技术和精密刀具,保证零部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4、表面处理:利用激光加工设备对零部件表面进行淬火处理,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四)检测与分析1、在加工过程中,定期使用三坐标测量机对零部件进行尺寸检测,及时发现并纠正加工误差。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先进制造技术3d打印实验报告篇一:在先进制造技术课程中开展3D打印实验的方法探究在先进制造技术课程中开展3D打印实验的方法探究【摘要】在分析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课堂教学和科研实践经验,研究了先进制造技术课程中开展3D打印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混合开设的教学模式,探索了开设3D打印实验的实施方案。
最后,实例说明了运用混合教学模式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先进制造技术;3D打印;课堂教学;实验教学0引言随着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快速响应多品种单件小批量生产的市场需求对制造业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此需求,先进制造技术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进而对企业员工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对先进制造技术的专业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
针对上述需求现状,近年来众多高校机械类专业都相继开设了先进制造技术课程,并将其作为必修课以满足市场需求。
3D技术作为先进制造技术的一种,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该技术是集成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数控技术、材料科学及能源技术。
据称,3D打印技术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最具标志性的生产工具”,将对社会多个行业和领域带来深刻影响。
3D打印的未来发展将使大规模的个性化制作与制造成为可能,在工业设计、建筑、航空航天、医学、教育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1]。
13D打印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现状目前,各高校都把先进制造技术作为工业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及工业设计等专业的必修课,一般开设在第7学期,学时在32~48之间。
目前,先进制造技术本身虽已作为一门课程讲授,但仍然存在如下的一些问题[2-3]:(1)围绕先进制造技术教学的实验设备大多处于空缺或严重不足状态,然而先进制造技术内容繁杂,各种先进制造工艺、原理、理念涉及各学科的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比较困难;(2)很多先进制造技术,如快速成型技术、激光加工、电火花加工、超精密加工等都已在现实制造业中有较广泛的应用,而教师在教学时一般只是讲解其产生背景、原理、应用,没有相关实践或实训环节,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篇二:3D打印实验课实验报告及说明关于先进制造技术课程“3D打印”实验的通知一、实验须知1、实验(:先进制造技术3d打印实验报告)时间安排:第12周周一(11月23日)下午2:00-3:30全体同学统一进行3D打印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的讲解(理论讲解地点为上课地点)。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先进制造技术大作业报告院系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09机自A2姓名张胜利学号094811943指导老师姚国强完成时间2012年6月1日目录第1章先进制造技术作业 (1)1.1 第一章作业 (1)1.2 第三章作业 (3)1.3 第四章作业 (5)第2章先进制造技实验报告 (8)2.1快速成型实验报告 (8)2.2数控加工中心、FMS、德玛吉数控铣床的认识实验报告 (10)第3章关于先进精密测量技术发展趋势的大作业报告 (13)3.1引言 (13)3.2 国内先进代测量技术的现状 (14)3. 3先进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20)第4章先进制造技术学习小结 (23)参考文献 (25)第1章先进制造技术作业1.1 第一章作业1.1.1叙述制造﹑制造系统与制造业的概念,比较广义制造与侠义制造的区别。
答: 制造即为人类按照市场需求,运用主观掌握的只适合技能,借助于手工或可以利用市场的全过程;制造系统是指由制造过程及其所涉及的硬件﹑软件和人员组成的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制造业是指将制造资源,包括物料、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类使用和消费产品的行业;狭义的制造,系指生产车间内与物流有关的加个和装配过程;而广义制造,则包括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个装配﹑质量保证、生产过程管理、市场营销、售前售后服务、以及报废后的回收处理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生产活动。
1.1.2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答: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国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制造业是工业经济年代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制造业一方面创造价值,生产物质财富和新的知识;另一方面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包括国防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各种先进的手段和设备。
在工业化国有家中,越有1/4的人口从事各种形式的制造活动。
先进制造技术实验报告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班级:姓名:学号:094812078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2.05.30实验一快速成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初步了解快速成型设备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理解快速成型技术(RPM)的基本原理。
3.掌握典型的快速成型技术(RPM)工艺方法。
二实验仪器HTS--300 快速成型机(柜式)如下图所示:HTS--300 快速成型机HTS--300 快速成型机采用世界目前先进技术的高压螺杆式专利喷头,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喷头堵塞问题,喷头运行的稳定型大大提高,而传统机型的喷头由于始终无法解决喷头的堵塞现象,机器喷头的稳定性无法得到保证,如果使用双喷头,他们产品的稳定性更加难以保证;成形时翘曲变形很小,材料不吸潮,无需采取保温措施,同时配备上先进的HTS 软件,无需采用双喷头,支撑材料的分离性就能够等到充分保证。
三实验原理1 快速成型技术特点(1) 制造原型所用的材料不限,各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均可使用;(2) 原型的复制性、互换性高;(3) 制造工艺与制造原型的几何形状无关,在加工复杂曲面时更显优越;(4) 加工周期短,成本低,成本与产品复杂程度无关,一般制造费用降低50%,加工周期节约70%以上;(5) 高度技术集成,可实现了设计制造一体化2 快速成型作业过程快速成型技术是集CAD技术、数控技术、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电子技术等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技术,是实现从零件设计到三维实体原型制造的一体化技术,它采用软件离散--材料堆积的原理实现零件的成型过程,其原理如下图2所示。
快速成型作业过程3 快速成型技术基本原理快速成形技术是在计算机控制下,基于离散、堆积的原理采用不同方法堆积材料,最终完成零件的成形与制造的技术。
①从成形角度看,零件可视为“点”或“面”的叠加。
从CAD电子模型中离散得到“点”或“面”的几何信息,再与成形工艺参数信息结合,控制材料有规律、精确地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地堆积零件。
先进制造技术训练实训总结报告实训的时候,大家围在一起,嘻嘻哈哈的气氛简直像是参加了一场盛大的聚会。
每当有人搞砸了,整个车间就会响起一阵笑声,简直是“谁说男子汉不掉泪”的那种感觉。
虽然技术难度大,但是我们就像一群“顽童”,在实验中摸索,犯错,然后再爬起来。
大家互相鼓励,气氛热火朝天。
其实说到底,学习就是这么一回事嘛,跌倒了再爬起来,一点也不丢人。
我记得有一次,操作机器时,我的手一抖,哗啦一下,把材料给搞得稀巴烂。
心里那个慌啊,脸都红了,感觉自己简直成了“众矢之的”。
可是师傅笑眯眯地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轻松地说:“别怕,谁没犯过错呢!”瞬间觉得压力小了很多,这种“真情实感”让我心里暖暖的。
于是乎,我也就慢慢放开手脚,勇敢尝试。
搞得最后居然还做出了点成品,心里那个自豪,真是难以言喻。
还有一天,我们学习了3D打印,哇,真的像魔法一样。
看到那台机器把一个个零件一层一层打印出来,仿佛在看科幻电影。
简直让我想起了“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的那种震撼!我和小伙伴们就像孩子一样围着机器转,时不时发出“哇哦”的惊叹声。
那一刻,我终于懂了,制造业不就是创造嘛,想象力和技术结合,就能变成现实。
实训结束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分享自己的收获。
每个人都说得热火朝天,笑声此起彼伏。
有人说自己在电焊上的突破,有人则讲起了程序编写的心得。
听着大家的分享,我突然觉得这段时间的努力真的是值得。
每个人都在不断成长,仿佛整个车间都是一颗颗闪亮的星星,聚在一起,照亮了彼此的未来。
我们举办了一个小型的庆祝会,大家都带来了自己做的小吃。
那场面热闹得就像是过年一样,欢声笑语中,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感。
一起回忆那些搞笑的瞬间,那个瞬间仿佛时间都停滞了,幸福感充盈心间。
真的很感激这段实训经历,让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交到了很多朋友,未来的路上,我们一起并肩作战,绝不孤单。
这次的先进制造技术训练实训简直让我收获满满,真心觉得这是个宝贵的经历。
不仅提升了我的动手能力,还让我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先进制造技术
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机械工程综合实验中心
实验一、3D打印实验
一、实验目
通过实验理解3D打印技术基本概念,理解3D打印机系统构成,掌握3D打印机基本操作,加深对熔融沉积制造理解,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原理
3D打印(英语:3D printing),又称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属于迅速成型技术一种。
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献为基本直接制造技术,几乎可以制造任意形状三维实体。
3D打印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级堆叠累积方式来构造物体,即“积层制造”。
3D打印与老式机械加工技术不同,后者普通采用切削或钻孔技术(即减材工艺)实现。
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3D打印技术经常被用于制造模型,现正逐渐用于某些产品直接制造。
特别是某些高价值产品(例如髋关节或牙齿,或某些飞机零部件)已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零部件,意味着“3D打印”这项技术普及。
3D打印当前已有十余种不同工艺,如光固化立体造型(SLA)、层片叠加制造(LOM)、选取性激光烧结(SLS)、熔融沉积成型(FDM)、掩模固化法(SGC)、三维印刷法(3DP)、喷粒法(BPM)等。
MakerBot Replicator 2X桌面3D打印机,采用FDM(熔融沉积)成型技术。
工艺流程如下:CAD模型被分为一层层极薄截面,生成控制FDM喷嘴移动途径二维几何信息;FDM 加热头把热熔性材料(ABS、PLA、尼龙、蜡等)加热到临界状态,呈现半流体性质,在计算机控制下,沿上位机软件拟定二维几何信息运动轨迹,喷头将半流动状态材料挤压出来,凝固形成轮廓形状薄层。
当一层完毕后,成型工作台下降一种分层厚度,继续成型下一层,这样层层堆积粘结,自下而上形成一种零件三维实体。
三、实验内容
1、应用计算机三维软件对成型零件进行建模并以“STL”格式保存,学习应用MakerBot Makerware软件对模型进行转换制作保存;
2、观测分析MakerBot Replicator 2X桌面3D打印机理解其构造及用法;
3、完毕成型零件模型打印。
四、实验设备
1、MakerBot Replicator 2X桌面3D打印机;
2、电脑、专用工具及辅助工具等。
五、实验环节
1、成型零件三维模型数据格式转换
(1) 打开MakerWare软件,点击“Add”按钮找到待成型零件三维模型数据(**.stl格式)文献,选取该文献;
(2) 选中“Look”按钮通过拖拽旋转打印平台,也可以选取子菜单从Top,Side或Front 方向查看模型;
(3) 选中“Move”按钮通过拖拽移动打印平台上模型,也可以选取子菜单精准移动模型,拟定模型摆放位置;
(4) 选中“Tum”按钮通过拖拽旋转模型,也可以用子菜单精准旋转模型,拟定模型成型方向;
(5) 选中“Scale”按钮通过拖曳缩放模型,也可以用子菜单精准控制缩放大小;
(6) 点击“Make”设定模型成型工艺参数;
(7) 成型零件三维模型生成并保存为加工文献。
2、零件成型加工
(1) 装载成型零件加工文献SD卡;(2) 打开MakerBot Replicator 2X桌面3D打印机电源开关;
(3) 调平打印平台;
依照LCD屏幕批示,在每个位置启动程序规定下,分别调节打印平台下方后方、右面和左面三个旋钮,并用支持卡在打印托盘和喷嘴间滑过,支持卡通过时候会有某些轻微摩擦,但不会将卡片划破,就达到喷头在打印托盘调平规定。
(4) 装载材料;
1)从喷头顶端取下导料管;2)从料盘引出一段PLA丝线,从机箱后导料管顺时针穿入直到从另一端伸出;3)按下LCD面板上M键,LCD屏幕批示选取加热喷头开始加热;4)当喷头温度达到230℃后LCD屏幕提示进料,将PLA丝线用力推入喷头顶部孔,保持压力直至喷嘴有PLA丝线吐出;5)按下LCD面板上M键,停止吐丝;6)放回导料管,清理、移除吐出PLA丝。
(5) 打印目的文献;
进入主界面,选取“Build from SD”按“M”键;选取预打印文献名称,按“M”键底板加热,达到230℃,开始打印从底座开始直到打印模型完毕。
(5) 用专用工具取出模型;
(6) 成型模型进行打磨、清理后解决;
3、加工成型模型拍照;
4、完毕实验报告。
实验一、3D打印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年月。